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保卫萝卜1644-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奴的进攻节奏,整齐有序,密集高效,不断渗透来的压力,使得城头上的明军不得不每时每刻崩紧神经,不敢有丝毫懈怠。

    以至于连喘息的机会也没有。

    ……

    和沈阳的济尔哈朗相比,王先通此时的压力也非常的大,那是来自建奴一板一眼的攻城压力。

    调兵遣将,列兵就阵,安排后勤补给,被各种琐事操的蛋碎粮绝的王先通,现在深刻体会到了身为一名主将,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多么的巨大。

    他的主帐之中,连王守仁的灵位都请了过来,每天都会祭拜一遍祖宗。

    好似在进行某个仪式,好似在祈祷,请求祖宗将他的外挂给他也下载一个。

    外挂,似乎并没有到手,王先通还是那个王先通,张庆臻还是那个张庆臻。

    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华,但也不会去干什么蠢事,按照固有的套路防守着北京。

    四月二十六日。

    依然是炮火连天的一天,王先通和张庆臻像往常一样,安排着这一天的守城任务。

    这一天,崇祯坐不住了,外面的炮火轰鸣,即使是身处皇宫大内之中,也能听的清楚。

    和扰人清净相比,崇祯更担心京城的安危。

    崇祯思前想后,便是整理好了衣衫,走出了自己的寝宫。

    “老皇爷,您这是要去哪?”身旁的王承恩问道。

    “出宫。”崇祯道。

    “老皇爷,这可使不得啊,宫外可乱着呢,这万一……”王承恩担忧的道。

    崇祯皱着眉头。“忠臣为国而死,将士尽节而亡,寡人又怎能安享宫闱,坐而不见?”

    朱慈在即位之后表现的种种,亦是让崇祯颇有感触,本就刚烈的崇祯,又怎会怕死?他要是怕死就不会留在北京这种随时有可能被攻陷的地方。

    这里可是祖宗留下来的国都,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又怎能退后一步!

    王承恩,是阻拦不住,甚至连谢芳也阻挡不住。

    在建奴入侵的这段时间,锦衣卫也出动协助守城,以至于锦衣卫对于城内的控制,皇城的监视和保护也弱了许多。

    当谢芳接到崇祯离开了皇宫的通报时,实际上已经晚了,没有朱慈的坐镇下。

    有些事情还不是谢芳能够完全坐镇处置的,就比如崇祯老皇帝突然有些任性的出宫玩耍。

    谢芳是不敢轻易的伤到崇祯,只能接受生米煮成熟饭的事实,命人随侍左右,严密保护。

    内城之中,已经全面的戒严。

    除了穿行而过,汇报军情的军士外,百姓们都蜷缩于家中,不敢出门。

    崇祯上了马车,直接扑向了战火最为猛烈的广渠门。

    王先通和张庆臻接到汇报后,有些意外,但还是放下手中的工作,出城相应。

    “恭迎太皇帝大驾!”王先通和张庆臻,向崇祯行礼

    崇祯点了点头。“起来吧。”

    王先通和张庆臻并不知道崇祯这不请自来是个什么意思?或是想要亲自指挥战斗?还是想在这个时候夺回兵权。

    如今大敌当前,京城能够守到现在,完全靠的是,朱慈早前便已经统一的京城人心。

    若是这个时候,再出现任何权力斗争,本就已经趋近崩溃的北京,那将会毫无疑问的立刻陷落。

    崇祯当然知道。

    他带着自己的随从们,只是想着以太皇帝的身份,慰问一番,正在前线作战的将士们。

    王先通等人碍于崇祯太皇帝的身份,只能陪同汇报守城工作的进展。

    ……

    崇祯太皇帝在和王先通等人的交谈中,认真听取了各位将领对于守城工作的汇报,详细的了解了,明军在这些天中浴血奋战,坚守北京的情况后,对大家为国尽忠,奋勇杀敌的行为给于了高度的肯定。

    崇祯太皇帝强调,当前北京保卫战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阶段,广大将士要努力在抵御建奴鞑子的战场上展现担当和作为,继续发扬明军不怕苦,不怕累,敢于牺牲,敢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全力把各项工作落实做好,推动明军高质量完成守城御敌工作。。。

