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保卫萝卜1644-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许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一点。

    但是,凡是持有苦力的人,要么是朱慈的朝廷,要么是民间的富商。目前的态势,绝对不会有人希望奴隶的价格下跌。

    这就是当权者的游戏。

    正如同那后世的房价一样,房产充斥着大量的泡沫,但掌握房产的资本家,哪怕是倾注全力,也要维持房价的不断上涨。

    有钱的人,十几套房子,上百套房子,都不足为奇。

    没钱的人,哪怕是一套房子,都要用一辈子的劳动来偿还。

    房价不可能下降,因为那牵扯到太多上位者的利益。

    宏观调控,没有任何卵用。

    如果上位者真的想降低房价,有无数种办法。

    甚至只需要一个谣言,一个房价即将崩盘的谣言。

    误导那些拥有几十套,几百套房子的投资者大量抛售房产,足以彻底摧毁过高的房价市场。

    不过……这对整个社会都没好处,有钱人财富瞬间蒸发,没钱的人需要承受茶米油盐的价格飞涨。

    等等。

    总之,没钱的老百姓,无论如何挣扎,都仍然逃脱不了替上位者承担风险的命运。

    ……

    言归正传。

    当一个个富商,陷入了蒙古奴隶的交易漩涡,把蒙古奴隶当做投资品来投资。

    除非他们有着血本无归的打算,不然永远无法从这被朱慈创造的泥潭中拔出来。

    并且,深陷进入其中的他们,还会通过更多的关系,拉其他人投入其中。

    用无数人的力量,撑起虚高的奴隶价格。

    ……

    相比于蒙古那边正在闹汉灾,建奴这边稍微好一些。

    最主要的是,蒙古骑兵固然厉害,但是终究是刚从建奴的魔爪下逃脱出来,整个草原的各大部落都十分的虚弱。

    以至于汉灾一爆发,除非一些强盛的部落,小部落根本无力阻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汉人在草原上肆虐,抱团在聚落里才能获得一丁点的安全感。

    建奴这边还算正常。

    朱慈的诏书提到过,被贩卖的人中,包括蒙古和建奴两类人。

    不过朱慈收购的苦力,却很少有建奴的出现。

    这主要是因为最近辽东也不怎么太平,建奴的兵力调动的很频繁,虽然去年被打击到了,但还没惨到蒙古的那种地步。

    私人力量还无法形成对建奴的伤害。

    最近建奴很不老实。

    按照条约,建奴每年需要向大明支付一笔战争赔款。

    不过很显然,穷逼建奴是拿不出了,能拿出来也不愿意拿出来。

    在他们的想法里,去年之所以被打败,完全是因为他们的皇帝被明政府挟持。

    如果正常打,明军根本不堪一击。

    袁枢喝着茶,和阎应元商量着什么。“这么说起来,咱们派去催款的人被砍了?”


………………………………

第四百零四章 一个决定

    阎应元,一直是一幅没睡醒的样子,垂拉着这眼神,看起来很没精神。

    不时还打着哈欠。

    不过,袁枢和阎应元也算是共事很久了,对于阎应元这般的精神状态,也早已习以为常。

    这家伙话不多,但真到了该办事的时候,却绝不会含糊。

    两人一文一武,相互之间没有上下级的关系,相处的还算融洽。

    “这建奴也越来越过分了,竟然敢斩我使者!”对于鞑清不但不交付应该给于的赔款,还斩杀使者的行为,袁枢很不高兴,这就是一巴掌扇在大明脸上,能忍?

    “鞑子是不可能再给银子的的。”阎应元淡淡的说道。“派过去人追要也是无益。”

    “这个下官也知道。”袁枢叹息道。“但和谈毕竟摆在那里了,如果不了了之,岂不是有损我大明颜面。”

    “颜面这种事情,打打就来了。”

    虽然阎应元这话说的很随意,但袁枢这么一想,还是挺有道理的。

    “这么说,阎总兵是觉得可以出兵教训一番鞑子?”

