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保卫萝卜1644-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篇白话,没有陈述任何关于战争的大义,只是简单粗暴的向吴三桂和建奴表达了……快过来,让朕干你的……中心思想。

    一众的大臣面面相觑,在听完了朱慈亲笔所写的檄文后,沉默的一句话说不出来。

    檄文还能用这么写的?!

    圣上可是大明的天子啊,用白话也就算了,怎么还爆粗口?!可还有天朝上国的样子……不妥……不妥,会被世人耻笑的!

    然而毕竟是朱慈亲自要这么干,虽然文官们都嗤之以鼻,不以为然,但还真没人敢出言反对。

    “你们觉得……朕的这封檄文如何?”

    妈蛋,这檄文怎么样,你自己心里没点逼数么……还要不要脸了?

    “圣上才高八斗……臣不及也。”范景文缩着头,小声的道。

    “臣亦不及也……”孟兆祥也跟着道。

    王家彦看着其他人都在昧着良心的恭维朱慈,着实有些看不下去,虽然迫于威势,他不会……出言忤逆朱慈,但这种恬不知耻的拍马屁,王家彦觉得自己还是干不出来的。

    不过在众位大臣一个皆着一个的出班夸赞朱慈的狗屁文章,到最后只剩王家彦一人后,王家彦浑身不自在。

    尴尬的……只得出班道。“圣上之文……可昭日月!”

    满意了么,小坏蛋!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决议

    朱慈手下的那些文官们,显然很看不起……朱慈那屎烂的文采,甚至暗地里把教过朱慈的老师,诸多当过东宫侍讲的大佬们给骂了个低朝天。

    怎么就把圣天子教成这幅粗鄙的德行。

    但这事……还真是莫大的冤枉。

    乱葬岗的那些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不过,相比于读书人的嗤之以鼻。

    这么简单粗暴的檄文……被一些武人看了,就有着另一种感觉。

    尤其是后半段,又是鲜血,又是亡魂的,还真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多铎是脸色铁青,表情阴晴不定。

    (不要后退哪怕一分!不要撤回一兵一卒!)

    这又是何等的狂妄和自大……多铎觉得,他们八旗军被朱慈蔑视了。

    这是骄傲的八旗老爷兵们无法容忍的。

    不过辽宁皇帝却也有狂妄的本钱,那便是……在此之前,有着大败李自成的战绩。

    “豫亲王,且不可轻敌,逆子皇帝既能以弱兵胜强贼,亦有其独到之处。”

    “本王自是知道!”多铎冷眼看向吴三桂,压着声音道。“然李自成之流,毕竟蟊贼尔,胜之亦不足以自傲,辽宁皇帝太过了些!”

