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夺鼎1617-第7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是好计!只不过,到时候,大军云集,营伍杂乱,旗号众多,为了识别敌我,少不得还要请各位大帅拿个章程,各位所部兵马,以何物为识别?”
“这简单!我们听说,当初山海关吴三桂归顺大清,被封为平西王的那场仗,他部下的兵马一律是左肩上缠着白布,用来区分他辽东军和流寇。我们不敢与平西王相提并论,右肩膀用黑布如何?也算是我们给黄得功戴孝,尽一点心了!”
“好!就听各位大帅的,右肩膀缠黑布的,便是我大清的自己人!”
叛徒们商定好了杀人计之后,便各自悄悄的回去安排不提。
果然,当刘良佐作为多罗贝勒尼堪这一路清军的前锋人马杀到芜湖时,黄得功整顿兵马准备迎敌。却不料,他的人生路已经进入到了倒计时状态,部下的总兵们各自按照自己的部署去筹备不提。
黄得功的整顿兵马军令,也变成了左梦庚部队的出发号令。他率部悄悄的从安庆出发,兵丁衔枚疾走,马匹去了銮铃。一路经池州、铜陵,悄悄的潜行到了黄得功部队的侧翼和背后。这一路四百多里路,沿途的黄得功部下们只是两眼一闭,装作没看见。
一切局势的发展,都按照叛徒们里应外合的计划进行。
黄得功出兵与刘良佐对战。刘良佐站在阵前,请老朋友黄得功出来说话。“老黄,先不要打,你出来,我有话说!”
见老朋友在阵前喊话,颇有豪侠之心的黄得功也不曾疑心有是否别的鬼蜮伎俩,当即便拍马跃众而出。可是,他有一颗足以媲美英国那个狮心王的侠义心肠,对方却不见得是萨拉丁、羊叔子。
见黄得功从自己阵营之中出来搭话,刘良佐冷笑一声,吩咐手下人:“发号炮!时候到了!”
一声号炮在刘良佐军阵之中响起。却是令黄得功颇为诧异,明明是要你我二人阵前搭话,如何放炮了?
随着这一声号炮响起,田雄、马雄、马得功、丘钺、张杰、黄名、陈献策等黄得功部下的总兵们,在各自营中一齐发令,“缠黑布!”转眼之间,十数万人齐刷刷的在右肩膀上缠上了黑布,不仅仅是人,便是旗帜的旗杆上,战马的辔头上,也用黑布缠上了一道,唯恐误伤。
随着这一声号炮响起,刘良佐背后的亲兵们各自从背上取下硬弓,对着黄得功便是一顿乱箭射来!
随着这一声号炮响起,早已像一条毒蛇一样潜行到了黄得功兵马背后的左梦庚所部,齐声呐喊,各自挺着刀枪向黄得功部队冲杀而来!
“混蛋!混账行子!”黄得功见从刚刚还笑容可掬的刘良佐背后突然射了来数十支利箭,嘴里不自主的便骂了几句,脑海之中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是不是刘良佐这厮手下人搞错了?”
但是,这个念头,瞬间便被一声声惨叫声打断了。黄得功身后的几个亲兵纷纷中箭落马。
“该死的!”一阵剧痛从黄得功脖颈处传来,他从眼睛的余光当中发现,却原来一支利箭透过了护项射进了他的脖子。
巨大的疼痛感和失血带来的眩晕感,让黄得功感觉有些飘忽,他强忍着这种感觉,努力的向后望去。身后传来的一阵阵呐喊声和喊杀声让他感到很是欣慰。“到底是咱老子的兵,不愧是我黄闯子的部下!”
但是,当他扭过头看到眼前这一幕时,沉重的一击让他无法承受。
背后,是高举着“左”字大旗的左梦庚部队兵马向他的中军和侧翼猛冲。而他中军的两翼和列阵于钱的几位总兵,同样是向着他的中军猛烈冲击。
右肩膀上缠着黑布、黑绸子的叛军官兵们,口中高喊着:“大喜!”作为口号,向着黄得功的中军本部杀去!
