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出众风流长孙皇后-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哥,别废话了!快……快跑阿!”李元吉叫着李建成回马便跑。

    李世民抽弓搭箭,用力拉至最满,锋利的秦王专用箭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空气中划过一声尖锐地呼啸。

    李建成下意识地回头看,箭不偏不倚地从他的后背射入,穿堂而出,殷红的鲜血从胸膛流出来。那一刻,他怒目圆睁,难道他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他才三十八岁,正值盛年,还没有等到自己登基的那一天。李建成从马上落下……

    当李世民射出那一箭时,他知道他自己的大哥、他政治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从此就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当他看到李建成坠地的一刹那,为什么自己心中竟然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而是一种若有所失的茫然?

    李世民不知不觉陷入了一种恍然如梦的状态之中,身下的坐骑不知什么时候冲进了斜剌的一片小树林,被树枝绊住,马身整个摔倒在地。李世民猝不及防,被摔得头昏眼花,大腿也被马身压住,一时竟无法起身。

    李元吉曾经以为自己见惯了杀戮,所以早就除去了对死亡的恐惧。可直到大哥睁着血红的双眼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原来自己错了。

    就在李元吉愣神的间隙,尉迟敬德率领着七十余骑冲了过来,箭矢纷纷射向李元吉。他左闪右躲,慌乱间肩部中箭,坠下马来。但是李元吉很快又爬了起来,带着箭伤狼狈不堪地跑进身边的小树林,却一眼看见了躺在地上神情恍惚的李世民。李元吉不知道哪里来的力量,上去徒手夺过李世民的弓,用弓弦紧紧勒住了他的咽喉。

    就在李世民命悬一线之际,尉迟敬德及时赶到,一声大吼:“住手――”

    李元吉哪里还顾得上李世民,择不慌路,撒腿拼命向武德殿方向跑去。尉迟敬德纵马追逐,同时不慌不忙地射出一箭,李元吉摇晃几下,倒在地上便一动不动了。

    尉迟敬德赶回与李世民会合,“殿下,没事吧?”

    李世民摇摇头,脸上已恢复些血色:“没事,多亏将军!”

    李世民令众人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尸体抬到门,放在一间厢房里看管着。

    高士廉带着几个随从来到长安监狱,与典狱长短暂交流后,便冲进牢房。他大声喊道:“我是秦王府司马!诸位罪行免除,随我立功去!立功的有重赏。走!敢阻拦者,杀!”

    囚徒们欢呼着一拥而出。

    房玄龄、杜如晦等在监狱外给囚徒们发放武器。

    李世民在玄武门城头巡视,他问常何:“你这里有多少人?”

    “玄武门屯兵三千,但是有两千多人调不动。”

    “薛万彻他们有三千人,加上长林军,有五千人,我们人马不够。”李世民转向长孙无忌,“舅舅能带来多少囚徒?”

    “不到三千吧?不过,囚徒立功心切,力量不可小看。”

    李世民又问常何:“如果东宫占上风,你说的玄武门两千多屯兵,会支持东宫吗?”

    “我不能确定。”常何低声答道。

    “那,只有靠玄武门挡住他们了!”

    远处,尘土飞扬,大队人马从东宫方向奔来。来者是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部队,为首的是东宫将领冯立、薛万彻和齐王府将领谢叔方。

    东宫离玄武门不远,从逃回的侍卫那里,冯立等人得知了太子的死讯,顿时仰天长叹:“我等岂能在他生时受其恩,而在他死后逃其难呢?”

    “为太子报仇!”薛万彻喊道。

    他们正要出门整军,魏征赶到了。

    “不能让士卒们知道太子已经遇难!”魏征向众将军建议道,“况且现在太子究竟是被杀还是被抓住,谁也没看清楚!”

    众将军表示同意。

    “弟兄们!”魏征手中拿着一副铠甲,在东宫和齐府联军面前大声喊道,“秦王发动叛乱,在玄武门将太子抓走了,大家要一齐努力,去将太子解救回来!”

