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楚怀王-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次上官大夫在宋国受辱的事情,朝野皆知。而且上官大夫去宋国任相,多多少少也是受他逼迫。现在宋国没有齐国的帮助,难以抵挡住楚国的压力,此时楚使入宋,必能会受到宋国浓重的接待。

    而上官大夫此时入宋,算是一雪前耻。

    这事,熊槐不想阻止。

    更何况,宋王在各国之中搞平衡,始终不愿倒向楚国,而且还将亲近楚国的太子贞赶到淮北筑城。

    这让楚国的颜面很难看。

    楚大宋小,让仇视宋国的上官大夫去宋国,正可向宋王表达楚国的强硬态度。

    楚国虽然搞不了齐国,宋国还是不在话下的。

    想着,熊槐应道:“好,那就有劳贤卿了。”

    ···

    宋国都城商丘城外。

    上官大夫远远看见宋相仇液来迎,立即露出笑容。

    仇液乃是宋相,更是赵国的大臣,现在宋国派仇液来迎接,而不是派齐国的田不礼来迎接他,心虚之意已然显而易见。

    而且,仇液出城十里相迎,如此高的礼遇,无不说明宋王这次气虚,远不复上次驱逐他的底气。

    想着,上官大夫顿时讥讽的一笑,然后立即向迎来的仇液赶了过去。

    到了近前,上官大夫笑着行礼道:“有劳宋相出城相迎,上官诚惶诚恐啊。”

    “哪里!”仇液一听上官大夫语气不对劲,想起上次上官大夫狼狈的离开宋都,心中微微一沉,于是立即回礼道:“寡君听说大夫来访,欣喜若狂,特让在下来迎,再三嘱咐在下要重礼相待,不可怠慢。”

    上官大夫一听,笑道:“宋相,这可不像宋王的为人啊。”

    仇液闻言,尴尬的笑道:“大夫看来是误会寡君了,上次大夫离开宋国,大王本来吩咐是要下面的臣子重礼相送,奈何臣子曲解大王之意,这才产生了一些误会。”

    “误会!”上官大夫呵呵一笑,摇了摇道:“误会也罢,不是误会也好,那都过去了。这次在下奉楚王之命拜伏宋王,不知宋王何时有暇?”

    仇液闻言,沉吟了一下,问道:“不知使者的意思是?”

    “明天!”上官大夫不容置疑的道。

    仇液一怔,沉默了一下,然后点头道:“善!”

    。九天神皇


………………………………

第八百六十章 宋宫之中

    次日。

    宋宫中。

    宋王看着殿中的上官大夫,心中泛起阵阵恶心。

    当初他为了获得楚国的支持以对抗齐魏两国,特将楚国重臣上官大夫请来担任宋相。

    结果,还没过多长时间,就在宋国跟随楚国伐魏期间,楚国偷袭越国,两月之内轻取越国。

    消息传来,宋王当时傻眼了,回头再看他当初请上官大夫来宋的举措,真是愚蠢至极,被楚国坑死了。

    是时,宋国在楚国的支持下,夺取了齐魏两国大量的土地,与两国关系极其恶劣。而楚国灭越,顿时引起天下各国的敌视。

    当时的情况,宋国既不容于各国,又担心楚国稍后会像灭亡越国一样灭了宋国。

    故,为了向各国表明宋国与楚国决裂的决心,为了掩饰自己决策失误,宋王将上官大夫驱逐了。

    但是,宋王没想到的是,这才过了两年多,楚王竟然派出了他极其厌恶的上官大夫来宋。

    此刻宋王一看到上官大夫,立即想起昔日被楚国算计的情景,好像是在被楚王嘲讽一般。

    在齐王齐相同时归天的情况下,楚王派这个人来,肯定是故意的,是来恶心他的。

    恶心。

    宋王心中恶心,但眼下的形式,只能露出一故笑容,笑道:“贤卿,许久不见,寡人心中甚是挂念,不知这次贤卿来宋,有什么对寡人指教的吗?”

    上官大夫闻言,见宋王明明很不待见他,当初连见都不肯见他,就将他赶出商丘,驱逐出宋,而现在他再次来宋,宋王却不得不露出亲切的笑容,强颜欢笑的接见他。

    见此,上官大夫心中如喝了蜜一般,舒坦极了。

    不过,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这次来宋的目的,可不仅仅只是如此,他可是带着大目标来的。

    想着,上官大夫脸上不由露出嘲讽讥笑之意,笑了笑,然后才趾高气扬的道:“大王,寡君这次命外臣入宋,乃是听说大王让贵太子在淮北筑城,让太子驻守淮北,有这事吗?”

