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齐悍卒-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这些东西,他想在辛幼安走后彻底降服青蛟军,难度不小。

    数日后,邵文侯带着大军和几十具尸体铩羽而归,第一时间去的,便是叶家大宅。

    叶天狼等了将近一旬时间,以为等来的是好消息,没想到等到的却是一身血污的邵文侯劈头盖脸的责问。

    好不容易让邵文侯安静下来,叶天狼询问道:“将军究竟在山上遇到了什么情况,怎的变得如此狼狈?莫不是那走马山上的山匪竟然能够跟六千府军抗衡?”

    邵文侯粗声粗气道:“叶掌柜这是看不起我们府军是不是?我的人马到了山脚,光是破除陷阱就花了好几天时间,折损了不少人,结果一交锋,人家竟然有弓弩,走马山地势陡峭,本就是易守难攻之地,莫不是让我麾下儿郎送死不成!”

    叶天狼忙道:“将军千万不要这么说,叶某没有这样的意思。看来这走马山的山匪的确够强悍,连府军六千兵马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这个祸害不除掉,只怕我们江南商贾,都没什么好日子过啊!”

    邵文侯不满道:“什么叫江南商贾没好日子过,这么多年,走马山上的山匪也没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不过是偶尔劫掠一批货物而已,也不伤人,相安无事多好,何必多生事端。

    你瞧瞧,我手底下的兄弟现在损兵折将,死伤不少,我该怎么跟他们的家人交代?

    要不是为了你叶掌柜,本将根本就不会率军出征,这倒好,弄得里外不是人了。”

    叶天狼好说歹说,又许诺拿出五万两银子抚恤这些战死的士兵家眷,邵文侯这才气呼呼的离开。

    叶天狼一直目送邵文侯离开,口中喃喃道:“邵文侯啊邵文侯,你上老夫这打秋风来了。呵呵,走马山的山匪如果真的这么厉害,他陈服章又是怎么上去把匪首郑老实给抓来的?

    也罢也罢,这些吃人的豺狼是信不得了。”

    邵文侯从叶家拿着一叠银票出来之后心里松了口气,打定主意往后再也不跟几大家族的人走得太近了。

    这次他可是被陈华给吓出来一身冷汗,当然,这还得多谢哈瓦,如果不是哈瓦跟他一起商量,说不定他一个人根本就想不通陈华跟朝廷方面如此紧密的关系。

    手里的银子他打算拿出一部分给那些阵亡的兄弟家属,剩下的则全部都分下去。

    五万两银子除去拿来抚恤的,其他银子分到每个人手里连十两都没有,不过这对那些苦哈哈的兵丁来说,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收获了。

    没过几天,金陵将军府就来了一个年轻人,自称是陈华介绍的,陈华两次因为一个人来找他,足见这个人在陈华心中地位的重要性。

    邵文侯给辛幼安安排了一个小旗官的职位,对他来说,这只是举手之劳,能够跟陈华打好关系,对他将来有不小的好处。

    辛幼安倒也听话,并没有觉得一个小旗官有些配不上他的身份,而是实打实的从基层开始做起来了。

    叶天狼因为邵文侯的无功而返大为光火,可他又不能在明面上对邵文侯如何,毕竟人家是一个府城将军,而他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商贾而已。

    当然,他也不是这么容易就咽下这口气的人,给京城的家族子弟写了一封信,详细描述了过程之后,让京中子弟弹劾邵文侯贪墨军饷。

    不管是确有其事还是假的,只要京城来人调查,他就让人将一些证据送上去,到时候邵文侯多年的努力,都得白费。

    而陈华的酒厂也在如火如荼的扩建,戴家覆灭,酒水生意成了一个很大的空白区域,现在贫民区差不多成了一个比较富裕的地方,很多人因为在酒厂工作的缘故,都已经能够建起宅子了。

    这片曾经让金陵官府头疼不已的三不管地区,因为陈华的到来发生乐翻天覆地的改变,不得不说这是连周绾都始料未及的。

    对周绾来说是一件好事,所以他即便看陈华的酒厂蒸蒸日上很不习惯,也不得不为了这些政绩习惯下来。

    青蛟山也进行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洗牌,纳西而不听话的山匪全部都被送走,至于青蛟军这边,有陈华的亲笔手书和兵符印信,下面的人倒还听话。