    同时,也要涌现出了一批在战斗中功勋卓著的战士,要在物质上,以及精神上于以嘉奖,充当带头模范,示范作用,共同为大明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

    以上来自于,邸报。民版……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讯。

    实际上,崇祯和王先通等人的会面,远没有那么复杂。

    崇祯只是以太皇帝的身份登临城楼,给守城将士极大的鼓舞的同时,亦是让阿齐格和吴三桂等人知道,他崇祯还活着,并不是像那檄文中所说的那样,被儿子弑父所杀死。

    只这一点,广渠门的炮声熄灭了。

    因为崇祯的到来,两军不约而同的暂时停战。

    当然,阿齐格现在停火是有着某种想法,相比于辽宁皇帝那个突然冒出来的恶心货色,崇祯似乎比较好对付。

    “建奴的主帅何在。”崇祯的声音不大,但架不住身旁太监多,很快便放大声音,向建奴的阵地喊道。

    阿齐格在亲兵的互送下,来到城楼前,与崇祯会面。

    “友邦大清英亲王阿齐格,见过大明皇帝。”这个时候的阿齐格,突然礼貌起来,他称呼崇祯为皇帝,实际上也是对朱慈的不承认。

    当然,他们本来入关打的旗号就是除逆子,扶崇祯,以便减少汉人士大夫们的抵抗。

    不过效果并不明显。

    对于友邦这个称呼,崇祯是嗤之以鼻的,连年的入寇,对大明的创伤可不轻啊,要是没建奴,哪来的加派三饷?没有三饷,哪又会有农民起义。

    “友邦?不过是窃取我朝土地的蛆虫罢了,何以配的上邦字?”

    阿齐格听后隐有怒色,但还是忍了下来。“我大清来此,并非恶意,实在是希望帮助崇祯皇帝匡扶社稷,斩除奸侫罢了。”

    “只要将王先通,张庆臻,范景文等人论罪下狱,斩首示众,崇祯皇帝重登皇位,本王自当引兵而去,希望崇祯皇帝能明白我大清的善心。”


………………………………

第一百八十九章 陷入绝境的北京城

    只要把王先通和张庆臻等人论罪下狱,建奴便会退军?

    哪会有这样的好事。◢随◢梦◢小◢。lā

    王先通,还是张庆臻听后都是心中一紧,如果说用他们的性命真的可以换来京城的安全,他们绝不会贪图性命,苟活于世。

    但是……这很显然,只是鞑子在耍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伎俩,临阵斩将可是大忌,军心晃动之下,京城基本上便成了鞑子鼓掌之下的玩物。

    王先通不聪明,但也不傻,但是他和张庆臻显然有些担心崇祯的智商,如果崇祯头脑发热的同意了阿济格的和谈建议……那就比较麻烦了。

    然而王张二人还是多虑了。

    他们在显然低估了崇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心态。

    听到阿济格的言语,崇祯不禁横眉冷目,勃然大怒。“寡人再不济,又岂能做那宋高!”

    崇祯觉得阿济格在侮辱他的智商,气急败坏的亲自走到一处炮台后,抢过旁边士兵的引信,点燃火炮。

    轰的一声。

    发射的炮弹从阿济格的头顶呼啸而过。

    惊扰了阿济格的战马后,落入了后方的敌阵中,砸死砸伤鞑清军十数人。

    “太皇帝,这一炮实在有如神助!”

    “太皇帝威武。”

    城楼之上,爆发出了一众的叫好之声。

    原本有些疲惫的明军,也因为崇祯的这一炮下,感到了群情振奋。

    一个个受到了鼓舞般的,也开始接二连三的装填着弹药,继续轰击着鞑清军阵。

    事已至此,阿济格不便多言,只得勒回战马,返回本阵之中。

    被人称赞的崇祯有些美滋滋的,看着那一炮下,造成的死伤,竟然有一种兴奋的感觉……但他毕竟是皇家贵胄,不便和士兵一样,亲自操炮。

    过了把瘾,后便把引信还给了身旁的士兵。

    鞑清军的火炮也随之轰鸣起来,砸在城墙之上,如同地震一般。

    坠落下的石子碎屑,就仿佛城楼随时都可以坍塌。

    王先通和张庆臻赶紧护住崇祯。“太皇帝,还是先回去吧,这里太危险了。”

    实际上,崇祯的到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士气,但是王先通作为被朱慈亲命的大将,总觉得在崇祯面前会感觉到束手束脚。

    “报!”