    “走啊,跟我们一起去救太子!”冯立振臂一呼,率两千精兵杀奔玄武门,他和薛万彻、谢叔方带着数百名骑兵冲在最前。

    大兵骤至,情势危急,臂力过人的张公谨未及叫上左右,大喝一声,独自一人将个厚重的玄武门城门紧紧关闭,把从东宫杀来的两千精兵挡在门外,同时亦把云麾将军敬君弘、中郎将吕世衡与几十宿卫兵挡在门外。

    李世民和尉迟敬德,一个拉弓,一个盾牌掩护,向城下射击。远处传来呐喊声,高士廉率领着囚徒冲向冲向玄武门,囚徒们武器杂乱,有手持弓箭的,有手持枪矛的,也有手持木棒的,还有手持石头的。

    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道:“你现在到海池去见陛下,无论如何拿到手敕,让东宫、齐王府退兵的敕令!”

    “放心吧!”

    尉迟敬德朝海池边疾驰而去,后面几十骑紧紧跟随。

    这时,门外又传来了一阵喊杀声,听得出,大声发号施令的正是秦琼!李世民心中略感宽慰。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150章 喋血玄武门3

    尉迟敬德率领几十骁骑,天降一般出现在海池周围,海池边的侍卫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已经被一个个骁将就近控制。尉迟敬德挥刀砍下一个卫兵头颅,说道:“有反抗者,如同此人!”

    舟船缓缓靠岸,李渊一边与裴寂、萧瑀、陈叔达等几位大臣谈话,一边等待三个儿子来见。岂料一阵马蹄声起,一回头岸上已立满全副武装的骁勇,杀气寒光,一个个汹汹向着自己。为首者乃黑面将军尉迟敬德。

    巨大的震惊与错愕让李渊的脸色瞬间苍白如纸,身边的大臣们也同样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今日谁人作乱?你来这里干什么?”尽管李渊努力要表现出一个天子应有的威严,可他分明听见了自己声音中的战栗。他不知道这种战栗究竟是出于震惊和愤怒,还是出于对一种不祥之兆的恐惧。

    尉迟敬德毫不客气:“太子、齐王作乱,秦王已经举兵诛之,恐怕惊动陛下,派臣前来护驾。”

    果然是意料中的惊天噩耗,就像一声晴天霹雳在耳边轰然炸响,李渊感到了一阵剧烈的晕眩。他的身体摇摇欲倒,左右连忙上前搀扶。

    “终于生乱!”李渊心里不由悲叹。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长久以来的担忧终于变成了血淋淋的现实。自己最终还是没能阻止这场骨肉相残的悲剧在李唐皇族的身上发生,还是不可避免地重蹈了姨父杨坚的覆辙……不,是导致了一场比杨隋皇室更为惨烈的宫廷祸乱和政治灾难。

    李渊在心里苦笑,尉迟敬德说得好听,护驾!天底下有这么护驾的吗?说白了不就是逼宫吗?

    看着尉迟敬德身上的斑斑血迹,李渊的目光忽然有些迷离。他不知道在那些已经变得乌黑,甚至有些肮脏的血迹中,哪一簇是太子的,哪一簇又是齐王的?

    有那么一瞬间,建成和元吉的音容笑貌无比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李渊觉得自己伸出手去,仿佛仍然可以触摸他们年轻的脸庞、感受他们温热的呼吸……

    可是,这样的幻象稍纵即逝。

    李渊艰难地把目光从尉迟敬德的身上移开,把脸转向那些宰执重臣,用一种近乎虚脱的声音说:“没料到今日终于发生这种事,诸贤卿认为该怎么办?”

    裴寂还在惊讶中,张着嘴不知道说什么。而一向同情秦王的陈叔达和萧瑀则斩钉截铁地说:“建成和元吉当初就没有参加起义,对于帝国的建立也没有多大功劳,并且嫉妒秦王功高望重,所以才会共同策划对秦王不利的阴谋。秦王今日既已将他们翦除,而且功盖宇宙,天下归心,陛下如果封他为太子,把朝政大权移交给他,便不会再有什么事端了!”

    此时此刻,李渊还有别的选择吗?

    “你们说得对。”李渊喃喃地说,“这正是朕之夙愿。”

    尉迟敬德又说道:“玄武门外,东宫齐王府兵正与宿卫兵争战,请陛下降手敕,命各军一律服从秦王指挥!”

