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铁卫-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提出此议,已经预料到会遭群臣反对、言官弹劾。”杨嗣昌凛然道,“言官空谈误国,只知沽名钓誉,浑然不顾天下大势。陛下当以社稷为重,切勿错过剿灭群盗、平定中原的大好时机。”

    崇祯踌躇道:“可是该如何筹办此事才好?”

    杨嗣昌看穿了崇祯既想议和,又怕背负骂名的心思,说道:“陛下,卢建斗功勋卓著,又总督天下勤王援兵,如果他同意议和,大军只与鞑子对峙,不贸然开战,臣再命人私下与鞑子伪汗联络,则此事可成。”

    崇祯听明白了杨嗣昌的意思,只要总督天下援兵的卢象升同意议和的观点,与清军维持出而不战的局面,那么事情就有操作的余地。他想了想,觉得可行,便说:“甚好,朕立刻传召卢建斗入宫觐见。另外,朕再召集群臣商议退敌之计,爱卿到时可隐晦提及此事,试试百官的反应。”

    杨嗣昌大喜:“臣遵旨。”

    天津卫码头,船帆遮天蔽日,文登营从威海卫、铁山卫而来的两路军队在此汇集,准备登陆奔赴前线。

    无数士兵成队成队地下船,以营为单位集合,火炮辎重源源不断地从船上被卸下来,在码头上堆成了小山。陈雨在诸人的簇拥下上了岸,站定之后,吩咐左右:“队伍就集合完毕之后,邓范、蒋邪各领两协在前,本官领一协及骑兵营、辎重在后,即刻出发,不得有误。”

    邓范等人应下:“遵命。”

    陈雨又问王有田:“情报司有消息传回来没有?”

    “禀伯爷,属下已经派了几拨人赶赴保定、通州等地,目前得知的情况是:宣大总督卢象升统领各路勤王援军,在通州以西驻扎,鞑子的两路大军分别在通州和顺义劫掠,暂时还没有大规模的交战。”

    “继续侦听消息,每两天向本官汇报一次,我们要随时知道鞑子的动向和朝廷的打算。”

    “遵命。”

    一个多时辰后,完成了集合整编的文登营开始出发,从天津往北面行军。陈雨并不知道,此次北上抗清,他要面对的敌人并不止清军,还有来自大明内部的对手,勤王之役,是对他和文登营的一次严峻挑战。

    济南,曹府。

    曹吉安听完了跪在地上几人的禀报,激动地站了起来:“咱家忍气吞声几个月,终于等到陈雨率军北上了,机会来了!”

    旁边一个头戴尖帽、身着褐衫、脚踏白靴的男人笑道:“曹公公要如何做,尽管吩咐就是。出京之前,厂公交代过,到了山东,一切听曹公公的。”

    曹吉安狞笑着说:“有劳路档头了。这一次,咱家要新仇旧恨一起算,把陈雨连根拔起,永世不得翻身!”


………………………………

第四百二十七章 卢象升的决心

    就在曹吉安得到探子回报的当天,大批身着褐色比甲、脚穿尖头靴的番子从曹府鱼贯而出,翻身上马,在曹吉安和那名姓路的东厂档头带领下连夜赶往登州府,一场阴谋就此拉开大幕。

    此时的京城,也在酝酿着一个可能改变大明国运走向的变故。

    傍晚,一名面色白净、身材瘦削高大的中年官员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乾清宫。此人在殿门外矗立了片刻,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绪,然后深吸一口气,抬脚迈过了门槛,进入了殿内。

    进殿之后,他远远地站定,望着前面的皇帝和兵部尚书,朗声说:“臣卢象升,奉召觐见。”

    “卢爱卿来了,快赐座。”崇祯满怀希望地望着卢象升,口气和蔼。能否实现与清军宣而不战并秘密议和,完成集中兵力围剿流寇的计划,卢象升是否愿意配合是其中的关键,崇祯对这个战功卓著的大臣抱以厚望。

    杨嗣昌却没有崇祯这么乐观,他幽幽地望着卢象升,眼神闪烁,似乎暗自打着什么主意。

    王承恩命小太监搬来了小墩子,卢象升却没有坐下,拱手道:“谢陛下赐座。不过臣多年领兵征战,身子骨还算硬朗,站着也无妨,况且京郊大战一触即发,军情紧急,臣也无心落座,还请陛下速速下旨,让臣率领各路勤王大军与鞑虏决一死战!”

