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楚怀王-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对上官大夫道:“贤卿的建议,寡人需要慎重的考虑一番。而且,此时宋军连战连捷,士气高涨,锐气正盛,还不是柱国出兵的良机。”

    上官大夫见楚王不许,不由遗憾的道:“这···大王英明。”


………………………………

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

    熊槐在上官大夫退回后,转头向景鲤道:“令尹,宋国伐楚,我淮北之地损失惨重。故,寡人请卿将各地有功之臣以及叛国投敌之人的名录全部统计出来,然后报与寡人,寡人其后进行赏罚!”

    “唯!”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向群臣道:“诸卿,各国来袭,望诸卿继续操劳国事,与寡人共赴国难!”

    群臣皆应道:“唯···”

    战事爆发的第三月,连战连捷的宋军继续南下,彻底占据了泗水流域西面的所有地区,并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颖水。

    第四月,宋军夺取楚淮北之地五百余里后,才暂停了攻势,开始展开防御。

    消息传到郢都。

    一些大臣再次提出伐宋,威逼齐魏的战略,但是依旧被熊槐否决。

    析邑。

    叶公带着麾下的几个将领例行巡视了淅水防线之后,然后登上高台,看着西岸的十几艘大船露出了一抹嘲笑。

    自从第一战秦韩联军吃了一个大亏后,联军便在对岸打造起能防御投石攻击的大船来。

    叶公刚开始见到这一幕还略有紧张,但是随着联军的第一批大船打造完成,然后当叶公看着这些船在联军士卒吃力推动下,艰难的进入淅水后,才彻底放心。

    大船虽然防御力强大,但是在小河中行动困难,根本毫无作用。

    想要快速渡河,还得轻便的快捷的木筏。

    故而,联军打造出第一批大船后,就再无动静,一连与楚军对持了三月。

    此刻,叶公看着对岸,向身侧的盛君问道:“将军,对岸的联军最近可有异常?”

    盛君应道:“叶公请放心,对面并无异常,我军的探子时刻都在盯着他们,只要樗里疾一有动静,我军就会立即得知。”

    叶公点了点头,吩咐道:“传令给阴君,让他小心守卫丹口,提防联军突袭!”

    “诺”

    众人一回到城中,此时,析君心事重重,一脸忧色的走了过来,行礼道:“叶公!”

    析君行礼后,想起他的令尹与司马对他的建言,顿时露出欲言又止之色。

    叶公见状,迟疑的问道:“析君有何事?”

    析君顿了顿,才为难的开口道:“叶公,大战四月,析邑的百姓已经被在下征召五月,以协防淅水。如今眼看春耕过去,许多百姓心中不安,担心大战之后,家中无粮可用。”

    众人闻言全都一滞,原本轻松的心情,变得沉闷起来。

    不仅是析邑,其他地方也一样。

    大战爆发,各地都抽调了大量青壮前来驻守,这不仅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同样也会影响春耕,从而导致今年的收获锐减。

    这一进一出间,今年各封君的领地,十有八九将会入不敷出,大亏一笔。

    想着,众人脸色全都不怎么好看。

    叶公沉默了一下,然后叹道:“老子云:大兵之后,必有灾年。此言甚是!”

    接着,叶公又开口道:“不过,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今国家有难,还需诸位暂且忍耐,安抚百姓将士。只要渡过这次战事,大王肯定会有赏赐。”

    众人一听,想起杀到封地门口的秦韩联军,立即附和道:

    “不错,国家有难,理应共赴国难,岂能计较个人得失。”

    “大王一向仁慈,此战之后,必有封赏,而且可能还会免税。”

    “大王已经在离间各国,而且燕国义渠两国都派去了使者,想来离变局之日不远了。”

    “正是如此,还请析君坚持一二。”

    叶公听着盛君等人的话,点了点头,开口道:“析君,析邑百姓的难处,本将也深为理解,但是淅水的防御,还需析邑百姓鼎力相助。故,解散百姓,让百姓回家进行春耕一事,恕本将不能答应。”

    “这···”