    多铎看不起农民军那些废物,百姓和逃兵混杂的队伍又能有怎样的战斗力?几十万大军,竟然一触既溃,无论在军容还是记录上,都无法称之为正常的军队。

    而他们八旗军装备精良,战斗经验丰富,乃是日天日地日空气的存在,根本不是流贼可比。

    吴三桂沉默无语,隐有所虑。

    檄文被传到辽东,多尔衮看后,却并没有太多的恼怒。

    粗鲁的话,自然不会让多尔衮感到气愤,他比一般人要冷静的多。

    多尔衮从这檄文中最直接的感觉是,辽宁皇帝那很有渲染力的语言。

    结合着辽宁皇帝三言两语说服京营造反的传闻,多尔衮越发了解大明的新皇到底是个怎样得对手。

    那看起来只是意气用事的行为,却实在难以说是头脑发热的行为。

    大清之所以能够走到这种地步,走到能和强大的明廷分庭抗礼,并胜多败少的地步。

    靠的是八旗战士的武勇,更是靠着一代代的爱新觉罗的苦心经营。

    在战略上足够重视对手,这是肯定要铭记的军事思想。

    多尔衮试图从这封檄文中寻找蛛丝马迹,来看破辽宁皇帝到底有什么凭靠……来应对他们大清的铁骑。

    “范学士……你怎么看这封檄文?”范文程虽是汉人,但对于大清的贡献,还是值得肯定的。

    这些年的奴性早已让他的得到了建奴的信任,这种信任不仅仅体现在深信范文程的献策,更体现在……哪怕建奴高层把范文程的老婆睡了,也不担心他会有所怨言。

    “奴才以为,辽宁皇帝只是虚张声势罢了,用以动摇我军心。”范文程跪着道。

    多尔衮点了点头,仔细思索,似乎也只有这种可能。辽宁皇帝喜欢装神弄鬼,这是有目共睹的。

    他的战术理念是在攻敌人身的同时,打击敌人的心理。

    用敌人心理上的崩溃,实现战役逆转。

    用如此渲染力的文章,加上辽宁皇帝那有着阎王的凶名。若是胆小之辈,还真有可能怯懦。

    但要只是于此,多尔衮倒不怎么担心,他们八旗军的纪律性绝非流贼可比,更不可能以鬼神而威吓溃散。

    “严令八旗各统领,此檄文勿要要军中传阅。”

    ……

    对于其他人怎么想,檄文的版权所有者朱慈倒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若是能起到一定的嘲讽作用,迫使鞑清军做出一些冲动的举动,漏出破绽,那自然是极好的。

    若是不能,那也无所谓。

    反正不过是些垃圾话而已……就像三国的关羽,斩敌前基本都要先逼格很高的喷上一句。“汝乃插标卖首尔!”

    在心理和生理上双重斩杀对手,那种感觉确实很美妙。

    回到现实,朱慈不得不清醒。全歼入关的八旗军……非常不现实。

    如今的八旗军已经是完全体形态,六芒星属性值全满。

    和他们打野战……打不过,打守城战,也非常难。

    他又不是小说里的主人公……龙傲天般的一股脑砍过去,全歼敌军。

    总要认清现实。

    现实就是……如今的鞑清和吴三桂合力之下……任何计谋都难以将其摧毁。

    建奴军在这个时候无敌,基本上属于一种设定了,无法改变。

    但是……但是……作为一只有理想有抱负的苍蝇,如果无法在鸡蛋上找到缝隙并叮上去,那就只能去吃屎了。

    完美的建奴军虽然无法被击败,但并不代表无法战胜建奴……这两句话矛盾么,一点也不矛盾。

    关键看如何理解。

    局部的战役上,或许会失败,但总体的战略上要取得成功,这便是朱慈面对建奴入关威胁时的思考方式。

    毕竟他的本质目标,只是想保护几根萝卜而已。

    ……

    朝会结束。

    继而便是军会。

    军会上军阁的几位高官,和文官一样,表达了与汉奸鞑子死战到底的决心。

    全城上下,可谓上下一心。

    “臣愿领一军,拒守永平城,阻敌于京师之外!与永平共存亡!”王先通扣请道。

    除了他之外,其他将领亦有出班请命。

    朱慈紧皱眉头,望着下面的众人,以王先通,张庆臻为首的主要将领,在忠诚度上绝对没的说,哪怕就是把兵权放给他们,镇守一方,朱慈也不会担心他们会反叛。

    但是……忠诚是一方面,能力上实在不行啊,高杰勉强有点出息……对李自成或许不会投降,对建奴却很难说,毕竟当时他还没到投降的那一步,就被自己给蠢死了。

    “新建侯,朕封汝为京畿总督军务大将军,御赐你尚方宝剑,节制诸军,抵御建奴!”

    朱慈的突然发话,令众人都感觉到一阵迷茫。

    在这种时候……一向很抓兵权的辽宁皇帝,突然把兵权下放……

    这是什么意思……

    莫非是面对建奴大军,准备南渡?

    南渡那是不可能的……不但不南渡,朱慈的战略想法是……北上。

    ……

    感谢伊巧的20000币,东京网友1000币。龙儿500币,梨花100,蓝色江500币,行云流水100,尾号635书友100,秦汉唐明100,咿呀咿呀100,我叫书圣100,醉里挑灯看斧100,果先生100打赏。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战略方针

    北上!