    这话一出,殿中宋国群臣见上官大夫用如同天子使臣训斥诸侯的语气向宋王发问,好像宋国如同楚国的属国一般。

    接着又见他神色骄傲,看宋国群臣的眼神如同看下人一般。

    顿时纷纷大怒。

    “楚国使者无礼。”

    “侍者何以对大王不敬!”

    “大王,臣请驱逐楚使···”

    宋王原本见上官大夫面带讥讽,神色高昂,心中顿时冒出一股怒火,怒火还没有被压下去,又听见他语气极其不逊,顿时火冒三丈。

    但,接下来一听群臣之言,又见上官大夫依旧面带讥讽,毫无惧色。

    见此,宋王心中自付楚宋两国实力差距极大,立即压住怒火,然后摆了摆手,压下群臣的声音后,冷冷一哼道:“贤卿,这是宋国内部之事,楚王派卿来问这种事情,这手也太长了吧。莫非楚王已经有意称天子,开始插手各国内部之事了。”

    上官大夫一怔,这话容易引起各国激愤,他可不敢接。

    于是,他立即摇头道:“大王误会了,不是寡君要插手宋国内部之事,而是太子贞之女,乃寡君的宠妃,听说其父与大王有矛盾,被大王赶到淮北筑城,再三请求寡君,希望寡君能出面问问,莫非大王有意废太子吗?”

    废太子三个字一出,殿中顿时鸦雀无声,连许多原本对上官大夫怒目而视的宋臣,都有意无意间微微低下头,然后将全部心思放在宋王脸上。

    宋王起兵自立近三十年,太子贞也快做了三十年的太子,而且太子贞这些年一直战战兢兢,辅佐宋王治理宋国,没有出现差错,在群臣百姓中声望极高。

    尤其是现在宋王的年纪快接近花甲,算算历代宋王驾崩的年纪,甚至算上天下各国之君驾崩的年纪,宋王都算年纪大了。虽然现在宋王身体没有大毛病,但是人老了,很容易说走就走。

    所以说,老迈的宋王剩下的时日不多,朝中大臣以及国中百姓,大都属意太子贞。

    更何况太子贞在朝中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势力早已根深蒂固,其他公子的势力都远不如太子。

    与其此时废立太子,容易引发宋国内乱,还不如继续让太子贞做太子。

    此时,宋王一听上官大夫将废太子之事宣之于众,顿时将楚宋两国矛盾转到他与太子贞之间,顿时大怒。

    废太子一事,他心中也曾有这个想法,但是他可从来没有说出口。

    虽然不久前他曾借齐国田不礼将太子贞德党羽以及亲楚派大臣给清洗了一遍,但是,令宋王很无奈的是,他曾将废太子之事试探朝内保持中立,并未投靠太子贞的大臣。

    结果,那些大臣十有八九不支持他行废了之事。

    所以,他只能让太子贞远离国都,去淮北筑城,以徐徐图之。

    太子贞一离开都城,所有人基本上都明白了他的心思。

    拐弯抹角劝说他不要乱来者有之,与太子贞划清界限者有之,劝他直接废立太子者亦有之。

    不过,宋王自己心里明白,眼下太子贞依旧声望极高,支持者甚众,还不到废立的时候。那些劝他废太子的,根本就没安什么好心思。

    所以,宋王这几个月来,一直都是默默干着废太子的事,却从不将此事宣之于口。免得引发群臣不满,更是为了避免挑拨太子贞早已极度不安的心,以致太子贞铤而走险。

    为此,宋王还将公开劝说他行废立之事的大臣给罢免了,以安太子贞焦躁之心。

    现在,这上官大夫竟然在大殿之中,群臣之间,直接将这事挑明,意图挟持群臣之心,绑架他的意志。

    这···

    宋王看了看殿中寂静无声的群臣,又看了看那个该死的上官大夫,眼中冒出一股怒火。

    此时此刻,他可不能直截了当的说要废太子,这话一出口,宋国肯定要炸。

    同时,现在他也不能说没有废太子的意思。

    不然,这上官大夫一定会挟持群臣劝说他让太子贞回来。如此一来,群臣全都站在太子贞那边,与他这个宋王对立,让他这个宋王彻底陷入不利不说,还会导致宋国面对楚国极为不利。