    析君听到叶公明确拒绝,虽然心中不由出现一阵失落,但是却并不意外。

    丹淅防线不仅关系楚国的战局,而且也关系着淅水东部众多封君领地的安全,叶公根本不可能会解散析邑的百姓。

    况且,析君自己也不愿在这个时候解散百姓。

    对析邑来说,守住淅水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若是淅水失守,析邑以及他这个析君,就全都完了。

    让他在坚守淅水与让百姓去春耕中选择,他也会选择坚守淅水,而不是让百姓去春耕。

    他提出春耕的事情,目的也不在于春耕。

    析君想起门客传来的消息,立即定了定神,接着道:“叶公所言甚是,解散百姓一事,在下也知其不可。可若是仅仅只是大战一年半载,百姓自然还能坚持下去。但,在下担心,以目前的形式来看,各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轻易退兵。

    而让我楚国吐出越国,那就更家不可能。故,在下十分担心,这一场战事很有可能会演变成昔日天下围魏救赵之战那样,一发不可收拾,接连持续数年,直到各国全都全都精疲力竭,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这才休战回国。”

    析君话音一落,众人同时为之色变。

    那一次的战事,因魏国主力在赵,秦齐楚三国见有机可乘,纠集了许多国家,大举进攻魏国。

    于是,在仇恨与利益的推动下,楚国在大军与巴国作战的同时,大举出兵二十万,向北攻打魏国。

    当时楚王与群臣都认为,天下围攻魏国,而且魏国主力不在,一定能够击败魏国,重新饮马河水。

    结果,魏国的实力与顽强全都出乎天下人的预料,魏国在各国的围攻下扛了近两年。其中楚国更是因主力在外,而遭到魏韩联军的突袭,导致陈蔡两地都被韩魏联军夺走,还让韩魏联军杀到心腹叶地。

    那一战,北面的封君因此损失惨重,不少封君领地或被夺走,或遭到魏军的肆虐而残败不堪。即便是楚国腹地的封君,也因接连大战两年,付出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而元气大伤,其后十余年都没有缓过劲来。

    上一次,楚国只是出兵三十多万,就已经元气大伤。

    可这一战,楚国为了抵抗各国,出动的兵力已经超过六十万,几乎是举国而战。

    众人一想起楚王与朝中诸公制定的防御战,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若是离间计失败,那么这一战有的打了。

    虽然楚国为了这一战已经准备了数年,楚王不怕,可是他们没有丝毫准备,他们怕啊!

    若是这一战也持续个两三年,就算是对持两三年···

    这一场防御战,就算楚国赢了,大家肯定也没有丝毫赚头,反而还会因为出兵出钱出粮而血亏。

    这是楚国的胜利,而不是大家的胜利。

    若是这一战输了···

    大家想起失去封地,流落郢都的潘君等封君,顿时浑身发凉。

    打个两三年,肯定血亏!

    不打,那就封地不保!

    想到这,在场的众人全都面面相觑,谁也没有说话,一时间气氛沉重。

    良久。

    叶公才开口道:“不知析君可有破敌之策?”


………………………………

第六百一十七章 声音

    析君见叶公话音一落,其他封君就全都将目光放在他身上,盯着他看。

    沉吟片刻后,析君开口道:“叶公,在下愚钝,岂有破敌之策。不过在下从郢都得到消息,之前曾担任宋相的上官大夫,正在推动伐宋一事。”

    说着,析君解释道:“上官大夫在宋许久,曾一眼看穿宋王的为人。数月前,上官大夫与左大夫在大王面前的争辩,更是证明了上官大夫的正确。故,在下以为,上官大夫深知宋国虚实,既然他全力推动柱国伐楚,那么肯定有必胜的把握。

    而目前的局势,秦韩联军与我等在淅水对持,只有齐魏赵三国正在强攻陈地。所以,现在我楚国破局的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东面的陈地,在于齐魏赵三国。

    只要柱国能大破宋军,压服宋国,那么齐魏两国必然震动。

    如此,我楚国才有速战速决的可能!

