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保卫萝卜1644-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毛龙儿这般只有十几岁的小女孩,不认识也并不奇怪。
挥了挥手道。“你回去休息吧。”
没有任何想要碰她的意思。
松了一口气的毛龙儿,却是心里却是有些空唠唠的,咬着嘴唇准备告退而去,但最终不知道哪来的勇气。
问了一声。
“明日的话……是不是还需要民女来此照顾伺候圣上。”
“也行吧。”
朱慈有些累,随口答道。
……
五月初四,天气仍然很晴朗,夏天的光环,终究在一定程度上克制了小冰河时期的严寒,为辽东大地带来了一片微暖的气息。
怀远门外的明军,迎来了驻扎沈阳的第一个早晨。
起床,列队,操练,活动了下筋骨后,今天还是有一些事情要做的。
比如……既然决定,驻外在沈阳城外,有了不下沈阳不死心的决心后,食物补给总是需要的。
这些都需要从鞑子百姓身上获取。
当然散民身上的油水可能不多,但有一个群体却是一块唾手可得的肥肉。
鞑子的护陵人。
鞑子的护陵人乃是世袭,从出生开始就享受到七品官员的待遇,他们没有任何的工作,只有维护陵墓一项任务。
护陵的工作给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简直就是专门为朱慈准备的粮草补给站。
几十年来,鞑子在辽东立了三座陵墓。每个陵墓都有着固定的鞑子守陵人,和其下农奴。
一个是位于赫图阿拉的福陵……埋葬的是努尔哈赤和他的妃子。
一个是位于辽阳的永陵……这里是努尔哈赤的老爹们的坟头。
这两处陵墓,距离沈阳还是很远的,朱慈虽然也想顺便挖了,但显然不是现在应该去做的事情。
不过黄太吉的昭陵……却非常的近,有多近?沈阳以北十里路的样子。
十里路根本就不算路,就算是慢跑的话,半个时辰也就到了。
更何况明军都是行动迅速的骑兵。
这么顺路的事情,不去搞一波事,不是等于白来沈阳一趟么?
朱慈倒不怕鞑子报复反拆他的祖陵,反正都已经被李自成拆过了,再拆一遍么?
仅仅是准备了一番,上午的时候明军整顿好了人马,直接扑向黄太吉的坟头。
明军又有了动作!睡眼惺忪的济尔哈朗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赶紧再次去城墙上查看敌情。
“蛮子们去了北边!”
明军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沈阳的眼皮子底下,即使不派出探子,在城楼上观察都能洞悉敌情。
正是因为这种刻意暴露行踪,以至于济尔哈朗不得不密切注意明军一举一动,稍微有一些风吹草动,都会让城内人心惶惶。
这种感觉糟透了。
“去了北边……”众臣们心中一提,凡是不笨的人都能猜出明军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他们要毁黄太吉的昭陵!
一时之间,沈阳城内群情激奋!辽宁皇帝堂而皇之的行为激怒了很多对黄太吉还有感情的臣民。
太宗可是才下葬不到一年啊!
“明军如此欺辱祖宗!是可忍孰不可忍!叔王!若不出战,岂不为蛮子嗤笑!”说话的是硕塞,他一直是主攻派的一员,原本济尔哈朗让他不出城迎战已经让他很不爽了,虽然不爽,最终还是压抑了下来。
但如今,作为黄太吉第五子的硕塞,看到明军要去干他爹,实在是忍不了!
“承泽郡王息怒!现在可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宁完我试图出言阻止。
却被年轻气盛的硕塞,一脚踹翻在地,恶狠狠的对宁完我道。“你又算什么狗东西?”
而后走到济尔哈朗的身旁。呵道。
“济尔哈朗!”
气急败坏的硕塞甚至无礼直呼辅政王的大名。“你怕那蛮子小皇帝,本王却不怕!满洲的勇士,又怎能做缩头乌龟!三牛卤的人马就够!本王要亲自把蛮子皇帝的脑袋拧下来!”
