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出众风流长孙皇后-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仆骨、霫诸部落皆属焉。

    今年秋季八月初八,乙失夷男又派遣其弟统特勒入唐朝贡,李世民又赐以宝刀和宝鞭。大唐与薛延陀的关系迅速进入了蜜月期。

    很显然,李世民所采取的是“远交近攻”的战略。他主动对乙失夷男进行册封,承认薛延陀独立,与其建立同盟关系,摆明了就是要让东突厥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面对如此不利的战略形势,颉利可汗大为惶恐,只好硬着头皮向大唐称臣,并且要求迎娶唐朝公主,“请修婿礼”。谁都知道,这种表面上的低姿态只不过是颉利的权宜之计。对此,大唐君臣自然心知肚明。

    两仪殿内,烛火通明,李靖奉命面圣:“臣拜见陛下。”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疏,看向李靖:“爱卿,朕请你来,你可知为何事?”

    “突厥!”李靖道。

    “卿果然爽快,且说说看。”

    李靖说道:“武德年间,中原战乱。大漠之地,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惟突厥可汗马首是瞻。突厥控弦之士百万,而我可用于西北者,二十余万而已。再者,突厥兵众,皆骁勇善战。突厥骑兵,更是来去如风、锐不可挡。”

    “如此说,突厥不可打?”李世民皱眉,显然对于李靖的低调言论不感痛快。

    “李靖之意,是要慎兵。我有明君贤相、谋臣勇将,此是我之长于突厥者。”

    李世民和李靖心里都知道,突厥,迟早要打,一定要打!突厥,这个以狼为象征的北方草原民族,其先为匈奴别支,族姓阿史那氏。北魏时,移居金山(今阿尔泰山),曾臣服于强极一时的柔然,被柔然役为冶铁的工奴。族名何以改为突厥,不甚清楚。一种说法是:远望金山状如兜鍪,而兜鍪俗称“突厥”,所以即以居地之名作了族名。其本族传说:阿史那氏乃是狼的后裔。大约狼曾是其祖先图腾崇拜的偶像,故而其大小营门皆树狼头纛,以示不忘本。

    突厥在北方边境的嚣张,让大唐一日不敢懈怠军备。

    李世民起身走下御座,说道:“朕请爱卿看一封奏疏。”

    李靖双手接了,是代州都督张公谨的上疏。奏疏所言,乃是张公谨派人刺探得来的突厥内情。疏中写道,突厥可伐者有六:“其一,颉利纵欲逞暴,诛杀忠良,亲近奸佞。其二,臣属于突厥的薛延陀等诸部皆叛。其三,突厥贵族内部不和,突利等人皆为颉利治罪,不能自保。其四,塞北遭到霜旱之灾,粮草匮乏。其五,颉利委任其他部族将领,而各族将领与其离心离德,大军一到,其内部必然生变。其六,中原人被颉利虏入漠北者甚多。听说他们啸聚山林,结寨自保,我大军出塞,必有响应。”张公瑾对形势的判断既全面又准确,可谓一针见血。

    李靖细读了,说道:“陛下欲用兵,李靖请效力。”

    李世民喜上眉梢:“得卿一语,朕意已决。”

    李夫人正在家中摆弄盆景,心不在焉。看见李靖回来,忙起身相迎:“夫君,你回来了。”

    李靖望一眼李夫人,拉起她的手:“夫人,你猜陛下召我何事?”

    见李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李夫人问道:“是为突厥吗?”李靖少言,但李夫人能读懂他的眼睛,他的神情。

    李靖边捋着胡须边说道:“陛下已决定出兵突厥,我大唐一雪前耻的时候到了。”

    李夫人端了一坛酒出来,李靖诧异:“夫人,你这是?”

    李夫人笑了,一边倒酒一说:“夫君,我陪你喝两杯。这么多年以来,我知道,你一直在等这一天。”

    “夫人,你最懂我。”李靖深情望着李夫人,她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美人,多年来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岁月带走她少女的清纯稚嫩,却更添许多坚韧成熟的风姿。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188章 天可汗2

    九月,突厥酋帅俟斤(突厥官号)九人带三千人归唐。接着,拔野古、仆骨、同罗、奚等诸部酋长也一起率众来归。颉利可汗大怒,发兵入唐河西地区。冬月初四,突厥前锋至肃州、甘州,被唐守军击退。

    二十一日,李世民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总管,出定襄道;并州都督李世勣、右武卫将军丘行恭出通汉道;左武卫大将军柴绍出金河道;幽州都督卫孝节出恒安道;灵州大都督薛万彻出畅武道;任城王李道宗出大同道。六路大军共计十余万人,皆受李靖节制,从各个方向大举进攻东突厥。其中,担任正面攻击的主力部队是李靖与李世勣的部队。

    这一次,大唐帝国倾尽精锐,志在必得!

