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次汝解说一下不占下便宜?某才不上当呢?某到隔壁小院去看,有疑问某去问汝大师兄也不问汝了”纳兰妃雅说着忍不住施展掐拉揪,想起在辋川欹湖上的旖旎风光就忍不住脸红。

    “汝太伤某心了”独孤心慈做伤心状。

    “好了,别闹,等某夺得个状元再来陪汝”纳兰妃雅就捧着情郎的头,在其额头印下了个香吻。

    次日,晴川的客人果然少了不少。

    “门前冷落鞍马稀啊”独孤心慈对着郇国公韦陟和去岁制科榜眼韦二郎叹道。

    韦氏两兄弟不理他自怨自艾,自顾享受肥蟹,秋高气爽正是食蟹最佳季节。

    “汝等还有没有同情心啊?前日某等这儿还是高朋满座,今日即只有鱼虾两三只”远东侯幽怨说道。

    “汝说某等是鱼虾咯?”侍御史韦斌哼道。

    “汝等最多是两条黄河大鲤鱼,说吧,现今长安上下避某若蛇蝎,汝等寻某何事?”

    “过几日,嗯,九月即某之大婚之日,寻汝给某当伴郎呢”韦斌说道。

    “汝这是不上心啊?今日已经八月二十五了,离九月不过十来天了,才想起某来啊?某得看看有没有时间”独孤心慈傲娇起来。

    “得了,当初是汝叫着给某当伴郎的,现在不认账了?”

    “当初是当初?现在某不能进京都啊?”

    “圣人明日即会进京,太子已经被留在华清宫了”韦陟抬头淡淡说道。

    “哦,某现在在自省中”

    “汝的处置明天也会下来,罚薪三年”韦陟继续说道。

    “这还让某怎么活?某有多少年没薪俸拿了啊?”

    “汝也需薪俸养活?不过汝要有心理准备,有许多针对汝的安排”韦陟鄙视道。

    “某早有心理准备,好吧,二郎纳彩了没有?”

    “某昨日才回京都,还没呢?”韦二郎郁闷。

    “纳彩一般提前一个月啊?汝等怎么将婚期定的这么近?”独孤心慈好奇问道。

    “汝以为某想啊?昨天圣人问某,说九月是结婚的良辰吉日,某去问薛王,薛王说纳彩只要不在同月就行了,还说九月初六就是好日子,汝让某怎么办?”韦二郎也是一脑门子官司。

    “这都是拜汝所赐,汝将京都长安杀了个血气冲天,圣人刚回京都想着用二郎的亲事冲喜呢?”韦陟翻翻白眼说道。

    “哦,好吧,汝兄弟来是让某出钱的是吧?说个数吧?”独孤心慈叹口气说道。

    “谁让汝出钱?某韦家还差这么点钱?某等来是寻汝商量怎样把事情给办的热闹点”韦陟就说道。

    “送汝等钱都不要?二郎大婚某还是要表表心意的,这样吧,某让大唐会所和摘星楼摆三天流水席,帮汝韦府接待客人”独孤心慈大方说道。

    “汝有心就行了,现在关键还是要如何弄得全城轰动,汝的主意多,汝拿个章程”韦陟说道。

    “某一不是二郎家长,二来某又没有结婚经验,让某拿章程?汝等是来搞笑的吧?”独孤心慈没好气说道。

    “但汝会折腾啊?什么事到汝手中都能化腐朽为神奇,汝是天生为大场面而生的”韦斌理直气壮说道。

    “好吧,某给汝做男傧相吧?为首的伴郎你另寻他人,某还是低调点好”独孤心慈就叹气道。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本章完)


………………………………

第三百九十三章 人生问名纳彩先

    “某的男傧相就咱们六兄弟,汝让温大郎那种君子做伴郎?某等能从薛王府里抢出来新妇子吗?”韦二郎幽怨说道。

    燕唐汉族传统婚礼称为士昏礼相当于伴郎的角色称“御”《仪礼士昏礼》就有提到御在昏礼(婚礼)的作用,御多是新郎的侍者、弟弟或较新郎年纪稍幼的同辈或晚辈。

    在婚礼中的职责是于新人行同牢礼时为新娘浇水盥洗(新郎则由伴娘浇水盥洗);在新郎的对面为新娘设席;接住新娘换下的礼服;在室中西南角为新娘铺设卧席;与伴娘一起撤出灯烛,吃新娘在同牢礼余下的食物。

