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楚怀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楚王坐在上方,一时间陷入思想斗争中,屈原在此向前走了一步,大声道:“大王,切不可听信张仪一面之词。秦国要我们楚国和齐国绝交,可以,除非秦国先割地,以示秦国与楚国交好的诚意,否则绝齐一事绝无可能”

    屈原说完再次向前一步,弯下腰,请楚王早下决定。

    陈轸见屈原同意自己的建议,同样向前一步,和屈原并列站在一起,同时弯腰行礼。

    “···”面对慷慨陈词的屈原,熊槐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连被后世认为最有才华的屈原都同意和齐国绝交,连楚国唯一一个引进的外国高级人才,两个被寄予厚望的人都同意和齐国绝交,这是说明和齐国绝交楚国上下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了吗?

    令尹昭阳也觉得刚刚同意的似乎太过草率了,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屈原陈轸弯腰了一会儿,上官大夫见楚王脸色变化,隐隐有变卦的迹象,在见自己的死对头屈原一身正气的弯腰行礼,好像除了他屈原,其他楚国人就不爱楚国一般,其他楚国人就是酒囊饭袋一般。

    心中有气,立即转为行动。

    上大夫上官大夫站出来。

    上官大夫:楚国上大夫

    统率65,武力54,谋略81,政治82

    向楚王道:“大王,臣对客卿和三闾大夫之言不敢苟同。先前,我们之所以要和齐国结盟,是因为秦国威胁太大,担心秦国对我们楚国进行报复,以血我们楚国带领五国联军围攻秦国的仇恨。”

    “现在秦国主动与我们楚国结盟,不仅不计较五年前我们楚国率领五国围攻函谷关的仇恨,而且还不计较去年我们和联合齐国夺取秦国重镇曲地、包围于中的仇恨,反而与我们楚国结盟。”

    “大王,齐国欺骗了我们楚国,如今秦国想要进攻齐国,这正是我们楚国的天赐良机,乘机与齐国绝交、跟秦国讲和,然后用客卿的话说,就是坐山观虎斗,坐观秦国和齐国大战,无论谁输谁赢,都是我们楚国的胜利。”

    熊槐一见上官大夫站了出来,先是不喜,然后立即意识到自己是收到后世的影响,主观上同情屈原,先入为主,带着情绪看人。

    再在内心将屈原评判一番,目光短浅,身在局中。

    这样一想,再看上官大夫,果然顺眼不少。

    只是等他一说,顿时目瞪口呆,合着按他意思,楚国应该连商於之地都可以不要,直接和秦国结盟得了。

    强忍着用竹简往他头上砸的冲动,勉强听他说完,熊槐心里才好受了一点,原来这货想要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没有后世秦国一统天下的认识,熊槐差点就点头同意了。

    只是一想到后世的过秦论以及六国论,熊槐心中发凉,六国之所以被灭,就是因为不团结,相互拖后腿的缘故。

    要是今天楚国拖齐国的后腿,以后难免齐国要拖楚国的后腿。齐国还好,离秦国最远,秦国一时半会儿还打不到哪里去,但是楚国就在秦国边上,这可不得不防。

    尤其是听上官大夫的说法,楚国去年还和秦国打了几战,夺取了秦国的曲地,包围了于中。听到提示,前任的记忆立即冒了出来,好像还真有这么一回事,战胜秦国的大将,就是在下面看戏的大将军屈匄。

    屈匄:楚国大将军

    统率88,武力91,谋略62,政治52

    曲地和于中不熟,但是汉中熊槐还是很熟的,三国演义看来那么多,汉中可是连接蜀中和关中的重要通道。

    巴蜀之富···

    等等,按照前任的记忆,现在的巴蜀还没有都江堰,还是一片不毛之地,根本就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唯一的作用就是可以顺流而下,直接攻击楚国的腹地。

    而楚国之所以和齐国结盟,就是因为四年前秦国攻占巴蜀后,对着楚国的汉中'注1'流口水,这对汉水长江下游的楚国威胁太大了。

    一旦秦国攻占楚国的汉中地,就会对楚国形成势胜,连都城郢都都在秦国的打击范围之内。秦国顺流而下攻打楚国,简直不要太方便,而楚国逆流而上攻打秦国,简直就是恶梦难度。

    对于这一情况前任有着清晰的认识,前任加入合纵攻秦前,曾经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的国家,西边与秦国相接,秦国有夺取巴蜀,吞并汉中的野心,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不可能和它友好。而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胁,又不能和他们深入地谋划合作,如果和他们深谋,恐怕他们反会投入秦国的怀抱。这样,计谋还没有付诸实行,楚国就会大祸临头。我自己考虑,单凭楚国来对抗秦国,未必能够取得胜利;与群臣的谋划,也没法依靠,我寝食不安,心神不定,如旗子飘荡不止,终无所托。”