    教训一番鞑子?这说的轻巧,他们手里的兵力是怎么样的,心里没点逼数么。

    当初以一小部分皇卫营的的人为主干,重新建立起来的辽东军,主要靠着从辽东复归大明的汉民中招募出来的。

    人数只有两到三万人,无论人数,装备水平,训练素质都远远比不过建奴八旗。

    守城……勉强,但出城野战,就等于给建奴送经验。

    所以,之前就连朝鲜告急的时候,他们也无力从背后袭击建奴。

    阎应元虽然没表现出来,但也觉得很无聊,天天在这锦州呆着,建奴最多路过耀武扬威一番,也并没有真的开打。

    他只是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看看老母如何了。

    不过,如今家国仍然处于危难之中,这小家的事情也只能放在一边。

    假如……只是假如,建奴被灭掉,或许就可以卸甲归田了吧。

    “出不出击,又不是某人能够决定的,圣上没有旨意,就是外面的建奴都束手就擒,也不能贸然出击,反之,只要圣上有旨意,就是纵然力有不逮,也必须遵从圣意。”

    袁枢暗暗点头,对于阎应元这种很听圣上话的行为表示赞赏。

    当天就写下了奏章,火速递交给北京的朱慈。

    奏章中,说明了建奴斩杀明使的恶劣行为,顺便把阎应元卖了,对朱慈说,阎总兵表示,只要圣上一道圣旨,他立刻亲提大军,给建奴一个教训。

    ……

    接到袁枢奏章的朱慈,完全不会答应袁枢这种作死的行为。

    大明,死就死在多线作战。

    如今四川的仗还没打完,主力精锐部队还留在四川,去和建奴对抗,简直石乐志。

    给袁枢和阎应元的回复,措辞很严厉,让他们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一定不能让建奴大军踏入山海关一步!

    之所以如此。

    乃是朱慈接到四川的急报。

    一喜一忧。

    喜的是北线主力已经破了剑阁,正在逐步夺取四川平原各处西军城池。

    忧的是,东线的秦良玉比朱慈想想的要做的多的多。

    原本朱慈的计划,是四面围川,彻底扼杀张献忠的割据实力。

    沐王府,和秦良玉只要防守住东边,和南边的关口,等到主力部队入川,配合灭杀西军的残部就够了。

    但现在的结果却并没有按照朱慈的剧本来执行。

    北线的主力被拖的太久。

    而秦良玉为了给北线创造机会,孤军深入川内,吸引西军的大量力量。

    这也是北线能够最终破掉剑阁入川的主要原因。

    大势基本已经定了,没了剑阁险关,明军平定四川也只是时间问题。

    但石柱就难了。

    “贼军自知无力抵抗明军,已经孤注一掷的向东方向突围,忠贞侯又受了重伤,生死未知。苗兵和土兵也节节败退。”巩永固,将收到的军情,一五一十的告诉朱慈,脸上也有着忧虑之色。

    “并且……”

    “并且什么?”

    “并且张献忠放出话来,就算他死,也要打下石柱,灭忠贞侯满门,屠石柱万民。”

    “……”

    朱慈默默的闭上眼睛。

    不禁有些眼角湿润。

    说实在的,早在上辈子,听过秦良玉的故事,也无疑不对这样的女英雄产生崇拜之感。

    多少穿到万历年间的穿越者,梦寐以求的女神。

    不过英雄已经迟暮,但那忠对于国家的忠诚丝毫不减。

    而当朱慈以皇帝的视角,看待秦良玉后,更加能够体会到这样的英雄难能可贵。

    “朕的失察啊……朕之责啊……”

    “圣上……”巩永固看到朱慈第一次露出了不是面瘫的表情,那种悲伤的样子,即使不知为什么,也不由的会被感染。

    “朕没想到忠贞侯,会如此性烈,以至贼匪迁怒,为石柱忠民召开灾祸。”

    “若知如此,当初便不应向石柱下旨,或许忠贞侯也不会落的如此地步。”

    巩永固默默地听着,那些话,似乎只是圣上自言自语,但这样的自言自语,记录下来,就是一道罪己诏了。

    并且……这份罪己诏,似乎自责发自于内心。

    巩永固,是不好接上什么话,只能继续听下去。

    “胡丰主。”

    “奴婢在……”

    朱慈仰天拂袖,长出一声。“拟旨,进爵忠贞侯秦良玉为忠国公,军阁大学士,其中国公爵禄世袭罔替。”

    巩永固在下面听着,也无不感慨。

    这秦良玉做女人也是最顶尖了,大明朝第一个女国公,除了她是个女人之外,找不到任何一个,不足以封国公的理由。

    军阁大学士也是军系顶封,足以见得圣上对于秦良玉也是足够的优待和肯定了。

    做这些,够不够,能不能回报秦良玉为大明所做出的牺牲?