济尔哈朗默然的望着北方明军奔袭的方向,将官帽解了下来,那原本还算乌黑油亮的小辫子,已经白了一半。
他捂着心口,只觉得有些窒息,压力让他神情恍惚,但仍然保持着清醒。
“济尔哈朗!”硕塞厉声再次呵道。
“闭嘴!”济尔哈朗回道。
济尔哈朗对昨天的那句话,太在意了,辽宁皇帝肯定是想尽办法的让他开门,无论是表面上的松懈守备,还是如今的毁陵行为,都只是辽宁皇帝想要让他开门的计策!
是的,一定是的。
但他济尔哈朗无论如何也绝对不会中计!“绝对不能开门!”
济尔哈朗似乎在自言自语,又似乎在向别人表达态度。
他的态度,就是死守沈阳,绝不开门!只要把持住这一点!沈阳绝对不可能丢!
为什么冒险出战?万一被明军钻了空子!沈阳丢了又如何向太宗交代?
济尔哈朗不求能击败辽宁皇帝,只要能守住沈阳,其他的……都无所谓。
等到多尔衮的回防援军抵达!无论辽宁皇帝有再多计策,最终的胜利者肯定是他济尔哈朗的!
肯定!
“济尔哈朗!妄我父汗如此器重于你!如今昭陵遭难,你却也不救!哼!毕竟非父汗亲兄弟,怕是根本不把父汗放在眼里吧!”硕塞不断在玩火,刺激着济尔哈朗。
其他亦有大臣跟着附和,觉得应该出现,灭了明军威风。
当然……也有人支持济尔哈朗的决定,觉得无论如何应当死守沈阳。
主攻和主守派相互攻讦,互相开始拆台。
济尔哈朗回头望向众臣的态度,沉默了下来。
作为鞑清专业万能胶,他最大的能力便是调和内部矛盾。
当内部出现分歧时,济尔哈朗总能找到……让双方妥协的办法。
但实际上这种妥协的办法,都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损害某一方的利益为代价。
就比如豪格和多尔衮的妥协,济尔哈朗妥妥的是把豪格给卖了,来换取鞑清内部的和平。
这一次他准备把主战派硕塞给卖了,来调和这一次出现的矛盾。
在济尔哈朗的老谋深算下,他答应了主战派出战保护昭陵的请求。
但是兵力……只给二个牛卤……六百人,并且是以不开城门,悬吊绳的方式,出城迎战。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在黄太吉的坟头蹦迪
“圣上,沈阳出兵了。”
已经快到昭陵的朱慈,接到了军报。本来就离沈阳城没多远。
在外面,或许看不到城内的动作。
但只要鞑子想要在城外有任何动静,那还是抬眼就能看到的。
只见城墙上垂下了绳索,一个个小黑点,不断地从城墙上落下,落地后,便是集结起来。
朝着昭陵而去的朱慈,让北行的众军减慢了速度。
城外。
两个鞑子牛卤的步兵集结在了城外,但由于是从城墙上落下来的,等带着装备出城已经很不错了,马匹是不可能有的,甚至连硕塞本人都不得不步行。
昭陵近在眼前,明军也近在眼前,这段距离却也不需要骑马。
“我们是八旗的勇士!战无不胜的八旗勇士!如今蛮子皇帝辱我先祖,屠我百姓。我们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么!”
“不能!不能!”
硕塞在激励着士气,既然放下狠话,那就绝对不能退缩,十六岁的年纪给他足够的胆量。
总是听到明军不堪一击的传闻,亦是给他足够的勇气。
上一次失败一定是明军突袭的结果,这一次正面战斗!哪怕是人少,他们八旗勇士依然是无敌的!
