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楚怀王-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估算大军的行军速度,相必如今还在魏国境内。至于上郡,实在太远,应该还需十余日才能赶到肤施。不过好在赵军早有准备,十万赵军坚守肤施,足以能保城池一两月不失,时间上已经足够了。”

    熊槐闻言点点头,秦军虽然凶悍,但是赵军据城而守,秦军不仅没有优势,反而还有不少的劣势。

    只要乐池没有脑残出城与秦军野战,那么等赵国的援军抵达上郡,这场战争就有的打了。
………………………………

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择

    赵王长叹一声,只能自己亲自走一趟进行慰问了,若是安排其他人前去,只会显得他赵王心虚,会起到反作用。

    “不错,安抚安平君一事刻不容缓。”说着,赵王沉默良久,突然下令道:“贤卿,你立即带着太子章前去将军牛翦的大营,然后向牛翦传达寡人的诏令,寡人欲拜牛翦为上将军,命其即刻率军北上,前往代地驻扎,防备胡人以及中山国。”

    “太子身为赵国储君,理应以身做则,穿胡服,习骑射。告诉上将军牛翦,寡人将太子托付给他一段时日,让他好好的训练寡人的太子,不要以为太子是寡人的儿子就有所懈怠。寡人的儿子,不仅能读的书,还能上的马、弯的弓、射的箭。”

    “大王,这”楼缓此时听得心惊胆战。

    虽然赵王是要牛翦好好训练太子,但是现在这情况,无疑实在以备不测。

    赵王见楼缓呆在原地不动,露出大惊之色,大喝一声:“还不快去?”

    楼缓吐出口气,对着赵王一拜:“大王,臣告退。”

    赵成军营。

    此时,赵成站在军营大帐之中,帐中的火把散发出丝丝炽热,不仅染红了营帐,也温暖着身体。

    只是赵成盯着眼前的门客,脑袋嗡嗡作响,脸色一阵白一阵黑,内心却是冰凉冰凉。

    良久,赵成才道:“这么说大王已经中了秦国奸计,相信本将已经与秦国勾结,意图谋反!”

    赵成的门客韩腹点头道:“君上,此事千真万确,钱明被甘茂的收买,然后向大王诬告君上谋反,大王已经相信此事。”

    “当真?”赵成双目露出凶光,目不转睛的盯着韩腹。

    韩腹闻言立即应道:“君上,臣可立誓,此事绝无半点虚假。大王不仅已经相信君上会出卖上郡结交秦国,而且已经打算将君上抓回邯郸了。”

    “什么?”赵成一懵。

    韩腹开口道:“君上,我们在宫中的人冒死传回消息,赵王已经打算以副将周袑取代君上作主将,带领大军前去救援上郡。”

    “先行的使者肯定已经到了军营,正式宣布大王诏令的使者已经在路上,明日就会赶到军营宣布诏令,然后正式将君上抓回邯郸。”

    赵成闻言面色苍白。

    良久。

    赵成才看着韩腹道:“这不可能,这应该是秦国的计策。本将乃是大王的叔叔,大王怎么可能会如此轻易就相信一个小人的中伤,而且还会立即派人来抓我!”

    韩腹开口道:“君上,正常来说自然是如此。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大王刚刚变法未久,国中人心浮动,大王不仅赌不起,而且大王还怀疑君上答应支持变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大将军之位,然后与秦国合谋,获取兵权,目的就是为了趁机谋反,自己登上赵王之位。”

    “这”赵成顿时哑口无言。

    如果可以辩解,那么他要是说这只是巧合,也不知赵王会不会相信。

    就在赵成惊疑不定间,帐外又有传来一阵声音:“报大将军,营外有一个自称是将军家中护卫的人的人,他说他叫赵柄,奉夫人之命有重大的事情向君上禀报。”

    “赵柄?”赵成一惊,这是自己府上的亲信,也是赵国公室的旁支,一直负责府内的事情。

    难道是赵王已经对自己家中下手了,想着,立即应道:“快,快请他进来。”

    “诺!”

