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流贼-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如归的样子,迫使好面子的朱由检放弃了南迁之议。

    北京陷落后,君王死社稷,李邦华也自杀殉国,光时亨却投降了李自成。

    要知道李自成启用明朝大臣的比例微乎其微,光时亨何德何能,可以进入李自成的法眼?

    所以群臣中有一种说法认为他其实早就与李自成暗中联系,并打算投降,所以才力阻朝廷南迁。

    抛开这个传言,也不考虑他对大明造成的损失,就凭他那前踞后恭的表现,处死他没有任何问题。

    朱由崧打定了主意,但却要求得到准信之后才可以行动。他当下便要求锦衣卫严密监视复社的人,同时要东厂尽快探得武昌的消息。

    阮马二人看到皇帝和自己一心一意,也都松了口气,全身心的投入到整饬朝野的事情当中去了。

    这一次,他们似乎都觉得是相互利用了对方,而且不着痕迹。

    其实,朱启明才是最大的赢家。

    (本章完)
………………………………

第119章 诱饵

    平心而论,朱由崧的弘光政权决定处死与定罪的东林党人员数量和议定的过失情节,并没有超出法律的准绳和自卫的需要。

    然而后来,朱由崧没有预料到,东林………………复社党人出于党见,借题发挥,过度反应。

    南京覆亡后,他们把政权的灭亡责任全归之于弘光昏庸、马阮乱政,自我标榜为正人君子。但实际上,东林与复社制造的内乱才是导致弘光朝廷的覆亡的主要原因,他们才是真正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朱由崧下定决心,动了杀机,是完全没问题的。

    就在南京开始有所动作的时候,左良玉挟持着何腾蛟率军星夜直下九江。

    他反叛的这一消息也很快便随着传檄的流通,弄的各地官员都知道了。

    一时间,整个江南都为之乱了套。

    ……

    长江。距重庆距离较远水域。

    朱启明正在船楼上看着对岸风景。

    身前身后的两支船队有条不紊的行进着,一艘艘沙船往来传递消息。

    一些船只的甲板上,三三俩俩的士兵持着武器不停地向河岸张望。

    船队的例行训练不再继续,这几日已经消停了下来。

    朱启明有一个重大的计划:为了防备可能得突袭,不,是为了引诱某些有图谋之心的人上钩,他特意将船队打造成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河岸边,浓浓的密林中,一队人马静静地观看了约有半个时辰。他们起初觉得看不出丝毫异常,直到一艘落后的小船载着好几个大箱子开向大船的出现。

    “看!银子!”

    船上的箱子不知为何打了开来,满眼的闪光。

    船上的人慌乱了,连连七手八脚的收拾起来。

    岸上的人清楚地看到了这幅景象,立刻有人惊呼起来。

    “嘘!”旁边的人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再仔细瞧瞧,确定了去报告将军!”

    几个人又细细地观察着。

    庞大的船队缓缓地驶过这段水域,不时地露出了他们想要的信息。

    天色渐晚,终于没有再看下去的价值了。

    几人蹑手蹑脚地退出密林,找到了藏下的马匹,飞驰而去。

    天明时分,杨展被人叫醒了,看着脸色欣喜的手下,他一个跟头爬了起来。

    “确定了?”

    “是的,将军,的确是如您先前所看到的一样!”属下认真地答道。

    “好极了!”杨展揉揉脸,披着衣服就向外冲去。

    船头之上,身着明光铠的朱启明手搭凉棚,正不停地向岸边张望,脸色看上去十分焦急。

    他身后的冯双礼等人,似乎也在想着什么。

    朱启明沉声问冯双礼道:“派的那些人是由你挑选的,你认为会出问题吗?”

    冯双礼点点头道:“大王,应该没什么问题!末将挑选的都是些机灵伶俐之人,不会露出破绽,怕就怕这些动作没有人看到。不过我军东进的消息也透露给了各地,一路上我故意把很多破旧船只留在了江边,理应有人会发现!”