    加之谢绝以前也是青蛟军的教习,下面的人对他都十分熟悉,自然就不会做那种抗命不尊的事。


………………………………

第418章 千里鸿雁

    平静的日子这着实过了一阵,很快就到了七月流火的时节。身上穿一件纱衣都嫌热的天气里,陈华在烈日下挥汗如雨。

    衙门里的事情基本上都被邹兴一把抓了,很少有事情是需要麻烦到他的。

    每五天会给京城去奏折的陈华已经一个月没有给皇帝上奏折了,最后一封奏折里面写的明明白白,他得先蛰伏一段时间。

    这日练功完毕的陈华正在擦拭断刃,穆林疾步走进来递给陈华一封火漆完好的信件,信封上面没有署名,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写的。

    不过接过信件的时候,陈华闻到了一点古怪的香味,好像是哪个女子身上的脂粉味道。

    穆林没有在一旁站着,把信件交给他之后就离开了。

    将断刃放到一边,拿起白布擦了擦手之后,陈华将信件撕开了。

    打开信一看,他欣喜若狂。

    因为这封信竟然是远在漠北的忍冬写来的。

    可是看完信之后,他刚才欣喜若狂的心情一下就跌到了谷底,信上忍冬说她即将要嫁人成亲,夫家还是朔方城内有名的将种子弟。

    虽然忍冬没有在信中明说这位将种子弟到底是谁,不过陈华已经有了猜测,在朔方城内能够说是有名的将种子弟的,除了四大边军和乞活军督帅的后代,不会再有其他人。

    乞活军督帅是自己的师兄刑昭,连儿子都没有,自然不可能是这个将种子弟,另外秦风年纪不过三十五六,结婚比较晚,儿子只有十三四岁,也不太可能是这个将种子弟。

    剩下的三人年纪都不小,家中也有适婚的儿子,倒是不好猜测究竟这个将种子弟是谁。

    陈华一下将信纸拍在石桌上,敢跟老子抢女人,找死!

    信上说成亲的时间是九九重阳,离现在大概还有两个月时间,快马加鞭的话,从江南到漠北约莫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此行时间上绰绰有余。

    只是江南这边的事并不好放手,一旦他离开,江南这边几大家族闹出点什么幺蛾子,到时候青蛟军也好酒厂也罢,都没有一个能够主事的人,那可就麻烦大发了。

    左思右想之下,他觉得能够在金陵城保住自己基业的,无外乎几个人而已。

    巡抚大人寇征算一个,不过他这一个手里没有兵权,一旦叶天狼发难,恐怕寇征也难。

    南司都督裘澄碧算一个,而且是绝对算一个,但是自己又跟这位南司都督不熟,几次求别人办事都是下面的人代劳。

    剩下的一个半,一个是乞活军金陵驻军游击将军端木松,还有半个则是进京府城将军邵文侯。

    本着多一个人管事多一分安稳的院子,陈华先拜访了寇征,跟寇征言明自己的来意之后,拜托寇征管一管金陵这边的事。

    寇征满口答应下来,但是并未保证能够做到,而是说如果老夫也做不到,那就不要怪老夫。

    带上寇征只不过是一个搭头而已,陈华也没想着让寇征跟七大家族斗法。

    离开巡抚衙门之后他又去找了裘澄碧,说来也凑巧,裘澄碧这个神出鬼没的南司都督今日竟然在衙门里。

    知道他的来意之后,裘澄碧好心提醒道:“陈校尉,你可要想清楚了,身负皇命,临阵脱逃,让陛下知道了,可是死罪啊!”

    陈华拱了拱手道:“多谢都督提醒,卑下已经写了奏折连夜送往京城,到时候陛下如果要问罪,我也只能拿脖子上这颗脑袋给陛下谢罪了。”

    裘澄碧挥了挥手:“既然你知道轻重,你且去吧!有本都在一日,你的酒厂乱不了。至于你的生意,本都无法保证,人家要是用生意上的手段对付你,本都总不能都把他们抓到稽查司司狱里面来吧!”

