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楚怀王-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轸笑道:“大王有所不知,这几日齐国使者频频拜访我国重臣,送上了厚礼,只为能保持齐楚两国的现状,避免发生战事。”

    熊槐了然。

    齐国粮仓被烧之后,齐王就下令齐军在齐国南部集结,直至今日,齐国已经做好战争准备。

    如果说在最初的时候熊槐还有趁机伐齐的念头,那么现在,已经无机可趁的情况下,熊槐已经决定,把这个冬季的重心,还是放在修建水渠上,不会对外作战。

    因此,熊槐也没有向群臣透露对外作战的计划。

    想着,熊槐不由打趣道:“想必我楚国的大臣全都接受了齐使的好意,收下齐国的重礼了吧!”

    陈轸闻言笑了笑,他与齐国的关系也不错,齐使送礼自然也不会忘了他这个齐人。

    见陈轸默认,熊槐放下此事,开口问道:“陈卿,那么其他各国是否有意借粮于齐国?”

    陈轸顿了顿,开口答道:“回大王,目前从各国传回的消息,刚刚与齐国联姻的魏国,已经答应溢价五成出售五十万石粮食给齐国,其中粟米十万石,菽豆二十万石,麦米二十万石。”

    “魏国!”熊槐闻言不由冷笑一下。

    对魏国的心思,熊槐也能揣摩一二,无非是既想交好齐国,又不想开罪楚国罢了。

    从上次五国伐秦时起,魏国与齐国就越走越近,不久前齐魏两国更是结为姻亲。

    现在魏国又雪中送炭,出售五十万石粮食给齐国,解齐国的燃眉之急,情况很明显,齐魏两国更加亲近了。

    不过魏国还算识时务,没有全力援助齐国。

    不仅溢价五成,而且只有五十万石。

    要知道楚魏两国刚刚联姻的时候,魏国可是一口气卖给楚国一百万石粮食,虽然全是麦米,而且大都是一些陈年老米,但终究是实打实的一百万石粮食。

    从这一角度来说,楚国也不能对魏国的做法说些什么,毕竟魏国只是盟友而不是附属国。

    想着,熊槐一叹,问道:“那么其他国家呢?”

    陈轸答道:“赵国以秦赵两国冲突不断为由拒绝了齐国,宋燕两国以国内无粮为由拒绝了齐国。”

    “而齐国的盟友中山国,则是借出二十万石粮食给齐国应急,至于齐国的附属国,鲁国邾国等国,全都表示拿出了全部的余粮援助齐国。”

    顿了顿,陈轸面色沉重道:“大王,还有越国,据消息称,这次越王打算以五倍的价格,对齐国出售了二十万石稻米。”

    “如今齐越两国正在谈判中,因为昭滑全力阻拦的缘故,所以现在齐越两国还没有彻底谈妥。”
………………………………

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风点火

    “什么?”熊槐瞬间变了脸色。

    越国与齐国的关系一直都不好,这次越国有意出售粮食给齐国,明显就是在向齐国示好。

    若是越国投向齐国,再加上已经被齐国拉拢的魏国,齐楚周边的国家,就只剩下宋国了。

    想着,熊槐眼中冒出一道寒光,厉声道:“越王这是想干什么?”

    “莫非以为齐国拉拢了赵魏两国,就比我楚国强大了,想要背楚连齐。莫不说三晋还没有背叛楚国,就算三晋背叛了楚国,难道寡人打不过齐国,还收拾不了越国?”

    说着,又冷哼一声,恨声道:“让越国在嚣张两年,寡人迟早要请越王来郢都坐坐。”

    对于越国明知齐楚两国关系不好,还打算对齐国出售粮食的行为,陈轸同样不满,应道:“大王英明,越国露出交好齐国的倾向,必须打压下去。否则,一旦楚越交战,齐国插上一手,这对楚国很不利。”

    “而且越国对齐国售粮迟迟不决,昭滑全力阻挠,必将让齐国仇视楚国,这明显是在齐楚两国之间制造事端,不可不防。”

    熊槐点了点头,开口道:“给公子玉传个消息,让他也全力出手阻拦越国对齐售粮。”

    “唯!”

