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企业之殇:竞底-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旱渍咴诖唇ň旱鬃橹蛟谝延械木旱鬃橹校镁旱渍叩牡匚缓螅欢系某晒Γ銮烤旱渍叩氖盗偷匚唬蛊湓嚼丛饺菀滓谎跃哦Γ云淠芰Φ闹室梢步浼!A硪环矫妫旱渍哂星苛业钠烫拥某宥烫咏聪孕缘脑龀ぃ饨杈旱渍咔苛业某删透小R虼耍旱鬃橹墓婺#豢啥糁频乩┱藕头糯螅钡交鞔┕婺5紫摺T谥泄执桃凳飞希罅科笠道0茉诠婺5紫呱希喝鐅cd巨头爱多公司,在规模扩大后难以完善财务机制和产权机制;如白酒行业的传奇秦池,在销售猛增后,不得不用四川白酒进行勾兑,从而被媒体曝光;如保健品行业的三株,组织规模和销量脉冲式地扩大后,危机公关能力却成为致命的底线。案例:死于规模底线的日本八佰伴八佰伴于1930年由农民出身的和田良平日本电视剧阿信的原型创办,主要出售水果。1962年,和田一夫从美国学成归来,接下了父母手里的八佰伴。

    第102节:三、底线类型

    一夫苦心经营20多年,使八佰伴1986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打通了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此时,八佰伴在国内拥有82家店,海外只有12家店,人员6000人。上市为和田一夫打开了快速铺摊子的资源大门,八佰伴开始在海外急剧扩张,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八佰伴在16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50家店,员工近30000人,成为日本在亚洲的头号海外企业。规模急剧扩张后,八佰伴的管理能力被打到底线。在内部管理方面,八佰伴虽然组织机构庞大,但采用家族式经营,决策高度集中于最高竞底者和田一夫,同时没有得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快速扩张使中层经理人才极度缺乏,内部管理混乱,例如八佰伴在香港沙田租用的写字楼,从租用到关门的五六年时间内,有13的地方一直空置,无人过问,在租金十分昂贵的香港,这种情况对其他公司是不可想象的。但家族式管理并不可靠。和田一夫让其弟弟做日本八佰伴的总裁,不仅下面的人向他汇报假账,连他自己的亲弟弟也汇报假账。在经营决策方面,由于扩张太猛,权力又集中于一人之手,和田一夫根本无法对重大决策做出细致、周密的考虑。超市经营的好坏,选址至关重要,但八佰伴在这方面显得很随意率性,如香港马鞍山新市镇只有十几万人口,又缺少流动人口,因此购买力非常有限,但八佰伴不做深入调研,就在此开设大型超市,结果从开业一直亏损到关门。掉入多元化陷阱。和田一夫早期的成功,使他自我膨胀,盲目自信,除了到处开设分店外,在没有周密投资计划的情况下,八佰伴同时向房地产、金融业扩张,丝毫不顾自己的能力底线。另外在高速扩张中,和田一夫觉得,从银行贷款获得资金这种方法,不够爽快便利,喜欢直接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结果得罪了长期交往的主力银行。结果,当危机发生时,曾经担任八佰伴主力银行角色的日本所有大银行,全都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第103节:三、底线类型

