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492—1945说说欧美那些事儿-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冲的跑到左翼去质问的时候,不料却得到了一个让他痛彻心扉的消息――施维林元帅阵亡了!对于施维林元帅,腓特烈的感情很深,他和施维林之间不仅仅是上下级的关系,施维林可以说是腓特烈的老师。悲伤过度的腓特烈甚至不能抑制住自己的情绪,他的眼泪不受控制的涌出了眼眶,面部肌肉抽动着,开始失声痛哭。
就在腓特烈陷入悲伤之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发现普军不稳的布劳恩决定发起一次反击,希望能够击溃普鲁士军。但是,大自然对于双方都是一样的,泥泞的河谷既然成为了普鲁士进攻中的拦路虎,现在既然轮到奥地利进攻了,也就成为了奥军的天堑。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布劳恩将军也因为深陷其中而被大炮炸成了重伤,不就就伤重而亡,到了另一个世界,去和他的儿子团聚。
现在轮到奥地利人因为自己的指挥官去见了上帝而陷入混乱了,只不过奥地利人的运气就没这么好了,因为腓特烈恢复过来了。虽然腓特烈悲痛欲绝,但是作为一个卓越的统帅,他还是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并抓住了奥军右翼因为进攻而战线过长显露出来的空档。他下令让齐腾将军接管了左翼的指挥,继续实施原先指定的迂回计划,并命令普军主力对奥军中央发动全面进攻。
大约两万两千名普军士兵对奥军薄弱的中央阵地发动了猛攻,阵地岌岌可危。洛林亲王无法,只得将所有的预备队都投入到了中央阵线。而这就正是腓特烈想要达到的,只要吸引奥军兵力来到中央,那自己左翼的迂回部队就有了机会。齐腾将军抓住了机会,率领部队悄悄地过了河谷。这次齐腾学乖了,这河谷不是不好走吗,他就带着大量的干草,并且选了一个远离战场的地方穿过的河谷。还好齐腾率领的都是骑兵,要不然没准正面都打完了,他还在向战场这边赶呢。
齐腾率领这支人数约为七千人的骑兵,出其不意地猛攻奥军侧翼,并且成功攻下了坚固的塔博尔山堡垒。为了阻止普鲁士军队以南侧的河谷地为据点投入更多兵力攻击,洛林亲王紧急调遣部队进行死守,整个下午,普鲁士军队和奥地利军队围绕着这块河床进行了惨烈的白刃战,双方的部队打乱了建制,完全混在了一起,双方的士兵都杀红了眼,用刺刀、用手、用牙,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消灭敌人,在这之前他们可能一次都没见过,但是现在他们就是刻骨的仇敌,士兵们都已经只剩下了本能,死伤都极其的惨重。
就在双方杀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凯斯将军终于率领部队迂回到了奥军的背后,并趁其不备,一举攻克了布拉格的南门。这个消息震惊了洛林亲王,和被包围的布劳恩军团相比,还是布拉格更为的重要。于是洛林亲王率领部队退回了布拉格,丢弃了他们的大炮和阵地。那些被抛弃在河对岸的奥地利残兵于是在主帅放弃他们之后,也很快的丧失了斗志而瓦解,这场战斗最后遂以普鲁士的惨胜而在夕阳余晖中画下句点。
可能是腓特烈这辈子就不适合打一场自己这边有数量优势的战役,他就适合打那种自己这边不占数量优势的,无论是腓特烈的首站还是这次被人围殴中,好不容易形成数量优势的布拉格战役,虽然每次都能赢,但是哪一次都是惨胜,基本上是杀人一千自损一千。
虽然腓特烈再一次获得了胜利,使其不败的神话得以继续延续,但是单价太过于昂贵了。首先,是一万五千名士兵的损失,别忘了普鲁士总人口才450万,基本上所有能扛枪打仗的都已经上了战场了,部队的补充可就成了大问题,而奥地利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虽然同样损失了一万五千人,但是奥地利眼皮都不眨一下:这都不叫事!这点人老子还是出得起的!