    还远远不够。

    “巩军辅。”

    “微臣在……”

    “京城的防务,暂时交给你和谢芳了。”

    此话一出,无论是巩永固和胡丰主,都是一惊。

    这……是什么意思?

    似乎已经呼之欲出。

    “圣上……您的意思是?”巩永固似乎还没能完全接受突然的变故。

    朱慈已经朝着后殿走去。“忠国公,绝不能就这样没了,石柱的百姓朕也绝对不会看着他们白白的灭亡,他们为大明做的太多太多了。”

    “朕身为大明天子,若是仍然能够安居庙堂之上,岂不是无颜面对那些为大明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魂。”

    “意思……还用问么?”朱慈看向那偌大的紫禁城,最终道。“当然是……亲征!”(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四百零五章 御驾亲征

    亲征!

    当朱慈听说了秦良玉石柱的状况后,已经无法继续安稳的等待四川的结果。

    大明内部的动乱,也只剩下张献忠一处,一日不除,朝廷便难以腾出手来解决其他各种问题。

    除了感性上,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石柱的忠民良将为了大明而惨遭厄运,理性上亲征的时机也已经具备。

    北边的蒙古人,由于贩奴政策的迫害,已经无法对大明构成致命的威胁。

    唯一剩下辽东的鞑清,可能还会做些什么小动作。

    所以朱慈严令让阎应元和袁枢,务必盯紧建奴的动向,至少要保证在彻底平定张献忠前,至少不能让建奴再次打入关中。

    朱慈毕竟身在北京,对于前线的状况,根本不可能通过简短的塘报,彻底掌握四川的状况。

    主力部队深陷四川,强行改变他们的计划路线援助石柱,恐怕并不会带来好的结果。

    况且,还有些慢。

    京城距离石柱,几千里,这么远的距离,遥控指挥,完全不科学。

    朱慈现在不确定,这个时候,秦良玉和她的石柱百姓,怎么样了。

    但是,哪怕有一线希望,也不可能放任他们遭受张献忠的屠戮。

    一切,必须紧抓时间。

    让巩永固,即刻清点皇卫营部曲,而朱慈这个时候,也回后宫,和嫔妃,弟弟妹妹,还有老爹老娘告别。

    “哥哥这次出趟远门,你在宫里乖乖的,知道了么?”朱慈捏着昭仁的小脸。

    昭仁还有朦胧的感觉,抱着布偶听着朱慈突然要离开,有些惨兮兮的问道。“哥哥要去哪?微婼能一起去么?”

    “哥哥也想带着昭仁一起去呢,可是哥哥的皇子公主还留在宫里,你的皇嫂,身体又不好,没人照顾怎么办。”

    昭仁似乎很犹豫,撅着小嘴不太高兴的样子,但八岁的她,也懂了些事情,最后还是点了点头。“那好吧,微婼就帮皇兄照顾好皇嫂和哥哥的小孩子吧,哼,哥哥回来要奖励微婼……”

    “想要什么奖励?”

    “呜。”昭仁翻了翻眼睛,苦思冥想。“没想好。”

    ……

    “噗。”

    朱慈去见崇祯的时候,后者正在喝茶,当朱慈把准备亲征,并且从速而行的时候,告诉崇祯的时候。

    后者直接呛了出来。

    “又要亲征?”

