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流贼-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明一向待百姓不薄,太祖皇帝更是开布衣直接上奏天庭之先河。我也是朱家子孙,理当效法列位先帝。你说吧,我不会怪罪!”朱由崧淡然道。
“多谢皇上!”汪兆麟道了声谢,继续说道:“皇上可知大明江山不日就要葬送了!”
“大胆!如此口出狂言!该掌嘴!”朱由崧还未说话,马士英明显没料到汪兆麟会下一剂如此猛的药。这厉喝声来自皇帝身旁的宦人,这宦人汪兆麟刚巧也认识,正是田成。
“小民非是有意冒犯皇上天威,诅咒大明。小民说这话,自有道理,望皇上兼听。”汪兆麟前话出口时,人已经跪下请罪。
朱由崧看他态度不错,心想,且先听听这又是怎么个说法。便说道:“朕念你无知,暂且饶你一命。倘若你说不出令朕满意的话语,朕还是要留下你的脑袋!”
“小民多谢皇上!皇上圣明!”照例,先拍个马屁,再说话:“皇上可知,左都督陈洪范已经将江南虚实透漏给鞑子了?”
“什么!你说的可是真的?!”这次激动的也不是朱由崧,而是马士英。
要知道早前主张通好满清,暗中联络平西伯吴三桂的人,不仅仅有史可法,还有他和阮大铖。
如果去的使者有通敌嫌疑,那他也难逃其咎。
马士英很紧张,他看看皇帝,又看了看汪兆麟。
“你说陈洪范通敌,可有证据?况且,今日所谈,乃是他张献忠如何向朕表明是否真心。你不要左右言他!”出乎汪兆麟所想,朱由崧并未有太多反应,似乎也并不慌乱。他不由得想,这朱由崧看上去并不是西王信中所说的那样不堪,也是一个有自己主意的君王啊!
“皇上教训的是,小民失言了!”汪兆麟继续说道:“抛开这些不谈,我家大王已经在满清攻击李闯的时候,同时派兵进入了汉中。目的就是,为大明尽快扫清李自成这一乱贼。若小民记得不错,这李自成可从未有悔过的意思。汉中一战,足以表大西归顺之决心。”
“马爱卿,兵部的呈报中,确有此事吗?”朱由崧不大相信,问道。
“回皇上,此事为真。督师王应熊王大人前些日子确实呈报说大西军向汉中一带大举开拔!”马士英自然很清楚这些。
“哦,那如此看来,张献忠的确有意了?”朱由崧即使得到回复,也并未全信:“怎么证明不是在谎骗天朝?”
“皇上,小民以人头担保,此事为真!眼下李自成必已经因此事而记恨大西,大西已无退路。若朝廷不肯收容,那只能是逼大西再同朝廷作对,是两败俱伤,请皇上明察!”汪兆麟有一肚子的说词,可他不太愿意这么拖着。毕竟他也不是特别清楚四川的事情是否会有变故,拖着对他没有好处。
“如此看来,张献忠倒是有些意思了。但我得确保万无一失才行,招不招安他,可是个大问题!”朱由崧心里逐渐有了主意,他也想去证明,自己绝对能担得起朝廷!
“什么是两败俱伤,你倒是说说?大明官军也不全是酒囊饭袋,若我不受,他张献忠是要同大明开战?”朱由崧再激一将。
“不不不,小民不是这个意思。”汪兆麟觉得这朱由崧是故意的,可他也不敢对将回去。
“那你是何意?”朱由崧紧追不舍。
“算了,少废话了。直接摊牌!”汪兆麟失了耐心。
在一旁的马士英听的也有些急了,说来说去都是这些。他嗅出了一起不一样的气息:皇帝何时如此较真了?
同时,他也暗暗记住了汪兆麟说的话:陈洪范通敌!
感谢大明黑科技、唐上泠、萧筱暗、司马小杰等书友的推荐票!
