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流贼-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定国苦苦思索着。和他一样的还有孙可望。

    厅内闹哄哄的声音还在继续,张献忠也没有阻止的意思。他的内心,已经有了一种很好的说服方法。

    其实说到禁酒,大明朝的子民完全是不陌生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魏武帝曹操所做《短歌行》,士子们也算是耳熟能详。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爱酒的政治家后来在深刻地认识到酒在中国皇权政治中的消极作用时,为了防患酒害,于建安十二年颁布了禁酒令。

    往早一点说。

    春秋中期,晋、楚争霸中原。双方在鄢陵大战一场,结果楚国吃了败战,人马损失大半,就连楚恭王也眼部中箭,不得已狼狈退回营地。

    楚将子反是楚恭王非常赏识的一名干将,这次征战更是奋力杀敌,堂堂五尺大汉此时已经精疲力尽,因为吃了败仗心中更是恼火,回到营中马上大喊仆人要水喝。仆人看子反汗流浃背的狼狈样子,急忙端出了一坛上好的美酒,这子反本来就是嗜酒如命,见了这坛酒迫不及待的夺过来大饮起来,几碗酒下肚,便一头栽在了床上,鼾声如雷。

    而此时的楚恭王呢,吃了败仗心中自是羞恼万分,休战半天后,决心准备下一次战斗,便召子反前来商量对策,而仆人来报说子反病了,楚恭王听后心中很是着急,急忙来到子反的帐中查看病情。

    然而,一进帐他却闻到了一股刺鼻的酒气,看到烂醉如泥的子反,楚恭王怒火中烧,只得对天长叹,说‘天败我也’。事后将因酒误了战事的子反杀了,最终也只得班师回朝。

    在历史上,这种因酒误事的例子很多,谁让我国是酒的发源地呢?

    面对美酒常有像子反这样的人把持不住自己,结果误了大事的大有人在。酒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尤物,因此,也就随酒而伴生了一种专门的“禁酒令”。

    所以说,大明的士子们饱读诗书,怎么会不知呢?

    此刻他们的喧哗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罢了。

    但眼下是非常时期,粮食可以说是当下局势的决定因素之一。没有粮,谁给你卖命?与其徒耗粮草,不如忍一时寂寞。待天下大定,再狂欢也不迟。

    张献忠突然笑了,因为他再次想了想自己那个办法之后,越发觉得搞笑,便不由自主的又笑了。

    张献忠这一笑,下面的人反而不敢再笑了。

    大家都沉默下来,静待大王发话。

    “本王提出禁酒,诸位都很不服。我只问一个问题,我比上古帝王,三皇五帝何如?”张献忠说道。

    “他们本是传说中的人物,怎能与大王相比?”严锡命应该是个酒鬼,第一时间就蹦了出来。

    “哦?这是说我不如了?”张献忠有意责难。

    “是臣失言,望大王恕罪。”严锡命也是滑头,立刻转变口风,“三皇五帝与大王不能相比,乃是他们并未给我等带来好处,大王才是我等的共主。但这禁酒吗?还请大王开恩。”

    “夏禹是第一个提出禁酒的帝王。《战国策》有就一段记载,大意是:夏禹的女人命仪狄去监造酿酒,仪狄经过努力,酿出来的酒味道很好,便献给夏禹品尝。夏禹喝了以后的确觉得很好,但是,他不仅没有奖励造酒有功的仪狄,反而从此疏远了他,还说后世一定有因为饮酒而误国的君王。‘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这句话还真的有先见之明,千年后的纣王帝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诸位对此不知?”张献忠为此也是做了准备的。

    “这个。。。。。。”