    没错正是北上。

    完全体的鞑清战斗力正处于峰值状态,扫平了蒙古,朝鲜,又将整个辽东收入囊中。

    以至于他们可以高枕无忧的将全部兵力喷射在大明身上,而不必担心后防安危。

    看起来……很完美。

    但作为一只有理想有抱负的苍蝇,朱慈却从中看到了鞑清那完整蛋壳上……微不可察的一丝缝隙。

    鞑清的致命弱点便是人少……人少的同时……又有些兼并天下的野心。

    这样的野心……使得过于自负的多尔衮孤注一掷的令所有八旗军入关,席卷天下。

    满八旗约八万人,蒙古八旗约五万,汉八旗大概有三万,这实际上便是鞑清的全部实力。

    战斗力很强……但由于人数少,劫掠大明的话,无人能挡。

    若想要攻占,并分守各地却实在……显得兵力不足。

    于是……在正史上,多尔衮在入关前,下达了强征令,令所有十五岁到七十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随军出征。

    这样的结果导致……鞑清的大后方,极度空虚,只要有一伙奇兵……便可以摧枯拉朽般的破坏。

    多尔衮不傻,他之所以敢这么做。

    一是后方非常稳定,没有其他敌人。

    二是大明一直处于战略防御的状态,这些年来……还真没有主动出击的记录。

    所以无论是多尔衮,还是其他王公大臣,都养成了一种思维定式,那便是……只要他们鞑清入关,大明能做的只有想尽一切办法的防守。

    朱慈发檄文的作用……也是为了固化建奴高层的思维,令其更加无所顾忌的按照他们本来的计划。

    倾注全部的兵力入关。

    而这个时候,朱慈要做的是,取道蒙古,东向直击沈阳!

    撸过无数局lol的朱慈,也知道……正面团不过的时候,偷家才是王道,更何况此时的建奴连自己的门牙塔都给拔了!

    这时候就不能怂,就得互相拆家,谁怕谁?!谁他妈先退兵谁孙子!

    于是乎……这便是朱慈的基本方案,朱慈准备亲领一支奇兵深入敌后搞破坏,最高目标是攻陷沈阳……灭杀留守沈阳的建奴高层以及城中汉奸,最低目标是打乱入关建奴军的节奏,使其首尾难顾,不得不分兵撤回,减轻京畿的压力。

    不过从蒙古取道,路途十分遥远,估计等朱慈带人到了建奴地盘,京城的保卫战已经打响。

    只是朱慈并不知道,以王先通为首的众将能不能抗住建奴的猛攻。

    或许……京城很有可能在朱慈抵达辽东之前,便会沦陷!

    但……生死只在须臾之间,若不抓住这一丝的机会,将更难寻找鞑清的弱点。

    ……

    军会上的众将实在不了解朱慈现在在想些什么,朱慈也因为军事机密的原因,并没有完全解释他的军事安排。

    “兴国公!”朱慈在安排好王先通后,点名高杰出列。

    “臣在!”

    “即刻从皇卫骑兵营内挑选五千人马,准备出征!”

    圣上……又要御驾亲征?

    众人一愣,以五千人抵御建奴大军么?

    “圣上虽英明神武,但吴三桂已叛,加之建奴为翼,还需固守方为上策,以京城之坚,必能阻敌于城下!”张庆臻言道,他虽然相信圣上,却对于朱慈今天的这番军事调配实在有些难以理解。

    即使圣上真的要出征直击建奴,也应该将皇卫营全部带走,只领五千骑兵……实在太过于凶险。

    但朱慈的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被轻易左右,那把夷狄之灾被握于手中把玩,轻轻的抽出,带着刺目的反光,刀是好刀……但如果不见血,却只是个摆设。

    “你们觉得这次建奴入关,京师可守么?”

    “圣上洪福齐天,大明必胜无疑!”军会上的众将一个个相当乐观……不知是怎么得来的自信。

    然而自信过了……便是盲目,无法认清眼前的时局,又如何能当的起大将之名。

    朱慈把夷狄之灾放在了桌子上,挺起了身躯,身为大明天子,凶名赫赫的辽宁皇帝,更是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魄。

    “为什么你们会这么认为?莫非你们之中谁有于少保,或者王文成一般的旷世之才?!”

    此言一出,众人静默……一个于谦,一个王守仁……那可都是大明史上响当当的人物,莫说这些将领都很懂得谦虚,哪怕不谦虚,他们也知道自己根本无法和于谦,王守仁相提并论。

    更无法发出一言。

    “惠安侯,你可比于少保乎?!”