    “但愿如此!”朱启明叹了口气,他觉得自己没多少把握。

    放出诱饵诱惑周边地方武装敌深入再进行伏击,这个计划是朱启明定下的,若是失败了,那四川周边的形势将会依旧没有什么改善。

    “大王不必过于担心,我相信我们的计划一定会实现的!”见朱启明有些恍惚,白文选赶紧出言相劝。

    杨展得了消息,一路急行,准备堵在大西军前面设下埋伏。

    他知道那笔财宝有多么的丰富,有了这些东西,绝对能大大扩充自己的实力。

    他在校场点卯之后,严肃地看着众人,站起来说道:各位,大家多是追随我多年的弟兄。同某一样,世受朝廷厚恩,如今有一个大好机会放在我们面前,只要能抓住它,弟兄们事后可以大大的享受一番。如今皇帝殉难了,我等作为臣子的,当然只有拼死一搏,以报效朝廷的厚恩。各位,不日流寇张献忠将进入这无名峡谷。”

    杨展命人带上来一张地图,指着一处水域说道:“若本将所料不错,他们的船队防护力度不大,船只更是残破不堪。诸位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时候到了!”

    地下的众人心中一凌,纷纷高喊称是,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看到众人情绪调动起来,杨展一下抽出手中的宝剑,对众人说道:各位,这无名峡也算是遏长江下游之咽喉,我等在此布下重兵,待鱼儿上钩便是!”

    杨展觉得说的还不够,又加重语气:“各位,流寇的残暴,大家可是早有耳闻,想那张献忠攻陷凤阳,掘大明祖坟。屠襄阳王,沉楚王,种种罪恶,无以复书。为了不让流寇祸害我们蜀中百姓,为了保卫我川省数百万民众,大家定要打点精神,以将流寇消灭在此。各位,这将是决定你我命运的一战,若谁贪生怕死,私自退却者,到时候休怪本将不讲情面,将一律格杀勿论。”

    说完,杨展“唰”地一声拔出了剑。

    看到杨展手中那闪闪发亮的宝剑,他的下属仿佛感到脖子一凉,紧跟着再次高声称是。

    队伍迅速集合,杨展赶到前面的栅栏前面就地指挥。

    他准备把所部安排在江边山路的左侧的一个一个不规则的小山坡驻防,那山坡上到处都是树木,杂草,这上千人马隐藏在树林、杂草之中,必不会被人发现。

    无名峡谷。

    这峡在长江北面,长江在这里转了一个弯,如此水流变得异常急促。而且水道较窄,利于伏击。

    晨雾弥漫的时候,透过浓浓的雾气,你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如果不是战争,这里将会是一处胜地。

    莲花背。

    这个地点乃杨展的步军、水军结合部位,也是防守的重点地区。

    杨展琢磨着,怎么排列阵型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攻击水军,无非是用火攻为上。一旦船只起火,敌人应接不暇之际,岸上的步军即可趁势发动攻击。

    两相夹攻,必能收到奇效。

    (本章完)
………………………………

第120章 上钩

    朱启明的计划实现了。

    他果然钓到了一条心中所想的鱼………………杨展。

    一路上,为了不被突然袭击,以及自己本身就计划着吸引人来攻击,这只船队走的是异常谨慎。

    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是防备薄弱的不堪一击者。事实上,船内的士兵都憋着一股气,舱里的武器也想出来释放怒火。……

    距无名峡谷约有十里处。

    一支军队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杨展把他的步军与水军做成倚角之势,埋伏在右侧水道里的是水军,里面大概有数百艘船只,都是简陋的小船,满载火种,借着峡谷可以顺江而下,用火攻击下游大西的水军。

    对于即将来临的这一场战斗,他很激动。

    他的队伍可以说是这片儿地界最为精良的武装,再加上被自己一激,手下的人更是士气大振。

    他本也是个猛将,只是时运不济,没能捞到更好的位置罢了。

    这一次,他决心一口气把所有的都赢回来!