    在婚后礼有侍奉新娘祭豆、黍、肺、举肺脊;吃新娘撤置于房中的余食。

    以上就是关于伴郎和男傧相的职责,伴郎即为男傧相之首。

    “让温大郎给汝当伴郎,王三郎也可以啊?汝在韦家还有那么多堂兄弟,随便选一个啊?汝应知道某的名声的?”独孤心慈还是有些不情不愿的。

    “某等知道汝的名声现在在长安如同凶神恶煞,但某等是韦氏,无瞻前顾后之习惯,何况此乃汝转变形象之良机,让温大郎做伴郎?其现在正督查漕渠修缮,忙碌异常,哪有汝般清闲?如其有空闲,还不如让其与独孤伽罗一同成亲了呢?好了,就这么说定了,明日先去薛王府纳彩,汝早点来”韦二郎蛮横的决定了。

    “好吧,汝等将礼物备好了没有?”

    “早备好了,明日汝到摘星楼等着,二叔会带着大妗姐与汝汇合的”韦二郎又吩咐道。

    “某一伴郎跟去纳彩作甚?”

    “汝去查探一下路线啊?迎亲之时某等可有指引啊?”

    “汝真拿这娶亲当打仗了啊?”

    “反正此事即交与汝了,该如何安置汝与某二叔决定,勿需汝花销,某与兄长还要去华清宫上朝,就汝一闲人,汝上心点,等汝大婚时某亦会尽心的,汝若出损招,某亦会报之的”韦二郎威胁道。

    “行了,某知晓了,不就是要热闹点吗?某来安排,包汝满意”独孤心慈遂笑道。

    韦家兄弟进过午宴即离去,午后也无事,遂去广运潭边的长从宿卫营地逛逛,看到长史郭知运带着毛狗儿在练兵,凑上去说两句话。

    “跟着汝这大将军不知是福是祸,这么大的功劳最后居然落了个申斥的结果”郭知运埋怨道。

    “某哪知晓结果会如此?军中有怨言吗?想另攀高枝的某也不强留”独孤心慈还一肚子怨言呢?

    “有汝的凶名镇着,谁敢有怨言?咦,有人来了?好像是宫中的人,还有紫袍?”郭知运看看灞河河岸,一列人马疾驰而来。

    “黄门侍郎杜暹,还有程彭那厮,宦者是杨六郎”独孤心慈的眼神不错。

    两人到军帐辕门去迎接。

    右监门卫大将军杨六郎杨思勖是来宣旨的,圣人和政事堂重新调整了长从宿卫的编制,独孤心慈天星大将军的职务未变,仍是总摄长从宿卫诸事,长史冠军大将军郭知运协理。

    但加了一个上将军,十六皇子燕璘,一个刚会走路的娃娃。

    还有一个归德将军程彭也加入长从宿卫。

    长从宿卫抽走十个折冲府补充到十六卫,余下八万人编为八军,秦冲和七个中郎将李青、尉迟宝琪、段青云、秦立见、皇甫惟明、李抱玉、张思礼分领。

    但八军又编为左军大营和右军大营,分由秦冲和程彭统领,左右两军皆掌虎符,听从圣人和政事堂调遣。

    也就是说天星大将军被架空了,以后他独孤心慈能调动的就只有三千亲军了。

    “大将军,得罪了”杨思勖接过独孤心慈奉上的虎符。

    “交出这半个虎符,某今晚睡的都安稳些了,有什么得罪的?来,六郎不着急回去复旨的话,还有杜相公,某等好好喝一盅?”独孤心慈却笑道。

    “先别忙,某来是为了毛狗儿来的,汝让某带其去问话”黄门侍郎杜暹却说道。

    “哦,有什么事就在这儿问吧?”独孤心慈还笑着说道。

    “远东侯,汝应该明白某的意思,毛狗儿不过一游侠,确实参与过叛乱,不能留在长从宿卫这样的皇家禁军中”杜暹正色说道。

    “毛狗儿的事某已经当着圣人和满朝文武解释过,现在他已经是某的护旗卫,如果汝等一定要带走他,请将某的天星大将军旌旆一同带走”独孤心慈也拉下脸说道。

    “汝想用大将军的值司保他?”杜暹皱眉说道。

    “还有这是在军中,旗在人在”独孤心慈斩钉截铁说道。

    “汝不会还说旗倒人亡吧?”