    为什么是又……数一数,数一数,不算张家口那趟,之前也就亲征过一次。

    不过,哪怕只有一次,也足够让崇祯听着都觉得不可思议的。

    他的这个儿子,已经不是一个任性皇帝可以形容的了。

    仔细的打量着那和他有着三分相似的面容。

    不正常啊,他们这一脉是世祖血系的,怎么整出来的子孙,跟个武宗二世一样。

    不过崇祯还是冷静了下来,或许是因为他比较像孝宗皇帝,这样的话,生出来第二个武宗来也并不奇怪了,恩……一定是这样。

    四川的事情,崇祯知道的也不多,但相比于鞑清,那些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如今李自成没了,朝廷对于张献忠的围剿也进入了尾声。

    崇祯虽有疑问,但觉得还没到必须御驾亲征的地步。

    只是,作为一个退居二线的皇帝,他已经不能左右朱慈的事。“吾儿若去,且速回便可,江山不可一日无君。”

    “朕省的了。”

    家里的事情,也就那么多。

    当朱慈重新拿起了那把夷狄之灾,许久没有饱饮鲜血的它,在拔出剑鞘的那一刻,朱慈已经仿佛能感觉到它那已经安耐不住的悸动的。

    仿佛能够听到心跳,血液沸腾。

    当朱慈准备着自己的事情后,巩永固和范景文,两大宰辅,也已经开始按照朱慈的意思置办起来。

    京城上下,都感觉到一种和平时不太一样的气氛。

    皇卫营之中,一列列士兵,在集结的号角,传遍全营,校官向下属传达了军部的命令,去军库领取配发的装备,准备向城南集结点集中准备出征。

    军令传达的还是太过于突然,一些士兵虽然经历过应急训练,但显然还没能完全进入状态。

    行速上有些缓慢,校官焦急的呼喊道。

    “快快快!这不是训练!”

    “重复一遍!这不是训练!”

    “你们只有一个半时辰!一个半时辰之后,无法带齐装备,出现在永定门外,一律军法处置!”

    倪元璐带人打开仓库,清点其中的粮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思是,粮草一般都是事先准备好的,在许多时候都是提前运至大军所要经过的粮仓。

    等到大军途径时,更容易补给。

    但现在似乎来不及了。

    内阁初步商量好的办法是,介于他们的圣上,总是想一出是一出,完全不给他们喘气的机会。

    所以先派遣朝廷的使者,喝令沿途的郡县,在亲军行经时,以各种办法,筹粮,支应天军,而后由朝廷从京通十三仓,遣粮归还地方。

    从朱慈一拍脑袋,准备御驾亲征,到下面的臣民累死累活的准备。

    前后用了三个多时辰,总算是完成了集结。

    亲征的人数,带的并不多。

    朱慈的本质目的,终究是不愿意看到秦良玉这般的忠臣良将落的身死家灭的地步。

    所以,和上一次一样,时间就是生命。

    目的地,四川以东,湖北以西的的石柱。

    考虑到西南多山地,纯骑兵的队伍,开过去就是被人骑。

    但对于速度的需求,却不能没有马匹。

    好在,只要当过几年的兵,即使不是合格的骑兵,骑马的技术骑马是具备的。

    亲征的核心便是两千步兵,和一千燧发枪兵。

    临时的点将台下。

    文武官员,皇卫营士兵,已经等候在了此地。

    甚至于路过的百姓,不敢靠近,也在远远的窥望朝廷的这一大动作。

    “听说,圣上要御驾亲征了。”

    “征谁啊?”

    “还能谁啊,四川那个称帝的张献忠呗。”

    “那家伙是该死。”

    军阵烈烈,军旗舞动,远处的圣驾,在无数的亲军拥簇之下,出现在了永定门外。

    文武官员,迎而跪之,山呼万岁。

    在无数人的臣服之下,朱慈整理了自己的铠甲,按住配剑,一步一步的踏上点将台上。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四百零六章 孤注一掷的张献忠

    从去年三月登基,到现在已经是一年多了。

    朱慈的统治越发稳固,威望从京城,逐渐向全国蔓延。

    在军事上连战连胜,在政治上,又给京营的军户和百姓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在许多人眼里。

    如果说这个世界还有神,那也只能是眼前的这位。

    如果是经历过三朝的老人,也能感觉到,新皇存在对于他们来说是又怎么样的意义。

    再一次御驾亲征,下面的皇卫营将士都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

    朱慈暗住配剑,发表着出征前的讲话。

    “自朕登极以来,灾祸频至,盗贼猖獗,百姓罹难,外有胡虏屡犯疆土,内有叛逆戕害良民,朕每自思之,兀自心痛。”

    “然,国有危难,必出良将,社稷动荡,必有忠直,大明至今延存统续,皆仰赖诸位,舍身杀敌,精忠报国之功也。”

    “今海内承平,唯四川遭难,前线将士奋勇杀敌,流血牺牲。”

    “朕怎可久居京城,独享安宁!”

