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和四年伊始-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申锡微微点头,睁开眼睛缓缓站起来,背着手往走,一夜大雪,天地银装素裹,院子里管家正指挥着仆役打扫院落的积雪,宋申锡随意的扫了一眼,发现仆役的人数不少,而且都是些新面孔,随口就问道,“夫人又买了奴婢做家用吗?”

    亲随管事王书文候在一边,他轻声道,“回大人的话,家里是多了一些奴婢,不过不是夫人买的,而是漳王府宫使晏敬则送过来的!”

    漳王李凑?宋申锡有些奇怪,他和漳王李凑并不熟悉啊,漳王府宫使为什么送奴婢过来?“什么情况,我怎么不知道?”

    王书文在一旁笑道,“回大人的话,这些日子长安城里,欠债讨债的事情闹的厉害,有不少人为了筹钱,把田产庄园产业还有奴婢拿出来发卖,市面上多了很多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好货色,小的看见了这波奴婢资质很好,就想买了,可是手上暂时短缺金钱,刚好遇见漳王府宫使晏敬则,他也是河东人,与小的是同乡,便出钱买了,说是送给小的,小的百般推脱不得,只好先带回来,夫人已经知道了,正想向大人汇报呢!”

    夫人怎么没和我说?宋申锡有些诧异,转而又一想,不过几个奴婢的事,才值几个钱?夫人想必也没放在心上吧,宋申锡笑笑,对王书文笑道,“这些奴婢不错,都留下吧,另外你去账房支些钱,把钱还给漳王府,我得空见了漳王殿下,也好生谢谢他!”

    王书文连忙答应着,搀扶着宋申锡登上暖车,大臣们入朝,原本都是骑马,但是在元和朝,青州李师道派遣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刺伤御史大夫裴度,朝野震惊,当时宪宗皇帝就放了例,允许文官可以坐马车上朝,宋申锡这辆暖车就是当今陛下赏赐的。

    宋申锡上了暖车,王书文上前为他轻轻放下车帷,马车轻轻摇晃着前行,宋申锡坐在暖车上闭目养神,头脑里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皇帝陛下闪烁其词模棱两可,到底要他做什么?买官卖官出售爵位,很多事情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安史之乱后,朝廷财政严重空亏,入不敷出,入冬的时候当今天子想要修一处暖房度支都说没钱,天子也只能作罢。

    朝廷缺钱如此,但是长安城里富贵官宦骄奢淫逸,岭南前节度使胡照强过寿,府里大摆宴席,杀千羊,请金霞寺和尚大开法会,耗资百万,眼睛都不眨一下,还有这次债帅风波,二百万缗?王守澄竟然收了二百万缗的贿赂?这个数目让宋申锡眉头直跳,那阉奴他还真敢收?皇帝陛下的意思是整顿朝纲,禁止官宦擅权,可是隐约之间,宋申锡有个荒谬不堪的念头,甚至有些不敬,皇帝陛下不是愤怒王守澄收受贿赂,而是介意王守澄收受了贿赂却吃独食,然后私下里却分赏赐神策军将士,拉拢人心。

    这是人君大忌!

    帝王心思不可揣摩,但是却也是有迹可循,王守澄以神策右军中尉身兼内枢密使,独霸神策右军,现在更是明目张胆的驱逐仇士元,他想干什么?他想做李辅国吗?满朝文武心里都没底!

    宋申锡有些头疼的揉揉眉心,唉,朝政糜乱一团糟,他无法确定,皇帝陛下给他的期待到底是什么,是要他团结有志之士铲除嚣张跋扈的王守澄,还是要他牵制日益做大的内苑太监?还是说要他搜集搜集钱财,补充内帑之需?

    一路无话,宋申锡进宫签到,然后进去中书门下,进屋刚刚缓了缓,一口茶水还没有喝,牛僧孺便拿着一个文书过来了,拱手随意见礼之后,小厮沏好香茶,两位宰相随意聊天,说说笑笑气氛融洽,说辞谈诗兴致盎然,过了一会,牛僧孺指指桌上的文书,笑着道,“京兆尹袁大人前些日子晚上起夜,雪地里滑倒了,伤了老腰,如今卧床不起,今天一早上了伤病告退的辞职奏章,老袁顶不住啊!”

    牛僧孺说着话叹息不已,宋申锡也跟着摇头,京兆尹袁某人这是当了逃兵,此时长安城债帅风波四起,伤人性命逼债强取豪夺屡见不鲜,更有皇亲国戚达官勋贵横行无忌,京兆尹焦头烂额顾此失彼,不要说他雪地滑倒,再闹下去,他仕途都要栽跟头了!

