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夺鼎1617-第6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面上刮起了阵风,迅速卷过石河战场,整个战场上掠过阵阵夹杂着腥咸味和血腥味的风。

    冒着青烟和火苗的盾车、旗帜、军装,尸体,爆炸后的马尾手榴弹,发出阵阵焦糊味道,向四外发散着人肉烧焦了之后的那种浓烈臭气的尸首,这些景象、味道交织在一起,都无声的说明了方才战斗的残酷程度。

    “大帅!若是流贼以火炮急袭我军,掩护流贼大队猛攻,我军城头的南中大炮却是无法轰击,只怕前程不妙!”方光琛一眼便看出了双方各自优势所在。

    从刚才两军的血肉厮杀来看,对面的大顺军在火炮运用战术上,是有独得之秘,比起关宁军只是把南中重炮用来守城可是强多了。他们是将那些八磅炮、大佛郎机用在野战当中,成为杀伤敌军的利器。

    “大帅,方先生说得对!以末将看来,我们要不停的派出部队去和流贼搅在一起,免得他们可以冲进我军城头大炮的射击死角,来威胁西罗城!”

    吴静思也是从死人堆里跟着吴三桂爬进爬出多少次的人,已经练就了一副铁石心肠,早就不把人命当回事了。

    但是,无独有偶。当吴三桂正准备令部下再度投入战场的时候,大顺军的前敌总指挥,总制将军刘宗敏已经下令给罗虎和张鼐两个青年将领,准备发起新一轮攻势,用巨大的声势来掩护李自成率领主力撤退。

    两支军队都是打算用火铳来给对方一记狠辣的杀伤,来结束今天的血战。

    只不过,略有不同的是,大顺这边是火炮配合火铳,辽东吴军则是因为城头大炮调转炮口不易,只能用冷兵器来配合火铳。

    辽东军镇除了马兵步兵家丁之外,若是按照使用的兵器来分类,则是分为杀手队与火器队,杀手队除弓手外。各色冷兵器齐全。当下杀手队的刀盾兵手中擎着长刀大盾,密集向前,必要时便要上前用手中盾牌遮挡弹丸,为身后的火铳兵争取出时间来装填弹药集火射击。

    不约而同的,双方都按照南粤军的传统战术,用火炮竭力先将对方火铳兵的队列用炮弹梳理了一遍。但是,早已窥见了西罗城大炮弱点的张鼐,将应对之策提示给罗虎,让他的部下尽量的摆在石河河滩的位置上,以避开城头重炮的轰击范围。而他则是以百十颗炮弹肆无忌惮的在摆在最南侧的吴军火铳兵队伍里横冲直撞了一番。

    震山营在炮火渐次停息之后,开始以营为单位,摆开进攻队形,缓缓上前准备用弹丸和刺刀来给对面的这些不知死活的明贼们上一课,告诉他们如何使用火铳!

    按照“前后左右中、又前又后又中又左又右、新前后左右中”建制排序的,冲在最前面的是前右两个营。照着射击队形,近千人的火铳手排成两列,几乎是一路小跑的向关宁军火铳兵的阵型奔过来。

    在各自军旗的引领之下。拉开了一个没有纵深但是却极宽大的一个排面,排面的正中,赫然便是震山营的军旗在前引导,以百十名精锐护卫,军旗左右两翼是前右两营的营旗,同样有百余名精锐战士护卫。之后则是一面面的队旗,有精壮的旗手高高举起,引领着该部将士行进,一个粗壮的鼓手,紧随其后,胸前带着一面步鼓,手中鼓槌不断的起落,用力敲打着步鼓,用激昂的鼓点调整着步伐。

    大军往前行进,因为地势原因,一排排的队列不免有些弯曲,或是某些士卒没有对齐,这也是避免不了。只需大军停止下来,一刻钟之内,他们就可以整顿齐整。

    在队伍两翼则是有千余精骑列阵缓缓而来,为袍泽兄弟们压住阵脚,同时,准备随时冲上去在敌军的阵线上大肆砍杀。

    石河河滩正中,仿佛矗立着一面巨大而无形的镜子,将两支军队的形象照射得清清楚楚,双方都在对方身上看到了清晰的自己。

    “娘的!该死的流贼!”

    “驴球子!该死的明贼!”

    两边的军官们看到几乎完全一致的队形、战术,甚至是同出一门的火铳,更是无语凝噎,只能把胸中的千万句怒火变成一句脏话骂出来。

    督队前进的吴军将领吴静思,略微观察了一下对面缓缓逼近的大顺军队形,从精神面貌、旗帜武器上都可以看出来,这部人马绝对不是方才那支顺军可以比拟的。那部人马是前明官兵改编而成,而眼前的这支队伍,应该是货真价实的流贼精锐了!