    一旦拖延下去,不仅会让宋国在淮北站稳脚跟,更是夜长梦多。”

    说完,析君向众人问道:“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闻言顿时陷入思考当中。

    最近一段时间,郢都关于伐宋的声音越来越大,他们也有所耳闻。

    只是因为宋国太远,且丹淅防线这几个月来没有爆发大战,故而众封君只是在一旁观望,而没有参与进去。

    现在,听析君这么一说,似乎伐宋一事也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

    若是能尽早结束这一场战争,那就再好不过了。

    想着,众人露出意动之色。

    郢都朝议。

    “大王,如今宋国大军攻占楚国淮北五百里,兵力分散,士卒疲惫,且距离寿县极近。此时,只需柱国率军突袭,必可一战而大败宋国。如此,不仅可收复失地,还可振我国威,威服宋国,威逼齐魏,瓦解各国联盟。故,臣再次上表大王,请求出兵伐宋!”

    上官大夫说完,拜了一拜,而后一直未起身,一副长拜不起的架势。

    接着,一个月前在宋将臧信的帮助下,得以安然返回楚国的昭常跟着道:“大王,宋王戴偃射天鞭地,不敬鬼神,残杀大臣,穷兵黩武,宋国大臣表明臣服,然心中十分恐惧,唯恐宋国会因为戴偃缘故,而宗庙不存。

    臣闻之,宋太子仁义,大臣多有归附,百姓归心,称之曰贤。若是我楚国以扶立宋太子即位为名,出兵伐宋。宋国群臣百姓,必然箪食壶浆,广开城门以迎楚军。

    况且,一个弱小的宋国竟占据我大楚之地五百里,臣亦深以为耻。故,臣请大王不必迟疑,下诏柱国出兵伐宋。”

    昭常说完,同样长拜不起。

    熊槐看着在殿中拜请的昭常与上官大夫两人,一脸沉重。

    自从昭常回到郢都后,原本只有上官大夫一人大呼伐宋之利的情况,顿时出现极大的变化,在昭常的奔走下,在昭氏一脉强大的影响力下,要求伐宋的人越来越来越多。

    这一个月来,主张伐宋的大臣,已经从原本的一小撮,扩大到群臣的三分之一。几乎每次朝议上,他们都会提出伐宋之议,让熊槐不胜其扰。

    熊槐一面沉吟,一面看向公孙衍,让他出来与昭常二人分辩。

    公孙衍一见楚王看了过来,立即开口道:“大王,臣以为不然···”

    大殿中,随着公孙衍的开口,两帮人马立即激烈的争吵了起来。

    见此,熊槐立即满意的点了点头。

    熊槐内心很清楚,昭常与上官大夫两人推动伐宋,这是因为他们二人对宋王充满仇恨。而其他大臣意图伐宋,那是因为楚国被围攻半年,离间计迟迟不见效果,群臣压抑的厉害,以致越来越悲观,故而乞求能够速胜,以改变现状。

    只是,熊槐虽然知道群臣的心思,但是却毫无办法,无法从根本上转变群臣的悲观。

    若是天下大势是能够想想就可以改变的,天下早就一统了。

    所以,熊槐每次都是让群臣相互争辩,然后双方相持不下,最后不了了之。

    当昭常与公孙衍等人从上午争到下午,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之时。

    就在熊槐本以为这次争辩也会不了了之的时候。

    突然,一声中气十足的高喊,压制住其他人的声音。

    而后,原本处在朝政边缘,一直保持中立的州侯从人群中走出来,行礼道:

    “大王,各国伐楚已有半年之久,然我楚国的离间之计迟迟未能奏效,令各国坚定不移的围攻楚国,令燕国以及义渠等国迟疑不决的原因。

    臣窃以为,那是因为各国皆以为我楚国已经各国的围攻下难以自保,料定我楚国将会大败。

    故,臣以为在此之时,立即主动出击,打一个打胜仗,以提升我楚军士气,并告诉天下各国,我楚国在各国的围攻下,依然还有余力。

    如此,只要我楚国获胜,那么观望的燕国等国,才会放心的站在我楚国这边。”

    说着,州侯拜道:“大王,六国之中,宋国最弱,且我楚国各地,只有柱国所部一直按兵不动。故,臣以为当此之时,唯有伐宋,才可破局!”

    州侯一说完,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接着群臣顿时脸色一变。

    这些年来,州侯等人一直围在太子身边,乃是太子的近臣。

    州侯的话,不仅仅只代表他本人的意思,有可能还是太子的意思。

    莫非太子也有意伐宋?