除了士兵的损失,让腓特烈更难受的是施威林元帅的牺牲,施威林元帅在腓特烈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不但失去了一位好统帅、好帮手,还失去了一位自己最敬重的朋友。纵然腓特烈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也没能拿下布拉格,因为道恩将军的援军已经离布拉格不远了。相较于洛林亲王上过战场见过血的老兵,道恩将军的部队基本上都是些抓来征来的乡兵,以及一些贵族的卫队。这些人没准前一天还在自己的地里边干活呢,今天就拿起了火枪开赴前线。腓特烈将道恩将军的部队和洛林亲王的部队一比较,很显然道恩这边是软柿子阿,这捏柿子不得挑软的捏阿,于是腓特烈带领着三万五千人直奔道恩将军而去。只不过原以为是一场相当轻松的战役,结果却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梦魇,并从此之后,普鲁士真正的考验来临了。
当腓特烈进攻的时候,道恩将军也没闲着,他一路上在各个交通要道设置关卡,拦截溃逃的奥军士兵,经过道恩将军的不懈努力,最终有一万多人重新被集合起来。至此,腓特烈将面临的对手已经不是原先那四万四千了,而是人数多达六万的大军。、
虽然道恩将军在数量上占据着绝对优势,有将近两倍的兵力优势,但是组成这支部队的是一大堆的杂兵,从前线溃退下来、已经被吓破胆的败兵,以及可能有些战斗力的贵族卫队。用这帮人打仗,那还真不是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难管理,一旦有一点失败,就很可能出现全面崩溃的结局。但是道恩将军并非常人,在他的铁腕之下,这支“混合部队”总算是有了点正规部队的样子。
随着时间滴滴答答,两道洪流最终撞到了一起,在1757年6月18日早上的六点钟左右,普鲁士军队和奥地利军队在科林附近相遇了。当普鲁士的轻骑兵向腓特烈报告了奥地利军队的踪迹位于本队东方的时候,腓特烈思考了一下,但也就是思考了一下而已,随即便用一种出发去郊游的语气说道:“那我们就向朝阳的方向前进吧!”
腓特烈对于这场战役的规划很简单,那就是右翼防御,中央进攻,左翼集中强大的骑兵部队进行迂回,待到将奥军右翼击溃之后,在调转枪口和中央阵线夹击奥地利中军,那这支杂牌部队基本上就要哭着找妈妈了。为了激励士兵,激发他们的战斗热情和战斗**,腓特烈在进攻之前特意举办了一场受勋仪式,授予了赛德利兹少将军衔。普军上下都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氛围,都想着在胜利之后也获得点封赏,毕竟这次的对手不是以往的那种劲敌。
但是,就在普军上下热热闹闹办的时候,一双沉着的眼睛正在看着他们,这双眼睛的主人就是奥军统帅道恩将军。腓特烈太轻敌了,以至于一点隐藏的意思都没有,就这样把自己的阵型暴漏在阳光之下。看着自己面前肆无忌惮的普军,道恩将军的心情可想而知。
看破了腓特烈小算盘的道恩将军,采用了一种相当简单的应对措施――他将全军分成三个阵列,第一个阵列是人数在两万五千人左右的杂兵部队,第二个阵列是两万多人的正规军,第三个阵列是预备队和骑兵,总数也在一万以上。有意思的是,这三个阵列之间,间隔都非常远,看来道恩将军是已经做好了让第一阵列当炮灰的打算,即使第一阵列完全崩溃,被打成沙子了,也不会影响之后战斗力较强的第二、第三阵列。归根结底,奥恩将军之所以摆出这样的阵型,还是因为奥地利人太多,将近两倍的兵力优势,不用白不用阿。在整个阵列前方,道恩将军派了一些射击技术优良的轻步兵,用这些步兵的精准火力来迟滞普鲁士骑兵的进攻。
上午八点左右,普军的大炮开始怒吼,为骑兵冲锋提供火力支援,科林战役正式开始。
战役开始之后,普军就有些傻眼了,骑兵冲出去没几步呢,一阵精准的弹雨迎面泼了过来,打得前头的骑兵人仰马翻。这些骑兵想要驱逐这些烦人的苍蝇,但是又做不到,因为这些奥军士兵分散的很开,遍布周围的村庄和灌木丛,让普军骑兵有劲儿没处使。道恩将军的轻步兵,成功的迟滞了普军骑兵的进攻,他们只得在胡森将军带领步兵清理出了可以进攻的道路之后,才再次发起了冲锋。
………………………………
第九十八章——铁血王国 16
