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保卫萝卜1644-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田租税赋为……零。

    为何田租和税赋如此之低?很显然……因为没有中间地主赚差价。

    当然,其实是因为朱慈现在不缺钱,要不然也不敢如此打肿脸充胖子。

    农业税在后世可是被废黜的,不过朱慈知道现在的生产力,或许还完全做不到免除农民身上的一切负担。

    但是只要国库里的银子还充裕,只要那些富商身上还能刮到油水,朱慈便不会想着从农民阶层身上榨取利益。

    毕竟,得到农民阶层的支持,才是国家稳定的根基。

    “愿意为民这站左边,愿意当兵的人站右边。”

    京营的士兵在维持着秩序,向降卒和降民们吩咐道。

    安置的过程还是很繁琐,毕竟人还是太多,还有需要给他们必要的口粮,和一定的安置费用。

    这些都从国库中调拨。
………………………………

第一百零八章 回宫

    被俘虏的将领中。

    李过还算有些才干,但是……他是李自成的侄子,留不得。

    牛金星……嗯,这就是个废物,活着浪费粮食,也再见吧。

    只有李岩此人,还算是个人才。

    此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却是一个心兼天下的人物,看到明末百姓受难,自己搞了个慈善基金会,到处救济吃不上饭的百姓。

    却被官府以邀买人心之罪下狱。

    直到红娘子英雄救美,把他释放出来,两人拉着小手快快乐乐的投奔了李自成,跟着李自成东征西讨,到处撒狗粮。

    当然,作为李闯的谋士,他的眼光放的比较远,却有着情商不足的致命缺憾。

    在李闯攻入北京,并醉生梦死后。整个闯军中也只有李岩出言规劝,让李自成别这么作。

    当然结果适得其反,为自己之后被李自成弄死埋下了伏笔。

    ……

    此时的李岩,被绑在朱慈面前,等候着朱慈的发落。

    只是李岩,倒颇有一份骨气,并没有跪地求饶。“在下既为反贼,亦不得幸免,只求速死。”

    李岩眼神低垂着,在牛金星和李过被斩杀之后,他想的是辽宁皇帝也不会放过他,与其求饶失了气节,还是堂堂正正的死去,总归有点面子。

    十分好奇于,那个几乎被神化的辽宁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李岩偷偷打量着面前的皇帝,那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却有着一种说不上来的压抑气质。

    在这种气质下,常人那怕和他对视一眼,都会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压力。

    是因为他无上的身份,更是因为他那强权之下的浸泡过无数次鲜血的经历,并非是一般人能够刻意装出来的。

    便是这样一个人,仅仅是弹指之间,便将闯王的大军击败。

    李岩觉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以辽宁皇帝的手段,只要不贪图享乐,靠着他的武功足以戡平乱世,中兴大明。

    然而他或许看不到了。

    “汝便是李岩吧。”朱慈并不在意李岩并没有像牛金星那样跪地求饶,实际上朱慈却有惜其才华,留为己用的想法。

    “正是。”

    “降不降?”朱慈言简意赅的问道。

    降不降?也就是说对李岩来说,他还有活命的可能?这让李岩没有想到。像牛金星和李过根本没有yes,or,no的选项,便直接一棍子打死。

    他的待遇明显和那两个人不一样。

    李岩懵了半天,想不明白自己到底为何会受到如此的特殊待遇?莫非是因为他长的比那两个歪瓜裂枣帅?

    “闯王虽是反贼,但待在下不薄,在下本是愚钝,亦感知遇之恩。又怎能背弃主君,贪生怕死?且在下当从贼亦有杀官之举,实在无颜而降,请圣上成全在下。赐在下一死罢了。”

    李岩闭上了眼睛,对于朱慈的招降,没有表现出任何出格的激动。

    慨然等死。

    朱慈起了身,拔出了剑,架在李岩的脖子上,后者没有任何惧色。

    “李岩,本名李信,杞县人,因陈奏廷科举舞弊案受到牵连被革去功名,后变卖家资,赈济饥民,陷入狱中……”

    朱慈很轻松的说出了李岩的生平经历,这些事情,甚至连闯军之中也没几个人知道,若非亲自去杞县遍访县民,根本无从得知。

    李岩顿时惊的说不出来话……莫非天子很早之前便注意到他了?不太可能。又或者天子真的有通天晓地之能?更加无法置信。

    总之李岩目前的心情极为复杂,向来冷静的李岩,也因为朱慈出人意料的言语,也变的有些慌乱起来。

    “圣上何以知此?”

