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兴之主-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汗,此番被洪水淹死的军士一共七万余人,剩下的两三万人虽然侥幸逃了出来,不过大多数人因为受了寒气,怕是要大病一场了。只有十余万人没有被洪水卷入,不过我们粮草和攻城器械至少有七八成完全被洪水冲走了!父汗!”
格鲁虽然也算得上一代枭雄,不过逢此大难同样有些控制不住情绪了,说罢之后立即伏地痛哭起来。
父汗之前已经跟自己说过,下一届大汗就由自己继承,而且此番大军南下先时一路顺风顺水,格鲁的皇帝梦做了已经不止一两天了,不过这一场大水下来,二十余万大军损失三分之一,而且粮草和攻城器械完全被毁,此番休说南下与大夏朝廷对抗,就算是能不能拿下晋阳城都难说了。
听到格鲁痛哭失声,巴托身边剩下的一众亲卫同样神色不忍。倒是达尔干眼中寒光一闪,然后上前一步开口道:“父汗,眼下还不是悲痛之时,想必汉军早已收到消息有所动作了,眼下大军到底继续前往晋阳城还是先行返回雁门关,还请父汗示下!”
听到达尔干一番言语,巴托立即沉声道:“慌什么!此番虽然折损七万余军士,不过我军至少还有十五六万可战之兵,而且晋阳城距离此地尚远,一时半刻汉军根本赶不过来。”
顿了顿,巴托略一思索继续道:“吩咐大军先行返回雁门关稍作休整,至于休整之后如何动作,等到思虑一番再作打算!”
虽然此番损失惨重,不过晋阳城同样只有十五六万可战之兵,可以说双方兵力大抵持平,而且自己已经率军过了雁门关和偏关等地,若不能趁此机会拿下晋阳城,反而率军返回草原,到时候自己再想拿下雁门关和偏关等地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所以巴托并没有吩咐大军直接返回草原,反而想要返回雁门之后再作打算。
听到巴托一番吩咐,达尔干正准备传令众军先行返回雁门关,却忽然看到北方尘土飞扬,一名斥候正快马向着南方奔驰而来。
虽然对于眼前的情景比较疑惑,不过斥候看到巴托也在,还是赶紧上前禀报道:“报,大汗,草原急报!”
听到斥候说草原急报,巴托心中顿时一紧,此番之所以敢悍然南下,就是因为自己早就将草原上那些部落收服,不过此时自己兵败的消息根本没有传回去,草原上如何会生出变故?
想到此处,巴托急声道:“速速报来!”
“禀大汗,幽州方面有汉军将军领兵出关,前往草原上烧杀劫掠,小人前来禀报之时,他们已经洗劫了十余个小部落,察合台万户命小人火速前来禀报,还请大汗定夺!”察合台同样是巴托的心腹大将之一,此番率军南下,巴托命其为王庭的留守大将。
听到斥候禀报完毕,巴托久久不能回复,这个时候众人同样不敢催促,所以只能一时沉寂下来。
良久之后,巴托抬头环顾一周,然后缓缓开口道:“吩咐大军立即起行,返回雁门关!”
之所以没能立即示下,主要是巴托现在同样极为矛盾,一方面此番南下准备充足,而且雁门关和偏关等险要关隘已经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巴托心中不想错失此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过另一方面,眼下一共折损七万大军,而且自己后方不稳,此番继续南下能否获得成功同样未可知也。
格鲁此时早已止住哭声,听到父汗并没有吩咐大军直接返回草原,心中顿时一动,根据自己对父汗的了解,看来此番打击并没有完全让父汗丧失南下的决议。
想到此处,格鲁立即吩咐众将开始准备返回雁门关。虽然巴托吩咐众人立即动身,不过那些死去的将士尸体总要收敛一番,而且此番被大水冲走了大量的粮草,那些死去的战马同样作为军粮。
等到一切都清理干净了,天色已然将近黄昏,想到汉军短时间内还敢不过来,巴托还是吩咐众军休整一夜之后再行动身。
原平县以西,群山之中。
“将军,属下在远处看的清楚,大部分胡人都是直接被洪水给卷入其中了,从他们清理尸首来看,此番胡人二十余万大军至少折损三分之一,而且他们的军粮和攻城器械基本上都被大水冲走了,根本就捞不回来!”
