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出众风流长孙皇后-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前言

    她是大唐最高贵的女人,她是历代皇后中名气最佳的女人,辅佐丈夫近半生,共同缔造了一个盛世“贞观之治”,她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的挚爱――长孙皇后。'燃^文^书库''''774''buy'''

    长孙皇后是大唐盛世中的一个美丽传说,她出生在一个显赫的贵族世家,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深得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在李世民早年征战南北期间,她就紧紧跟随着丈夫四处奔波,在战争的血雨腥风里带给李世民一股清泉般的慰藉,后来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身份尊贵无比。在贞观时期,李世民治理天下,长孙皇后掌管后宫,长孙皇后因为生长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正统的教育,形成了她知书达理、温柔贤淑的品行,而这种与生俱来的品德,使得她能够事事以大局为重,保持了后宫的平静,而且能理性地处理事务,从不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朝政。长孙皇后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后宫众嫔妃和朝臣们的一致赞誉,以超群的智慧影响了大唐初期的清明政治,成就了一段政治佳话。长孙皇后虽然没能陪伴唐太宗李世民一起走完贞观盛世,但是无论是在其生前还是死后,她都对李世民、对大唐盛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对于贞观的大臣们来说,长孙皇后的过早离世,意味着一个政治象征的消失。多年来,她的“润物细无声”,和朝堂上的房谋杜断、魏征直谏,战场上的李靖战功,具有等量齐观的历史意义,那是细节里表现出来的大气,标志着300多年动荡时代真正的结束。

    后世评价,贞观时代是一个刚柔并济的时代,李世民展现了贞观阳刚的一面,而长孙皇后则展现了贞观祥和的一面,两人一刚一柔,堪称绝配。我很早之前就想写一部关于长孙的小说,因为种种原因迟迟没有动笔,自从看了《隋唐英雄》后,更加坚定了我这个想法。九十年代,一部《唐太宗李世民》红遍大江南北,里面杨吉儿的形象深入人心,自此以后,很多电视剧无视正史,把小李的最爱说成是杨妃,这点让很多史学家都很无奈。杨妃是李世民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妃子,李世民从打天下到建立贞观盛世,跟杨妃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不是因为她给李世民生了两个儿子,史书都懒得记上她一笔。翻开厚重的史书,小李爱长孙的证据有很多,长孙皇后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女主角,一个将国母做到极致,将妻子做到极致的女人。无怪乎,她死后,她的丈夫久久不能释怀,独上高台,凭吊昭陵;无怪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给了她最崇高的赞美。

    关于长孙皇后的名字,史书中没有记载,只留下小字“观音婢”,小说中我还是选用了《大运河》、《唐太宗李世民》中的长孙无垢,一个具有浓重佛家意味的名字,我本人非常喜欢《唐太宗李世民》中童爱玲扮演的长孙皇后。既然史书中没有留下长孙皇后的名字,那么我更不能再弃用她的小名。我笔下的长孙远没有历史上长孙皇后的胸襟与气度,我无法再现那个变幻的时代,历史只会更加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

楔子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二十一日,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去世,时年三十六岁。'燃^文^书库''''774''buy'''她平生最喜欢读书,总是书不离手,乐此不疲,即使在梳头的时候也不停止。她之所以目光远大,见识不凡,成为一代贤后,是与她博览群书分不开的。在读书过程中,她广泛搜集上古以来妇女得失诸事,精心编辑成《女则》三十卷,还曾经撰写文章批评东汉明德马皇后,不能抑制外戚,使其当朝贵盛,徒戒其车如流水马如龙,是开其祸败之源而防其末流也。长孙皇后去世后,宫中尚仪局的司籍递呈《女则》一书给李世民,李世民一边阅览一边流泪,然后展示给身边的大臣看:“皇后此书,足可垂范后世。朕不是不知道生死有命,去做于事无补的哀伤,只是一想到……从今以后回到宫中再也看不到皇后,再也听不到劝谏之言,朕就无法忘怀啊!”她依从长孙皇后的遗言,召见了房玄龄,让其官复原职。