    他想起了以前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记得那次,他带着手下费密和自己的副将费密出征四川。

    这费密是有点本事的,据说还能够看到鬼神之类的东西。

    走到半路,他们听到一个小楼经常闹鬼,自己不信邪,便拉着费密住到这个小楼里。

    而后来的事情,据费密而言,是这样说的“晚上就寝以后,自己和副将一会儿功夫就鼾声如雷了。

    费密说他自己却心中惴惴,睡不着觉。

    到了半夜十二点,他听到有上楼的脚步声,他掌灯去看,发现一个形如枯柴的的怪物,有头有脸,但是没有眼!他吓得拿剑乱砍,那个怪物后退几步,径自走开了。

    待那怪物转身之后,他看见此怪背上有眼,并且眼冒金光。

    他看着怪物走到自己床榻前,转身以金光照射自己,而就在这时自己鼻孔中突然冒出两条白气与金光对峙。

    后来,怪物终究不敌自己鼻中冒出的白气,滚下楼去。

    不一会后,费密又听得楼梯脚步声,那怪又回来了,这次它对着自己的副将射金光。

    当时费密还自忖自己这副将比他杨展更加威猛,怪物肯定不敌,结果忽闻大叫一声,待他赶去观看时,副将已七窍流血而亡。”

    这件事情费密信誓旦旦,讲的很清楚。自己也听的很清楚,记得也很清楚。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自己有连鬼神都害怕的能力!

    杨展觉得,此战他必胜。

    朱启明的船队就要来了。

    先头船舶里面空空如也,只是用一些绑着刀枪之类武器的假人做了伪装。假人及船内全都是湿漉漉的状态,防范火势起的太快。

    开船的人,则是挑出来的最悍不畏死的勇士。当然,这些人也颇识水性。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朱启明早有准备。

    原因无他,因为他知道,四川的一些地区是不属于大西管辖的,像刘文秀正经略的叙州一带,王应熊手底下的人也占据着一些县城。眼下因为不想再起战事,所以采取了防御为主的休养生息政策。

    杨展的动作虽然不是太清楚,但朱启明隐约有一种预感。

    福船船楼。

    “安西将军可有消息来报?”朱启明一边看地图,一边问阿福。

    阿福如今也是一身戎装,随侍左右:“大王,尚且没有!”

    “那他们之前到达了何处?”朱启明继续问道。

    李定国的陆地骑兵是一支杀手锏,必须要保证离船队距离不远,才能起到侧卫的作用。

    “前日说是在船后二十里处!”阿福不假思索地回答。

    “不应该啊……”朱启明想了想:“这么近的距离,今天应该有消息会传来的!”

    “大王,可能信使在路上耽搁了吧!”阿福宽慰道。

    “不对,不对……”朱启明喃喃自语道。

    报~~~

    船外响起了洪亮的声音。

    一名亲兵走了进来:“安西将军差人来报!”

    朱启明松了一口气:“终于等到你!”

    李定国的骑兵营一直在不远不近的跟着,他派出的夜不收远达三十里之外,且都是一些优中选优的士卒,因此,费了一番功夫才得到了准确的消息。

    他不敢再耽搁,立刻派了快马追上了船队,跟着船队的后卫部分上了船。这刚好解了朱启明的后顾之忧。

    李定国探知的消息表明,有一支军队正在前方埋伏,预备抢夺这船上的财宝。

    “知道是何人所率领吗?”朱启明问道。

    “回大王,这个并未知晓,对方收了旗帜。”信使说道。

    “兵甲器仗情况如何?”

    “近乎人人带甲,但以绵甲居多!安西将军特意嘱咐小人,提醒大王要注意火攻!”信使特意加重了语气。

    “他们可是备了些许火油?”朱启明问道。

    “不错,有些船只在装这些东西!”信使肯定了这一点。

    “本王明白了!”朱启明了然,吩咐道:“去告诉安西将军,本王会故意败退,待敌军锐气耗尽,他务必要抓住战机,一举拿下!”

    “小的明白,小的立刻就去回秉!”信使答应一声,拔腿便走。

    朱启明目送信使乘小船离去,消失在密密的船只中间。

    “来人!”他找来了阿福:“去让所有把总以上的都找来!”