“哈哈哈哈,此番真是天助我大夏!留下三路兄弟继续打探胡人动向,剩下的兄弟速速跟我返回晋阳城禀报殿下和大帅!”
………………………………
第一卷初临大夏第六十四章 运筹帷幄
晋阳城,刺史府。
自孙虎臣率领一众斥候返回刺史府通报消息以来,整个晋阳城完全处于一片欢腾之中。此番只需动用了上百名斥候蓄积河水,居然能够一举灭掉胡人七万余大军,这是开战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胜。
赵凯收到消息之后同样是难得开怀大笑,除了损失七万余大军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胡人打造的攻城器械同样被大水全部冲走了,如此一来至少两个月内胡人休想再次打造完毕,这两月的时间足够自己慢慢布防了。
至于军粮方面,虽然此番胡人的随军粮草同样被冲走大半,不过草原上别的不多,牛羊之类的家畜倒是多得是,只要巴托命人从草原上再赶来几十万只牛羊,军粮方面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所谓功必赏,罚必信。此番大胜主要是借助郭文通和王志远的谋划,以及孙虎臣的亲身施为。
王志远本身就是边军参谋,赵凯思索一番之后决定命其为晋王府司马,虽然这个任命要经过皇帝赵勋同意才算正式,不过眼下刚刚大胜一场,想必赵勋也不会在这中小事上过于纠结,而王志远思虑一番之后同样答应下来。
至于郭文通因为之前一直都是白身,赵凯虽然喜欢他的智谋,却也不能一下子赏赐其太大的官位,只能先聘其为帐下从事,等回到长安之后再作打算。
虽然帐下从事不是什么大官,不过赵凯在北地的一番作为同样让郭文通颇为钦佩,而且赵凯明显是将自己当成心腹对待,如此以来只要慢慢积累,将来自然不会少了加官进爵,所以郭文通同样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至于孙虎臣倒是比较难办了,它本身就是并州总兵,再往上升就只能是兵部左右侍郎了,不过这两个位置眼下并不空缺,所以赵凯思虑一番之后还是觉得先把此番战事禀报朝廷,然后等待朝廷任命。
诸事稍定,赵凯立即召集众人商议接下来的对策。
“诸位,胡人在原平县遭此大败,按说胡汗巴托早该率军返回草原休整去了,可是前方斥候回报,胡人此番返回雁门关之后却并未有返回草原的动向,反而驻扎下来慢慢休整,诸位以为,胡人继续南下的可能性还有多大?”
赵凯同样收到幽州方面传来的消息,史怀良领军出关之后已经踏平了大大小小十余个草原部落,草原上一些小部落为了自保不得不迁往巴托王庭之所在,如果巴托再不下令应对,后方必然有所混乱。
虽然雁门关尚有可战之兵十几万人,不过他们准备的一众攻城器械早已被大水冲走,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没了依仗,赵凯实在有些想不明白巴托为何还不撤军。
“殿下,以老夫对巴托的了解,此人乃是草原上百年难得一见的人物,历来便是雄心勃勃。自古以来,只要草原上出现大一统,必然会向南进军图谋我中原腹地。眼下巴托统一草原,自然同样想效仿先辈进军中原。至于其二,此番胡人南下,虽然拿下雁门关和偏关等地看似简单,不过这主要是靠了内应之力,如果没有雁门关总兵蔡东藩的反叛,想要强攻拿下雁门关就算是损失数万胡骑也属正常。不过此番胡人拿下这两座关城却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原平县一战虽然折损惨重,眼下却仍有十几万可战之兵。如果老夫所料不差,巴托此番必然是打算在雁门关继续休养,等到来年开春之后从再从草原上调集兵力,然后继续南下!”
听罢苏泰一番言语,郭文通点头道:“殿下,臣附议大帅的看法,眼下胡人在原平县虽然有所折损,不过却同样已经进入关内,这对于胡人来说乃是数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以巴托的雄心壮志来说,必然不会轻易放弃,所以臣以来,等到胡人在雁门关休整一番之后必然会继续南下,而且他们完全可以趁着这段休整时间再雁门关继续打造攻城器械,如此一来等到来年开春,自然就能准备妥当了。”
看到郭文通和苏泰都认为胡人会继续南下,赵凯心中同样沉思起来。眼下已经将近隆冬季节,这个时候根本无法继续用兵,如果胡人占据雁门关以为桥头堡慢慢休整,等到来年开春确实极有可能会继续用兵。
如此一来的话,就等于是之前定下的诱敌深入之计完全用不上了,想到此处,赵凯皱眉道:“如果胡人大军果真占据雁门关慢慢休整,眼下天寒地冻之时三军根本无法轻动,岂不是此战还要拖到明年了?”