    “臣自不如也……”张庆臻惭愧道。

    “新建侯!你可比你曾祖么!”

    王守仁正是王先通的曾祖父,听到圣上提起祖宗,王先通顿感激动,激动的同时忍不住感伤,接着抱拳泣声道。“先通又如何能有曾祖之才。”

    是啊,要是老于和老王还活着,哪会有这么累,有他们在外面扛着,朱慈完全可以天天在后宫和小宫女们做羞羞羞的小游戏。

    然而并没有……在接下这个烂的不能在烂的摊子后,就没有谁能替他独挡一面……以至于事事躬亲,不得不做。

    此去建奴腹地,朱慈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京师失守,建奴大军长驱直入,但除此之外,更无任何投机取巧之法。

    “既然没有于王二人一般的匡扶社稷之才!你们又如何有勇气说能抵挡建奴!”

    朱慈的厉声呵斥下,众将低头无语。

    “是了,你们的确没有才干,朕也没有!我们有的是什么!有的是坚不可摧的骨头!有的是灼热的鲜血!”

    “那是你们!是朕面对敌人时最大的依仗!”

    “这一战……不要当儿戏!”

    “你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死……朕也一样!”

    “如果不能认清这一点!根本不配为一军之将!根本不配立于朝堂之上!”

    朱慈的突兀的怒火,令众将惶恐,亦有触动。

    王先通率先道。“臣虽不比祖宗,但绝不会辱没祖宗荣耀!”

    “臣惟死战尔,与建奴汉奸不两立。”其他人亦说道。

    朱慈的激动渐渐平复了下来。

    没有再多说更多的话,这些将领在出征之后,便会分别,只是再次相见之时……又会有多少人能够存留?

    战争便是如此残酷。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出征之前

    在这最后的几天里,朱慈也只能以这种方式,令诸将清醒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斗志。

    尤其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就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超常发挥,坚守到朱慈在辽东取得战果。

    “兴国公,整人马,随时准备出征。”军事准备的工作继续执行。

    “遵旨。”

    高杰低头领命……心里略有些惶恐,圣上的军事谋略能力早在入京之前就已经听说。

    这一次看起来他要跟随圣上一起出征,倒是有机会亲眼看看圣上到底有怎样过人的才干。

    只是令他不解的是,直到现在这个时候,圣上仍然没说明,整军出征的目的是什么,是朝那边征……没个目标,这让高杰有些迷茫,但他没敢去问。

    朱慈带着果决的命令下,下面几乎没了声音,军事人员的调整安排,也随着朱慈的意思,毫无阻力的贯彻着。

    “封兴国公夫人邢氏为三品昭武将军衔,领参政军务,在朕出征期间,与诸将共同商议军事。”

    此时正是用人之际,知道高杰一路洪福齐天的连续胜仗实际上和他的老婆是分不开关系的。

    如今国难当头,更没有埋没人才的理由,有用没用,先提点好了再说,哪怕那只是个女人。

    朱慈还生怕其他人有所反对。

    但实际上已经有了秦良玉的事迹在前,众人对于性别的歧视,以及女性为将的反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烈,众将的心里只是在想……高杰的夫人……真的值得圣上亲自点名付以军事么?他们并没有问出来。

    多日以来,朱慈在众将领心中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威信,让他们大多信服。

    但知道自己夫人为人的高杰却实在吓了一跳,圣上怎么知道他媳妇的大腿很粗?

    这看人的眼里有着刁钻啊。

    就是不知道他夫人邢氏知道后会怎么想了。

    ……

    诸事吩咐完毕之后,朱慈立刻单独约谈了王先通。

    把京畿的一切都交给了王先通后,不放心的朱慈,还要亲自提点一些他,毕竟他的责任实在太过于重大。

    朱慈交代给他关于京城防御的问题。

    北上的事情没有告诉任何人,哪怕是准备带走的高杰,也暂时没让高杰知道此次出征的目的。

    但是作为镇守京畿的主将,朱慈还是将他的战略计划和盘托出。

    如果京师的压力过大,王先通完全可以提前放出朱慈进攻建奴后方的消息,从而达到扰乱鞑清的军心的效果,减轻守城难度。

    不过王先通在乎的并不是面对建奴时有怎样的压力,而是在担心朱慈的安危。在听到朱慈准备孤军深入的形式下后说道。“圣上怎能如此以身犯险?!纵使建奴真的因此而退却,届时回防的建奴势必将圣上围困于辽东,圣上又如何脱身而出!?圣上还需细思,觅以良将代圣上出征为妥。”

