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九阳-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魅蔚搅死癫俊9淮巳嗽诩改昵坝虢鸸暮鸵樘概蟹⒒拥眉錾瓿闪诵矶嗉枘牙Э嗟奶概腥挝瘢忱┦鹚谓鸬谖宕魏显剂⑾铝撕孤砉停改昀蠢矍ㄖ晾癫渴锑O。
邓友龙与另外一位礼部官员曾从龙合称为礼部“二龙”,都是赵洵极为看重的,期待他们能在本次和谈再次焕发耀眼光芒。
当然,这个“二龙”的称谓是赵洵叫着玩儿的,眼下南宋朝廷还没有人敢公然附议,可谓曲高和寡之至。
金国使团与邓友龙等人在嘉兴知府洪咨夔的官衙会面时,赵洵没有参加,却找到了与礼部一行人共同前来的一名职方司人员,让他安排自己离开使团单独行动。由于赵洵是以金国使团成员“汪天赐”的名义出使南宋,姓名都是登记造册的,故此要离开使团的话,还需要在南宋方面办理相关手续。
议和是邦交大事,南宋职方司职责所在,肯定要全程参与。这名职方司人员也是无相的亲信手下之一,识得赵洵乃是监国荣王,当下没甚说的,奉命唯谨。
接着赵洵又去见元哥,让她随同张钦差一起去临安,而自己有一些事情要处理,先暂时离开几日,待办完事后,自会到临安找她。
元哥在赵洵陪伴下看玩了几日南国山水,每天心情都很愉悦,原本有些内向的性格都变得开朗了许多。她本来还笑模笑样的听着赵洵说话,然而在听完之后,元哥脸笑容渐渐散去,又隐隐约约流露出以前那种淡淡的忧伤之色,看得赵洵心里莫名一痛,温言道:
“我与你约定归期,少则五日,最多七日必到临安见你。你信得过我说话么?”
元哥微微摇头,道:“我不知道临安在哪里,也不知能不能到了,只怕到时你在那里找我不到……”
赵洵脸露出一丝笑意:“你不知道不打紧,张钦差他们不是会陪你同去么?再说还有宋人带路,莫非你还怕自己走丢了不成?”
元哥又摇摇头:“那些宋人我不认识,他们说话的口音也怪怪的,我都听不大懂……”
赵洵忍笑道:“那张钦差呢?你信不过宋人,总会相信张天纲会带你去临安吧?”
元哥还是摇摇头,又急忙点头道:“以前父王倒是跟我提过一个叫作张天纲的人,说此人忠贞护国,能识大体,也不知是不是此人了……”
赵洵觉得自己有点发晕,连忙道:“元哥,那张钦差已然和我们相处多日,你不会到现在还怀疑他的真实身份吧?”
元哥又想摇头,随即忍住不摇,低头道:“是聂儿说他是张天纲,我都不认识他的,而且聂儿我也只是才见过……我认识的人都是从小待在一起的。”
赵洵有点傻眼,搞不清楚元哥怎么忽然变得如此多疑,前几天没见她这样啊!也没怎么多想,脱口道:“那我呢?你和我也只是刚认识而已,是不是对我也不相信呢?”