    崇祯的脸色立刻就变了,卢象升的态度这么坚决,与他的预想背道而驰,完全打乱了他的说辞,一时不知道如何开口。

    杨嗣昌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军情固然紧急,但是鞑子来势汹汹,十几万大军进逼京畿,事关大明国运,需从长计议。卢大人还是坐下来,慢慢商议吧。”

    卢象升反问:“大明与鞑子势不两立,多尔衮、岳托已经攻城掠地,连下数个州县,京城危在旦夕,除了开战,还有什么好商议的?”

    崇祯不悦地说:“用兵方略是朕说了算,还是爱卿说了算?”

    卢象升心中一凛,连忙说:“陛下英明神武,运筹帷幄,自然是陛下说了算。”

    崇祯面色缓和了一些,继续说:“爱卿在西北与流寇征战多年,现在的局势你是知道的。眼下各路流寇日渐式微,正是一鼓作气奠定胜局的大好时机,偏偏鞑子此时入寇,打乱了朕的全盘计划。如今两处皆要用兵,以爱卿所见,该如何做才是?”

    卢象升毫不犹豫地回答:“流寇要剿,鞑子也要打。”

    杨嗣昌慢慢引导:“然而大明如今的国力无法支撑两面用兵,要么先剿灭群盗,要么先迎击鞑子,你说对不对?”

    卢象升听出了一点味道,不置可否:“本兵所言甚是。”

    崇祯开口说:“杨爱卿提议先与鞑子虚以委蛇,以缓兵之计周旋,集中兵力剿灭流寇,你觉得如何,与鞑子是战是和?”

    卢象升眼神坚毅,回答道:“臣主张与鞑子开战!”

    崇祯、杨嗣昌两人都大失所望,这人怎么脑子一根筋呢?

    “陛下,臣以为,与鞑子和谈,以缓兵之计维持北边数年平安并不是不行,但绝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求和。”卢象升坚定地说,“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听说谁能从城下之盟中获利,即使要和,也要先立足于能击退敌人,让敌人感到获胜无望,才能以和谈确保鞑子数年不敢叩关。”

    杨嗣昌长叹了一口气,抿嘴不言,崇祯更是重重哼了一声,坐回了椅子上,毫不掩饰眼中的失望。卢象升的态度,让他们的希望落空了——一个极力主战的督师,怎么可能配合他们宣而不战、秘密议和的计划?

    沉默片刻之后,崇祯摆摆手,示意卢象升退下:“今日之事只是商榷,并没有定论,上述所说切勿传与第三人耳中。”

    卢象升向崇祯行礼:“臣谨记。如果没有其他事情,臣告退。”

    正转身准备退出宫殿外时,杨嗣昌看了崇祯一眼,得到肯定的示意后,补了一句:“卢大人,没有兵部的命令之前,切勿擅自出战,切记。”

    卢象升停滞了一步,回答了一句:“部堂的话,本官听到了。”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望着他走出宫殿后,崇祯皱眉道:“卢建斗执迷不悟,估计你兵部的命令他未必会听。王伴伴,宣高起潜觐见,朕要命他为勤王大军监军。”

    次日,崇祯召集三品以上大臣,在中极殿以“剿兵难撤、敌国生心”为主题策试大臣。大臣们对这种命题作文形式的策论颇有经验,很快就洋洋洒洒提笔写了一篇篇四平八稳的文章,大多是论证了一番剿寇和抗清的重要性不分伯仲之外,无一例外以“吾皇圣明,恭请圣裁”结尾,绕了一通等于什么建议都没有。

    崇祯随意浏览几份后,自然对这种推卸责任的官样文章不满意,“点名”杨嗣昌:“本兵阅览几份这些策论,阅完之后看看可有建议?”

    杨嗣昌装作意外地站出来,翻阅了一下那些文章,沉吟一番后,开口道:“陛下,臣有些话想对同僚说。”

    崇祯伸手示意:“你说,朕也听着。”

    杨嗣昌转身面向众人,昂首挺胸道:“前几天河间府、顺德府、大名府均上报辖地有大疫,号称‘瘟疫传染,人死八九’、‘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诸位,以往这种大范围的疫病,从没有在京畿周边发生,现在突然爆发,可否有人想过其中的曲折?”

    大臣们疑惑地望着他,不是说剿寇和打鞑子的事吗,怎么扯到瘟疫了?

