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492—1945说说欧美那些事儿-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了n久的西班牙。
在1665年,路易十四的那个便宜老丈人,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驾鹤西游了,路易十四在听到他老丈人去世之后,那是相当的兴奋阿,这是上帝要给我的地盘阿。大家别忘了,路易十四的老婆可是腓力四世的女儿,在欧洲那是有着继承权的,而且如果是嫁女儿的话,那一般都是得有嫁妆的,这个嫁妆不但有真金白银,还有脚下的土地。看到这,读者细心的话,就能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初腓力四世不得不嫁女儿的时候,为了不让这个“倒贴的女婿”沾自己的便宜,还特意说明白了,女儿嫁给你,可以,是我这个国王没本事,我可以把我女儿赔给你,谁让我是国王呢,不但国家是我的,那我以及我的一家都是国家的,女儿摊上这么一个不争气的老爸,那是她命不好,但是她可以赔给你,但是国家不行,哪怕是一丁点的土地都不行,这个女儿是没有继承我的土地的资格的。路易十四回答说可以,只要你把那50万金埃居的嫁妆给清了,那我就承认我的这位王后没有西班牙的继承权,但是如果这嫁妆给不清的话,那就别怪我自己去拿土地凑数了。腓力四世当时一咬牙就答应了,以为勒紧裤腰带,忍个几年就过去了,但是结果没想到无论怎么省就是省不够,省到了他死的时候,这钱都没还清。所以阿,就这样,路易十四就有了继承西班牙土地的机会,或者说,借口。
经过两年时间的准备,路易十四觉得时候到了,于是,他向腓力四世的儿子,现任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提出,我要为我的王后拿回他应得的那一部分,西班牙的尼德兰应该作为嫁妆给了我的王后。当时,这个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才刚刚六岁,国家的大权是掌握在他的老妈手里。这个老妈显然不是治理国家的好手,整个西班牙困顿不堪,看那样子,似乎一阵风就能把他给吹倒了。而且,法国在欧洲那是有着很多盟友的,比如说荷兰、瑞典以及一些德意志诸侯。在这,大家有没有发现,法国这个天主教国家,结成的盟友却基本上都是信新教的,这还得拜黎塞留所赐……眼看着以往威风凛凛的西班牙成了现在的病夫,在看自己身强体壮,还有着一票兄弟,路易十四觉得自己这是手拿把攥了。虽然西班牙不行了,但是显然谁都不愿把自己嘴里的肉吐出去,卡洛斯的老妈十分干脆地就把路易的使者打发回家了。路易一看,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阿,小的们,给我上,削他丫的。于是,法国的铁血双雄杜伦尼和孔代亲王带领着卢福瓦侯爵训练的士兵就出发了,十分干净利落的就把西班牙打了个落花流水,三个月,基本上就达成了战争目标。
法国揪着西班牙的领子就是一顿胖揍,把围观的小伙伴们吓得不轻,我去,法国这家伙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猛了,怎么把西班牙都打成了孙子了!惊讶过后,这群人就开始琢磨,这么下去不行阿,如果真让法国有了西班牙的尼德兰,那法国不还得上了天。就像当初大家一起打哈布斯堡家族一样,现在这群人开始盯着法国。当时,离法国不远的英国和荷兰正打仗呢,一看法国这么猛,也不打了,直接议和,然后就掺和进来了,而且就连在北欧、八竿子打不着的瑞典也过来刷刷存在感。就这样,在各国的共同掺和下,法国和西班牙签订了《亚琛和约》,西班牙服软,割地求和。路易十四虽然没有获得整个尼德兰,但是也是获得了部分尼德兰的土地。
