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保卫萝卜1644-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派了一部分的八旗守军,随同押赴沈阳。

    他们的行进速度并不快,按照以往的经验,估计会在十四日左右将俘虏带至沈阳。

    不过在五月初十的时候,已经进入了辽东的朴格昌等人,却听到一个令他极为惊悚的消息。

    他的目的地沈阳……被破了,被明军破了,城内清虏官民,俱被屠戮殆尽。

    目的地没了,现在该怎么办?!在线等!急!


………………………………

第二百一十章 受困的高杰

    对朱慈和明军来说,干翻了沈阳,屠杀了鞑清无数要人的他们,如今所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跑路。

    多尔衮的援军肯定已经回援,无论从蒙古,从山海关都是死路一条。

    只有经海路返回山东一条路径,也是最安全的方案。

    这一切都在之前和李岩交代好了。

    在离开沈阳后,便直接扑向南方。

    不知不觉间,离开京城已经近一个月,天知道京城那边成了什么样。

    但为了打残鞑清的朱慈,可谓是孤注一掷,以身犯险的完成了这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战略目标。

    死在这里肯定不合适。

    朱慈要活下来,一定要返回京城。

    五千人的队伍,打完沈阳,清点人数后,已经不足四千人。

    既有战死沙场者,也有受伤之后医治无效而死的人,还有一部分……失踪了。

    战死的人,简单埋葬祭奠凭吊。

    至于失踪的人口,或许只是和大部队走散了而已,却不得不留在辽东,难以寻觅。

    这其中就有张文懿和他的十几个小伙伴。

    那天晚上,他们受命假装逃兵,实际上约定在沈阳以西三十里处集结。

    但是……不知道怎么的,他们到了约定地点后,却始终等不到其他约定集结的兄弟。

    直到大队的鞑子军从他们身边经过,张文懿等人找到附近的汉人打听,他们实际上已经跑出了五十里地。

    再返回沈阳,更见不到圣上和明军的身影,尴尬的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要不投降鞑子吧。”

    有人提议道。

    回答他的是几把刀子呼到了他的脸上,毙命当场。

    显然,张文懿等人即使联系不到大部队,对于圣上的认同感,以及对于大明的归属感,让他们根本无法做出投降鞑子的举动。

    但是……现在怎么办?找不到大部队的他们茫然失措。

    也不知道谁突然提了一句。“要不咱们落草吧。”

    这似乎是个好主意,总比投降鞑子,或者自杀之类的提议要靠谱一些。

    ……

    除了失踪的这一小股明军之外,还有一股明军,失踪于沈阳以南的地界。

    追击顺治一直没有消息的高杰等人。

    直到朱慈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之力的拿下了东平城,才得到他们的消息。

    本来朱慈还以为是因为沈阳城陷落的原因,让东平城内的守军都不战而逃。

    在打听后得知,城内的守军,都如同疯子一样跑去了南边的平顶山围困一伙明军。

    据说,那伙明军手里有大清的小皇帝,旦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一点,只要能够将小皇帝救出,功劳大大的有。

