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和四年伊始-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染是非,是整个皇族宗室中的唯一的一股清流。
皇帝陛下为难中,峰回路转,竟然是王守澄出面为皇帝陛下解围,不得不说,这权阉能身居高位久经不衰绝非是浪得虚名的,王守澄出面,为皇帝陛下正面扛下了宰相学士们的提案,老阉奴就问一个问题,“咱家想问一下,宰相学士们要如何处置光王殿下,还有永嘉公主,还是说玉泉山星盟众人皆有罪?归果真人也不例外吗?”
元和年间,宪宗皇帝极度宠信佛教,迎佛骨贬韩愈,行为几近癫狂,可即便如此,却依然用最崇高的礼仪封诰道家归果真人,当初那一幕,给大唐君臣下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可以迫使一个君王不得不低头?归果真人的神秘隐约之间,让他们好奇,却又不敢以身犯险轻易冒犯!
现在权阉王守澄在御前奏对会议上,问他们要以什么罪名惩戒玉泉山众人时,无论是郑覃陈行一还是牛僧孺,他们都有了一丝怯懦。
他们也想知道答案,但是他们不想做火中取栗的那个人,更不想为他人做嫁衣,一定程度上,王守澄鄙视他们,是有理由和事实根据的!
局势竟然尴尬了!郑覃陈行一和牛僧孺要求惩戒光王李怡永嘉公主,但是他们拿不出罪名,这时宋申锡出列道,“以臣之见,此时下结论言之尚早,玉泉山发生了什么事情朝廷还不甚了解,轻易定下罪名,恐怕会有覆水难收之祸,不如派遣使者前往一观,再做定论!”
沉默寡言的皇帝李昂脸上露出笑容,“宋卿家此言甚合吾意,玉泉山之事,光叔言不达意,朕虽然很是好奇,却也难以清楚明了,玉泉山不是要在冬至之日举止什么大典吗,朕决意派遣使者前往观礼,一探究竟,是非因果一看便知!”
皇帝陛下竟然径直变态了?浴堂殿内的宰相学士们,还有内苑太监们都有些意外,等闲情况下,皇帝不会如此的,因为皇帝金口玉言言出法随,他做出了结论,臣子们还议什么朝政?
宰相李宗闵反应很快,他躬身施礼道,“陛下圣明,玉泉山七星聚首之事,蹊跷众多,朝廷不明局势,派遣干吏前去探视也好,不知陛下要派遣哪位大人前去玉泉山?”
皇帝李昂笑道,“以李卿家之见,应当派哪位大臣前去玉泉山呢?”
李宗闵面带微笑,俯首道,“陛下,既然是宋大人提议派遣使者去玉泉山,不如就请宋大人辛苦一趟,可好?”
这一次的御前奏对会议,从开始到现在,皇帝陛下只说了一句正合吾意,是说宋申锡的,也是宋申锡签发了岳齐的任命状,让中书门下的宰相们,对内苑太监的纷争只能做壁上观,要说李宗闵没情绪那是假话,所以,身为首席宰相,他可以给宋申锡找点事情做!
浴堂殿内聪明人很多,装糊涂的聪明人也很多,李宗闵虽然暂时不明白牛僧孺为何今天站在了郑覃陈行一那边,但他相信自己的老伙计的人品和学识,那就是玉泉山七星聚首必然带来某种难以挑明的变化,李宗闵暂时还没想透彻,却也可以先放一放,但是宋申锡,他必须告诉他,谁才是中书门下的掌舵人,谁才是首席宰相!
宋申锡也明白,今天自己似乎做了出头鸟,他出列恭敬的向御座上皇帝施礼,又向李宗闵深深一躬身,“承蒙李大人厚爱,宋某愿往玉泉山一行,探明玉泉山七星聚首的星盟,所为何故,回来再奏明陛下!”
皇帝李昂笑容可掬,“宋卿家比如玉泉山,代朕问候归果真人,安抚永嘉姑姑等人,他们安然脱俗,也要请他们注意影响,光叔说星盟有纲要文章制度,也给朕拿回来!”
宋申锡稽首应诺道,“臣,遵旨!”
此时王守澄还没有回到队列,老东西笑容可掬,“启奏陛下,奴婢是想,玉泉山七星聚首的事情既然牵连了宗室子弟,陛下是不是也派一中官前去?”
哦?皇帝李昂一想也是,“怎么,王守澄,你要走一趟吗?”