    不久,一个风尘仆仆的人快步走了进来。

    “赵柄,可是府中出来事情。”将赵柄走进来,赵成立即担忧的开口问道。

    赵柄点了点头,快速的喘着气道:“君上,正是如此。今日下午,先是越姬在府上留下血书自刎而死,接着,越姬之子无故失踪。”

    “越姬在血书上说,她对不起君上,连累君上满门,只好自刎谢罪了。”

    “夫人看罢血书,心中惊疑不定,故特遣臣来询问,可是君上出了何事?”

    赵成得知仅仅是自己的一个侍妾自杀,顿时松了一口气,接着听到越姬的儿子失踪,让后有听到血书的内容,想起钱明与越姬曾有过接触,顿时气的脸都绿了,大骂道:“贱人!”

    这一瞬间,他就想明白了,钱明应该真的背叛了自己,至于原因,肯定是为了那个贱人以及那个孽种。

    韩腹见状立即开口道:“君上,事已至此,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再晚一点,等赵王的使者抵达大军之中,一切都迟了。”

    赵成迟疑了一下,然后走到外面召来一个亲信,吩咐道:“你立即前去副将周袑营中秘密查探,看看今日是否有人从邯郸追来,直接进入赵袑营中。”

    “诺。”

    就在赵成焦急的等待之时,又有人来报:“将军,营外有人自称是将军你十多年的故交,承蒙将军十余年的恩情,现在特意前来报恩来了。”

    赵成闻言精神一振,立即想起自己在宫中布下的棋子,开口道:“请,快请。”

    赵成身侧的韩腹,此时也是惊疑不定,宫中故交,这人是谁?

    想着,韩腹眼中冒着寒光,右手摸着剑柄,死死的盯着营帐外。

    不久,一个宫中内侍打扮的人走了进来,不等赵成开口,便急忙说道:“安成君,祸事矣,祸事矣!”

    此言一出,帐内的人俱是一惊。

    接着,此人立即开口道:“今日宫中出事,太子突然被楼缓带走,臣心中起疑,担心有大事发生。而后,经过臣暗中打探,却发现是安平君门客钱明通过楼缓告密,告发安平君谋反,结果,其后钱明被杀,太子被大王送往牛翦军中历练。”

    赵成闻言眼睛一阵发黑。

    太子被送走了,这是大王担心他会谋反吗?

    韩腹眼中露出喜色,这人带来的消息,却是更加巧妙!

    接着,帐外有传来禀报声:“将军,营外有一人,自称是将军赵俊的门客程安,有要事求见将军。”

    赵俊乃是赵成的亲密好友,而程安正是赵俊最信任的门客。

    此人话音还未落下,方才离去的亲信回报:“报将军,不久前从邯郸赶来一人,被将军周袑亲自迎入军营,而后,周袑一直营中与其密谈,至今未出。”

    赵成闻言瞬间全身失力,摇摇晃晃,差点跌倒在地。
………………………………

第三百二十三章 亲临

    韩腹见赵成失力,赶紧上前扶住,然后开口道:“君上,事到如今,赵王已经对认定君上与秦国勾结了。”

    “等到明日,君上被大王换下,那么君上回到邯郸所面临的情况,坏一点就是坐实谋反之罪,然后被大王赐死。好一点的就是君上能够脱罪,但是经过此事之后,大王还会信任君上吗?恐怕从今以后,君上只能沦为邯郸一个闲人,连安平君的封号都保不住了。”

    “若君上打算搏一搏,那么在大王已经失去大臣百姓信任的情况下,臣请为君上前驱,若是君上打算为自己辩解,那么臣现在请离,打算另谋出路,望君上保重。”

    说着,退一步,来到赵成之前,拱手行礼。

    赵成见状一愣,沉默了一下,开口道:“让程安来见本将,另外,请副将周袑来见本将。”

    韩腹见赵成依然心忧疑虑,便退在一旁。

    而后,程安来到营帐中,只见赵成与韩腹面色沉重的站在帐中,愣了愣,开口道:“安拜见安平君。”

    赵成应道:“不知先生此来有何贵干?”

    程安面色沉重的应道:“日前,安平君的门客钱明向大王告发安平君谋反,其后钱明死在宫中,君上特派臣来询问,不知此事是否属实,若是此事不实,为了证明清白,君上请安平君上书自辩,君上已经准备邀请数位大臣,上书为安平君申辩,让大王不要中了秦国的奸计。”

    赵成一愣。

    随后开口问道:“这事情连将军赵俊也知道了?”