“那就跟本王冲!杀了蛮子皇帝!”硕塞一声之下。
两个牛卤的八旗步兵嗷嗷直叫的朝着正赶往昭陵的明军追杀了过去。
朱慈的明军便停了下来。
调转方向,列好阵列。
所谓的以逸待劳就是这样,纯步兵的鞑子,在追出了这个距离后,现在就是后悔的想逃回沈阳都已经不可能。
“跟我杀!”硕塞眼红了,明军已经近在眼前,硕塞呼喊着带头冲杀过去。
其他的八旗兵喊叫着鼓起勇气,一个个生龙活虎的看起来挺有战意,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在出了沈阳的那一刻,要么把朱慈的明军击溃,要么……全军覆没。
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敌人好凶猛,好凶残。
等待着硕塞过来的朱慈,立刻下令,分兵包抄侧翼,截断后路,合拢包围,正面冲击。
砍砍砍。
搞定收工。
一炷香,似乎也就那么多的事件。
打出了一波艾斯。
有些轻松……轻松的连朱慈也有些纳闷于八旗兵应该不止这点战斗力,虽然也就几百人,但对明军造成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在观察了地上的死尸之后,似乎也大概认识到了原因。
精锐白甲兵不过十几个,完全没有气候,死掉的士兵……又大多有老有幼,参差不齐。
并且……鞑清的重步甲兵,是配合着坚固的步战木车,来匹敌骑兵,硬冲敌阵的。
不过很显然……他们也没有。
这就是一伙被阉割过后的群并非精锐的八旗兵而已。
感觉就好像在送死一样。
高杰献上了这伙八旗兵将军的脑袋,看起来是一个和朱慈差不多大的少年,但朱慈对蛮夷比较脸盲……还真认不出来是个谁。
如此无脑的来送死,要么是济尔哈朗的仇人,要么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已。
“记下功,继续出发。”朱慈挥了挥手,距离昭陵已经不远,早点搞定收工才是。
……
沈阳城上。
一众的大臣几乎是全城目睹硕塞的败亡。
对于这么一个结果,哪怕是主攻派也能猜的出来。
或许他们还存在着某种希冀,希冀着硕塞能依靠着悍勇,和对蛮子皇帝的仇恨,超常发挥。
但济尔哈朗本来就没打算赢,哀兵的结果,自然是必败无疑。
这样的失败,也是必要的,如今最关键的任务是守住沈阳,陵墓固然重要,但如果沈阳的活人都没了,又有谁来捍卫祖宗的荣耀。
大臣们都没有走,在北城楼上遥望着昭陵。
直到昭陵之中燃起了大火。
济尔哈朗,带头跪在地上哭了起来。“太宗皇帝!非是奴才不救,实在是迫不得已!奴才发誓,他日必当为太宗皇帝报仇雪恨!”
济尔哈朗哭了,其他人不管真心假意,也都向着北方跪拜,跟着哭了起来。
范文程吐了口唾沫,抹在眼角上,哭的撕心裂肺。
……
盛京三陵中,规模最为宏达的昭陵,迎来了明军的铁骑。
大军开始有条不紊的对昭陵进行毁陵洗劫,屠杀的工作。
那些被赋予了使命的守陵人,组织了农奴们和守陵的卫兵进行着抵抗。
不过千余户的规模,挤出来的青壮屈指可数,卫兵又是很久没有操练上过战场,拿起武器后,看到明军就已经瑟瑟发抖。
一触即溃。
基本上比硕塞一群人还要不堪一击。
短短的时间内,鞑子的守陵一族被轻易的屠灭。
在他们的家室中,亦是搜出了大量的钱财和粮食,足够让大军吃穿不愁。
陵墓的开启工作相当简单。
黄太吉才死没不久,大福晋哲哲还没有嗝屁,在这种情况下,昭陵虽然修的很宏伟,却并没有封死墓穴。
以至于,在这个时间点烧陵的明军,可以轻易的撬开昭陵的墓关。
然后从中抬出了黄太吉的棺椁。
继而,将陵墓中的树木,砍伐一空,一把大火,将昭陵付之一炬。
毁陵之后,朱慈的明军满载而归。
财宝,粮食装载了好几车,浩浩荡荡的准备在济尔哈朗面前返回军营。
是的……朱慈现在入不了沈阳……但同样的,沈阳内的鞑子也不敢出城。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朱慈在外面为所欲为,却无计可施。
明军停了下来。
因为朱慈发现,北城大北地载门之上,济尔哈朗等主要的大臣,还在上面干瞪着眼。
于是乎。
后军把一口棺椁抬了过来,抬到了济尔哈朗等人能够看到的地方。
啪嗒一声。
棺椁落在了地上,金镶银边,上等的檀香木,还散发着一股奇异的幽香。
那么一落下,无疑等于一个巴掌,重重的扇在了鞑清大臣们的脸上。
那一口棺材无疑便是黄太吉的,此时已经被明军翻了出来,放在了众人的面前?