这次再没有了那些烦人的苍蝇之后,普鲁士骑兵的进展就要好了很多,在他们的浴血拼杀下,在上午的十一点左右,他们终于成功达到了指定位置,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瞅准时机,给奥军致命一击。只不过虽然骑兵进展还算顺利,可是步兵就有些让人着急了,奥地利的本阵开始向腓特烈的阵线压了过去,相较于奥地利厚重的阵型,普鲁士的阵型就显得单薄了很多,毕竟普鲁士军队总共才三五五千人,再刨去一万多人的骑兵,能够组成阵线的也就只有两万来人,而奥地利的第一个阵线就有两万五千人,再加上比普军大炮更加猛烈的奥军大炮的炮火,普军阵线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腓特烈看着渐渐逼近的大军着急的都想转圈,现在好不容易看见自己的骑兵到达指定位置了,马上下令出击,这帮家伙只要阵型乱了,自己就赢了。
普鲁士骑兵在得到命令之下,开始转向,扑向奥军的右翼。战马地加速动能加上地型的势能,再加上普军骑兵的精湛技术,让冲锋的普军如同滚落的千钧巨石,雷霆而下,势不可挡。面对这样凶猛的攻击,别说是故意被道恩将军安排在第一阵列的那些杂兵,就是精锐部队也肯定会被冲得粉碎。在普军的冲击下,奥军右翼崩溃,士兵纷纷溃逃,场面一片混乱。腓特烈见到奥军右翼已经出现的大混乱场面,那是长出了一口气,他判断奥军就像是一只不堪重负的骆驼,只要自己再加上一根稻草,这只骆驼就会轰然倒塌。于是,腓特烈下令全线进攻,压垮奥军阵线。
但是腓特烈想不到的是,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见到的胜势只是奥军的第一道阵线,奥军真正的主力并未登场。认知的片面性必然导致错误的决定,别看腓特烈现在还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但是过一会他就要笑不出来了。
再看奥地利方面。奥军第一阵线的崩溃可以说完全在道恩将军的意料之中,如果这样一支杂牌都能防守住腓特烈的进攻的话,那腓特烈就不可能在这之前百战百胜了。所以,当第一阵线崩溃之后,道恩将军不慌不忙的调集军队,收拢败兵,并重整阵线,在此让他们投入战场。
这样一来,普鲁士骑兵就比较郁闷了,虽然自己是把奥地利人打的狼狈而逃,但是奥地利人好像杀不尽赶不完一样,一直在杀一直在赶,但是奥地利人就是一直源源不断地出现,好像施加了魔法。原因很简单,因为普鲁士骑兵根本想不到这只是第一阵线,道恩将军的分散战术起了作用。奥军一边默默忍受骑兵的攻击,一边重整阵线,恢复秩序,当奥军秩序逐渐恢复之后,就轮到普军骑兵倒霉了,不但推进越来越慢,而且伤亡越来越多。道恩将军看到普军骑兵所面筋的危局之后,果断派出了第三列的骑兵预备队,准备和右翼步兵一起,合围普军骑兵。
就在己方右翼在对方骑兵的冲击下逐渐稳住阵脚之后,道恩将军也让自己的左翼主力发起进攻。因为骑兵并没有达到预设目标,普军右翼面对奥军绝对数量优势的主力进攻,局势危如累卵。评价一支军队是否优秀,不是看他们打顺风仗时是如何的秋风到落叶,而应该看他们在逆境中是否能够顽强作战。很显然,普鲁士军队是当之无愧的精锐。普鲁士的右翼侧卫部队,在受到两面夹击的情况下,依然死战不退,指挥官战死后,立刻就有人接替指挥。普鲁士右翼部队的奋战,保证了普军的侧翼安全,不会被奥军来一个侧翼突破而全军崩溃。
普奥双方在整个阵线都形成胶着,打得难解难分,就连作为腓特烈拳头力量的骑兵也受阻在奥军的右翼。当局面变得胶着之后,情势对于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普鲁士军队来说就相当不利了,因为军队都已经交上火了,是不可能在随意进行调动,这时,战略战术所起的作用就相当小了,战斗的结果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对比,虽然普鲁士单兵素质可以甩奥军几条街,但是架不住奥地利军队人太多了,整个阵线渐渐有了支撑不住的迹象,腓特烈虽然着急,但是无能无力,因为他的手里已经没有了预备队可以填补战线了。