    就在崇祯被王先通等人护送着下了城楼的时候,却突然接到军报,信使骑着马,满头大汗,甚至都没注意到王先通的身旁便是崇祯太皇帝。

    即刻下马回禀道。“侯爷!西直门告急。”

    那一声之下,崇祯和众将都是心中一紧。

    “怎么回事!”王先通也不顾崇祯便在身旁,急忙上前抓住信使。

    “本来闯贼攻打西直门的时候,城墙便已经有些松动。及至方才,城墙便塌陷了一半,碰巧外面的鞑子也看到了,立刻派人强攻西直门,西直门快顶不住了。”

    王先通顿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西直门并非鞑清的攻击重点,而王先通将主要的防御力量都调集在了广渠门。

    这个时候城墙塌陷……简直要了亲命。

    如果西直门被攻陷,守城战变成巷战的话,本来兵力便弱势的京城,基本没有任何活路。

    “惠安侯,你守好广渠门!”王先通对张庆臻命令道。

    “末将听令!”

    西直门的危急,令王先通无暇顾及太多,紧抓时间的他,连身旁的崇祯也只能无视。

    京城的安危是第一要务,除此之外,繁琐的礼节,只能让王先通感觉到拘束和耽误。

    立刻在最为迅速的时间内,抽调了广渠门的兵力,去西直门堵漏。

    崇祯默默的看着这一切,神态上也有些萧索。

    众将简单的施礼之后,便离开崇祯身旁,各司其职。

    孤家寡人的崇祯,在王承恩的搀扶下,返回的皇宫之中。

    听到西直门城墙倒塌的消息,崇祯有些悲观。

    他召集来了周皇后,袁贵妃,和嫂子张皇后。

    在她们的面前……每个人都被赐了条白绫。

    “京城危在旦夕,若京城城破,汝等为皇家女子,却不可为贼所辱。”崇祯叹息道,这是他们作为大明皇室最后的退路和尊严。

    “妾等又岂不知靖康之故,更不会怜惜贱命。”周皇后垂泪道。

    其他女人也感伤的跟着哭了起来。

    清冷的皇宫中,又笼罩在一片,忧郁的气氛之下。

    崇祯不知道大明的命运会导向何处,他看着宫外的天空,带着某种昏黄的色调,有些自嘲般的自言自语。“假若寡人死于此,祖宗又可否原谅?”

    继而垂首。“只是可惜了皇儿了。”

    ……

    西直门。

    突然塌陷的城墙,给了鞑清机会。

    抓住时机的左军统帅阿巴泰,很快调集了重兵猛攻西直门的缺口。

    塌陷的城墙,不足四米。

    又有石块垫路,重步兵木车开路,抵挡了大部分伤害,他们每人背着一个沙袋,在掩护之下,冲到了缺口之处,用沙袋垫起一条直通城内的大路。

    西直门的明军守备力量显然不足,负责防守的游击将军显然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足,在半个时辰之内。

    当第一名白甲拔牙啦便是率先跃入城中,拉开了鞑清军突入京城的战役。

    游击将军的阵亡,更是加速了明军的溃败。

    当王先通命人赶到时,从缺口中涌进来的鞑子兵已经多达数百人,他们试图打开西直门,以便更多后续的大军突入。

    只是却遇到了阻碍。

    只见那原本负责军方后勤的邢氏,却不知怎得充当了西直门的防御指挥,在西直门的守将阵亡之后,把后勤的粮草兵,和收拢来的溃军,整顿一齐,反扑西直门,并及时阻止了突入部的开城行径。

    等待着援军到来。

    “新建侯!先填缺口!”王先通的援军到来,无疑鼓舞了士气。

    而在这个时候,邢氏也清醒的认识到,现在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城墙的缺口,实在太过于致命,那将是撕开整座北京城防的致命伤。

    战斗在西直门内打响,谢芳的锦衣卫也很快加速了战场,生力军的助阵,使得西直门的事态没有进一步的扩大。

    而在这个时候,让王先通想要吐血的是,又得到军报。

    “侯爷!大事不好了!惠安侯被流矢重伤,广渠门快顶不住了!”