    朱慈笑了笑并没有立刻回答。“天下百姓,皆是朕的子民,百姓不安,朕心亦不安,汝替朕救济黎民,却是大功,足以抵汝从贼之罪,但汝若执意为贼尽节,朕也可满足于你。”

    “但是……真的就想这样籍籍无名的死去么?”

    “难道不想留着有用之身,替朕救万民于水火?难道不想弃暗投明,将汝所学尽献家国?”

    “亦或者……难道就不想再次见到你的那位娘子?”

    朱慈的话,句句贴入他的心侃之中,天子就仿佛能看透他的心事一般,将他心中最为迫切的愿望都完全掌握。

    而听到这些后的李岩,脸颊上不觉间多了些泪光。

    “知遇之恩,朕亦可给你。”朱慈收回了佩剑,伸出了手掌。“做朕的手臂,替朕收复河山,拯救万民吧!”

    “那么……最后一次问你,降不降?”

    一切的言语都汇聚在李岩那双目之中,凝结成了液体倾盆而下。

    李岩的心理防线被击碎,跪在地上,磕头哭道。

    “臣李岩,愿降!”

    很好,朱慈点了点头。“加李岩武骑尉衔,领军事部侍郎。”

    “谢圣上。”

    ……

    战役结束,无论是军阁还是政阁,都在各司其职的忙碌。

    军阁忙着降卒的事情,政阁则将大部分精力致力于恢复生产之中。

    资源仍然向工部倾斜,军备的生产无疑是重中之重,将部队逐步精锐化,是朱慈都在思考的事情。

    忙碌了许久,朱慈暂时放下需要处理的事情,亲自回宫,将胜利的喜悦,传播给他的“家人”

    然而实际上,崇祯等人早就已经得到了朱慈以少胜多的大败李自成的事情。

    对于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崇祯已经不知该如何评价了。

    从被退位开始,崇祯的心情经历过感动,留恋,期待,刮目相看等数次变化。

    直到现在,当朱慈大败李自成后,崇祯对这个儿子更是多了一种钦佩。

    扶大明于危难,挽大厦于既倒。

    现在的朱慈已经能和崇祯摊平心迹的说话了,最主要的大概是因为崇祯已经对能不能当皇帝的事情看的很开了。

    “听说吾儿能御鬼怪?”宫中的流言已经穿便,对京城保卫战的细节更是越描越离谱。

    崇祯虽有不信,也不知朱慈又以何种手段,击败了李自成。

    好奇之下,如此问道。

    这确实是个麻烦事儿。一个个解释显然不可能,不过自己的老爹,朱慈还是不打算隐瞒,大致的解释下当时战役的状况。

    ……

    谢shajia100。币,清雨大人100,第三次亡国500币,剑问100打赏
………………………………

第一百零九章 吃鸡

    “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朱慈笑道,没有任何矫情的将昨天和李自成大战的细节告诉了崇祯。

    包括命人假扮死人死而复生,然后趁闯军军心大乱,顺势掩杀等等。

    没有身临其境的崇祯有些难以想象,或者说以他熟读诗书的价值观很难让他能够理解闯军几万人能够被简单的诈尸吓退。

    “真的就这么简单?”崇祯疑惑道。

    “李贼的人,归根到底就是些不通诗书的百姓,迷信鬼神之说,军纪亦不比官军,旦遇不解之事,便以鬼神待之,儿臣只是利用一番罢了。”

    崇祯黔首微点,略有些笑意,不再深究,总归是退了闯军,十七年来,也就这一次能让他感觉到扬眉吐气。

    当时听说外城失陷,崇祯还真是吓了一跳,都准备好剑去砍人了。

    幸好有惊无险。

    妻子儿女可都是心头肉,不到万不得已,谁又能忍心伤害她们。

    “既然如此,莫不一鼓作气,挥军入陕?”崇祯想了想说道,对于李自成他也是非常愤恨,那厮不但在各地绞杀朱氏宗族,亦将他们朱家的祖坟挖掘一空,这让他以后如何面对祖宗?