眼见战局渐渐糜烂,普军的骑兵在此发出了自己的怒吼。在下午的三四点左右,普军克罗西克将军率领骑兵开始了自己人生当中最后一次冲锋,他勇猛无畏的身影淹没在了奥地利军队的刺刀海里。克罗西克将军的冲锋虽然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但是对整个战局于事无补。电视剧或电影中,当主角陷入危机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个英雄来“英雄救英雄”,现在,腓特烈即将面临灭顶之灾,因为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自己与之交战的只是奥军的第一个阵线,而且还是最垃圾的那个阵线,如果在腓特烈没有意识到之前,道恩将军来个“狸猫换太子”,将第一阵第二阵交换,那蒙在鼓里的普军难免会大败亏输。就在这时候,拯救腓特烈这个英雄的英雄出现了,他就是赛德利兹将军。
赛德利兹将军也担心战局恶化,当他发现奥军阵型因为主力左翼的进攻而被拉扯,出现了空隙的时候,他率领着为数仅四千人左右的骑兵发动了决死冲锋。在这说决死冲锋一点都不为过,毕竟克罗西克将军的例子就在眼前。就在赛德利兹将军发起冲锋之后,充分证明了在恰当的时机、在恰当的地点投入进攻是多么的重要。这支人数不及骑兵总人数一半的骑兵在赛德利兹的率领下,如同一根烧红的铁棍插进了奶酪里,锯开了第一列的阵线。当这位无畏的猛将成功地从奥军阵线中杀出时,可能还幻想着胜利的那颗心一下子就变得哇凉哇凉的,因为映入他眼帘的,是还未投入战场的、绵延在地平上上的、一望无际的大军,这是一幅多么令人绝望的场面,以为自己拼尽全力终于即将胜利,结果却发现对手根本没有使出全力。在这之后,赛德利兹将军下达了一条非常简短的命令:全军原路返回。
赛德利兹将军将他的亲眼所见传达给了腓特烈,其实也不同传达了,因为道恩将军觉得时候差不多了,第一阵线已经完全消磨掉了普军的锐气了,于是下令将第一阵线和第二阵线互换。当奥地利的生力军上来之后,战争的天平终于被打破,激战了一天的普军完全不是养精蓄锐一天的奥军的对手,普军开始露出败相,并向着失败急速靠拢。
对于这一切,腓特烈表示完全不能理解,这怎么可能?!我腓特烈怎么会失败呢?!受到了不止一万点暴击伤害的腓特烈表示自己的玻璃心已经碎了。为了不背负一个战败的名声,腓特烈将指挥权交给了莫里兹亲王,而莫里兹亲王觉得我自己一个人背锅也不好,最好人人有份,所以他就问其他人的意见,其他人纷纷表示赶紧撤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然后莫里兹亲王顺势宣布撤退。这下好了,人人有份,谁都跑不了。当然,腓特烈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那就是一个人一帆风顺也不是多好的事,多遇到点挫折,一个人才会更坚强。
还好,人的名树的影,腓特烈之前的赫赫战绩让道恩将军对于普鲁士军队的撤退产生了怀疑:这不会是腓特烈的陷阱吧?腓特烈这个人狡猾大大滴,我一定要谨慎,不要被眼前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于是,道恩将军命令自己的军队在入夜之后就停止追击。奥地利人不追了,这是普军求之不得的好事,普军得以在黑夜的掩护下,安然撤离战场。
科林之战,道恩将军率领的“混合部队”以伤亡8100名士兵的代价取得了人的战果,战败的普军丢弃了全部的大炮和辎重。对于腓特烈开说,这场战役的损失不仅仅是人的损失,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不败神话被打破,最惨重的损失是腓特烈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在腓特烈的谋划中,应该是在法国、俄国加入战争并会和之前,利用自己已经准备好的优势,打一个时间差,将法国、俄国和奥地利各个击破,最终,他将第一个战争目标锁定在了奥地利,想要在第一时间击垮奥地利,迫使其退出战争。在科林战役以前,战局一直在按照腓特烈的规划来走,虽然布拉格一战普鲁士承受了惨重的损失,但是只要将道恩将军的援军击破,布拉格城内的奥军就是瓮中之鳖,早晚被拿下,到那时,奥地利全国几无可战之兵,失去了军队的奥地利也将被迫退出战争。
但是科林一战,这一切都被打得粉碎,腓特烈速战速决的计划最终破产,他和他的王国即将迎来最严峻的考验,熬过来,涅槃成功,浴火重生;失败了,腓特烈和普鲁士都将会是一颗流星,消逝在历史的夜空中。