    “是!”阿福嘴里蹦出一个字,转身就走了。

    沙船在各个较大的船只处穿梭,不一会儿,便汇集了更多的沙船,他们排了队,依次行驶过来。

    “参见大王!”诸将领不消片刻,就来到了旗舰福船所在,一个个对着朱启明参拜起来。

    “都起来罢!”朱启明做了个虚托的手势。

    “多谢大王!”众将口中称着谢。

    “安西将军探知有敌军在前方五十里处等待伏击我们,虽然不知是不是杨展所部,但都说说吧,这一仗怎么办?”朱启明直奔主题。

    “大王,咱们这么些天不都是为了这个嘛!来多少,老子就杀多少!”商元又开始犯愣了。

    “收敛着点,大话不能这么说,要谋定而后动!”冯双礼有点不满意。

    “没错,虽然我们有做好准备,但临阵之事变故颇多,不可不防!”白文选也附和道。

    “好好好,俺知道错了!”商元老脸一红,辩解道:“大王怎么说,咱就怎么做!”

    这一招真不错,皮球直接踢给了朱启明。

    朱启明暗骂一句你妈的逼的,自己又没有打过水战,怎么知道仗要怎么打!

    “王复臣,水军你是行家,你说说吧!”

    朱启明又把皮球踢给王复臣。

    “大王,末将以为……”王复臣果然不愧是行家,说的条条是道。

    半柱香功夫,他终于说完了。

    “好!”朱启明一拍桌子:“就按你说的办!传令全军,做好准备!”

    (本章完)
………………………………

第121章 折本

    报~~~

    杨展的斥候又一次传来了消息。

    “将军!献贼船队距此地不过五十里!”斥候大声秉告着。

    “好!”杨展眉眼一动,伸手叫来一名亲兵:“传令下去,全军准备!”

    不多时,整个岸边和江里的士卒都动了起来。

    船先行开拔,接着是步军。

    这支军队迎面向朱启明撞过去。

    五十里。四十里。三十里。二十里……

    杨展的前哨终于看到十里开外的大西军水军。

    只见密密麻麻的帆船如雨点般塞满整个江道。

    “开船!”

    杨展下了命令。

    十数条火船沿江如箭一般疾驶而去。

    “敌袭!”

    “咚咚咚,咣咣咣~~~”

    报警的铜锣声响了起来。

    轰!嗵!

    杨展听到身边的虎蹲炮,弗朗机炮接二连三的响起,才慢慢地笑了起来。

    他看见炮弹落下,巨大火球向四处飞溅,对方一条条前锋的船只着起火来。

    “好!打的好!传我的令,有俘获贼船一条的,赏金十两!弟兄们,杀!”兴起之处,他还亲自擂起鼓来。

    炮声响个不停,箭矢如雨点般飞向对方,木头“噼里啪啦”燃烧的声音响彻江面。

    一个时辰过后。

    大西的战船阵型显得越发凌乱不堪,中间还夹杂着更为惊慌的叫喊声。

    从这些现象来看,大西军已经是处于崩溃边缘的状态了。

    “可以了!”杨展观察过后,命令道:“全军出击!步军岸上夹攻,断贼归路,扩大战果!”

    “就等着将军这句话了!”

    他的下属们个个摩拳擦掌:“属下等早已等不及了!”

    要知道,那可都是宝贝啊!随便私藏一点,就够吃上一阵子了。

    “弟兄们,随我来!”

    “嗷~~~”

    一大群饿狼一样的士兵从岸边杀了过去。

    然而,这些人想多了。

    大西船队中军部位。

    朱启明一步一步的诱敌深入,最终到达了最有利的出击位置。

    为此,他付出了十几条人命的代价外加数十条船只的损失。

    “这本账,一定要连本带利让杨展还回来!”

    朱启明终于确定这是杨展的队伍了,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纵然杨展那边是漫天箭矢、鸟铳纷飞,前赴后继,朱启明依旧不以为意。

    “是时候反击了!”朱启明命令道。

    “擂鼓!”

    阿福大声地下令。

    “咚咚咚咚咚~~~”

    “放令箭!”

    “嗖!”