    二十八日,任城王李道宗首战告捷,在灵州击败东突厥的边境部队。

    十二月二日,突厥突利可汗来归附。李世民在大兴殿接见了他,并询问了他近来的情况,而后回使馆听命。望着突利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口,李世民感慨地对大臣们说:“以前太上皇为了百姓的利益,忍辱向突厥称臣,朕常为此事感到痛心。现在突厥首领向我磕头,这多少可以雪洗以前的耻辱。”

    两仪殿,御前会议。

    李世民对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戴胄等人说道:“我考察前代的历史,发现凡是阿谀逢迎、搬弄是非的人,都是危害国家的败类。他们巧言令色,结党营私。如果君主昏庸无能,就会被他们蒙蔽,忠义之臣就会受到排挤打击,蒙受不白之冤。所以兰花希望繁茂,却被秋风摧折;国君希望英明,却被献媚的小人迷惑。这样的事情在史书中不胜枚举。现在,我把在齐代、隋代年间我所知道的小人的奸邪行径,简略地说给你们听听。斛律明月,是齐朝的良将,他的声威令敌国闻风丧胆,周朝的人每年都要斫碎汾河上的冰,因为害怕齐朝的兵马西渡过来。后来斛律明月被祖孝征用谗言加害致死,周朝的人这才产生了吞齐的想法。隋代的高颎有治国的雄才大略,辅佐隋文帝成就了帝业,他参与朝政20多年,天下依靠他得以安宁。后来隋文帝听信妇人的谗言,摒弃冷落他。到了他被隋炀帝杀害,隋朝的国政也就开始衰败了。另外,隋太子杨勇指挥兵士,治理国家,达20年之久,他早已是当仁不让的接班人。可是,杨素欺骗君主,残害忠良,于是隋文帝贬杨勇为庶人,后又赐死,隋朝灭亡的祸根也由此埋下。隋文帝混淆了嫡出与庶出,结果殃及了自身,江山社稷不久便拱手让人。古人说:‘世道混乱,那么谗言就会大行其道。’这话的确中肯。我常常想,应该防微杜渐,杜绝谗言的根源,只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自己不能觉悟。史书说:‘猛兽在山林中出没,野菜不会被人采摘;忠正的臣子处于朝廷之中,奸邪小人只有放弃他们的诡计。’这句话其实就是我对你们的期望啊。”

    众人点点头。

    “《礼记》上写道:‘对自己不能亲见的事情要谨慎,对自己不能耳闻的事情要警觉。’《诗经》说:‘和乐平易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谗言无所不用其极,交互搅乱四方邻邦。’另外孔子说,‘厌恶以能言善辨来倾覆国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我发现,自古以来的帝王,如果被谗言蒙蔽,枉杀忠良,就必定国破家亡。因此,希望陛下要谨慎啊。”魏征道。

    “陛下,咳咳咳……”杜如晦咳嗽几声,接着说道:“监察御史陈师合上奏《拔士论》,说一个人谋事的能力有限,不可以身兼数职,用这个理由议论我们这些大臣身兼多职。”

    李世民对戴胄说:“我本着最公正的原则治理国家,现在我重用房玄龄、杜如晦,并非考虑到他们是旧时的功臣,而是因为他们德才兼备的缘故。陈师合这个人胡乱议论朝政,其目的是想离间我们君臣之间的关系。过去,蜀国后主刘禅昏庸孱弱,齐文宣王狂妄无理,然而国家却治理得井然有序,就是因为他们毫无疑心地任用了诸葛亮、杨遵彦这些良才的缘故。我现在任用杜如晦等大臣,也基于此。朕的意思,将陈师合流放到岭南去。”

    “陛下——”杜如晦又一阵咳嗽,咯出血来,李世民一惊,起身至杜如晦跟前,神情关切地问道:“如晦,你怎么样?”见杜如晦的脸色很难看,李世民十分忧虑,“来人!马上送右仆射回府,召御医诊治。”