(本章完)
………………………………
第82章 招不招安张献忠,这是个问题
“皇上,我家大王真心归附,愿为皇上所驱使。有我家大王为大明镇守巴蜀大地,大明的西南江山可保万全。而若是我家大王不能以汉人之躯体为大明臣子,那唯有两种出路可选。一像平西伯一样入满清,为满臣。二是为大西而战,左攻大明右御满清。若是选择这两条中的任一条,恐怕对大明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当然,我家大王眼下一心向明,断不会有此举动。还望皇上三思!”汪兆麟语气急促,还有一种强压的意味。
“你说平西伯为满臣?”朱由崧问道:“要知道平西伯可是一直主张联虏平寇,才借兵满清的。”
“皇上,这些话也只能骗骗三岁的小儿罢了。皇上如此圣明,必不会信这种说辞。若是平西伯真的想为先帝复仇,何必一直为满清马前卒,替他们西征。大臣们这样说,只是在蒙蔽自己罢了。换句话说,如果有人想拿此说事,或是诸位大臣有所疑问,那不如同我家大王当面辩论。当然,这前提是如果皇上同意的话。”汪兆麟言辞恳切,他在话里埋了个伏笔,相信朱由崧必然能听的出来。
“你这意思是说张献忠愿意来南京投降?”果然不出他所料,朱由崧听到了关键之处。
“没错,正是此意。”汪兆麟毫不犹豫了。
“可是光有这层含义,可不够啊!”朱由崧有些满意了。
“皇上,我家大王说了,若大明同意,他愿意奉出所有财宝为陛下充实内帑,以此来证明忠心不二。”汪兆麟开始下一步的诱惑。
“此话可是张献忠亲口所说?”朱由崧追问。
“的确乃我家大王所托付与我的话,小民不敢欺君罔上!”汪兆麟的话确实不假。
朱启明在班师回蜀都之前,特意发信给他,里面讲的是清清楚楚:该答应的,一个不落的全答应。该服软的,不管是什么都可以服软。反正都是口说的,就像之前交代的那样。一句话,能归顺才是硬道理。
“如此倒叫朕有些相信了,你也是有些见识的。马爱卿,汪先生现住何处?”朱由崧松了口,改说汪兆麟为“汪先生”,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归顺一事是有些眉目了。
“启奏陛下,汪先生现住东城,居室是一处租了半年的宅子。皇上的意思?”马士英舒了口气,心道终于结束了。
“朕的意思,不如请汪先生暂住去爱卿府上。你们商议一下,如何同众大臣交代此事!免得让朕被动。爱卿是朕所倚重的人,交与你,朕省了许多心。”朱由崧送了一顶大帽子给马士英。
但马士英不以为意,他本就是手握大权的人。不过皇帝亲口说了,也是给了他面子,不兜着是不行的。当即,他便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信誓旦旦的表示,一定会做好此事。
“那行,朕还要听曲子。这《燕子笺》着实好听,你们就退下吧!不要扰了朕的兴致。”朱由崧作出要送客的样子。
“臣告退!”
“小民告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个人不敢再停留,跪了谢,缓步退出了内廷。
然而两人走后,内廷里却没有如皇帝所说继续唱起曲子。朱由崧遣散了梨园子弟,留下了田成说着事情:“吩咐东厂的人,我要陈洪范的详细行踪!”
“奴才明白了!万岁爷,奴才这就去通禀!”田成唯唯诺诺的答应着。
“江北四镇仗着拥立之功,听宣不听调。现在高杰已死,朕对他也是仁至义尽。四镇只剩下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三人,算上李本深,勉强也是四镇。朕能依靠他们吗?朕可让区区一介武夫左右吗?或者说,朕费尽心机利用马士英搞定东林那些腐儒,又立下了国君的威严,国家大业,怎能就此罢手!阮大铖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如果让他也参与进来,定会有其他的不同看法。”
田成走后,朱由崧又一个人自言自语了许久。
旁边的长随都站的远远的,生怕听到了不该听的东西。
“来人!速去宣兵部侍郎阮大铖过来见朕!”朱由崧命令道。
“是,皇上!”很快的,一个小宦人就走了过来,他先施了个礼,又尖声尖气的应诺。
“屈尚忠这个人,在处理童妃案的时候手段了得,是个合适的人选。就让他去办理陈洪范一事,免得节外生枝。”朱由崧又考虑起来。
他刚入南京之时,皇位不稳,想恢复厂卫,以此巩固地位,监察诸臣。没想到东林的人以为自己又要大兴党锢之祸,严加阻挠。搞得自己不得不借助与马士英来分担压力,但马士英也不太听话,后来才找了阮大铖。好不容易挤走了不听话的东林和复社,重新建立了厂卫。今天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如果能搞出点证据确凿的动静出来,看哪一个还好反对朕的主意!