    牛僧孺与宋申锡两位宰相都理解,宋申锡笑道,“既然袁大人上了告退的折子,那就允了吧,何必强人所难呢?”

    牛僧孺点头笑道,“宋兄所言极是,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袁大人一告退之后,京兆尹的位置就空了出来,不知道宋兄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呢?”

    宋申锡一笑,“嗯,牛大人客气了,宋某署理中书门下时日尚短,还要再学习补课,不知道李宗闵李大人路随路大人有什么意见?”

    牛僧孺一笑,“袁大人告退的折子,我拿到了顺路就到了宋兄这里,李宗闵和路随两位大人还不知道这情况吧,宋兄既然没有提名,那京兆尹的提名就拿到中书会议议事吧,可好?”

    宋申锡笑道,“牛大人言之有理,如此甚好!”

    两位宰相正在议事,外面有从事叩门进来,“两位大人,光王李怡殿下,因为玉泉山七星聚首之事前来中书陈情。”

    嗯?宋申锡和牛僧孺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困惑,玉泉山七星聚首闹的沸沸扬扬,朝野皆知,但是这些事不归中书管啊,皇家以道门为国教,以宗正管理道门事务,这玉泉山七星聚首,光王应该到宗正寺陈情,怎么来了中书门下?

    一时间想不明白,牛僧孺便笑道,“走吧,宋兄,我们去看看吧!”

    (本章完)
………………………………

第109章 御前奏对(一)

    玉泉山七星聚首,乃是道门盛事,光王李怡却来中书门下陈情?宰相牛僧孺和宋申锡都有些意外,虽然这些玉泉山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但是朝廷诸位宰执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事情上面,因为皇家以道门为本家,以宗正寺管理道门事务,隶属皇家内务,皇帝没有旨意,中书门下等闲不会越权行事,中书门下的注意力此时全在内苑几位首领大太监身上,王守澄与仇士元的纷争骤起,内常侍韦元素竟然和知枢密使杨承和走到一起了?

    还有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中兴名将西平王李晟的几个儿子,一向与神策军亲近,可是此次王守澄与仇士元相争,李愿与李顺兄弟却袖手旁观,两不相帮,反倒与韦元素杨承和走到一起,河中观察使乔远重金贿赂王守澄,谋求河中节度使之位,王守澄也大力支持,河中观察使晋级节度使事情已成定局,但是李愿李顺兄弟来摘果子,李愿出任河中节度使的风声四起,王守澄与仇士元相争,无暇顾及此事,乔远美梦落空,苦心积虑为人做嫁衣,未免可笑可悲!在朝中没有朋党相助,都会落此下场,见此情景,满朝文武无不心中戚戚然。

    是以当下朝中大臣相互守望,共同进退,此时已经蔚然成风,但君子不党,事实虽然如此但无人明说,也相互之间党同伐异,却指责对方为朋党,攻讦不休。以穆宗朝宰相李逢吉为起始,在内苑勾结内侍王守澄,在朝野大肆排挤裴度等人,独霸朝纲,身边有子弟党羽李仲言等人号称八关十六子,收受贿赂封官许愿,声势浩大,朝野侧目。另一个宰相李吉甫与裴度联手才扳倒李逢吉,但朝廷庙堂之中,重臣各自站队,裂痕已经形成,历经元和朝、穆宗朝、敬宗朝,再到当今天子,朝中大臣分作两派,此起彼伏,争斗不休。

    大和三年,裴度推荐浙西节度使李德裕出任兵部尚书,皇帝陛下有意启用李德裕出任平章事,拜李德裕为宰相,时任吏部侍郎的李宗闵心急如焚,得到内苑女尚宫宋若熙和知枢密使杨承和的帮助,抢先拜相,将裴度迁往山南西道作节度使,将李德裕徙往西川节度使,并严命李德裕不得在长安停留,即日赴任,而裴度确是三朝元老,李宗闵并不催促,却不准裴度进宫面圣,一举一行都要向中书门下报备!牛僧孺和李宗闵亲厚,李宗闵拜相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牛僧孺引荐入朝,同时排斥李德裕的同党李绅,然后李宗闵与牛僧孺掌控朝堂,中书门下四位宰相,他们占其二,路随是老好人,无关紧要,宋申锡却一向不朋不党,有皇帝陛下亲自任命为平章事,皇帝陛下的心思,李宗闵和牛僧孺需要揣测,因此性情豁达的牛僧孺便天天与宋申锡聊天叙事,气氛倒也十分融洽。

    宰相心怀天下大事,长安城里和尚道士吵架的事,还不能让大唐尊贵的宰相放在心上,是以玉泉山七星聚首的事情他们也曾听闻过,但是都没有放在意上,道士们门第众多,玉泉山七星聚首谁知道又是什么把戏?