    想着飞黄腾达,保驾有功的他们,根本不会在乎一个座东平城的得失。

    那么,事情就摆在面前的,几乎毫无疑问的是,那伙被围困的明军,正是高杰一伙。

    高杰一伙在遁入山中之后,已经精疲力尽。

    孤立无援的他们,深感绝望。

    昨天高杰头脑发热的强追顺治之后,就已经决定不见棺材不落泪。

    在东平城下靠着一番武勇,强行追至城下,又在守军的眼皮子底下,追上了没能及时入城的侍卫们,拿下了鞑子小皇帝。

    这份功绩,连高杰自己都觉得大的离谱。

    上次的伤还没好透,又中了几箭,此时高杰躺在山坳之中,看着周围疲惫的兄弟,以及那个被塞了臭鞋呜呜想哭哭不出来的顺治。

    高杰觉得他这一生,简直就是一个传说,先是逮住了李自成,现在又拿下了鞑子小皇帝。

    跟着圣上出生入死至今。

    这赚下来的功绩,恐怕再难有有人在他之上了,即使接下来什么都不做,应该也足够荫蔽子孙好几代了吧。

    真的有些累了,失血过多的高杰很疲惫,他想起了邢氏,虽然他总是想着在外面拈花惹草,虽然他总是对邢氏的家教颇有怨言。

    但现在的高杰还是觉得,自己似乎也离不开那个女人,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爱吧。

    “兴国公,鞑子又喊话了,他们说……”下面的士兵言道。

    虚弱的高杰摆了摆手,示意他别说了,即使不再听下去,也知道那些鞑子们想的什么。

    他们肯定又在说什么,交出顺治,给他们活路之类的话。

    相信的人才是傻子。

    “兴国公,小心。”士兵们看到高杰挣扎着想要起身,赶紧搀扶。

    身上还在汩汩的渗透着血,呼吸都带着急促。高杰道“坚持住,圣上肯定会来救咱们的。”

    这样的话,或许只是安慰,给那些处于生死线上的将士们一点微不足道的希望,但这足以给于这剩下的几十个困守此地的明军,最后一丝战斗下去的勇气。

    “鞑子又登上来了。”

    “把那小皇帝抬出去。”

    实际上,围困高杰的鞑清军,是高杰的数倍之多,正常情况下,高杰的这点人,足够被夷平无数次了。

    也正是因为依靠着顺治小皇帝作为人质,才让投鼠忌器的鞑清军,一次次无功而返。

    防守到了现在。

    只是即使如此,为了邀功请赏,鞑清军仍然毫不放弃,而高杰的这些人也实在精疲力尽,在这样下去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高杰拿圣上的大军来激励士气,而他本人实际上是不确定圣上的大军,到底会不会来到此地。

    虽然问过很多次,但圣上实在没有提及,在攻陷沈阳之后,如何返回京城。

    以至于现在想来,接下来大军将向哪个方向行进,难以预料。

    但是……总归不能放弃,实在坚持不下来,那也只能战死在此地,说起来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至少鞑清的小皇帝肯定会陪葬。

    至少京城的邢氏,和他的儿子高元爵肯定会得到圣上的优待,那似乎就够了。

    在惴惴不安下,度过了第二个夜晚。

    五月初九的时候。

    朱慈的大军抵达永平后并没有多做停留,顺带着干掉了见到的鞑民后,火速驰援平顶山。

    幸好,平定山距离东平并不远,半天的功夫便看到了那平顶的小山。

    还有山下那有些慌乱的鞑清军。

    “一个不留。”

    即刻便向其发动了攻击。


………………………………

第二百一十一章 辽东追击战,朱慈vs多尔衮

    几乎困守了近一天一夜的高杰等人,在此时此刻终于看到了希望,远处的喊杀声惊醒了山中的众人。

    最后看到友军在击溃了敌人,登山接应后,所有的明军将士,激动的都要哭了。

    山下的八旗兵一触即溃,清剿起来毫无压力。

    于此相比,朱慈更加担心的是高杰的安危。

    紧张的在山下等待。

    直到高杰被从山上抬了下来,浑身是血的他已经连站起来都是困难。

    除了高杰之外,朱慈还看到了那个还穿着龙袍的小男孩。虎头虎脑的,脏兮兮的小脸上,眼神中写满了恐惧之色。

    虽然是个正太,不过朱慈并没有任何可怜和爱护他的意思,直接抓了过来,举起后,猛的摔在地上。“为了此子,几欲损我一员大将!”

    被摔的顺治在地上哇哇哭泣。

    重伤的高杰见到后十分感动!圣上这是把他的性命看的比敌酋还重要啊!

    等等,为什么总感觉这一幕在哪里见过,莫名其妙的熟悉,幻觉么?

    “兴国公之功,朕深以为慰,明存一日,尔之子嗣无忧。”

    高杰似乎便是等的朱慈这样的许诺,在听到之后便是谢恩。

    为帝王家战死沙场,不就图个功名利禄,让自己的后代能过得舒坦一些么。

    无论是运气也好,武勇也罢,高杰在这段时间所斩获的功勋,都有些逆天。

    如果没有更加逆天的朱慈,以高杰的这番作为足以功高震主。

    治世之中,需要的是高居庙堂的皇帝,哪怕是个吉祥物,天天戏玩后宫都无所谓。

    但乱世中的皇帝,如果没操刀子自己干的气魄,下面的大将也不会心服,更加无法像高杰这般舍身效命,为了功劳完全放纵自我。

    所谓的荫蔽一孙,直到后世仍然是大部分人的奋斗目标,和至高的欲望。

    实际上……贯穿了封建时代的世袭制度真的消失了么?