    一支穿云火箭破空而去,在半空中“嘣”的一声炸裂开来。

    杨展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的眼光完全处在进攻的己方队伍上。

    但很快,他就尝到苦果了。

    火攻堵住了大西军队前进的路,也让船队变得异常混乱,杨展的步卒趁机沿岸攻了过去。

    但这里山路非常崎岖狭小,只能有数百号人一一通过。

    他们正呐喊着进行冲锋的时候,目标处那片略微平坦的地面上,石子都被微微震动起来了。

    李定国带领的三千骑兵,挺着长枪,进行了大规模的冲锋。

    杨展的前锋人马就已经挡住山路出处,现在他们虽然集中了数百号人,但真正能投入战斗的人力非常有限。

    更要命的是双方武器的差异,骑兵营的人马不但披上厚厚的铠甲,装配了弓箭、短刀、长枪什么的,可以说装备精良,即便被箭射中,也不会受什么严重的伤害。

    反观杨展的部队,装备虽然也不错,但除了少数首领、亲兵有更好的防卫之外,其他的士兵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更为甚者,就是由于立功心切,导致整个队形乱哄哄的,像没头的苍蝇似的。

    领头的将领还算精明,很快就发现前方异常。当骑兵营出现的时候,他调整部署,集中数十名弓箭手在后方支援,然后派出百余人牵制山道正面进攻的骑兵,试图延缓他们进攻的步伐。派出上百名士卒沿着高约三丈的山坡上爬上来,欲一举占领山坡。

    兵行险着,朱启明也没有想到对方竟然沿着陡峭的山崖附岩而上,对这一临时变故,他觉得非常不适应。

    李定国也发现了这一变故,看到爬近的敌人,他也无能为力,骑兵可以从山坡上冲压下来,但爬上去可不是个好办法。

    “嗵!”

    山坡上,一团血雾腾了起来。

    朱启明想到了自己手里的大炮,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半柱香之后,山坡上遍地都是破碎的尸块。

    后续的士卒一看这断臂残肢,昔日的战友倒在血泊之中,显得非常惊恐,拿着武器的手都发抖不已,身体也不听使唤。一个个任凭将领如何斥责驱使,也不可能再去爬坡。

    可是应了那句话,战场上越是怕死,就越死的快。

    朱启明用千里镜看到效果不错,便开始往纵深去开火打击。一炷香过后,杨展的这一支部队就全崩溃了。

    领头的将领看了看山坡周围形势,发觉不妙,再留下去死的就是自己了。

    与此同时,正面攻击的部队也在骑兵营的打击下左支右绌,甚为艰难。

    这将领索性回去向杨展建议道:“将军,敌寇势大,各部都不能前进,末将请求后退!”

    杨展内心一紧,他也大概知道战况,暗自嘀咕道:这仗刚刚打了一个时辰,便成了这幅模样,会不会是中了他们的圈套?若真是如此,可不能把本钱都丢了!

    想到这里,杨展策马前去仔细的观察着正在进攻自己的骑兵。

    这一看不打紧,杨展甚为惊讶,流寇兵力怎么如此强大了?

    在这四川地界,张献忠还是有能力这是不假的。但那日自己明明看的透彻,如今又是怎么回事?

    “莫非,真是圈套?”

    想到这里,杨展甚为惊慌,但下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张献忠若真的为自己设下了套,但为什么只派出一支骑兵前来攻打呢?张献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杨展想不到的是,此战,他不仅赔上了自己的性命,还送给朱启明很多粮草军械和免费的劳动力及炮灰兼前锋。

    因为,一支千余人的骑兵已经绕道他的后面去了。

    (本章完)
………………………………

第122章 逃窜

    三千骑兵,两千人正面进攻,一千人绕道敌后。前后夹击,朱启明试图一下子将杨展这些人包了饺子。

    他的船队后军因为前锋伪装船的掩护,已经成功的脱离了战场。

    那里面基本都是闷了许久的步卒,冯双礼和白文选各自带了本部兵马找了处不那么危险的地方充当临时码头,就地上岸整队,参与到骑兵营的陆上作战当中。

    商元和洪正龙抱怨这船上待着很无趣,也想着说下岸厮杀一番,但朱启明留他们自然是有用的。

    王复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