    大殿之中,所有人的脑海中,都冒出这一个念头。

    想到这,无论是争辩的人,还是中立旁观的人,全都看向一直默不做声,在殿中旁观的太子横。

    太子横在群臣的注视中,依旧保持原样,微微低着头,似乎一直都在侧耳倾听群臣的议论,好像州侯的话,与他没有一点关系一般。

    此时,熊槐面无表情的瞥了一眼太子横。

    若是这次州侯所言,乃是太子授意,那么这一次,将是太子第一次在朝政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一情况,意义重大!

    不仅群臣不方便驳斥太子,连他这个楚王也不方便驳斥太子。

    否则,这场仅限于朝议的争论,将会演变成内争。

    想到这,熊槐心中冒出一个疑惑。

    那就是一直都没有插手朝议的太子,怎么突然就插手了呢?

    是国内,还是国外?

    熊槐不知道太子为何在这个时候突然要插手这个乱局中,也不知是谁给了太子足够的底气插手其中。


………………………………

第六百一十八章 宫中

    另一边,景鲤看了看太子横,又看了看楚王,见二人全都面无表情,顿时心中一沉。

    伐宋一事不仅楚王不赞同,连朝中大部重臣也坚决反对,原因不是别的,而是时机远远还未到成熟之时,楚国没有必胜把握。

    楚国打败宋国很容易,但是让景翠与匡章率领的大军在宋国决战,不仅在郢都楚国君臣没信心,连柱国景翠也没信心。

    不是说景翠一定会战败,而是只要景翠没打赢,对楚国来说,那就是输了。

    若是景翠被匡章拖在宋国,那么楚国原本十分完善的防线,就将出现致命的漏洞。

    是以,这几个月来,楚王虽然没有对伐宋一事表态,但是大家心中都清楚,楚王还在迟疑,心中有些担忧,故而从来没有表示出支持之意。

    不支持,这就是反对。

    而这一次太子突然出面赞同此事,实则会遭到楚王的很不满。

    不过···

    景鲤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好在太子也没有傻到亲自出面,而令楚王为难。

    想到这,景鲤立即轻咳了两声,在安静的大殿中格外显眼。

    接着,景鲤从人群走到大殿中间,行礼道:“大王,臣以为此时伐宋,还不到时候!”

    景鲤还未开口解释,此时,潘君从人群中走出来,开口道:“敢问令尹,这是何故?”

    熊槐闻言,顿时眉毛一挑。

    暗暗心惊:怎么,连令尹亲自出马也压制不住群臣了吗?

    难道要让他这个楚王亲自表态吗?

    ···

    黄昏时分,朝议在群臣的争论中不了了之。

    熊槐离开大殿后,走在前往后宫的路上,想起朝议中的事情,心情颇为沉重。

    太子终究还是年纪大了!

    想着,熊槐思考许久,才缓缓开口道:“传寡人诏令,请秦夫人与韩美人来陪寡人用晚膳!”

    “唯!”

    次日上午。

    陈轸正欲入宫求见楚王,不想,在宫外遇上令尹景鲤。

    “令尹!”陈轸率先行礼道。

    “刺史令!”景鲤笑了笑道:“莫非刺史令此时入宫,也是有要事求见大王吗?”

    陈轸愣了愣,然后应道:“正是如此。莫非令尹也有要事求见大王?”

    “正是!”景鲤点了点头,笑道:“既如此,你我一同前去求见大王!”

    “诺!”陈轸应着:“令尹请!”

    宫中。

    此时韩美人一脸紧张的看着熊槐,而秦夫人则微笑陪侍一旁。

    熊槐此时正拉满弓,全神贯注的盯着二十步外的插满着箭的箭靶,瞄准许久后,微微一笑,松开右手手指。

    接着,只听得一声大响,箭矢稳稳的插在箭靶上。

    见此,韩美人立即兴奋的大喊道:“大王,又射中了,整整一壶箭,全都射中,真是百发百中,箭无虚发!”

    熊槐闻言笑了笑,然后揉了揉韩美人的头发,宠溺的笑骂道:“阿谀、奉承,数百年前的养君与潘君,能箭箭射中百步之外的靶心,那才叫百发百中。寡人所射不过二十步,这么近的距离,连靶心都射不中,就说百发百中,这话传出去,还不怕其他人笑话寡人不知羞耻吗!”