    “不错,当然汝等可先去上奏免去某的大将军之职”

    “好吧,某知道了,某会将汝的话奏报给圣人和政事堂的”杜暹长叹一口气。

    “当然需如实奏报,杜相公,某等饮酒去?对了,某明日有事需进京,某是向京兆府请假还是南衙请假?”独孤心慈重新露出笑容。

    “某自己报备一下就可以了,某就不去饮酒了,某还是早点回去给汝结案吧”杜暹摇头。

    “那行,某可是恭候佳音了哦?”

    “汝还是要有点心里准备”杜暹出辕门又说一句。

    “某早有心理准备了”

    杜暹打马离去,杨思勖杨六郎却留了下来。

    “汝这次算是得罪政事堂诸相公了”杨六郎笑道。

    “某怎样得罪他们了?”

    “宋尚书率十万难民灞河岸跪请长从宿卫出兵,汝还射杀定王府的人,民怨甚大啊?”杨思勖是右监门卫大将军,亦只有叹气。

    “某有违反唐疏律令?没有违律他们就不能奈某何?”

    “可他们整人的法子多的是,不知多少文臣因此不喜汝了”

    “某又不是泥塑菩萨,不喜某了?某又不是开元通宝,无须人人喜爱,好了,某心里有数,某等去华师大学堂饮酒去,别说这些扫兴之事了”

    晴川的武举大多给撵回长安了,今夜倒有些清净,一顿饮宴宾主皆欢。

    次日,独孤心慈被纳兰妃雅拉着穿新衣。

    “又不是某去汝家纳彩,打扮个什么劲?”独孤心慈还不乐意。

    “汝要给韦二郎点颜面,汝看这新衣衫着身挺精神的”纳兰女帝给其正正幞头。

    衣服是冰蓝的上好丝绸,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和独孤心慈头上的羊脂玉发簪交相辉映。巧妙的烘托出一位艳丽贵公子的非凡身影。那笑容颇有点风流少年的佻达。下巴微微抬起,杏子形状的眼睛中间,星河灿烂的璀璨。

    “某帅吧?”独孤心慈还也颇为满意自己的装束。

    “帅呆了,去吧,早点回来”纳兰妃雅就笑道,推着情郎出门。

    燕唐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家同意议婚,则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时须携活雁为礼,使人纳其采择之意。《仪礼·士昏礼》中说:“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问名:是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宾执雁,请问名。”问名的文辞大多是:“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若女方同意,则授礼;男家即通过占卜测定吉凶。如果男女八字相合,则进行下一步。

    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相当于现在的定婚,俗称送定、过定、定聘。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

    请期: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现在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头”。

    亲迎: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礼节各不相同,但一般是男子亲往女家迎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将一瓠瓜剖为两半,夫妇各执其一,斟酒而饮,谓之“合卺”——此即交杯酒的源起。这一过程,是婚俗文化中最富民俗色彩的事象之一。

    独孤心慈再次从春明门进入长安,春明门大街上早已无血迹,但空气中的那股腥味还在隐约盘旋。

    独孤心慈带了大熊阿狗和邱无泪,还有一队少年堂学员进平康坊到摘星楼下,一路有人看到这位远东侯行来,有远远躬身行礼的,亦有早早避开的,独孤心慈自然懒得在意。

    韦家此次纳彩的主持人是刑部尚书韦抗,韦二郎韦斌的族中二叔。

    “准备的礼物不少啊?”独孤心慈看楼前拜访不少礼盒就笑道。

    《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郑玄注:“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其礼物用雁。

    纳采环节从汉代起,纳釆礼就已经不仅限于雁了。当然,雁还是最重要的一种。奢靡之风渐兴,纳采礼依身份的不同而异。百官纳釆礼有三十种,且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羊、香草、鹿,取其吉祥,以寓祝颂之意;而以胶、漆、合欢铃、鸳鸯、凤凰等用来象征夫妇好合之意;或取各物的优点美德以激励劝勉夫妇,如蒲苇、卷柏、舍利兽、受福兽、鱼、雁、九子妇等。

