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保卫萝卜1644-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军的行进。
“哪句?”李岩好奇的问道。{随}{梦} щ{suimеng''lā}
阎应元顿了顿,继而道。
“象虽一丈,犹怕硕鼠,蛇虽狡毒,亦有七寸。”阎应元脸色平静,似乎只是在陈述一句很寻常的一句话。
然而李岩听后,却隐有触动,他明白了阎应元的意思,明显是在说敌人虽强,却并非无懈可击,而面对强大的敌人,则必须寻找敌人的弱点。
以小搏大,以弱胜强,便是这个道理。
虽然阎应元并没有说的更详细,建奴的弱点和七寸在哪里,但仅仅只是这个思路,就已经让他远非寻常将领可以相比。
在某种程度上,圣上目前出奇兵入建奴腹地,亦是有如此的思量,而面前的阎应元,在他突兀的问题前,并没有如同一般人一样,或是表达为国死战的决心,或是表现出任何忌惮。
自始至终,阎应元都非常冷静。哪怕大火烧到他屁股上,都不会让他惊慌的感觉。
一军之中,绝不缺悍勇之将,也绝不缺畏死之将,缺的是什么?缺的正是能够时时刻刻保持着冷静的将领!这样的将领,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又应该去做什么!
仅仅是几句话的交谈,令李岩对阎应元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的人,确实有才!
并且……李岩感觉,虽然没见过他的真实战绩,但肯定要比王先通或张庆臻等将领要强上很多!
圣上果然眼光毒辣啊!
“阎总督原本是……”李岩问道。
“某人不才,本只是县中典史,因故坐事,去职回家。”
典史……小的不入流,那么问题来了,圣上是怎么发掘出的这个人?
在进一步的详谈中,李岩逐步了解了阎应元,他本是京畿通州人士,虽说是通州人,但自小就跟随着父母去了江阴,便再没有返回北方。
而圣上从小深居庙堂,更不可能踏出京城一步,又如何能够知道阎应元的存在,并特意发掘出来?
以至于说,连阎应元本人都不清楚,他是如何得到圣上的垂青,招他入京。
李岩很聪明,聪明的人,想的都比较多,阎应元或许是大才,但那个能在千里之外,慧眼识珠的圣上那才是真的鬼才。
圣上若不是有通天晓地之能,都很难解释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
于是乎,朱慈在李岩心中的形象更加朦胧的高大了几分,即使他是一个不信鬼神的人,对于朱慈也有一种超出君臣之间的敬畏之感。
当然,在防守山东之余,李岩还是想为朝廷多分担一些。
“本官见阎总督所部乡兵,装备简略,实难与敌一战,济宁城中亦有兵甲器具,可供总督。”
“多谢李巡抚!”阎应元并没有拒绝,他手下的人本都是良民,打架斗殴绰绰有余,但要是和正规军打,那只能被爆锤。
训练估计是来不及,最起码有一定的装备基础,却是雪中送炭。
当然,阎应元带的人也只有八百而已。
相比于建奴的数十万大军,都不够填牙缝的。
李岩本打算帮助阎应元填一些人给他,增加点人数。
但是接受了粮秣补给和装备补给的阎应元,很有个性的拒绝了。
“某人所部人虽少,却上下一心,惟某人之命,山东儿郎虽悍勇,非合某人之心。”
“军可不多,亦可不精,但需人人各司其职,服从将令,方为强军。”
这些都是阎应元个人总结出来的哲理。
甚至于李岩都没听过,但是对于如此的言论,李岩却十分赞同,也确实如此。
而李岩对于阎应元的观感也大为提升,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独特才能,更是因为……他和自己有些像,不喜欢巴结别人,有什么说什么,该做什么做什么。
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但确实如此乱世,亦或者说是朝廷最急需的一类人才。
“听君一席话,岩深表敬佩,他日以兄之大才,封侯列爵可期矣!”不知不觉间,李岩已经不以他巡抚的身份而自视甚高,甚至于还亲切的按照年龄,称呼阎应元为兄。
只是,阎应元似乎是属圣上的,仍然是一副面瘫的表情,看不出喜怒。“某人北上勤王,并非为名逐利,实在只是觉得,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便是无愧于心。”
“上对的起朝廷,下对的起父母,为将者带兵杀敌,为官者安抚黎民,仅此而已……”
阎应元淡淡的说道,却让李岩颇为激动,别看老阎一副五大三粗的样子,和面色如玉的李岩相比就是两个物种。
但阎应元的话,更加让李岩觉得,他们便是那一丘之貉。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如今道同,便是推心置腹。
李岩拉住阎应元的大手,亦是说道。“兄之言亦合吾心,实在是相见恨晚!如不嫌弃,你我二人结兄弟可好!一起为朝廷尽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既是巡抚谬赏,某人又怎地推辞!那便效法关张,你我二人结为兄弟!”
