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楚怀王-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杀到淮北的联军才四十万出头,而楚国留在淮北的楚军则高达三十万,按理来说,三十万楚军在占据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在楚国其他地方也遭到围攻的情况下,楚国应该会集结主力与三国联军决一死战,接着在打退三国后,便可立即兴师救援其他地方,免得将战事拖延下去。

    须知,大战一起,日废千金,兵战贵速不贵久。

    而五国所出的兵力,仅仅只是五国的一部分,而楚国面对五国围攻已经拼尽全力,接近举国动员了。

    再加上之前楚国已经两次遭到各国的围攻,每次都是全力以赴,之前两战楚国已经伤到元气了。

    所以,按照匡章乃至齐国的估计,昭雎或者楚国,应该会急于求战才是,甚至匡章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江东楚军出动的准备。

    但,结果楚国并没有调用江东楚军的意思,甚至楚国还摆出了一副打持久战的意思,似乎还有借五国遥远的粮道,要将五国拖垮的意思。

    为此,昭雎还在淮北对三国联军进行没完没了的骚扰。

    虽然三国联军除了第二次被骚扰时吃了一个大亏,但接下来,三国联军对楚国的速度做好准备之后,就没有吃过大亏。

    可是昭雎没完没了的骚扰,再加上魏韩宋三国新占的楚地时不时的传来叛乱的消息,这不仅让三国攻打巨阳的希望落空,同时也让匡章三人隐隐有种不支的感觉。

    一晃,五国已经攻打楚国三月。

    淅水西岸。

    秦军结束了一天的进攻后,甘茂一回到秦营,副将公孙立即向前禀报道:“丞相,齐国那边还有大王那边都有来信。”

    “信在哪里。”甘茂张口一问,然后从公孙手中接过信函,展开一看,不禁摇头一笑。

    公孙见状,立即好奇的问道:“丞相,大王还有齐国那边所说何事?”

    甘茂笑道:“十几天前,昭雎从黄地调走八万大军,秘密经淮水抵达巨阳西部。然后昭雎亲率五万大军强行突袭魏国攻城大军,以身为饵对齐魏联军设局。结果公孙喜一时不察,被昭雎算计了,然后二十五万楚军与近三十余万三国联军在巨阳西部大战一场,从日中大战到天黑,才各自收兵退走。

    那一战,好像三国又吃了一个不小的亏,魏军损失不轻。

    所以三国派出使者前去咸阳,请求大王尽快动手。

    而大王得到三国的请求后,以为时机已到,可以正式对楚国动手了。故而大王让我们加强对丹淅防线的攻势,给楚国施加压力。

    至于齐国那边,也是此事,希望本相加强攻势呢。”

    公孙哈哈一笑:“好,太好了,五国伐楚,三国接连失利损兵折将,接下来,只要我秦国大破楚国,必能极大的提升我秦国在天下的地位。”

    “甚至”公孙期待的道:“若是齐国在巨阳损失太大,那未来,天下的霸主必将落在我秦国头上。”

    甘茂闻言,笑着摇头道:“不要太乐观,匡章纵横沙场数十年,鲜有败绩,即便现在三国在巨阳连连失利,但是齐军却并没有多大的损失,我秦国想要夺取霸主地位,还得过齐国那一关。”

    “丞相言之有理。”公孙奉承了一句之后,然后问道:“丞相,那我们接下来”

    甘茂闻言立即应道:“当然是加强攻势了,既然大王已经下定决心,那我们自然就要配合了。”

    说着,甘茂立即下令道:“传令,让大军准备好,明日加强对楚军的攻势。”

    “诺。”

    郢都。

    “大王,将军庄来报,数日前秦相甘茂突然加强了攻势,丹淅防线压力大增。”

    熊槐闻言,立即问道:“丹淅防线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增援?”

