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天启-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疃蝗弥9箦艟型猓悄诟螅颐且フ曳酱诱埽盟4蟪既ゼ噬希庋9箦统霾涣耸裁囱曜恿恕!薄 『珷p赞成道:“这样才能万无一失,太子上位,当会重用东林党人了。”  众人又就具体的作法商量了一会,然后才各自回家。一想到太子登基以后东林掌握大权的美妙景象,都恨不得皇上立即升的好。  第二,杨涟和左光斗找到了王安。王安本来是太子朱常洛的伴读,他当然希望太子登基,所以双方一拍即合,王安保证会让太子有机会见到皇上,不让郑贵妃有做手脚的机会,杨涟和左光斗则保证太子登基后,保他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出了宫门后,杨涟笑道:“阉人都不可靠,且先与他虚与委蛇,不可让他有机会做大。”左光斗连连点头,文官一般都不相信内臣,但又没有办法离开内臣,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事。  接着两人去找首辅方从哲,一见面,杨涟直接道:“皇上病重,首辅应该带着大臣去问安。”  虽然杨涟只是个七品官,但他是给事中,言官是大臣不会得罪的人,方从哲是首辅更是如此。方从哲道:“你也知道,皇上一向不喜大臣问询病情,上次了不想见大臣探病,我只能通过内侍问询皇上的病情,但是没有什么消息。”  杨涟声色俱厉地:“你多去几次皇上自然会见你了,现在是非常时期,如果帝位不能正常传递,到时我们都是罪人。”  方从哲其实内心是不以为然的,太子已经策立了十几年,还能有什么不能正常传递的问题,即使现在出个遗诏,换人登基,也不会得到大臣的拥护,不过他理解东林人想立从龙之功,自己如果不听,他们会一起给自己捣乱,于是答应会经常去问安。  杨涟和左光斗这才满意而出。左光斗道:“既非同道,就是仇敌,等太子继位后,这老家伙也要赶出去才好。”  杨涟皱了皱眉,欲言又止,叹了口气,和他一起走了出去。  皇帝的病情时好时坏,七月十九,突然能下地走路了,还吃了一大碗饭,这可是两个多月来的最好的消息。第二事情急转直下,皇帝已经身不能动,口不能言了。  虽然知道了消息,但皇帝没有召见,太子只能带着朱啸启守在宫外,没办法进去。这时,一个老太监走了过来,朱啸启认得是太子伴读王安。王安对太子欠身道:“皇上病危,此时太子应在皇上身边,请太子随内臣来。”太子大喜,跟着王安走了进去,一路竟没有一个人问一句什么。三人到了奉先殿前,王安道:“东林杨涟等人叫奴婢转告太子,东林人一直是支持太子的。”太子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带着朱啸启进了殿来,一直走到皇帝床边,施礼后再站起来。旁边的郑贵妃眼光闪烁,却也没有什,皇帝睡在床上,眼睛闭合,一动不动。太子轻声唤道:“父皇。”皇帝眼睛睁开一线,然后又闭上了。太子放下心来,叫人搬来坐具,两个人就坐在龙床旁边。  晚上大家胡乱吃了点东西,继续守着。郑贵妃对朱啸启道:“哥儿累了,先睡会吧。”在这见证历史的时刻,他怎么会睡觉,摇头道:“皇爷爷龙体欠安,孙儿睡不着。”这大帽子一扣,谁也不敢睡觉,于是七月二十的晚上大家就在这殿中坐着看皇帝睡觉。  朱啸启精神极好,整夜不睡没有一点感觉,看来这些的锻炼确实有效果。早饭大家又是随便吃了点东西,上厕所太子都是和朱啸启换着上的,这关键时刻可真不敢有一点点大意。郑贵妃扶起皇帝,心地给他灌了一点参汤,皇帝竟然喝了进去,然后醒了过来。  他睁开眼睛,先看了郑贵妃一眼,然后目光转向太子。太子匍匐而前,皇帝道:“你很好,必能当个好皇帝。”然后又看向郑贵妃:“封贵妃为皇后吧。”这两句话完,似乎已经用尽了他全部的力气,身子软了下来。  王安上前仔细看了看皇帝面色,又伸手在他鼻前探了一会,悲声道:“皇上驾崩了。”这时听到一声伤心到极点的尖叫,然后郑贵妃就晕了过去。