“不求同年同日生。”
“但求同年同日死!”
“阎兄!”
“岩弟!”
李岩和阎应元结为兄弟,当然只是顺便的小事,但对于阎应元来说,帮助可是很大。
由于李岩有着专断山东军政的权力,虽然没实兵,但有实名。
阎应元有实兵,却无实名,两者一合,阎应元北上勤王的名号也正了。
李岩在权限内,授予阎应元登莱总兵的名号,并配了相应的任命文书。
凡在山东境内,所路过的州县,都应极力配合,帮助其尽快北上,援助京师。
……
四月二十四……
蒙古大草原。
由于伤员拖慢了行军节奏,朱慈北伐的大军速度也降下来许多。
这样的速度下,难免会让蒙古人发现行军路线和踪迹,以至于沿途的蒙古各旗都有所防备。
当然……蒙古人防不防备没有任何差别,反正当朱慈的骑兵踏过,便只有燃烧的帐篷,尸骸遍地。
没有马的他们,哪怕是想着卷铺盖逃跑……都十分的困难。
如今,横在朱慈和沈阳之间,只有最后一道难关。
………………………………
第一百七十章 硬磕广宁关的计划
朱慈的五千骑兵虽然因为伤员增多的缘故,速度被拖慢了下来。◢随◢梦◢小◢。lā
但相对应的。
情报的搜集工作却更加完善。
对于北伐军的行进路径上的探查,每一处的地理变化,敌人的方位部署,都可以在行进之前基本获知。
大军前方,即将走出蒙古草原。
而横在蒙古草原和辽东地域分界线,便是……广宁城。
“广宁城,城高一丈七尺,依山而建,北边是医巫闾山,南边是一片洼地,其中沼泽遍布,人马易陷于其中,不可行。”
军队安扎之后,在朱慈所在的主帐之中,千户以上的军校,面对着地图指指点点,汇总着关于广宁城的情报。
实际上,在辽东没有陷落之前,广宁城一直便是辽东的军事重镇,扼守着蒙古,节制着建奴。
北边是科尔沁大草原,东南不远便是沈阳城。
并且这里是当时的养猪专业户李成梁的猪圈,镇守此地期间,经过他的苦心经营,广宁城高坚固,易守难攻。
因为北山南泽的缘故。
想要绕过广宁城,起码需要多行进三天时间,这对于本就已经被拖慢的朱慈大军来说,无疑是无法接受的。
如今消息已经包不住,奇袭的作用没了,这倒也罢了。但要是建奴的大军回防沈阳,那袭击辽东的计划不但基本泡汤,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他们五千人都有可能就这么葬送在这里,脱逃不出。
所以说,时间非常关键。
时间紧迫的结果是广宁城必须直接平推过去,没有任何选择。
“广宁城的守备如何?”朱慈盯向一旁的哈敏多,试图从他那里在套出些有用的情报。
只是后者有些惶恐的晃了晃难道。“狗奴却也不知。”
哈敏多心里又怂又后悔,又心塞。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算是诚心归降大明,当时看到大明天军来到草原之后,还以为他们建奴的大军在入关后被干翻了,所以很识时务的投降带路。
被弄个烙印虽然不爽,但也接受了。。。
而当哈敏多了解到,鞑清并没有败,这支明军只是孤军深入,拿下察哈浩特之后,又没有任何班师回朝的意思,反而继续向东,挺进辽东腹地,想要直取沈阳!