    在忠诚之士的眼中,天下百姓的安危,也比不上皇帝一人的性命。

    朱慈孤军深入建奴腹地,可比镇守北京还要凶险,只要鞑清回防,封死退路,那几乎是有去无回的结果。

    这种情况下,打击敌人后方或许能起到牵制敌人的作用,但是深入敌人内部的军队势必难以生还。

    这样莽撞的出击无异于送死,王先通觉得把任务交给一个忠诚的良将去做最好,他实在不认为朱慈有必要以身犯险。

    但是……现实确实并没这样的良将。朱慈手上没有冠军侯,也没有蓝玉之类果敢的将领。

    在这样的危局下,做一个高居面堂的吉祥物,还不如把自己挂在槐树上。

    如果没有抛弃性命的觉悟,又怎能保护的了想要保护的事物。

    能够代朱慈出征的人很多,但能够完成朱慈所制定的战略目标的人,完全没有。

    这一次军事行动将直接关系到大明的存亡,为了这个刀刃上跳舞的军事行动,朱慈可是深思熟虑了许多。

    想要稳定北方,就必须将鞑清一举打残。

    而这一次,鞑清入关,后方空虚的时候,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朱慈要露出獠牙,一举重创鞑清,使其短时间内不敢南望。

    若是能够斩杀沈阳的多尔衮,那可比的阵斩十万八旗更有价值!

    “朕自有法脱身,不必再多相劝,汝只需守好京城便可,待朕消息,若贼势过猛,京师难守,新建伯可便宜行事,退守山东亦可,朕不会追责于汝。”

    王先通感伤道。“臣自问不比于少保和先祖,京城自太祖起便从未遭贼祸,臣又怎能拱于贼手!待圣上凯旋,臣必将京师交还圣上手中!”

    朱慈点头,对于王先通的想法并没有驳斥。

    留给王先通的第二个守城底牌,便是邢氏这个女子,此女自从跟了李自成,又跟高杰私奔后,就一直在军旅生活,在军事的才干上实在不弱,若是能够和其商议,或许能解决一些难题。

    “兴国公的夫人邢氏有大才,诸军之时,宜闻其谋。”

    王先通实际上对于朱慈的很多人事任用都不是很理解。

    首先……下诏征召江阴一个连功名都没有的王姓典史入京拱卫,如今又提拔一个女子上来参政军务。

    怎么看都有些让人摸不透。

    圣上……虽然一直英明果敢,但用人上有些太过于草率了吧。

    然而王先通虽然心里并认可朱慈的人事任用,表面上却仍然遵照朱慈的意思答应了下来。

    ……

    军政两会的安排结束之后,剩下的便是全城的运转。

    鞑清虽然下了檄文,但是显然不可能立刻攻打过来。

    对朱慈来说,还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出征之日计划在四月十六。

    也就是说,还有几天罢了。

    朱慈的想法是换家,但也不可能就这么换,考虑到鞑清的军势过于强大。

    京城很有可能失陷,失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陷之后,他的小萝卜们怎么办,崇祯老皇帝又是个狠人。

    基本要被切成萝卜丁了。

    这样的事情,哪怕是杀掉一百个多尔衮也无法弥补的。

    所以在北征之前……朱慈准备让家人们南去山东避难。

    包括崇祯夫妇和朱慈的几个兄弟姐妹。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明骨

    朱慈为了胜利,可以毫不犹豫的以身犯险,但是对于家人,却不愿意让他们受到伤害。

    这也是当初,他没想着咸鱼,而是振臂一呼将京城的一切力量团结起来抵抗入侵的原因。

    此去辽东之后,京城的事情便已经管不了更多了。

    朱慈保卫京师从来都不是为了保卫这座城池本身,而是护卫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