    杨嗣昌继续自问自答:“东汉初年,天降异象,日蚀火星,光武帝以此为戒,决心与匈奴议和,边疆数十年无战事,百姓休养生息,乃有光武中兴;宋朝太宗时,也有月蚀荧惑之警示,但太宗未引以为戒,兴师伐辽而战败……如今京畿恰逢百年难得一见的大疫,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吗?”

    众人恍然大悟,绕了一圈,原来是这个意思——不就是转着弯提议跟鞑子议和嘛,连天降异象的理论都搬出来了。


………………………………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夺情入阁

    杨嗣昌为了引出议和的论点,引经据典,搬出了东汉光武帝和北宋太宗的典故,殿中众人都是人精,自然听出了他的意思。但是与鞑虏议和的事情太敏感,即便有人赞同,也不敢当出头鸟,持反对意见的有心想驳斥,但杨嗣昌并没有捅破议和的窗户纸,想辩论也无从辩起,一时间殿内无人作声。

    崇祯环顾一圈,对大臣们的态度很不满,点名温体仁:“长卿,你是内阁之首,朕的股肱之臣,对文弱的话有何见解?”

    温体仁向来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选边站,讲究的是中庸之道,听到崇祯点自己的名字,心中哀叹一声,硬着头皮站了出来,斟词酌句地回答:“东汉初年国弱民贫,与匈奴议和,休养生息,是韬光养晦的明智之举;宋太宗时经过太祖的数年治理,国力不俗,且辽国铁骑自燕云十六州频繁南下,威胁大宋边境,为收回国土,兴师伐辽也是利国利民之举,奈何兵败高粱河,功败垂成,也不能说做错了,打仗嘛,本来就没有必胜的道理……”

    崇祯一听非常失望,让你站出来是帮忙的,不是探讨古人的对错,要说钻研典故、以古鉴今,群臣大多是满腹经纶,比你强的人多得是。现在这一通废话下来,不仅没有帮上忙,反而隐约有赞同与清军开战的意思。

    他看了看其他大臣,似乎没有站出来提倡议和的打算,决定实施事前另一个计划,迂回前进。

    “今日除了考校一下诸位爱卿,另有一事也一并商议。兵部尚书杨文弱,无偏无党、勇于任事,朕拟提拔其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诸位觉得如何?”

    崇祯的想法是,引导大臣提出议和的建议一时半会没有效果,那就提拔杨嗣昌入阁,以大学士身份继续掌管兵部,加强话语权,通过他逐步推动议和的计划。

    这个决定顿时让群臣不满了,杨嗣昌被皇帝宠信,早就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了,现在他又隐约有议和的想法,还加强权力和地位,岂不是让他更容易得逞?与鞑虏议和这种让人戳脊梁骨的事情,说什么也不能让他杨文弱干成,让文武百官跟着一起背锅。

    少詹事黄道周立刻站了出来,大声说:“陛下,杨文弱父母先后逝世,尚在丁忧期内,免行守丧出任本兵一职已经是于礼不合,如今再夺情入阁,礼乐崩坏,如何能堵天下悠悠之口?”

    不少内心反对议和的大臣也纷纷站出来:“臣附议。”

    崇祯大怒,朕为大明殚精竭虑,夺情任命大臣也是为了国事,你们这些庸臣在军国大事上出不了主意也就是算了,现在居然揪着礼制的小问题不放,当真是一些误国误民、尸位素餐的废物。他也知道,这些人反对杨嗣昌夺情入阁,其实就是反对杨嗣昌议和的打算,不能与自己同一条心还要拖后腿的大臣,如何能忍?

    “住口!杨文弱丁忧期间起复出任本兵是朕的意思,夺情入阁也是朕的意思,忠孝不能两全,家事国事,孰重孰轻?”崇祯怒目圆睁,“朕主意已定,谁敢反对?”

    黄道周毫无惧色:“纵使陛下一意孤行,臣无力阻挡,但仍然反对,请陛下责罚便是。”

    崇祯厉声说:“那就如你所愿,从今日起,免除你少詹事之职,降为六品府丞(注1)!”

    黄道周取下官帽捧在手中,平静地说:“谢陛下。”

    崇祯扫视众人:“还有谁反对?”