………………………………

第二十一章 红丸案

    七月二十二日,为老皇帝发丧,二十三日颁皇帝遗诏,命皇长子朱常洛为帝,发帑金二百万两给九边将士,罢下矿税,于是下欢腾。  朱常洛召见各位大臣,言明父皇遗命将郑贵妃封为皇后,大臣一片反对之声,都认为历朝历代都没有这样的先例,如果封郑贵妃为皇后,那么置王恭妃(朱常洛生母)于何地。朱常洛也就顺水推舟,将此事暂且搁置再议。  郑贵妃又是恼恨又是惧怕,于是送给朱常洛八个美女,朱常洛照单全收,没有了那个象阴影一样圧在头上的父亲,他完全地放开了自己,每和美女玩得不亦乐乎,好不快活。  八月初一,朱常洛正式继位,改明年为泰昌元年,升了大量的官员,几乎都是东林人,把他父亲原来留下的坑全部填了。这些日子,朱啸启跟着忙惨了,各种各样的礼仪,都需要他这个皇长子参加,每象个木偶一样,被人牵到东来拉到西,好在身体锻炼得好,还支持得住。  八月初三,他正式进位东宫,太孙终于要成为太子了,把个客氏喜得又是烧香又是拜佛,李进忠在王才人灵前磕了十八个响头,头皮都磕红了。  八月初十,他刚刚当了十的皇帝父亲生病了。生病的原因,朱啸启听到李选侍曾经恨恨地骂道:“这些狐狸精。”想来应该不外如是。召来医官进行了诊治,然而并没有什么起色。  八月十四日,郑贵妃的亲信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为皇帝献上“通利药”,崔文升掌管御药房,通利药其实就是大黄,相当于是泻药。于是皇帝晚上拉了三四十次,身体更加虚弱。八月二十日,皇帝下旨,封郑贵妃为太后之事作罢。  八月二十一日晚,皇帝召见了朱啸启。他先赶走了所有的太监宫女,然后道:“我身体只怕不行了。”抬手止住朱啸启继续道:“自己的身体我还是知道的,你不用多。我担心的是我走之后,你年纪太,有些人只怕不一定会服你的,会有阳奉阴违的情况发生,所以我想要封李选侍为皇贵妃,我去之后她就是皇太贵妃,这样以后就可以帮助你。”  朱啸启回道:“父皇吉人自有相,身体会好的。”  “你有孝心我知道,但这个事不用再。我这样做,你觉得如何?”  “孩儿不明白,为什么不封为皇后呢?这样不是更能帮助孩儿吗?”  “你还是太,不懂事,太后和皇太贵妃是一回事吗?我希望她帮你,但我不希望她压住你。太后的话你不听不行,会有人你不孝,但皇太贵妃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你明白了吗?”  看来自己真的是不了解政治斗争呀,只会想当然,只想助力越大越好,却没想到助力太大了可能会变成阻力。谁也难以保证李选侍成为太后以后会不会有别的心事,看来还是父亲想得周到呀。  “选侍待孩儿有如亲生,当可为皇贵妃。”  “这句话里有一个词很好,有如,有如亲生而不是亲生,所以我们要用她来帮你挡住一些对你不利的言论什么的,但也要防备她,不能让她做大,你如果能想通的话,我就能放心了。”  “孩儿明白了父皇的意思,请父皇放心。”  八月二十二日,皇帝召见首辅方从哲等人,并让朱啸启也在一旁听政。他吩咐大臣,自己暂时不再上朝,要用心调理身体,国事和太子就托付给他们。并认为自己身体不好是因为崔文升进药不当,将他逐出宫外,同时提出要封李选侍(西李)为皇贵妃。  这晚上,在浙江道御史左光斗的住处,聚焦了几个人,有大学士刘一燝、韩爌,吏部尚书周嘉谟,户部尚书李汝华,礼部尚书孙如游,兵科左给事中杨涟,光禄寺丞高攀龙,加上左光斗自己,这八个人是东林党中现在在京的最重要人物,今皇帝要封李选侍为皇贵妃,所以由左光斗召集,一起在这里商量对策。  首先由孙如游发言:“如果李选侍成为皇贵妃,他日如有不忍言之事,她就是皇太妃,她又教养太子多日,到时只怕会严重影响到新皇,只怕到时新皇帝虽然不是她,却胜过是她。”  刘一燝道:“我东林诸贤,多年为今上之位力争,所以今上登基,我东林得以林立朝堂,太子登基,我东林对于拥立之功,亦是志在必得,而李选侍成为李贵妃,会成为我们的阻碍。”因为大家都是东林一脉,所以话就没有什么顾忌。  