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迎新送旧知多少,故落娇羞泪两行。”

    “噗嗤,”李郎君一口茶喷出,韦二郎蹲地捂腹,温钰郎君扶着亭柱颤抖不止,吴七郎捶地大笑,李郎君两位伴当也是桀桀怪笑。

    只余大熊阿狗两人盯着游侠儿没有半点笑意,独孤心慈吟诵完毕就噌的缩倒大熊背后。

    杨妙儿听着听着就咚的一声倒地。

    众游侠儿,先是嬉笑,接着惊愕,最后愤怒。

    “打死这个措大”众游侠儿怒骂冲过来,有几个还拔出了刀剑。

    自然而然,遇到金刚大熊和十段伪金刚阿狗,刚一接触马上团灭。

    挡飞,撂倒,肘击,每人只用一招就给躺下,大熊一个虎扑,就扑倒四五个,倒地者就无法再起身。阿狗都懒得动身,近身一个就是一脚,立即扑倒。

    韦二郎看得眼都直了,吴七郎也口瞪目呆,李三郎的两个伴当看得也眼冒精光。均知魔狼护卫强悍,却不知强悍到如此地步。

    北里和五陵游侠儿可不是纸糊篾扎,那可都是争强斗勇之辈,不是豪富子弟就是街头浪荡子,大多曾在折冲府上番,大多有四五段的实力。

    这些游侠儿在大熊手下半招都走不上,触者及溃,不是腿折手断就是昏迷不醒。

    二十来个游侠儿不到四五个呼吸就全员倒地,大熊和阿狗别说受伤,游侠儿能摸到衣角的皆无。

    场上只余一个婢女尚是站立着的,见到同伴倒地,尖声大哭。

    阿狗揉身而上,一脚踢晕。

    “又打小娘子”大熊嘀咕。

    “刚才是不这个小娘子让汝把画舫移走的?”独孤心慈点燃一支雪茄,问道。

    “是啊”大熊瓮声回答。

    “阿狗帮汝报仇了,汝应该感谢他”

    “可是他打小娘子”

    “欺负汝的小娘子就不是人”独孤心慈烦了。

    “哦,那是什么?”大熊还是不明白。

    “闭嘴”独孤心慈喝到。

    大熊捂嘴,一阵清静。

    “汝等究竟是什么人?”倒地倒有几个硬气汉,厉声喝问。

    “去,把这几个大侠给拖过来”独孤心慈对着大熊偏头。

    大熊跑过去抓一个掷过来一个,四五个醒着的就让他又砸晕两个。

    两个醒着的游侠儿也躺着不能动弹。

    “贵姓啊?”独孤心慈叼着雪茄蹲着,浑不知其形象对游侠儿已如恶魔,哦,他本来诨名就是魔狼。

    这个游侠儿嗫嗫嘴大概是想吐口痰,独孤心慈见机快,立刻横移一步,可惜游侠儿力衰,浓痰没吐多远就落在自己身上。

    “这么恶心?大熊,丢进曲江池里洗洗”

    大熊拎起此人大腿,抡个半圆就扔了出去,好半天才听到噗通落水声,也不知此人是生是死。

    “汝该不会也想吐痰吧?”独孤心慈又走到一个醒来的人身边。

    “汝个措大”此人喝骂。

    “哎,何苦呢?阿狗,拔掉他的牙齿”独孤心慈又吩咐。

    阿狗过来,捏住此人的嘴,用铁钎开始敲此人的牙齿,还是一颗一颗的敲,没敲掉两颗游侠儿就痛得昏迷过去了。

    独孤心慈再走到第三人面前,此人脸色浮肿,估计是被击中面部。

    “这个太丑,扭断腿就可以了”于是大熊过来两手捏住此人左腿,一较力,立刻成麻花状。

    第四人面带惧色。

    “贵姓啊”独孤心慈问道。

    此人无声哆嗦。

    “是个哑巴啊,嗯,割掉鼻子是否可以治好哑巴?”独孤心慈自言自语,阿狗捏着铁钎就想刺过来。

    “郎君饶命啊”此人不知哪儿来的力气,翻身就磕头。

    “本郎君还没死呢,把腿打断算了,大熊,是打断不是扭断,给汝说多少次了?”