    李渊很清楚,这是秦王诛杀太子和齐王后必然要走的一步棋。第一步是兵权,第二步是储君之权,而第三步,无疑就是皇权。这是一个夺嫡篡位者必然要上演的政变三部曲。

    然而,明知如此,李渊也只能照办,“传朕手谕,诸军皆受秦王处置!”

    再说玄武门这边,东宫、齐王府两千兵马奋力攻门,张公谨以一人之力死死拒守。坚固的城门在无数兵器下铮铮摇撼,门外的敬君弘挺身拔刀迎战。身边亲信阻止道:“局势尚不明朗,且先静观变化,等陛下下令,兵马聚集,再战不晚。”敬君弘大刀一挥,道:“卫士守门,死得其所!”中郎将吕世衡亦响应道:“兄弟们,守住城门,保护陛下。”

    “敬君弘,陛下平时待你不薄,何以不报皇恩却为贼战?”冯立麾刀指责道。

    “太子不义。敬某职在守门,为责为义而战!”

    冯立早已怒目圆睁,道:“胡言狡辩,看我取你人头!”

    说话间刀兵已接,只见是刀来枪去,寒光凛冽。刹那间兵器声、呼喊声、惨叫声此起彼伏,混乱交织。可由于双方兵力悬殊,一番血战之后,敬、吕二将终因寡不敌众而相继阵亡。

    冯立、薛万彻等人继续指挥军队猛攻玄武门,战斗极为激烈。薛万彻见部下多有伤亡而宫门久攻不下,马上和士兵们一起鼓噪着要转攻秦王府。玄武门上的将士大为惶恐。秦王府的精锐都已倾巢出动了,现在守卫王府的那些老弱残兵根本没有防御能力,怎么办?

    正在众人焦急之际,尉迟敬德突然出现在玄武门城头,他的手上高高举着两颗鲜血淋漓的头颅,大声叫道:“李建成、李元吉人头在此。陛下口谕,令诸军皆受秦王处置。”

    紧接着宇文士及出现,宣李渊敕书:“陛下诏令,自今以后,诸军皆受秦王……”

    薛万彻料无力回天,亦不想听下去,大喝一声,引数十骑向终南山而去。

    冯立刀指敬君弘尸体,对左右说:“我斩杀了敬君弘,多少可以回报太子了!”随即解散了军队,独自一人落荒而逃。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151章 喋血玄武门4

    为了进一步稳定局势,李渊又命黄门侍郎裴矩前往东宫晓谕众将士,惶惶不安的东宫人心才逐渐安定下来。

    此时此刻,东宫和齐王府的上上下下也许都在暗中祈祷――但愿秦王就此收起他的屠刀,不要再赶尽杀绝。

    玄武门的战争稍一平息,李世民便马不停蹄地赶回天策府。

    无垢坐在承乾与青雀的卧室门前,剑横放在腹前,两个儿子跪在室内。李世民一身血衣血甲进来,在无垢身后跪下,“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两个孩子惊惧地看着他们的父亲,无垢脸色苍白,微笑着转身,抚摸着心爱男人的面庞,“我一直守在这里,如果你败了,他们打过来,我就先杀了承乾和青雀,再一刀结果我自己,绝不受辱。”

    李世民赶忙搂住她,眼中满含热泪,“我们赢了,一切都结束了……”

    良久,无垢挣脱他的怀抱,拿起铜镜整理了一下仪容,便向门外走去。

    “你去哪儿?”

    “安抚将士!”

    李渊回到宫内,身心疲惫,坐在御榻上,充斥脑海的,是无奈的平静。

    “传秦王来!”李渊忽然说道。

    阳光下,李世民踏着未干的血迹一路向宫中走去。偌大的大兴宫内,到处可见惊魂未定的太监和宫女忙忙碌碌地往来穿梭。他们不时向秦王投来暧昧而惊恐的一瞥,然后赶紧低下头匆忙走过。

    空旷的两仪殿内,李渊正低垂着头,神情木然地坐在御榻上,静静等待着李世民的到来。不知道过了多久,李渊下意识地抬起头,发现一身铠甲的李世民已经赫然站在自己的面前。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之后,当这对尴尬的父子猛然间四目相对,他们的眼中顿时充满了太多难以言说的东西。

    李世民急忙跪地叩首。老皇帝李渊招招手,让李世民跪到跟前,然后伸出颤抖的手抚了抚他的脖颈,说:“这些日子,差点被人言所误,犯了‘投杼之惑’啊!”(《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昔曾参之处费,鲁人有与告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投杼下机,窬墙而走。)

    李世民失声痛哭,把脸埋在父亲胸前,像婴儿一样,吸吮父亲的**,半晌才号啕痛哭起来。“父亲……父亲……”语不成声,双肩剧烈抖动。

    往日三子膝间闹,如今一子泣凄凉!