    陈轸离去后,熊槐默默感叹。

    齐国借粮犹如一块试金石,瞬间就将各国的心思全都试了出来。

    燕赵两国虽然有与齐国交好的心思,但是依然对齐国戒备甚深。

    魏国已经打定主意要交好齐国,同时交好齐楚;宋国依旧站在楚国这边;而越国,目前来看,恐怕也起了别样心思了。

    楚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从此一去不复返。

    想着,熊槐心中不由有些烦躁,顿了顿,开口吩咐道:“司空,通知魏美人一声,就说寡人想要听琴!”

    ・・・・・・

    两日后的下午,就在熊槐忙里偷闲观看道家典籍时,李秋走来禀报道:“大王,令尹求见!”

    熊槐点了点头,目光没有离开木简,应道:“请令尹进来。”

    “诺。”

    不多时,景鲤缓步走了过来,见楚王正在看书,便放轻脚步,走到一边停下,静静的等待。

    直到楚王看完这卷木简,将木简放下,景鲤才开口行礼道:“大王。”

    熊槐问道:“令尹所来何事?”

    景鲤应道:“大王,越国密使来访,请求大王召见。”

    “越国密使?”熊槐一怔,前两天才知道越国打算借粮给齐国,意图交好齐国,不想,现在竟有越国密使来楚。

    熊槐目光一凝,莫非越国暗中算计着什么。

    迟疑间,熊槐开口问道:“令尹,越国使者是谁,还有,可知越国密使所来何事?”

    景鲤应道:“大王,这次出使楚国的乃是越国重臣公师隅,至于越国的目的,似乎与齐国有关。”

    “与齐国有关!”熊槐闻言立即开口道:“请公师隅秘密入宫一会。”

    “诺。”景鲤应了一声,然后转身离去。

    不久,景鲤便带着一个身穿楚人服饰的人走了过来,此人正是越国重臣公师隅。

    到了近前,公师隅行礼道:“外臣公师隅拜见楚王。”

    “免礼!”

    等公师隅坐下后,熊槐好奇的问道:“不知越王派先生前来楚国有何赐教吗?”

    “不敢!”公师隅应道:“大王,寡君派臣来楚,就是想问问,不知大王对齐国粮草被烧一事怎么看。”

    “怎么看!”熊槐看了一眼公师隅,虽然恨不得齐王现在就去死,但是在外人面前,他堂堂楚王,自然不是那种其他国家发生灾难,就幸灾乐祸的人。

    于是,熊槐一本正经道:“对于齐国所遭遇的不幸,寡人深感哀悼,只是楚国实力不足,所以只能心中默哀,而不能出手相助。”

    说着,熊槐有意无意道:“寡人听说齐王派使者前去越国求援,越国打算支援齐国粮食呐!”

    说罢,熊槐感叹道:“越王果然是仁义之君啊!”

    公师隅听着楚王夹枪带棍的话,立即解释道:“大王,误会,这是楚国对敝国的误会啊!”

    “齐国乃是楚国的敌国,越国乃是楚国的盟友,寡君可是一直都牢记着楚越两国的盟约的,每日都牢记在心,不敢有所忘却。所以,寡君怎么可能会撇开楚国,单独与齐国相交,在齐国急需粮草的时候,卖粮食给齐国呢!”

    熊槐一听,顿时诧异的问道:“使者,那么贵国的意思是?”

    对于公师隅的话,熊槐只是信了一半。

    要知道,这两天从越国传回的消息,无论是探子内间还是昭滑这边,全都在说越国打算出售粮食给齐国。

    公师隅见到楚王狐疑的目光,向左右看了一样,并未说话。

    熊槐见状顿时会意,屏退左右,只留下景鲤李秋二人后,问道:“使者尽管直言,如今这殿中的人,全是我楚国的心腹。”

    公师隅点头道:“大王是否已经知道敝国正在与齐国商谈借粮一事了?”

    熊槐点了点头。

    公师隅见楚王点头,继续道:“大王,这就是敝国的计策,目的就是为了麻痹齐国,以便趁机偷袭齐国!”

    “如今齐国遭此大难,国内粮食不足,正是讨伐齐国的良机。”

    “故,寡君命臣来楚,就是为了询问大王是否有意伐齐。”

    熊槐一怔,不由看向公师隅,见其露出期待的神色,顿时无语。

    莫非越国在之前连续三次讨伐齐国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现在竟然主动对齐国使诈,并且鼓动楚国伐齐!