    如今的大明正在急救室里抢救,该保留的仍然需要保留。朱慈可不会学王莽一样,脑残的把所有后世的东西都生搬硬套在这个年代。

    除非他真的不像活了。

    像世袭爵位等事物,仍然要作为将大臣将军们绑定在大明这艘船上的绳索,并且作为一根棍子上的胡萝卜,吸引着他们为了大明而向前奔跑。

    ……

    顺治被抓住了,和东莪格格一起被收押看管,两个小屁孩,一见到就抱头痛哭。

    他们怎么说也是堂姐弟,互相认识的他们,在面对一个个凶恶的明军叔叔们,害怕的不要不要的。

    整个沈阳都无一活口,唯独这两个小孩被留了下来。

    作为这一次的战利品,准备带回中原,没杀他们并非同情,而只是想要榨干他们身上的利用价值。

    若是觉得他们没啥大用了,他们也不会见到第二天的阳光。

    ……

    十日的时候,便已经得知多尔衮已经亲率一股轻骑兵,开始从沈阳出发,朝着朱慈退兵的方向追击而来。

    这让朱慈稍微有些意外,朱慈没想到的是,多尔衮竟然亲自返回,也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出击的如此果断。

    如此看来……多尔衮的气魄与胆识,绝非济尔哈朗能够相提并论。

    实际上朱慈也想,如果当时戍守沈阳的不是济尔哈朗,而是多尔衮本人,那么他的计策还能不能凑效?

    总之,如今多尔衮轻装奔袭的人数并不多,战斗力也很保守,但是,作为正史之中,戡平乱世的最后赢家,朱慈绝不可能小视这个敌人!

    朱慈并不打算和多尔衮过多的纠缠,如果可能得话。

    那么问题来了。

    问:朱慈8号上午从沈阳出发前往镇江,多尔衮9号下午开始带人去追击朱慈,已知朱慈的行军速度为50里/每天,多尔衮的追击速度为70里/每天。

    从沈阳到镇江,一共480里地。

    请问……朱慈在抵达镇江前,会不会被多尔衮追上,如果会,请问在几号会被追上?

    现在的朱慈,对于那句名言深有体会,真是学好数理化,穿到哪里都不怕,说的真对。

    微积分,柯西不等式,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等等公式套上去之后。

    得出的结论是……会。

    并且在13日左右彻底追上朱慈的明军。

    实际上,或许是拟定的参数和实际有所出入的缘故,在十二日的时候,多尔衮的军队就已经追到了朱慈的屁股后面,两军最接近的时候,甚至不到十里的路程。

    面对如此的严峻形式,朱慈并没有变更原本的行军计划。

    无论是行军的速度,还是行军的路线,都没有任何改变。

    一来,经过了无数战役的明军已经疲惫不堪,后军中的大量的伤员,等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朱慈的明军想快也快不起来。

    二来,如果表现的特别的惊慌,很容易让多尔衮的抓到可乘之机,随之而来的猛攻,将会让朱慈的明军万劫不复。

    伤员是万万不能丢下的,那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为了大明付出了鲜血和肉体的代价,感情上无法割舍。

    更何况理性上来说,丢下伤员,无疑会让全军寒心,朱慈所凝聚全军向心力也随之崩塌。

    当然,从各方面的情报显示,多尔衮带队奔袭而来的部队,人数并不多,兵种也是单一的骑兵。

    如果两军正常开战,朱慈有把握在付出一定伤亡的情况下,吃掉这股追击的敌人。

    但,朱慈并不会那么做,他知道多尔衮也不傻,多尔衮也一定估算到了双方的力量对比。

    他肯定并不会直接正面开战,

    如果朱慈直接调转矛头,迎上多尔衮的追击队伍,最大的可能,便是多尔衮直接后撤避敌不战。

    这一来一回的结果是会让朱慈拖慢行军速度,并且疲于应对。

    主场在多尔衮手里,时间的推移对鞑清的追击部队十分有利。

    多尔衮之所以敢带这么多人来追击朱慈,并非是头脑发热,并非是因为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他想以此来达到给朱慈压力的目的,最终通过有利的时间,寻找空隙,将他朱慈留在辽东。