    “这个不提。记得周朝初立,殷商留下的酗酒之风依旧在民间蔓延,尤其是殷人终日以酒洗面,有的人自饮自唱,疯疯癫癫,摇摇晃晃地就栽死在了池塘沟壑当中;有的人三五成群聚众狂饮,喝着喝着这酒劲一上来,管他什么街坊邻居,见了就破口大骂、大打出手;甚至因为喝点酒杀人、放火、强奸的也大有人在。周公深感到沉湎于安乐必然会导致亡国的危险,下定决心一定要肃清恶习,以正民风。因此,当周公封自己的弟弟康叔于卫时,特意令康叔在其管辖之地向全体臣民宣布禁酒之令。周公从政治的高度着眼,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限制饮酒的法规。大体有这样几个方面,不妨让本王提醒一下诸位吧:一、不准经常饮酒。只有在举行祭祀或父母喜庆的日子,或与老年人、君主相聚时才可饮酒。二、不得醉酒。饮酒要有节制,不能失去威仪。三、周人如果聚众饮酒,予以严惩。四、人人都要爱惜粮食,努力生产。尽孝敬父母之责任,不得放纵自己的行为。这便是大名鼎鼎的《酒诰》,对此很多老百姓也拍手叫好。法令中约定对于聚众饮酒的人都抓起来杀掉,如发现私酒,轻则罚没酒曲或酿酒工具,重则处以极刑。在这种情形之下,酗酒的风气大大收敛。酿酒的也少了,自然,老百姓也省下了很多粮食,生活较之以前大大改善,社会也安定了许多。。。。。。”张献忠侃侃而谈,将诸人唬的一愣一愣,哑口无言。

    “但本王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说到这里,张献忠故意拖长了嗓音,“若是有人提出异议也无妨,只需过了本王小小的考验即可。”说罢,他脸上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大王,如何考验?”还是严锡命最为着急。

    “你看,我这里有个果子,我们来问问它。在座的诸位谁若是能二十步之外一箭射中,则可免于禁酒。如何?”张献忠把玩着手中的果子。

    “大王英明啊!”

    “臣来!”

    果然有人抱着占便宜的心思来了,这种小手段,对于百步穿杨的战士而言,绝对小菜一碟。

    “不过,放在桌子上似乎难度太小了,不如我来稍微变化一下吧!”张献忠完全是在照搬电影情节。

    “大王尽管放好,看我一箭射下!”来人显然对自己的箭术很是自信。

    “好,好,好!本王就喜欢这样的汉子。那就放在我的头上好了!”

    “万万不可,大王!”严锡命又是第一个上来,其余人都很纳闷这家伙为什么如此爱好逢迎拍马。“大王乃蜀地之主,万金之躯,不能冒险!”这番话义正言辞。

    “严大人果然赤胆忠心,有你在身边,本王很欣慰。既然如此,那就让严大人代本王一试!”张献忠不由分说地把果子放在了严锡命的头上。“开始吧!”他示意射手。

    “大王,臣觉得,禁酒令实在是一件好事,臣举双手赞成!”严锡命吓尿了。

    “严大人,此话当真?这可勉强不得。还是让果子说话吧!”张献忠示意继续。

    “此乃仗义执言!大王英明!”为了保命,严锡命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立场。

    (本章完)


………………………………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让喝,那只能多吃了

    严锡命是很好的例子,他的举动让人们被动的明白了一点:大王说要禁酒,那是动真格的!

    因此,再没有人敢当面提出抗议了。

    当然,不少人也已经打定了主意,明面上不让,暗地里总可以吧?而且,这种禁酒令,要有人带头遵守才行,军中那些人你能制止得住?

    。。。。。。。。。。。

    蜀都新城。军士家属区。

    吴老二随手丢下两只野鸡,大派派地往堂内的椅子上一坐,直喘粗气。

    这里是李报国新买的宅子,是一处两进的小院子,内部价,打了五折。这也花掉了李报国这些年攒下的饷银。

    吴老二孤身一人,吃饱之后全家不饿,自然也没有买宅子的打算。所以,也是自然,他还是住在营里的宿舍。不过,李报国这里俨然已经是他的另一处落脚地。近期休假,他基本都猫在这里。

    “哟,吴老二居然带礼物来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李报国瞅了瞅这位兄弟,心想。

    “营里军务繁忙,一直没空来看你。”吴老二喘吁吁地表示来意。

    “真的假的?你那么忙还整天待在我这?不管你自己信不信,反正老子不信。”李报国斜睨了这家伙一眼,听说他现在在营里也是个基层干部,小小的长枪教头。

    吴老二挠着头“嘿嘿”笑着,他一笑就挠头,头屑雪花似的落在桌上。李报国看着一阵恶心,这货一点也不注意个人卫生,就冲这条良家女子也不可能看上他。

    “打了两只野鸡,没酒了,到你这来看看。”吴老二到底是粗人,不习惯绕弯子,干脆开门见山。他知道李报国也喜欢喝酒。

    “没有!”李报国言简意赅。

    “没有?!”吴老二狐疑地站起来朝李报国走来。

    “这货肯定想闻我身上有没有酒味!”李报国赶紧后退两步,“别离老子那么近,说了没有就是没有!大王下了禁酒令,以后连酒都不许酿了,你还不知道吧?”