    “父皇,此亦不急。”朱慈否定了崇祯的想法。“贼寇何时都可平,然而……建奴之祸或不久矣,又如何能分兵剿贼?”

    在击退了李自成后,朱慈不得不开始为接下来的局面好好思考了。

    毕竟李自成带的人再多,都是流贼夹杂着百姓的队伍,军事素质亦难和正规军相提并论,这也是为何很容易动摇他们的军心。

    之所以如今能够翻身轻易干翻明军,实在是因为明军更烂,倘若各地的明军,还是成祖时期的队伍,莫说二三十万。就是来二三百万,都不够成祖按在地上摩擦的。

    李自成对京城构成的威胁,完全无法和建奴相提并论。

    现在的建奴已经完全成了气候,虽然很不高兴,但不得不说建奴的八旗老爷兵,在初期的时候,战斗力彪的很。再加上野猪皮一家连续出了几个狠人,导致辽东的战事,基本就没怎么赢过,连续的失地和损兵折将。

    按照时间轴,建奴应该会在一个月后入关,但是朱慈改变了历史进程,却不知道建奴还会不会来?

    但是无论如何,不得不早做准备。

    崇祯听到建奴的事情,沉默了片刻。

    说起来,崇祯执政期间,建奴和农民军叛乱一直不断折磨着大明。

    不过崇祯当了这么久的皇帝,心里还是有些想法的,比如杨嗣昌忽悠他的话,现在想想还很有道理。

    譬如,杨嗣昌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

    崇祯与朱慈讲道。“建奴入关,不过是劫掠而去罢了,还应先平定内乱,再虑建奴之事。”

    然而朱慈觉得,攘外必先安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确的战略,却并非圣典法则。

    就朱慈目前的状况来看,朱慈是迫不得已,不得不先攘外。

    十几天前,朱慈没能逃出城去南边,现在的话……更没可能迁都南京,避祸建奴了。

    东林那批人渣,朱慈已经得罪的死死的了。

    南京已经成了他们的屎窝窝了。

    莽撞的跑去没有立足点的南京城,估计过不了几天。就要掉水里淹死了。

    而且南京那边的水……还有点凉,泡着关节疼。

    目前,也唯有京师附近完全受到朱慈的掌控,过的比较安稳。

    至于在面对建奴时,朱慈有没有信心?答案是完全没有。

    八旗兵在这个时候简直无解,野战本就有些无敌的他们,在孔有德卖国后,又补充了红夷大炮,加强了攻城能力,只要建奴入关,那简直就是摧枯拉朽一般的席卷中原。

    若想正面击败这样的敌人,完全没有可能。

    不过……建奴也并非没有弱点。

    最大的弱点便是……国土尚小,人口不多。

    所以想要应对建奴的威胁,必须从这两点下手。

    没有信心的朱慈在以这样的思维思考后,竟是得到了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并且有些疯狂想法,但肯定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如果可以,或许能够将其一举打残……

    “建奴若再次入关,恐怕不止是劫掠而已了。”朱慈皱着苦笑道。

    “何以见得?”

    何以见得?朱慈并没有实际的证据,直到现在还没听到辽东那边的动静,也只是因为先知先觉的预感罢了。

    “当初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若是江山再次陷于鞑虏之手,他日又有如何面目去见太祖……”朱慈叹息道。

    崇祯眼眸低垂,亦有所感。“如今你是皇帝,朝廷之事由你执耳,父皇不过是絮念一番罢了。”

    “这些天,寡人便和你母后移去仁寿宫,正宫亦为你空出,你也早日回宫吧,莫要一直在外,难道会有人会害你不成?”