    想想也是,前面三次伐齐,越国都获得了不少的收获。

    而现在的齐国南境的领土,比如郯城琅琊等城池,之前也是越国的土地,尤其是琅琊城,可是做了数十年越国的都城。

    现在越国念念不忘伐齐,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是,攻打齐国对楚国有什么好处?

    就算打败齐国,也不过是获得一点人口与土地,若是与上次一样,在齐军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无疑会推延楚国伐越的时间,这对楚国的整体战略来说,是一个极大失误。

    想着,熊槐摇头道:“齐国现在虽有灾患,但是趁人之危,似乎有不妥。”

    公师隅见楚王好像没有攻打齐国的意思,立即开口道:“大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齐国出现缺粮之患,难道不是天赐良机吗?”

    “只要我楚越联军大举进攻齐国,必然能吸引齐军前来对峙。届时,无需我们主动进攻,只需我们与齐国相持数月,那么齐国必然会因无粮可用而溃败,这就是轻而易举打败齐国的方法。”

    “否则,等齐国度过这次的劫难,在想打败齐国,那就难了。”
………………………………

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

    熊槐不得不承认,公师隅说的很有道理,现在攻打齐国的确是一个有利的时机。

    只是福祸相依,得失并存,对比越国,齐国还是算了吧。

    想着,熊槐面带遗憾的长叹一声:“使者所言极是,只是楚国去年接连齐秦两国交战,出动精兵六十万,大战年余,消耗实在浩大。”

    “而且,如今寡人已经征召了三十万百姓修建水渠,并向社稷神灵举行祭祀,希望能让楚国的水渠顺利进行。所以,为了避免寡人失信于神明和百姓,修建水渠的事情肯定不能中止。”

    “若是此时伐齐,必然需要再次征召大量的百姓进行征战,我楚国虽大,但如此穷兵黩武的行为,必然会伤及我楚国根本。所以,这次伐齐的机会虽好,寡人也只得强行忍耐了。”

    听着楚王不容置疑的话,公师隅火热的心顿时凉了一半。

    如今公子蹄在越国已经取得对公子玉的优势,公师隅作为使者意图说动楚国伐齐,目的有二。

    其一是打算为公子蹄联络楚国,以此平衡楚国对公子玉的支持。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为了发起战争,从而让公子蹄再立功勋,继续扩大对公子玉的优势。

    只是,来楚国之前,公师隅本是信心满满的,认为只要越国主动,楚国肯定也不愿放弃这次伐齐的大好机会,结果,却遭到楚王的明确拒绝。

    这・・・・・・

    熊槐见公师隅脸色很难看,便开口道:“使者,齐国之事实在太过突然,恰逢我楚国正在大兴土木,一直浪费了这次的大好时机,寡人也很遗憾。”

    “违背越王的美意,并且让使者白走一趟楚国,寡人实在过意不去。故,寡人愿奉上白璧一双,玉斗一对,琉璃两块,愿为越王寿。”

    “另,寡人愿送先生上等宝剑一柄,希望先生不要嫌弃。”

    公师隅见楚王诚意满满,只得拱手道:“臣多谢大王厚赐。”

    顿了顿,再开口道:“既然大王无意伐齐,那么敝国为了避免齐国快速恢复元气,只能中止麻痹齐国的计划,拒绝齐国借粮的请求了。”

    熊槐开口道:“有劳使者回复越王了!”

    公师隅向楚王再行一礼。

    目送景鲤与公师隅离去,熊槐不由微微一笑,不管越国是什么目的,只要越国还没有与齐国勾搭在一起,那就是一个好消息。

    ・・・・・・

    公师隅离开郢都,顺江而下,不过两日就抵达越都吴城。

    越宫中。

    越王听完公师隅的禀报,得知楚王不愿此时出兵攻打齐国后,遗憾地对越蒙道:“贤卿,可惜了,楚王没有上当,我们怂恿楚国出兵伐齐,以此消耗楚国实力的计划失败。”

    越蒙不以为然道:“大王,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楚王并非昏庸之君,不会一边修建水渠,一边与强大的齐国开战的。”

    越王闻言点了点头:“既如此,攻打齐国的计划便取消吧!仅仅依靠我越国一国之力,在齐军已经准备就绪的情况下,恐怕力有不逮。”

    “是!”越蒙应着:“大王,既然楚王不愿出兵伐齐,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计划,卖好个齐国,并让齐王恨上楚国。”