“殿下,臣倒是有个主意,或许可以试用一下。”看到众人一时沉寂,王志远开口说道。
“志远有何计策,不妨说出来大家谋划一番。”听到王志远说可以一试,赵凯立即双目一亮。
经过这数日的相处,赵凯同样看出来了,郭文通和王志远虽然同样是智谋出众,不过郭文通为人好行险招,而且性格方面有些冲动。至于王志远则大有不同,此人虽然智谋出众,却更善于藏拙,而且性子中大平和,这种人极有个人魅力,无论是谁与其交往都很难生出厌恶之心。
眼下王志远虽然只说可以一试,不过想必其心中至少已经有了六七分的把握。
“殿下是否还记得,此前裴姑娘曾经命其属下护法梁红药潜入胡人大皇子达尔干身边?”
“自然记得,而且梁护法已经传来消息,达尔干现在对其极为看重,虽然称不上言听计从,却也差不多了。”
草原女子因为地域所限整日里风吹日晒,虽然个中不乏一些出色的美女,不过梁红药乃是出身美女如云的闻香教,而且身居护法一职,其本身就姿色比起那些草原女子本就更胜一筹。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梁红药身居闻香教护法,这么多年下来对于各种计策自然是见了多了,所以跟随在达尔干身边之后,还可以时不时的给达尔干一些有用的建议,所以达尔干现在对其越来越看重,已经慢慢当成心腹了。
本来当初让梁红药潜入敌营只是为了刺探军情罢了,不过几场战事打下来,却基本没有用到梁红药出力。此时听到王志远提起梁红药,丁建阳和孙虎臣等人尚未想出所以然来,倒是郭文通和韩同山似乎若有所思。
看到众人似乎还没想明白,王志远接着道:“殿下,眼下梁护法已经渐渐成了达尔干的心腹,所以臣以为,如果梁护法能够提出一些对其有利的建议,达尔干必然会有所认同。”
顿了顿,王志远接着道:“眼下胡人退守雁门关,虽然尚有十余万大军,不过为了来年进军之时能够在兵力上胜过我们,所以此番史怀良将军率军攻击其后,巴托必然不会再从雁门关调集军队前去围剿,所以臣以为,等到幽州方面的消息传到雁门关之后,巴托必然会任命一名得力干将返回草原调谐后方,如此一来就可以让梁护法趁机建议达尔干返回草原。达尔干和格鲁不合乃是人尽皆知的事实,而且胡汗巴托传位于格鲁的心思同样极为明确,如此一来达尔干心中岂能甘愿?只要达尔干返回草原之后我军再雁门关再次胜上一场,届时趁机劝降达尔干的可能性必然大增,只要达尔干一降,巴托和格鲁在雁门关的十几万大军就是腹背受敌了!”
听罢王志远一席话,众人尽皆沉思下来,不可否认王志远的计策确实颇有可行之处。不过孙虎臣思虑一番之后还是开口道:“劝降达尔干之计确实颇有可行,不过为何我军还要在雁门关胜过一场之后再行劝降?而且达尔干与巴托毕竟是父子之情,就算是达尔干愿意归顺我朝,难道他就一定愿意跟我军一起夹击雁门关的大军?”
听到孙虎臣所闻,王志远轻笑道:“所谓兵镇于外,其乱自生。达尔干虽然心中对于巴托不满,不过巴托毕竟是纵横草原数十年的一方枭雄,只有我军在雁门关继续大胜一场,这样才能让达尔干看出来巴托等人不是我军的对手,如果继续征战下去,早晚要被我军所败。而胡汗巴托虽然豪勇,到底是老之将至,连番大败之下心中郁气横生必然命不久矣,届时巴托必然会传令格鲁接任大汗之位,如此一来达尔干将如何自处?所以想要让达尔干诚心归顺,那就必须让其明白,雁门关的胡人大军不是我们的对手。”
王志远这番分析确实颇为透彻,不过韩同山思索一番之后还是开口道:“如果巴托只是战败却并未身死,到时候想要率军返回草原的话,达尔干岂敢率军与其相抗?而且就算是达尔干愿意殊死一搏,草原上各个部落同样早已被巴托收服,他们愿意跟随达尔干一起反抗巴托么?”