………………………………

第一百九十章 京城巷战

    到此为止了么……

    得到广渠门也遭到变故的王先通握着剑的手不觉的有些松动。*随*梦*小*说 。lā

    他的身体上遍布着灰尘和鲜血,胳膊上的伤口在隐隐作痛,但与此相比,更痛的是王先通的内心。

    他恨自己……恨自己没有拯救危难的能力,恨自己辜负了圣上的嘱托。

    “侯爷!”有人喊道,耳旁呼啸而来的刀风让王先通回过了神,那是一名白甲兵,突破重围想要直接秒了王先通。

    但从羞愤中苏醒过来的王先通带着一股无名的怒火,力量和反应在那绷紧的肌肉下,随之暴增。

    直接迎到了那名白甲兵的身前,扭住了他的手臂,扼住了他的脖子,猛的按到在地。

    用尽所有的力气,将剑刺入了他的右眼。

    拔出来的剑扯出了殷红的鲜血和紫色的脑浆。

    王先通抹了抹焦急的面容,将白甲兵的尸体丢在了一边后,向全军呼喊道。“战至一兵一卒,绝对不让鞑子踏入北京一步。”

    在得知广渠门危难之时,王先通真的无计可施了,他就那么些能力,当均势时还能勉强指挥,劣势只能充当一名悍将罢了。

    王先通觉得,今天或许就是他的葬身之日,但是……作为王圣人的嫡系血脉,王先通绝对不愿意辱没了先祖。

    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在王先通的悍勇和众将士的努力之下,勉强的将涌入西直门的八旗兵给歼灭,将其推回了缺口外。

    如今重新修筑城墙已经来不及了,敌军虎视眈眈,派上去抢修城墙的匠户,等于让他们送死。

    而在这个时候,也只能用人,用血肉开筑成抵御敌人的城墙,将敌人阻挡在缺口之外。

    “新建侯,这里交给妾身,您快去广渠门支援!”

    鞑清军对于缺口的攻击没有停止,广渠门面对的可是鞑清军的主力,若是广渠门失守,将比这里更加难以扑救。

    邢氏只是个女子,是朱慈特意调来参政军务的女人,原本王先通还曾怀疑过她的能力,让她负责后勤事务,如今在西直门突遭变故后,邢氏有胆有识的及时遏止住了事态的恶化。

    也让王先通,对邢氏的能力有了肯定。

    她那临危不惧的表现,给了有些气馁的王先通,一定的信心。

    冲邢氏点了点头后,带着已经疲惫不堪的明军重新返回广渠门扑救危难。

    路上遇到了谢芳。

    后者远比王先通更加早的得到消息,他正在城中进行全城动员,将原本分散在各地,进行戒严管制的锦衣卫各部署全部集结起来。

    “扬忠伯!广渠门如何了?”

    谢芳脸色有些难看,心态也十分的焦急。“惠安侯重伤后昏迷不醒,鞑子趁着群龙无首,夺取了城门,广渠门已经洞开,御城的皇卫营正在节节败退。”

    正是因为如此,知道事态紧急的谢芳,也顾不得许多,试图将城内的锦衣卫全员召集起来,支援广渠门的守军,将建奴打回城外。

    这样的消息,无疑又给了王先通的内心重重的一击,他没有再多数什么,即刻带人朝着广渠门赶去。

    路过皇城的时候,又遇到王承恩,他似乎专门等在王先通的必经之路上,在见到王先通后,没有任何内官的架子,小心翼翼的施礼道。

    “太皇帝命咱家相助于新建侯,皇城的宫人愿听从侯爷的调遣。”

    他的身后,领着千余名年轻力壮的大内太监,没有护甲的他们,手里只拿着一些简易的武器。

    “好!”王先通想哭,在这种时候,或许千余名太监并没有任何大的用处,但老皇爷对他表现出来的信任,让心中有种热血在点燃。

    他身上背负整个大明的命运,那是王先通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辜负的啊!