小宦人去了约有半个时辰,就宣来了阮大铖。
在这半个时辰里,朱由崧才真正的重新听了一场《燕子笺》。
阮大铖过来的时候,隔了很远便听到他亲手写下的唱词,心里颇为高兴。
君臣见了面,待阮大铖施了礼,朱由崧也不绕弯子了,他知道阮马二人比较熟络,张献忠信使一事阮大铖必然知道。因此,他开口便问道:“爱卿如何看张献忠所部要归顺一事?”
阮大铖对此也早有准备,他已经和马士英同气连心了。
“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行!”阮大铖回答的毫不犹豫:“皇上,东林一向乐于阻挠对朝廷有利的事情,处处擎肘陛下。若是收降了张献忠人马,则可以对左良玉提一个醒,告诉他要好生听话,不要有别的想法。更可以明确对江北四镇形成威慑,让他们知道陛下雄才大略,万民归心。届时陛下想收回兵权,便可顺利的徐徐图之。”
“爱卿所言果然深得朕心,但朕有一个疑虑,这张献忠降而复叛不是一次两次,若是假的,该当如何?”朱由崧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不管这张献忠说的是真是假,朝廷可先答应下来。为了一试真假,可以命那汪兆麟报信给张献忠,要他履行诺言,启程前来南京。倘若他答应了,且真的有所行动,便可有不同的应对之法。到时,皇上想收编也好,控制张献忠便控制了数以万计的军力。皇上如担忧他降而复叛,可同时发圣旨给王应熊,要他组织人马埋伏在张献忠必经水路,半渡击之。此可以一举两得,既为我大明除去一害,以报凤阳之仇。又可以趁机命王应熊收复巴蜀,重建朝廷在此地的统治。如此以来,诸臣看到皇上运筹帷幄千里之外,不费事就收得万里疆土,定会赞颂皇上为中兴之主,陛下要号令天下,天下不敢不从!”阮大铖分析的很有道理,朱由崧听的是连连点头。
“还是爱卿能为朕分忧!好了,朕心意已决,接受张献忠的归顺!你去和马士英好好商议,务必让诸臣也知道并支持这些!”朱由崧下定了决心。
“臣定不负皇上所托!”阮大铖肃声回道。
……
南京的事情朱启明主要靠信件知晓那里的情况,他根据自己记得的一些史料,外加后世史学家对南明的评价,来遥控指挥方不同和汪兆麟。
但眼下他不太有空去管这些事,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蜀都。
朱启明正琢磨着怎么发泄他积攒已久的男性荷尔蒙。
(本章完)
………………………………
第83章 朕心意已决
从汉中回来之后,朱启明一直在思考。他思考的不是别的,而是如何真正的融入这个世界。
一直以来,朱启明都是在伪装,伪装成张献忠应该有的样子,虽然他也不知道张献忠到底什么样。但所幸的是,大西上下似乎对张献忠种种怪异的行为司空见惯,居然没有一个人持怀疑态度。
当然,除了他提出要归顺大明和发布一系列政策的时候,四将军提出了异议。不过这些异议在刚开始被朱启明凭借张献忠的躯壳,加以呵斥而暂时压了下去,并且随着他预言李自成的失败以及巴蜀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消散。
到如今大军凯旋,他领导新军以最少的损伤取得汉中的统治权之后,威望达到顶峰。
眼下的蜀都,西王乃是天神下凡,是来拯救天下百姓的这种小道消息传的满街都是,而且还逐渐向下属各州府传播过去。朱启明在大西的地位前所未有的巩固,已经不需要担忧何时会被干掉的问题。
汉中一战,他亲手杀了很多的人,鲜血迷了双眼,蒙满心灵。这是后世他绝不会作出的场景,也是社会所不允许的。
可是,他的内心会受到煎熬,尤其是被杀的人还有许多百姓!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启明明白了一点:如果他不把自己真正的当做这个躯壳的主人,那么总有一天,他会被这种伪装所拖累,继而失去应有的一切。
他有满肚子的邪火要发泄,他需要有能够让他找到精神寄托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一个家庭。
在这里有了一个家,就有了融入这里的根本性的东西。