    而要是太子贞这次回来了,那下次再想赶太子贞走,那就不是这么容易了。

    想着,宋王头上微微冒出一丝汗迹,看了看殿中群臣,又看了看上官大夫,来回看了看后,最终将目光放在殿中似笑非笑的上官大夫,良久不语。


………………………………

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饶

    上官大夫在殿中等待了一会儿,见宋国群臣又全都看向宋王,而宋王迟迟没有回应。

    见此,上官大夫微微一笑,然后向沉默不语的宋王开口道:“大王,众所周知,太子乃国之储君,非同一般大臣可比,不可久离国都。否则,必定国中群臣难附,百姓人心不稳,且父子相疑。

    昔日晋献公使太子申生别居在外,久之,虽晋献公无废太子之意,但是父子疏离,仅仅只是骊姬一句诬告,申生便申述无门,只能以死自证。申生死,重耳亡,诺大的晋国,便因此内乱数十年,日渐衰弱。”

    说完,上官大夫立即拱手道:“大王,由此可知,太子别居在外,实非国家之福。即便大王没有废太子之意,但大王与太子分居两地,父子相离,难免会给外人父子离心之感。

    届时,一旦有人向谗言,而后有人从中作梗,使太子贞无法自辩,再加上就不见大王,太子惊恐交加,惶惶不可终日,或走或死,这恐怕都不是宋国之福。”

    上官大夫话说完,殿中群臣不由点了点头,这话有理有据,也正是他们所担心的。

    而他们更担心的是,太子贞惊慌之际,若是没有按照上官大夫所说,或以死自证清白,或惊恐逃亡在外,而是起兵谋反···

    在楚国异常强盛的现在,而齐国自顾不暇之际,一旦太子贞引楚军入宋,或者楚国以帮助太子贞为名,出兵入宋,那宋国的大好局势,恐怕就会断送了。

    这一刻,宋国的太子党,亲楚派,再加上中立派,甚至是宋王的亲信,都在相互观望之际,瞬间达成了一致。

    此时,宋王见群臣在上官大夫说完后,许多人都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许多原本期待的目光,也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接着,殿中本来十分压抑的气氛,渐渐变得沉重。

    见此,宋王不由又惊又恐。

    他早就知道这次楚使访宋,乃是来着不善,但是,他却没想到,楚使竟在三言两语间,就让群臣都站在了太子那边。

    此刻群臣虽然都没有说话,但是宋王知道,这是因为楚使还在这里的缘故,所以他们还不能在此时进谏。但是,只要楚使一走,恐怕群臣就会立即云涌而至,谏言盈耳。

    宋王不由长叹一声,似乎太子贞回到宋都已经成为定局。

    只是一想起太子贞头上的那一缕白发,即便太子贞还没有回到商丘,还没有出现在他面前,宋王依然生出阵阵厌恶。

    接着,宋王厌恶的目光,透过殿中,仿佛又回到了数月前,也就是楚王强行索要太子贞之女后不久。

    当时,一向强健的宋王偶感风寒,不得不将朝政托付于太子贞。

    宋王偶然风闻太子贞在他病重期间,于府中大摆宴席,好像一副高兴的样子。而且,据说宴会中,许多大臣都对太子歌功颂德。

    同时,国中还有一些谣言,说他宋王病重将死,太子即将即位为王,这让宋王顿时心中大不痛快。

    不过因为这种谣言在他射天鞭地,与齐魏楚等国为敌时,就时常冒出来,宋王时常听到国中有诅咒他的谣言。

    所以宋王心中恼怒归恼怒,虽然对太子有些不满,但也并没有生出废太子的想法。

    可是就在第三日,当太子贞前来问候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令他大为恼怒的事情。

    那一日,他竟然看到往日额头总是微皱的太子贞,在他养病期间额头竟然舒展开了。

    这不是在暗暗欣喜还是什么?