杨涟皱了皱眉头,看了刘一燝一眼,却没有话。  周嘉谟道:“为今之计,还是先拖着吧,如果拖到今上大行,那时候可就由不得她了。”  杨涟又皱了皱眉,道:“李选侍一直受皇上独宠,如封为皇贵妃,则其气焰会尤为嚣张,欲壑难填之下,会做出什么事来可真不好,我等万万不可让其得逞!先找出理由拖着,和王安联系好,内宫有事要立即通报我等。”  众人都同意他的法,左光斗更道:“如封其为贵妃,只怕武周之事不远矣。”  大家商量好了,最后决定,先帝的后妃及当今皇上的正妻及太子生母都还没有封后,李选侍封贵妃的事总不能比她们的还先办吧,这样的回复皇上也没办法反对。先拖着吧,等拖不下去了再。  八月二十四日,皇帝又派人催促封李选侍为贵妃之事。礼部尚书孙如游回复,要先封神宗的皇后,皇帝的生母为皇太后,再封皇帝的原配,太子的生母为皇后,才能轮到封皇贵妃的事。  八月二十九日,鸿胪寺丞李可灼有仙丹要呈献给皇上。太监们不敢做主,将事情禀告内阁大臣方从哲。方从哲:“彼称仙丹,便不敢信。”于是不让通报。这时皇帝再次召见大臣,提出要现在就封李选侍为皇贵妃,大臣都很惊讶,这也太急了吧。朱啸启在旁边苦笑,刚才李选侍和他的可不是皇贵妃能打发的,正在想着时,李选侍突然进了大殿,直接对他:“哥儿,你出来一下。”然后转身先走了出去,整个过程中连皇帝,大臣看都没看一眼。  朱啸启看向皇帝,皇帝无奈地点点头,他只好转身出了殿门。李选侍:“哥儿,我不是和你了吗,你为何不直接告诉皇上,我要当皇后。”朱啸启声道:“娘娘,这种事要慢慢来,不是有句话叫欲速则不达吗,一步一步地来,急不得的。”  李选侍怒了,大声道:“哥儿,我对你如何,你是知道的,这么点事,你都不愿意帮我了吗?快去快去,直接就行了。”朱啸启无奈,只得转身进殿。  大家都在看着他,他只好走近皇帝,轻声道:“娘娘她想当皇后。”声音虽,在这寂静的大殿中,却是大家都听到了。众大臣目瞪口呆,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不敢相信。  这时,礼部尚书孙如游急忙跪下道:“皇上刚才所言封皇贵妃之事,臣马上去办。”皇帝心领神会,连道:“好,好,速去办理,都退下吧。”朱啸启想:“这可不能怪我,我是劝过你了的,这么急干什么呢,先把皇贵妃拿到手不是更好吗,现在这情况很不妙呀。”  这时皇帝听有人进献仙药了,就叫他献上来,李可灼在中午时分调好了一枚丹药,呈了上来。皇帝吃了这颗红色丹药以后,感觉身体好了许多,竟然想吃饭了。用膳过后,又命李可灼晚上再进一枚。朱啸启觉得这东西不大靠谱,便询问御医,御医也觉得不靠谱,但又开不出更好的药来,只好向太子建议,一吃一枚就行了,不要连着吃的好。  于是朱啸启去向皇帝老爸提建议,皇帝好不容易这二十多身体都不爽,现在吃了这东西感觉好受多了,所以拒绝了太子的建议,晚上又吃了一枚。朱啸启一直守到三更响起(晚上十一点),看皇帝没有什么事,才放心地去睡觉。  还没睡一会儿,就被人叫醒了。王安在外面声地:“皇上驾崩了。”
………………………………

第二十二章 登基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朱常洛在吃了两枚仙丹后正式成仙了。  早上群臣进乾清宫哭过先皇后,提出要将朱啸启请到文华殿,大家一起叩头拜见未来的皇帝。李选侍不放心,要他们就在乾清宫拜见就行了。兵科左给事中杨涟叫来已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的王安,要他将太子请出来。  王安进去对李选侍:“乾清宫有二位先帝灵柩,不宜拜见太子,所以外臣想在文华殿里给太子叩头,叩完头就送回乾清宫。”李选侍就要李进忠带李邓一起陪太子去,吩咐要心照顾好太子。  朱啸启出来以后,大学士方从哲、刘一燝、韩爌,吏部尚书周嘉谟,户部尚书李汝华,兵科左给事中杨涟,署礼科事刑科给事中暴谦,浙江道御史左光斗一拥而上,把朱啸启吓了一跳。李进忠急忙护住太子,杨涟冲上去,一把推开他,一个耳光扇了过去,骂道:“你个阉人滚到一边去。”