这场发生在1667――1668年的战争,因为原因是路易十四为其妻子要求继承权,所以也被称为“遗产战争”。在当时的欧洲,战争基本上就没有打得这么快的,比较有名的战争基本上都得打上个十几年。这次战争,充分证明了法国的强大,也变相证明了西班牙的衰落。遗产战争之后,路易喜欢上了这种荣耀的感觉,有的时候,这种荣耀感就像是毒品,也是会让人上瘾的,很显然,路易就是重度上瘾了,他很喜欢这种感觉,喜欢鲜花、欢呼、沸腾的人海,并从此已发而不可收拾,开始在战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路易的第二个目标就是曾经并肩作战的荷兰。因为在遗产战争中,法**队在攻占了大片领土之后,路易十四打算一鼓作气把整个的西属尼德兰给吃进嘴里,这个时候,荷兰站出来了,因为如果真让路易十四得逞的话,那以后法国就和荷兰靠在一起了,虽然现在法国还是自己的兄弟,看起来哥俩好,但是没准哪天自己这个兄弟看自己不顺眼了,自己这小身板可禁不起法国的两拳头。看来还是算了吧,别让法国挨着自己了,太心惊胆战了。于是,荷兰便联合刚刚还跟自己互捅刀子的英国和瑞典组成了“三角同盟”,这个同盟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遏制法国,别让法国在战争之中吃的太多。“三角同盟”威胁法国,给法国下了最后通牒,如果法国不在1668年和西班牙议和的话,我们就打你,而且我们觉得你法国拿的东西太多了,如果你不放回点的话,我们还打你。路易没想到自己的盟友会给自己来这么一出,在当初进行战争准备的时候,压根就没打算还得跟荷兰、瑞典他们打仗,结果荷兰还真就给自己背后捅刀子。路易被迫答应了荷兰的要求,返还了大量到手的土地之后和西班牙议和。这个结果在荷兰看起来相当的圆满,但是在路易眼中这就是不折不扣的耻辱和背叛。一般人都不会容忍背叛,就更别说路易了,路易发誓要让这个背叛自己的小丑接受最严厉的惩罚。
就在法国国内加紧进行战争准备的时候,法国的外交部长李奥纳也开始了自己的纵横捭阖。他首先分析“三角同盟”中三个国家的具体情况,然后针对每个国家不同的情况来逐个击破。他把他的第一个目标选择了瑞典。因为在这三个国家当中,瑞典是利害关系最小的,瑞典地处北欧,跟法国隔着八丈远呢,就算法国在怎么哪吒闹海,也闹不到瑞典的家门口来。他先收买了瑞典国会,让瑞典脱离了“三角同盟”,并保持中立。在搞定瑞典之后,他把目光放在了英国身上。虽然英国和法国之间基本上恩怨不断,从诺曼底亲王“诺曼远征”成为英国国王之后,英国就和法国剪不断理还乱了,没事就来个全武行。虽然英国和法国历史纠葛很多,属于就恨,但也不是说就拿英国一点办法都没有。别忘了,英国课刚和荷兰打完了第二次英荷战争,而且说起来英国还算吃了点小亏,这可是新仇,除此之外,英国和荷兰可是海外贸易、殖民争夺的竞争对手,这就是仇上加仇。如果再给英国画一个大饼,那旧恨跟新仇一比那就什么都不是什么了。法国外交部长李奥纳变向英王说,你看荷兰不顺眼,我也看荷兰不顺眼,要不这样,咱俩一起打他丫的,夺得的地盘咱俩分,怎么样?英国国王一听,表示甚合我意,与法国一拍即合,双方在1670年签署多佛秘密条约,两国结盟,并商量好两年之后一起出兵攻打荷兰。与此同时,法国还收买了荷兰的邻居明斯特大主教和克隆大主教,这两位答应路易,只要法国出兵了。那我们一定追随在路易之后,并且提供交通和后勤支援。就这样,在荷兰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张针对荷兰的大网就悄无声息的织成了,荷兰,躲得过这一劫吗?