    老皇帝抚摸爱子深埋的头、颤抖的肩膀。受惊后的李世民就像小时候一样脆弱。但李渊心里明白,他是在依照“乳翁”习俗,给自己履行一个成人仪式。是的,他表面看来还带着惊魂未定的脆弱,但他不再幼小,他即将成为一国之君!(“乳翁”是一种习俗,是父权制社会建立之初,男性争夺对子女抚养权的一种遗留现象。李唐皇室有着浓厚的鲜卑遗俗。李世民跪吻高祖之乳,是儿子对父亲的尊重和安慰,也是子女表示对父亲亲昵的一种习俗。)

    到此,玄武门之变基本上已经画上了句号,但是李唐皇族的血并未流够。因为斩草必须除根。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一概处死,清除出皇家的属籍。

    此刻,李渊坐在两仪殿内那仍然属于他的一方御榻上,目光凄楚而迷离,面容苍老而疲倦。对于正在发生的这一切,他根本无能为力。连身子下面这方御榻还能坐几天都不知道,他还能怎么办?

    这就是权力斗争的游戏规则。在这样的规则之内,每个人都是一颗身不由己的棋子。换言之,如果今天发生的是昆明池之变而非玄武门之变,如果这场巅峰对决最终胜出的是李建成而非李世民,那么李建成在杀掉李世民之后,会不会向他的儿子们挥起屠刀呢?答案是肯定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所以,一旦历史选择了玄武门之变,一旦命运之神钟情于李世民,那么太子和齐王的十个儿子就注定在劫难逃。

    杀完太子和齐王的儿子们,李世民的部将还想杀光他们左右亲信百余人,籍没他们的财产。尉迟敬德竭力反对,他说:“一切罪恶,只在两个元凶!既然已经诛杀,就不能再扩大打击面,这样无法使人心安定。”

    李世民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屠杀行动才宣告中止。

    同日,李渊下诏大赦天下,并称:“凶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其余党羽,概不追究;朝政事务一概交由秦王裁决!”

    无垢回到翠华殿,承乾从屏风后面跑出来问她:“父亲杀的是谁?”

    无垢凝视着他,想了很久,俯下身说道:“以后你就知道了。”

    “父亲杀的是谁?”承乾仍然固执地问道。

    “你父亲……在你大伯和四叔杀他之前,杀了他们。”

    “那……我还能和大伯的儿子们玩吗?”

    “你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因为,他们……都死了。”无垢摸了摸承乾的头,“你还小,这些事等你大了就知道了。”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151章 走出阴影1

    六月五日,曾率兵攻打玄武门的冯立和谢叔方,在大赦令发布的第二天便主动投案;逃入终南山的薛万彻,在李世民派出使者的反复诏谕下,也出山自首。李世民说:“这些人忠于他们的主人,是义士!”于是将他们无罪开释。

    六月七日,李渊正式册封李世民为皇太子,并下诏重申:“自今日起,无论军事、政治及其他一切大小政务,皆交由太子裁决之后再行奏报。”

    虽然李世民还没有登基继位,可朝野上下都很清楚,从这一天起,李渊已经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头皇帝,而新太子李世民才是大唐帝国真正的掌舵者。

    这天,李世民回到天策府,无垢迎着他行礼,“太子殿下。”

    李世民愣了半天,才回味过来,拥着爱妻进屋。“一时间,我还不习惯做太子。”他说。

    “可你已经是太子,父皇已经把权力都交托给你。父皇的诏书,军国常务,都由太子殿下处决,然后奏知父皇。父皇只要一个形式上的知情权。”

    “是啊!”李世民看着爱妻那双美丽果敢的大眼睛,“父皇把权力都交托给我了,我该想着处理国事了。”

    两仪殿内,李渊与裴寂对坐。

    “你还记得,我们曾说过换太子的话吗?”李渊抬眼看着裴寂,语气沉重地说道,“如果当初换了太子,朕就不会失去两个儿子了。”

    “立长还是立贤,历朝历代都是个难题,陛下就不要多想了。”

    “打天下靠的是父子兵,怎么坐天下就一定要兄弟相残呢?”