这是要做什么?
这是要当着他们所有人的面,开棺虐尸?
侮辱……彻头彻尾的侮辱,济尔哈朗干枯的老手捏在城垛之上,极力的对自己说,克制,克制。
或许他们猜的不错。
只听到朱慈的一声令下。“开棺!”
明军将士当着济尔哈朗的面,拿着工具,准备撬开棺椁!
8)
………………………………
第一百八十七章 思密达的水军
“朱慈烺!你身为汉家皇帝,竟然擅毁皇陵,如此丧心天良,与那贼匪何异?”
“蛮子皇帝!你如此不顾天道,大明江山必将毁于汝手!”
“毁陵之仇!他日必如数奉还!”
有个大臣大声着,他试图唤醒朱慈内心的良知,旦凡是受过儒家正统教育的人,都不会干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出来。?随{梦}小◢。1a
辽宁皇帝也是当过太子,出阁读过书的人……怎么会如此的恬不知耻。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教育出了这般毫无人品的皇帝?
不过……对朱慈来说,他的字典里存不存在良知,已经很难检索的到了。
这个时候……朱慈考虑的是,为了拿下沈阳,必须极尽一切的手段……在摧毁鞑清大臣的肉身前,先摧毁他们的心智。
总的来说,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就比如那突然送人头的六百八旗步兵。
很显然,便是心战取得的效果。
即使隔着城墙,朱慈也能感觉到大臣们那喷薄而出的怒火。
但是他们的任何呼喊,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什么昭陵不昭陵的,哪怕是他老爹崇祯皇帝,也从没承认过所谓的鞑清,法理上来说,辽东属于他们大明固有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领土。
鞑清鸠占鹊巢,没有任何土地许可的情况下,在大明的领土上盖皇陵,属于私建违章建筑。
……
黄太吉的棺椁被打开了。。。
或是因为过去了很长时间的缘故,本应当存在的尸体味被檀香木的气味掩盖,没有一丝多余的不爽的味道。
棺椁之中,只剩白骨……鞑子对于如何保存尸体似乎并不在行,又或是因为本来密封性就不高的原因。
死了一年的黄太吉,尸体已经被细菌分解殆尽,除了那龙袍彰显着他生前尊贵的身份,和一些价值连城的随葬品外。
便没有更多其他的东西。
朱慈敲了敲棺材。“抬出来……”
旁边的两个士兵一人一个胳膊,将棺材中,黄太吉的尸首给架了出来。
只是……那身子骨已经很脆了。
在抬出棺椁的那一瞬间,黄太吉的脑袋……那已经变成骷髅的脑袋,就那么圆鼓鼓的掉了下来。
在泥土地上滚了几圈后,落到了朱慈的脚下。
“圣上恕罪!”那两个士兵,吓了一跳,赶紧为自己的办事不力,请求朱慈原谅。
“无妨无妨。”朱慈摆了摆手,并没有太过在意,两个士兵这才松了一口气。
下了马之后,把黄太吉的脑袋,踢到了一边,那骷髅头很轻,有些坚硬,但穿着靴子的朱慈,踢起来并不觉得脚疼。
于是乎,想到了某些有意思的事情。
便是用刀鞘在地上画了一条直线,指着这条直线,对着一众将士道。
“听着,每人一次机会,看谁能把这个鞑子脑袋踢的最远,赏金百两。”
此话一出,众人都为之一愣,但很快他们意识到了朱慈话中的分量。
从陵墓中扒来的随葬品可真不少,除了粮食之外,那些金银多不胜数,对于钱财……现在朱慈真心不在乎。
所以拿来以各种理由赏赐部下,只是顺手的事情。
但对于京营的士兵来说,有着这么一个不用拼命就能获得赏赐的机会,那肯定要好好把握。
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一个个来,猴子,你去那边接着,王二,你那些绳子量距离。”
朱慈的命令下,踢黄太吉脑袋的游戏,很容易便展开了。
很快,城楼上鞑清大臣,便看到了这么一个情景……
一个个明军士兵,按照顺序……走到画好的线上,对着黄太吉的脑袋就是一脚,踢的老远。
然后有专门的人拿绳子测量每个人的成绩。
“华九,三丈九,还行。”
“林三,八尺,你这是没吃饱饭么?踢的也太近了!”