王守澄笑容满面,“奴婢愿为陛下分忧,不过,闲廊飞龙侍者更替,飞龙禁军换防,神策左右军与之联动,调兵谴将,奴婢还要为陛下镇守北门,暂时脱不开身,奴婢是想,席志荣席公公刚刚回到长安,暂时还没有俗务缠身,是上佳人选,请陛下定夺!”
不得不说,王守澄审时度势自有一套,他敏锐的利用宰相学士们之间的分歧,巧妙的遮掩自己在内苑纷争中的失利,还在为自己寻找新盟友,他投之以桃,席志荣接住了,报之以李,席志荣转身对皇帝李昂奏道,“奴婢愿往玉泉山一行!”
“嗯,不错,席志荣去也好,到了玉泉山不要摆架子,永嘉姑姑是朕敬重长辈,光叔也是亲厚之人,归果真人更是皇爷爷敕封的真人,地位尊崇,尔等要好生说话!”皇帝李昂沉声道。
宋申锡与席志荣一起躬身施礼,“臣(奴婢)遵旨!”
这时王守澄又奏道,“陛下,奴婢还有事启奏,闲廊飞龙侍者岳齐,既然已经出任飞龙禁军首领,还没有御前谢恩,这不合规矩有违章法,陛下是否召回岳齐,回京述职?况且,还有河东节度使弹劾岳齐滥杀朝廷守将,这些都需要他当面陈述。”
皇帝李昂的好心情就持续了一会,岳齐滥杀无辜的事情又翻出来了,对于这个自己还没见过的守门宦官,皇帝没有什么直观想法,但是马存亮的面子还是要给的,马存亮的忠诚还是可以信赖的,马存亮既然力荐岳齐,想必这个岳齐也是有本事的,不能一棍子打死,想到这里,皇帝耐着性子问,“河东的奏章是怎么说的?”
李宗闵刚刚看过了弹劾奏章,他略一思索道,“奏折上说,宁远将军韦厚带领家丁进入丹同渡,要迎接自己的未婚妻,被河中观察使乔远还有岳齐伏击,兵败被杀。。。”
李宗闵话未说完,一直和他顶牛的翰林学士陈行一便冷笑道,“带着家丁进入丹同渡?数千家丁?这个韦厚还真了不得,竟然养的起数千武备齐全的家丁,擅自进入别人的防区?哼哼,李德裕在西川,向西抵御吐蕃人,向南抵御南诏,他只是招募游侠儿御边,便被人苛责攻讦,这里韦厚可以带着数千刀兵整齐的家丁?某些人未必忒双重标准了吧?”
李宗闵面上微微色变,牛僧孺在旁边道,“陈学士无须多虑,朝廷自有章法制度,李大人不过是诵读奏章内容罢了,无关自念,事情还需要再议!”
一直都很沉默,没什么存在感的宰相路随,此时出列道,“陛下,丹同渡是大河岸边的一个渡口,那里距离玉泉山不过半日脚程,既然朝廷派出使相前去勘察,不如把丹同渡的事情也一并处理了吧,也免得再生是非!”
“嗯,如此甚好!”皇帝陛下有些疲惫了,他起身道,“宋卿家就辛苦一趟,玉泉山和丹同渡的事情也一并勘察,朝廷等你的奏报再做结论,今日就到这里吧,朕有些乏了,诸位卿家若是无事,就退下吧!”
新年快乐!
(本章完)
………………………………
第121章 五姓高门
御前奏对终于结束了,所有人都如释重负,皇帝李昂宣布退朝之后,率先离开浴堂殿,席志荣作为新晋御前侍者,蒙诏随驾回宫,这对于内苑太监来说,是君恩荣耀,是极其令人羡慕的事情,看来席志荣刚从横海藩镇回来,就简在帝心啊!
皇帝陛下离开之后,一身道袍的光王李怡也不和浴堂殿内众家宰相学士们打招呼,径直转身离开浴堂殿,牛僧孺一直看着他离开,李宗闵走到牛僧孺旁边,皇帝离开了,浴堂殿内李宗闵的身份是最高的,所以他很是从容和淡定,还颇有风度的向郑覃陈行一等人露了个笑脸,可是郑覃陈行一等人都不理会他,也各自结伴离开了浴堂殿。
宋申锡和路随也准备离开浴堂殿,李宗闵却笑道,“宋大人,既然接了陛下旨意,不日要出差玉泉山,宋大人还是及早准备一二,不要误了圣意,中书门下的事务,不如暂且放一放,由路大人多操劳一番,两位大人意下如何?”