然而,张献忠的孩子张可惠不是他朱启明的,张献忠的女人也不是他的。朱启明可以不碰那些徐娘半老的妻妾,也可以去找年轻貌美被掳掠过来的姑娘宣泄欲火。但,这些都不是他的。
他需要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女人,真正的自己的家。而要想有家,必须找女人。
但很可惜,他如今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女人。
于是他只能把欲火发泄到张献忠掳掠来的后宫年轻女子身上,就如同后世他去野鸡店里打炮一样。
“爽!”从女人身上爬起来的朱启明长出一口气,拍拍床上女人丰腴雪白的屁股,他感觉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舒畅,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贤人境界”。
虽然知道这种行为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可这些女子想重新改嫁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啊!都是人,女人也有**,一直让她们独守空房,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朱启明这样想着,这也算是积德行善,而且有权有女人,才是真正的张献忠啊!
发泄完积累的欲火,下一步,他打算要来点不一样的东西:是时候告诉那些下属自己要归顺大明的消息了!而且还要进一步对整个四川控制区做一番最后的改变,以利于接下来的发展!
蜀都新城。
曾经是荒野的新城一带,如今已是繁华的生活区,新建的住宅区、酒楼鳞次栉比。虽然还有一些建筑未完工,可是城市基本的样子算是搭起来了。主要的政府机构都被集中到这新西王府里,主要有吏户礼兵刑工这六部,原先的衙门全都拍卖了出去。朱启明按照现代的格局布置新家,并增加了大会堂来接见下属,布置任务等。这样以来,可以方便的进行各种事务的安排,也能增加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
而且,他还额外的将李铭言的军械局又进行了一次升级,因为他目前的发展方向是集中精力搞定军工产业,至于其他的,则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原先的军械局的新增加了一大片厂区。现在整个局占地面积达到了一百多亩。四周用围墙围着,开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每座门旁都矗立着一座三层楼的碉堡。碉堡用青砖砌成,共有3层,下两层均留有射击孔、瞭望孔等,第三层设有四个炮台。从木梯爬上碉堡俯瞰,可以看清整个一百一十二间用青砖筑起的作坊。
按照朱启明的计划,该座新的军械局不仅要生产火枪、大炮和弹药。以后还要加大扩充,把计划成立的铸币局等也加进来。
厂区中间有一座房子,房顶四个角,均有一个像烟囱一样高高立起的东西,四周为花瓣状的装饰,两头山墙上做了蝙蝠。从面朝东方的门口进去,房内挂着马灯,地上铺着很厚很宽的柏木地板。这是火药司的办公楼和实验室,专门供给军械局造弹药。在这座房子后面的不远处,还有四幢水泥筑成的规模较大的房屋。房子墙壁很厚,而且没有用一点木质材料。这就是火药司的火药制作间,由于要制造火药,因此修得十分牢固,在防火方面也采取了很好措施。之所以选择把火药司的生产作坊设置在这里,跟这里临近江水有关系,这样生产火药的原材料,也可以很方便的运来。
除了实验室和作坊,军械局还有黄大炮负责的火炮作坊等。最后面的地方还有一个戒备用的碉楼,每个时辰都有士兵守卫。
李铭言对这座厂区非常满意,他一再表示要为西王尽心竭力,生产出更多的军火出来。为此他还展示了新近制作出的线膛枪样品和新式子弹。
朱启明对这些自然是知道,毕竟这些东西还是在他的指导下安排生产的。可工匠们这么快就能拿出样品,还是令他十分震惊:古人的智慧真是现代人所不能妄自揣测的!