(这个口号,是丘钺、张杰等人提出来的。“咱们这次举事,那是给大清献上了一个大大的活着的玉玺。咱们应该让底下人喊出来!以壮声势!”于是,便定了这个口号。原本是拟定为玉玺的,可是,部下大多数是粗鄙无文的兵痞、文盲,用玉玺这么文绉绉的词来做口号,未免有些拗口,而且容易被传达的走了形,反而容易误会。。于是,便改成了“大喜”这个喜闻乐见的口号,其实,意思原本是“大大的玉玺”。)
“想不到,这居然是我黄得功的部下,这居然就是我黄闯子的兵?”看着自己的部下领着自己的兵,像一群磨砺了尖牙利齿的恶狼一样,向几乎毫无戒备的中军本阵发起攻击,砍瓜切菜般屠戮着就在片刻之前还笑脸相迎的自家兄弟。
“你们又何必如此?!”黄得功脑海里巨大的失败感压过了疼痛感,他挣扎着摸到了腰间的宝剑,努力将宝剑拔出了剑鞘。
“杀啊!兄弟们,杀啊!杀光了他们,咱们绑了朱由崧那厮,去投豫亲王!他老人家不会像梁国公那样,要核查咱们的兵马实力!”
黄得功对面,刘良佐看着对方营垒之中追奔逐北的杀戮,不由得鼓掌叫好,大声喝彩加油。
在他的喊声中,黄得功将宝剑在脖颈间用力一横。
“快!黄闯子死了!还不快冲上去抢军功!”
南北两边都有人大声叫嚣着,扑向了黄得功的尸体。
………………………………
第七百三十二章 朝夕间令殿下母子团聚!
一乘没有围着轿衣的小轿,或者说干脆就是一张藤椅绑了两根轿杠而制成的滑竿类交通工具,朱由崧被用红绸绑在上面。在数百名顶盔掼甲的前明官军护卫,或者是押送之下,以青布帕子蒙着脸,抬进了南京城。
“这是朕祖宗龙兴之地,朕无脸面进南京。”这是朱由崧蒙着青布帕子的原因。他现在体会到了堂兄弟朱由检的心情,披头散发以头发遮蔽着脸面,免得在九泉之下见到列祖列宗尴尬。
护卫他的这几百名前明官军,倒是个个趾高气扬的。身上一色的上好南中甲胄,胖袄,胸甲,八瓣帽儿铁尖盔,腰间的绝户刀,手中的丧门枪,背上背着的火铳,胸前的子药盒子,崭新的精良器械,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流口水。这些装备都是芜湖之变时,他们从京营兵马手中抢了来的。这些人当中,干脆就有原来的京营人马。这些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兵丁,打仗不一定好用,用来摆队站班,那效果是再好也没有了。
在这顶小轿后面,弘光皇帝朱由崧的几个妃子,被人监押着,骑在驴子身上,也是用手帕掩面,哭泣着一路行来。
“昏君来了!昏君来了!”
城门内外,早已被人组织好,守候在这条道路上的南京“市民”、百姓们,喧嚣叫嚷着推推搡搡的往道路上涌来。他们其中大多数人,都是南京各位官员的家奴,买卖铺子当中的伙计,亦或是在夫子庙一带等候科举考试的江南各地士子们。
“打昏君!打昏君!”
也不知道是人群之中谁先吆喝了一声,早已准备好的砖石瓦砾,臭鸡蛋烂菜叶纷纷往朱由崧和他的妃子们身上投来。
“让你弃城而逃!”
“让你给逆贼们翻案!”
“让你不敬读书人!”
“让你收我们的税!”
雨点般的瓦砾往朱由崧身上投来。
这些人,把砖石瓦砾垃圾往他们曾经的皇帝身上投来时,自己立刻就变成了圣人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和审批席位。浑然忘记了当初不给国库缴纳钱粮的人是他们,敌军到日不战而降的人是他们,到城门外欢迎敌军的人是他们。似乎,他们将手中的垃圾投掷到了皇帝的身上,心里的垃圾和肮脏也就随之而去了。
人群之中,张采冷笑着看着周围那些情绪异常激动兴奋的人们。
“最拆烂污的窑子里,老婊砸打骂调教新人,也不过如此。却浑然不记得,自己当年是个什么恶心德行。”
“哎!若采兄,你这一张利口,什么时候都是不饶人的。昏君到了,百姓们一时群情激奋,也是情有可原的。缘何如此讥讽?”站在他身旁,正在仔细观察这一幕千年以来未曾有过的场面,准备回去写在自己的日记里,日后也作为一桩史料留存于世的友人,颇为不解。
张采指着人群之中有人举着的一面横幅,“亡国之君,痴如刘禅,淫过隋炀,任用权奸,暴虐贪婪。这几条罪名,若不是有人指点,普通百姓能够写得出来吗?”
“这个,昏君所作所为,朝野皆知。这南京城中,哪个不知道?”