这话说得重了一些,只见元哥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起来,嘴角一动眼泪流了出来,抽噎着道:
“我,我不是说你……除了父王和小康哥哥,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了,其实在我心里,你和别人都不一样的,从见到你的那一天起,我知道了……小时候母妃走得早,我经常半夜藏在父王的房间外面看着他,生怕他也离我而去,可他总是那么忙,很少有陪陪我的时间,遇到你之后,我心里一下子平静下来了,从来都没有这样踏实的感觉。我不想你离开我,我很怕……”
赵洵话一出口有些后悔,知道怕是要伤到元哥。一见果然把她说哭了,赵洵心里一冲动,前揽住元哥的香肩,轻轻抚摸她的发梢以示安慰,元哥的后半段话是依偎在他怀里说完的。赵洵听了更为感动,在她头顶心吻了一记,柔声道:
“我对不住你,实是不该那样说的……你的心意我明白,也很感激你对我这样。能够拥有你这样一个女孩子,正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说什么也不会离开你的……我此去路途较远,更会有海颠簸风险,我是怕你出什么意外,才想让你去临安等我的。既是你这样说了,此事不提也罢……”
最后这段话,赵洵说得有点违心了。实际男人总是会为自己的出轨行为找到各式各样的辩护借口,听起来还总是那么回事。
不过现在他和元哥都把心里话挑明到了这种地步,赵洵最后那一点桃花岛三道试题招婿的心思,也真正的开始淡化下去了。
元哥一时情绪激动,任由赵洵揽住自己哭诉,稍微宁定一些之后,听着赵洵温柔的话语,又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只觉心神欲醉,象征性地略挣了挣。赵洵却舍不得放手,有些蛮横地又抱紧了一些,低下头在她耳垂香了一香。
二人彼此面颊相贴,年轻火热的肌肤触碰在一处,忍不住同时产生了一种快美难言之感。
元哥轻“哦”一声,全身几乎都要软瘫下来,一双纯蓝色眼眸透射出异样的水波般神采注视着自己的爱人,整个人看起来美艳性感到难以言宣。
本来自
………………………………
127 舟山军港
赵洵收摄住心神,扶着元哥坐好,自己也挨住她坐下,搂住元哥柔软的腰肢。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两个人这样紧紧拥坐在一起,直到彼此都恢复了平静。
下午的时候,在职方司人员配合下,赵洵办妥了二人离开的手续,带着元哥投东南方向往舟山而去。
按照官方要求,像汪天赐这种外交使团成员在每到达一地时,都须向当地官府申报备案,以便官府掌握其行踪。其实这也是官样章,赵洵自然是不去理会的了。
与赵洵单独相处时,元哥没必要再摆郡主派头了,一下子流露出小女孩儿新好玩的本性。一路又是坐车又是骑马,时不时地还需要乘舟过河,各式交通工具都让元哥折腾了个够,欢笑声撒满全程。赵洵也是极为惯她,由着她去玩闹。
从嘉兴到舟山的路途非短,沿程景色秀美异常。此时天候正好,已是一派江南绿柳、苏堤碧烟的水乡风物,便是在农田里耕作的一个荷锄老翁或是于扁舟垂钓的蓑笠渔子,望去亦是尽脱尘俗,仿佛处处皆可入画一般,直令元哥留恋难去,走一处便赞叹一处。在晚间之时,更有赵洵以剽窃而来却硬说是自己编写的一曲春江花月夜缠绵琴声相伴,若非元哥知道赵洵还要赶路,真希望此长住下来细细味了。
到达舟山之后,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
舟山濒临东海,是在南宋大陆版图离海疆最近的一个治所,承临安,下接庆元,海运输的地理位置算是很重要的了,然而几年前南宋开放了海禁之后,在舟山更南边的台州、温州、福州等府县彻底把舟山的海运贸易给承接过去了,相起舟山来,显然那些地方更适合开发远洋贸易港口。这样,舟山的外海沉寂了好几年,除了一些零零星星的打渔船之外,罕有大股船队经过。
这一切,在一年前南宋朝廷正式将舟山由县升府之后得到了改变。
如今的舟山府,再也不是从前那个破破烂烂的小县城,只见城墙宽厚,内外城分明,城内道路四通八达,新修了笔直宽阔的井盘形大街,两旁鳞次栉的高大房舍也在陆续完工之,风格式样都极为整齐划一,乍看去,更像是一个军营多过了府城。不过城内酒楼、客店、商铺、牙行等一应俱全,人来车往,市肆甚是热闹繁华。
出东城门不远处是舟山港,远远可以望见海面密密麻麻停泊着不下千余艘海船,铺满了视线所及的海岸线。其大的海船直似有七八层楼高,便是至小的,望去搭乘个一两百人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不止如此,每时每刻还可见到无数个巴掌大小的蜂船在这些大船间忙忙碌碌地穿梭来去,不停地将大批物资运送船。