    “向大帅禀告一声,说流贼势大,且又火炮众多,为了减少火铳兵的伤亡,标下准备以两翼骑兵先行发起突击,为火铳兵争取时间!”

    吴静思打发走身边的亲将去向吴三桂禀告他的想法,一手拔出腰间宝刀,“兄弟们,让流贼看看咱们辽东狼骑的厉害!跟我上!”

    旗号摇动,吼声连连,吴军两翼的骑兵似两条恶龙般翻卷起滔天巨浪直奔震山营的步兵队伍而来。

    “混账东西!没看到对面流贼那里那么多的大炮?冲上去送死啊!”吴三桂气得在马上连连跺脚,惊得胯下战马不住的昂首长嘶,但是,吴三桂却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硬着头皮等候着吴静思冲上去的结果。

    “但愿流贼炮手不敢在这个距离开炮。”

    很快,接下来顺军炮队的动作给了向诸天神佛许愿求告的吴三桂一个意料之中却又不愿意接受的答案。

    紧跟在震山营队列侧后方行动的二十几门六磅炮和三磅炮,早已装填好了炮弹,对着被吴军骑兵冲击卷起漫天烟尘的道路上开始倾泻炮弹。人们的耳中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炮声。

    随着大炮喷出一股股白色的浓厚烟雾,密如雨点的炮子喷薄而出,不远处的地面爆起大股烟尘血雾,血雾中夹杂着碎肉断骨,疾驰而来的吴军骑兵顿时倒下一大片。

    左翼前锋的数百骑兵,几乎被一扫而光。威风凛凛的骑手,被受伤的战马从马背上掀下来,摔得骨断筋伤,还不曾挣扎着爬起来,身后隆隆的蹄声响过,转瞬间已经是变成了一堆血肉。

    轰!

    又一声巨响,大股浓烟腾起。

    摆放在火铳兵队列两翼的八门大佛郎机,趁着吴军马队被打得锋头一滞的当口,被数百名火铳兵掩护着,接近了正在处于混乱之中的吴军骑兵,劈头盖脸向对面咆哮出至少百颗的粗大弹丸。

    对面满是刚刚开始返青杂草的田地里溅起了烟尘一片,草屑泥土飞扬,百十个吴军骑兵,甚至后面稍远一些吴军火铳兵,发出难以形容的痛苦声音,凄厉在地上来回翻滚嚎叫。

    他们很多人身上的棉甲,都出现一个个巨大的血洞,甚至有的人头脸,当场被打成肉酱。

    顺军这边则是士气大振,震山营的官兵们几乎同时大声叫喊着:“杀啊!”

    在红瓦店督战的刘宗敏,看着己方士气如虹的场面,含笑点头赞许,但是瞬间却是又收起了笑容。“李强,你回去向皇上禀告一声,吴三桂此时已经被罗虎缠住,无暇他顾。陛下已经可以起驾往永平去了!”

    太阳垂头丧气的被战场上的硝烟和血腥气驱赶的向西跑去。

    此时的石河阵地上,已经是打成了一锅热粥!以火药和弹丸为锅釜,以铳刺刀枪为火,用人的血肉熬成的热粥!

    两支几乎一模一样的军队顶着对方的炮子从石河的东西两岸以整齐沉重的脚步逼近对方,一路走来,不停的有人被炮弹击中,哼也来不及哼一声,便倒地死去,更多的人被四处弹跳的炮弹砸断了胳膊,滚断了腿。一路行军的轨迹上,血色淋漓。

    终于,被鲜血染得通红的脚步停住了,从队列里传出一声声带有各自地域特色口音的口令声,密如柴林的火铳被双方的兵士举起,密密麻麻的火铳,还有铳管上已经套好的三棱套筒铳刺,火铳兵们的八瓣帽儿铁尖盔,在渐渐西沉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开火!”

    随着大家都能够听懂的口令,相向而立的两队火铳兵近千支火铳同时开火,顿时在各自队列上方升腾起两道浓郁厚重的烟雾。

    铳光火焰中。方才还列阵整齐的火铳兵队列内,地上横七竖八的遍布着尸体与伤者,滚烫的鲜血渗入身下的土地,河滩上原本枯黄的野草沙砾被染得一滩滩的血红色。

    “举枪!”

    “预备!”

