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保卫萝卜1644-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已经互相刨了祖坟,这可是不同戴天之仇,如果怂了,肯定会被别人当成怂逼。
除此之外,李闯还把各地的藩王都干掉了,这无疑又是一巴掌呼在大明的脸上。
藩王少了,讲道理,对大明来说是好事。
但朱慈是明朝皇帝,表面上还是需要对李闯这种把藩王卷成肉夹馍的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抗议。
“大明气数已尽,汝为明皇,何不审时度势,开城迎降,亦可安保富贵,皇族无恙?!”
李自成还有着劝降朱慈想法。
虽然北方基本已经被扫平,然而淮河以南的地方,仍然控制在明廷手中,如果能够招降明廷皇帝,不仅仅可以减少顺军的死伤。
接下来的统一全国的战役亦可以轻松不少,如果不是犯傻,李自成绝对不会对京师的皇族大开杀戒。
朱慈也深知这一点,投降的话,虽然脸面上过不去,但性命无忧。
然而,朱慈知道,最恐怖的绝非李自成,而是那在关外虎视眈眈的建奴。
投降之后,身为别人的阶下囚,能动性彻底丧失,等到建奴进关,无论去南京,还是留在北京,都是死路一条。
局势演变到这种地步,已经没有后退的可能,或是将李闯击退,或是彻底埋骨于此。
朱慈没有回答李自成的话,而是抬起手来,让城楼上的众军开始齐声呐喊。
“李闯头戴绿沿帽,
妻妾被人搂细腰。
盖虎高杰齐上阵
韩氏刑氏啊啊叫!”
城楼上的明军连声一片,声音更是传的很远,以至于城下的闯军近一些的都能听到清楚。
而这样的打油诗又通俗易懂,粗俗不堪,但也正是因为粗俗不堪,以至于雅俗共赏,很容易寻常人都能理解传颂。
明军这么一嗓子,无论是城楼上的明军,还是在下面的闯军,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被人偷了老婆,肯定是喜闻乐见的,然而更加喜闻乐见的是……李自成前后一共娶过四次老婆,被人偷了两个。
这头上不是一般的绿。简直绿出了一个新境界。
本来这种事情,在闯军内部属于404的存在,正常人绝口不会提的。
但明军可不会卖闯军面子,直接编成了打油诗,给念了出来。
当然版权属于朱慈本人。
效果么。
是李自成的脸都绿了,回神瞪向身后的一众闯将,闯将们赶紧收敛了笑意,但仍有好几个人嘴角微翘,有些难以憋住。
李自成心里五味杂陈,这可是他一辈子都难以抹掉的阴影。
他当然很火大,自以为劝降朱慈乃是好意,但那个不要脸的娃竟然编排如此恶毒的段子来调侃他。
是可忍孰不可忍。
等等,这明朝的小皇帝怎么这么清楚他的事情?
不管如何,现在看来已经无法通过温柔的手段攻下京师了,那么……也只能撕逼硬怂了。
李自成返回阵中,下令开火。
围城的第一天。
以西直门为主攻点。
总计五十余门火炮,被调集在城外,开始对京师的城墙进行强轰。
炮声震震,拉开了京师保卫战的序幕。
京师的守备也开始回击。
……
李自成回到本阵,其他人对于绿帽事件并不敢再次提起。
然而李自成非常清醒,如果他是个意气用事的人,也不会走到这样的地步。
实际上作为一个王者,他是一个很有气度的人,那就是朱慈虽然刺激了他,却并没有令他迷失方向。
他知道,闯军虽然号称百万,实际上只有三十万不到。
其中没有战斗力的百姓和杂役占了大半,多是用来凑数的。
在宁武一战,让闯军元气大伤。
如果不是宣城那边连夜送来的降表,他们或许已经撤退回了西安。
还存下来的精锐不过六七万。
这些人马,实在不想在围攻明朝京师的战役中有所损伤。
但是城还是要攻的,昨天李岩提醒了吴三桂的存在,据说后者已经从宁远开拨,就是不知道现在到了什么地方。
如果想拿下京师,必须尽快而行。
但对于进攻京师的力度,李自成还有些拿捏不准,毕竟听说京城粮草,不过五天用度,或许可以再等等,等明军自己先乱掉?