    作为一名典型的竞底者,和田一夫同样缺少反省能力,即使在八佰伴破产后,和田一夫还是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由于击穿底线,而引至溃败的结局。他耿耿于怀地对日本媒体絮叨道:在八佰伴宣告破产前半年,我赶回日本实施拯救计划,将16家店铺卖给另一家日本大型超市集团大荣公司,得到320亿钱款,但我轻信了别人的话,认为只要将这笔钱还给银行,银行还会贷款给我,但银行收到这320亿后,却没有履行诺言,拒绝贷款,这样八佰伴不得不宣告破产,这是我很大的一个决策错误,如果不把这笔钱立即还给银行的话,也许八佰伴还能够存在下去。我认为银行这样的做法,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经历八佰伴破产的和田一夫还能有这样的宏言,只说明竞底者是极其难认错的。也许正因为和田一夫有如此坚定的近乎盲目的自信,才能开创出八佰伴的巨大事业,也正是由于这种病态的自信,才使八佰伴盛极而衰,堕入覆灭的深渊。八佰伴这块日本人打造的墓碑,就立在竞底者们快速扩张的道路旁,但他们要么匆匆而过,要么随意对之感慨一番,继续奔走在自己的扩张之路上。衷心希望中国的企业家们边扩张自己的规模,边拓展自己的能力底线,不要最终将它们击穿。5机制底线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运行机制如儿童的骨骼,将逐渐成熟、完善,以支撑越来越大的体积和重量。这种机制主要由决策系统、监督系统和执行系统三大部分组成。犹如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理性地进行经营企业,使这种机制能够有效地运行,保证企业稳步发展。但在某些特殊状态下,各系统之间的平衡可能被打破,此时企业将面临机制失效所带来的风险,这种风险的极限状态就是机制底线。案例:击穿机制底线巴林银行灰飞烟灭1995年2月26日,英国央行宣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巴林银行申请资产清底。10天后,这家拥有233年历史的银行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收购,意味着巴林银行的彻底倒闭。

    第104节:三、底线类型

    巴林银行在英国声名显赫、历史悠久,素以发展稳健、信誉良好而闻名,其客户主要是包括英国女王在内的显贵阶层。但这家在全球范围内掌控着270多亿英镑资产的庞然大物,竟毁在一个只有28岁的毛头小伙子手里。里森是英国一个泥瓦匠的儿子,从未上过大学。1987年加入摩根斯坦利,1989年在伦敦受雇巴林银行,开始只是一名从事清算工作的内勤人员,但里森聪明外露,工作出色,赢得了管理层的信任和重用。1992年,他被派往新加坡公司担任经理,他的赚钱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1993年,年仅26岁的里森通过期货交易,为巴林银行赚得1000万英镑,占巴林当年总利润的10。这种非凡的成功,使里森赢得了上司的赏识,为了用好这样一个具有适当综合能力的交易员,巴林让里森在新加坡既担任期货交易部经理,同时也兼任清算部经理,让里森自己监督自己。这样的机制给了里森瞒天过海的机会。在进行期货交易中,有时会因为疏忽或失误发生错误交易,此时银行会将该项错误转入到一个被称为错误账户的账户中,然后向总部报告。里森在1992年担任新加坡的期货交易员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错误,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要求里森另设一个错误账号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几周后,伦敦总部又要求用回原来的99905账号,却没有要求里森将新加坡的错误账号销户。这一疏忽使巴林银行的管理机制出现了一个漏洞,正是这个被疏忽的错误账户,三年后使巴林银行遭受灭顶之灾。最开始,里森只是将一些正常疏忽造成的失误交易,记录到错误账户中,但由于他兼任清算部经理,因此很方便地隐瞒了这些错误交易所造成的损失。接着,这些错误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急于挽回损失的里森不得不走向另一种错误:冒险。1994年7月,里森的损失已达5000万英镑,他成为一个红了眼的赌徒,一边将巴林银行存在花旗银行的5000万英镑挪到错误账户中,继续赌博;一边做假账蒙蔽巴林银行的审计人员。