    大熊傻笑过来,捡起一把刀,把此人蹬倒在地,用刀背就敲断他的小腿。

    “还有醒着的没?醒着的都滚过来,没醒的扔到江里醒醒去”独孤心慈示意阿狗把他的宝贝交椅搬过来,大马金刀坐下。

    韦二郎有些不忍独孤郎君的手段,想过来问问,温钰大郎急忙拦住。李三郎倒饶有兴致的观看。

    十几个游侠儿除了一两个确实没醒过来的都连滚带爬的过来了。

    “那两个小娘子怎么办?”大熊把没醒的两个照样扔进曲江,却看看杨妙儿两个小娘子,有点为难。

    “没醒就扔啊,又没有让汝打”独孤心慈躺下,吐口烟圈。

    “哦”大熊朝杨妙儿走去,杨妙儿急忙停止装晕,连滚带爬过来。

    “瞧瞧,还真是故落娇羞泪两行?”杨妙儿眼泪正刷刷的掉着呢,此刻吓得裆下一湿,失禁了。

    “某是何人,汝等无人知晓?”独孤心慈问道。

    “不知”众人伏地的,跪地的,好几个裆下均已湿透。

    “不知道也好,某想汝等今后也不想知晓本郎君?”

    “不想”众人点头。

    “那可不行”独孤心慈笑道。

    “想”众人皆摇头。

    “呵呵,也不调戏尔等了,本郎君今日心情好,给诸位讲讲道理,诸位说好不好?”

    “好”这回众口一词。

    (本章完)
………………………………

第105章 纵死犹闻侠骨香

    “本郎君呢,有三怕三不怕,这一怕呢就是怕遇见美景无好词,二怕呢就是吃着佳肴无好酒,三怕呢就是痴呆棒槌说侠义”

    “这三不怕呢,头一个是游历天下不怕没银钱,第二个就是临近山水不怕无食材,第三个就是遇到流氓不怕有威胁”

    “知道什么是流氓吗?流是流氓的流,氓呢就是流氓的氓,汝们怎么不笑?每人给两棒槌看还笑不笑?”大熊过去用刀背一人给两下,当场又敲晕四五个,这回独孤心慈也懒得让他扔进曲江了。

    众人立刻笑得比哭难看。

    “咱们继续啊,流氓呢就是流动的氓,氓者,人也,流氓就是一天到晚流浪的人,汝等说说这一天到晚流动的人能做什么?有家室有事业的人怎会一天到晚流动呢?流氓就是那些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到处惹是生非,骗俩开元通宝,白天到酒楼混吃混喝,晚上到青楼骗吃骗小娘子玩”

    “汝们自称游侠儿,呵呵,不也就是流氓吗?侠,知道侠是什么意思么?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侠不是自称的,是千里之外都有人称颂的。”

    “正所谓纵死犹闻侠骨香”

    “汝等也配称侠?尔等就是流氓”

    “知道某等是何人么?本郎君来教汝们:某等为士。士者,舍身取义者谓之士!”

    “听说过没有?大唐养士百年,仗义死节就在近日!士者,上马能保疆拓土,提笔能富国安民。”

    “士者,国之脊梁,没有某等士子,尔等早已是异族的奴仆牛马”

    “还学犬吠?某先打断尔等脊梁试试?”

    “汝们每人相对站好,先各打二十巴掌再说?”

    于是众游侠儿两两相对而立,杨妙儿也和她婢女对立。

    “还有人不打?打断手再说”

    再有四五个断了手,顿时噼里啪啦的响起了巴掌声。

    “好了,有会写字的吗?”有四五个出列。

    “给他们笔和纸,记下自己的姓名和刚打汝的人做过的乱纪之事”

    独孤心慈也不怕浪费纸张,让大熊扔出一沓纸张和几只笔。

    强权之下有顺民,此次游侠儿效率高涨,就连某年某也偷看杨妙儿与恩客行房都记录在案。

    “郎君饶命,奴与郇国公熟识,万望看在郇国公面上饶奴此次”杨妙儿涕泗横流,臭气熏天。

    独孤心慈愕然,看看韦二郎,哈哈狂笑。

    俊俏的韦二郎面如熟虾。

    “滚,马上回去到万年县投案,某等没有闲暇惩治尔等,自有国法定尔等过错,若有人心存侥幸,不理本郎君忠告,某不介意替天行道”