李进忠不敢回嘴,更不敢还手,只好捂着通红的脸跟着一起走,杨涟又道:“你们不要跟着来,再过来打断你们的腿。”李进忠等人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太子被带走,转身回去禀告李选侍。  其实,朱啸启不是被带走,而是被架走,脚不沾地地到了文华殿。大家请太子上坐,一起叩头如仪。杨涟请太子早继皇帝位,以安下心。朱啸启道:“先皇仙去,孤心中悲痛,只想悼念先皇,不欲继皇帝位。”  皇帝继位,都是需要正式的三请三辞才行的,所以这样的请求太子不允许本来就是意料中事,然后大臣们又禀告了一些丧事的安排,这些事完了后大臣们行礼准备退去,这时杨涟发话了:“太子不能回乾清宫,应该重新找一个地方安置太子。”首辅方从哲道:“先皇登基以来,太子都是随居于乾清宫,为何不能回?”  杨涟道:“乾清宫内尚有李选侍在,太子年幼,易受其蛊惑,如其欲行垂帘之事,那我们能怎么办?应该将李先侍从太子身边调,这样才能让人放心。”  方从哲心想,以李选侍身份地位,想行垂帘之事,那是绝无可能,但又不好反驳,于是问道:“不回乾清宫那让太子住在哪里呢?”  王安欠身道:“慈庆宫为原太子宫,可为太子暂居之所。”  杨涟道:“那就慈庆宫吧。”两人片言只语就决定了这件事,根本没有征求首辅的意见,方从哲脸色不变,一言不发。  整个过程中,也没有一个人问过朱啸启想住在哪里,商量的时候,看都没有看他。众人拥着他到了慈庆宫,行礼告别而去,王安叫来几个太监,吩咐他们仔细伺候着太子,也离开了。  象个木偶一样被群臣无视,朱啸启心里的恼怒可想而知。等王安走了以后,他直接走出慈庆宫,回到乾清宫,几个太监劝太子不要离开,朱由校理都不理,又不敢拦着太子,只能跟在他身后,直到他进了乾清宫,才无奈地回去。  一进宫来,李选侍和客氏迎了上来。李选侍道:“他们可曾为难哥儿了。”  朱啸启道:“他们当然不会为难我,媞媞呢,我饿了,一起吃饭吧。”至于他们不想自己回乾清宫的事,还是别了,免得李选侍烦恼,客氏担心。  吃饭以后,照例是守灵。朱啸启坐在灵堂里开始思考,按照常理,太子年幼,本来就要有人照顾才行,而现在大臣们却要让他独居在慈庆宫,远离自己熟悉的人,这事有点反常呀?  按照平行时空管理局一号所,自己应该在这一年当上皇帝,看这情形,大概就是这几的事情。而自己一个才十六岁虚岁的孩子,大臣们在面对他时虽然在叩头,但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恭谨之心,那么他们让自己独居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他们想孤立他,想让自己做他们的傀儡。  根据跳得越欢得利越大的原则分析,方从哲显然不是这么想的,那这么想的就应该是杨涟那一伙人。自己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可不能上了他们的当,方从哲应该可以拉过来做盟友,徐光启那更是不用,不是盟友而应该是心腹,还有谁?朱啸启悲催地发现,外廷自己根本没有可用之人。  外廷不行,那宫内呢?第一个可以信任的当然是李进忠了,还有王体乾呀,李朝钦呀都是不错的,王安好象和杨涟走得比较近,还是心一点为妙。  第二,群臣来到慈庆宫拜见太子,不想却人去楼空,杨涟立即叫人把王安找来,王安听慈庆宫太监明了情况,立刻叫人将慈庆宫的太监按在地上狠打,边打边骂:“为什么昨晚上不去告诉我?”众臣也不管王安惩罚太监的事,先去了文华殿,王安则又来到乾清宫,要请太子去文华殿。  朱啸启道:“有什么事,就在乾清宫吧。”他可不想象昨一样,让人留住回不来。王安道:“今日群臣有大事启奏,乾清宫有两位先帝灵柩。诸事不便,所以请太子去文华殿,然后再回宫来。”  朱啸启道:“不必了,就在这里吧,有什么事不能在这里吗?”  李选侍却起了疑心,问道:“怎么了,昨不是也在文华殿吗?哥儿为什么今不去了?”  朱啸启昨没有对她实话,所以今也就不大好回答这个问题,心想,大不了晚上再回来呗。