哈敏多彻底日了狗了。
大明皇帝这他妈也太丧心病狂了!
那可是鞑清的心脏,不说守卫如何,攻不攻的下沈阳,只要八旗铁骑顺势回防,他们这伙人就是瓮中之鳖。
这不是在作死么。
哈敏多觉得人生很美好,并不想死,然而现在,他既然当了大明的狗,就没有选择。
返回建奴的怀抱?那多尔衮在知道自己干的事情后可以原谅他么?
亦或者劝说辽宁皇帝醒一醒?哈敏多还没那个胆子,在汉人将领面前畏首畏尾。
哈敏多是发现了,不但辽宁皇帝疯了,这整支骑兵队伍,都处于一个疯狂状态。
竟然没有任何军心动摇的跟着皇帝疯狂。
哈敏多觉得他也要疯了,当时怎么就一股脑的投降做狗了?!
蓝瘦,香菇。
朱慈对哈敏多的考题,超纲太多,以至于哈敏多根本无法回答,他的喀尔沁部离这里已经很远了,对于之后的广宁城的驻防变化,实在难以得知。
“继续派人查探,务必得知广宁城的更多情报!”没有从哈敏多那里得到情报的朱慈,只能依靠哨骑。
“遵旨!”
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无论广宁城城防如何,防守再严密,也得强行打出一条路来!神佛也挡不住!
“广宁城依山而建?”朱慈似乎抓住了一个关键点。
“是,圣上,广宁城的北段城墙,是贴着山崖建出来了。”
朱慈想了想,如果是这样,那还真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即刻问向众将。“拿下广宁城必须从速而行,不然大军都将陷于此地!朕有一个十分危险的任务,你们谁愿意领命而去。”
危险的任务?他们这么搞,还怕什么危险,况且整个骑兵营在连翻的杀戮之下,热血上头。
这年头,要的就是赤鸡。
“微臣愿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微臣愿以死报国!”
一个个将校,出班屈膝于朱慈面前,等候朱慈的调遣,颇有一种狂热的感觉。
“兴国公。”
“微臣在。”
“此次攻拔广宁城,朕的主力在城西佯攻,吸引火力,兴国公便带兵三百敢死登山,悬吊绳直入广宁,里应外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广宁拿下!”
高杰听后一愣,但仔细一想,这办法确实可行,如果能够成功突入广宁城的话。
虽然登山,跳崖意味着危险,甚至于这个过程中折损大半都有可能。
但现在整个骑兵营的处境,高杰也知道,再大的危险都要克服。
当即表现出男儿般的气魄。“圣上放心,臣定然不辱皇命!”
“兴国公,切记,这次登山十分关键,关系到能不能及时拿下广宁城。但登山悬绳亦危机重重,甚至于说九死一生,兴国公还应选好悍不畏死的将士,无论死生,事成归国,此功足以入籍京营。”
高杰点头领命而去,当即去选择悍兵,准备好这一次的登山突入广宁的行动。
对于所有皇卫营的将士来说,军衔或许还不是太能搞的明白,但是京营军籍的待遇,却是显而易见的,那不仅意味着军中升职更加迅速,并且家里的生计也有更好的保障。
普通士兵对于京营军籍的垂涎,超出想象。
在高杰拿着这个优厚的条件,寻找悍不畏死的将士时,几乎没有任何阻碍的,三百人凑够了。
甚至愿意如此冒险的将士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张文懿得知,如果愿意爬山跳崖,就有可能直接进京营,急得他直接跳了起来。
屁股上的疼痛,让他咬牙切齿,冷汗直流,但还是装作一副差不多好了的样子,去主动争取一个登山冒险的名额。
“张文懿,你屁股好了?”周围有人认识张文懿,忍不住问道。
“坐在马车上舒服不?”