李宗闵身为首席宰相,执掌中书门下,理论上他是有安排中书门下事务的权利,只是等闲间不轻易使用罢了,此时他如此说也是合情合理的,宋申锡和路随对视一眼,稽首道,“李大人为君分忧,真乃国之干臣,恭敬不如从命了,我等先行告退!”
宰相学士们先后离去,内苑两省太监们也不得消停,也结伴三三两两离去,闲廊飞龙侍者再次出现,对内苑太监格局的冲击更大,这些手握重权的太监们更需要仔细观察风向,方能自保,王守澄固然被马存亮韦元素杨承和等人联手敲了闷棍,可是老权阉随即在陛下面前争脸露脸,也算是在无声的找场子,圣眷不衰且手握神策右军,谁能奈何了他?
王守澄一脸谦和的笑,还颇具风度的向诸位大臣打个招呼,随着马存亮出了浴堂殿,韦元素杨承和等人也先后跟随而去,看样子这里的御前奏对虽然结束了,内苑的实权大太监们还要再合计一二了。
“内苑太监们比外朝大臣们更加团结,马存亮功不可没!”李宗闵看着乌泱泱一大群紫袍太监们簇拥着马存亮王守澄韦元素杨承和等人离开,不由得感慨一下,“莫道中官无人,马存亮是也,此言不虚!”
“是啊,内苑殿中内侍两省相争,争而不斗,斗而不破,全赖马存亮一身维持,也只有他有此威望资历了!”牛僧孺此时也回过神来,站在李宗闵身边道,他和李宗闵对视一眼,两人都露出一丝苦笑,各自摇摇头,往中书门下政事堂缓缓而去。
内苑有马存亮为首的大太监维持秩序,王守澄欺压仇士元行事过火了,马存亮就联合其他人一起来压制王守澄,同时扶植新晋的闲廊飞龙侍者岳齐并接管宫禁卫戍,来警告王守澄,王守澄看情形也认识到了局面,他悄然站在马存亮身后,也是一种示弱的态度,表示事情可以商量,就这样,内苑太监们的纷争不会越界过火,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内苑有马存亮这种人物,外朝官员们。。。身为首席宰相的李宗闵却难以威震百官,虽然把李德裕撵到了战火纷飞的西川,但是郑覃陈行一等人却一直不肯罢休,还有三朝元老裴度等人,更是态度暧昧,李宗闵固然有牛僧孺相助,中书门下还是被宋申锡放过了岳齐的任命书!唉!
南衙北司之争,是个事实,宰相们在翰林学士们的牵制下,难以约束北衙禁军,这也是一个事实!内苑枢密使本是中书门下的属官,但此时譬如王守澄杨承和却可以无视宰相的意志,这也是事实!
身为宰相,却处处受人牵制,李宗闵和牛僧孺都感到曲高和寡,他们是好朋友,可以无话不谈,所以回中书门下的路上两个人随意聊着天,李宗闵淡淡道,“思黯似乎对光王殿下有些看法,何故?”
牛僧孺,字思黯,安定鹑觚人,与李宗闵同年中进士,共同经历元和三年的科考案,也一起触怒了当年的宰相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也一同被贬斥,是李宗闵同甘共苦的战友和伙伴,李宗闵拜相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引荐牛僧孺入朝,也真做到了苟富贵勿相忘的境界,所以很多事情,他们之间可以很坦诚的交流,听了李宗闵的问题,牛僧孺沉吟了片刻,“光王李怡,幼时受到刺客惊吓,木讷寡言,智力欠缺,这真的是事实吗?”
“光王李怡?”李宗闵皱起眉头,“你怀疑李怡?”
李宗闵袖手思索了一番,“思黯,或许你是多虑了,我觉得光王李怡不管是不是真的又呆又傻,都无关大局,宪宗皇帝有十几个儿子,穆宗也有几个成男儿子,当今陛下也有子嗣,光王李怡想做什么,想要染指皇位都是妄想,既然无关江山社稷,他是呆还是傻,谁会在意呢?”
李宗闵与牛僧孺亲厚,两人独处的时候,说话向来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有话直说坦诚相待,还有一些话,不用挑明,但两人都明白,这是他们的默契,听了李宗闵的言语,牛僧孺笑笑,“或许真的是我多虑了,不过对于玉泉山之事我还是很好奇的,星盟?我听闻永嘉公主风评极好,归果真人更是先皇敕封,他们聚在一起,能量很大啊!”
李宗闵站住脚步,想了一想,“能量很大,不见得吧,一群方外之人,亲王也好,公主也罢,不被旁人猜忌就很难得了,又无法染指朝政,又能做什么事情?”