如果只是如此,那么舟山港与南宋一般的大型海运港口也没有太大区别。
实际,在这般景象最引人注目的是,指挥调度众多海船的人员,竟然都是清一色身穿海蓝色南宋水师制服的官兵士卒。
原来停靠在港口里的大都是战舰之流。
见到了这一幕,赵洵不由自主地立定脚步,心驰神往地望着在蔚蓝海面的衬托下尤显光辉夺目的大宋远洋舰队。这还是在舟山建府、舟山港成为大宋第一个军港之后,他首次踏足此地。
赵洵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几年前当自己第一次来到舟山做调研时,海面那种孤旷寂寥的场景带给自己的视觉冲击与巨大失落感。
舟山建府并成立军港一事,说起来容易,当年却给赵洵在南宋朝堂招来了一场绝大的**,当危机到达顶峰时,甚至都开始有易储风声悄悄流传。
原因无它,以守旧的户部尚毛晃为首的一群南宋官僚只搬出了八个大字“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便牢牢地封死了其他开明官员的进言之路,更是动摇了一贯都是无原则偏向皇太子兼皇侄儿的宁宗皇帝的信心,一度下旨命监国荣王暂卸政务,赴咨善堂读,这才引起了易储风声渐起。
但是,那些不开眼的官员们自以为揣摩意,纷纷奏请易储之时,没想到却触了宁宗一个大霉头。
宁宗是死活都不会答应易储的,他可是个重感情的人。想当年韩侘胄北伐整了那么大动静,搞到最后天怒人怨,结果现在都好端端地在梅州养老,更何况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皇子赵洵,还外加亲兄弟老燕王的情分?再说宁宗对赵洵描绘的大宋海洋战略前景也不是没有动心过,当时还与同样在座的老燕王很是笑谈了一番。
易储之争的结局是宁宗动了雷霆之怒,分别仗责流配了三四个叫嚣最凶的司郞级官员,才彻底平息了这场争端。
然而舟山军港之议却也因此停滞了下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其一个原因是南宋政事都堂长期以来乏人主持。在赵汝愚、韩侘胄二人相继去位之后,继任的丞相无论是李璧还是郑清之,在资历与威望都无法服众,也很难让整个朝堂形成一个统一意志来贯彻执行监国荣王的施政方针。
另一个原因却是赵洵有意为之。
舟山军港是赵洵志在必得的一步重大政治、军事、经济布局,以成立军港这种震撼人心的事件为诱因,撼动南宋朝廷僵化多年的政治架构,并给汝愚大叔的顺利回归营围造势。为了把局面搅得更混乱一些,他从一开始便摆出一副一意孤行的姿态,惹得毛晃等人联名向宁宗陈情,终于说动宁宗暂时收回荣王的监国之权。
在毛晃等人以为己方大获全胜之时,由川蜀清远公赵柬亲自带队的一支囊括了经贸、法律、军事、工程、数理、财计等各专业人才在内的融资团队,成功说服了总部位于福建路泉州府的民间组织“市舶贸易联合会”,从二十三家规模最大的远洋贸易海商那里获得了总额高达三千四百万两白银的融资支持。
其在南宋远洋贸易量排行榜,多年以来都占据龙头的市舶纲首“黄兴记”船行,带头向大宋水师赠送了两艘如同后世航母一般规模的超级巨舰“木兰舟”,而排名第二的“王福记”及第三名“蔡景记”也不甘落后,联合赞助了两艘木兰舟及一艘“大福船”。其余二十家船行凑在一起,同样报效了五艘大福船及十几艘型海船不等!
本来自
………………………………
128 海洋之梦
当赵洵在朝堂之公布了“大宋百姓踊跃捐输,共襄舟山军港建设”的消息之后,所有官员都被赵洵这种异想天开的作法给雷翻了。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百姓踊跃捐输让官府建设军港?实在是闻所未闻,官府的事情什么时候需要老百姓来参与了,而这些老百姓也莫非是脑袋被门夹过了,看不出这是又一种变相的征税花样?但诡异的是,满朝武竟然没有一个人从法理统治还是朝廷颜面等角度提出反对意见,多数人疑惑的只是一个问题:没有激起民变么?似乎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没有谁会拒绝这么大一笔财货流入官库的。
这算是宋朝的一大特色了,当权者并不讳言和耻言商业行为,反而较为重视工商业的社会地位。
在赵洵的示意之下,与赵柬一起来到临安的海商代表当廷展读了捐输船行名单及捐输银两,随后再也没有人发出置疑之声了。
既然那些钱多得没处花的商人们愿意做这种傻事,不耗费朝廷一分钱能把舟山主官的官帽翎翅给换个艳亮的,这对于天下所有的读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啊,那还有什么可反对的?