    长孙皇后的死,使李世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几乎无心处理朝政,他的生命好像萎缩了,万念俱灰,丧失了继续奋斗的勇气。李世民依据爱妻“因山为陵”的遗言,在九嵕山建造昭陵,气势却十分雄伟宏大,他罢朝三个月,把国事交于大臣处理,安静地,有条不紊地安排着皇后的葬礼。关于皇后的“谥号”,史官迟迟不敢下笔,他挥笔写下“文德”二字,没有人去指出其中的不妥之处……

    一日,李世民在两仪殿召集大臣询问昭陵的建设情况,他要求把立政殿原模原样地搬到元宫内,在元宫内的石床上要留出他的棺位,等他驾崩后要和皇后葬在一起,李世民说道:“朕与皇后青梅竹马、少年夫妻,二十三年风雨同舟,情深意笃,朕曾经对皇后承诺,要生同衾,死同穴。”李世民还要求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这些要求没有参照、没有古制可循,全是开先河之例,整个过程,没有一个大臣,甚至连魏征都没有出来劝谏,因为皇后一直都是皇帝的底线,也是大唐子民最敬重的国母,也正因为帝后情深才有贞观盛世的出现。

    贞观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大唐文德皇后下葬的日子,举国哀悼。左骁卫将军段志玄和殿中监宇文士及分别率禁卫军出肃章门,护送灵车,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妃嫔命妇、王子公主以及皇亲国戚送葬至九嵕山上的昭陵,队伍浩浩荡荡。李世民看着元宫慢慢关下的石门眼泪忍不住的掉了下来,再看着宫前石碑上自己撰写的碑文“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当使百世子孙奉以为法。”心里无限的悲伤,这种感觉仿佛要把他的灵魂抽干了一样,让他无所适从,他只能一遍遍的告诫自己还不能倒下,他还有需要保护的孩子和未完成的事业。看着哭的悲痛欲绝的孩子们,李世民下了一个决定,要亲自抚养年幼的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李明达。

    回到宫中后,李世民命人在宫中建造了一座层观,终日眺望爱妻长眠的昭陵。

    有一次,李世民拉着魏征一起眺望昭陵,魏征说:“臣眼花,看不见。”

    “爱卿怎么会看不见呢,就在那!”说着李世民指了指昭陵的方向。

    魏征点了点头,表情漠然:“噢,原来陛下是在望昭陵。”

    “嗯,朕想……再听一听皇后的声音……”

    魏征意味深长地说道:“臣只知道陛下思慕太上皇,故作为此观以望献陵,若是皇后的昭陵,臣早已看见了。”

    献陵!李世民一怔,忧伤的眼神瞬间凝结,“魏征,你什么意思?”

    “陛下,臣深知,陛下与皇后娘娘情深爱重,但是我大唐以孝为先,陛下如此的思念皇后,恐怕……多有不妥。”

    李世民脸色一沉,天下怎会有如此不解风情之人,哎,他怎么会懂,“你说的不无道理,但,你可知道,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却只有……皇后!”

    魏征没有抬头,假装不懂:“皇后娘娘文才德贤,母仪天下,臣素来敬重,可正因为如此,臣……才有此一谏!臣请问陛下,如若皇后娘娘得知陛下您……如此的悲痛,又会怎样呢?”

    李世民心中骤然一抽,魏征说到了他内心最痛的地方,是啊,皇后是这世上最爱他的人,如若知道他这样,定会很难过。

    “朕知道了……”李世民紧合双眼,薄唇暗淡,“明日……就拆掉此台吧!”

    李世民回到空荡荡的立政殿,他环视着熟悉的一切,恍惚间看到皇后那静美的笑颜,再细看,却是人去屋空,四处安静。李世民走到案桌前,展开雪帛画卷,调了丹砂墨青,翡翠杆花鸟紫毫笔握在手中,李世民宽袖轻飘,手上不停描画,内心却忍着剧烈的疼痛。转眼间,却见画中女子双眸似水,神情淡然,似乎能看透一切。脸上未施粉黛,却仍然掩不住绝色容颜。嘴角勾起一抹笑容,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世民心底一阵剧烈抽搐,俯身,勾勒女子玲珑有致的身躯……纤纤玉手挥动着素白雪绢,浮香缭绕中,美人越发显得似真似幻,恍若那误落尘间的仙子。李世民口中呢喃:“无垢,你可知道你有多美?比这画……还美上千万倍!”说罢,挥笔写下“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在孤独面前,记忆便显得更加清晰,李世民的思绪飞回到了二十三年前……
………………………………