    李世民回到丽正殿,无垢放下手中的书,迎至李世民跟前。“陛下,听说杜如晦病了,臣妾刚刚差人给他送去了上好的药材。”

    李世民点点头,“刚才的御前会议,如晦都咯出血了,我真是忧虑啊。”

    “陛下,先不要忧虑了,明日听听御医如何说。”无垢安慰道。

    李世民点点头,道:“也只有这样了。”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189章 天可汗3

    次日,问过御医之后,李世民得知杜如晦的病情很不乐观,不禁十分担心。几天后,杜如晦因病请求离职,李世民答应了他的请求。

    庚寅日,东突厥的重要将领阿史那郁射也率部来降。

    突利是东突厥的二号人物,阿史那郁射是颉利的心腹大将,他们的投诚意味着颉利已经众叛亲离,彻底变成了孤家寡人。东突厥的灭亡已经指日可待。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东谢部落首领谢元深、南谢首领谢强前来归附大唐。诸谢部族均是南蛮一支,聚居在黔州西部地区,李世民下诏改东谢所在地为应州,南谢所在地为庄州,均隶属于黔州都督。

    牂牁首领谢能羽及兖州蛮向唐入贡。李世民下诏以牂牁之地为牂州;党项酋长细封步赖降唐,大唐以其地为轨州;以党项各部酋长为刺史,党项各部分散在三千里的范围内,每姓为一部,各自为政,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旁当氏、米擒氏、拓跋氏都是大姓,听说步赖被唐礼待,各部都来降唐,大唐以这些地方为崌、奉、岩、远四州。

    当时远方周边各国均向大唐王朝进献贡品,到长安的人较多,服装怪异,中书侍郎颜师古请求绘制《王会图》,绘下每个民族及其服饰以传示给后人,李世民应允。

    这一年,户部上奏称:大唐人从塞外归来以及四方夷族前后归顺大唐的计有男女一百二十余万人。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初一,大唐帝国北部边境。

    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自马邑出发,以急行军的速度向北推进。

    尽管这一年李靖已经年届六旬,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将了,可他跃马扬鞭的身影却依然和年轻人一样矫健。

    这三千铁骑要跟随李靖执行一项突袭任务,目标就是颉利可汗的王庭——定襄。突袭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抵恶阳岭,出其不意地歼灭了这里的突厥守军。

    随后,李靖立即召开作战会议,会上众将士摩拳擦掌地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夜袭定襄!”

    孤军深入,利在速战,李靖深谙这个道理。稍事休整之后,李靖命令部队连夜开拔,直指定襄。

    月亮洒下冷冷的光辉,照得塞外的冬夜格外白亮。马蹄踏在厚厚的雪地上,发出铿铿的声音。训练有素的三千精骑,在李靖的率领下,绕道悄悄接近定襄城西门。

    时已二更天,整个定襄城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几盏昏黄的风灯在城楼上摇曳着。李靖率领大队人马刚一接近外围壕沟,就有探子从黑暗中闪出,报告道:“一切准备就绪,城门虚关着。”

    “上!”李靖一挥手,骑兵分成两路纵队,迅速接近城门。马蹄声集体敲击着地面,发出隆隆的声音。望着黑呼呼的城门,许多马儿也激动地嘶叫起来。城墙上值守的突厥兵警醒起来,连声吆喝,乱成一片,一些冷箭、火箭也嗖嗖向下射。

    这时,前哨骑兵已抵达城门口,忽啦一声把城门撞开,“杀啊!”三千唐骑呐喊着、鱼贯杀入城内。

    此时此刻,颉利正在他那温暖如春的可汗大帐中烤火饮酒。尽管早已获悉唐朝出兵的消息,可颉利并不十分担心。

    因为边境线上到处都有重兵布防,唐军北上的每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况且时值严冬,越往北天气越冷,唐军无论是行军作战还是后勤补给都将遭遇重重困难,要想在短时间内打到他的突厥王庭,无异于痴人说梦。此外,从最近得到的战报判断,唐朝各路大军进展都很缓慢,显然也是受制于天气因素,很可能要等到春天气候回暖,唐军才会发动大规模攻势。

    当那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响起来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颉利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可他马上就清醒了,这不是梦。

    颉利一个箭步冲出牙帐,看见整座王庭已经陷入了一片火海,到处都是砍杀声和哀号声。颉利对着左右怒吼:“唐军若不是举国前来,李靖何敢孤军至此?!”