    “啥?”吴老二蒙了,“不让喝酒?那还有啥子乐趣?”

    “所以我不是小气,真的是没有酒了。”李报国解释道,“这消息很快就会张贴告示了,军中军需处的酒一定会被收缴起来。往后再饮酒说不定会吃鞭子,罚没饷银的。严重的,逐出营里,论罪处罚也不是没可能!”

    “这是为啥?”吴老二依然很蒙,“好好的为啥要禁酒?”

    “我估计要打仗了,我们小队听到的消息很多,营里可能还要再变化。不让我们喝酒,一定是怕误了事!”李报国分析着。

    “那打赢了仗有没有酒吃?”吴老二想多挖点信息出来。

    “不知道,这种事情我不是特别清楚,也不敢多问。”李报国实话实说。

    “唉。。。。。。”吴老二大失所望的走了,出李家门不远脸一掉又朝市井方向去了。野鸡他没好意思带走,还算有风度。

    “哎!别去了,那边估计也要没酒了。。。。。。”李定国远远地喊了一声。不过,他估计吴老二没听到。

    “儿啊,谁来了?”屋子里传出一声苍老的喊叫。

    “娘,是您的另一个儿子!”李报国答应了一声,又补充说道,“来找我要酒喝!”

    “哦,是老二啊!这孩子,都不学好的!”苍老的声音絮絮叨叨起来。。。。。。。

    吴老二自听了李报国的话后,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当下就决定说什么也要去寻一碗酒来喝喝:万一是最后一顿呢?

    时间回到张献忠下令禁酒的那日。

    严锡命碰了一鼻子灰之后,老实了许多。

    张献忠并未立刻就雷厉风行的让人执行政策,他得首先给商人们找到另一条路才行。

    散会之后,张献忠让人找来蜀都的各个大商人。对他们说道:“诸位应当是忧国忧民之人,今日找你们来,是因为已经决心下禁酒令,各州县暂时不得酿酒。如今天下战乱,百姓食不果腹,不该再浪费粮食来酿酒,希望你们能明白。”

    在座的人物之中,许多人名下也是有酒坊存在的,这也是一大笔收入。而且,各家哪里会没有没有库存呢?

    但是,李铭言听了之后当下就点了点头说道:“大王下令,小人定然会照办。如此,从今日开始,李家酒肆便不再酿酒就是了。”

    高少昌一听着急了,要是酒馆酒楼不卖酒,客人岂不是就不能喝酒了?没酒喝的日子,那可是苦日子,他当下忍不住说道:“大王,我们的酒肆不酿酒,那大家的酒楼卖什么?”

    张献忠微微一笑说道:“不一定非要卖酒不可的,还有许多东西可以营生。况且,也不一定非要用粮食来酿酒不可,本王只是禁止以粮酿酒而已。”

    “大王,莫非您还有绝妙方法说与小的们?”高少昌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这两年他名下的产业扩张了几倍不止,除掉税赋之外,也赚的盆满钵满。这可是多亏了大王指的新鲜招数啊!

    “哈哈哈,不让你们喝,那你们可以吃啊!”张献忠大笑一声,“高掌柜喜欢吃鱼吗?”

    高少昌不明所以,他一把老骨头了,还被问这样的问题,实在尴尬。高家的山珍海味还少?

    “回大王,小人时有吃鱼肉。”

    “那高掌柜喜欢什么鱼?”张献忠不等高少昌回答,便又说道,“比起猪肉本王也喜欢吃鱼,而比起河鱼,我更加喜欢吃海鱼,比起浅海鱼我更喜欢吃深海鱼。”

    高少昌果断愣住了,大概张献忠这句话里的专业术语太多了些吧,但是他还是努力的表现出一副听懂的样子。再一瞄其他人,个个也如自己一般。

    也许也是觉得气氛有些讶异,张献忠问道:“你们觉得这蜀地的鱼怎么样?”