    “事情都过去了,秦王应该是个好太子。好在陛下还是陛下,大唐的社稷还在,天下还是李家的。”

    “只怕二郎要的不只是太子之位啊!”

    裴寂沉默。

    深夜的天策府,一片寂静,微光闪闪,若隐若现。

    李世民睁开眼睛,突然看见大哥李建成站在旁边,恶狠狠地说:“李世民,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这太子之位是我的!”

    李元吉也突然出现了,“还我们的命来!不然,我掐死你!”说着一步步走近他。

    李世民本能地护住脖子,不由地大叫一声。

    “啊!”熟睡中的李世民突然坐了起来,一身冷汗。他不自觉地看看四周,一切正常。原来是一场梦。

    “怎么了?是不是做噩梦了?”冷冷月色,映照着无垢温润的脸。

    李世民惊惶不定地说道:“是我……是我杀死了大哥,抢了他的太子之位。”

    无垢擦去李世民头上的冷汗,安慰他说:“太子之位,本不属于任何人。谁得到了,就是谁的。”

    “不,不,这太子之位本该是大哥的,不是我的。”

    “你只是争取了现在的一切,殿下。”无垢把李世民紧紧抱住,她感觉到他在颤抖,“殿下是治国贤才,但殿下不是嫡长子。眼下发生的一切,只是出于无奈。殿下走过来了,就该想着继续往前走,回头路是无论如何也没有的。”

    无垢也明白,无论怎么解释,政变都只是政变,杀害兄弟的事实,永远都抹不去。但她必须让李世民坚信一个信念:“这储位,你要么别去争取。既然争取来了,就不要暴殄天物。”这些逻辑,李世民再清楚不过,只是目前,他被兄弟相残的阴霾笼罩着。无垢要帮他拨云见日,帮他找回自信。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穿戴整齐,精神焕发地去上朝。临走时,他问无垢:“你看,我这样面对百官,可以吗?”

    无垢欣赏地打量着他,竖起大拇指,“殿下有太子风范!”

    李世民走过来,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你说的对,我不能暴殄天物。”

    随着李世民入主东宫,原秦王府(天策府)的一批核心成员也摇身一变,于六月十二日一同被任命为东宫官吏: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敬德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虞世南为中舍人,禇亮为太子舍人,姚思廉为太子洗马。同日,李世民将齐王府的所有财产全部赏赐给了尉迟敬德。一夜之间,尉迟敬德竟成了长安城里最富有的人之一。

    此时,李世民觉得是时候该召见一个人了,谁呢?魏征。当年父皇派他去安抚山东,他劝得李世勣归朝;后来李建成也是靠魏徵的主意,彻底平定了刘黑闼。此人绝非平庸之辈,若能为他所用,化敌为友,岂不是大有助益。

    东宫显德殿,魏征至李世民跟前行跪拜礼,“魏征拜见太子。”

    李世民一见魏征,就厉声问道:“魏征,你为何要离间我们兄弟?”

    其他人见此情景,都为魏征捏了一把冷汗。魏征却从容不迫地答道:“如果当初原太子听从微臣的建议,则不会有今天的大祸了。”此言一出,真是语惊四座。不仅旁人,就连李世民也不由得愣了一下。

    李世民于是仔细端详站在下面的魏徵,想起种种往事。就在李世民沉思的时候,周围的人心里都七上八下的,不知道他想怎么处理魏征。独有魏征,还是神情自若,直视着坐在上面的李世民,毫无惧色。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儿,再看魏征一眼,说:“魏征,先任命你为詹事主簿。”詹事府是太子东宫的最高行政机构,相当于朝廷的尚书省,此时实际上就是朝廷的最高行政机关。而级别只有从七品上阶的詹事主簿,是负责对所有往来政务文书进行收发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