这个时候,宋献策给李自成献上一计。
……
谢龙儿妹妹1000币,爱新觉罗1000币,来一大碗面200币打赏。
………………………………
第九十六章 萝莉与正太
“陛下,臣闻百姓有言曰,孩儿军师孩儿兵,孩儿攻城管教赢,只消出了孩儿阵,孩儿夺取北京城,此乃天定之数,当以数千童子登城临敌,则北京必陷。”
宋献策如此言道。
对于谶语,李自成是半信半疑的,然而宋献策的话,却是帮了他一个忙。
自从几个谋士为他确定了争取民心的方针后,李自成已经很少去干驱使百姓作为前军的龌蹉战术了。
但是,如果想要减少主力的伤亡,拿百姓做炮灰却是最为简单粗暴的方法。
李自成心里虽然也想着这么干,但苦于没有牌坊。
宋献策的百姓谶语是真是假,倒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他接下来拿百姓当炮灰攻城的举动,找到了幌子。
被宋献策摸到了脉门的李自成,很爽快的接受了他的建议。
“善。”
正式开战的第一天,李自成并没有火力全开。
而是试探性的攻击西直门。
先是以火炮轰门,但也只能轰一轮,为什么?李自成的炮全是缴获明军的火炮,款式陈旧,打一炮,就要喘上半天。(需要冷却炮管防炸膛)
但一轮轰击,显然是轰不烂北京的城墙的。
实心的炮弹,画出美丽的抛物线,砸在城墙之上,只留下一个不浅不深的弹坑,除此之外,便没了下文。
当然也有某些炮弹踩了狗屎运,越过了八米的城垛口,砸在了城墙上,伤到了几个明军,但闯军似乎还没掌握开花弹技术。
实心的铁球,攻城可以,但对人的杀伤力极其有限。
轰击一轮之后,就要开始动刀子了。
李自成不要脸的从裹挟着的百姓中,挑选了五千,八到十二岁的孩童,男孩女孩都有。
用尖刀,用利刃,用他们父母的性命,逼迫其拿起刀枪,用自己的血肉,扑向西直门的城楼。
朱慈在城楼中见到这一切,亦是感到十分的愤怒。
哪怕是他在沙河玩烧烤,也是选择犯官和罪犯中的成年人,连妇孺都没有。
那些犯官的幼年子女,也是被送到普通人家教养。
朱慈自问,自己还是要点逼脸的。
实际上,知道历史走向的朱慈,也听说过李自成攻击北京的时,动用了童子大军,但真正的面对这些本是无辜的孩子们的时候。
那才彻底感觉到了乱世本身对于百姓的恶意。
萝莉和正太的大军。
这似乎是在挑战朱慈的内心。
下不下的了手?
但现在这种时候,心软都不能有所犹豫。乱世之中,只有恶魔才能活的下去。
那怕是化身公交男,过肩摔,暴踩头也在所不惜。
“放!”