时间匆匆而过,眨眼之间,两年时间飞逝而过,战争随着时间的脚步在慢慢地迫近,法国的军队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刺刀已经擦亮,战马已经喂饱,士兵们枕戈待旦,就等着路易的一声令下,就杀进荷兰。最终,时间走到了1672年,走到了约定的时刻。路易十四等这一天已经等得太久了,他向荷兰递交了战书,向军队下达了进攻的命令,战争,开始了。
………………………………
第七十六章——太阳王 7
1772年,路易十四决定报复荷兰,派出了规模庞大的军队,人数多达十二万,而统帅这支大军的,则是久负盛名的杜伦尼和孔代亲王。四年前,西班牙所遭遇的一切,现在都落到了荷兰人头上了,而且荷兰人面临的情况比西班牙还要糟糕,因为不但有法国,还有英国,这两个国家分工明确,法军负责陆地,陆地之上谁与争锋;英国则激战大海,同荷兰的海军炮火连天,而且自己周边的那些邻居们还被路易收买了,都倒向了路易一边。荷兰所面对的,真的是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大围攻。这种情况下,荷兰就是铁砧上的鸡蛋,一把巨锤已经轰然而落。
当法军进军之前,作为法国双壁的杜伦尼和孔代亲王曾向路易提交了一份作战计划,决定充分利用明斯特和科隆所提供的交通和后勤支援,利用法军的强大兵力,绕过荷兰边境的堡垒群,单刀直入,直捣黄龙,闪击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从而一击击溃荷兰人的抵抗意志,从而迅速征服荷兰。但是,正如同不被人理解的才是天才,早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能理解的也是寥寥无几,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数学家发现了一个新的定理之后,兴奋的向别人开讲座,但是现场能听懂的也只有同场的大数学家。杜伦尼和孔代亲王绝对是当时军事界的扛把子,他们两个人提出的作战计划一定是非常完美的,但是啊,高手寂寞啊,知音难寻啊,高山流水啊,俞伯牙和种子期啊,没人能理解,就连路易十四也觉得这两人的计划太过于大胆和冒进,因为之前根本没出现过这种情况,怎么能在不拔掉钉子的情况下就冒进呢,这不是把自己的后路时时刻刻交给敌人吗?这怎么能行?!结果,他们的作战计划没被采纳,被当成废纸扔进废纸篓了,也把胜利一同扔进了废纸篓。
路易十四最终采纳的计划还是一般的战术思想,那就是步步为营,一个要塞一个要塞的进攻,当成压路机,一路平推过去。而且为了保证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要塞不被对面轻易地夺回去,还在每个攻下来的要塞都留下了数目不小的守军,这就导致法军打下的地盘越多,用于进攻的力量就越少。看到这个画面之后,让我不禁想到了解放战争初期阶段,国民党军看上去节节胜利,不断攻城略地,看似前景光明,胜利指日可待,但是呢,这一切都在**的计划中,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最终,国民党胜利越多,地盘越大,他也就越虚弱,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同一个场面会接连不断的发生,而我们自己,却还在抱怨“天日照汝不照我尔”!
虽然路易采用的策略会使进攻的速度非常的慢,但是法军实力强横,在加上杜伦尼、孔代的指挥,以及伟大的工程师、专业的攻城专家沃邦元帅地攻城战略,短时间内就攻占了荷兰的大部分领土,荷兰的七个省中已经有五个省握在了路易手中。战争的巨大失败,让整个荷兰陷入了恐慌,他们没想到自己原本号称“最强防线”的荷兰要塞一击即破,全面崩溃,自己马上就要面临成为亡国奴的风险了,似乎下一刻,战无不胜的法军就要踏进阿姆斯特丹城,饮马莱茵河了。
当一个人陷入恐慌的时候,他就需要发泄,可能一晚唱k,大醉一场就没事了,但是当一个国家的人陷入恐慌的话,拿这个发泄就不是简单能解决的。最终,荷兰人找到了宣泄口,那就是在遗产战争中干涉法国的荷兰大议长维特,维特成了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如果当初不是你在四年前没事找事,让路易不自在,那路易怎么会怀恨在心,怎么会在四年之后带着军队,把血与火带入到我们的家园里!都是他,都是这个目光短浅、没事找事的混蛋,让我们遭受到现在的苦难!最终,激愤的民众让维特下了台,可是这样还觉得不过瘾,觉得太便宜这个混蛋了,他都不配活在这个世上!最终,维特被这帮人活活打死,也是当初这群人,把维特推上了大议长。