    “庄将军并未请求增援,而是上书提醒,当心方城叶郡那边可能会有异常。”

    熊槐点了点头:“好,庄将军倒是有心了,贤卿立即传讯给司马景缺以及叶郡守昭滑,让他们加强戒备。”

    “唯。”


………………………………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久后,正如同楚人预料中的一样,驻扎在叶城外的韩军,在韩将韩忧的率领下,正式对叶城展开了攻击。

    不过叶城之内本有两万楚军,再加上城中数万百姓的支持,以及坚固的城墙,韩忧的攻击并没有用。

    郢都。

    司马翦拿着叶郡的战报禀报道:“大王,叶郡那边传来的消息,韩国已经正式攻打叶城了。不过,叶郡那边早有准备,并没有给韩忧任何机会。”

    “开始了吗?”熊槐点了点头,然后沉吟起来。

    现在楚国的几处战场,其中淮北战场三国已经打成了一个大烂战,士气已经很低落了。即便齐魏宋三国在向淮北增兵,也难以改变战局,甚至连淮北的联军士气都无法提振。

    至于淮水那边,以齐国已经出兵二十万在淮北,再加上还要在北面防备燕国,以齐国之力,以淮水之险,淮阴寿县都没有问题。

    所以,现在秦韩联军异动,熊槐并不担心联军在声东击西,也不担心淮北或者淮水一线会出现大的问题。

    若是各国有异,那么问题一定就会出现西部。

    而且,关键的问题是,现在秦魏韩三国都还有余力。

    秦国关中的百姓最起码在三十万户以上,也就是说在关中每户征兵一人,就可以获得三十万大军,而现在秦国在丹淅的兵力只有二十万,这一点兵力远远没有到秦国的极限,而仅仅只是正常的出兵。

    至于韩国,虽然楚国君臣都以为韩国这几年实力有损,但是以韩国的实力,咬紧牙根,动员二十万大军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而现在韩国却仅仅只是出兵五万。

    还有魏国那边,现在魏国虽然已经出兵十五万了,但这还不是魏国的极限。

    想着,熊槐看向司马翦问道:“贤卿,你以为接下来五国的目标将会在哪?”

    司马翦对于楚王的询问早有准备,立即应道:“方城。”

    “方城?”熊槐点了点头,又问道:“为什么不是叶郡?”

    司马翦闻言,知道楚王心中还拿不定主意,当即解释道:“大王,原因有二,其一是叶郡距离秦国太远,其二是叶郡之后还有坚固的方城,方城之固不在鲁阳之下,走鲁阳一线只需攻破一道关邑,而走叶郡一线则需要接连攻破两座坚城。

    就凭这两个原因,臣以为若是接下来五国出现的增兵是秦韩两国,那秦韩两国必然会强攻鲁阳。”

    熊槐闻言并没有点头,而是迟疑的道:“若是只有秦韩两国出兵,那么两国出兵鲁阳并没有大的问题。可是,如果魏国也出兵呢?

    寡人不担心齐宋两国会增兵叶郡,但却担心魏国。

    须知,魏国虽然现在已经衰弱,但是魏国近年来也修养多年,实力强劲,几乎不再秦国之下。以魏国之力,全力而战调用三十万乃至四十万兵力都不成问题,就算劳师远征不能全力出动,但出动三十万兵力对魏国而言只是小问题。

    现在魏国攻打我楚国的军队不过才十五万,所以,以魏国之力,完全还可以出动十五万大军。”

    “如果加上魏国···”司马翦当胸有成竹的道:“若是魏国举国而来···如果魏国大军增援淮北,那么以令尹之力,未来或许不会这么轻松,但也足以守住淮北。如果魏国大军杀向叶郡,那么我楚国就需要向叶郡增兵。”

    熊槐一听,面色沉重的问道:“增兵?寡人哪来的军队?”

    “有,还有两处兵力可以调动。”司马翦立即拱手道:“若是魏军杀向叶郡,以方城叶郡之力,必定难以抵挡秦魏韩三国的围攻。

    而汉北一失,我楚国不仅会失去重镇宛城,而且还会导致郢都不稳,所以,臣以为汉北不容有失。

    同时,现在淮北那边,令尹已经打出了我楚军的威风,已经为淮北楚军树立了信心,并且仅凭淮北士气低弱的三国大军,已经无法攻下巨阳。

    是以,臣以为此时此刻,我们已经可以从黄国调兵了,毕竟用十万楚军镇守黄国,这军队的数量也太多了一些。而黄国距离叶郡不远,我们完全可以从黄国调出五万大军前往叶郡布防。”