“说什么呢?他没了屁股怎么坐。”
“老子现在好的很!”张文懿很不爽,为了证明这一点,他来回走了两步,展示他完全没事,已经可以归队。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兵临广宁城(2/3)
张文懿试图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出已经彻底好了的样子。{随}{梦} щ{suimеng''lā}
来争取能够随军突袭的任务。
然而,在没有止痛药的前提下,想要克服疼痛,还是很困难的。
那走起路来,怎么看,怎么别扭。
“张文懿,你这走起路来怎么跟个娘们似的。”
“就是。”
张文懿憋个大红脸,瞪了周围人一眼,随之是其他人的哄堂大笑。
负责遴选勇士的李千户,看不下去了。
走到了张文懿面前,话也不多说,拍了下他的屁股。
“啊。”
后者顿时如遭雷轰,龇牙咧嘴起来,原本强支起来的身子都站不稳。
双腿一软,竟是扑倒在地。
李千户摇了摇头,指着后面对张文懿说道。
“你他娘的还是在马车里呆着吧,别在这出夷相!”李千户喷了他一句,试图打消了张文懿的念头。
三百人的名额。其他人都争着抢着去干,怎么会给一个半死不死的伤兵,来拖后腿?。。
李千户准备离开,倒在地上张文懿却是立刻又咬着牙爬了起来,见李千户要走,差点都想要抱住李千户的大腿。“将军,广宁城我……我去过……”
蛤?
……
“张大哥,你这就要打仗去了么?”准备收拾东西,跟着兴国公分兵离开的张文懿,回到后军中和那些伤员们,小护士们告别离开。
小护士们乃是那些跟随大军一起去辽东的被绑架的女子。
作为大明的第一批护士,负责照料伤员。
虽然碍于男女大防,这种照顾伤员不可能像岛国护士一样,无“微”不至。
甚至连起码得制服都没有。
她们的作用,大体限于洗衣造反,为伤员们熬药。
但是很显然,她们和伤员们还是有着很多很多接触机会的。
**,难免擦出点火。
就比如说张文懿,他本来就是辽东人,辗转间返回内地才做了一名大兵。
在这些女子间还真遇到了一个老乡,一来二去,相谈甚欢。
张文懿的老乡王悦儿见张文懿执意要去打仗,想起了这几天的相处,还真有些不舍,小脸忍不住的泪眼婆娑。“可是你的伤还没好。”
“哈。”张文懿夹着屁股,爽朗的大笑一声。“吃兵粮的,本来干的就是卖命的活,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
张文懿是不是逞强,王悦儿不知道,但是见他执意要走,却已经拦不住,这年头,兵荒马乱,谁也保不住分别之后还能不能见到第二面。
王悦儿咬着嘴唇摸出了她偷偷缝的一个小荷包塞到张文懿手里,捂着羞红的脸跑开了。
还没有搞清状况的张文懿摸挠了挠头,有些懵逼的左右打量了一番,周围有看到的人不禁觉得吃了一口狗粮,发出了震震嘘声。
张文懿的脸也有些发红,美滋滋的嗅了嗅荷包上女儿家的香味,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
“张文懿,出发了!”
“知道了!”