    “宋兄,请!”牛僧孺拿起文书,笑着示意宋申锡先行,宋申锡也笑着道,“牛大人,请一同去听听光王殿下如何说?”

    两位宰相不紧不慢往政事堂而去,安史之乱后,朝廷的中枢决策机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逐渐被中书门下、翰林、枢密取代,这里的中书门下是指中书门下政事堂,是宰相主持朝政的机构。贞观年间为了设立了政事堂,作为三高官官议事的地方,开元年间,张说为宰相的时候,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列五房,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其中枢机房掌管皇帝机密文档,由宦官出任,是连接皇帝和宰相的桥梁,对外传达皇帝诏令,对内向皇帝上达大臣奏章,地位日益重要,后面又分为上下枢机院,分设左右枢密使,参与军国大事,参议朝政,权势显赫。

    翰林则有天子私人之说,玄宗朝把翰林分为两种,一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二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其中,翰林学士起草机密诏书参谋机密,为皇帝出谋划策,资历最深者一人称为翰林承旨,翰林学士地位日趋尊贵,可以与宰相一起参议军国大事,谏言皇帝,翰林学士多是皇帝心腹之人,出任宰相也是寻常事。

    宋申锡就身兼着翰林学士的殊荣,时下四位宰相,李宗闵居首这点无需质疑,牛僧孺清廉正直声望最高也是公认的,路随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也是肯定的,宋申锡确是翰林学士天子私人,地位未必就比上面三位宰相差。

    牛僧孺与宋申锡随意的走着,光王虽说是朝廷亲王,但是朝廷有大大小小的亲王一大把,光王?爷未必能让两位宰相上心,所以当有中使来请两位宰相的时候,“牛大人,宋大人,陛下在浴堂彩门奏对,请两位大人过去叙话。”

    牛僧孺和宋申锡都有些意外,宋申锡看了牛僧孺一眼,“怎么,何事惊动陛下了?”

    中使来人毕恭毕敬的向两位宰相执礼道,“河东节度使柳大人遣使上奏,弹劾内侍岳齐擅自斩杀宁远将军韦厚,陛下又听闻河中府准备驻节丹同渡,是以召集诸位大人议事!”

    宋申锡与牛僧孺对视一眼,都有些诧异,岳齐是神策右军中护军仇士元的得力义子,那么河东节度使弹劾岳齐的奏章,不问自知就是王守澄呈到御前的,怎么?下面的厮杀这么快就要御前争锋吗?

    牛僧孺沉吟了一下,问中使太监道,“李宗闵大人可曾去了?陛下此次都召集了哪几位大人?”

    中使太监抿嘴一笑,抱拳拱手道,“陛下此次召集了,李宗闵李大人,路随路大人,中书舍人翰林待诏郑覃郑大人,由于这次河东节度使柳大人弹劾了内官岳齐,所以陛下也召集了神策左右中尉,枢密院左右枢密使,殿中省与内侍省诸位大人,王守澄王公公,马存亮马公公,韦元素韦公公,杨承和杨公公等诸位大人都已经过去了,两位大人,陛下已经起驾浴堂彩室,请速往见驾,莫要陛下久候!”

    牛僧孺与宋申锡一起拱手,“中使请!”

    宣旨的中使太监笑笑拱手离去了,牛僧孺袖手站立,看看天空,昨夜大雪纷飞,今早阳光灿烂,大好晴日,真令人欣喜,他略略一思量,“宋大人,你说陛下此次召集诸多臣工,所谓何事?”

    宋申锡也有些琢磨不透,刚刚那一大串人名,上都长安城里管事的大人物齐聚,陛下又是什么心思?还是说大太监王守澄又想折腾什么事情?

    不管他想做什么?都要阻止他!宋申锡与牛僧孺目光一触,两人都心领神会,王守澄势大,在内苑一支独大,若是被他收拾了仇士元,独霸神策右军,又兼着内苑枢密使,有军权有治权谁还能制衡他?

    “走吧宋大人,莫让陛下久候!”牛僧孺笑道,对宋申锡一拱手,率先前行,宋申锡略略思索了一下,挥挥手招呼过来一个吏员,“光王殿下在中书门下等候,你去照顾一下,并转告光王,陛下召集议事,中书门下诸位大人难有空闲,光王若是事情不着急,请先行回去,或者到宗正寺陈情,明白吗?”