户部尚毛晃在廷议通过舟山升府及建设军港的第二天即宣布辞官回乡,一门心思研究他的音韵之学去了,这个才是他的专业领域。
或有通达贤明之士问及荣王如何办成此事?却见赵洵微微一笑,嘴里只吐出两个字:期权。
在其后一个月的时间里,伴随着对舟山军港的热议,期权也成为了京师邸报及临安广闻博报的头版话题之一。
在此简介一二:广闻博报乃是南宋朝一个新事物,对大宋未来发展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然而它的诞生却是拜托了易储之争。当时廷议的辩论双方在班时吵一天架也没个结果,后来在赵洵暗示下,都逐渐学会了下班之后写下彼此政见发到邸报去接着吵,但是吵架的人太多,一份邸报不够大家用的,后来职方司人员善解人意地出面办了一份广闻博报。
由于这份报纸立场观点飘忽,办报方向极不明确,经常是闹笑话一般同时刊载两种观点迥异的章,所以很快像斗鸡一样挑起了所有人在广闻博报发言争辩的**。再发展到后来,不仅限于政论章了,一些时事要闻、诗词美甚至演义平话也依次在报纸出现,并且开始接受民间人士的投稿,这才真正扩大了它的影响力和发行规模。
这是后话不题。
在泉州商人们的海量资金支持下,舟山府及军港的面貌日新月异,在时隔一年多以后,已经变成了现在赵洵亲眼见到的这座充满着浓郁海洋气息的全新海港城市要塞。
赵洵伫足凝望良久,难掩心一股欢喜感慨之情,转头微笑着对元哥道:“此处风景倒有些别致,真让我有些看进去了,你觉着还喜欢么?”
让赵洵吃了一惊的是,在他独自出神的这段时间,元哥竟然也是久久地凝望着舟山军港及港湾的繁忙景象,面颊被泪水打湿了一片,似乎一直都在默默流泪的样子。
听到赵洵问话,元哥醒过神来拭掉眼泪,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天哥,我想起了母妃……真想再见她一面……”
“哦……”
赵洵看了看海面若有所悟,问道:“她老人家的出身之地是大秦国的某个港口城市么?”
“是啊……”
元哥嘴里飞快地迸出几个怪的音符,仔细听来似乎是“康斯坦丁”的发音,随后元哥说道:
“看到这个舟山港口,不知怎么想起了小时候,母妃经常给我描述的康斯坦丁城堡的情形,那里每天也有许多船只在港口进进出出,在辽阔的海面扬起了无数面风帆,迎着波涛飞速行驶……其实这片海面还只是一个海峡而已,过了这片海峡,能航行到一片更大的海洋里去,里面有好多巨大的岛屿,周边还星罗棋布着数十个城邦小国,而在这片海洋外面,还有一片人们无法想像并且永远都无法到达其边际的真正的汪洋大海。每一个晚,母妃都会给我讲述关于这些海洋的故事,我也总是幻想着与故事里的那些英雄们一起出海航行,一起组团历险,发生了许多妙而不可思议的事情……遇到你以后,我觉得自己的梦想要变为现实了,现在你果然也要带我一起出海游历……”
元哥靠在赵洵怀里慢慢地叙说着,逐渐从那一阵悲伤恢复过来,抬起头无限深情地望着赵洵。
按照赵洵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元哥嘴里所说的康斯坦丁城堡,从地理位置来看应该是后世的伊斯坦布尔,而后世的史把当前历史时期的这个地方叫作君士坦丁堡,目前正处于信奉罗马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之下,帝都所在地。
赵洵在元哥额头轻吻一记,笑道:
“如果我告诉你,我们即将要去的地方也是一座岛屿,然而统治这个岛屿的主人不喜欢外人前来打扰,故意在岛布置了许许多多的弯路、陷阱、岔道,不识路径之人会一辈子深陷在内,再也出不来了,不知这会不会让你想起什么历史传说?”