谢芳在朱慈的授意下,向明军下达开火的命令。
西直门被调拨了两门红夷大炮,和四门陈旧大将军炮。
在闯军的童子大军带着梯子扑过来的时候,仅有的六门火炮齐齐开火。
红夷大炮基本是这年头最先进的火炮了,它和其他火炮最大的区别是……可以连续轰击,冷却时间很短。
这也是为何,当初在宁远城,建奴不断吃瘪的原因。
然而,时间仓促,总共才搞出三门,两门安在西直门上,火力实在有限。
在两轮轰击过后,童子大军已经前仆后继的进入了火炮射程的死角。
这个时候,就要靠火器,弓箭,滚石之类的东西猛砸城下的攻城部队。
当然,他们砸的都是些孩子。
他们本来就没什么士气,被闯军逼迫着才带着刀子前来。
如今眼看着身边的小朋友,一个个都被火炮炸死,被弓箭射死,被石头砸死。
终究是许多人恐惧了。
畏惧的后退,想要回去找妈妈。
然而,后退的下场是闯军的屠刀,只要过线,无论是谁,都拉过来一刀剁了。
对这些童子军们来说,他们要么登上北京城拿下大功,要么后退被残忍屠戮。
他们哭,他们哀嚎,他们还远没有成人般的心智。
朱慈冷漠的看着这一切,童子军作为炮灰,和正规军还是差距巨大。
这么些要力气没力气,要心智也没心智的孩子,竟然在历史上真的攻入了北京。
可见当时的北京城有多么的糜烂。
然而当童子军们真正遇到了正常一点的部队,那可笑的战斗力还是不忍直视。
童子军被迫和明军继续战斗。
搭上梯子,义无反顾的冲向城墙之上,梯子被推开,砸死了数名小孩。
然后,继续将梯子搭上去,持续着这种重复操作。
偶然有几个人冲到了城墙上。然而等待他们的是城墙之上明军的近身白刃战。
明军在这次此战役中表现个个英勇,面对着孩子的大军,明军基本没有什么防御上的压力。
甚至于说,朱慈也亲自提着剑,将登上城的孩子直接砍死在面前。
滚烫的鲜血,溅射在朱慈的脸上,朱慈能做的只有让他们尽量少的痛苦死去。
愿他们下辈子,投生到现代,去当可以为所欲为的熊孩子。
明军非常轻松的将童子军击溃,碾压。
直到李闯鸣金收兵。
西直门的试进攻基本结束。
城门之下,只留下无数萝莉和正太的年轻死尸。
战场惨不忍睹,亦有着闯营之中的百姓冒着风险,冲到城墙之下,哭喊着寻找自家孩子的遗骨。
朱慈清点明军的伤亡,还好,并不多,除了一个可怜的娃被射入城中的实心弹砸中了面部一命呜呼外,剩下的都是些轻伤。
其他各门也零星爆发了战事。
然而由于闯军兵力并没有分布充分,火炮没有及时的安置,以及各门都是由朱慈特别点名的忠臣把守。
第一天的守城压力,还在可控的范围内。
至少没有出现开门投降的事件。
这一点朱慈至少是欣慰的。实际上,只要没人开门投降,正常守门,闯军想要打进城内,还是有些难度的。
最起码短时间内很难做到。
……
随着夜幕的降临。
闯军和明军都安营休整。
各自进行接下来的兵力部署上博弈。
闯军的动作最大。
既然是围城,那么军营肯定不能扎蹲在一起。
当然兵力也不会太过于分散。
他本人坐镇城西大营,分刘宗敏立城南大营,亦谴派白广恩,刘体纯,唐通部等,分立各地,对北京形成完全包围态势。
……
谢喵喵500币,东京网友3500币打赏。
………………………………
第九十七章 广渠门事变
外城,广渠门。
不时的可以看见火把在城外移动。
闯军的兵力已经出现在了广渠门外。
实际上,广渠门在白天并没有遭遇攻击,毕竟这里是东门,和李自成的主攻方向离的很远。
直到入夜才发现,第一波闯军从南边行军到这边。
“唉,成百户,这闯军来了,咱这边也得打起来了。”
负责值夜的是锦衣卫的成中存,在锦衣卫中担任百户。
在这次守城之中,由于京营兵力不足,锦衣卫也必须要担负起守城的责任。
锦衣卫被化整为零之后,分到了各个城门,主要是帮京城主力打打下手,做一下后勤工作。
包括值夜,运送守城物资,还有一定的督军作用。
百户成中存打了个哈欠,靠在城跺之上,遥望着远处的闯军,啐了一口。
“奶奶的腿,老子宁愿白天和这些杂碎厮杀,也好过大晚上的这般磨人,这叫什么破事。”
一旁的小兵笑了起来。“王百户,你可别这么说,你要是真去和外面贼人厮杀,少了点什么,家里的小娇妻可如何是好。”
说到这事,成中存咧开嘴笑了起来。
想起新娶的娇妻,那还真是美滋滋的。
犯官家的小姐们,以前可都是眼高于顶的人物。
又怎生看到上他们这群卖命的人,如今成了阶下囚,一个个娇滴滴的小美人,为了脱离苦海,哭着盼着能被城里的大兵看上,带回家。
成中存这才靠着功勋娶了辣么一个小娇娘,据说她原本可是前任首辅魏藻德的女儿。
肤白貌美的,直让成中存有种拱了大白菜的爽快感。
要说跟着圣上混,可真是爽,他们锦衣卫一扫前几年的晦气,到哪都是横着走的存在,就连那些东西厂的番子都不放在眼里。
圣上英明啊。
成中存觉得这些闯贼的人,也太没眼色了吧,圣上带着两千人在沙河那边就把他们打的跟狗一样,还敢再过来?就不怕有去无回?