“等闲轻视不得,”牛僧孺摇摇头,“损之,你别忘记了,玉泉山七星聚首可是皆是道门,那归果真人来历神秘,十年前宪宗朝旧事,我不在长安,你人在长安,应该比我看的更清楚!”
李宗闵,字损之,此时他紧缩眉头,“思黯,坦言和你说,那归果真人隐约之间令人畏惧!”
李宗闵以宰相之尊,竟然说出畏惧二字,令牛僧孺很是诧异,因为归果真人?此时前后左右无人,牛僧孺轻声问,“损之,因何吐出畏惧二字?”
李宗闵想了一想道,“不但是我,就连父亲大人也有此感触,元和末年,宪宗皇帝痴迷寻仙问药,求长生不老一向是道门的法门,而宪宗皇帝却疯狂的崇佛,迎佛骨朝拜,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李宗闵话语轻柔,话从他口中说出,只入牛僧孺之耳,牛僧孺很诧异,“还有这般玄机?损之可曾听到什么传闻?”
李宗闵微微嘘了一口气,“元和末年宪宗皇帝行为颇为癫狂,行为多令人匪夷所思,父亲大人当年身为宗正卿,他曾提及当年归果真人横行皇宫,后宫妃嫔无不俯首帖耳,他还说,宪宗很是畏惧归果真人,似乎被什么人在胁迫皇帝!”
“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牛僧孺大惊失色,“谁有本事威胁皇帝?”
话一出口,他猛然醒悟,“难道说?是归果真人,她在胁迫宪宗皇帝?”
李宗闵摇摇头,“这些事情当年在长安都不算是秘密,如今的内苑掌权的太监们,皆是元和年间的旧人,梁守谦陈宏志王守澄马存亮等等,当年这些人都曾见过归果真人,据说这些大宦官们都受人恩惠,这中间的隐秘令人望而生畏!”
“既然如此,有些事情不提也罢!”牛僧孺长长嘘一口气,他有些后怕,浴堂殿上他附和郑覃陈行一等人,指责永嘉公主和光王殿下结党营私,星盟之中,可是有归果真人!
李宗闵知道他想什么,于是宽慰他道,“星盟之事,可大可小,唯有静观其变,归果真人隐匿十年重新出世,紧张的另有他人,我们不要急于招惹是非!”
李宗闵微微一笑,“郑覃或许有些糊涂了,今日苛责光王还有永嘉公主,直指星盟是结党营私,呵呵,事情总会出去,有心人自会思量,七宗五姓高门郡望,郑覃出身荥阳郑氏,李德裕出身赵郡李氏,不知道他们,在这场风雨欲来中扮演什么角色?”
没回老家,东莞的年味好淡漠!
(本章完)
………………………………
第122章 礼尚往来
宰相李宗闵牛僧孺在回中书门下的路上闲谈,言语中提及了五姓高门,五姓高门又称为五姓七宗,崔卢李郑王,崔氏和李氏各分两支,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些世家大族在朝野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令君王侧目,天下世人仰慕。
“不知道五姓高门对星盟之事又是何种态度,郑覃今日作为,莫不是这些世家大族事先又得到了什么消息?”李宗闵神情严肃,真要是这般的话,这就意味着星盟的事情是酝酿已久的事情,可恨自己身为宰相之尊,竟然事先没有得到一丝消息,一念至此,李宗闵不免扼腕叹息!
“损之,何事感慨?”牛僧孺看见老友惆怅,出言问道,他们是同窗,也是战友,此时更是亲密的盟友,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同伴分忧解难。
“我只是感慨,星盟这种大事,我们事先竟然没有得到一点消息,还有新任闲廊飞龙侍者岳齐,先前竟然也没有注意到这等人物!以至于处处被动,令人感慨!”李宗闵叹息道。
牛僧孺点点头,他也有此想法,风起于萍末,很多事情都是已经发生了,才被动的去应对,难免落人马后,被动应对费时费力,他忽然又想起一事,“损之,你说,裴度裴司徒明明已经被任命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却迟迟不去赴任,此前更是大发雅兴,破天荒的要去观赏冰河凌汛,早早赶往丹同渡,是否可以认为星盟之事,裴司徒事先就得到了什么消息?”