元哥惊呼一声,嘴里又叽哩咕噜地蹦出来几个单词。据赵洵猜测,这次她说的应该是“克里特迷宫”之类的了。
元哥又惊又喜地道:
“我们真的要去这个地方么?岛是不是有一只牛首人身的怪物?听说它最喜欢吃小孩子……”
赵洵摇头而笑:
“怪物是没有的,不过岛屿的主人却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我这次去岛的目的之一,是要帮助一位朋友从岛主那里把他的女儿抢过来……”
元哥兴奋地道:
“我知道了!我猜那个岛主一定是一位邪恶残暴的君王,但他的公主却非常温柔美丽,与你那位朋友一见钟情,最后在公主的帮助下,正义战胜了邪恶,英雄也顺利地救出了公主,两个人甜蜜地生活……呀,好像不大对了!实际那个克里特故事的结局似乎并不太好的样子……”
说着顽皮地吐了吐舌头。
本来自
………………………………
129 破门行动
赵洵呵呵笑道:
“你的猜测与事实真相已然相差无几了,那位岛主的确是凶横得紧!不过用不着担心,这里是东方,一个充满了神秘、梦想与迹的地方,我们会亲眼见证无数梦想变为现实的伟大进程,也是我们来创造并改写历史的重大时刻!此刻你能陪我在一起,我很高兴……我相信,在我重新改写了东方历史之后,我们与那些遥远的极西国家的会面也没有多久了!到时候,我再陪你一起去康斯坦丁,见一见那些传说的海洋和古迹,你说可好?”
在亲眼见到了大宋帝国这支气势恢弘的远洋舰队之后,赵洵忍不住都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一时间豪情万丈,向心爱之人吐露了自己的生平抱负。
受到赵洵这番意气风发的言辞感染,元哥也兴高采烈地点点头,指着港湾里的舰队道:“你的朋友能够联合这么多人马,去攻打那个邪恶君王,莫非他也是一位王子?”
原来元哥误以为赵洵所说的改变历史是去救出那个所谓的公主,而舟山军港的大宋水师也被她当成了远征特洛伊的联军一般。
赵洵失笑道:“我那位朋友的帮手只有我,还有另外一位前辈高人,两个人而已,跟这支舰队可没什么关系,也请不来这么多军队做打手……他不是王子,嗯,说起来他或许还是北方蒙古人一支小部落里的金刀驸马呢……”
由于铁木真的历史已经被自己改变,所以现在赵洵也不敢确定郭靖是否还在老铁那里背着一个驸马的名号。
对于做了金刀驸马还要再去抢一位公主之事,元哥没有多少惊讶,反倒有些失望地道:“原来大家不是一起去抢公主的,那么这些舰队要去哪里打仗?”
赵洵眉头一挑,略有些诧异地问道:“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要去打仗了?或许这些军队只是要做一次远航而已。”
元哥摇摇头道:“我听母妃讲过,只有出海作战的船队才会升起满帆,随时待命出发的,其它时候都是半帆或者不升帆。”
赵洵心想南宋水师在这些年日益频繁的海活动,的确逐步养成了作战前升满帆的习惯,哪怕是在战前准备的装运物资时期也不例外。西方海洋大国拜占廷帝国多年以来都在大海驰骋,也同样保持着这种作法,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东西两国恰好不谋而合。
赵洵笑道:“这一节都叫你瞧出来了,看样子他们真应该请你去做参谋的。我却是瞧不出来,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去打仗……”
这时二人已经进了舟山府城,走在大街寻找客店。赵洵刚说完这句话时,忽听路边有一人懒洋洋地接口道:“破门行动。”
赵洵听了一愣,循着声音看去,只见一名三四十岁破落户模样的年男子抱肩站在屋檐之下,唇下两撇鼠须随着说话的声音一抖一抖的,长相甚是滑稽可笑。
赵洵仔细看了他一眼,确认自己从未见过此人,然而口出惊人之语,又不知是什么来头?
那男子见赵洵似乎是有了兴趣的样子,一下子来了劲头,当即走到街心施礼道:“小的方祥给两位见礼!两位是从外地来的吧?两位若是想在这舟山城投店住宿,又或是问路寻人,尽管找我方祥好了。不是小的夸嘴,但说起这舟山府的大事小情,没有一件能瞒得过我‘准听风’方祥的耳目,一定不会让两位失望!”
他说话之时,赵洵对着他下打量,看出此人不会武功,想必只是一个帮闲钻懒混饭吃的地痞而已,不想过多纠缠,冷冷地道:“你方才说的破门行动是何意思?把此事解说一下即可,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