    现在……朱慈面对的是,从穿越至今以来,最为狡猾的对手。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朱慈和多尔衮

    五月十三。

    朱慈和屁股后的多尔衮的追击部队,距离镇江也不过是二百里地,正常行军,三五天便可抵达。

    此时的多尔衮仍然沉浸在悲痛之中,大玉儿的死,对他的打击直到现在也难以忘怀,坚毅的面容中,不知不觉的增添了几缕皱纹。

    他想起了和大玉儿的往事。

    那一年,那个小姑娘只有十三岁,穿着淡红色的小袄,骑着雪白的骏马。

    在草原上驰骋,踏过的土地盛开了鲜花。

    清爽的笑声,若那天籁之音,流淌而下,沁入他的心脾。

    她每一次的微笑,都如同那月亮绕着轨道,在他的周围闪耀。

    让他的世界神魂颠倒。

    那一刻,多尔衮就觉得自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女子。

    然而,黄太吉那老狗,实在恬不知耻,一大把年纪了,硬生生的啃下了这口嫩草。

    多尔衮只能将这股初来的感情,深深的埋藏在了心里。

    直到那一天,他们共同射中了同一个猎物,当他们四目相对的时候。

    多尔衮终究是意识到,哪怕那个女孩已经成了自己的嫂子,哪怕他已经不再是那草原上的明珠,他对这个女孩儿的爱,仍然难以熄灭,并不断的蚕食着他那颗柔软的心。

    “衮,不知我们这样还能蛮过多久?”

    “玉儿,快了,不会多久了,等那老狗死了,就再没人能够妨碍咱们了。”

    ……

    “衮,这是你的孩子。”

    “不……这是我们的孩子。”

    一串串记忆的碎片在多尔衮的脑海中翻过,那些往事,那些笑靥,那逝去的幸福,如今都已经彻底破碎。

    破碎后的画面,是盛京之中滔天的大火。

    在那大火之中,他仿佛看到了他的大玉儿在痛苦的哀嚎。

    而那辽宁皇帝的如同恶魔一般,在大火,与大玉儿的痛苦哀嚎的背景下桀桀怪笑。

    他的萝卜没了……

    桌子被掀翻在地,桌子上的书籍触碰到了照明的油灯,燃起了一团火焰。

    多尔衮已经双眼布满了血丝。

    这一次,他追击而来,实在是因为咽不下这口恶气,如何能如此轻易,放走吃干抹净的明军离去?

    当然,他也很清醒,并没有冲动的一股脑猛攻过去。

    实际上,他已经听取了逃脱的盛京守军的汇报。

    得知了整个盛京之战的全过程。

    以自己做饵,诱使济尔哈朗开门的计策,这股魄力,已经绝非一般皇帝能够干的出来。

    那个辽宁皇帝的实力,再如何不服气,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智谋。

    或许战胜李自成,实在是因为李自成太过于垃圾。

    但同样的,多尔衮觉得,如果把他放到辽宁皇帝所处的位置。

    他既没能预料和想到暗度陈仓的战略,也无法利用区区几千骑兵轻易的洞开盛京的大门。

    这样的对手,实在是让他觉得是一种挑战,是他掌管两白旗以来,所遇到的最大的挑战。

    怕了?那到还不至于,多尔衮觉得,这一次的失败,还是太过于轻视对手,只要沉着冷静,再不犯二,哪怕辽宁皇帝是诸葛再世,也绝不可能再从他的手里讨到便宜。

    “明军在高台沟外扎营,未有异动。”不断派出的探马向多尔衮汇报着明军的动向。

    “嗯。”多尔衮点头,表示知道了,让其退下。

    除此之外,更没有其他吩咐。

    “摄政王,要不袭营,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何洛会提议道,何洛会的家里人被屠了干净,对于明军,他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恨不得直接一马当先,将那群杀他全家的罪魁祸首,彻底歼灭。“营中将士怒火难平,斗志高昂,深恶明军,若挟此势攻之,定能旗开得胜,将其歼灭于辽东之中。”