    那吏员连忙点头,宋申锡说完,便往浴堂门而去。

    查了一下资料,晚唐君王大臣,惊才绝艳者比比皆是,可大唐还是一步一步滑向深渊,果真天命难为吗?

    (本章完)
………………………………

第110章 御前奏对(二)

    牛僧孺风采极佳,此时已经走到前面去了,宋申锡安排一个吏员去中书门下转告光王李怡,让他别等了,皇帝陛下有召集会议,诸位宰相都没空见他,让他先回去。

    前面牛僧孺停下脚步,看情形是在等候宋申锡,宋申锡快走两步,抱拳拱手笑道,“劳烦牛大人等候,惭愧惭愧!”

    牛僧孺手扶胡须笑道,“无妨无妨,宋兄客气了,等候宋兄我毫不在意,只是不要让陛下、还有内苑外朝诸位大人久候,就不太好了,宋兄,何事杯葛?”

    宋申锡和牛僧孺一边走一边笑道,“刚不久不是有人禀报,说光王殿下来中书门下陈情吗?这会陛下召见,政事堂你我众人都没有空闲,又不能让光王久候,我特意命人去招待下光王,转告让他不必等待,也可以去宗正寺办理玉泉山七星聚首的道门事务!”

    “哦?呵呵,宋兄有心了!”牛僧孺笑语晏晏拱手道,“光王?嗯,有些陌生啊?”

    宋申锡笑道,“是啊,光王殿下李怡,乃是宪宗皇帝的第十三子,穆宗皇帝的弟弟,敬宗皇帝还有当今天子的叔叔,自幼沉稳,少言寡语,幼时受过一场严重的惊吓,幸好永嘉公主出手相救,才得逃大难,喜书成痴,永嘉公主挂冠为坤道,光王殿下也证法求道。。。”

    说到这里,宋申锡语气有些迟疑,他站住了脚步,牛僧孺也是脸上露出奇怪的神情,也停住了脚步,两位宰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困惑,宋申锡语气有些困惑,“牛大人,这个玉泉山七星聚首,该不会也有光王殿下吧?”

    “嗯,这事情可大可小,”牛僧孺此时也发现了问题所在,他思维敏捷,瞬间就想了很多,越想越是头疼,最后脸上浮起一丝忧虑,“宋兄,此事很棘手啊!”

    “谁说不是呢?”宋申锡此时也想到了一些事情,玉泉山七星聚首,对于朝廷来说,麻烦大了!有些事情虽然无法直说,但是天下人心里都有数,宦官擅权、朋党相争、藩镇割据,天下三害都有一个根因,那就是大唐皇室衰弱!

    自李唐开国以来,后宫一直不宁,高祖皇帝李渊的皇后窦太后,太宗李世民的皇后文德长孙皇后,高宗李治的皇后天后武则天,看到这三个名字战栗了吗?皇后势大,到武则天时代已经是二圣临朝称制,皇后强势,外戚自然声势浩大权势滔天,无论是高祖时期的窦家,还是太宗时期的长孙无忌,高宗朝武后虽然把长孙家族连根拔起,但还是不得不扶持自己本家武氏,以至于武周代唐的时候,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妄想继承大统,若不是狄仁杰苦心劝谏武则天,武三思成功的几率很大!

    这就是大唐后宫外戚的力量,纲纪大乱,为祸天下,天下世人无不怨恨,愤懑难平。武周神龙年间,神龙之变,年老的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李唐光复,但中宗皇后韦后又开始胡作非为,还是祸乱朝政,私通武三思、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争权夺势,妄想做武则天第二,形骸放荡丑陋不堪,令天下士人齿冷,天下人受够了这帮胡作非为的外戚。

    但事情还没完,开元盛世玄宗李隆基的后宫照样一团糟,先是废了发妻王皇后,接着武惠妃又横行后宫,一天杀掉自己三个亲生儿子,李隆基你也是够了!武惠妃独霸后宫,如果她活的久的话,没准会成为武则天第二,但是武惠妃在38岁的时候死去了,玄宗对她思念不已,追赠她为贞献皇后,后面唐玄宗夺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为贵妃,就是因为杨玉环有武惠妃的影子,随便说一句武则天是武惠妃的姑祖母,和李隆基是表兄妹,她如果能活到武则天的年纪,妥妥的武则天第二!