    住在另一个大帐里的义成公主闻声也穿衣跑出来,问道:“有多少唐兵?”

    “不清楚,但听满城乱糟糟的。”颉利看着美丽的义成公主,催促几个亲信,“快!快!带上公主,快撤!”不管唐军到底来了多少人马,此刻的颉利都已无心恋战了。他心里只有一个字——逃!

    颉利扯着义成公主跌跌撞撞,刚要上马,义成公主叫道:“还有萧皇后呢,快把她也带上!”

    “顾不得她了!”颉利一把把义成公主举上马背,而后翻身上马,在亲兵卫队的护送下,匆匆从北门逃走。

    颉利一走,树倒猢狲散,残存的突厥兵也无心恋战,逃之夭夭,李靖的三千铁骑没费多少力气就占领了定襄城。此战唐军出奇制胜,这是中国战争史上又一个长途奔袭、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大唐名将李靖在自己辉煌的军事生涯中又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190章 天可汗4

    夜深人静,定襄城李靖大帐中,但见烛光摇曳。探子来报:“报告将军,颉利已经北逃。”

    李靖点头,道:“退下!”

    烛光下,李靖对他的属下吩咐,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不一时,该属下出了大帐,李靖目送他远去,眼里高深莫测。

    几日后,探子来报:“将军,康苏密携隋炀帝皇后萧氏及其孙杨政道来降。”康苏密是颉利的心腹将领,当日,颉利扔下萧皇后,只带了义成公主逃走,令康苏密断后。康苏密觉得萧后等人一定有用,便带着她与孙子杨政道一起逃走了。

    李靖手捋胡须,道:“领来。”派去的人果然不负所托,顺利实现了离间计。李靖的面容平静,其实内心喜悦,只是他不善表露。

    李靖一边招待康苏密,一边已经得到情报:颉利正要率兵向阴山撤退。

    李靖手一挥,道:“追击颉利!”

    左右劝道:“将军,后援部队尚未到达!”

    “追!”李靖果断坚决,不容商量。

    再说萧皇后,苟活于突厥已经十几年。李靖今日再次见到她,还是那样贤淑美丽!萧后大概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她还能再回中原,只是中原早已是李家天下。

    李靖一边追击颉利,一边派人送萧皇后和杨政道回长安。

    李靖大军占领定襄城的捷报传至长安,李世民大喜过望,当年的渭水之耻一朝冰释。兴奋之余,李世民进封李靖为代国公,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等。并命人传诏给李靖,道:“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

    春暖花开,萧后在一队唐兵的护卫下,和孙子杨政道一起乘车回到了长安。大唐的皇帝和皇后在弘文殿以礼接见了她。再次踏进这座皇宫,萧后内心激动不已,她看到高高在上的大唐皇帝和皇后,就想到了当初的杨广和自己,突然之间,恍如隔世……唐国公的二公子,长孙将军的小女儿,英雄伊人,珠联璧合。

    萧后素有智识,好学解属文,李世民已是早有耳闻。他先是问了问萧后在突厥的生活情况,又说道:“听说你当年做了一篇《述志赋》,以表示你想劝隋炀帝又劝不了的两难境地,是否有此事?”

    萧后道:“妾为后,帝每游幸,未尝不随从,但见帝失德,心知不可,然不势听趋,不敢厝言,曾做了一篇《述志赋》以自寄。”