    “瞄准目标!”

    “开火!”

    又一轮射击开始,双方的火铳兵们再度倒下一片。燧发铳密如爆豆般响起,站在前列的士兵大片倒下,滚倒地上发出痛苦的呻吟。

    这样的距离上,弹丸完全可以击穿队列,飞到敌军的队列底部去,几十个站在最后一列的火铳兵,也有人应声倒下。

    铳声一阵接一阵,在大顺与吴军双方阵地前,随着铳响,两道狭长的硝烟地带,往空中缓缓腾起。

    “掷弹兵!投弹!”两轮火铳射击之后,吴军的将领这才如梦方醒一般,想起自己还有一件近战利器。

    数百名身高臂长的掷弹兵跳跃着将一枚枚马尾手榴弹在空中画了一个半圆之后狠狠的投掷了出去,在大顺军的队形当中炸开了一朵朵红白灰相见的烟花。

    “杀!”

    仗打到了这个程度,已经完全没有了什么花巧可言,完全是硬碰硬的人命交换。两边都是平端起手中的铳刺,朝着对面的营垒冲过去。

    在大家距离最远不过十几二十步的范围内,几个跳跃就到了近前。双方的士兵彼此用铳刺,用长枪,用腰刀,用镗耙与对方搏斗,不时的有马尾手榴弹的爆炸声在人群当中响起。

    以石河为中心,一个血肉磨坊出现了。在红瓦店和西罗城督战的两军统帅刘宗敏和吴三桂,都是征战多年的人,但是,却也很少看见这样惨烈的景象。

    把视野拉大一些,在红瓦店的后方,李自成的大队御营亲军,已经在巨大的喊杀声掩护之下,开始向永平方向退去。

    在西罗城背后的山海关外,一支十几万人的大军,已经开到了宁远城与威远堡之间。

    在更远一些的抚宁,李过督率着两万人马已经穿越了九江河河谷,远远的可以看得到十几里外的姜女庙。

    在更远处,一道由镶白旗号和镶蓝旗号组成的骑兵洪流从地平线的下方迸出。朝着长城的方向蜂拥而来。(未完待续。)


………………………………

第五百六十章 为崇祯皇帝复仇而来!

    吴三桂陷入了内外交困的状态。

    在帅府之中,粗粗的检点了今天一天交战的伤亡,各营上报的伤亡数字让他的心疼得几乎滴出血来。

    仅仅和震山营交战的部队当中,伤亡情况就多达二千余人。算上与牛成虎等人所部交战的损失,今天一天,关宁军就损失了接近四千人!

    虽然说有大批的辽民义勇可以补充进去,保持部队的建制圆满。但是,战斗力和军纪能够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吗?

    除了这些人马上的伤亡之外,更要命的是,北翼城的失守。

    原本据守北翼城的吴军官兵,原本就不是吴三桂所部嫡系。面对着石河战场上血肉横飞,早已被吓得腿肚子抽筋,尿都洒在了裤子里。在刘宗敏派出一支偏师的试探性攻击之下,这支军队从守备以下,毫不犹豫的竖起了白旗,打开城门,投降了。

    北翼城的失守,无疑是给山海关防御链条上狠狠的敲了一锤子,把一个环节敲得断裂开来。吴三桂不得不调整山海关城头上的火炮,用来防御北翼城。同时抽调兵力,对这座城堡进行监视。

    “你们给本帅说说看,这一仗该如何打下去?!”

    吴三桂觉得,此时的山海关战场之凶险,比起当初的塔山战场还要来得险恶万倍。

    “大帅,关外有新的军情送来!”吴三桂的亲信游击郭云龙在方光琛耳边嘀咕了几句,方光琛立刻神色大变,紧张的向吴三桂汇报着这最新的军情发现。

    “什么事?说!”

    吴军的哨骑,在下午的时候,发现在抚宁县九门口一带,有大顺军的大队人马出现,同时,姜女庙一线,也出现了大队清国兵马。

    更为要命的事,这两支在自己背后出现的军队,各自的前锋在姜女庙方向进行一下小接触,各自损失了百余人马之后,停住了前进的脚步。

    “辽贼在姜女庙以北开始扎营,流贼在九门口一线,依托九门口、黄土岭、三道关、无名口、小河口、董家口等处关隘,挖沟竣壕,似乎有凭险而守的态势!城头上灯火通明,民夫蜂拥蚁聚,似乎在搬运辎重火炮!”