    开元盛世,三宫六黛无颜色,杨玉环杨贵妃独霸后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骄奢淫逸,大唐辉煌荣耀日过中天接着亢龙有悔,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身兼六十余个职位,权倾天下,排挤奸相李林甫,与安禄山争权夺势,外戚的力量在朝堂达到顶峰,杨国忠多番几次陷害安禄山,厌倦朝政的唐玄宗李隆基无论如何宠溺杨贵妃,甚至容忍她与安禄山私通,但始终对外戚保持一丝警惕,唐玄宗一直保护着安禄山,用来牵制杨国忠等外戚势力的肆意妄为、野蛮扩张。但是,安禄山看透了长安城腐朽的堕落还有虚弱,渔阳颦鼓他造反了,讽刺的是他是以奉玄宗密诏、清君侧、诛杀杨国忠的名义起兵的,一路望风披靡,安史之乱把大唐盛世腰斩!

    日过中天,盛极而衰,悲呼!哀呼?

    残酷绝伦的安史之乱,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大唐还是艰难的平息了战乱,后果却是藩镇割据,叛乱此起彼伏,天下人恨透了外戚,朝野士民皆对外戚高度警惕,丝毫不给他们出头的机会,外戚染指朝政被天下人警惕为世人所不容,以肃宗张皇后被处死为标志事件,意味着外戚的力量被压制了!

    宋申锡和牛僧孺都是学问渊博之辈,他们都很清楚,外戚也是皇权的一部分,是皇权的枝枝叶叶,外戚被压制,皇权的枝叶也被清理了,皇室自然就虚弱了几分,就不得不依靠士族门阀还有天下读书人来治理天下,就不得不依靠宦官制衡朝廷大臣。

    至于皇家子弟?呵呵,看看十王宅整整齐齐的王宅,焉知不是圈养的囚笼?

    那么,外戚力量被清理了,皇族子弟被圈养了,那么皇帝还能怎么办?他只能在内依靠宦官,在外依靠宰相群臣,宦官擅权也好,朋党之争也好,都是皇帝无法选择也无法掌握的,皇帝名义上还是至高权利的掌控者,但是他已经失去了坚实的力量支撑,他从天上落到了人间,他已经褪去了神圣的外衣!

    有些事情可以自己想一想,或者想都不敢想,牛僧孺紧缩眉头,他看了一眼面前同样沉思中的宋申锡,这位宋大人文采出众处事谨慎,不朋不党声誉极佳,皇帝陛下选他做宰相也许是为了给群臣作榜样?君子可以不党,出仕为官没有朋友就会被人欺压倾轧,寒门士子若不抱团取暖,如何能在那些世代豪族、高宦门阀的欺压下出头?

    牛僧孺内心叹息一声,面上一扫阴霾,笑道,“宋大人,或许是我们多虑了,永嘉公主光王殿下等他们那些富贵闲人消遣的花样多了,所谓的七星聚首或许不过是又一个新鲜玩意?不用作太多考量?”

    宋申锡点点头,神情谨慎,“牛大人所言也是很有道理,永嘉公主挂冠为道已经很久了,光王默默无闻久亦,长安皇家道观黄羊观还有玉泉山他们这些人聚在一起也很久了,一直都没有闹出太多风波,为何骤然间七星聚首天下瞩目?”

    为什么呢?宋申锡与牛僧孺两位宰相面面相觑,很多事情一旦联想起来,错综复杂,宋申锡眨眨眼道,“莫不是归果真人?”

    “嗯?宋兄可是想到了什么?”牛僧孺问道,“元和年间,我还在藩镇,不知道长安情形,宋兄可有什么线索?”

    宋申锡长吁一口气,“我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隐约听闻,元和末年,归果真人也是突然出现在宫闱之中,据说当时横行后宫,如今的郭太后当年的郭贵妃都在她面前俯首帖耳,众人都以为不过是宪宗花间趣事,但是宪宗皇帝求仙心思由此大盛,行为癫狂,迎佛骨佛门大张,却又玉碟封敕归果为先天真人,宪宗皇帝驾崩之后,这位归果真人也凭空消失了!”

    “宪宗皇帝大行已经十年了,”牛僧孺捻须深思,“当年隐匿不出的归果真人又出现了,而且还有一个什么。。。修仙渡劫,重返尘世,宋兄可有消息?”

    “唉,是啊,市井坊间流言蜚语不断,我也让府中亲随王书文打听了一下,说是归果真人出关的时候还有一个归心真人凭空出世,归果真人还有十年前的惊鸿一瞥,而这位归心真人全无来历,没有一丝过往痕迹,整个人就是凭空出现,一个大活人这怎么可能嘛,焉知不是那些道士的手段?”宋申锡也在头疼,还有些苦恼消息情报不足,全然无法把握,好伤脑筋!

    “一场大幕缓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