现在人们发泄也发泄完了,火也下去了,也该想想怎么去面对这个棘手的情况了,毕竟,如果接着闹下去的话,那荷兰就真的是没救了。在这危难时刻,人们想起了当初率领他们为自己的独立而战的奥兰治亲王,想起了在他的带领下,荷兰最终赢得了独立。于是,在这危难时刻,人们把希望放在了领导独立战争的奥兰治亲王的曾孙威廉三世身上,希望他能像他的曾祖父一样,挽救荷兰于危难之中。
威廉三世时年22岁,正是建功立业时。首先,他知道单凭荷兰一国的力量,是无法抵抗英法联军的,虽然荷兰人英勇作战,但是当实力相差到大于士气的时候,英勇只不过是平添了伤亡和一股子的悲壮。所以,寻找盟友,共同抵抗,成了威廉的重中之重。虽然寻找盟友这件事非常重要,但是也得有命去结盟,如果在结盟之前就把阿姆斯特丹丢了,没有哪个国家会为了一个已经灭亡的国家和法国死磕,所以,如何保住阿姆斯特丹,就成了当务之急。
面对来势汹汹的法军,面对“要塞杀手”沃邦,似乎阿姆斯特丹就要步之前那些要塞的后尘,只不过是一个比较有名的陷落城市而已。那怎么才能保住呢?最终,荷兰人决了大坝,滔滔的水流漫过了城市周围,四周一片汪洋,成了泽国。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日军南下的时候,国民党决了黄河花园口大坝,阻挡日军进攻;在阿姆斯特丹,荷兰人决堤,阻挡法国人的进攻。最终,荷兰人保住了阿姆斯特丹,当路易得知荷兰人为了保住阿姆斯特丹不惜决大坝的时候,不知道他心中作何感想,如果当初采纳了杜伦尼和孔代亲王的作战计划,阿姆斯特丹城恐怕已经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威廉不但成功的保住了阿姆斯特丹,而且也成功的拉到了不少的小伙伴。首先,西班牙和奥地利肯定是撸袖子上了,因为奥地利和西班牙都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法国和哈布斯堡之间的梁子那是死的不能再死了。除了这两个法国的来对手,普鲁士、曾经到巴黎打秋风的洛林公国等国家结盟。荷兰的盟友开始发兵进攻法国,路易被迫分兵抵挡,总不能看着他们糟蹋自己的院子吧。在此之下,威廉三世的压力就减轻了,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威廉虽然人不大,但是也是一个出色指挥官,再加上盟友的给力,最终在1673年把法军完全逐出了荷兰,而威廉也凭借着自己的赫赫武功,声望达到了顶点,被荷兰人民称为“护国英雄”。
战争陷入到了僵持阶段,双方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就在法国和其他人在陆地上打得正嗨的时候,英国不干了。因为按照当初的约定,法国负责陆地,英国负责海上,法国海军配合英国海军作战,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法国海军跟英国同行一比,那简直就成渣了,在和海上立国的荷兰海军大战的时候,总是拖英国海军的后腿,如果是一次两次的话,估计英国也就忍了,但是架不住这家伙次次都这样啊,最终,英国实在是忍无可忍,在1674年和荷兰议和了,要了荷兰一笔钱了事,你们爱怎么玩怎么玩,老子不伺候了!
法国一看英国不玩了,自己就要独自承担战争压力,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不行啊,不能这么着啊。你荷兰不是叫人么,哼哼,老子也会喊人,而且老子不喊人则以,一喊人就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法国花重金把瑞典拉到了自己这一边,当时的瑞典可不是大北方战争之后的那个瑞典,那还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北方雄狮古斯塔夫的威名还在欧洲大地上回荡,面对着瑞典军队的进攻,任何人都不敢掉以轻心,普鲁士和奥地利与何兰依依惜别,虽然我们也舍不得你,但是现在我们的老家马上就要被瑞典人烧了,我们没办法啊,只能回去了,您老就先自己扛着,等我们打发完可恶的瑞典佬,我们马上就回来帮你。就这样,荷兰的援军离开了,荷兰又将自己面对强大的法军。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援军离去之后,荷兰又将面临法国战场以外的进攻。之前提到的柯尔贝尔,向路易十四提出了贸易战,通过对荷兰商品征取高额关税,试荷兰商人损失惨重,这一招太狠了,别忘了荷兰可是商业立国,就靠着做生意呢。再加上法国的绝代双壁杜伦尼和孔代亲王的组合,战争形势又开始对法国有利起来。
这次,荷兰还能不能再扳回一城呢?