    九门口有失,那么流贼就完全可以顺着长城的城墙,从被称为京东首关的九门口一直杀到山海关来。关宁军即将面对着来自三个方向的大顺军攻击。同时,姜女庙还屯驻着十余万眼下态度不明朗的宿敌清兵。

    也许,等到天明时分,即将就是关宁军的最后时刻到了。

    吴三桂脑海之中颇为悲怆的闪过这个念头。

    红瓦店内,刘宗敏也是咆哮如雷。

    白天的交战,带给大顺军的伤亡也是巨大的。

    牛成虎所部,在与吴军的交战当中折损了两千多人。震山营,则是在与吴军火铳兵的排队对射当中,损失了一千多人。虽然说在战场上取得了暂时的优势,打扫石河战场时缴获甲胄火铳兵器不少,但是,却也是感觉得不偿失。

    “你们说说,这个仗,明天该怎么打?”

    刘宗敏质询着眼前的几员大将,因为动作稍微大了些,扯动了腿上的伤口,让他不由自主的吸了一口冷气。这是白天的时候,他发了性子,带着麾下亲兵为震山营压住阵脚时,一支流矢给他右腿上留下的。虽然当即便用救命包进行了紧急处理,用烈酒对创口消毒后敷上了止血金疮药,包扎好了伤口,但是此时却也是一阵阵的疼痛传来。

    四千多精兵的伤亡,却只能给对方在野战之中造成几乎同样的伤亡,如果不是意外收获了北翼城,刘宗敏已经可以给今天这样一场仗定性为败仗了。损失和战果严重不成比例。

    “如果照着这么打下去,吴三桂那个小子号称有十万人马,咱们大顺也打算用十万人马来跟他换这座关城吗?”

    “刘爷,”张鼐比罗虎大上几岁,在闯营之中的资历要比罗虎强得多。如今外号一只虎的李过不在这里,他就是最合适的劝解人选。

    “咱们的目的又不是硬碰硬的拿下这座山海关,咱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掩护皇上在永平、天津、通州一带待机?方才权将军李过也派人送来了军情,傍晚时分,他们已经和辽东鞑子打了一小仗。双方各有损失。”

    李过的意图,便是利用九门口的地理优势,对关城内的吴三桂和关外的辽东反贼们形成威胁,构筑堡垒壕沟驻守,让刘宗敏和张鼐等人可以放心大胆的撤退到永平。

    “小鼐子,你营里如今还有多少门小炮?都给李过拨过去!让他在山头上,城墙上多设些火炮炮位,好好的招待一下辽贼和吴贼的兵马!”

    “一出山海关,两眼泪不干。一进山海关,两眼泪涟涟。”

    这首民谣,是那些从山东河北闯关东去的人们所传唱的。出关,谋生,也是九死一生。要在山林草莽之中挣扎,与土匪猛兽严寒天气搏斗。自然是两眼都是眼泪。进关,回家。想想自己还能活着回家,同样是两眼止不住的热泪留下。

    所以,一样的地理环境,根据人们经过时的心情,自然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山海关以东四五里有一片拱起的山岭,若棒槌型,有五、六丈高,坡宽而平,长三四里许。这片山岭土岗屡屡出现在时人行纪、诗词中,它便是欢喜岭,同时还有一个名字:凄惶岭。进关者,望山海关近在眼前,心中欢喜,称欢喜岭。出关者,心中凄惶,不知何日返归故乡,称凄惶岭。

    当洪承畴很是称职的作为一个优秀的带路党为多尔衮讲解了这座山岭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号的时候,多尔衮大手一挥:“传本王旨意,这座山岭,以后便只有欢喜岭一个名字。”

    这是多尔衮的行军大队看到远处这座山岭时发生的小插曲。

    从地理环境上看,欢喜岭缓坡曲线,岭下有孟姜女庙,还有官道而过,一直连通关门,威远堡就在岭上。城堡不大,周不过七十步,正南为城门,城高倒有三丈,下以巨石为基,四隅起有台跺。

    此堡俗称呜咽城,又称威远台,是山海关城对外的一座前哨城池,平时有一把总领兵居之。此时,已经成为了摄政王的临时行辕所在地。

    守御城堡的,已经从头戴折上巾身穿红色胖袄的明军士兵,变成了明盔铁甲的噶布什贤兵,城外驻扎的,同样是精锐的巴牙喇兵。城堡内进进出出的,都是满蒙汉八旗的固山额真,六部承政、启心郎、内三院学士等清国核心高层之人。