    所有秦国夺取巴蜀后,楚国惊恐之下,才在刚刚与齐国打了一仗的情况下,舔着脸,低声下气的去和齐国结盟,然后调转枪头,全力对付秦国。
………………………………

第五章 请诛屈原

    现在则不一样了,去年楚国在全力以赴的情况下,在齐国的帮助下,攻取了曲地,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了汉中被包抄后路的危险。

    现在汉中还有楚国的精兵十万把守,由久经战阵的将军昭鼠统领,只要秦国不从背后包抄,可以说已经固若金汤安枕无忧了。

    如此一来,楚国就解决了心腹之患,和齐国的结盟的意愿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熊槐貌似已经把住下面这些人的心态了。

    楚国自古以来就是大国,先是打败了齐国,如今又大败秦国,尾巴翘上天,已经完全不用在乎究竟是和齐国还是和秦国结盟,反正都是手下败将。

    这时又有一人走了出来。

    熊槐一看,是和郑袖关系很密切的下大夫薛尚,史书明确记载被张仪买通的人。

    薛尚:楚国下大夫

    统率53,武力28,谋略75,政治70

    这货是在场的楚国重臣中属性总值最低的。

    只见薛尚行了一礼,不紧不慢道:“大王,臣以为上大夫所言极是,齐国一向是背信弃义的国家,昔日六国伐秦,结果会师的只有五国,唯独齐国的军队迟迟不到,导致诸侯离心,伐秦一事功亏一篑。”

    “正如上大夫所言,如今我们和秦国的关系太过恶劣,秦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楚国和秦国屡次发生大战,全都在武关函谷关止步,未能削弱秦国分毫。正好秦国把目标对准了齐国,李代桃僵,让秦国教训一下齐国,正符合我们楚国的利益。”

    “微臣认为,和秦国结盟宜早不宜迟,宜速不宜缓。”

    薛尚刚刚说完,屈原立即再拜道:“大王,臣以为下大夫所言不妥,齐国虽然背信弃义,但是在五国伐秦之时,却没有攻击五国的后路。而秦国就不一样,昔日秦国与魏国大战,秦国商鞅利用叙旧喝酒的机会,进行绑架劫盟,以极端卑劣的手段大败了魏国。

    五年前,巴蜀两国请秦国调解纠纷,结果秦国却趁机灭了巴蜀两国。

    如今秦国意欲与我们楚国结盟,谁知道这会不会是秦国的计谋,只是用结盟的手段,先让我们楚国与齐国绝交,等我们轻心大意后,大举进攻我们楚国的汉中地。”

    屈原说的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谈判让对方掉以轻心,然后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予以绝杀,这在之前的时候以及发生很多次了。

    这种无耻的行径,最早出现在春秋早期,实施这就是曹刿。大名鼎鼎的曹刿论战,通过一鼓作气打败齐国后,遭遇接连失利,鲁国处在灭国的边缘。

    无奈之下,曹刿通过鲁国与齐国结盟的机会,私藏一把匕首将齐桓公劫持,用刀顶着齐桓公的脖子,要求齐国归还鲁国的国土。

    齐桓公无奈之下,只得同意。

    曹刿劫盟这一事情爆发后,瞬间引起天下一片哗然,突破了各国的道德下限。

    接下来再次刷新各国三观的是商鞅,就是屈原所说的商鞅诈盟。

    再往后的未来,似乎秦国尝到了劫盟的甜头,再接再厉,策划了一起举世震惊的绑架案,冒天下之大不韪,绑架了楚怀王,要求楚国割地赎人。

    结果就是前任宁死不从,最后死在了秦国。

    所以屈原说的秦国有诈的事,是极有可能的。

    屈原接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秦国占据关中,尽有地利,只需要精兵两万在函谷关闭关自守,我们六国之兵,就算有百万之师,也无法攻破函谷关进入秦国。秦国现在占有巴蜀南郑,后方稳固再无后患,对我们楚国来说这恰恰就是灾难。”