李宗闵眼中精芒一闪,缓缓点头道,“是啊,裴司徒老大人还真是老谋深算啊!临近新年,我就没强迫他老人家即日赴任,又恰逢债帅风波王守澄对付仇士元,我还想着司徒老大人帮衬一下仇士元,让仇士元不要输的太惨,谁曾想会有星盟之事突兀发生?思黯,我有一种感觉,这一切的背后似乎有人在悄然做局?我们不知不觉中就入了谁的瓮中?可恶!可恨!”
李宗闵恨声击掌,把中书门下过往的官员书吏吓得落荒而逃,没人敢经过两位宰相身边,面对李宗闵的感慨,牛僧孺思索了一番,安慰他道,“损之,事情也不要想的太过艰辛,看今日郑覃等人的作态,似乎对于星盟成立之事,他们的行径很令人玩味,指责永嘉公主光王殿下结党营私?呵呵,损之,我有一种想法,不妨去确认一下!”
“思黯请说!”李宗闵忙问道,对于牛僧孺的才智他是敬佩非凡的,却看见牛僧孺竖起手掌,一个小太监就悄无声息的就出现在路边阴影处,牛僧孺沉声道,“去看看郑覃郑大人是不是还在宫中,若在,请他来中书门下品茗,他若不在,更要及时回报,此事无需声张,速去速回!”
牛僧孺放下手掌,那个小太监无声无息的就离去了,牛僧孺这才笑着对李宗闵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郑覃此时想必会急着出宫,他也会为了某些事情焦虑的!”
李宗闵赞道,“还是思黯考虑周全,如果郑覃急着离开皇宫,那意味着星盟之事,对他来说也是件意外,他指责光王结党营私,李怡不管是真呆还是装傻,都不会做什么事情来,但是永嘉公主在皇室之中,风评极佳人望很好,更有老太监陈宏志服侍,黄羊观绝不可轻视,即便郑覃出身荥阳郑氏,对于黄羊观,他敢轻慢?”
牛僧孺与李宗闵相视而笑,把李德裕赶出长安之后,又把裴度外放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朝堂之上,敢于与他们明目张胆相争的也唯有郑覃陈行一等几个人了,只要看住了为首的郑覃,其他人还不足为惧也!
两个人边走边谈,走到中书门下门廊之下,宋申锡从里面出来,向李宗闵牛僧孺见礼道,“李大人,牛大人,中书门下的事务我已经向路大人交接清楚,我现在回去准备出使玉泉山,不知道两位大人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李宗闵牛僧孺对峙一眼,李宗闵满面笑容,“宋大人还真是雷厉风行,我和思黯一路商讨,星盟之事极为令人关注,你此次出使玉泉山,要把功课做充分,多看多想,把所见所闻一一书记备案,送到中书门下,政事堂还要妥善商议。”
宋申锡点头称是,“宋某知道了,两位大人,宋某先行告退!”
李宗闵牛僧孺微笑着点头,拱手目送宋申锡离开中书门下政事堂,两个人往里面走,李宗闵随意道,“思黯,你经常和宋大人谈诗论文,结果如何?”
牛僧孺微笑道,“宋大人学识渊博,令人敬佩,行事端庄,不偏不倚,不朋不党,不愧为陛下赏识的干才啊!”
“陛下?”李宗闵停住脚步,看着牛僧孺的眼睛,牛僧孺点点头,李宗闵抬头看天,长吁一口气道,声音轻微道,“那又如何?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意,他放过了那岳齐的任命书,我停了他中书门下的差事,也是礼尚往来嘛!陛下?还是太年轻了啊!”
牛僧孺不置可否,这时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后阴影处,那个小太监站在那里,看见牛僧孺的目光之后,也不说话,只是微微摇头。
牛僧孺面目表情,轻轻摆摆手,小太监就悄无声息的离开了,牛僧孺转身对李宗闵道,“不出所料,郑覃已经离开皇宫了,我想,我也要向你告个假,出去走走兜兜风了!”
李宗闵稽首道,“思黯辛苦了,中书门下有我看着,他们还翻不了天去!”
牛僧孺笑笑不说话,拱手离开中书门下,前有债帅风波,后有星盟之事,长安城这个新年,很热闹啊!
浴堂殿御前奏对会议结束之后,长安城里的达官勋贵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知道了几件大事,飞龙禁军首领太监鱼宏志死了,深宫内苑中闲廊飞龙侍者岳齐横空出世,一跃成为内苑有头有脸的实权大太监,风头比他的义父仇士元更盛,他的过往经历被众人深挖,知道的越是详细越是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大太监迷雾重重,譬如说他是仇士元的义子,理应改姓为仇才是,显赫如高力士,本家也是名门望族冯盎之后,但高力士入宫以后拜到太监高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