因为他略略一问,便惊讶的知道,这膛线竟然是用钻头一点一点钻出来的!而铳管和子弹的生产,更是为了达到朱启明所说的精度,减小误差,使用了游标卡尺!这玩意虽然是用铜制成的,样貌丑了点,但也够让朱启明惊叹的了。
“那也就是说,如果我将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编成一本书,不就可以提前启蒙这些工匠们接触现代化学知识了?这样以来,众人拾柴火焰高,说不定能培养出一批化工人才出来,再把他们中的优秀者转化为军事人才,岂不是可以快速的进入现代化军械时期?那这普天之下,还有谁是我的敌手?!哈哈哈哈”想到这里,朱启明不由得大笑了起来。
美好的未来正在朝自己招手啊!
大王搞出了许多的新名堂,底下的诸位臣子也只能去适应这些。做臣子的,不就是要做好手中的事,侍奉好主公,才能得以身居高位吗?
六部的各位主官最近也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既要组织人搬入新的办公场所,又要兼顾着手上的事情,还得搞好和大王的关系。
他们这些人算是见识到了朱启明的手段,那叫一个花哨,可你还别抱怨,这些花哨的东西真的很有用:大军凯旋,府库充盈,流民安定因此不知不觉中,他们也是牢牢的团结在了朱启明周围,不少人都觉得跟着大西才是正途。至于大明?让他们去死吧!
这不,严锡命就有了别样的想法。
自从左丞相汪兆麟不知所踪,据说是执行什么大王特派的任务而一去两月不复返后,他这个右丞相就挑起了承接六部和大王之间的桥梁作用,左右逢迎,可谓如鱼得水。
但他对此有些不满足,光靠这些是不行的。得让大王知道,咱是对他最忠心的。怎样才算是最忠心呢?当然是为大王找女人了!自古英雄要配美女,古往今来,因为献上美女而受宠的臣子可不在少数。
他严锡命怎个能不好好利用这种事情?
朱启明并不知道,他的下属会有这种想法。而也正是这种想法,促成了他想要有一个真正的家的愿望。从严锡命准备献上美女的这一刻起,他朱启明的命运,就真正紧紧地和这个时代联系在了一起。
以后,无论怎么变化,都不能动摇他这份保家卫国,匡扶社稷,开疆拓土的决心!
感谢责编竹篱大大,给予强推的机会!
(本章完)
………………………………
第84章 不一样的蜀都
严锡命准备给张献忠献上的美女姓陈名菲絮,是蜀都下属井研县人士。
之所以找到这个人,是因为他觉得当下的西王府那些妃子都是些庸脂俗粉之辈,不能够很好的满足西王的审美需求。而陈菲絮才貌俱佳,又出身高贵,还是处子之身,理当会受到西王的宠爱。这样一来,自己何愁不会立于不倒之地!
何况,那陈菲絮的父亲陈演,曾与自己自己有过一段交情,因此严锡命也很是清楚陈家的情况:陈演字发圣,号赞皇,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出身,后来改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崇祯年间升至翰林院掌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
而且这陈演喜欢勾结内臣,揣测圣意。还因此而升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从此飞黄腾达。
但总的来说,陈演人品不行,且才质平庸且为人刻薄,为官期间大肆排除异己,公报私仇,欺瞒崇祯。到李自成攻入北京时,陈演被刘宗敏囚禁,他主动交了四万两白银“助饷”,才被释放。但仅仅四天后,李自成出京攻打吴三桂,因害怕明朝旧臣趁机在北京作乱,决定杀掉一批明朝旧臣,陈演被捉回斩首。经此变故,陈家就只剩下不敢在京师停留而赶回井研老家的家眷。
有这样一个家世,外加陈家家道中落急需支援,还有陈菲絮自身貌若杨贵妃,才堪卓文君。若打着帮扶被李自成迫害的人家的名义,西王想不动心都不应该。
严锡命自觉自己正是摸准了西王的心思,才敢斗胆作出如此的主张。
然而他料不到的是,昔日的西王张献忠已经变成了穿越人士朱启明。严锡命的这种将陈演的女儿献给西王的做法,也可以说事实上是一种趁人之危的行为,足见这家伙狡猾得很。
但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婚姻观念不同,娶亲的手段也不同。什么抢亲逼婚之类的,绝对是不合朱启明胃口的。
因此,严锡命不知道他的这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