    “大王,正如两位大夫所说,如今我们楚国和秦国的关系太恶劣,而汉中对我们楚国太重要,我楚国不惜代价,与齐国结盟,全力固守汉中,就是为了避免秦国将关中汉中以及巴蜀地区连成一片。”

    “楚国近而齐国远,秦国一直在南郑地区聚集重兵,试图攻打我楚国的汉中,解除我们楚国对南郑巴蜀的危险。对于近在咫尺的秦国,不得不防。为了显示秦国的诚意,必须让秦国先割地,然后我们楚国才会和齐国断交。”

    凡是屈原赞成的,上官大夫就反对,凡是屈原想要促成的,上官大夫就极力破坏。

    见楚王对屈原的话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上官大夫再次开口道:“大王,三闾大夫的话,实在是危言耸听,如今将军昭鼠率领十万精兵把守汉中,汉中之地易守难攻,将军昭鼠久经战阵,试问天下,谁能飞跃重重障碍,攻破汉中。”

    “微臣以为三闾大夫之所以反对我们楚国连秦抗齐,全是因为昔日我楚国与齐国联盟是屈原一手促成的结果。如今时移事异,屈原依旧支持与齐国结盟对抗秦国,只是为了他一己之利,而弃楚国利益与不顾,这是对楚国的不忠对大王不义。”

    “大王,微臣冒死进言,请诛杀屈原。”

    上官大夫说完,直接跪倒在地,大有一副楚王不同意就长跪不起的架势。

    “你···”屈原涨红着脖子,大怒,本来只是正常的朝政辩论,一转眼被上官大夫带偏,演变成人身攻击,欲他于死地。

    熊槐完全没有想到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原本只是好好的讨论楚国与秦齐两国关系的问题,一下子就被上官大夫扯到屈原身上,要求诛杀屈原,好像歪楼了。

    “大王,请诛杀屈原。”一阵整齐的呼喊,让熊槐诧异不已,此时除了昭阳屈匄昭雎陈轸四人,以及又惊又怒的屈原,场下的十二人,有七人要求诛杀屈原。

    屈原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居然引起众怒?

    此时前任的记忆冒出一大串信息,熊槐立即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事还得从五国伐秦这件事说起,那就是五国伐秦失败后,前任觉得自己受到了打击,决定变法图强,恢复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结果此事只有屈原积极响应。

    于是在前任的大力支持下,屈原在楚国开始进行变法运动,变法严重影响了楚国贵族的利益,大臣们不好对楚王做什么,只好视屈原为眼中钉,全面打击屈原,只要屈原有一点小错,也会在楚王面前说上足足三天。

    耳根子一向很软的前任,在大臣们日以继夜的诋毁中伤下,开始疏远屈原,结果屈原就悲剧了,彻底被群臣孤立,两头不是人。

    工尹昭雎见到屈原遭到围攻,立即站了出来。
………………………………

第六章 燕国灭亡

    昭雎:楚国工尹

    统率90,武力53,谋略94,政治91

    这货的属性总值比屈原还高。

    昭雎向楚王行礼,没有理会其他跪倒在地的人,不急不缓道:“大王,当世大国有三,我们楚国,东面的齐国,西面的秦国。如今秦国打败了三晋,赵魏韩三国与秦国结为同盟,共同对抗我们楚齐联盟。”

    “以秦国为首的联盟,接下来的攻击目标,不是强大的齐国,就是我们楚国。对于秦国来说,楚国近而齐国远,如果不是赵魏韩三国要求先对付齐国,恐怕四国联军已经杀到楚国边境。”

    “秦国要想攻打齐国,却因为我们楚国的关系,迟迟不能出兵。”

    “魏国积弱,赵国力孤,难以与强齐抗衡,秦国虎狼之国,想要远征齐国,却一直担心我们楚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才不得不与我们楚国讲和。”

    “臣以为齐国未败之前,秦国肯定会遵守盟约的。”

    听到这里,熊槐突然想起战国七雄有七个国家,楚齐联盟,秦魏赵韩结盟,这只有六个国家,那么燕国现在哪去了?