“倘若咱们的这位皇帝,当真是如隋炀帝一般,此时应该在东征高丽,如何在这里?若是如刘阿斗,那么,任用权奸,权奸自然便是梁国公了,可是,任用权奸如何同刘阿斗一并成为皇帝的罪名?若是刘阿斗,那么梁国公应当是武乡侯一类的角色。可是,皇帝当真给了梁国公那样的权柄和信任了吗?若是当真如此,只怕此情此景便要调反了。只怕此景要在北京城上演,入城的,也该是李闯之流人物!”
张采的话,声音不大,但是却吓得他的朋友脸色煞白。
“若采兄!禁声!仔细着!”
如果不是要碍着读书人的颜面,他都要把手捂在张采的嘴上了。
“哼!时局如此,我辈号称读圣人之书的,当真是个个都该死!我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而已,怕个鸟来!”张采爆了一句粗口。“论语中圣人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今我辈读书士人,非但不能为国御辱,反而到这里来为虎作伥,迎接那些腥膻胡人不说,更是将砖石瓦砾垃圾投掷自家君王,还有脸谈什么礼义廉耻?以后就是礼义廉吧!个个都是无耻之徒!”
“若采兄,话不是这么说的。”张采的朋友也是个有修养的。被张采噼里啪啦的一通狂打脸,居然是面色如常。“圣人也有云,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只要胡虏尊儒重道,那么,夷狄也可以变为华夏的嘛!我们这不是投降胡虏,而是曲线抗清,卫我华夏道统而已。我们只是借着胡虏的手,给李守汉一个教训,免得他过于刚愎自用。只要他幡然悔悟,尊重我们读书人,我们还是可以把他迎回来嘛!而且就算梁国公不悔悟,我们也维护圣教,须知我们是文脉的传承者,朝代可以变,文脉不能断。须知当年蒙元,也没有断了我们的文脉,而我们的文脉,差一点就毁在了梁国公手里。事情有轻重缓急啊!而且,说不定人家推崇圣教比梁国公好,那样我们就是保护夫子啊!到时候,千年以后,我等仍旧是功臣。”
“哼!某也算是读书无数之人,却未曾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张采颜色一变,甩开了袍袖,转身便走。
“若采兄!若采兄!请留步!”
“留步有何用!如今是金人的天下,便是圣人在九泉之下也算只剩一声长叹,然后恸哭于九泉。某留下又有何用!?自此时起,世上便再无张采此人,只有金圣叹了!”
朱由崧被押到了自己当初的皇宫,短短的几天,身份却已经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城之日,他,弘光皇帝朱由崧还是这座宫殿的主人,可是,再度归来,却已经是阶下囚,臣虏的身份。
“殿下,今日归来,有何感想?”身上担负着招抚江南差使职责的洪承畴,率先开口,他不称呼朱由崧陛下,只称他为福王殿下。
“无他!我大明正统皇帝,也曾经有土木之变,弓剑归来,北狩蒙古之日。然时局变换,他老人家不又重新身登大宝执掌天下?”
被通事将朱由崧这番倒驴不倒架的豪横语言翻译了,倒是让多铎又好气又好笑。
“好叫殿下得知,如今的局面,却与当年瓦剌的土木之变大有不同。瓦剌不过是为了索取岁贡,意在财货子女。我大清却是以天下为重。怎么能与当年的景泰、正统两位天子相比?若是勉强相比,也只有这件事能够算得上了呢!”
多铎嘴里格格格的笑着,将一份邸报丢给了朱由崧。那上面,赫然刊登着一条消息。
“令堂邹太妃,被马士英护送逃到了杭州。听闻你在芜湖为我大清兵所擒、便在杭州令潞王朱常淓监国。”
马士英奉邹太后到达杭州,潞王朱常淓以及在杭州的官员都来朝见。当时,马士英还希望朱由崧到达太平、芜湖后依靠黄得功等部兵力扭转战局。不久,阮大铖、朱大典和总兵方国安等逃来,才知道黄得功兵败自杀,弘光帝被俘。马士英没有指望了,就同在杭州的官僚商量请潞王朱常淓监国。六月初七日,文武官员朝见邹太后,请命潞王监国。邹太后随即发布懿旨给朱常淓:“尔亲为叔父,贤冠诸藩。昔宣庙东征,襄、郑监国,祖宪俱在,今可遵行。”
以太后懿旨名义命潞王监国,是为了给朱常淓即位继统增添合法性。然而,这时的形势已经同上年江南立国时大不一样,朱常淓惟恐出任监国将成为清方打击的主要目标,他不想当这个出头鸟,便以各种理由拒绝接受;在弘光太后流着眼泪反复劝说下,他才勉强答应。
“潞王?”虽然论起宗室谱系,潞王也是朱由崧的叔叔辈,但是,提起这个人,朱由崧却是一脸的轻蔑,他撇撇嘴,表示出了一脸的不屑。“一个养着六七寸长的指甲,像个女人一样用着指甲套子保护指甲的废物,能够做甚事?”