……
四月二十七。
行军的第十一日。
朱慈部最终穿越了蒙古草原,抵达的辽东的门户,广宁城。
当地平线上的一列列骑兵出现在视野之中后,广宁城上的鞑子守军也提高了警惕。
驻守在广宁城的长官为广宁副都统巴颜,明军的出现并没有让他感到意外。
只是有些棘手,兵力很不充裕。
驻守在广宁城守军八旗兵原本是有两个咖喱的,也就是三千人,守住广宁绰绰有余。
然而在多尔衮抽调各地守军后,广宁现在的旗兵数量只有两个牛卤,不到六百人。
这么少的人,让巴彦有些感觉力不从心。
在驱使城中汉民充炮灰,协助守城的同时,派人去沈阳呼救援军。
明军越来越近。
广宁城的城头上也塞满了人头,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被建奴旗兵拿着刀子逼迫着朝着城墙之上运送着石头,其他人则推出了火炮,准备好火药。
严阵以待。
当朱慈的大军抵达广宁城之下后,几乎无法从城墙上,找到任何可以进攻的漏洞。
更何况,他现在手里的都是骑兵,攻城能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高杰的分遣队在早些时候就已经提前出发,现在想必已经进入医巫闾山。朱慈现在要做的,便是等待他们突入广宁城的信号,继而从外面配合攻城。
于是大军停在了城外,开始砍伐树木,准备制作简易的攻城云梯,大有一翻想要攻城的意思。
广宁城副都统巴彦,望向已经兵临城下的明军,让一个通晓满汉语言的旗人向着明军呼喊道。“你们的京城已经失守了!整个汉地都投降了!识时务的立刻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从古至今,许多统军的将领,都懂得运用心战作为武器。
心战获得胜利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譬如建奴靠大屠杀震慑汉地,各地望风而降。
再譬如淝水之战,东府兵喊了一句……你爹死了,快跑吧。
八十万军队就崩了。
巴彦似乎也明白这个道理,试图让明军觉得后路已经断绝,京城已经失守的现实来动摇明军的军心。
不过……他面对的是朱慈。
那个经常玩心战的老手,在听到巴彦的派人的喊话后,顿时感觉想笑。
京城现在有没有失守,朱慈不知道,但同样的,广宁这边肯定也不知道。
东北这边很盛行忽悠么?
“实话跟你们说吧!”朱慈整理好自己的武器,用嘴炮反攻之。“你们的八旗子弟已经全军覆没了!”
“不日大明的铁骑便会踏平辽东,想活命的立刻开关迎降!接受烙印成为大明忠犬!”
“不然……如果你们敢动朕的汉民一根汗毛!广宁城内的满鞑无论老幼,一个不留!”朱慈说的字正腔圆,中气十足。
或许朱慈的个人武力是个渣,但长期以来的演说,使得他说出来的每个字都有一种气势。
一时之间,吸粉无数。
那个朕字,无疑在向城中表明,他们面对的是大明皇帝!当然,能听懂汉话的只有汉民们。
他们本来就受到建奴鞑子们的奴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听到大明皇帝的话,忍不住泪奔了。
原本就是被迫守城,现在在守城的方面,更加消极应付,甚至有些汉民路过城墙上的火炮时,趁着建奴旗人不注意,朝着火药捻子上吐了口涂抹。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降之兵!(3/3)
巴彦在城上听着朱慈的喊话,显然是听不懂的,等到旗人翻译了给他听后。*随*梦*小*说 。lā脸色顿时有了些许变化。
那个穿着金甲的真是大明皇帝?
大明皇帝御驾亲征……这么说……入关的八旗大军全军覆没了?不会吧?
怎么可能?这才多长时间?
但如果不是的话,又怎么解释大明皇帝敢于御驾亲征的事实?
巴彦有些慌乱,但这还不足以让他束手就擒。
被拉过来当苦力的汉民们有些异变,似乎是听到朱慈的喊话后被感染。
在一个汉民因故被八旗兵拿鞭子抽倒在了地上后,身旁的其他汉民因为愤怒试图攻击那个八旗兵丁。
城墙的防区有些混乱。
巴彦立刻调集其他八旗子弟前去镇压汉民的暴动。
毕竟是手无寸铁的百姓,暴动也只是小范围的,当八旗兵砍死了其中几个暴动的汉民并将尸首推下城楼后。
这股暴动被平息了下来。
这一切,都被城下的明军看在眼里。。。
但城墙就那么高,虽然愤怒,却仍然只能安耐下来。
高杰的分遣队,仍然没有消息,以至于当天夜里,不得不驻扎在广宁城外。
城墙之上,八旗兵对于明军的防范并没有减少很多。
而朱慈的明军也时刻注意着广宁城里的动向,随时准备配合高杰攻城。
……
医巫闾山,山内道路复杂,三百名明军将士一路披荆斩棘,硬是挺入了山中,朝着广宁城的方向攀岩而去。
时有将士坠入山崖,没了身影。
其他人也只能咬着牙,不去多看一眼,继续跟着大部行进。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