    多尔衮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干明军他也想啊,但多尔衮还是有理智的人,做事无脑冲,那是豪格的性子。

    “不必,明军必有准备,袭之无益。”

    到了他这种境界的人,显然眼光不会看的这么低。

    辽宁皇帝撤往南方,恐怕已经想好退路。多尔衮几乎完全可以确定的是,镇江一带,肯定有大船接应。

    他可不觉得,辽宁皇帝是那种,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的主。

    “可是……”

    “不必可是……派人去明军军营,传本王话给那蛮子皇帝。”

    ……

    高台沟外。

    明军按部就班的扎营歇息,生火造饭,除了正常的警戒,和不断派出探哨之外。

    明军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多尔衮的跟随,有太大的举动。

    高杰浑身是伤,伤情还是比较严重的,甚至连站起来身子都有些困难。

    不过从沈阳顺便掳掠来的一些草药,暂时稳定住了他的伤势。

    毛龙儿亲自把刚煎好的药,送到高杰面前,令后者感到十分的受宠若惊。

    “皇妃娘娘这总是来后军这种污杂之地,实在有损凤体。”看护高杰的亲兵接过了汤药后,高杰说道。

    大概是从沈阳离开之后,她和皇上发生的那点破事,竟然被全军都知道了,以至于,现在走到哪里……其他人都会恭敬的叫一声皇妃娘娘。

    虽然说,每次毛龙儿,总会很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脸红着,但是……心里头却是忍不住的有点暗爽。

    这么说来,上一次好奇的闻了下那股香味,也并非什么坏事。

    从那天开始,圣上倒也没有再次碰她的意思,不过……毛龙儿觉得,她和圣上的距离已经很近很近了。

    她经常来后军之中帮忙,也是圣上的意思,后军中伤员众多,仅仅靠着几个略懂医术的人照料,还是不够。

    这或许是他作为一个女子,唯一能帮的上圣上的事情了。

    从后军中,返回主帐,便又看到朱慈正站在帐外,看着星星点点的天空发呆。

    “兴国公如何了?”

    毛龙儿没看到圣上的回头,却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她回来了,是自己的脚步声太大,还是因为……直觉?

    “兴国公胸伤难愈,即使好转,以后恐怕气力难支。”

    “哦。”朱慈回道,算是知道了,这种情况下,以后的高杰恐怕很难再上马驰骋了,说起来倒是不小的遗憾。

    “龙儿,记得你说过,你的家便在镇江吧。”

    8)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慈的回复

    “回圣上,臣……妾家却是在镇江城外,家父身有顽疾,不便渡海回乡,便在附近安置为家。”

    “亦有忠于祖父的辽东兵卒,不愿为鞑子卖命,与家父一起垦田为民。”

    “这个你拿着。”听完之后,朱慈将一份金黄的卷轴,递给了毛龙儿。

    那是圣旨……毛龙儿虽然从没见过圣旨,但没吃过猪,也见过猪跑。

    至少圣旨那两个字,她还是认识的。

    圣旨的轴是玉轴,纸张是名贵的绫锦蚕丝,低调奢华,极有内涵。

    朱慈当然没可能随身带着圣旨玩,空白的圣旨材料是在沈阳皇宫中缴获的,规格上和大明的圣旨出入不大……只要不是强迫症患者,应当不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在其上写上朱慈要写的内容,再加盖他的私人玺印,那就是……属于他的圣旨。

    “这是……”毛龙儿没搞明白,接到着圣旨却有些颤抖。

    “这是大明欠了毛将军十五年的债。”

    死去良将,无法复生。

    但该归还的东西,总是要偿还,朱慈既然做了皇帝,接下来崇祯手中的烂摊子,对于前朝之中遗留下的错事,当然要一力承担。

    如今见到了毛文龙的后人,为其平反昭雪,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大军不日便至镇江,即将渡海而归,毛家赤忠,无可厚非,朕本欲亲自登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