“如果巴托兵败,达尔干必然会率军相抗,因为他知道只要一旦格鲁接任汗位,那他自己就命不久矣,所以无论是为了争夺汗位还是求生,达尔干必然不会束手就缚。草原各部落虽然皆奉巴托为主,达尔干征战十余年手下岂能没有一些心腹?如此一来自然就能慢慢与巴托相抗衡,再加上我军从南方强攻,如此一来巴托等人必然首尾不能相顾。”
赵凯与苏泰相互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赞许之色。既然苏泰也同意此计,赵凯便开口道:“既如此,此事就如此商定吧,本王这就命人暗中传消息给梁护法,一旦达尔干返回草原,我军就立即向雁门关开动!”
………………………………
第一卷初临大夏第六十五章 北行
雁门关,胡人大营。
经过原平县的大败之后,雁门关一众胡人这两日以来士气极为低落,虽然军粮方面因为之前储备充足所以暂时并不需要担心,不过一场大水折损七万余人,却连跟汉军碰面的机会都没有,有不少军士心中对于大夏朝廷的看法已经开始逐渐转变,再也不复当初浩浩荡荡南下而牧马的豪气。
巴托返回雁门关之后还是没有打定注意到底是继续南下还是返回草原,纵然巴托一世枭雄,不过目前这种情况却是同样棘手。
原平县败军之后,巴托虽然身体上没有什么毛病,不过精神却是大不如前了。当初南下之时豪情万丈,所以心中自然万事皆顺。不过巴托到底已经是五十余岁的年纪了,而且数十年来身经大笑数十战,这精神一旦萎靡起来,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完全不一样了。
达尔干这几日以来同样是心绪重重,虽然眼下雁门关尚有十余万大军的根基,不过到底是站是回总这么吊着也不是回事,一旦拖的时间过久,军心难免动摇。不过达尔干麾下并没有多少能够参与商讨的心腹,所以只能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思考。
就在达尔干继续烦心之时,却忽然听到门外有人轻声道:“殿下,您已经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好长时间了,要不要妾身给您松懈吃的进来?”
听到门外之人说话,达尔干略一思索开口道:“吃的暂时就不用送过来了,你先进来陪本王说说话吧。”
听到达尔干吩咐,门开之处走进来一名风姿绰约的美女,这女子虽然已经年近三十,不过岁月流转在其身上却完全看不出来,反倒是整个人都透出一股珠圆玉润的感觉,而且观其打扮,明显不是草原女子的装束。
“殿下,自从兵败以来这几日您心情一直不好,难道是军中又出了什么变故么?”这女子正是之前秘密潜入雁门关的闻香教护法梁红药,自从收到晋阳城传来的消息之后,梁红药一直都想劝谏达尔干返回草原,此时听到达尔干想跟自己说话,倒是正合心意。
达尔干身边虽然不乏美女,不过草原女子地位比起中原还要低,达尔干根本就不会跟他们商议军中事务。不过梁红药到底是手段了得,虽然潜入达尔干身边时间不长,却能够让达尔干时不时的跟自己说一些军中事务,而且还能提出一些不错的建议。
听到梁红药开口询问,达尔干叹息一声开口道:“本王担心的不是原平县之败,虽然这场大水让众军损失了七万余人,不过父汗若是全力发动,草原上至少还能再调集数十万人的兵力。本王之所以烦心,其实是为了父汗。”
“殿下莫非是在担心这几日以来大汗将军中事务尽皆交由格鲁处置,反而对殿下不闻不问?”
“不错,父汗虽然一直有心想要传位给格鲁,不过并没有在众将面前公开宣布,可是自从原平县败军以来,父汗渐渐让格鲁全部参与各种调令,这明显是在给格鲁铺路,所以本王不得不忧啊。”
这也就是在跟梁红药说话,所以达尔干还能保持冷静,若是跟自己一众心腹说起这事,达尔干早就怒气勃发了。
虽然草原上因为寿命问题,大多数时候汗位都是由幼子继承,不过自己眼下只有三十岁左右,而格鲁也只是比自己年轻了几岁,所以达尔干心中对于巴托传位给格鲁根本就难以接受。
“殿下是在担心,等到将来格鲁接任汗位之后如何自处?”