第1章 青春萌动

    在孤独面前,记忆变得尤为清晰。'燃^文^书库''''774''buy'''当时正值大业九年(613年)初,李渊被任命为殿内少监,举家迁回了长安,当时李世民还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意气风发,桀骜不驯。李家在长安安顿好之后,不少朝中的人已经来拜访过,其中也包括高士廉。高士廉出身北齐皇族,他举止雍容,风度高雅,状貌若画,而且读书过目不忘,口才更是十分了得,凡是听过他讲话的人,都要为他的仪态和风度所折服。李渊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四子李元吉,引荐给高士廉认识,高士廉见了李世民之后,对他赞不绝口,认定他定非池中凡物。

    回到长安后,李世民便去找他的少年伙伴长孙无忌,俩人或骑马游玩,或学文习武,或谈古论今。李世民出身军事贵族世家,从小便练习弓马骑射,驰骋猎场,而且武艺精湛,他不仅熟读兵书,还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爱不释手。长孙无忌是北魏的皇族,外貌是典型的北方胡人,虽短于武事却长于谋略,而且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这日,天气晴好,李世民便约了长孙无忌外出游玩,他像往常一样来到高家。要去长孙无忌的住处,首先得经过高家的花园,若说这高府的园子,虽是精制,却也并没有什么独特,一样的碧林修竹、亭台楼榭、小桥流水,与自家花园比起来,多了几分古朴而已。当他经过花园的长廊时,远处隐隐地飘来一阵天籁般的琴声,“好美的琴声!”李世民循声望去,在不远处的树林里,有一女子坐在石凳上,低头抚琴。这琴声如泣如诉、婉转动人,深深地吸引着李世民,他不禁走到长廊的凉亭驻足观望,好一个清秀的女孩,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一袭蓝色的襦裙,一头齐腰的秀发,清新脱俗,宛若人间仙子。正所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李世民正看的入迷,这一幕,被正好经过此处的高士廉看在眼里,他莞尔一笑,转身离开了。

    高士廉来到妹妹高如嫣的住处,高如嫣正在里间写字,闻声哥哥到了,便迎了出来,她身穿鹅黄色锦缎褥衣,一袭束腰绿色绸缎席地长裙,眉宇之间虽透出淡淡的忧伤,但是……优雅的气质却让人一眼看出她不俗的出身。

    高如嫣把哥哥迎进里间,高士廉边走边说道:“妹妹,哥哥这个时候过来,是有一件事想向你求证。”

    “哥哥请讲!”说着,高如嫣给哥哥沏了一杯茶放在了案桌上。

    高士廉看了看案桌上未干的墨迹,坐下来,说道:“妹妹,季晟(长孙晟)兄在世时,是不是与李家结过儿女亲家?”

    高如嫣回忆到:“当时,大伯(长孙炽)折服于李夫人的才智,认为李夫人这样的奇女子定会有不凡的儿女,可惜的是大伯的儿女似乎与李家的儿女婚龄不一致,当时观音婢才五岁,大伯见观音婢聪慧美丽,才思敏捷,又知书达理,便说服季晟去和李家结为姻亲之好。李家的儿子中,次子世民、三子玄霸,都与观音婢年龄相当,所以……暂定的次子世民,说到底,只是个口头婚约。四年前,季晟一走,这事就搁置了。”说完,高如嫣的眼眶湿润了,她强忍着眼泪没掉下来,转身问道:“哥哥怎想起问这个来了?”

    高士廉听完,点头笑道:“妹妹不必伤心,正所谓好事多磨……如今李家已回到长安,我前几日已去府上拜访过,我见那二郎世民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且文武双全,将来定是大贵之相。不如我再去说媒,撮合无垢和世民的婚事……妹妹觉得……如何?”