    “说来朕听听。”李世民看了一眼无垢说道。

    萧后记忆力还很好,轻启朱唇说道:“承积善之余庆,备箕帚于皇庭。恐修名之不立,将负累于先灵。乃夙夜而匪懈,实寅惧于玄冥。虽自强而不息,亮愚蒙之所滞。思竭节于天衢,才追心而弗逮。实庸薄之多幸,荷隆宠之嘉惠。赖天高而地厚,属王道之升平。均二仪之覆载,与日月而齐明。乃春生而夏长,等品物而同荣。愿立志于恭俭,私自竟于诫盈。孰有念于知足,苟无希于滥名。惟至德之弘深,情不迩于声色。感怀旧之余恩,求故剑于宸极。叨不世之殊盼,谬非才而奉职。何宠禄之逾分,抚胸襟而未识。虽沐浴于恩光,内渐惶而累息。顾微躬之寡味,思令淑之良难。实不遑于启处,将何情而自安!若临深而履薄,心战栗其如寒。夫居高而必危,虑处满而防溢。知恣夸之非道,乃摄生于冲谧。嗟宠辱之易惊,尚无为而抱一。履谦光而守志,且愿安乎容膝。珠帘玉箔之奇,金屋瑶台之美,虽时俗之崇丽,盖吾人之所鄙。愧絺绤之不工,岂丝竹之喧耳。知道德之可尊,明善恶之由己。荡嚣烦之俗虑,乃伏膺于经史。综箴诫以训心,观女图而作轨。遵古贤之令范,冀福禄之能绥。时循躬而三省,觉今是而昨非。嗤黄老之损思,信为善之可归。慕周姒之遗风,美虞妃之圣则。仰先哲之高才,贵至人之休德。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乃平生之耿介,实礼义之所遵。虽生知之不敏,庶积行以成仁。惧达人之盖寡,谓何求而自陈。诚素志之难写,同绝笔于获麟。”

    萧后说完后,坐在那里默默无语。无垢看着她,内心不禁感叹:隋炀帝穷兵黩武,以至国破家亡,也弄得妻儿老小藏身无地,飘流异域,确实让人悲叹啊!她问萧后:“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妾迭遭惨变,奔走流离,此后余生,全仰恩赐,惟死后得归葬江都,得与故主同穴,妾就衔感不尽了。”萧后道。

    李世民点点头,表示会很好地安排她。时间不早了,侍从刚想示意接见结束,但见萧后从自己的侍女手中接过一个锦囊,从中取出一个朱红色的小匣,打开金锁,掀开匣盖,周围人觉得眼前一亮,但都不清楚里面是什么,萧后双手捧着小匣,对李世民说:“此乃传国玉玺。陛下即位,天下归心,理应物归正主。”

    李世民一听说是传国玉玺,忙接过匣子,但见匣内放有一块方圆四寸,龙璃虎钮的玉玺,以黄金镶补缺角,并有篆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李世民取在手中,激动的手微微颤动,宝玺玉色正青,以龙蚓鸟鱼文,正是秦始皇传下来的帝王受命之符。李渊得天下后,找不到传国玉玺,只得另刻玉璧,文曰“皇帝景命,有德者昌”。传国玉玺是天命所归的体现,一个皇朝没有传国玺实在是一大憾事。

    “陛下,”萧后向李世民行个礼说,“传国玺乃天下至宝,愿陛下能小心对待,妾告辞了。”

    李世民目送萧后走出大殿,对无垢说:“随我去大安宫,我要让上皇亲眼看看传国玺是什么模样。”

    “嗯。”无垢舒展了眉头,亦觉得轻松。忍辱负重的时候已经过去,她的陛下,此刻如此自信,如此骄傲!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

第191章 天可汗5

    颉利的人马跑了一天一宿,人困马乏,前面就是通往阴山以北的要隘白道。回视追随的兵将,断断续续的也有好几万人。颉利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喘了口粗气,对部将执失思力说:“幸亏我们突厥战士能征善战、马儿善跑,撤退得才这样及时,不然就让李靖的十万唐兵一网打尽了。”

    “李靖有这么多人吗?”执失思力不相信地问,“定襄城破时,怎么听着唐兵动静不大?咋咋呼呼的倒都是我们的人!”

    “小心为妙。”颉利瞭望着前面的隘口说,“过了白道,就不怕他们了,阴山以北辽阔的草原是我们突厥战马驰骋的地方。”

    正在颉利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耳边就听几声闷雷似的炮响,有几股硝烟从两出山谷、树丛中升起。紧接着,喊杀声四起,平地冒出许多唐兵,他们挥舞着战旗,刀光闪闪,勇猛地向他们冲来……

    颉利大惊,差点从马上摔下来,早有人指着唐军战旗上的字对颉利说:“不好了可汗,唐兵主将是李世勣,此人通晓兵法,勇猛善战……”

    颉利急令几个酋长:“快!快领你们本部兵马顶住唐兵!”

    无可奈何,酋长们只得提马接战去了。颉利回头催促亲兵卫队:“快,保护好义成公主,冲过白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