    瞬间,二十几个游侠儿,相互扶携,抬着不能动弹之人,丧家犬般惶惶而去,大熊恭送其上船,还不忘用竹篙挑起几个落水之人,不管生死,扔到船上。

    不到一个时辰,曲江池东隅又回复平静。

    “好手段”李三郎拊掌笑道。

    “几个蟊贼,整治起来只当酒后消食”独孤心慈若清风拂面,不着痕迹。

    “吴七郎在万年县可有熟识之人?”独孤心慈却问向吴远黛吴七郎。

    “有几个家居青龙坊的武侯和净街使”

    “选个交好的把这些供词给他,其他就不用理会了”

    “某与万年县裴耀卿裴明府有过几面之缘,某可去关说一二”温钰郎君说道。

    “某也万年县明府有点交情,可与驾贴,必与此等蟊贼严惩”李三郎也说道。

    “裴明府啊,不用如此高的层次,整治几个游侠儿,几个小吏足够”

    “哦,何出此言?平康坊正是万年县辖内,由明府出面定能严惩?”

    “若由明府层面整治游侠儿,必引起京都全体游侠儿反弹,京都有多少游侠儿?万八千总有的?如此一来,必有混乱,如几个小吏出手,只会针对此行几人而已,翻不起大风波。”

    “还是独孤郎君老成干练”李三郎夸赞。

    “打断他们的腿手,撵出长安就是了,再不行打杀就是了”韦二郎不以为然“何必如此多事?”

    “程序不对”独孤郎君又缩回他的交椅“本是他们敲诈,某等私自处置却有违国法,交与县府,有理有法,某等也摆脱牵扯”

    “独孤郎君不是说忍一时风平浪静么?怎地又出手惩治?”韦二郎仍有不服。

    “世人轻某,笑某,某会忍他,让他,世人诽某,欺某,某会耐他,避他,世人辱某,贱某,某会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且再看他,但世人若打某,杀某,某自会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般红?”

    “好心境,独孤郎君深得处事之昧,独孤郎君对侠士的解说也非常精妙啊。”李三郎捋须赞道“纵死犹闻侠骨香,舍身取义者谓之士,精辟精辟”

    “胡言乱语当不得大家之言”独孤心慈谦逊。

    “独孤郎君心中,何人才能称之为侠?”这回问的是温钰郎君。

    “人人皆是侠”独孤郎君大而广之。

    “独孤郎君就是敷衍”韦二郎撇嘴。

    “大唐称之为侠的如过江之鲫,那在独孤郎君心中,何等人才能称之为侠?可有位次之分?”李三郎也问道。

    “真要某说啊”独孤郎君饮口酒,示意众人随意。

    “酒后闲谈”李三郎也饮口酒水。

    “这个”独孤郎君做思索状“第一等的嘛,是当今圣上”

    “恩?”众人愣住,颇为不解。

    “某的嗣父之偶像必须是大侠”独孤心慈说道。众人鄙夷。

    “某的嗣父与当今圣人从小相伴,他的成就依赖于圣人,可以说他就是侠义道德的受益者,当然,他的目光只局限于恩情或亲情,依某看,圣人能让燕唐子民安居乐业,这才是最大的侠义。”

    “高祖,高宗,甚至武皇,均是某心中的侠者”独孤郎君继续“侠者,重诺守信者可谓之侠,打抱不平者也可谓之侠,但此均为侠之小者”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众人有些明白了。

    “当然,换个说法,侠者,在朝谓之圣贤,在野,谓之侠士,世上自称为侠的多矣,某却只称之为武者”

    “武者,仗暴力维系己利,侠者,解他人之困厄。”

    独孤心慈酒后话语忒多,此刻也滔滔不绝。

    “大唐开国以来,明主贤臣众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圣人心在天下,忧国忧民,用肱骨之臣,外御强敌,內治民众,均不为己,凌烟阁二十四将,当代刘幽求,钟绍京,魏知古,郭元振,姚崇,宋璟,苏颋,张说,源乾曜,薛神骑,燕天骑,独孤大都护均可称之为侠”

    “朝中圣贤,民之大侠”

    独孤心慈把朝中贤臣一网打尽。

    “武者凭天赋或努力取得超乎常人的本领,无可厚非,大多能以武力保一方平安,此等武者也可称为侠,剑神杨秀,院长丁力,龙王杜永,剑痴秋季,剑仙李慕白,剑王邱武,霸刀魏一刀,头陀僧不空,巫后韦雅,南海剑无敌,各霸一方,均有为民争利事迹,可称得上一方大侠”