    第105节:三、底线类型

    他的冒险时而成功,时而失败。1995年2月份的头一周,里森狂赚1000万美元,巴林高层欣喜若狂,梦想里森每周能为他们赚那么多,因此无条件为里森的疯狂举动供给资金。但高收益必然有高风险,当市场的走势和里森的操作完全相反时,巴林银行的损失达到86亿英镑,最终死于非命。案例:中航油击穿机制底线,巨亏55亿美元发生在新加坡的中航油,因为炒期货亏损55亿美元的重大事件,也是由于击穿机制底线所致:事发之前,中航油曾聘请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制订了风险管理手册,在风险控制流程、风险管理委员等方面,拥有完备的制度。但在处理期货交易的过程中,规定的流程成为形式,设定的风险管理体系并没有发挥作用,使中航油卖空石油期权的损失,从2004年1季度的580万美元,扩大到6月份的3000万美元,直至11月底的55亿美元。设立机制无疑是需要智慧的,而很多时候,能敏锐地感到机制受到挑战并坚守住机制底线则需要更大的智慧。有时,人们会像大海中航行的水手,受不了女妖缥缈、美妙的歌声,奋不顾身地从甲板上纵身跳入海里,这时,他们就将机制为他们构筑的保护网击穿了,成为女妖的牺牲品。如何设立机制,如何坚守机制,同时又保持灵活性进行权变,显然能极大地考验企业家的智慧。6观念底线观念是直接影响人们行为的一系列主观标准和意识。中国人喜欢说思路决定出路,这说明有时改变思路非常重要,但思路是人的观念与现实环境碰撞中产生的,不突破观念的底线,思路只能在陈旧的观念框架内低水平循环。但观念底线并不十分显眼,有不少人混混沌沌地过了一辈子,压根都不知道自己被哪些观念束缚着,生活在哪些观念的囚笼中。案例:美国富人与中国富人在工作观、财富观、子女观上,为何有差异2008年,蝉联十三届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在退休前一周,决定将自己总计580亿美元的财产全部捐献给慈善基金会,一分一毫也不留给自己的子女。

    第106节:三、底线类型

    这一决定让中国人大跌眼镜: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也出现了百亿甚至千亿级的富豪,但能在英姿勃发的壮年时期,就进行有相当大规模的慈善捐献的中国人,不要说打着灯笼难找,就是用卫星也搜索不到。很多人将这种差异归结为对财产舍不舍得,看不看得开的情感问题,但实际上是这两类富人的观念底线不同:对比尔盖茨来说,编程和创办公司是他的人生最爱之一。在他创办和经营微软的30多年历程中,可以说他一直在干着自己最喜爱的事,他曾经直白地说:我没有什么钱,我只有微软大约35的股票和175万美元的年薪。虽然我很擅长乘法,但我从不看股价,所以不知道我的股票该乘以什么数字。我不认为有钱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很高的声望。商业是一种好游戏,竞争激烈,规则极少,不要以钱计算得分。我想我们的工作环境应该是一个像校园一般美好的环境。我们把员工分成不同的组,为每个人配置需要的工具、计算机、一切所需的东西和他们自己的办公室,这可以让职员们集中精力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我的工作就是要创造一种真正优越的环境,让公司员工在这种环境中真正能够舒心地工作我们拥有天才的雇员并且时刻不忘更上一层楼,要不是这样,我们早就沦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软件公司了。如果不是我对这份事业有如此的激情,我绝对坚持不了。2006年,比尔盖茨在他的住宅里招待了**,让中国人大跌眼镜的是,他竟然只用了三道菜。比尔盖茨认为,他生活中最大的挥霍,可能是打扑克牌输钱最多不过五百美元。因此,当比尔盖茨退休时,他已经享受了工作这个幸福的竞优过程,而580亿美元的财富,可以说是社会给他的额外奖励,这笔巨额财富在比尔盖茨的眼里,绝不比工作的乐趣更重要。有中国人说,比尔盖茨的捐赠是为了逃避遗产税,这显然是以竞底小人之心,度竞优君子之腹。实际上,当小布什总统刚上台时,为了振兴美国经济,曾经考虑要用取消遗产税的方法来促进消费,而以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为首的上百名美国最富有的人联名给白宫写信,呼吁不要取消遗产税。显然,慈善事业也是比尔盖茨热爱且擅长的活动。