    熊槐闻言心中一动,看着司马翦的目光也越加满意了。

    不久前,熊槐本意为司马翦只能勉强胜任左司马的位置,但现在看来,司马翦做为左司马甚至做为司马而言是合格的。

    五国伐楚之前,司马翦在朝议中力主在黄国布下重兵,以控制淮水上游。

    熊槐本以为司马翦这么做,是因为收了黄君等两淮封君的重礼,所在才力主留十万大军镇守黄国,一则镇守黄国,二则从令尹昭雎手中分兵。

    若不是巨阳不比陈城,放不下三十万大军,若不是司马翦没有反对自己升昭雎为淮北总指挥,将巨阳黄国两地的兵力全都交给了昭雎,当时熊槐就想直接呼他一脸。

    现在看来,司马翦在黄国留下十万大军还是有用意的。

    在黄国留下十万大军,一则可以安抚两淮的封君,二则也可以以防不测,就如现在这般,若是叶郡有事,不愿的黄国楚军完全可以迅速北上叶郡,然后补上楚国防御网上薄弱的一环。

    如此一来,楚国占据有利地形的情况下,五国想要快速攻克楚军防线,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样一来,楚国与五国的战争就演变成持久战了。

    虽然熊槐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这种那人力物力财力与五国血拼,并且还看到希望的策略,不是熊槐想要的。

    对比一下的昭雎的计策,熊槐更倾向于昭雎。

    只是,昭雎的计划现在整个楚国加熊槐自己也只有四个人知道,而司马翦并不在这四人之中。

    想着,熊槐摇了摇头道:“不可,黄国那边事关我楚国在淮北的大局,哪里的楚军万万不可调动。”

    司马翦闻言顿时僵住。

    刚刚他看楚王的眼神,分明对他的策略很满意,怎么突然之间楚王就拒绝了他的建议呢。

    而且,现在楚王看他的眼神也没有变化,好像依然很满意的意思。

    楚王对自己的建议很满意,但是楚王却拒绝了自己的建议,这是一种什么情况。

    楚王究竟是满意呢,还是不满意呢?

    一时间,司马翦心中顿时惶恐起来,因为他突然间觉得,眼前楚王的心思实在太难猜。

    顿了顿,司马翦擦了擦头上的汗,继续道:“若是大王不愿从黄国调兵,那臣以为我们还可以从江东调兵。江东···”

    熊槐一听从江东调兵,顿时摇了摇头,司马翦的想法虽好,但无论是黄国的楚军,还是江东的楚军,不久后都是令尹昭雎要用的,这两地的兵力,可不能调到叶郡去。

    想着,熊槐不等司马翦说完,直接打断道:“江东新附,事关楚国大局,那里的楚军万万不可轻动。”

    司马翦一听,全身瞬间僵硬,顿了顿,才慌乱的看着楚王道:“可是大王,现在我楚国除了黄国江东两地还有余力,其他地方的楚军都只是勉强够用而已。若是不从黄国江东调兵,我楚国已无兵可用了。”

    熊槐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这也是他为难的地方。

    现在楚国能调的兵,都已经征用了。

    就算再次从江南征兵,以江南的实力,剩下区区一万出头的楚军,面对秦魏韩三国数十万大军,,那也是杯水车薪。

    想着,熊槐期待的看着司马翦道:“贤卿,你的能耐寡人还是知道的,除去黄国江东,卿一定还有办法调出一些军队的,寡人相信你,你能行的。”

    “我···”司马翦闻言看了一眼楚王,然后深深的低下头,他好像辜负了楚王的信任。

    熊槐见状,笑了笑道:“贤卿,现在还不急,眼下秦魏韩三国的大军都还没出现,咱们还有时间想,贤卿就算现在暂时想不出好办法来,那也不急,寡人可以给贤卿更多的时间,让贤卿仔细想想。”

    司马翦:“···”


………………………………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

    “大王,探子来报,秦韩两国再次征兵了。探子来报,秦国正在函谷关聚集兵力,韩国那边同样也在阳翟聚兵,看目前的架势,秦韩两国十有八九会向方城一线进攻。”

    就在叶郡的韩忧率领韩军攻打叶城未久,就在楚国君臣的关注中,知北涯的探子传来了秦韩两国的消息。

    熊槐听到陈轸的禀报,迅速让人展开地图,看了看函谷关与阳翟的位置,然后又看了看阳翟南面不远的鲁阳,立即问道:

    “陈卿,司马景缺可曾知道这个消息。”