    商人们估计也是第一次遇上这种事情,高少昌呆愣了一会说道:“很……鲜美。”

    “唔……”张献忠摸了摸下巴,神秘莫测的说道,“当年在河南,本王就觉得黄河鲤鱼还是糖醋的好,蜀地的鱼。还是弄成那种烤鱼,上面撒点孜然花椒,才是人间美味。”

    众人又愣住了,他们现在觉得自己和大王之间的差距似乎比天还大了。

    “草原上的鞑子喜欢吃牛羊肉,可羊肉有羊膻味,假如只是靠火烤,去不了那膻味,会让人食欲大降,但是倘若在烤的时候撒上些孜然,可以祛腥解腻,而且闻上去更加鲜香,令人欲罢不能。。。。。。”

    咕咚~~~

    这是吞咽口水的声音。

    李铭言忽然知道大王出的法子是什么了,当真是‘不能喝,那就只有吃了’!

    他现在倒是有些期待,禁酒时期的酒楼生意了。

    (本章完)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其实除了吃,你们还可以喝果酒啊!

    人人总觉得古代人肯定在生活上有许多不便之处,那是因为人们总是拿现代的眼光来看事物罢了。

    马克思曾经说过,要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这一点,张献忠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以前听说辣椒是个舶来品,但眼下的风靡蜀地的火锅里漂的不正是这个东西吗?不仅如此,这辣椒还极辣,让安文思和利类思这两个人都忍不住想带一些回家乡。

    不仅如此,他还明白了另一点:如果你是一个酒徒,又生活在明代,你会大有口福。纵然蒸馏技术还不完善,这时期的酒口感颜色不如后世,但名酒还是有的。

    当然,这里的名酒,不会是“茅台”“五粮液”之类的事物。

    拿蜀都来说,其郫筒酒在这中华大地,也算是小有名气。

    余者如大官之内法酒,京师之黄米酒,绍兴之豆酒、苦蒿酒,高邮之五加皮酒,更是色味冠绝。山西之襄陵酒、河津酒,关中之蒲桃酒,中州之西瓜酒、柿酒、枣酒,博罗之桂酒。。。。。。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后,南京虽不再是京师,但依然是南方最重要的城市。很多士大夫更是纷纷在家中酿酒,一度蔚然成风。因为他们觉得,市面上卖的酒非常粗劣,色重味浓,如同隔夜的浓茶,而且味道还很苦,一点都不精细,适合市井百姓畅饮,但不符合士大夫饮酒“清雅”之风。他们的酒,怕是另一种风味了。

    如此,只是禁止以粮酿酒,也不是不可。更何况,张献忠也没打算赶尽杀绝,一票否了。他的禁酒政策,包含的道道多着呢!

    。。。。。。

    “收起你们的口水,别弄脏了地面!”张献忠喝醒了做梦的诸人,“想必大家还记得那顿火锅吧?!除了那个,本王还知道许多美食的做法,只要你们支持本王的做法,好处自然多多。但若是有人反对,你知道我对待反对者的办法,而我的支持者也很乐意看到有反对者。”

    “小人们不敢,大王说什么就是什么。。。。。。”地下一片心怀惊悚的回应。

    “不过,你们也千万别为难。”张献忠补充说道,“粮食关系蜀地稳定,多多益善,故而不宜酿酒。但这禁酒令不是长久之计,禁酒期间,你们仍可以以果品代替酿酒。”

    “只是这果子酒怕是口感不好,不得百姓喜欢。”一位商人担忧道。

    “本来就是让他们少喝酒的,聊胜于无。况且,我们卖的是美食,酒只做添头罢了。”李铭言觉得这些人很不开窍。

    “无妨无妨,本王倒是找到一个好匠人,酿的一手好喝的果子酒。他的法子可以告诉诸位掌柜。”张献忠不疾不徐地说道。

    “当真有?”掌柜们蠢动起来。

    “那是自然,本王何曾诳过你们。”说着,张献忠命左右宣入一人。

    来人约莫二十出头,不高,极瘦。而且周身并无酒味,不像是会酿酒之人,倒像是侍弄庄稼的年轻佃户。在他身后,有两婢女分别捧着一只果盘和一坛酒走了进来。

    “这盘中蜜饯你们可曾认识?”张献忠指着盘中物问道。

    “认识认识。。。。。。”

    “就是梅子干嘛。。。。。。”

    。。。。。。

    “不错,此物正是青梅干。做成蜜饯酸甜可口,更重要的是这青梅能酿酒,如果酿的好,可比米酒还香醇。”

    “这野果子也能酿酒?真的还是假的。”很多人还是不信。

    “ 青梅酒酿起来的确比米酒要稍微复杂一些,酒曲的比例也更精确一些。但是,这位小哥确实真的酿出了味道不错的青梅酒来。诸位,你们尝尝看?”张献忠示意侍女将酒每人分一些过去。

    端了酒碗,各人先嗅了一嗅,又各自抿了一口。

    “好酒!”