    隋唐曾规定聘礼的定制,自皇子王以下至于九品皆同,标准为:雁一只。羔羊一只,酒黍稷稻米面各一斛。

    至于何故用“雁”?《仪礼士昏礼》者认为“:用雁为贽者,取其顺阴阳往来者。”《白虎通·嫁娶篇》则曰:“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又婚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山北方白雁,深秋乃堂肆考》云“:《古今诗话》:来,来霜降,谓之霜信。”郎瑛《七修类稿》却认为“:雁,诸书止言知时鸟也。行有先后。故以之执贽,以之纳采。”另外,还有书中还从其他角度解释用雁之因“:雁,候阴阳,待时乃举,冬南夏北,贵有其所。”

    按以上各家说,纳采以及其他婚礼用雁,不外乎三层含义。一是取阴阳往来,妇人从夫之义。所谓“雁,木落南翔,冰泮北徂”。夫为阳,妇为阴,用雁者,取其妇人从夫之义。二是不失时,不失节。雁为候鸟,秋去春来,从不失信。以上三义,其一取阴阳往来,妇人从夫显然是汉儒们的臆测,不合先秦事实。后两种看法,各有所长。如果仅以候鸟来看,似乎取义不足以证。燕子是以时分居南北,又何独以取雁呢?看来用雁除失时之外,更有取其行止有序之义。雁以转徙飞行,率以老而壮者居先引导,幼而弱者尾随其后,从不逾越。而长幼有序是儒家礼法的重要原则之一,把这个原则用于婚娶,使长幼有序而行,非万不得已,不使叔季跨越伯仲而成婚,符合儒家精神。而这种行止有序的行为,除雁以外,其他候鸟是没有的,故用雁为五礼之贽。除以上含义之外,用雁在当时还有喻其从一而终、不再醮之义。周朝时期,从一而终的婚俗已为社会所提倡。当然,从一而终不仅仅是指女子对男子的忠贞不渝,对于男子来说,同样有意义。在一夫一妻制的农业社会里,要求小农家庭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小农家庭本身的需要。这类情况在《诗经》中有不少反映。《诗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人乎,与子偕老。”《郑风。女曰鸡鸣》“:宜言饮酒,与子偕老”《诗。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诗歌中强烈地反映了人们要求配偶永不离异、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为了强化社会需求,或者时刻提醒人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观念,因而把具有“从一而终”属性的鸿雁引进婚礼。因此,五礼用雁,其原因就在“雁”这种候鸟兼具有社会对人们婚姻问题上需求的引义。

    “那咱们走吧”韦抗尚书看到独孤心慈也没废话,直接命人将彩礼搬上马车。

    “等等,某还有安排”独孤心慈就笑道。

    新人相遇生爱恋人生问名纳彩先夫唱妇随齐心见妻儿相伴红尘翩

    (本章完)


………………………………

第三百九十四章 千里姻缘一线牵

    “汝还有安排?”韦抗就笑道,他亦知韦二郎这次大婚有别样意味,郇国公府有配合圣人为长安冲喜之意。

    “稍候”独孤心慈指指街头,一队骑士疾驰而来。

    骑士是白玉京等长缨会的人,一众武举也不下马,独孤心慈吩咐众人列队,让韦府的人将礼物递给他们。

    然后一番交代,第一队是少年堂的耶律少唐带三人,四骑举四面大红金字旗出发。

    四个少年均红衣白马,旗上有字“韦氏二郎纳彩之仪”

    每隔半刻钟,即出发一队,连续派出八队二十四个童子。

    然后才请大妗姐,也就是此次韦氏延请的官媒上马车,白玉京春水流冷吹雪萧默等六十四骑簇拥着前行。

    薛王府本在与平康坊东北角,两坊相对隔着春明门大街,本是极近,但独孤心慈吩咐报信童子和后续车队均从平康坊西门出发,绕务本坊,兴道坊,善和坊,太平坊,延寿坊直到西市,然后到春明门大街,走朱雀门,在崇仁坊北上,过永兴坊永昌坊光宅坊到大明宫前的丹凤门,再顺长乐坊大宁坊安兴坊,在对着兴庆宫的胜业坊东门进入。