    陈华深深揖了一礼:“多谢都督体谅,有都督管好酒厂就好了,卑下主要是怕他们会用龌龊手段给我使绊子而已。”

    接连拜访几人,最后拜访的是端木松。

    端木松这老酒鬼一看到陈华第一件事就是问他要酒喝,陈华将来意说明,表示自己是在没有时间陪他喝酒,希望回来之后再陪他喝。

    端木松也没说什么,说你小子有事就忙活去,等什么时候得空了,来陪老子喝几杯。

    金陵这边的事情安排妥当了,陈华给山上的谢绝写了一封信,又给远在江宁的吴梭写了一封信,一方面是叮嘱谢绝不要轻举妄动,动手之前必须要将下面的情况打探清楚,另一方面则是叮嘱吴梭多注意一下酒水市场的变化。

    忙活了三天,总算是将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装模作样的给知府周绾写了个告假的条子,也不管周绾同不同意,陈华就独自一人直奔漠北。

    一路疾驰,经过驿站的时候就用自己军人的身份换马,二十天来他饿了就啃几个冷馒头,磕了就在官道旁边的河边弄点水喝,紧赶慢赶之下,总算是到了朔方城。

    朔方城还是那个朔方城,表面上看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守在南城门口的士卒依然孔武有力,胸膛挺起,脊背笔直。

    看到陈华递过去的牌子之后,两个有职责在身的守卫将手中长枪竖起,双脚并拢,右手握拳在胸口狠狠锤了一下:“见过将军,请将军进城!”

    这种礼仪只有在沙场杀敌过百的乞活军才能享受,风林火山四大边军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陈华手中的黑色铁牌,便是他从大草原回来之后,冉闵亲手给他的。可惜,现在那个看上去十分威严,但实际上对他们这些小辈十分爱护的长辈,已经不在人世了。

    进了城,陈华轻车熟路的找到城内驿站,将随身的包裹放好之后,就直奔北城门。

    他要去看一个人,看一个一辈子都未漠北这片土地战斗的人,看一个对于朔方城来说就是守护神一般的人物,看一个即便死了之后,也葬在北面的人物。

    这个人叫冉闵,字寄奴。现在朔方城中所有人都没有忘记他,不知道几十年之后,是不是还有人记得他。

    (本章完)


………………………………

第419章 太平从来将军定

    冉闵之所以没有葬在祖籍,并不是他不想落叶归根,而是他临终遗言,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守着漠北这道防线。

    冉闵的墓碑上除了大齐乞活军督帅冉公寄奴老大人几个字之外,便只有两行小字写着立碑人。

    不过,现在冉闵的墓前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不只是什么人在冉闵的墓地周围种满了绿树,这在漠北,是很难的事。

    因为漠北气候干燥,除了沙漠之外就是盐碱地、戈壁,都不是很适合树木的生长。

    树是在沙漠中被人称作屹立一千年不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的胡杨树。

    在墓碑的两旁,分别立了两块碑,石碑狭长,一面写了墓志铭,另外一面,则写了一副对联:太平从来将军定,不许将军享太平。

    这与其说是一副对联,不如说是两句诗,可这两句诗中的意思,却十分大逆不道。

    言辞中,充满了无尽的怨怼。

    难道这碑是师兄立的?

    转念一想,似乎又不太可能,如果是刑昭立的碑,那事情就大发了,李神通虽然可以看在冉闵的面子上免他一死,恐怕他这乞活军督帅的位置就要保不住了。

    双腿跪在石板上给冉闵磕了三个响头,陈华将自己从江南代理的烧刀子倒在地上:“师伯,你也是命歹,活了一辈子,都没能尝尝我酿的酒,你说你要是多活几年该多好,那个时候,只怕江南已定,你解甲归田,也可以去江南当一个富家翁。

    唉。。。不知道是哪个没良心的,让你走了都不安宁,竟然在您的坟前立这种石碑,简直就是可恶。

    您老英雄一世,走了之后还要背这样的污名,待。。。”

    话没说完,身后就响起了脚步声,回头一看,见是一个步履坚定的年轻人,目光落在那人的脸上,陈华先是一喜,然后脸色一沉。

    “师弟,你回来了也不跟师兄说一声,还让师兄的人来禀报才知道你回来了。”隔了一段距离,刑昭笑哈哈道。

    陈华没有起身,等刑昭走近了之后冷声道:“师兄,跪下给师伯磕头。”

    刑昭一脸纳闷,心说我这个当师兄的怎么还让你这当师弟的提醒呢?跪下之后,便听陈华道:“师兄,师伯在世的时候都没有表现出一点不满,你却在他死后让他背上污名,你对得起师伯对你的栽培么?”