“正是如此,虽然眼下父汗尚在,格鲁也不会对我怎么样,不过自从原平县以来,父汗整个人的精神似乎都有些跨了,如果战事再稍有不顺,只怕更是雪上加霜。到时候格鲁一旦接手汗位,本王就性命堪忧了。”
“格鲁殿下毕竟是您亲兄弟,如果殿下担心他将来会对您下手,不如趁现在去向他表明心迹,表示您愿意支持他继承汗位,如此一来想必格鲁殿下念着兄弟之情,将来必然不会再对您下手。”
所谓欲擒故纵,以梁红药的聪明,自然不会一开口就劝说达尔干率军返回草原,否则只能引起达尔干的猜疑。
“哼!格鲁才跟随父汗征战多久?本王自从十六岁跟随父汗率军出征,到如今已经十余年了,草原之所以能够大一统,本王同样出力不少。且不说本王不甘心让格鲁继承汗位,就算是眼下本王去向格鲁表示愿意奉他为大汗,只怕将来也是难免性命之忧!”
达尔干虽然性子略有些鲁莽,不过这么多年跟随巴托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不可能是个傻瓜。自己在军中已经十余年了,而且声望还在格鲁之上,就算是自己现在愿意俯首称臣那也晚了。
一旦等到父汗百年之后,格鲁为了彻底掌握军权,必然不会再让自己活下去,只有自己死了,那么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才能彻底消失。
听到达尔干直言自己心中的不满,而且同样不愿意去向格鲁称臣,梁红药眼中精光一闪,然后开口道:“那殿下准备如何打算?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大汗将手中的权利慢慢转交给格鲁,然后在听凭格鲁的处置么?”
“本王自然不甘心俯首任命,不过眼下父汗尚在,根本就容不得我放肆,平日里我装作毫不在意倒也罢了。若是稍有不满,只怕不用等到格鲁动手,父汗就能处置我了。”
达尔干不是没想过起兵相抗,不过自己麾下的心腹毕竟有数,而且眼下巴托还在雁门关坐镇,所以这个时候想要动兵就是自己找死。
看到梁红药似乎若有所思,达尔干开口道:“事已至此,不知红药可有良策助本王突破难关?”
“殿下,我们中原地区有一句古话,叫做疏不间亲,所以妾身确实不知该不该说。”
“什么疏不间亲?本王面前有话直说就行了。”
“殿下,大汗和格鲁殿下与您到底是父子之情,兄弟之谊,而红药只是一个外人,若是别的事情倒也罢了,此事却是不敢开口,否则若是被大汗知道了,只怕红药命不久矣。”
“嘿嘿,父子之情兄弟之谊?父汗眼下一心想着拿下晋阳城进攻河南地区,然后再传位给格鲁,根本就没有顾及我这个儿子的死活。至于格鲁,他现在恨不得我立刻就死,这种父子之情兄弟之谊不要也罢!比起他们来说,倒是红药你跟本王更为亲近。”
看到梁红药似乎还是有所顾忌,达尔干继续道:“若有计策直说无妨,本王也不会傻到让父汗知道这计策是出自你之手。”
“既然殿下执意想问,红药请殿下听一个故事。”
看到达尔干似乎有些疑惑,梁红药接着道:“在我们中原地区,古时候有一个皇帝,一共只有两个儿子。不过这两个儿子都不是皇后亲生,所以皇后对于他们不但没有丝毫喜爱,反而是百般刁难,若不是有皇帝护着,他们两个早就死于非命了。为了逃避皇后的刁难,其中一名皇子请命代替皇帝巡查四方,平日里根本就不在皇宫之中呆着。而另一名皇子则觉得皇后不可能真的敢对自己下手,所以平日里依旧住在皇宫之中。结果住在皇宫之中的皇子最后终于被皇后毒死,而请命外出的皇子则幸免于难,终于终于继承大位。”
听到梁红药一番话说罢,达尔干略一沉思开口道:“红药是想建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