    一想到燕国,前任的记忆顿时跳了出来。

    “我勒个去,燕国已经被齐国灭了。”

    此时,熊槐脑海里终于将这几年的事情连成一串。

    四年前,秦国采用客卿司马错的计划,大举进攻南方的巴蜀两国,将两国灭亡,设立了巴郡蜀郡汉中郡。

    楚国有感巴郡蜀郡汉中郡,尤其是秦国南郑所在的汉中郡对楚国太危险,于是和齐国结盟,对抗秦国。

    前年,秦国打败了赵国韩国,去年,秦国攻打魏国,夺取了魏国的曲地,在东部打开了缺口,向关东各国伸出了爪子。有感秦国威胁太大,齐国终于决定出兵帮助楚国攻击秦国。

    于是齐楚联军在曲地大败秦军,楚国攻占了原属于魏国的曲地区,接着在齐国的怂恿下,大军西进,包围秦国的于中地区,企图进一步削弱秦国。

    就在秦楚在于中大战的时候,齐国那边传来消息,齐国一边利用秦国攻打赵魏韩的机会,一边怂恿楚国大举进攻秦国,在秦楚赵魏韩无暇顾及齐国的情况下,趁机派大将匡章攻燕。

    这个时候的燕国,已经混乱了长达数年之久,两年前燕王哙沽名钓誉,效仿尧舜把燕国国君的位置让给了丞相子之,自己做臣子,用整个燕国买禅让的名誉,弄得燕国一片混乱。燕王哙的太子和子之相互攻伐,燕国大乱。

    齐国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终于抓住其他各国无力顾及的机会,出兵燕国。

    齐国大军长驱直入,收到燕国的热烈欢迎,用孟子的话说,就是燕国箪食壶浆迎齐军。燕国臣民纷纷投降不抵抗,五十天不到,齐军攻破燕国都城蓟城,杀掉燕国乱政的君王哙以及子之。

    本以为齐国要从新立下一位燕王,收获燕国的财宝土地以及好感,携大胜之威确定天下霸主的地位。

    结果全天下的人全都下巴掉一地,全都被齐国的大手笔震晕,齐国没有另立燕王,反而全面占领了燕国,大有一口将燕国吞下的架势。

    这一举动震惊了世人,此前从来没有一个大国吞并另一个大国的先例,各国对其他大国的惯例,都是只削弱不灭国,否则秦国早就被魏国灭了。

    或许应该是齐宣王和匡章没有沟通好的缘故吧,匡章只想替齐国在燕国捞一把就走,压根就没有想到齐宣王胃口这么大,竟然想要一口吞下燕国。于是齐国的军队,在匡章的有意纵然下,如同鬼子进村,该干的不该干的全都干了。

    为此,燕国的人纷纷醒悟,一边向其他五国求援,一边在燕国之内到处串联,试图驱赶齐国,不想请神容易送神难,此时已经为时已晚回天乏力,全被齐国镇压下去。

    齐国如此给力,一时间吓傻了其他五国,和齐国敌对且接壤的赵魏韩楚四国最先反应过来,一同在赵国邯郸会盟,赵魏韩三国在齐国的边境驻扎重兵,试图武力干涉,给齐国施加压力,企图让齐国立下一位燕王,从燕国撤军。

    面对各国的威胁,尤其是实力比自己还强的盟友楚国的威胁,齐宣王害怕了。

    为了这事齐宣王特意去请教孟子,没错,就是孔孟中的孟子。

    结果孟子说了一段话:“我听说过只占有七十里地而能统一号令天下的例子,就是商王汤。没听说过拥有千里之广的国家而总是畏惧别人的・・・”

    因为孟子前半段的话,给了齐宣王极大的启发,于是一时间信心爆满,拒绝其他国家的干涉,出兵和赵魏韩对峙,在燕国驻扎重兵,表示齐国有能力有信心吞并燕国。

    这件事过后,齐楚的联盟已经到了破裂的边缘。

    齐楚关系的破裂,最倒霉的还是屈原,虽然和齐国结盟的事情,是楚国上下一致决定的,但是和齐国结盟的大臣,却是屈原。

    因为这件事,几乎所有的大臣全都说屈原把楚国卖了,楚国遭到齐国的欺骗,因此负责内政外交的左徒屈原,被楚王调为三闾大夫,去管理楚国的王室贵族。

    燕国那边的转机很快就出现了,被齐国从东北两面包围的赵国,见齐国铁了心要吞下燕国,赵武灵王想出一个办法,先是和秦国结交,缓和双方的关系,然后从韩国接回燕国的公子,力推公子职为燕王,这个公子职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燕昭王。