    “独孤郎君眼界还挺高的”韦二郎见其把自己老师列作大侠也挺高兴的。

    “独孤郎君在远东力挽狂澜,也可称为大侠了”李郎君笑道。

    “本郎君不是大侠,也不愿意成为大侠”独孤心慈苦恼“侠士太累,某倒羡慕司马老神仙那样的生活,只是可惜,司马老神仙踏入长安,立刻陷入佛道相争的泥潭,神仙生活远矣。”

    “独孤郎君倒目光高远,看人做事均有独到之处,恰巧某欲往太原,太原形式复杂,此去不知何处着手,独孤郎君可有良策?”李郎君突然问道。

    “呵呵,李郎君倒出了个难题,恰某来长安前曾在太原游玩过”独孤心慈看着李三郎“李郎君可是往北都守牧一方?”

    “只是辅臣”李郎君摇头。

    “那某就没什么好说的咯,李郎君自求多福吧”

    “再加五坛葡萄酒”

    “成交”独孤心慈想想答应,天色尚早,闲着也是闲着。

    “太原府乃龙兴之地,称为北都,地位卓然,当然治内形势复杂不下于长安,各方势力与京都长安盘根错节,可以说是京都长安的一个缩影”

    独孤心慈开始侃侃而谈,浑不顾自己现今乃一白袍士子。

    “太原乃武王封地,所幸河东道治所在蒲州,但河东道观察使对太原仍有置喙权,太原府刺史近年悬而未决,李郎君若有幸迁任,自可大展手脚,若只得上佐,可就束手束脚了”

    “主官力有不逮”

    “那就是长史或司马了,李郎君履新,下策就是先烧三把火”独孤心慈指点江山的劲头越来越足。

    “哪三把火?”温钰也来了兴趣。

    “太原府人口不下于京畿,但京畿供给可是全国各州府均有输送,太原人口过于密集,农田耕作千年,地力已贫瘠,荒山也早已开垦完毕,所以这第一把火就是移民”

    “移民,往哪儿移?如何移?”

    “呵呵,李郎君只是佐官,如此复杂的问题自然由上官和朝廷操心了,只需提议即可”

    “不妥,故土难离,移民牵扯太大,若无切实条程,怕只是一纸空文”温钰摇头。

    李郎君则若有所思,“即使提议,也必须给予具体章程,移民两字过于简单”

    “所以这就有第二把火啊”独孤心慈笑道。

    “太原有近百折冲府,这些府兵的供给全靠本地供给,府兵虽是轮番,但副尉以上将官可均在太原府常年生活,这可是太原府一大负担”

    “裁兵?”李郎君疑惑。

    “改制”独孤郎君断言。

    “朝中虽有府兵改制的政议,可并未有结论”

    “所以可以申请试点啊”

    “试点?这个主意不错”

    “对,京都禁军过于庞大,改制牵扯太大,太原府兵仅次于京都和洛阳,正是试行新制的好地点”温钰郎君也叹道。

    “那该如何改?”李郎君兴趣更大,拖着交椅凑到独孤心慈身边。

    “府兵现今兵源尴尬,远不如开国之初盛况,远东征漠河和安西近年来的几次大战役均显示,禁军的战力大不如从前,边军的战力甚至隐隐与之并齐了,而十六卫的兵力占全国十之七八,但各折冲府均未满员,折半的军府比比皆是,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确实如此”李郎君感慨。

    “那么职业军或者叫雇佣军就成了选择,募兵制乃府兵制之补充”独孤心慈给出方案。

    “可是如此一来,朝廷对军府的控制就难了”李郎君也是熟知其关窍。

    “府兵不也是图利,前岁上番可抵租庸调,又有军功,自是积极,可如今,比之开国之初,人口不止增加了多少倍,相对的田地却无增长,租庸调以人丁为本,以前一丁百亩,现今呢?十亩都算不错了,当然,若说这多年田地若无增加,那就真是眼盲了,这些田地到哪儿却了?怕所有人均心知肚明。但征税却以人丁计,农家以一人之田养数十人口,交税却仍以十人算,如何生存?于是产生了大批的流民,流民流民,久了就是流氓”

    “所以这第三把火就是括地?”李郎君有些明白了。

    “不错,”独孤心慈美美的抿口酒。

    “移民,改兵制,括地”温钰若有所思。

    “这是下策,那中策呢?”韦二郎有点头疼,他对俗事还不太熟稔。

    “中策嘛,就是拓疆”独孤心慈又掏出雪茄,李郎君也讨要一支。

    “拓疆?”温钰苦笑“如今几大相公均反对拓疆,认为穷兵赎武,拖累财政”