    刑昭马上明白他的意思,拿起酒坛子给冉闵倒了一口,然后呼啦啦往自己口中倒了一大口:“哈。。。师弟你以为这碑是我立的?你也太小看你师兄了吧,我就是再没脑子,也不会做这种有污师伯威名的事。

    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这立碑的人呐,偌大个大齐,没有人能招惹得起。

    说不定是皇上觉得师伯生前也没享受什么好的待遇,这才让人万里迢迢的给师伯立了这么一块碑。

    碑文都是朝廷的工匠刻的,这两句诗听说是陛下亲手写的,然后由工匠拓印下来的。”

    陈华面露惊容,随即释然,不好意思的笑道:“原来是这样,我还道是师兄行这等愚昧之事,是小弟误会师兄了,请师兄不要介怀。”

    刑昭一拳砸在陈华肩上:“介怀个锤子,你我兄弟二人许久未见,再见你就给师兄摆脸色,不行,今晚上你得跟师兄不醉不归。”

    陈华为难道:“乞活军军规禁止饮酒!”

    刑昭笑骂道:“少跟我扯淡,中元节我没来祭拜,这次就是特地来祭拜师伯的,我是乞活军的督帅,谁敢说半句废话不成!

    对了,你怎么跑漠北来了,你不是在江南忙活么?”

    陈华和刑昭一起站起来,苦笑道:“唉。。。还能为什么,忍冬都要嫁人了,如果我要是不从江南赶回来,媳妇都要成为别人家的了。

    师兄今晚不要为难小弟,小弟还得调查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等此间事了,你我兄弟二人不醉不归。”

    刑昭也没有为难他,笑道:“好,你去查吧,需要人手么?如果人手不够,跟师兄说。”

    陈华笑着婉拒道:“多谢师兄好意,动用军中儿郎办私事可不行,褚邺就在漠北朔方城,听说手底下还有不少兄弟呢!”

    “行吧,如果有用得着师兄的地方你就言语,可别不说啊,你要是不说,我非揍你一顿不可。”刑昭骂骂咧咧的道。

    两人之间心照不宣,师兄弟的感情十分不错,所以刑昭知道陈华说不用帮忙就是不用帮忙。

    不过他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在跟陈华分开之后,他也让军中的人展开了调查。

    但是这只是刑昭的一点好奇心而已,他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人敢在朔方城染指陈华的女人,莫不是嫌命长了?

    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对方并不知道陈华和忍冬之间的关系,故而才会对忍冬有觊觎之心,这个倒霉催的家伙,就是盘山军督帅金不唤的小儿子金智。

    金智的名字起的好,不过事情做得殊为不智,他觉得自己好不容易说服父亲娶一个青楼女子是天大的福气,却不知道这个青楼女子早已名花有主了。

    从墓地回来,陈华也没有在驿站歇息,直接去了褚邺的居所,早前跟褚邺通信的时候褚邺就将住址告诉了他,所以要找这个位置十分简单。

    到达位置之后,陈华发现这竟然是一个五进院落,看上去一点都不小,心说褚邺这小子莫不是发了什么横财?

    让褚邺去大月氏那样的地方,虽然是行商,可也挺苦的,一路上不知道要遇到多少艰难险阻,所以他给了褚邺一笔银子。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褚邺竟然将这笔银子用在了这样的地方。

    门口就是两个虎背熊腰的门子,看到陈华之后也是乜眼看人,直到陈华对褚邺直呼其名,其中一人才转身进了宅子跟褚邺禀报。

    褚邺一听下面的人说有人骂自己,马上就想到了一个可能,这个可能就是陈华。

    他急急忙忙跑出来,看到陈华之后直接给了陈华一个熊抱:“老大,你可算是回来了。”

    (本章完)


………………………………

第420章 信是我写的

    陈华有些嫌弃的把他推开,皱眉道:“你怎么知道我要回来?”