“成百户,你看。”
两个锦衣卫在城墙上聊天,但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巡逻。
防止闯贼趁夜偷袭。
而这个时候,城外的火点,竟然隐隐的朝着广渠门而来。
看规模,大概有近千人的样子。
成中存顿时警惕起来。“速去通知吴麟征!”
广渠门的守备主事,乃是户部侍郎吴麟征,听到城外贼军有动作,本来已经在附近民居中安歇的他慌不迭路的爬了起来。
同时通知附近的京营军户集结于城楼。
吴麟征亲自登城楼,遥望城下,远处的火点已经抵达广渠门下,却是一队人马。
借助火光,只见他们的旗号竟然用的是,大明的日月蓝天赤火旗。
带头的人亦是穿着明廷的绿色官袍。
见到城上的吴麟征后拱手道。“下官乃是广宗知县张孝直,听闻贼匪逼近京师,募得民壮千余人,抵京勤王,还望大人开城纳之。”
听到是勤王的人,城楼上的众军户都为之一喜,在他们看来,有援军入城肯定是好事。
但吴麟征没有任何喜色,他皱眉观察着下面的“张孝直”。
勤王师的出现并没有冲昏吴麟征的脑子,眼下闯贼的大军基本上把整个京师都围的水泄不通,这区区一千壮丁又如何突破重围,而来到京师的?
眼下正是敏感时期,根本不可能放可疑的人入城。
“张孝直张知县,本官亦有某面,却非足下模样,恐是贼人欲以诈城吧!”吴麟征试探道。
实际上以他的身份,若非他人介绍,区区知县,亦不可能认识。
但刘体纯不知道啊,他眼看着命人假扮知县露馅后,便再不矫情。
从后方走了出来,用枪指着吴麟征道。“没想到,你这狗官还有些见识,本将军乃大顺账下的右营果毅将军是也,还不快快早降,不然等破了城,必戮汝全家!”
撕破了脸皮,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城楼上的明军彻底戒备起来,在吴麟征的指挥下,准备武器,抵挡闯军接下来有可能的攻城举动。
然而刘体纯并没有急于趁夜攻城。
实际上,刘体纯来到这里,并非没有其他的准备。
“放箭!”
手下的闯贼们,拿出弓箭朝天空射去。
他们射的箭支乃是中间镂空,在空气中飞掠会发出刺耳的鸣响,这种箭俗称响箭。
乃是传达信号之用。
吴麟征瞳孔一缩,隐隐感觉到不妙,而在响箭射出之后。
吴麟征的背后,传来的喊杀之声,只见从身后城中的民居巷口之中,杀出了一队人马。
一个个头戴白帽,拿着刀剑朝着广渠门攻杀过来。
“该死!”吴麟征暗道不妙,闯贼竟然和城内的回子们有了暗通!