    当然这时候公子职还只是一个燕国在韩国的人质,连燕王都不是。但是他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他的母亲是秦王的女儿,他是秦王的亲外甥。如此一来,秦国迅速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担心受怕者,变成了局中人。

    秦王一见赵国要力挺自己的外甥做燕王,公子职哭着喊着叫外公,想要当孙子抱秦国的大腿。秦王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可以同时收获燕国的支持和打击齐国的嚣张气焰,立即举双手赞成,决定和赵魏韩三国结盟,出兵攻打齐国。

    但是秦国要想出兵齐国,先要解决一个后患,那就是依然和齐国结盟的楚国,楚国不从前线撤军,秦国不敢出兵攻齐,免得被抄了后路。

    此时楚国已经对齐国很不满,自己出兵和秦国硬拼,以一己之力抗下了秦国的压力,只得到一块曲地,而齐国轻松的吞下了燕国。

    这收获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啊,楚国心中不平衡。

    而且齐国吞下燕国后,实力一跃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论威胁程度,远远超过了秦国,赵魏韩楚宋越直面齐国庞大的压力,不得不想方设法削弱齐国。

    齐国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吸引了天下的仇恨。
………………………………

第七章 为之奈何

    在齐国攻下燕国的那一刻,楚国就陷入了被动,如果不是因为楚国和秦国处在敌对交战状态,前任楚怀王早就杀向齐国了,就像他父亲楚威王围攻齐宣王父亲齐威王一样。

    一方面自己正在与另一个大国对峙,轻易不能脱身。另一方面自己的盟友实在是太厉害,只要秦楚不插手,仅凭赵魏韩的力量,难以支持燕国复国。

    一旦齐国将燕国内部的反抗势力全部扫平,齐国的政权在燕国的土地上发挥效力,得到燕国的人力物力,十年之后,齐国再也没有那个国家能单独对抗。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国也不想再和楚国对持下去,想要出兵攻打齐国,张仪来到了楚国,开出商於之地六百里的代价,请求楚国和秦国讲和,和齐国断交,各国合力围攻齐国。

    秦国的这一举动,立即与早就不想和秦国对持下去的楚国一拍即合,张仪没有多费口舌,就将楚国上下说服。

    毕竟敌人的壮大是我的不幸,原本比我弱小的盟友,一下子就强大起来,实力远远超过了自己,这也是不能接受的。

    昔日魏国强大,齐楚秦赵四国联合进攻魏国,终于把魏国打残。

    之前秦国强大起来,六国会盟,共同讨伐秦国,只可惜齐国拖后腿了。

    现在出现一个比秦国还要厉害的齐国,那么该怎么做,各国全都心照不宣,只是秦国和楚国还在对持,都不肯率先撤军,才僵持下来。

    现在楚国情况很微妙,一方面和齐国是盟友,如果出兵攻齐,一来属于背信弃义,二来后面还有秦国虎视眈眈。如果继续与齐国结盟,已经快忍不下去五国联盟,极有可能率先攻打楚国,这个是更加不能接受的。

    但是什么也不做,贸然和齐国绝交,其他国家见齐楚全都被孤立,身为盟主的秦国,先攻打楚国,还是先攻打齐国,这个赌局楚国赌不起。

    如果楚国先与秦国求和,秦国态度不明不说,楚国身为胜利国,面子很重要。因为面子问题,齐威王称王一事,楚威王还出兵伐齐,魏国窜梭五国相王,结果楚怀王攻取魏国重镇襄陵,可见楚国对面子的重视。

    好在赵武灵王的办法,立即给了秦国一万出兵齐国的理由,将秦国绑上战车,于是秦国顺着台阶,向楚国求和,代价就是商於之地六百里。

    于是原本熊槐认为应不应该和齐国绝交的问题,到了群臣这里,就变成了秦国可不可以信赖的问题,会不会在楚国和齐国断交后,不给楚国地反而会偷袭楚国。

    想通这一节,熊槐惊出一身冷汗,幸亏没有脑子一发热,根据后世的记忆,就直接拒绝了秦国的和谈。

    要是楚国再和秦国对持下去,那就是妥妥的为齐国做嫁衣,一旦齐国强大,究竟是楚国先吃亏还是秦国先遭难,这结果不言而喻。谁让楚国地盘大,大到同时和秦国齐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