    高如嫣听了,展颜一笑,“如此甚好!观音婢也到了出阁的年纪了,那如嫣就多谢哥哥了。”

    高士廉一摆手,“妹妹见外了,无忌和无垢我都视如己出,这是我分内的事。”

    高如嫣微笑着点头,“是是是……”

    高士廉起身,“那哥哥我……就择日再去唐国公府上,妹妹留步,我走了。”高如嫣还是笑着把哥哥送了出来。

    自打那日在高府见到那林中弹琴的女子之后,李世民就一直念念不忘,觉得她就像一个仙女,不食人间烟火,就连那日与长孙无忌出去骑马都是无精打采,借故说肚子疼,早早地就回来了。一连几日,李世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会如此牵挂她?是她那清新脱俗的气质打动了他?还是她的琴声诉说了他的心事?李世民提笔写下:“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

第2章 原来是你

    一个娴静淡雅,而又古朴的园子,这就是高府花园。'燃^文^书库''''774''buy'''在花园的一个小亭子里,有一女子静坐于石桌旁,持书而读,她就是――长孙无垢。亭外刚下完小雨,雨把亭前的玉兰花洗的干净纯洁,今天的无垢身穿一件桃红色小袖衫,浅粉色束腰长裙,肩披一件白色的披帛,就像出水芙蓉。她可能是看的有点累了,轻轻的合上书,起身走到亭边,闭上眼睛……呼吸着雨后的清新空气。

    “小姐……小姐……”随声望去,远处跑来一个小姑娘,她身穿一身紫色裙装,看上去十一二岁的样子。

    “兰琪,你慢点……”说着,无垢持书走下亭子。

    女孩已跑到她面前,“小姐,夫人刚差人送去点心,是她刚做的,叫你尝尝!”

    “那我们走吧……”

    兰琪是无垢的贴身婢女,四年前进入高府,侍候无垢。当时,父亲长孙晟去世,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把她们娘仨赶出了洛阳长孙府,是舅舅把她们接回了长安,并且悉心栽培她和哥哥。这几年,外祖母和舅舅、舅母的疼爱,让无垢觉得又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母亲和哥哥的呵护,让她逐渐走出了丧父的阴影,变得宽容大度、隐忍坚强。

    无垢和兰琪一起走着,已经出了花园,马上就要经过长孙无忌的住处,无垢突然问道:“兰琪,这两天怎么没见我哥呢,他最近在忙什么?”

    “听说他经常和一个李公子出去,每天都很晚回来。”

    “奥,我说呢……”

    李世民又如约来找长孙无忌,二人走在院子里,碰上迎面而来的高士廉,无忌叫了一声“舅舅!”

    李世民赶忙上前行礼,“小侄拜见世伯!”

    高士廉一脸喜悦,说道:“世侄不必多礼!”转身对无忌说道:“无忌,舅舅有事出去一下,你陪世民去你妹妹那里玩吧,你们年轻人有话说,再说……无垢也好几天没见你了。”

    “知道了,舅舅!”对于舅舅的暗示,长孙无忌心里明白,因为舅舅昨日已经向他说明妹妹和世民的事情,他没想到妹妹和世民早有婚约,他也很希望世民成为他的妹夫。

    高士廉又对李世民说道:“世侄,我就不陪你们了。”

    “那就不打扰世伯了!”李世民客气地说道。

    高士廉走远了,无忌问李世民:“世民,你还记得我妹妹吗?”

    李世民回忆着,“无垢妹妹,我已有六七年没见她了,那时她还是个孩子,记得她‘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但是我已记不清她的模样。”

    无忌瞄了一眼李世民,“我妹妹现在饱读诗书,比我厉害多了,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走……我带你去见见!”

    无忌言语间的故意,李世民自是无心细品,他只有跟上无忌的步子。

    刚进入院子,无忌就大声喊道:“观音婢……观音婢……我带一位故友和你认识一下!”

    无垢和兰琪听到声音已经出来,见哥哥带了一个白衣少年……

    李世民走近了,“原来是她!”没错,他看清楚了,正是那日他在园中见到的……那个低头抚琴的女孩,让他日思夜想的人间仙子。今天的她宛若出水芙蓉,雪般白皙的肌肤,乌黑浓密的发丝,清澈灵动的美眸,那眉宇之间,让他看的出神,一时忘了说话。

    无忌心中暗喜,并未多露声色,“妹妹,这位是唐公的二公子李世民,我的故友,小时候见过,不知你有没有印象?”