但叫苦归叫苦。
眼下闯贼和回子里应外合,这广渠门,危在旦夕。
而广渠门一失守,整个外城都会落入闯贼的手中。
吴麟征知道形式紧急,立刻调动京营和锦衣卫的人,一方面挡住回子的进攻,以及防备闯贼的登城。
另一方面。
则派人将广渠门的事变,传知给内城。
而吴麟征则弃了在城下挑衅的刘体纯,带着十几个人从速步下城门。
城门之旁,有着他作为广渠门门守,准备好的万不得已的守城计策。
一块巨大的石头。
这是白天没有受到进攻的吴麟征准备好的东西。
他的想法是,只要将巨石塞住广渠门的门洞,闯贼想要移开石头,从此地入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吴麟征自知现在腹背受敌的状态,广渠门基本难守住了。
现在已经不是考虑那么多的时候。
亲自和众人,一起推石头。
石头何其巨大,下面虽然垫着圆木,亦不是那么容易推动的。
十几个人,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跟着吴麟征把巨石朝门洞中塞。
抵挡着回子进攻的明军已经渐渐有些不支。
而城楼上的守军,因为人数被抽调的缘故,难以阻止从各处登城的闯贼。
吴麟征不顾一切,不顾着城楼上已经登楼的闯贼。
不顾已经将京营军户压制的回子。
和众人用尽所有的力气推着巨石。
一支箭射入了吴麟征的肘子,但他仍然咬着牙,还在坚持。
“吾等受朝廷所托,怎能令广渠失陷于贼!”
受到吴麟征的鼓舞,众人猛的一用力,巨石从圆木的垫层中滚下,堵住了城门!
而城楼和城内的贼人,业以将守门明军进杀,将吴麟征等人,彻底包围!
………………………………
第九十八章 三月十八
广渠门遭刘体纯部夜袭,与城内的回回勾结。
最终城门陷落。
户部侍郎吴麟征殉国。
锦衣卫和京营战死者数百。
但由于巨石卡住了城门的门洞,有效的阻止了刘体纯部的突入。
放缓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危机。
消息传入其余的外城六座城门。各城门守兵,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预案。
保存兵力,退守内城。
好在吴麟征用自己的生命为京营的撤退争取了时间。
整个退守内城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闯军的阻止,猎杀。
而外城做所发生的事情。
在最快的时间内传到了朱慈的耳边。
哪怕还是午夜,朱慈也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惊扰的爬了起来。
生气存亡之时,更有何心安眠?
……
西直门处,朱慈所在的临时行在。
在此守门的众将看到朱慈的脸色阴沉的可怕。
时人莫不敢发言。
朱慈在奋笔疾书,有着另一个灵魂的记忆,按照古代的格式书写行文,并不不是很难的问题。
朱慈写的是中旨,追谥吴麟征的旨意。
朱慈知道,剩下的高官,全是能为大明死节的义臣,所以对于吴麟征殉国,并不意外。
然而当这种事情,真正的出现时,朱慈的内心亦难平静。
追谥是必须的,一是对殉国义士的敬重,亦是对其他存活者的激励。
肯定冷落守城将士的赤心!
追封吴麟征为昌宁侯,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谥号文烈。
朱慈写好中旨之后,交给了陈良谟。
“将吴侍郎,以及京营锦衣卫殉国者名讳,连夜表于报上,全城通知。”
“臣遵旨。”陈良谟接过旨意,领旨而退。
“那么……接下来。”朱慈眼色带着凶光。“谁能告诉朕,为何会有回子与闯贼勾结?”
谢芳一脸惊恐,立刻跪地请罪。“臣死罪,未能得知回回与贼匪密谋之事。”
朱慈看着地上的谢芳,停顿了一会儿。
实际上……朱慈倒觉得这是他自己的失误。
作为穿越者,他的优势在于能够避免可能出现的错误抉择,以及了解未来。
对于京城为李闯开门的事情,朱慈知道的有好几个版本。
比如曹化淳,王德化开门版。
比如张晋彦,光时中等朝臣开门版。
老曹是不可能开门的,他丫的就是个老好人,看自己的老大和东林党py的开心,自己也跟着和东林搅和在一起。
东林党那是些什么人?疯起来连自己都咬的智障。
到最后被东林卖了,诬陷为开城降贼之人,那也只能默默地跑墙角画圈圈诅咒去。
反正对东林来说,不好确认的锅,丢给太监准没错。
朱慈是偏向于第二版本,所以一开始便把那些软骨头的朝臣清理干净。
留下的忠义之臣,足可以保证城门无事。
但……除了这两个版本外,还有其他的版本。
比如开门的是北京城内的回回。
陕西那个地方本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