    程安叹气道:“安平君,现在赵国是什么情况,难道安平君自己不知道吗?自从大王决定变法起,整个邯郸都是人心惶惶,宫中的风吹草动,哪里还能瞒得了人!”

    “而且支持变法的楼缓,正处在邯郸的焦点,群臣都在盯着楼缓,准备等他露出破绽,将他驱逐出赵国,他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根本瞒不住有心人!”

    赵成闻言一阵无语,叹道:“也就是说钱明真的向大王诬告我谋反,然后就被大王赐死了!”

    程安点点头:“的确如此,安平君,现在整个邯郸的重臣,应该都知道此事了。”

    赵成:“······”

    如果说之前赵成对此事还将信将疑,那么现在,赵成已经尽信无疑。

    如果这事是诬告,赵成自然不会担心,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事真假参半。

    之前甘茂来找他,提出趁赵王变法遭到群臣反对之际,接受秦国的援助,登上赵王之位。

    对此,赵成有所意动,但是,奈何手中实力欠缺,赵王手中掌握着赵国大多数的军队,所以,赵成没有答应甘茂,但同样也没有拒绝,打算观望观望。

    就在观望中,赵王对赵成妥协,赵成见此,觉得赵王即位十几年,对赵国的统治已经根深蒂固,只好按耐住心思,并借机更进一步。

    现在这事被自己的门客捅到赵王哪里了,而且告密者还被杀了,天知道秦国在赵王面前是怎么编排的!

    不错,这事是秦国的计策。

    只是,赵王怎么想,会不会相信此事?

    赵成此刻扪心自问。

    赵王肯定是怀疑了,否则,要是不信,赵王对此事,要么是一笑了之,要么是将告密训斥一顿,而不是直接将告密者杀掉。

    赵王乃是他赵成的侄子,是赵成看着长大的,这种直接杀掉告密者宽慰他的举动,无疑代表赵王已经将信将疑了。

    只是,事到如今,他赵成应该怎么办?

    直接反了,这就是弱赵之举,关键还是成功的机会几乎为零。

    且不说秦国的狼子野心,就说现在赵国的精锐军队,全在赵王的掌握之中,这事就很悬,而且其他国家呢?

    韩王是赵王的小舅子,是太子的舅舅,韩王帮谁,显而易见,燕王是赵王所立,燕王会帮谁?

    其他态度暧昧的国家,不提也罢!

    所以说,在根本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谋反,即便攻破邯郸,面对赵国各地的兵马,根本没有胜算。

    可若是什么也不做,等到赵王换将,那么他没有正式行动之前,身为赵王的叔叔,他肯定不会被赵王杀掉的。只是,经过此事以后,他在赵国同样也没有出路了,权势地位,全都离他而去。

    是搏一搏,将赵国卖给秦齐魏三国,还是现在立即回邯郸请罪申辩,从此做一个闲人?

    想着,不知不觉间,赵成的手不由自主的摸向腰间佩剑!

    就在迟疑间,帐外又有人禀报到:“将军,不好了,大王来了,而且已经进入大营,请将军立即前去迎接!”

    “什么?大王亲自来了。”赵成顿时一惊,身上的汗毛瞬间都恐惧的竖了起来。

    忙问道:“大王怎么会到军营来?还有,大王带来了多少人?”

    对于前一个问题,报信的人觉得莫名其妙,大王为什么会来,他怎么会知道。于是,答道:“回将军,大王只带来百骑。”

    “百骑?”

    赵成脸色先是露出一丝狰狞,接着又想到自己毫无准备,即便在大军之中也毫无胜算,顿时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最后,想到赵王百骑入营的用意,立即露出羞愧之色。

    而一旁的韩腹,此时已经完全被震惊了。

    赵王竟然亲自来安抚赵成,这···

    这怎么可能!

    难道赵王就不怕赵成真的反了吗?

    计划失败!

    利用赵国人心惶惶之际,用越姬之子,逼迫钱明设计赵成,逼赵成谋反,或者,退而求其次,延误赵军行动,扰乱赵军战心的行动,因为赵王亲来,全都要失败了!