    很多。

    朱慈没说话,并没有立刻应下。

    城内的许多事情都需要他亲自出面,回宫,亦或者大婚之事,在建奴没崩之前,朱慈完全没有心思去整。

    不过与两个可爱的妹妹之间互动一番,却是朱慈现在唯一觉得能舒心起来的活动。

    “皇兄,皇兄。”昭仁再次看到朱慈后,又欢欣雀跃起来。

    宫里已经把朱慈传的神乎其神。

    以至于朱慈在昭仁心目中的形象也越发高大起来。

    那是他无可替代的皇兄。

    “皇兄,皇兄,鸡腿死了,能不能让它活过来啊。”昭仁期盼的看着朱慈。

    这让朱慈有些哭笑不得,如果没记错,鸡腿应该是宫里养的一只用来捉耗子的猫。

    这名字,还是昭仁给起的,相当的接地气。

    现在昭仁也听说朱慈能够让死者复活,以至于相当期待于朱慈能够展示他的神通。

    “为什么要让鸡腿活过来呢?它死了去下面可享受了,不用到处跑,硕鼠都自动送到嘴边……别提多舒服了。”

    “真的啊!”昭仁眨了眨眼睛,听着也高兴起来。“死了真的这么好?那昭仁也想死了去下面。”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想法。

    立刻被朱慈掐灭。“你也想每天都吃鼠么?”

    咦,好恶心。

    昭仁连忙摇头。“昭仁才不吃哩,昭仁喜欢吃鸡。”
………………………………

第一百一十章 燎原

    “想吃鸡,就不要想着死,只要昭仁乖乖的,皇兄天天都能让你吃到鸡。”

    每天都有肉吃,那对于昭仁是多么奢侈的生活。听到朱慈的话,小家伙脸上就有一种幸福的表情。突然想到那天周太后对她说过的事情,昭仁又忍不住问道。“听母后说,皇兄天天不在宫里是到外面买肉去了。”

    “对啊。”这个说辞还是可以的,昭仁年龄太小,许多事情都还不能明白。

    只能以浅显易懂的道理安抚她幼小的心灵。

    外面的杀戮,正是为了不想让鲜血流入宫廷,这是朱慈尽力为他们营造的圣地。

    “那昭仁不要天天都吃肉了,皇兄可不可以就不要再去宫外了。”昭仁期盼的看向朱慈,在她看来,朱慈能留在宫里带她玩和天天都能吃到肉,是两件不可兼得的事情。

    在深思熟虑之后,昭仁还是做出了选择。

    朱慈听后沉默了,而昭仁在拉着朱慈的手摇晃不停。等待着朱慈的答案。

    在朱慈见到昭仁后,后者就粘在朱慈不放。

    如此看来,昭仁对朱慈还真是挺依恋的。

    究其原因,大概是朱慈本就是家中的长子,国中太子的身份,在几个兄弟姐妹之间威信最高。

    在平日的生活中,兄弟姐妹间旦遇到些什么事,也是朱慈做主。

    而昭仁又是家中幼女,早就养成了跟在哥哥姐姐们屁股后面追的好习惯。

    家人都是长辈,昭仁对他们个个都很崇拜。

    崇祯当皇帝的时候,昭仁最崇拜自己的父皇,那是天下最厉害的人。

    如今朱慈登基,又听到许多神化朱慈的传言。

    昭仁对朱慈更是崇拜的无以复加。

    那就是无敌的存在,那是她心中的男神。

    并且和崇祯相比,朱慈作为长兄,远比整日忙于朝政的父皇更加亲近。

    朱慈没想好怎么回答,有所感触的将昭仁抱了起来。“为什么这么想让皇兄在宫里呢。”

    “因为想让皇兄带昭仁玩。”昭仁不假思索的答道。

    “定王兄,还有你的坤兴皇姐呢,他们也能带你玩吧。”

    “不要,就喜欢和皇兄玩。”昭仁断然道,没有任何理由。“皇兄好高啊,看的好远……”

    被朱慈抱起来的昭仁,好奇的四处瞭望,这样的高度给了她新的视野。

    “你要多吃饭,以后长大了,自己就能看的很远了。”

    “可是那样,皇兄还能抱得动昭仁么?”