    更过分的是,他还从太子贞的头上看到了几缕白发。或许太子贞的头上以前就已经冒出白发,而他没有在意,或许是这几天才冒出的。但,当他看到太子贞头上白发的那一刻,他彻底懵了。

    许久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太子贞已经快做了快三十年的太子,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而他这个太子之父,这个宋王,也快到七十岁了。

    一念及此,宋王顿时勃然大怒,然后将一脸茫然的太子贞臭骂一顿,将他赶出宫去。

    其后,宋王每见太子贞,看着他头上的白发,总是冒出一股无名火,父子关系每况愈下。

    直到秦楚两国开战,宋王这才找到机会,一举将太子贞贬到淮北,来个眼不见为净。

    而且,为了让防止太子贞再次出现在他眼前,宋王已经决定废了太子贞。

    这几个月来,直到现在,宋王还在心中迟疑,究竟是立三十岁以下的儿子,还是立二十岁以下的,亦或者是···干脆立那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做太子!

    想着,宋王目光渐渐回到现实,看了看群臣,然后又看了看楚使,最后心中的千言万语全都汇聚成一句话。

    寡人还没老!就算太子贞回到商丘又能如何,他终究是太子,而寡人才是宋王,宋国的太子···终究还是寡人说了算。

    想到这,宋王笑了笑,然后看着上官大夫笑道:“楚王之意,寡人知之矣,还请贤卿回去告诉楚王,就说寡人从未有废太子之意。之前让子贞去淮北,不过是因为淮北之地,乃是楚王送给子贞的聘礼,故而在淮北筑城,唯有子贞出面最佳,而不是寡人另有他意。

    如今淮北的淮泗城即将筑成,子贞只待城池筑成,自然就会归来。

    还请贤卿回去禀报楚王,让楚王放心,让宋美人也放心,楚宋两国的友谊,绝不会改变。”

    此时群臣一听宋王在楚国的压力下松口,已经有了让太子贞回都的意思,顿时松了一口气。

    如此,太子贞满意了,楚国也满意了,宋国暂无兵患之忧,大善。

    “大王意思,臣已经知道了。”上官大夫一听宋王说完,立即笑着行了一礼,接着,直起身体后,再次看着宋王道:“但是,臣奉寡君之命来宋,必须要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如此才能不负寡君之望。”

    说着,上官大夫看向宋王,笑了笑,拱手道:“不知大王打算什么时候让太子回商丘,请大王明告于臣,也好让臣能回去禀报寡君。”


………………………………

第八百六十二章 驱逐出境

    此言一出,宋国群臣顿时一怔,然后大吸一口冷气,接着纷纷冷冷的看向上官大夫。

    刚刚宋王明明已经答应让太子贞回都,而这个楚使竟然还逼迫宋王给一个确切日期,若是宋王给了,这不就是楚王使者在宋国宫殿中斥责宋王,然后宋王被楚使训斥,接着奉楚王之命,让太子贞回来吗?

    这事要是传出去,他们宋国岂不是变成了楚国的属国,往后他们君臣还有什么面目与各国君臣相见。

    宋国群臣气愤间,大殿的正前方却传来了宋王的怒笑声:“使者,这事恐怕不是一国使者应该问的吧!”

    上官大夫闻言,笑了笑,然后诧异的问道:“楚宋两国乃是姻亲,太子贞乃是寡君宠妃之父,臣来宋国,代宋美人问候其父,这有何不可。”

    宋国群臣闻言,顿时惊恐交加,尤其是见王位上的宋王,脸上已经充满着愠色,纷纷对楚使怒目而视。

    现在宋国最害怕的,就是太子贞借楚国之力回都,引发楚国内乱。而比这更可怕的,那就是楚国趁齐国无暇他顾,打着帮助太子贞的旗号,出兵干预宋国内政,强行扶持太子贞上位。

    此时楚国使者在宋王松口许诺之后,依旧不依不饶,很明显,楚国已经打定主意,要主动出兵宋国了。

    想到这,不少宋国大臣气愤的指着上官大夫大叫道:

    “楚使此举失礼,这非人臣问候人君之礼,还请使者立即向寡君道歉。”

    “道歉···”

    上官大夫瞥了一眼那些开口要求他道歉的宋臣,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在他逼迫宋王的情况下,这些大臣不仅没有强硬的表态,反而在气愤的外表下,却仅仅只是要求他道歉,如此的外强中干、色厉内荏,无疑将宋国的虚弱尽数展现在他面前。

    看来宋国在无法获得齐国援助的情况下,仅凭现在的宋国,无法抵抗楚国的压力。

    这说明宋国内部的矛盾,远比楚国所预料的要严重。

    想着,上官大夫无视了宋国群臣,然后直接看向宋王道:“大王,难道这就是贵国的待客之道?”