“千户,因为小的腿疼,没劲。”
“哪根腿?”
……
噗。
济尔哈朗看到这一切,心中只觉得有股难以舒展的郁结,卡的令他窒息。
捂着嘴咳嗽了一声,竟是在手心里看到了血红之色。
身后又有大臣忍无可忍了。“辅政王!派人夺下太宗皇帝的尸骸吧!不能再让明军如此糟践了。”
“辅政王!”
济尔哈朗,没有说话,他觉得有些眩晕,或是因为这两天经受住了太大的压力下,整个身体都有些不支了。
带着血红的手垂了下来。
那老朽的身躯,竟是摇摇欲坠,即将倒下。
“辅政王!”
大臣们赶紧搀扶住济尔哈朗的身体。
“切不可妄开城门!”济尔哈朗的声音带着沙哑,这是他在被送回府前,交代强调的最后一句话。
大臣们离开了,朱慈的游戏还在继续,最终一个叫做李毅的小伙子以一脚大力抽射,抽出了五丈六的成绩,博得了头筹。
在一众的叫好声下,庄重的接受了朱慈的赏赐。
皇帝的亲自赏赐,让李毅很开心,回家又可以吹一波了。
这个时候的朱慈遥看着城楼,那上面的大臣们已经离开……现在还真不知道济尔哈朗等人的心理面积。
……
回到军营,明军的日常还在继续,行动依然十分复杂,令人摸不着边际。
譬如白天的时候,列阵训练,几欲有突袭攻城的迹象,让城楼上的八旗军戒备警惕,傍晚的时候,又组织着踢……蹴鞠,比武射箭等活动,显得毫无防备。
但无一例外……这种未知的感觉,给了整个沈阳城内的守军一种无形的压力,来自于心理的压力。
直到……五月六日的时候……朱慈觉得是应该给济尔哈朗一个转折点了,虽然仍然没有山海关方面回防的消息,铺垫也做的差不多了,是应该及时收网了,拿下沈阳。
终归是有些想念小萝卜了。
……
在另一方面,经过了几天的航行。
红娘子亲自带领的船队,见到了陆地,根据经验丰富的水手提醒,前方应该是朝鲜……
是的……确实是朝鲜。
当其他人看到朝鲜特有的龟壳小船后,确认了这一点。
朝鲜的船队……令红娘子的兵船警惕起来。
“朝鲜应该是大明的藩属国吧。”红娘子问道。
随行的一个官员,说道。“夫人有所不知,崇祯八年的时候,就已经归附鞑子了。”
听到这么一说,红娘子神情有些紧张起来,那么也就是说,他们有可能遭到朝鲜水军的攻击?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崇祯vs阿齐格
京城。~随~梦~小~说~щ~suimеng~lā
多铎和吴三桂的前锋部的作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之后。
阿齐格的主力大军,却紧随而后的抵达。
这包括蒙古八旗更加精锐的骑兵部队,满八旗的三色重甲步车兵。
当然……作为攻城战的主角。
汉八旗的火炮部队必不可少。
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的大炮早已饥渴难耐了,在北京城下排好了队,整整齐齐,轮番输出。
二百余门火炮,喷吐着灼热的火舌,不断地轰击着北京那高耸的城墙。
整个广渠门,笼罩在一片硝烟弥漫之中。
城墙之上,明军也不是摆设,在将校的指挥下,做着相应的回击。
不断有着炮弹,落入建奴军阵中造成死伤。
亦有炮弹落入城中城墙之上,对,明军也出现不小的伤亡。
在火炮冷凝的间歇期,建奴的弓骑,又冲入了城墙边,明军的火炮死角,抬起弓箭杀伤明军。
当然……明军也会用石头,用火铳回射之。
建奴的进攻节奏,整齐有序,密集高效,不断渗透来的压力,使得城头上的明军不得不每时每刻崩紧神经,不敢有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