    “朕欲亲率众军,南征张贼!”

    ……

    “上有军命!”

    “下必信从!”

    口号练还是不错的,这说明,对皇卫营将士的洗脑工作做的还是不错。

    前一句是朱慈的问话,后一句是众将士的回答,声音阵阵,听着难免心潮澎湃,热血上涌。

    “前有强敌!”

    “绝路而攻!”

    果然还是自己的皇卫营,最值得信任,一个个在政策的洗礼下,在不断的训练下,士气保持着绝对旺盛的状态。

    若是皇卫营可以扩编到百万人的规模,火器装备跟的上,在点几个必要的科技树。

    哪怕是整个世界,都足以平推掉了。

    “那么,献出你们的性命,随朕出征!”

    朱慈振臂而呼,三千精兵,狂热的呼喊着万岁,万岁的言语。

    这样的军容,恐怕只有辽宁一朝中的明军才是这样的。

    在一旁陪同的文武官员,都不觉得间擦着冷汗。

    高杰和戚宗明带队出征的时候,同样的部曲,也没有这样的表现。

    圣上……很会调动士气,掌握人心,那一个个皇卫营的士兵,已经被打了鸡血般,真有些吓人的样子。

    他们似乎恨不得直接飞到战场上,抛撒自己的青春。

    必要的集结仪式,和出征仪式,都从简而行,在简短有力的讲话后。

    朱慈终究是踏上了战马,带着不多的三千人,没有任何犹豫和停留的,直接向着西南奔袭而去。

    紧抓着时间,务必在张献忠孤注一掷的屠杀石柱百姓前抵达前线。

    如果剿灭张献忠的代价,是以秦良玉和石柱的牺牲,那绝对不是朱慈想要看到的。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尽最大可能得保证石柱不失守。

    朱慈也顾不得许多,直接派使者先行一步,向石柱周围各处传达他的中旨。

    措辞十分严厉。

    严令酋阳,务川,湘西,沿河,秀山各地宣慰使,以及重庆,万州,忠州各地卫所,必以兵助之,阻绝张献忠东进之路,凡不遵调令者,以谋逆罪论处!

    朱慈只带三千人,人少的好处是行进速度相当的快,并且沿途都是大明腹地,即使出现了伤员,也能直接安排在周围的地界休养。

    行进大过程中,早已和路过的当地官员知会过了。

    凡是得知了圣上亲自率军出征地方官,无不出城相迎,备好酒食。

    这是一次露脸的机会,谁也不想在地方呆一辈子,不想做京官的地方官都是咸鱼。

    最起码,让圣上知道他们这个人,当吏部人事升迁的时候,报送给圣上的不是一个冰冷的名字罢了。

    “微臣保定总督王化隆恭迎圣驾。”

    “微臣定州知府宋行知……”

    “微臣真定……”

    这一路上,面对一个个官员的出迎早已习以为常,朱慈行军很快,根本没时间和这些献媚的官员过多的交流。

    基本上是享受完地方的供奉后,就拍拍屁股走人,好一个拔吊无情的存在,那些官员也只能幽怨的看着圣上的大军匆匆的离开。

    这也并非是坏事,至少军队停留的时间不长,对于本地的财政造成的负担不大。

    北边多平原。

    一人双马,又在沿途有良马的县府替换劳累的马匹,保证皇卫营以最高速的状态,向四川方向奔袭。

    道路平坦的时候,最快可以达到每日行进一百八十里的速度,而在常时的平均速度在一日一百二十里左右。

    朱慈有些无法想象,兔军是怎么做到一日二百四十里的步行速度。

    他们全部骑兵,都有些难以做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