    ···

    报信的人见赵成呆在原地未动,再次提醒道:“将军,请立即前去迎接大王。”

    听到来人再次出言提醒,赵成顿时放下所有心思,应道:“好,本将这就前去迎接大王。”

    与此同时,韩腹也被惊醒。见赵成就要去迎接赵王,心急之下,立即向前一步,开口道:“君上,这是天赐良机,如今大王不请自来,正可···”

    话刚刚说到一半间。

    已经下定决心的赵成,闻言眼睛一眯,立即拔出长剑,在韩腹恐惧的眼神中,对着他的脖子用力一挥,将他砍翻当场。

    接着,赵成看也不看死不瞑目的韩腹,一边走出大营,一边吩咐道:“传令,所有人卸下兵器,随本将去迎接大王。”
………………………………

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

    赵国所发生的事情,让各国看了一场热闹。

    而上郡这边,最先赶来救援的,就是各国的联军,魏章看到这一盘散沙一样的五万联军,顿时觉得恶心无比。

    然后,又过了十余日,赵国大军在赵成的率领下赶到上郡,摇摇欲坠的肤施城顿时稳定下来。

    虽然秦赵两国大战未休,但是天下的其他地方,倒是一片平静。

    时间如水,平静地来到六月。

    此时,楚国大部分的地方,不是在收获麦米,就是在播种粟米,一派忙碌景象。

    楚宫中。

    斗由一脸喜色的向楚王汇报道:“大王,根据之前诏令,我楚国可以用等量的麦米顶替其他粮食交税,历时两年,政策始终不改,如今已经得到百姓的信任。”

    “根据各县回报,如今冬季种植的麦米,已经接近粟米的一半,只要我们能把之前的政策坚持下去,那么今年收获粟米之后,种植的麦米肯定会更加多。”

    “好!很好!这的确是一件大喜事。”熊槐面带笑意:“若是我楚国的百姓种植的麦米与粟米一样多,那么就是我楚国之幸,寡人之幸。”

    听到斗由与楚王的话,一旁的景鲤不由面露得意之色。

    之前,各国冬小麦种植的极少,而楚国,即便是拉高麦米价格的情况下,种植的麦米同样也不多。

    如今麦米的价格在楚国被稳定在三十多钱,但麦米的种植量却能迅速提升,无疑,这是他的功劳。

    各国都是一年一获,若是楚国的百姓全都在冬季种植麦米,那就是楚国一年两获,楚国种一年的田相当于其他国家种植两年。

    实力差距,瞬间就拉开了。

    这就是他麦君封号的来源,一个建议就提升了楚国的实力。

    另一边,熊槐笑着对斗由道:“贤卿,寡人想知道这次那个县收获的麦米最多,寡人要重赏他!”

    种植麦米这事,不仅要刺激百姓,还要刺激各地官吏,这样一来,才会更加有效率。

    斗由停顿了一下,才道:“大王,收获麦米最多的县,无疑是寿县,去年司败奉命在寿县防备齐越两国,期间,司败下令士卒种植了大量麦米,以致太府从寿县收集的麦米远远的超过了其他各县。”

    “若是扣除司败所得,那么其他各县,将以庸县为首,如今庸县所收的麦米已经接近粟米的七成。”

    “庸县?”熊槐迟疑了一下,问道:“寡人记得之前楚国抬高麦米价格,号召百姓种植麦米时,其他地方响应寥寥。而就是这庸县,在当年种植的麦米是最多的吧!”

    斗由应道:“正是如此。”

    接着,熊槐再问道:“那么那个许行现在还在庸县呆着?”

    “这・・・・・・”斗由愣了愣,点头道:“回大王,好像是的!”

    景鲤闻言解释道:“大王,当初庸县乃是安置我们从淮北迁移的齐国百姓的地方,为了稳定人心,所以我们并未驱逐许行。”

    “而现在庸县那边,那些迁移而来的百姓依就处在免税期间,所以许行也并未离开。”

    许行虽然是楚人,而且与楚王从未有过交集,但是昔日许行离开楚国投奔滕君时,那句闻滕君仁,故来投奔的话,的确狠狠的打了楚王的脸。

    只是,楚王当初得知许行回到楚国时,并未下令驱逐许行,而楚国的心胸,自然也就容得下一个整天胡言乱语的妄人。

    景鲤见楚王想入沉思之中,斟酌道:“大王,许行虽然言行偏激,近乎疯言,而且对大王有不屑之词,但是,若是大王能让他呆在楚国,这无疑是有利于提高大王的声望。”

    “所以,臣以为,莫不如对许行不闻不问,以示大王心胸宽广,能容人。”

    熊槐摇了摇头:“令尹此言差矣。”

    景鲤一惊,问道:“大王的意思是?”