………………………………
第九十九章——铁血王国 17
这次再没有了那些烦人的苍蝇之后,普鲁士骑兵的进展就要好了很多,在他们的浴血拼杀下,在上午的十一点左右,他们终于成功达到了指定位置,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瞅准时机,给奥军致命一击。只不过虽然骑兵进展还算顺利,可是步兵就有些让人着急了,奥地利的本阵开始向腓特烈的阵线压了过去,相较于奥地利厚重的阵型,普鲁士的阵型就显得单薄了很多,毕竟普鲁士军队总共才三五五千人,再刨去一万多人的骑兵,能够组成阵线的也就只有两万来人,而奥地利的第一个阵线就有两万五千人,再加上比普军大炮更加猛烈的奥军大炮的炮火,普军阵线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腓特烈看着渐渐逼近的大军着急的都想转圈,现在好不容易看见自己的骑兵到达指定位置了,马上下令出击,这帮家伙只要阵型乱了,自己就赢了。
普鲁士骑兵在得到命令之下,开始转向,扑向奥军的右翼。战马地加速动能加上地型的势能,再加上普军骑兵的精湛技术,让冲锋的普军如同滚落的千钧巨石,雷霆而下,势不可挡。面对这样凶猛的攻击,别说是故意被道恩将军安排在第一阵列的那些杂兵,就是精锐部队也肯定会被冲得粉碎。在普军的冲击下,奥军右翼崩溃,士兵纷纷溃逃,场面一片混乱。腓特烈见到奥军右翼已经出现的大混乱场面,那是长出了一口气,他判断奥军就像是一只不堪重负的骆驼,只要自己再加上一根稻草,这只骆驼就会轰然倒塌。于是,腓特烈下令全线进攻,压垮奥军阵线。
但是腓特烈想不到的是,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见到的胜势只是奥军的第一道阵线,奥军真正的主力并未登场。认知的片面性必然导致错误的决定,别看腓特烈现在还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但是过一会他就要笑不出来了。
再看奥地利方面。奥军第一阵线的崩溃可以说完全在道恩将军的意料之中,如果这样一支杂牌都能防守住腓特烈的进攻的话,那腓特烈就不可能在这之前百战百胜了。所以,当第一阵线崩溃之后,道恩将军不慌不忙的调集军队,收拢败兵,并重整阵线,在此让他们投入战场。
这样一来,普鲁士骑兵就比较郁闷了,虽然自己是把奥地利人打的狼狈而逃,但是奥地利人好像杀不尽赶不完一样,一直在杀一直在赶,但是奥地利人就是一直源源不断地出现,好像施加了魔法。原因很简单,因为普鲁士骑兵根本想不到这只是第一阵线,道恩将军的分散战术起了作用。奥军一边默默忍受骑兵的攻击,一边重整阵线,恢复秩序,当奥军秩序逐渐恢复之后,就轮到普军骑兵倒霉了,不但推进越来越慢,而且伤亡越来越多。道恩将军看到普军骑兵所面筋的危局之后,果断派出了第三列的骑兵预备队,准备和右翼步兵一起,合围普军骑兵。
就在己方右翼在对方骑兵的冲击下逐渐稳住阵脚之后,道恩将军也让自己的左翼主力发起进攻。因为骑兵并没有达到预设目标,普军右翼面对奥军绝对数量优势的主力进攻,局势危如累卵。评价一支军队是否优秀,不是看他们打顺风仗时是如何的秋风到落叶,而应该看他们在逆境中是否能够顽强作战。很显然,普鲁士军队是当之无愧的精锐。普鲁士的右翼侧卫部队,在受到两面夹击的情况下,依然死战不退,指挥官战死后,立刻就有人接替指挥。普鲁士右翼部队的奋战,保证了普军的侧翼安全,不会被奥军来一个侧翼突破而全军崩溃。
普奥双方在整个阵线都形成胶着,打得难解难分,就连作为腓特烈拳头力量的骑兵也受阻在奥军的右翼。当局面变得胶着之后,情势对于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普鲁士军队来说就相当不利了,因为军队都已经交上火了,是不可能在随意进行调动,这时,战略战术所起的作用就相当小了,战斗的结果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对比,虽然普鲁士单兵素质可以甩奥军几条街,但是架不住奥地利军队人太多了,整个阵线渐渐有了支撑不住的迹象,腓特烈虽然着急,但是无能无力,因为他的手里已经没有了预备队可以填补战线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