    “大王乃是楚王,谁敢议论?还有,大王你又弄乱了妾身的头发!”韩美人理了理有些凌乱的头发,不禁嘟着嘴嗔怪道。

    熊槐闻言上下打量了韩美人一眼,调笑道:“美人勿怪,自美人少时入宫,寡人从小揉到大,已经习惯了,情不自禁的就想揉揉。”

    说着,熊槐再次伸出手来,向韩美人的头上探去。

    韩美人闻言脸颊一热,然后脑袋一偏,主动迎上熊槐的手,羞道:“大王,秦姐姐还在这呢!”

    秦夫人闻言,看着楚王再次亲昵的将韩美人的头发弄乱,顿时露出羡慕之色。接着,想起公子旺财来,又微微一笑。

    熊槐哈哈一笑,一把搂过秦夫人,笑道:“怕啥,夫人又不是外人。”

    三人嬉戏了好一会儿,一个侍者禀报道:“大王,令尹与刺史令求见。”

    熊槐一怔,迟疑道:“令尹也来了?”

    说着,立即整了整有些凌乱衣冠,吩咐道:“请令尹与刺史令去大殿稍后,寡人随后就到。另,犀首到了后,不必禀报寡人,直接请犀首也去大殿!”

    “唯!”

    接着,熊槐有对身侧的二人笑道:“夫人、美人,寡人这就去处理国事,稍后,等晚膳时分,你们再来陪寡人用膳!”

    秦夫人与韩美人闻言,立即正了正脸色,应道:“是,大王!”

    殿中。

    熊槐开口问道:“令尹,不知来找寡人有何事?”

    景鲤摸着自己修长的胡须笑道:“大王,臣并非有事求见大王,只是听说刺史令有要事求见大王,臣心忧国事,故特来旁听。”

    熊槐与陈轸同时一怔。

    景鲤接着看向陈轸道:“刺史令,方才在宫外,你不是说有要事禀报大王吗?现在见到大王,可以说了。”

    “这···”陈轸闻言顿时哑然,一时间竟没有反应过来。

    方才他与景鲤在宫外不期相遇,明显都是要进宫求见楚王。结果,现在见到楚王,景鲤却没有他事,而是说专门为他而来,这分明就是早有预谋的。

    陈轸此时反应过来,或许景鲤早就在宫外等着他了,不然不会这么巧。

    至于景鲤的目的?

    应该就是他要向楚王禀报的事情。

    想着,陈轸不由迟疑起来,今天他要禀报的乃是和太子有关的事情,不方便让其他人知晓。

    景鲤一见陈轸吞吞吐吐不愿开口,顿时大怒道:“刺史令,难道楚国有什么大事,还是我这个令尹不能知道的吗?

    还是说,这次刺史令求见大王,乃是为了进谗言,不能让他人知道吗?”

    景鲤的话很重,陈轸一听,冷汗都冒出来了。

    此时,熊槐笑了笑道:“令尹言重了,我楚国之事,还有什么是令尹不能知道的呢!只是昨日寡人让刺史令去查一查,关于国中这场声势浩大的伐宋之议,是否有敌国插手其中吧了。寡人担心,我楚国的这场争论,是否与数月前的宋国一般,有敌国暗中推动!

    只是为了避免消息走漏,这才特意吩咐刺史令注意保密而已!”


………………………………

今晚晚点更

抱歉,今晚很晚才能回家,十一点以后才能更新
………………………………

第六百一十九章 两种可能

    熊槐为陈轸向景鲤解释了一句,然后对陈轸道:“陈卿,令尹乃我楚国百官之首,国之柱石,这些事无需对令尹隐瞒!”

    陈轸拱手道:“是大王!”

    接着,陈轸又想景鲤致歉道:“令尹,方才是在下迂腐了!”

    景鲤笑着摆手道:“无妨!刺史令忠于君命,其情可嘉!”

    说话间,一个侍者在外禀报道:“大王,犀首来了!”

    熊槐笑道:“来的正好,请犀首进来!”

    “诺!”

    待公孙衍进入殿中,此时,陈轸已经重新组织好语言,向熊槐一拱手,率先开口道:“大王,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