    便是地位崇高的辽东祖家家长祖大寿、科尔沁部和硕土谢图亲王巴达礼、和硕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多罗巴图鲁郡王满朱习礼、朝鲜王世子、多罗扎萨克图郡王布塔齐等人也只能是在城堡内各自恭恭敬敬的等候着摄政王用完晚饭之后召集议事。

    范文程同洪承畴两个人在各自家奴的侍候下,从城外巡视了战场情形归来,直奔多尔衮驻扎的原把总署衙所在地。他二人地位特殊,多尔衮早已有明旨,不论什么时候,洪先生和范先生来见本摄政王,都是不必通传,不必奏报的。这份荣宠和信任,让各家亲王贝勒都是嫉妒的两眼通红。

    刚刚走进院子里的洪承畴,便被刺鼻的炭火和羊肉膻气呛得眼泪都要流了出来。他是福建人,平时饮食以清淡偏甜为主,对于出身于游牧渔猎民族的满洲饮食一向是敬谢不敏。从内心深处他觉得这种饮食实在是太过于粗糙了,也就是比茹毛饮血稍稍好一些。

    果然,在把总的大堂上,多尔衮与多铎兄弟二人正在围坐在火盆旁边,不时的从身边那一头洗剥的十分干净的肥羊身上割下肉来用长筷子在铜丝制成的网架上翻弄烧烤。

    阵阵肉香便从这里传出来。

    “二位先生来了!请坐!来人,拿碗筷,设调料!”

    多尔衮倒是很亲热的邀请两位先生落座一同享用这美食。范文程倒还好些,洪承畴却有些为难了。他皱起了眉头:“启禀王爷,臣肠胃不好,有些胃气。这种东西,克化不动。”

    “你真是书生意气!”多尔衮笑了笑,却也不说破洪承畴内心的真实看法:“不知道这种美味!”

    和硕豫亲王多铎却是另外一种态度:“摄政王,洪先生是南方人,且又是读书人。自然不太看得上这种食物。但是,这烤羊肉,却是眼下军中最好的东西了!奴才兵营里,那些奴才们都在用白菜叶子裹着高粱米团子在那疯抢呢!”他白了洪承畴一眼,一扬脖将一块烤的吱吱冒油的肥羊肉送进嘴里。咀嚼了几下便吞下肚去,看得洪承畴胸腹之中一阵恶心。

    “洪先生,豫亲王向来如此,不必介意。前锋情形如何?”

    接过了多尔衮身边亲随递过的一碗茶,洪承畴落座之后才不那么尴尬。“禀摄政王,臣与范大学士往郑亲王的镶蓝旗营中走了一遭,流贼战力不俗。较之臣当年与其作战时当刮目相看了。”

    “这是自然!倘若当真是那么乌合之众,如何能够让本王旗下先锋也折损了数十人?要是当真如明国的那些文人所说,怎么许多的明国名臣大将都折在了他们所说的这些流贼手中?连明国的京城都被李自成拿下了?”

    多铎虽然行事不按照规矩出牌,但是却并不糊涂,相反,很多事情看得很清楚。也就是这些被称为流贼的农民军,从崇祯十七年一直同清兵对抗到了康熙年间,大陆上最后的一支反清武装就是茅麓山山上的李来亨所部。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全家举火自焚。如果要是把这些人称之为贼的话,那么,吃着百姓上缴钱粮,拿着朝廷俸禄,享受着各种特权待遇的官绅们,该被称为什么?

    他们绝对应该被从“人”的行列里开除出去。(他们的所作所为,基本上就和眼下十分热烈的那位宋某人一个性质。甚至比那位宋某人恶劣万倍。宋某人只是坑了一个东主,这些人可是坑了一个国家,一个朝代。无数人所唾弃的金钱鼠尾,实际上是他们造成的。而不是所谓的因为畏惧自己的罪责而不敢投降清军的农民军。要知道,清军入关之后的各种招降纳叛,可是没有底线的。)

    “豫亲王说得极是。如果不是因为李闯猖狂,摄政王也不会亲统十余万大军前来。如果不是为了争夺天下民心,摄政王也不会严申军纪,各旗各部不得劫掠。如果不是不能因粮于敌,以宁远至山海关一带这数年的耕田收获,王爷部下健儿也不会吃高粱米团子都要抢了。”

    洪承畴几句话,将多尔衮捧了一下,也顺便敲打了多铎。

    在盛京出发时,多尔衮便在洪承畴的建议之下,对八旗各部发出严厉的军令:“传谕各旗将领,我大清兵十几年来几次进入长城,深入冀南、山东,都如入无人之境。从前,我大清与明朝是两个敌国,所以我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