    这一圈走了近一个时辰,二十四红衣童子高举红旗缓行即惊动了不少长安民众,后面六十四个武举,人俊马壮,燕冉那种丑人都被排除在外,白玉京萧默等都是一等一的俊男,一路吸引不少围观人众,到了胜业坊几近半个长安城都知晓了今日是韦氏到薛王府纳彩之日。

    在坊门前,已经围了上千看热闹的人,独孤心慈吩咐大熊从马车上往外撒开元通宝,足足撒了上百贯。

    进了坊门也有不少居民过来看热闹,几乎堵住前往薛王宅的道路,独孤心慈也没二话,开元通宝开路呗。

    嘻嘻哈哈又闹了半个时辰,才来到十字街西的薛王宅。

    薛王业,乃睿宗圣人第五子,当今圣人之弟,年幼时,由于母亲德妃王氏早逝,燕业便由母亲的姐妹贤妃王芳媚抚养。八年,迎接王贤妃到外宅,事之甚谨。其妹淮阳、凉国二公主亦早卒,抚养外甥与自己的儿子一样。圣人非常赞赏他。燕业曾经生病,圣人亲自祝禬。等到愈合,圣人到他的府上,置酒赋诗为初生欢。

    圣人对自己的兄弟均友善,圣历初出閤,列第于东都积善坊,五人分院同居,号“五王宅”。大足元年,从幸西京,赐宅于兴庆坊,亦号“五王宅”。及先天之后,兴庆是龙潜旧邸,因以为宫。宪于胜业东南角赐宅,申王捴、岐王范于安兴坊东南赐宅,薛王业于胜业西北角赐宅,邸第相望,环于宫侧。玄宗于兴庆宫西南置楼,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玄宗时登楼,闻诸王音乐之声,咸召登楼同榻宴谑,或便幸其第,赐金分帛,厚其欢赏。诸王每日于侧门朝见,归宅之后,即奏乐纵饮,击球斗鸡,或近郊从禽,或别墅追赏,不绝于岁月矣。游践之所,中使相望,以为天子友悌,近古无比,故人无间然。

    既有圣人宠幸,薛王宅自然奢华,占地颇广不说,亲王礼制的屋宅亦是金碧辉煌,较著辽阳郡王那般仆人都没几个的军府不可同日而语,气象仅次于对面的皇家兴庆宫。

    八队二十个童子已经列队在薛王府前,薛王府管事亦有八人列队出迎,规置与平日自不相同。

    韦抗率先下马,请出大妗姐,独孤心慈垂眉搭眼的跟着。

    薛王府众管事迎宾客入正堂,薛王业和王妃端坐。

    此时就是大妗姐大展身手之时,大妗姐又叫媒婆、月老,要求自然是一要娇,二要俏,三要能说又会道,四要准,五要快,六要够胆会拿跷,七擒七纵学孔明,八面玲珑像曹操,九转功成嫁闺女,十拿九稳钓金龟。

    今天的开元杂报上还刊登了一篇介绍大妗姐的文章,执笔者为辋川闲人,就是远东侯天星大将军独孤心慈,精心编撰了一个故事,说有个叫韦固的读书人夜行经过来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个大口袋坐在路边,在月光下翻阅一本大书。韦固好奇地问他翻检的是什么书,老人回答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韦固又问老人那大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老人回答说:“装着红绳,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脚系在一根红绳上,即使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万里的异乡人,也一定会结成夫妻。”后来便有了“千里姻缘一线牵”之说。

    故事编撰的如有真事,但薛王还得端端架子,这是常理。

    “韦氏二郎乃如玉郎君,文采了得,性情温和,得与恩平县主婚配,乃天作之合”大妗姐巴拉巴拉一顿说辞。

    薛王故意露出难色,口称养女不易,需多承欢膝下些时日。

    几番交锋,薛王皱眉忍痛答应韦氏求亲。

    独孤心慈心中鄙夷,但仍强忍笑意,与韦抗坐在薛王府太师椅上饮茶几盏,终于到了问名之时。

    恩平县主闺名燕馨,长安人谁人不知?但流程即如此。

    问名还包括女方八字,这要拿回去进行六礼中的第三项纳吉,就是去自家祖庙进行男女合八字,合上了才会进行下一步纳征、请期,就是送聘礼定下大婚时日。

    已到午时,终于拿到恩平县主的闺名八字,韦氏纳彩的人就该撤了,薛王本该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