    “已经知道了,秦韩两国一有动静,知北涯的探子就立即通知司马了,而且现在司马已经到了鲁阳布防,以待秦韩联军。”

    “好。”熊槐点了点头,吩咐道:“贤卿继续打探秦韩两国的消息,寡人要知道两国出动的兵力究竟有多少?还有两国是否已经拼尽全力了。”

    “唯。”

    “此外,齐魏两国那边也不能放松,以防两国趁我不备。”

    “唯。”

    一个月后。

    楚宫议事大殿中,司马翦指着韩国的阳翟道:“根据探子传来的消息,日前韩国在阳翟聚集了十万大军,阳翟的韩军在韩将暴鸢的率领下,没有走汝水南下叶郡,而是直奔我位于阳翟西南方向的重镇鲁阳。”

    说着,司马翦又指向函谷关道:“同时,秦国那边在函谷关也聚集了十五大军,在秦将司马错的率领下,也直奔我重镇鲁阳。”

    司马翦话音一落,熊槐立即问道:“司马准备的如何了?”

    “请大王放心。”司马翦拱手应道:“早在秦韩联军出动之前,司马就已经在鲁阳做好了准备,目前鲁阳关有五万楚军镇守,再加上我楚国在方城山经营了数百年的长城,地势险要,关邑坚固。秦韩联军虽人多势众,但是短时间内依然无法攻克鲁阳。

    不仅是鲁阳,方城山上的百里长城,也都有我楚军防守,以确保不会被秦韩联军偷袭得手。”

    “好。”熊槐点了点头,突然想起另外三国来,问道:“贤卿,现在齐魏宋三国可有动静。”

    司马翦摇了摇头,应着:“齐国清河那边,声子所部的十万齐鲁联军依然没有动静,至于齐国北部防备燕国的守军,这距离太远,非臣所能知道。所以,这方面的情报还得问刺史令。”

    陈轸闻言,见楚王看过来,立即拱手道:“大王,臣所部的探子一直都在关注齐国各地,目前齐国那边并没有动静。不仅是齐国,还有魏国那边也没有动静,似乎这一次魏国并不会与秦韩两国协同作战。

    至于宋国,宋国国小,宋王与太子贞就差撕破脸面了,宋王还需防备太子贞铤而走险,所以宋国出兵八万,这已经是宋国的极限了。”

    “齐魏两国没有动静!”熊槐皱了皱眉。

    秦韩两国剑指鲁阳,楚国自然可以在鲁阳应对,而齐魏两国依然留有余力,目标不明,这有些耐人寻味了。

    毕竟,同样都是凶恶之狗,不叫的才更危险。同样是剑客,比起已经出剑的人,那个还未出剑的人才更加危险。

    尤其是魏国,齐国还需留下兵力防备燕国,而魏国则不然,现在魏国周围除了他的盟友,剩下的一个是还在暗暗舔伤口的赵国,魏国此时可没有威胁,他完全可以将所有的兵力全都调到南方来攻打楚国。

    想着,熊槐又纷纷道:“陈卿,密切关注魏国,在鸿沟以及河水布下探子,日夜监视,寡人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被魏国偷袭一把。”

    “唯。”

    此时,熊槐面色颇为沉重的道:“诸卿,如今为了应对五国,寡人已经倾尽全力了,若是魏国不出兵则罢了,一旦魏国出兵,而我国兵力被各国牵制,如此,寡人将如何应对魏国来犯之敌。”

    群臣见楚王面色沉重,内心跟着也沉重起来。

    不仅是魏国那边还未出现的大军,而且还包括即将抵达鲁阳的秦韩联军,司马景缺虽坐拥险关,但他手中的兵力毕竟才五万。一旦秦韩联军攻城甚急,鲁阳压力太大,士卒损失太大,将士士气低弱。

    如此,鲁阳那边也会出现问题。

    再加上魏国的可能之敌,楚国的未来十分堪忧。

    此时,司马翦沉默了一下,见群臣全都没有回话,皱了皱眉,再次开口道:“大王,一旦魏军来袭,则叶郡肯定顶不住,如此,臣以为我们有必要从黄国调兵。”

    熊槐闻言,立即坚决的摇了摇头:“不妥,若是从黄国调兵,一旦淮北失守,齐魏宋三国联军趁势杀向叶郡,那么就算将黄国所有的楚军全都调到叶郡,那叶郡也收不住,所以,从黄国调兵的事情,不妥。”

    司马翦见楚王第二次坚决拒绝了自己的提议,心中十分疑惑,而在疑惑解开之前,此刻他连江东的楚军也不再提,而是直接请罪道:“大王,臣无能。”

    熊槐闻言,摇了摇头,然后看着其他大臣问道:“诸卿何以教寡人?”