    第107节:三、底线类型

    美国股神巴菲特正是欣赏比尔盖茨比自己更强的花钱的能力,曾将自己赚得的370亿美元,捐献给后者的基金会。巴菲特对工作的看法也很有意思,他认为:投资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娱乐,我喜欢通过寻找好的猎物来捕获稀有的快速移动的大象。巴菲特喜欢研读目标对象的公司报表,他从中获得了猎人寻找猎物的快感,因此才能数十年如一日地享受他的投资生涯,他也一定认为,巨额金钱是人生对他的额外报酬。巴菲特说:我所想要的并非是金钱。金钱多少对于你我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我们不会改变什么,只不过是我们的妻子会生活得好一些。我所想要的并非是金钱,我觉得赚钱并看着它慢慢增长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哲学家告诉我们,做我们所喜欢的,然后成功就会随之而来生活的关键是要弄清谁为谁工作吸引我从事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它可以让你过你自己想过的生活,你没有必要为成功而打扮每天早上去办公室,感觉我正要去教堂,去画壁画。我们不因大人物或大多数人的赞同而心安理得,也不为他们的反对而担心。巴菲特76岁时再婚,当记者问起度蜜月一事时,他的新婚妻子说:他在办公室的每一天,都是度蜜月。对于金钱改变自己的生活,巴菲特则认为私人飞机是钱改变他个人生活方式的唯一一点。巴菲特的三个孩子各自经营着自己的基金会,他也给这几个基金会捐赠,但金额加起来还不到给盖茨基金会的零头,因为他比我花钱更有效率。他认为,捐赠和做股票买卖一样,应该把钱交给最有效率的人来经营。在美国富人的眼里,生活就是体验,而对财富的享受,只是体验的一种形式,不能让孩子由于财富过多,而影响了他们对生活其他方面的体验。他们希望孩子通过创造自己的竞优生活,而享受到生命的快乐,巨额财富反而有可能破
………………………………

第13节

    坏了他们的生活。正如美国希尔顿酒店的女继承人帕里斯希尔顿以其奢华的生活和丑闻女皇的名声,闻名于世,这显然不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等明智的富人所希望看到的。

    第108节:三、底线类型

    而反观中国的富人们,他们大多采用竞底的方式聚敛财富,长期牺牲生活质量,财富是人生对他们的唯一回报。如2008年富豪榜首位的国美老板黄光裕,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扑到公司的经营上,常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日常娱乐只是偶尔看看电视,他从来没说过自己很幸福,却总是抱怨太累,说如果重新择业,第一就不干零售业。2008年11月,黄光裕因涉嫌操纵市场,被警方带走调查,媒体报道其在港澳赌博,输掉80亿之多。确实,像这样辛苦竞底聚敛起来的财富,实在弥足珍贵,中国的富人们当然舍不得捐出来做慈善事业。而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由于中国还处在竞底阶段,中国的富人们很清楚被竞底者处于底线状态时的艰难生活条件,因此他们很担心自己的后代被人竞底,本能地想多留一些财产,使他们远离底线。因此,和美国相比,中国更缺少受公众欢迎和尊重的富人,这并非仅仅因为民众的仇富情结和红眼病,而更多取决于中国富人们的所作所为。而最终的根子,还应上溯到竞底这个最终的源头上。案例:不许竞底管理大师戴明的理念,和中国竞底者的异同人们曾经尊崇美国人戴明为质量管理之父、日本经济的救世主、美国复兴的导师、工业革命先驱,目前盛行的国际质量管理标准iso900x系统,和美日盛行的质量管理标准tqtqc、六西格玛,等等,都可以在戴明十四条中找到类似的思想。戴明是一位美国大学的统计学教授,兼管理咨询专家。二战以后,他一直通过媒体向美国人呼吁:高成本产品肯定要在全球化激烈竞争中,遭受灭顶之灾,唯有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才能使企业有持续改善能力和持续竞争力。但二战的胜利使美国人的自我感觉太良好了,他们对戴明的啰唆根本听不进去。而战败的日本,企业复兴十分困难,deinjapan日本制造成了低质低价的代表。有些日本公司想方设法在一个名为usa的日本小村庄设厂,这样他们的产品就能打上deinusa美国制造,借以蒙骗外国人。