    “昭滑对我越国借粮给齐国的事情耿耿于怀,一直从中阻拦,此事已经人尽皆知,想必,齐使也对昭滑恨之入骨吧!现在公师隅既然从楚国返回,那么我们就可以正式驱赶齐国使者了。”

    越王闻言一笑:“不错,是时候驱赶齐国使者了。”

    笑着,越王对越蒙道:“不知贤卿以为让昭滑去驱赶齐使怎么样。”

    越蒙笑道:“大王英明。”

    越王得意的笑了笑,接着目视北方道:“现在寡人已经表态,就看齐王是否愿意接受寡人的诚意了!”

    ・・・・・・

    另一边,越使公师隅离去的第二天,宋王以惠盎为使,来访楚国。

    次日。

    惠盎跟在迎接的宾客之后,行走在楚宫中,心情颇为沉重。

    原本齐国粮食被烧的消息传到宋国,宋国上下全都幸灾乐祸,还是很高兴的。

    只是随后齐国的动作,顿时令宋国上下有苦难言。

    齐国担心楚越两国趁机攻打齐国,于是将一部分军队集结在南部的薛地。

    话说,自从宋国吞并滕国后,薛地这一个地方也显得尤为重要了。

    薛地位于彭城的北面,滕地的南面,宋国本土的东面,如同一颗钉子一般钉在宋国的国土上,令宋国上下寝食难安。

    因此,宋国上下决定等楚国伐齐之时,出兵助楚伐齐,拔掉薛地这个地方。

    只是,时间一天天过去,楚国好像不曾听到齐国发生灾难一般,丝毫不见动静。

    结果,久等楚军不至,最后,宋王只能派惠盎使楚,鼓动楚国伐齐,以此分担宋国的压力。

    不想,到了郢都,看到众多百姓热火朝天的修建水渠后,惠盎便知道楚国为何不出兵伐齐了。

    不是不想,而是有心无力!

    “外臣宋国使者惠盎拜见楚王。”

    大殿之中,惠盎一脸正色地向楚王行礼。

    与秘密来楚的公师隅不同,惠盎这个宋国使者乃是堂堂正正的出使楚国,所以,熊槐得知宋国使者惠盎到了,便在大殿中以大国之卿的礼节召见惠盎。

    礼毕。

    熊槐问道:“惠卿,不知宋王派你来访楚国有何要事?”

    对于惠盎,熊槐或者说前任还是比较熟悉的,当年惠子惠施在魏国被张仪驱逐,于是惠子投奔楚国,惠盎乃是惠子的晚辈,正跟着惠子混。

    当时张仪正得志,前任刚刚即位被魏国打败,为了避免与张仪交恶,而且前任听说现任宋王十分看重惠子,于是,前任便将惠子送回他的老家宋国,让惠子主持宋国朝政。

    惠子死了,这惠盎便成了宋王的心腹重臣。

    因此,有了这一层关系,熊槐便将惠盎的待遇提高了半阶。

    惠盎受楚王礼遇,再加上已经确认楚国正在大举修建水渠,无暇顾及齐国,自然也不会提出令楚王为难的要求。

    于是,惠盎开口道:“大王,自从楚宋结盟以来,宋国一直以楚国马首是瞻,大王三次攻打齐国,敝国每次都跟在后。而因为秦国的事情,齐楚两国决定交好,敝国虽然与齐国交恶,但是也愿意准从大王的意志,放下与齐国的恩怨,停止攻打齐国的步伐。”

    “如今齐国发生灾难,敝国感同身受,为齐国感到哀悼,并没有趁火打劫攻打齐国的意思。”

    “虽然敝国不愿多事,但是齐王为了筹集粮草,将注意打到敝国的头上,将齐军主力汇聚在宋国的边境,意图不轨。这不仅是打算出兵攻打敝国,更是无视大王的威严,侵凌大王的盟友。”

    “故,寡君特命臣来访,请大王出手相助,制止齐国武力借粮的行动,还天下以太平。”

    p:今日有事去了,只有一更,见谅!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

    议定后,熊槐便宣布退朝。

    接着,让景鲤左成二人随侍,在一个偏殿再次召见惠盎。

    惠盎在楚宫中没等多久就得到楚王再次召见,顿时松了口气。

    他最怕的就是楚国进行推脱,一旦拖到齐国正是出兵伐宋,那么就是宋国需要独自应对齐国一段时间,即便最后宋国打退齐国的进攻,恐怕也会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因此,见到楚王,行礼之后,惠盎迫不及待的问道:“大王,不知贵国是否愿意出手相助?”