    “臣等无能,请大王降罪。”群臣全都下拜请罪。

    见此,熊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安抚道:“诸卿不必如此,寡人知道诸卿这几个月来为了应对五国来犯,已经竭尽智力了。

    不过,魏国的事情,乃是关乎我楚国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提早想出应对之策。既然诸卿暂时没有好的计策,那么诸卿回去后,还请细细思量。”

    说着,熊槐不等群臣回复,然后向左司马司马翦道:“贤卿,常言道有备则无患,寡人不能等魏国聚兵之后才开始应对。是故,贤卿稍后立即从江南调兵,将江南剩下的兵力全都调到宛城,以备不测。”

    “诺。”

    其后,熊槐让群臣退下后,又将陈轸单独找来。

    陈轸回到大殿,见楚王只召见了自己,疑惑的问道:“不知大王找臣来有何吩咐?”

    熊槐笑道:“也没有他事,只是希望贤卿稍后将寡人向群臣的问策,以及我楚国已经筋疲力尽的消息散布到郢都以及楚国其他地方去,寡人想要整个楚国都知道,现在寡人正在为此事烦恼,而且不仅是寡人,连朝中诸公也在为此事烦恼。”

    陈轸一怔,迟疑的看了一眼楚王,他不知楚王主动暴露这等隐秘之事是为了什么,但既然楚王开口,他只好应道:“是,大王。”


………………………………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议

    楚国面对五国的围攻,已经竭尽全力,全国每户百姓都已经征召一人,却只能勉强应对现在的困局,而无法应对未来齐魏两国可能的增兵。

    这一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在楚国国中引起轩然大波。

    楚人一得到这样的消息,瞬间便意识到这事对此时的楚国是相当的不妙,而在为楚国的未来担忧的同时,绝大部分的楚人都对此事难以置信。

    毕竟仅仅只是一个郢都就有数万户百姓,一个郢都的人口就占据楚国近十分之一的人口。这种事谁会相信,要知道楚国除了郢都还有重镇鄢城、宛城、陈城(已失)、寿县等等,这些城池人口虽然没有郢都多,但最起码单论城中的百姓也超过万户。

    这么一算,谁会相信楚国就这么一点人。

    当然,得到这个消息的其他国家的人,也都难以置信,做为天下最大的国家楚国,很难想象除了江东之地以外的方圆五千里的国土中,竟然只有区区六七十多万户百姓。

    要知道楚国一直都是号称带甲之士百万,也就是说楚国的百姓最起码也有百万户,就算打个折扣,那也应该有八九十万户百姓才是。

    而现在,楚王以及朝中重臣全都告诉他们,楚国其实只有六十多万户百姓。

    不相信。

    楚国以及各国的人全都不相信。

    虽然所有的人都不相信楚国只有这么一点人,甚至连熊槐自己这个楚王都不相信楚国只有这么一点人。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楚国官方的账面上,最起码太府以及司马府的账本上,楚国各县以及各地封君哪里加起来的百姓,就只有这么多百姓。

    这由不得大家不相信。

    这个消息一经确认,楚人得知楚国真的就只有这么一点百姓,顿时举国一片哗然。

    接着,在一些人的提及下,以及一些年纪稍长的百姓的主动回忆下,国人顿时都知道了。原来早在二十多年前,楚王率五国伐秦之后,就曾在楚国接连两次清查楚国的户口。

    而从现在楚国官方的数据来看,显然,当初的那两次清查人口的行动,失败的很彻底。

    于是,在一些有心人的推动下,在楚国面临的艰难的困局下,一股要求再次清查人口的潮流很快便形成。

    就在消息散布的第三天,熊槐就收到了一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郢都中级官员的上书。

    这人上书上强烈要求楚王再次在国中清查人口的。

    熊槐收到上书之后,没有任何反应,既没有开口赞同,也没有开口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