    一个前程似锦的少詹事就这么被贬了,其余人虽有心反对,却都顾忌自己的前途,不愿在这个风口浪尖出头,一时间偃旗息鼓。

    正当崇祯以为无人聒噪时,唐世济轻轻迈动脚步,站了出来。

    崇祯盯着他:“唐爱卿,连你也要效仿黄道周吗?”声音中带着一丝寒意。

    唐世济摇摇头:“臣有本启奏,但并不仅仅是为了杨部堂入阁之事。杨部堂才干过人,陛下提拔他入阁,自有其中的道理,但是以礼部尚书兼任大学士,同时掌兵部事,未免引人非议,再说他也没有三头六臂,内阁和兵部两头,都无比重要,如何兼顾?”

    崇祯闻言,眼神和善了不少,反问:“那唐爱卿有何建议?”

    唐世济回答:“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的陈新甲,颇具才干,以知兵著称,臣推荐他接替本兵一职,辅佐杨文弱掌管兵部。”

    “是整饬边防有功的宣府巡抚陈新甲吗?”

    “正是。”

    崇祯有些犹豫起来,唐世济的提议不好反驳,但他又不放心把兵部尚书这个重要职位交给杨嗣昌之外的人,毕竟杨嗣昌才是最符合他心思的人选。

    杨嗣昌思考片刻,站了出来:“陛下,唐大人言之有理,臣若入阁,确实难以兼顾兵部,陈新甲才干过人,可以考虑。”他在担任宣大总督的时候,与陈新甲共过事,颇为了解,也有些交情,这个人不是恣意妄为的人,应该好控制,那么推他上位,既能保证对兵部的影响力,又可以避免非议。

    见杨嗣昌自己也这么说,崇祯不好再说什么,便点头道:“那就依二位爱卿,擢陈新甲任兵部尚书一职,免除宣府巡抚、右佥都御史。”

    唐世济不动声色地退了回去,心中却很满意。既然杨嗣昌入阁无法阻挡,那么从他手中抢下兵部尚书这个重要职位,也算一个重大收获。只是杨嗣昌打算议和,而且瞧皇帝的意思,应该是在背后支持,这对即将到来的战事有重大影响,必须及时告知已经在赴京途中的陈雨。

    退朝之后,在午门外,唐世济对来接自己的随从吩咐:“立刻找到文成伯派驻京城的人,本官有事告知。”

    情报司的人与唐世济和方正化都建立了联系,得到消息后,立刻快马加鞭送往了往京城而来的文登营大军。

    ————————————————

    注1:少詹事和府丞都是詹事府的职务,前者是副职,正四品,后者是正六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四百二十九章 安插罪名

    “都是些猪脑子,蠢到家了!”

    坐在马上的陈雨看完了情报司星夜转送来唐世济的亲笔信,怒气冲冲地说。

    旁边的蒋邪、邓范等人问:“伯爷,怎么回事?”

    陈雨随手将信递给蒋邪:“你们都看看,金銮殿里的那些人都是怎么想的,居然打算在这个节骨眼上与鞑子议和,不是猪脑子是什么?”

    蒋邪一目十行看完了信,又转给邓范,不屑地说:“目光短浅,莫过于此。杨嗣昌想议和,然后集中兵力剿灭流寇,想法倒是没错,可是选择的时机大错特错。皇太极又不是傻子,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朝廷的意图,又怎么可能把已经出鞘的刀收回去,眼睁睁看着朝廷收拾完了流寇再全力对付他?”

    邓范补充道:“况且此次鞑子入关,多半和我们的铁山卫吸纳辽东逃人有莫大关联。情报司派到盛京潜伏的探子回报,鞑子不善耕种,汉人大量难逃后,田土大片抛荒,粮食紧缺,这次入寇肯定是为了抢粮食和丁口,又怎么会答应议和,放弃此行的目的?”

    陈雨恨恨地说:“稍有眼光的人就能看出此时议和的荒谬,可是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却自以为是,偏偏皇帝还暗中支持。有这样的人把持朝政,难怪大明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张富贵问:“伯爷,那咱么怎么办,朝廷都打算议和了,勤王这事,咱们还掺和吗?”

    “纠正一下,文登营北上,是为了打鞑子,不是为了勤王。”陈雨说,“从战略目的来说,抗清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这个大前提不变。只是现在朝廷对是否议和产生了分歧,策略不明朗,我们暂时不蹚浑水,免得被自己人卖了。”

    他勒住了战马,停了下来,身边的将领也都跟着停了下来。

    “传我命令,文登营在前方保定驻扎,暂时停止前进,等局势明朗了再走。”

    众将领齐声应下:“遵命!”