    “不拓疆,何来田地可分?”独孤心慈悠悠问道。

    “拓疆有三大好处,第一,战争可以凝聚国力,转嫁矛盾,都在喊土地到哪儿去了?打仗属于非常时期,什么争议均可暂缓。第二,大唐养了那么多的府兵,将官,国公爷,亲王,他们的家兵家将也需有个晋身途径,不打仗,白养着?所以还是有人想打仗的,去年远东战争本计划是明年开战,不就是被这些想打仗的人提前的吗?第三,战争可以发财”

    “独孤郎君这三点好处倒新鲜?”温钰笑道。

    “这个世界很大,许多地方富庶不下大唐”独孤心慈叹道。

    “都占下来?”韦二郎笑道“那得多少兵马?”

    “此次远东战争,独孤郎君发了不少财吧?”李郎君也笑道。

    “以命换财富,再多也是做嫁衣裳”独孤郎君脸也不红。

    “远东战争是个特例”温钰郎君深思“远东本就土地肥沃,却人烟稀少,加以突厥本就不甚重视,导致一战功成,整个远东如今平定,若朝中重视的话,至少可接收十万户关中移民”

    “哦,那儿真的可以接收十万户?”李郎君不信。

    “区区十万户?”独孤心慈撇嘴。

    “远东虽天气恶劣,却可以插根木桩,来年就可长成大树,山林水泽,处处均可养活人。”温钰郎君与庙街县令君凤梧可是同窗,对远东自是了解。

    “那太原的移民可迁到远东?”韦二郎问道。

    “安西不是更近?”独孤郎君反驳。

    “安西也是土地肥沃?”韦二郎问道。

    “安西贫瘠,几无耕种之地”李郎君笑着解释,韦二郎脸红。

    “贫瘠之地?安西可是个大宝地啊”独孤郎君细语。

    “什么宝地?”韦二郎瞪眼。

    “何不食肉糜?”独孤心慈前言不搭后语。

    “汝嘲笑本郎君?”韦二郎恼怒。

    “本郎君说的是何不学突厥食肉糜”独孤心慈翻翻白眼。

    “养马?”温钰眼睛一亮。

    “某未到安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独孤心慈不负责任的说道。“那么大块地方,只有那么少的人,只要不是懒惰总可生存的”

    “再说了,过了安西不是有耕地吗?”独孤心慈又说道。

    “天竺和大食?太远了”李郎君摇头。

    “安西和大食隔着远呢?这中间的地块呢?”独孤心慈反驳。

    “抽调太原府兵去安西,那京畿北就防务空虚了”温钰又来了问题。

    “可以征调十六卫去太原啊”韦二郎建议,众人无语。

    (本章完)
………………………………

第106章 世事通达皆学问

    “没有十六卫,长安怎有安全感”独孤心慈叹道。

    “哦,那不是还有上策么?上策是什么?”韦二郎又问。

    “上策当然是无为而治咯”

    “无为而治?李郎君有没有想揍他的感觉?”韦二郎挑拨。

    “若是他处,无为而治不失为上策,太原府已病入膏肓,没猛药不得活”李郎君叹道。

    “让汝们多读书啊?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啊”独孤心慈确实讨打。

    “什么意思?”众人齐齐白眼。

    “无为而治是哪位说的?”

    “老子”众人齐答。

    “这不就结了”独孤心慈云山雾罩。“长安有三乱,没胆惹不得”

    “倒底什么意思?”韦二郎恼怒道“长安有三乱,昨日说过,僧尼娼妓游侠儿。。。”

    “不要说了”温钰郎君怒道。

    “确实说不得”李郎君也悠悠叹道。“世事通达皆学问,独孤郎君尚年轻,怎地如此通晓俗事?”

    他自知晓这无为而治乃为治理僧道,现今寺庙与道观所占土地怕是一惊人数目。

    “某开过天眼”独孤心慈敷衍,众人不信。

    “呵呵,都是被迫的”众人还是不信。

    “诸位知道某五年前进阶大术师的事吧?”独孤心慈无法,遂问道,众人点头。

    “其实那也是被迫的,不进阶得死啊,不想死就得拼命啊,拼着拼着就进阶了”

    “同样,神龙七年,本郎君也得拼命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