    按理来说信是忍冬给自己写的私信,别人应该不知道才是,可褚邺却好像早知他要回来一般,故而他才会有此一问。

    褚邺嘿嘿直笑,一边拉扯着陈华进屋一边道:“嘿嘿,那什么,老大,我。。。。我。。。”

    陈华一把甩开他的手,愠怒道:“有话就说,被你你我我的。赶紧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褚邺只好承认:“那封信是我让人仿照嫂子的笔迹写的。”

    见陈华面带怒色,他连忙解释:“虽然是仿照嫂子的笔迹写的,可这封信上句句都是实话。嫂子的确准备嫁人,新郎官是城里的金智,但是不知道是嫂子自愿的还是被人逼迫的。”

    陈华听罢皱眉思索起来,这件事跟苏七七那件事又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逼迫的话,他不认为有人敢在朔方城内逼迫忍冬。

    毕竟杜八娘不是吃素的,即便宝月楼没有那个能耐跟金不唤这样的都督作对,杜八娘也可以找城外驻扎的刑昭。

    更何况宝月楼的杜掌柜是连秦风这样的人都得忌惮三分的存在,就更不要说金不唤了。

    所以他觉得这件事很有可能是忍冬自己愿意,要么,就是杜八娘的逼迫。

    究竟是哪一种原因,还得他亲自去一趟宝月楼才知道。

    “我师兄都不知道这件事,你是怎么知道的?”陈华不解的问。

    褚邺道:“我回来也有段时间了,手底下没多少人,老大你又没有别的安排,索性我便在城内组织了一些人。

    消息是宝月楼一个叫西关的小厮告诉我的,他亲自跑了一趟,说来也奇怪,金家三少爷娶亲,竟然一点风声都没传出来。”

    “这样,我去一趟宝月楼查探情况,你准备一下人手,可能咱们得再玩一次抢亲。”陈华沉声道。

    褚邺竖起大拇指:“老大你厉害,还玩抢亲呐!”

    京城那次抢亲的消息早就传到了漠北,连国公的亲都敢抢,这漠北朔方城的百姓,可有不少都在传扬陈华的事迹。。。

    宝月楼依然是那个宝月楼,没发生什么变化,下午时分,已经有不少南来北往的客人前往宝月楼找乐子或吃饭。

    不过这个时间段,吃饭的人比较多,真正来找乐子的,一般都会等到晚上,华灯初上,丝竹之声便会从宝月楼传出,这里面的靡靡之音,导致周边的店铺一到晚上就空无一人。

    陈华的装束是劲装打扮,身上还有不少风尘,一看就知道并不是朔方本地人,肩膀上搭着白布的小二很麻利的小跑过来,笑脸相迎:“客官,你是要吃饭还是。。。”

    一般来说这种地方的小二,是不会问打尖还是住店的,他们会问你是吃饭还是找乐子,不过会把后面的隐去。

    陈华淡淡道:“我来找人。”

    小二脸上笑容一滞:“客官您是在说笑吧,要是想乐呵乐呵,现在也可以上二楼,如果想吃饭,小的马上就给您送上来。

    如果因为囊中羞涩,也无妨,小的跟掌柜的说一声,保证能够让客官混个肚儿圆,也算是结个善缘不是。”

    陈华依旧吐出三个字:“我找人!”

    他是一边说话一边往里面走的,所以小二也是跟在他身后躬身伺候,走到楼梯口位置,站在楼梯口迎客的小厮眼前一亮,快步迎了过来。

    那小二见二楼的小厮过来了,道了声海涵便转身伺候别人去了,很显然这人不是来吃饭的,二楼的小厮又认识,他自然不需要继续招呼下去。

    迎面而来的小厮不是别人,正是陈华在宝月楼的熟人习惯。

    小年轻火气旺盛,正处于青春期的太脸上冒出了不少青春逗,活生生将一个俊俏小哥弄得连陈华都有些不太认识了。

    “爷,您来了怎么也不早说,遣人来跟小的说一声,小的接您去啊!”习惯很熟络的笑着,一只手拉住陈华的胳膊就往楼梯下面的口子行去。

    那个地方比较隐蔽,除非有人转弯,不然很少有人看得到。

    进了犄角旮旯,西关马上道:“陈大哥你可算是来了,可把我给等苦了。”

    陈华蹙眉问:“你是西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西关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这可是小孩子没娘,说来话长。大约两月前,那金家的三公子金智跑到宝月楼来消遣,本来也没事,这种将种子弟,来消遣也不是什么大事。

    那天客人太多,忍冬姐姐主动请缨说去陪金智,掌柜的一开始是不同意的,后来忍冬姐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