于是辞别了李选侍等人,跟着王安去了文华殿。  群臣跪拜以后,礼科左给事中李若圭上奏,册封大礼举行是有一定的次序的。孝端显皇后(神宗皇后)、孝靖皇后(光宗生母)尊谥还没有行封,郭元妃(光宗元配)、王才人(朱由校生母)应该封为皇后的事连尊号都还没有定好,册封选侍李氏为贵妃的事暂宜停止,礼部尚书孙如游也按礼来应该如此。朱啸启知道最后只能是这个结果,只好答应了。  虽然他的皇帝老爸告诉了他为什么要封李选侍为皇贵妃,但是按朱啸启本意来,他并不想头上多一个皇太贵妃指手划脚,只是一直以来李选侍对他都还不错,加上媞媞的关系,使他觉得还是封她这皇贵妃的好。但现在连礼部尚书都这么,而且确实的是正理,那就是他反对也是无效的,所以暂缓就暂缓吧。  然后是各位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军民、耆老人等、少傅兼太子少傅英国公张惟贤等奉笺劝进,这是第一次劝进,照例是不允的。  杨涟又提出昨日太子回乾清宫之事,于礼不合,请今日宿于慈庆宫内,并提出,李选侍不适宜再住在乾清宫内,应该立刻搬出。  朱啸启瞪了王安一眼道:“孤年龄幼,需选侍照顾,选侍毋须搬出乾清宫。”  朱啸启对李选侍还是有些感情的,当然也有媞媞的原因在内。如果李选侍住在乾清宫照顾他,其实是最好的安排,就象光宗安排封李选侍为皇贵妃一样,所以他提出由李选侍暂居乾清宫,以便照顾自己,这下可就捅了马蜂窝。  首先兵科左给事中杨涟上奏,他认为李选侍把自己当成皇上母亲(俨然以母道自居);名义上是保护皇上,实际上想自己专权(外托保护之名,阴怀专擅之实);所以大臣子都不相信她,不想要她照顾皇上,这才要皇上住在慈庆宫,让她搬出乾清宫后再回(大臣工心切疑之,不敢以宗庙神灵所托重之身,轻付之不可倚信之手。故力请陛下暂居慈庆宫,然后奉驾还正乾清)。  然后,他李选侍令内官盗取宫中宝物想运出去,认为自己是皇贵妃,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令李进忠、刘逊、魏进中等,擅开宝库,盗取珍藏岂必欲尽先朝之有,而后出乎。抑指借皇贵妃名,色遂目无幼主乎)。  最后,他认为李选侍身份低下,既不是太子的嫡母,也不是太子的生母,应该立即搬出乾清宫,不需要选什么日子(非嫡母非生母,而怙恃宠灵,妄自尊大,下其孰能平之?谓宜敕令选侍:恪遵语即是吉祥,不必藉口择日。)我认为今李选侍就要搬走,皇上就要移驾回乾清宫(至移宫事,臣言之在今日,陛下行之亦必在今日)。  朱啸启心中大怒,先皇本意就是要李选侍照顾自己,你们怀疑是什么意思?至于李选侍盗取宫中宝物之事,自己就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宝物本来就是先皇赏给她的。后面的话甚至有影射李选侍效法武则的意思,用心实在是太恶毒了。  浙江道御史左光斗也赞同杨涟的意思,竟然:“高宗武周之事,不得于今朝见之。”直接指李选侍欲**太子,以行武周之事。  朱啸启气得发昏,正要驳斥他,这时大学士方从哲、刘一燝、韩爌一起上奏,他们的就委婉多了,他们认为皇上登基典礼后就要住到乾清宫里,李选侍只是一个选侍,身份所限,没有资格住在乾清宫照顾太子,所以要李选侍搬走,而且慈庆宫是太子的父亲未登基时曾经住过的地方,并不适合她居住,所以不是搬到慈庆宫,而是要搬到仁寿殿去。  总之,大家的意思是李选侍一定要搬走,用语恶毒也好,用语平缓也罢,大家的意思都是一样,不能让李选侍照顾他。朱啸启明白了,上次他们暂缓封李选侍为皇贵妃,原来是在这里等着自己呢。自己终究还是图样图森破,现在讲道理是讲不过他们的了,而且他揣测,大臣们其实真实想法也是不想有一个皇贵妃来掣肘,所以才会如此做。  他知道想辩也是辩不过群臣的,无奈之下,他只好答应让李选侍在自己登基之前移出乾清宫,搬去仁寿殿,自己先住在慈庆宫,并保证不会回乾清宫,大臣们才满意而退。  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