    抱还是能抱得动的,但是等到昭仁更大一些,有的男女之防的意识,那就不能如此乱来了。

    ……

    朱慈并不打算在宫中久居,也只是回宫和家人简单的问候一番。

    便离宫而去。

    这个过程中是没有去见宁槿的,作为未过门的皇妃,在礼法上,如果没有大婚是不允许让两人见面。

    上次也不过是个巧合罢了。

    实际上朱慈现在已经是一种为所欲为的状态,所谓的礼法根本框不住他,朱慈实在想不到,现在还会有谁会跳出来,指着他的鼻子骂他不懂礼数,之乎者也的。

    如果有,早该歇菜了。

    京城无敌,寂寞如雪啊。

    朱慈没去找宁槿,并非因为礼法的框架,而是他现在根本没那个心思。

    游走在刀尖上的皇帝,每天都是压力山大。

    工作压力大的男人,那方面的欲望也会变的弱了许多。

    出宫回营的过程,百姓们都自发的向朱慈跪拜,实际上朱慈并没有那么无聊,走到哪让百姓跪到哪。

    之所以如此恭敬,似乎还是因为朱慈是阎王在世的事情,被传的神乎其神。

    他们这是对不可抗的神灵充满着虔诚。

    刚回营,就遇到无数来汇报工作的官员。

    工部之中,硫磺耗尽,火药的生产陷入停顿。

    户部汇报,京仓粮食日益减少,加上安置降卒降民耗费了不少的钱粮。

    京通十三仓的粮草,基本要见底了。

    最多撑不过十余天。

    京师恐怕就要断粮了。

    这还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

    甚至比建奴入关更为迫切。

    本来,朝廷的粮食都是靠着漕运送来,现在运河一带陷于贼手,南方的物资无法抵达,这种局面下,想要弄粮食。

    非常困难。

    京城中的粮商被剐了一遍,估计也榨不出油水了。

    只能把搞粮食的目标换一换,似乎可以对晋商下手了。

    他们发家致富可全靠着把粮食卖给鞑子,要说八大家手里没存粮,朱慈是万万不会相信的。

    如今缺粮,那也只能向八大家“借”点粮食了。

    再次让谢芳留守,朱慈伙着薛义成和几千锦衣卫,准备出征觅食。

    ……

    李自成败北的事情,随着他的溃兵向四处奔逃,逐渐向周围县府扩散。

    和其一同扩散的还有朱慈免税三年的诏书,这不是以往的免赋,而是税赋全免,这样的政策下。

    不仅仅是农民受益,连带着整个地主阶级也得到了好处,以至于地主阶层感念皇恩浩荡,激发了他们忠君爱国的思想。

    朱慈知道,哪怕他是皇帝也不可能做到日天日地,有些人该杀,有些人不能杀。

    要完成对整个大明的改变,仍然要按照前世太祖的思想,团结大多数人,打击小部分人,等到小部分人被消灭掉了,再逐步清算剩下应该清算的人,这需要一个过程。

    东林可杀,奸商也可杀,他们占据着社会大量的财富,却干着卖国的勾当,实在是最为优先的消灭目标。

    至于地主士绅阶层,并不是现在应该树敌的目标,至少在大明内忧外患解除之前,只要没有存在个别恶劣的士绅毁坏大明根基,这个阶层,还是需要朱慈争取并用来稳定全国的基本盘。

    李自成打土豪分田地的行为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这样的结果是,虽然他以武力征服了河南山东,山西等许多地方。

    但对各地的统治非常不牢靠。

    在其三十万大军一败涂地,并且朱慈下达免税三年的诏书后,各地的军民,以及忠君爱国人士合作,纷纷改旗异帜,诛杀大顺官员,重新返回大明的怀抱。

    这种换门面的事情,在直隶,河南,山西,山东一带如同燎原之势,相互响应。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晋南

    王先通向着山西方向进军,一路之上,山西各地忠于明廷的士绅,纷纷出道相迎。

    对明军的到来表示欢迎。

    有些人还向王先通提供了军情,比如李自成的溃军的奔逃方向。

    不过王先通却没有追击更远,五千人的军队,并不多,出征一日,便是一日钱粮,在京城无力保证太长的粮草供应的现实下。

    王先通也只是安抚了归降的县府,将明官重新负植起来后,又绞杀了几批溃散的闯军,便撤军返回京师。

    另一方面。

    李自成和其败军,从山西向南奔走,沿路之上,大部分城池都对李自成闭门不纳。

    所谓的成王败寇,便是如此,在李自成风光的带领几十万大军压过来的时候,大明的许多守城官员为了性命,非常识时务献城投降。

    而在李自成败北之后,识时务的他们也不傻,知道此时应该站在哪边。

    甚至有些胆子肥乡绅,组织了乡勇,偷袭李自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