    熊槐点了点头,用不容置疑的语气道:“宋国乃是楚国盟友,如今齐国屯兵宋国边境,意图不轨,寡人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惠盎闻言立即露出欣喜之色,拱手谢道:“谢大王出手相助!”

    熊槐闻言摆了摆手:“惠卿先别急着谢,听寡人说完。”

    “想必惠卿也知道楚国现在的情况,若是出兵与齐国对持,楚国消耗实在太大。所以,寡人准备先礼后兵,派出使者前往齐国劝说齐王不要有侥幸心思。”

    见惠盎面有忧色,熊槐继续道:“当然,齐王也未必愿意听寡人的劝告,所以寡人打算派一位重臣前去宋国用事,向齐王表示楚宋两国亲近之意。”

    “若是齐王依旧一意孤行,那么寡人立即停止修建水渠,然后尽起江淮大军,出兵援宋伐齐,不知惠卿是否满意。”

    惠盎一愣。

    现在楚国的情况,出兵已经不可能了,若是能有一个楚国重臣前去宋国,倒是可以狐假虎威一番。

    毕竟齐国现在的情况不是要攻打宋国夺取土地,而是想从宋国获得粮食。

    要是因为攻打宋国而导致齐国与楚国再起战端,这也是现在缺粮的齐国所不想看到的。

    想着,惠盎微微一笑,拱手问道:“不知大王打算送哪位大贤入宋?”

    熊槐指着左成一笑:“乃是寡人心腹重臣,中大夫左成!”

    齐国。

    齐国派往各国的使者陆续回到临淄,除了出使魏国与中山国的使者带回了好消息,其他防线的使者全都失败而归。

    对此齐王显得毫不在意,或者说根本也不用在意,派出去的使者能否借到粮食,这对齐王来说,都不是事。

    反正粮食被烧只是齐国做给其他国家看的烟幕罢了。

    只是出使越国的使者返回之后,带回了一个令齐王迟疑的消息。

    齐王面色凝重的向储子问道:“相国,这越国究竟是什么意思?”

    储子想了想,开口道:“大王,依臣之见,恐怕是越国害怕了。”

    “如今我齐国已经与赵魏两国结盟,燕国已经服软,可以说已经解除了北部的威胁,已经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南部的问题。”

    “南面的楚国,乃是一个比齐国还要强大的国家,齐国要想直面楚国,只会两败俱伤。所以,接下来,我们齐国的主要目标,就是与楚国争取宋国以及越国。”

    说着,储子笑道:“恐怕越国也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才故意表现出想要借粮给齐国,却被楚国阻挠的情况。一面想要用这种方法向我们齐国示好,一面想要激起齐楚两国的矛盾,避免齐国的目光率先凝聚在越国身上。”

    齐王闻言点了点头,对越国的暧昧不置可否。

    对齐国来说,接下来的主要的目标是宋越两国,这两个国家,越国的实力比宋国强大许多,但是越国的位置相对偏僻。而实力较为弱小的宋国,其地理位置却比越国重要十倍,一旦宋国倒戈,那么齐国就算是彻底扭转了面对楚国的弱势局面。

    到时,齐国就可以伙同秦国,联络三晋,趁机攻打楚国,一举奠定齐国的霸业。

    所以,偏僻的越国,从来都不是齐国的目标。

    想到这,齐王不由以手抚额道:“相国,越国暂时不必理会,只是宋国一心与楚国搅和在一起,这次更是任命楚国的大臣做宋国的卿,试图借楚国来威胁寡人。”

    “虽然此举对寡人来说,根本毫无意义,但是宋国这么坚定的站在楚国那边,那就令寡人很为难。”

    储子闻言轻轻一叹。

    宋国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因为宋国不大,所以宋国面对周围的齐楚魏三国,也没有直接对抗的勇气,在外交显得很被动,轻易不会主动背叛盟约,免得遭到报复。再加上之前郑国这个悲剧的教训,宋国在外交上也不敢朝秦暮楚,而是不到紧急之时,不会轻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