    熊槐笑道:“有功则赏,有过则伐,这正是治国之道,怎能对有功之人不闻不问!”

    “如今许行既然能影响其他百姓种植麦米,这就是有功于国,所以,寡人觉得应该赏。”

    说着,熊槐向景鲤问道:“令尹觉得应该如何赏赐许行。”

    赏赐许行?

    景鲤心中一惊,担心楚王会任命许行为官。

    楚王能容忍一个曾经羞辱过自己的人为官,虽然有利于提升楚王的声望,但是一则许行出生低下,二则许行号召国君贵族与百姓同耕的言行实在恶心。

    所以,景鲤想了想,迟疑了一下,开口道:“大王,臣以为庸县种植的麦米远超其他各县,这不仅是许行一个人的功劳,更是庸县县尹治理有方,所以,臣觉得不仅要赏许行,更要重赏庸县县尹。”

    熊槐面无表情的应道:“令尹言之有理,那么两人都赏吧,令尹身为百官之首,总理国事,令尹以为应该如何赏赐二人!”

    景鲤见楚王同意自己的建议,松了一口气道:“大王,臣以为庸县尹可以赐百金,晋爵一级,以示嘉奖。”

    “至于许行此人,赐十金,许其一个县吏,以资鼓励。”

    “・・・・・・”熊槐瞥了景鲤一眼,不由摇了摇头。

    若是真的按景鲤所说的去做,这哪里是奖励许行,这分明是羞辱他!

    十金,县吏,难道凭许行的名气,他若是真的出仕,难道还会在乎这些?

    想着,熊槐笑道:“令尹所言极是,庸县尹就按令尹所说去办,只是许行吗!从未在各国用事,提其做县吏,寡人以为不可。”

    听到楚王拒绝了他对许行的提议,景鲤不由迟疑道:“不知大王的意思是?”

    熊槐想了想道:“这样吧,免去提其做官的赏赐,将赏金提升到五十金,以示鼓励。”

    景鲤拱手道:“大王英明!”

    熊槐见景鲤行礼,笑了笑,继续道:“另外,寡人听说许行被百姓尊称为当世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居一地,而民从之,以致儒家弟子自发背上锄头,不远千里前去投奔。”

    “上古的圣人尧舜太过久远,已不可见,但是现在的圣人,寡人却打算见一见。”

    景鲤见楚王打算召见许行,立即反对道:“大王,世间之事大多以讹传讹,许行被愚民尊为圣人,不过是百姓被许行所欺骗,至于儒家弟子前去投奔,那也只是一些顽固不化的迂腐之儒罢了。”

    “臣闻上古圣人,居一地,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许行在滕十年,而滕国灭,在楚多年,而臣却不见其所居之所成邑,更别说成为一个城池了。所以,许行此人乃是欺世盗名之辈,其人不见也罢。”

    景鲤说完,斗由亦出言道:“大王,臣以为令尹之言极是,许行圣人之名,实在是名不副实。但是许行其人,臣以为大王倒可一见,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因为臣听说,许行种地很高明,不仅精通五谷的种植,而且每年的收获都比其他人多。”

    斗由一说完,景鲤不由惊疑不定的看向他。

    斗由却对景鲤的目光视而不见。

    这几年,楚国一边大战一边备战,斗由都感觉自己心力交瘁了。

    若是许行能把农家的种植技术贡献出来,斗由觉得自己会轻松不少。

    熊槐看了看斗由,笑道:“不错,仅凭这一点,这许行就值得寡人一见。”

    “大王・・・”

    景鲤还欲再说些什么,却被熊槐打断。

    “令尹,就这样吧!”

    景鲤欲言又止,最后,见到楚王不容置疑的眼神,只得应道:“唯!”
………………………………

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县

    七月。

    庸县。

    楚国的大地上,麦米早已收获完毕,粟米已经种下,绿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