………………………………
第七十七章——太阳王 8
1674年,瑞典、英国一进一出,而法国也暂时处于守势,杜伦尼和孔代亲王如同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横亘在反法同盟面前,而这两人的分工,则如同两人在三十年战争中的合作一般,孔代亲王负责荷兰战场,而杜伦尼负责莱茵战场。在1674年8月,孔代与威望如日中天的威廉三世相遇了,战役的结果证明了中国的那句古话:姜还是老的辣。在战役之中,孔代亲王一如既往地大胆泼辣,他不等自己的部队集结完毕,就率领骑兵部队发起了进攻。纵观孔代亲王指挥过的战役,攻击精神贯穿始终,罗克鲁瓦战役中率领人数少于西班牙“陆军之花”的法军就敢大胆出击。在莱茵战场上,当杜伦尼战败之后,孔代率领援兵抵达战场并接过了指挥权,在于神圣罗马帝**队作战的过程中,一直进攻、进攻、在进攻,双方的损失大致相当,但是帝**队的指挥官被法军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吓住了,多次连夜撤退。在叛乱中,一时疏忽被杜伦尼率王军包围在巴黎,在外有大军内部人心不稳的情况下,孔代依然摆出阵仗,与杜伦尼拳拳到肉,到了现在,已经53岁的他依然这样侵略如火,在法军雪崩一样的冲击中,荷兰人被打败了。
相比于孔代亲王的侵略如火,杜伦尼就如同战场之狐,指挥艺术日臻完善。首先,他趁着敌人集结的机会,狠狠地教训了正在等待援军的卡普拉里元帅,取得了辛斯海姆战役的胜利。在10月份,杜伦尼又一次先发制人,率领22000名法军渡过莱茵河,轻装急进,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在了安茨海姆的帝**队面前,并在此打得他们哭爹喊娘。就在杜伦尼和孔代亲王率领法军节节胜利的时候,法国的盟友却走了霉运,战无不胜的瑞典军队居然败给了普鲁士的腓特烈,而腓特烈因为这场在世人眼中不可思议的胜利,被认为成为“伟大的选侯”,因为腓特烈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侯,那是有资格选皇帝的。普鲁士人打败了瑞典人之后,看着自己的小伙伴被法国各种姿势各种揍,看不下去了,准备带人过来帮神罗找场子。当两者合兵之后,杜伦尼所面对的敌人数量达到了57000人,小样,这下看你还怎么能!联军开始进攻杜伦尼,准备让杜伦尼好好知道“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一千古不变的真理。但是之前是狮子的杜伦尼现在就成了狐狸,面对联军气势汹汹的进攻,杜伦尼不是两军对垒,阵型对圆了真刀真枪的打上一场,而是掐断敌人的补给线阿,阻挡敌人进攻路线阿阿之类的。这样一来,就让杜伦尼的敌人觉得特别的憋屈,想进攻,但是不知道打哪,有劲儿没处使;但是如果撤退吧,自己这么多人大战旗鼓的过来了,结果不见打别人,只见自己挨揍了,就这样退回去的话,也太丢人了。欲打不得,欲罢不能,就这样,联军在这种纠结中纠结到了冬天,按照惯例,冬天都是不打仗了,而是进入事先准备好的过冬营地中猫着,进行休战。
杜伦尼在11月份也带着自己的部队进入了过冬营地,但是这只是他的障眼法而已,在他心中已经有了全盘的规划,打算给自己的敌人一个难忘的冬天。在11月29日,杜伦尼悄悄地集结自己所有的野战兵力28000人,开始进攻。在进军过程中,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被发现的概率,他把部队分散成几部分,分进合击,为了防止自己的部队中潜藏着敌人的奸细,各部队每天的目标在下达之前就只有杜伦尼一人知道,最终,杜伦尼达到了自己的战役目标,成功的集结了部队,重新出现在了敌人面前。帝**队在看见法国人之后惊掉了一地的下巴,因为在这之前没这么打的阿,谁大冬天还打仗阿,但是法国人打过来了,总不能不打吧,而且自己的总兵力还比法国人多。虽然帝**队总兵力比杜伦尼多,但是按照惯例,这些部队已经分散到不同的营地中过冬了,而杜伦尼人数虽少,但是却是集中在了一起,握起了拳头,这样,在整体兵力劣势的前提下,就形成了法军的局部兵力优势,可以不停地击败分散的帝**队。就这样,帝**队很快就败了,又一次被杜伦尼打得大败。就在杜伦尼追得正开心的时候,敌人的援兵出现了,腓特烈在得知杜伦尼又把自己的小伙伴打了之后,立马就派援兵过来了,这是,杜伦尼又将面对兵力优势之敌,但是这一次,杜伦尼却没有避战,而是选择了正面一搏,1675年1月2日,战役开始了,杜伦尼敏锐地发现了被敌人忽视的图克海姆村,迅速派兵抢占。在杜伦尼抢了图克海姆之后,联军也回过味来了,开始猛攻图克海姆,但是每次都被打得丢盔弃甲,留下了一地的尸体。此战过后,腓特烈算是看出来了,如果想要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