朱由崧看不起朱常淓,也不仅仅是因为潞王府和福王府之间多年来明里暗里的恩恩怨怨,还包括着此人也曾经被江南的东林党们拉出来准备作为“立贤”的人选。
这一点,他倒是和多铎的看法一致。
“不错。殿下说得对。此人登基监国,一不安抚人心,招揽兵马。二不广纳有用之人。相反的,反而是对此时拥有重兵,正在松江府养病的梁国公李守汉不闻不问,不曾给予一丝半点的权力官职差使。非但不给,反而要想法从梁国公手中夺取钱粮财货。你看吧,这两家迟早要做过一场。”
“这?这大将军是如何得知的?”朱由崧有些惊讶了,这种事,应该属于明军阵营内的核心动态了,如何多铎却是如此的了如指掌?
“本大将军此时也不必瞒你。你这位叔叔监国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派遣使者陈洪范往南京来议和。准备割让江南四郡与我大清,然后上表称臣。他却不知,他派遣来的使者陈洪范,老早便是我大清的人。这些事,自然是他向本王奏报的。”
“该死!该死!”朱由崧脸如死灰,不住的喃喃自语,也不知道是在说谁该死,是潞王朱常淓,是内奸陈洪范,还是他朱由崧自己?
朱由崧的酒量和酒品不错!这是多铎对朱由崧的另外一点认识。
虽然此时朱由崧是阶下囚,亡国君主的身份。但是,起码的礼节礼貌还是要有的,这样,才能显现出大清的宽广胸怀。于是少不得要安排酒宴,为朱由崧压惊。
酒杯端起来,多铎对朱由崧的印象大大的改观!不管是北方的烈酒烧刀子,还是江南的黄酒女儿红,朱由崧都是酒到杯干,端起杯子来一饮而尽。
“殿下,既然如此厌恶潞王,那么本大将军就好人做到底,将潞王送与殿下出气如何?”多铎喝了几杯酒之后,开始有点忘乎所以的同朱由崧称兄道弟起来。
“大将军此话从何说起呢?”
“扬威大将军已经下令大军南下苏杭等处,不日便可令殿下母子团聚。到那时,让潞王在殿下面前领受家法如何?”在一旁陪同饮酒的独孤寒江,恰到好处的为多铎捧了一句哏。
“哼!”朱由崧鼻孔里哼了一声,有些大义凛然的端起酒杯来:“朕虽然深为厌恶潞王那厮,甚至恨不得将其潞王食肉寝皮,不过朕现在却惟愿潞监国长命百岁。”说完,朱由崧端起酒杯极度郑重的向空中遥祝,然后一饮而尽。
“嗯?殿下何出此言?据闻,令尊先福王,令祖万历皇爷,都与潞王一脉怨恨颇深,如何殿下今日还有如此情分?”
“哼哼!简单得很!朕、皇考、皇祖与潞王一脉的怨恨,那是我大明皇族之间私怨。大不了宗庙内大家撕掳明白便是。而如今,潞王奉太后懿旨监国,那是我大明成祖一脉的公事,也是大明的国事。虽然此人不肖,朕对他不屑一顾,但是,朕望他能长命百岁,也好为大明保住江南的这半壁江山!”
多铎听完了,却是丝毫不以为忤,反而是哈哈大笑起来。一面说传闻似乎有误,另一面又说殿下不用担心,短则旬日长则一月,必定会让殿下母子团聚后对潞王施以家法,因为前线来报各地有识之士已经箪食壶浆以迎大清王师了。
“盖因江南之‘民’,苦弘光新政之‘暴政’久矣!”