    一试之下,立刻有人赞道。

    “的确,酒味清香,入口清冽,实在佳品。虽不如其他酒的烈,倒也别有一番风味。”又有人接着说道。

    “所以我说,没有大王搞不定的事情。我们跟着大王,一定不会错的!这禁酒令,我高少昌坚决执行!”高少昌一番高谈阔论,全然没了当初的顾虑。

    “不仅仅是青梅酒,本王记得大唐诗人王昌龄曾写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一句,可见那时即有葡萄美酒,但在蜀地我却不曾喝到。幸而,本王得一良方,可酿制葡萄美酒。不知诸位掌柜可有兴趣?”

    每一种酒酿制的过程,都是漫长的,并不是一两天就能成的事情。葡萄酒在后世,他自己就曾酿制过,但那时代的原材料跟眼下有很大的区别,而且葡萄的品种口感也不一样。不过对于酿制方法跟调配,出身化学的张献忠却是熟记于心,就算实验失败,次数也不会多的。

    这个东西应当能算是杀手锏了。

    一种奇妙的美酒,绝对可以弥补禁止粮食酿酒之后的市场空白。同时也可以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简直一箭多雕。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看向张献忠的目光里说不出的惊艳,崇拜与不可置信,还有一股隐隐要从心底冒出来的沸腾的热血。

    “呀,那可了不得。”

    “暧,你们还真别说,这要放以前,谁能想到青梅酿出来的酒味道也会如此美味,说不定还真能用葡萄酿出不一样的酒来。”

    不久之后,掌柜们就在张献忠的撮合下达成了共识:

    “执行禁酒令,不再以粮食酿酒。同时将有能力的工匠师傅集中起来,送给张献忠驱使,自己留下一些会酿制果子酒的学徒工匠即可。各自余下的存酒,则在刑部的命令下来之前能卖则卖。实在感觉贱卖了可惜的,由张献忠统一收购,作实验用途。”

    为此,张献忠付出的代价是,告诉他们新的酿酒法子以及新的烹饪秘方。并给予税收优惠,弥补损失。

    。。。。。。。。。。。

    在诸多的酿酒师傅里,张献忠留下了一个人。这个人正是方不同所发现用青梅酿酒的那个,名唤作陆七八。“陆”这个字,也念做“liu”,同数字“六”音一致。端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字先生”。

    此人据张献忠考察,也算是对酿酒这方面颇有天赋。而且,他的青梅酿酒技艺,可是被张献忠收购了用以收买人心的。留他在身边,说不定会有大用途。

    于是,安抚好关于禁酒的相关利益人员以后,张献忠开始着手于研究禁酒政策的制定。

    (本章完)


………………………………

第二百二十七章 美食与新型农作物的妙用

    如果能穿越到明朝去,通常能吃到什么美食?

    这个问题是以前张献忠不太会想的问题。在后世的穿越里,主人公“穿越”过去,通常都是胸怀大志,一通噼里啪啦,救天下于水火,挽大厦之将倾。可如今,自己真的穿越过来了,他倒是有了别样的想法:倘若自己是个“吃货”穿越到明朝,恐怕多少“大志向”都得扔一边——得先尝够明朝的美食再说。

    大明,作为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的年代,“舌尖上的明朝”本就丰富多彩。这两年所尝的饮食,就能让自己这个好奇的“穿越人”,吃得流连忘返。

    巴蜀大地地理上也属南方,这时代的南方人多吃米饭,饭食的种类也极多。

    拿饭来说,“荷包饭”,则是其中别致一类。把香米与鱼肉用荷叶包裹蒸熟,吃的时候荷叶的香气涌上舌尖。这饭还有另一种做法,是用香桂叶与米饭鱼肉一起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