    第109节:三、底线类型

    当时的日本人对低劣的质量,具有极强的忍受力,也就是说他们的底线非常低,日本制造就是垃圾的代名词,但日本人必须出口产品,因为他们自己生产的粮食根本不够糊口。为了重振日本经济,占领军司令官麦克阿瑟将军邀请了包括戴明在内的大批专家到日本访问。在这期间,日本科学家及工程师联合会慧眼独具,他们发现了戴明。1950年6月,戴明再次受邀来到日本,当时,他认为日本的产品都是净负值,但为日本人的坚忍精神所感动日本人是比中国人更肯对自己竞底的民族。在日本科工联合会的主持下,控制着日本80资本的最有实力的21位企业家,来恭恭敬敬地向戴明请教:日本企业应当如何向美国企业学习管理戴明的话却让他们瞠目结舌:你们不要复制美国模式,你们只要运用统计分析,建立管理机制,五年之后你们的产品质量将超过美国。没有人相信戴明的话,但戴明的理念和方法,却相当符合日本人注重细节、认真求实的秉性,因此他们开始全心全意接受戴明的培训。最终,戴明的话却还是被证明错了:日本人的产品质量,只用了四年就超过美国,而不是五年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工业将美国整个打翻在地,日本人狂呼要收购美国,美国产品在海外没有市场,而国内市场则受到日本产品的猛烈竞底,美国经济濒于崩溃。1980年6月24日,美国播出电视纪录片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这部片子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给了美国人一个巨大的震撼:创造日本经济奇迹的智囊,居然是美国人戴明一夜之间,美国通用、福特、摩托罗拉、宝洁等巨型企业,甚至美国宇航局都来紧急求教。结果,10年后,濒临破产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稳居世界企业前10名。观念的力量是多么巨大而要突破观念底线,又是何等的艰难中国人说不见棺材不落泪,正是说明了这种难度。

    第110节:三、底线类型

    因此,美日朝野给了戴明难以计数的荣誉。1991年,丰田汽车公司主席丰田喜一郎领取日本全面质量管理最高奖戴明奖时,声泪俱下:没有一天,我不想到戴明博士对丰田的意义,戴明是我们管理的核心,日本欠他很多。戴明的事迹虽然很神奇,但其真正的管理要点,却只有十四条,正符合话不在多而在精:1建立坚定不移的目标,用以改进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使企业具有竞争力并能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头上注重质量,实际行动上只要能达到客户的最低标准就行。2采用新的经营哲学,企业正处于一个崭新的经营年代,管理者必须认清新时代的挑战,确认自己的责任所在,挺身领导,替员工应变。中国竞底企业强调落后的威权管理,领导想方设法把责任推到员工身上。3停止依赖检验以获得质量,以一开始就制造出高品质的方式取代大量的检验。中国人喜欢先污染,后治理,不到制造的产品产生严重问题,绝不积极改进。要改进,也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4停止仅以价格作为评判交易的基础,应以最低总成本来评判,一种物料最好向同一供应商采购,并建立长期忠诚与互信的伙伴关系。竞底型企业特别喜欢以低价竞争,同时为了降低成本,也常常选择多个供应商进行恶性竞底,很难做到与供应商的长期忠诚与互信。5不断改进生产与服务系统,改善质量与生产力,进而持续降低成本。中国人降低成本主要靠牺牲环境,无休止地加班,尽量压低工资,偷工减料。6进行在职训练,提升员工能力,对工作充分了解并能有效执行。中国人强调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当员工遇到问题时,上司只会要求不要有任何借口。7建立领导风格,确认领导的目的在于协助人员、机器与装备,把工作做得更好。除了生产线上的作业员之外,管理者的表现也应该接受督导。中国的管理者都是大大小小的竞底者,要督促和指导他们,他们会觉得自己的面子下不来。

    第111节:三、底线类型

    8排除恐惧,使每一个员工能在有安全感的环境中,更有效率地为公司工作。中国的老板唯恐员工有了安全感,而变得缺乏狼性,没有进取心,因此效率低下。如华为的任正非,就拼命想把公司内部的沉淀层去之而后快,不惜用万人大辞职来对付新劳动法。9部门之间的人员,不论是研发、设计、制造或行销部门的人员,都应通力合作,形成团队,共同解决问题并防患于未然。中国老板不喜欢员工有太多跨部门的横向沟通,因为这样可能使公司的竞底政策更被人洞察,从而导致员工思想混乱,容易产生异心。10避免向员工喊口号、说教或定目标,要求员工达到零缺点或新的生产力水准,这只会造成他们的反感,形成与公司对立的关系,因为许多生产力低弱的情形是制度不良所造成的,不应一味要求员工。竞底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