“万里车马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这是大金完颜亮的诗。是前日洪先生教给本王的。本王已经令田雄为浙江总兵,领人马往杭州前线效力。也算是对他绑了你来本王军前的一点功劳的酬庸赏赐了。”
用投降的明军,去攻打还不曾投降清军的城池,一来算是犒赏他们,二来让这些急于在新主子面前立功表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给自己去劫掠财货子女的家伙显现出狂暴野蛮的战斗力来威慑那些还有抵抗之心的城池。
多铎和洪承畴的这个手段,算得上惠而不费,一举多得。
不要说能够再度立下捕到了朱明王朝的监国、皇帝的功劳。单单杭州府和杭州湾畔的杭州商贸区内积累的海量财富,就足以让田雄等人嗷嗷叫着往杭州城扑去了。
可是,惦记着商贸区财富的,似乎不止是他们这些人。
潞王朱常淓奉旨监国后,除了任命马士英、阮大铖、朱大典、袁宏勋、张秉贞、何纶十余人仍旧是紫袍金带位列朝班之外,更任命浙江巡抚张秉贞为兵部尚书,以嘉湖道吴克孝接任巡抚,以潞府曾长史为监军御史前往方国安营,“令发兵分守千秋岭、独松关、四安镇等处”,“翰林简讨屠象美兼兵科监阁部兵往苏州同总兵王之仁堵遏;又令御马监太监李国翰扼防平望。
除此之外,更是干了一件令江南士林君子们鼓掌喝彩不断的事情:命黄道周为大学士入阁办事。这无疑是再一次众正盈朝的苗头啊!如何能够不令正人君子们兴奋?
在黄道周他自己的笔记自述当中,他这样描写:“。。。。。受朝御毕,潞藩见余素服角带,与马辅并立,问:‘此为谁?’余出袖中名单付李承奉。殿下欣然,谓:‘先生真一代忠良,今日幸共任大事。’又执马辅袖云:‘先生每事与黄先生商量。’马辅傲然不屑也。而朱大典遽云:‘黄家不知事,吾从行在为圣驾开道来,何不问我,辄问黄家讲话?’余谢云:‘既为圣驾开道,今日圣驾安在?’遂散出。从潞府面朝时,马、阮、朱、袁俱未到,余先至殿中,殿下遽请见,命坐赐茶罢,问:‘今日何以教我者?’余云:‘用贤才,收人心,破故套,行王道,为今日要务。’殿下辄云:‘和气致祥,家不和事不成。今日之事,先生与马辅思量。’余云:‘事有思量不得者,如苍素迥不相入。如今日在两浙,要用两浙人望所归。刘宗周是江东老成,如何坚不召用?’殿下云:‘马辅恐刘家来又分别门户。’余云:‘只为门户两字,破我乾坤。今奈何又听其邪说?’殿下云:‘马辅今手握重兵,如何不与商量。’余云:‘俱非职意想所及。’谢出,见何侍御,乃知马辅与阮、朱诸人议监国且不即真,以俟北人动定。……””
既然被提拔成了大学士,进入了内阁办事,也就一跃进入了权力的核心层,自然,黄道周也要在潞王面前露一手。他在题本中指出清兵占领南京以后,浙江、江西各地官绅如原任戎政尚书张国维、右庶子杨廷麟、江西巡抚李永茂等人纷纷召募义兵,证明民心可用,“克复之业,早有同心,皆喁喁引领以待。殿下诚得黄铖一麾,应期毕集,上清钟山之尘,次复燕京之业,以仰附鳞翼,传世无疆。”
但是,这些义兵,朝廷自然不能像以往一样,无粮无饷的,让忠义之士啼饥号寒的,饿着肚子去对抗狂飙般而来的北地胡虏。
钱和粮到哪里去找呢?
从潞王到黄道周,都把目光投向了杭州城外的商贸区。
………………………………
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师往杭州走一遭!
“南安侯来了?请坐。来人,上茶,拿点心!”
坐在廊柱下晒着太阳的李守汉,看着在两名承启官引领下,快步走进院内的亲家,南粤军水师提督郑芝龙,随即起身离座相迎,满脸堆笑的向周围的人吩咐着,命人给郑芝龙看座,上茶。
但是,话里头意思,却是颇为有些令人玩味。说得轻了,是李守汉带着几分戏谑的同自己的亲家开玩笑,说得重了,只怕郑芝龙能不能全须全尾的走出这个门槛,都是个大事。
要知道,在弘光皇帝逃到芜湖期间,没有给身在上海的李守汉和南粤军各部一道旨意,也不曾给李守汉加官进爵,反而是给各地的将领们封了不少的侯伯,其中,最令南粤军上下哗然的就是他郑芝龙被封为南安伯。对此,郑芝龙费了好大的力气向李守汉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