    然后各人策马散开,指挥部队做好扎营的准备。

    同一天,威海卫指挥使司衙门。

    曹吉安在东厂番子的簇拥下站在衙门外,问道:“路档头,是从这里开始动手吗?”

    那名姓路的东厂档头点了点头,勾勾食指,示意人群中一个身穿飞鱼服的人出来,说道:“没错。按照文登县锦衣百户张洪的说法,帮助陈雨控制威海卫乃至文登营四卫四所的左膀右臂就是指挥同知赵梓隆、镇抚吴大海。擒贼先擒王,抓了这两人,军中群龙无首,就没人敢反抗东厂拿人,咱们就可以放心的去陈府办差了。”

    张洪点头哈腰地说:“曹公公,路档头,小的对威海卫的情况熟悉的很。陈雨虽然带走了大军主力,但是威海卫仍然有数千从军户选拔编练的新军,拿银子喂饱了的,对陈雨盲目效忠,如果不事先制服赵、吴二人,他们一煽动,别说拿人了,只怕咱们这些人能否从威海卫脱身都成问题……”

    曹吉安大喜:“东厂办事果然厉害,看来这次是板上钉钉了。路档头,你放心,只要你办好这次的差使,厂公那边,咱家一定会替你美言的,另外陈府抄没的财物,全部交给你处置,咱家一文钱都不要。”

    路档头笑得见牙不见眼:“多谢曹公公,这次差使,路某一定办成铁案,放心吧。”

    曹吉安伸手指着卫指挥使衙门:“事不宜迟,动手吧!”

    “嘭”的一声,衙门的门被重重推开,大群番子亮出刀刃,冲了进去。

    赵梓隆和吴大海正召集衙门的官员议事,却见一大群头戴尖帽、身着褐色比甲、脚踏白色尖头靴的人冲了进来,举着刀刃,不怀好意地盯着所有人。

    赵梓隆站了起来,喝道:“你们是什么人,要干什么?”

    路档头慢慢走了进来,傲慢地说:“本官是东厂档头路小川,奉命到威海卫办差,你们谁是赵梓隆、吴大海?”

    一听是东厂的人,官员们立刻焉了,下意识地望向了赵梓隆和吴大海两人。

    路小川眼睛很毒,立刻顺着众人的目光找到了目标,指着两人:“就是他们了,拿下!”

    吴大海握紧了拳头,想要反抗,可是见赵梓隆没有发话,也不好率先动手。

    赵梓隆迟疑了片刻,番子们已经一拥而上,把他和吴大海捆得结结实实。

    吴大海愤怒地问:“我们犯了什么事,需要东厂来拿人?”

    路小川嘿嘿一笑:“根据东厂收到的消息,文登营有人图谋造反,你们就是帮凶。乖乖束手就擒,就送你们去京城诏狱受审,如果胆敢反抗,就地正法!”

    这个大帽子一扣下来,所有人都懵了。图谋造反?这可是株连九族的谋逆大罪啊!

    赵梓隆冷静地说:“东厂也不能一手遮天、颠倒黑白。如果你们想随意安插罪名,一旦没有真凭实据,本官丑话说在前面,文登营也不是任人鱼肉的角色,必须要有人为此付出代价。”

    “东厂办事,怎么会道听途说?放心,会给你惊喜的。”路小川挥挥手,“把这两人带走。另外命本地锦衣卫监视卫城所有官员,办案期间,一律不准离开衙门,倘若轻举妄动,以同案论处!”

    抓了两名重量级官员后,路小川一行在本地锦衣卫的带领下马不停蹄赶往备御后千户所,包围了陈府。

    门口几名守卫的士兵握紧了火铳,紧张地大声说:“你们什么人,要干什么?这里是太子少保、文成伯的府邸,不得放肆!”

    路小川懒得跟他们废话,直接下令:“进去拿人,胆敢反抗者,杀无赦!”

    番子们一拥而上,试图冲进去。几名士兵都是土生土长的军户,没见过也不认识东厂的人,对陈雨也是忠心耿耿,见对方不怀好意,挺着刺刀就迎了上去,瞬间捅翻了几名番子。

    “反了反了,胆敢阻止东厂办差,给我剁成肉泥!”路小川叫嚣着。

    听到了东厂两个字,几名士兵一惊,迟疑了一下,立刻被无数柄刀砍翻在地。

    解决了拦路虎之后,番子们嚎叫着冲进了陈府,顿时全府一片鸡飞狗跳,丫鬟和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