    广渠门外喊杀震天。

    没有主心骨的明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溃败。

    随之而来的是,洞开的广渠门迎入了建奴军的踏入。

    王先通回援了,但是……看起来已经无力回天,失去了城门,京城亦是危在旦夕。

    王先通咬着牙,知道这或许并不可能,但仍然竭尽全力的鼓舞着士气,对将士们喝道。“夺回广渠门!”

    在已经源源不断入城作战的建奴八旗面前,夺回广渠门几乎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但是,王先通别无退路。

    只能用尽一切的力量,死战到底。

    明军在王先通到来后,稳住了阵脚,锦衣卫和太监们一个个加入了战团。

    在这京城,大明最为艰难的时刻。

    原本应当是党争不断,内讧不止的京城内的各个利益集团,在这个时候,面对外敌,竟是不计个人得知的团结在了一起。

    到底是为什么?似乎很难解释清楚。

    也无需要解释清楚……敌人是鞑子啊,就算是杀父之仇也先放下,干完鞑子再说。

    “范首辅家奴二十前来助阵。”

    “俺们是孟大学士家的人。”

    “新皇爱民如子,我等虽为游食,亦愿意舍命报国!”

    王家彦没家奴,一把老骨头了,亲自骑个小毛驴抓个铁锨就跑过来了。

    不断有着义士们加入,帮助已经抵挡不住的明军。

    京城巷战,在二十六日,从白天厮杀到了傍晚。

    没有停息,无数人在这场战斗中死亡,又用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王先通,力气已经枯竭,但仍然咬着牙,坚持不懈,他不能倒下,倒下了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京城被敌人践踏。

    八旗兵太多了,他们的战斗力也十分的强悍。

    战损比在不断的拉大,明军的抵抗力量在不断的消亡。

    鞑清军,推进了一里,但一步一鲜血,他们每踏前一步,也会在英勇阻力的义士面前,付出足够的,惨痛的代价。

    但胜利……近在咫尺。

    明军的彻底崩溃也只是旦夕之间。

    “圣上啊!”不断倒下的将士让王先通心急如焚。

    却在这个时候,突然间听到了鞑清军的鸣金之声。

    鞑清军在退军!

    ……

    没错……战役正在焦灼之时,建奴竟然鸣金退军了!

    王先通和京城内的守军一脸懵逼。

    擦了,这是什么情况?

    谁也说不清楚。

    但是这个时候,却是千载难逢的收复广渠门的时刻!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北京的曙光

    鞑清的退兵,让王先通一度以为是祖宗显灵,圣上洪福的结果。

    他看到了希望,同时建奴的退军也让原本以为要殉国的众人士气大振。

    在王先通的带领下,反扑敌军。

    退兵的建奴,早已没了之前的气势,在明军的掩杀下,又留下了一波尸体。

    只不过,鞑清的退兵并非战败,而明显是一种战略性的撤退,主动放弃不可固守的广渠门。

    在殿后部的掩护下,所有入城的鞑清军有条不紊的全部退出城外,有效的遏止住了因撤退带来的大幅度的溃败。

    但是,对于明军来说,最大的收获不是斩杀了多少敌人,而是重新拿回了,广渠门的控制权。

    不久,王先通踏上城楼之上,还在懵逼于鞑子怎么突然退兵的他,抬眼看到远方竟然出现了交战的迹象?

    鞑子正在和某军扭打成一团?

    援军?王先通意识到了鞑子退军的根本原因。

    援军离得的有些远,很模糊,不知道是哪路勤王师。

    王先通还有望远镜,这东西在侦查方面确实非常好用。

    很快对准了远方。

    从那战团之中,找寻援军的旗号。

    首先看到得是,馬,秦,两个字。

    这已经足以让王先通知道出现的部队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无论是大明,还是建奴,亦或者李自成,张献忠,恐怕没人不知道秦良玉的大名。

    称她为大明第一女战神亦不为过,战功卓越,忠心耿耿,受到的恩隆无以复加,名声响亮的,哪怕是当朝大员见了,也必须礼遇有加。

    很显然,那一支军队是来自于石柱秦马两家的勤王军,就是不知道秦良玉在不在。

    如果她本人在的话,让她负责京城的协防,那么肯定比他王先通做的更好。

    甚至于说,为了京城的安危,王先通把主帅的位子让给秦良玉都完全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