    宋国群臣一见楚使傲慢的态度,以及对宋王的无礼,不由勃然大怒。

    但在楚强宋弱,楚国有意寻找伐宋借口的情况下,许多人却也是敢怒不敢言,免得成为楚宋之战的牺牲品。

    但这些却不包括田不礼,此时,田不礼见楚使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后,却是不由大喜。

    宋国害怕遭到楚国攻打,宋国群臣担心此时开口惹怒楚使,会成为楚国伐宋的借口与陪葬品,但是他却不害怕,他背后可是还有齐国。

    相反,在齐国需要稳定内部的现在,如果有一个国家能吸引楚国的注意力,避免楚国趁机窥探齐国,这实在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且,宋国虽然不比楚国,但是宋国也不弱。尤其是,一旦楚国打着宋太子的旗号出兵宋国,想要强行扶持太子贞上位,那宋王必然会与楚国决裂,而不会向楚国投诚。

    战事一起,就算在与楚国的对战中接连失利,但宋王依据彭城之坚,商丘之固,足以坚守数年。

    等到那时,齐国已经稳定下来,而楚国陷入伐宋的泥塘,早已疲惫不堪,一旦齐军出兵救宋,必能战而胜之。

    最后的结果,则是宋国彻底倒向齐国;宋王废了太子贞,另立亲齐的太子;齐国援宋破楚,声势大振;最关键的,他立下这等功劳,必然能获得新即位的齐王地的宠信,只要齐王开口,那宋相的位置,还不手到擒来。

    唯一的问题是···

    田不礼看向王位上怒气冲冲的宋王,不由皱了皱眉。

    唯一的问题的就是这个宋王年纪太大了,若是楚宋交战,宋王突然驾崩,楚军乘势送太子贞回都即位,那他这个始作俑者,恐怕无法继续在齐宋两国立足。

    一边是一步登天,一边是万丈悬崖。

    这···

    田不礼迟疑了一个瞬间,便下定了决心。

    想着,田不礼立即激愤的从群臣中走了出来,指着楚使的鼻子大骂道:“竖子,着实无礼,别说寡君没有废太子的意思,仅仅是让太子在外魏国效力。就算是寡君有意要废太子,那也是我宋国的内事,别说是外嫁到楚国的宋美人,就算是楚王乃是寡君的亲兄弟,也无权插手我宋国之事。”

    宋王闻言,顿时点了点头。

    虽然宋国不比楚国,但是宋国也不弱,这种屈辱,岂是他堂堂宋王会忍受的。

    就在宋王打算开口赞同之际,那边,田不礼骂完了楚使后,依旧激愤难耐的下拜请命道:

    “大王,我宋国乃是堂堂大国,非是楚国属国,大王乃是一国之王,非是楚国属君。楚使擅自干预我宋国内政,着实无礼,臣激愤难耐,深以为耻。

    臣虽不肖,但也明白君辱臣死的道理。臣请大王下令,斩杀辱及君王的楚使,臣愿率军与楚国决死一战,虽死无悔。”

    田不礼话音一落,殿中顿时变得死寂。

    战争的帷幕被揭开了,而且还是宋臣揭开的。

    接着,一瞬间之后,就在诸多大臣惊慌失措之际,亲齐派大臣立即纷纷附和道:“大王,君辱臣死,臣请大王诛杀楚使,与楚国决一死战。”

    此时,上官大夫见状,立即向前走了三步,看着宋王怒喝道:“大王,难道宋国已经有意与我楚国一战了吗?”

    宋王闻言,双目饱含恨意,冰冷的瞥了一眼还在地上请命的田不礼。

    田不礼一开口,他就知道田不礼打得是什么注意。

    此刻齐国不愿遭到楚国的兵锋,难道他宋国就愿意遭到楚国的兵锋了吗?

    更何况还是在这种情况下,无缘无故的替齐国挨刀。

    虽然现在他恨不得直接杀了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田不礼,但是,在楚使面前,在田不礼打着一心为国的旗号的情况下,他只能忍了。

    想着,宋王又将目光转向楚使,他很怀疑,这个上官大夫来宋,是不是就是给楚国找伐宋借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