    无垢见李世民发如墨染,星目悬鼻,神色清朗,方正的面庞透着英气,心中有些许颤动,她微微一笑,“二公子……”

    “这位就是我的妹妹……无垢。”

    李世民一揖,“无垢妹妹,世民失礼了,几年不见,妹妹出落的如此美丽……”

    “请二公子和哥哥屋里坐吧……”

    李世民第一次踏进无垢的房间,扑鼻而来的,是丝丝沁人的墨香,屋中的布置亦是舒适简洁,尽衬着主人的雅致。

    无垢微笑着,缓缓倒茶,“二公子……请用茶……”

    无垢端着茶杯,递了过去,却不见李世民伸手接过,不禁轻唤了一声,李世民这才回过神来,“多谢无垢妹妹!”李世民激动地接过茶杯,杯体还有无垢残留的余温。

    无忌暗笑,李世民如此无措的神情,他还是头一次见。

    兰琪也给无忌倒了一杯茶,退出房内。

    李世民打量着房间内的一切,他走到书阁前,看了看,拿起一本《孙子兵法》,“无忌说妹妹饱读诗书,难道妹妹也喜欢兵书?”

    “世民,这些书我妹妹都看过,不信…你考考她!”无忌抢先说道。

    无垢笑笑,“这是家父留下来的,我只是偶尔看看。”

    李世民轻拍一下额头,“我差点忘了,无垢妹妹可是长孙晟将军之女。”

    转身,李世民看到案桌上放着一本《名姬贴》,“无垢妹妹,可是卫夫人的贴?”

    无垢走上前,黛眉轻舒,“正是,怎么……二公子也喜欢书法?”

    无忌也走过来,“妹妹你有所不知,世民喜欢王右军的书法,尤其《兰亭集序》,话说这卫夫人是王右军的启蒙恩师,世民,不如……你拜我妹妹为师……如何?”

    “无垢妹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当受世民一拜!”

    还没等李世民行礼,无垢赶紧上前,“二公子请起,无垢……不敢当!”

    李世民笑道:“妹妹不必见外,叫我二哥就好。”

    “就是,就是,都没外人,叫他二哥吧。”无忌也附和着。

    无垢腼腆一笑:“那……二哥……”

    “哎……”

    房间内传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

第3章 情定终身

    唐国公府,李渊和夫人窦氏将高士廉请进了客厅,佳茗侍候。'燃^文^书库''''774''buy'''

    高士廉说明来意,李渊和夫人窦氏非常高兴,“与长孙、高家联姻自是美事一桩,”说着,李渊连忙拱手道:“多谢高兄了!”

    窦氏说道:“长孙姑娘‘门传钟鼎、家世山河’,又是名满长安的才女,我们李家岂有不同意的道理,更何况他们儿时订有婚约。”

    高士廉喜上眉梢,“世民这孩子,实在让我喜欢,我那外甥女也非等闲之辈,四岁能诗,八岁能书,聪慧绝伦,两个孩子又是情投意合,所以……我就想讨叔德兄一杯媒人酒喝喝。”

    李渊哈哈大笑:“既然如此,我们择个黄道吉日……就把这件事情定下来吧,改日我和内人登门拜访长孙夫人,高兄……意下如何?”

    高士廉连连说好,双手抱拳,“叔德兄,李夫人,我先恭喜了……”

    高士廉和李渊两人,又谈了谈当今的局势,这才离开。

    此时的大隋朝,已是日薄西山。皇帝杨广好大喜功,开凿大运河,自大业元年至六年,开发各段运河,先后调发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诸郡的农民和士兵三百多万人;杨广年年出巡,曾三游扬州,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每次出游都大造离宫。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丁男多达两百万人;在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以东修长城,两次调发丁男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已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李世民回到家里,窦氏告诉他,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姑娘家世多好,多么美丽,又多么优秀,还没等窦氏说完,李世民急了:“孩儿不要定亲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