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保卫萝卜1644-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丫撬畲蟮募蕖

    说实在的,如今他手上没有太多的筹码。

    如果想要换回福临,这些还远远不够,甚至于说……

    多尔衮似乎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往向远处的鸭绿江,江的对岸依稀可……辽宁皇帝要是直接钻入了朝鲜又该如何?

    虽然,他们大清已经征服了朝鲜,但是对于这个小弟,会不会突然跳反的帮助原本的宗主国,多尔衮不得而知。

    而在这时候。

    多尔衮看到了城楼上一抹熟悉的身影。

    那是福临。

    被辽宁皇帝提了起来,带着哭腔的朝着多尔衮用满语喊道。“额齐客,额齐客。”

    猛然间看到自己唯一儿子的痛苦呐喊,多尔衮的心都要碎了。“皇上莫慌,臣多尔衮一定会救出皇上!”

    “朱慈烺!”多尔衮咬着牙狠狠地瞪着朱慈。

    而后者完全不当回事,给多尔衮看过一遍福临之后,略带着笑意的望着城下的多尔衮。

    “怎么你很痛苦么?摄政王?”朱慈无不戏谑的揶揄道。将福临像垃圾一般丢到身后,靠在城垛之上,玩味的欣赏着多尔衮的表情。

    “为什么如此在意这么一个小皇帝,还是……说,其实他就是你的儿子?”

    朱慈不过是半开玩笑,福临是多尔衮儿子的事情。基本是野史记载,做不得真,如此问,不过是想着调戏一下多尔衮罢了。

    不过当朱慈问完此话后,竟然先是注意到多尔衮惊愕的表情,一般在心理学上,这样的表情,代表着被突然说中心中秘密的惊慌失措。

    朱慈的笑容瞬间凝固了下来,他回头看了眼倒在地上哇哇哭的福临,恍然之间,莫非是偶然之间发现了某件不得了的历史大秘闻?

    至于城下的多尔衮,再听到朱慈突兀的问他福临是不是他儿子,当时就慌了神。

    擦了……福临的秘密只有他和大玉儿知道,这辽宁皇帝深居庙堂!如何能知道这件事情?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二百二十章 苦尽甘来的鳌拜

    当时朱慈这么一问,毫无心理准备的多尔衮都吓了一跳。

    但这也只是瞬间。

    当周围的八旗子弟在偷笑。

    当他们在私下里指指点点的时候。

    多尔衮老脸一红,很快做出了反应,既不否认也不承认的对朱慈道。“没想到大明天子,竟是如此无中生有之人,凭空捏造臆想,真是辱没了大国的斯文。”

    话是这么说,多尔衮却心里激荡难平,这辽宁皇帝的消息也太他妈灵通了吧,难道是那东西厂的番子混到了宫中,偷听了他和大玉儿的说话?

    不……绝不可能,大明的厂卫早被崇祯自戳了双眼,根本不可能如此无孔不入。

    但之前多尔衮可是听说,辽宁皇帝曾在城楼之下,揭开过洪承畴和大玉儿的密事。

    那可是黄太吉为了劝降洪承畴使用的美人计,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如果说那件事情,可以用传闻得知,那福临是他儿子的事情,又怎么会被辽宁皇帝知晓,想象都有些后怕,那个站在城楼上的少年,似乎不仅仅是一个皇帝,总觉得他……要比想象的还要让人捉摸不透。

    ……

    与此同时的沈阳之中。

    鳌拜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打了喷嚏,搓了搓鼻子。总感觉有人在骂他一样。

    这些先不管,此时的沈阳已经一片狼藉,凡是返回此地的八旗兵不得不开始为辽宁皇帝擦屁股,收拾这破财的都城。

    家里人死了,鳌拜很悲伤。

    但大玉儿也死了,鳌拜倒是松了一口气。

    奶奶的,那女人终于死了,他鳌拜终于可以脱离苦海了,恢复自由了!呜呜呜。

    提心吊胆的鳌拜每天都怕他和大玉儿那点事情暴露,如今死无对证,再也不必被她胁迫,能不高兴就怪了。

    小皇帝也不在了,也是好事,鳌拜从不指望自己的后代能窃取皇位,他现在又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人物,更不是什么顾命大臣。

    头顶上的多尔衮和阿济格都是狠人,要是发现一点他和大玉儿的破事,他这小命活不过第二天。

    终于不必瑟瑟发抖的活着了,这悲伤夹杂着狂欢,这痛苦裹挟着喜悦,回到沈阳的鳌拜痛并快乐着。

    在沈阳城内,鳌拜见到了豪格,两个人相互闲聊了一番目前的局面。

    “摄政王去追蛮子皇帝了,不知道能不能夺回皇上。”豪格道。

    “这也说不准。”鳌拜摇了摇头。“万一把蛮子皇帝逼急了,蛮子皇帝把皇上……”说到这里,鳌拜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总之皇上是凶多吉少啊。”

    “若是皇上有难,恐怕摄政王会继承大统了吧。”豪格随口叹道。

    他已经被多尔衮干成了傻逼,基本上挂着名字,在朝中无权无势。

    不过多尔衮当摄政王可以,要是称帝,想艹他的人……还是挺多的。

    比如鳌拜,乃是堂堂的镶黄旗总瓢把子,当初亦是支持豪格上位的大臣。

    “大清的江山是先帝打出来了,无论是谁当皇帝,必须是先帝的子嗣方能服众。”

    这是鳌拜的态度,虽然没说清楚,但现在很显然,黄太吉的儿子们,基本上该没的都没了,福临被带走,硕塞战死沙场,其他的子嗣都在盛京之役(明廷称之为沈阳大捷)中被干翻了天。

    现在也就剩下豪格一个独苗苗,如果福临救不回来,又要偏执的选黄太吉的儿子当皇帝,虽然豪格挺废物的,但也只能如此将就一下了。

    有点废物的豪格,实际上是眼前一亮,他表面上谦虚的背后,是因为他爱面子的性格,推脱一番罢了,真以为他不想当皇帝?

    他只是希望其他的大臣能够强行把他按在皇位上,最终让他勉为其难的接受。

    这样得来的皇位,更加正一些罢了。

    自从失势以来,豪格也受够了,如果再给他一个机会,他绝对不能再傻了吧唧的把权力送给多尔衮。

    当然,在盛京之役的震撼力还没有向四周散播影响之前,也只有豪格个鳌拜两个人,在考虑接下来的皇位问题。

    只是感觉,摄政王多尔衮,应当不会轻易的接受让豪格来当皇帝吧。

    在另一方面。

    镇江的多尔衮,显然在骂街方面的天赋,是干不过辽宁皇帝的。

    在朱慈连番的言语刺激下,多尔衮虽然还是很有涵养的没有发怒,但是……心里面已经不知道把朱慈煎炒烹炸了多少次。

    但想想是没用的,看到辽宁皇帝在镇江里面上窜下跳,他又奈何不了,多尔衮还是瘪了一肚子火。

    朱慈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浪费在多尔衮身上,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比如当着多尔衮的面,对镇江城的鞑子进行血腥屠杀。

    杀完的尸体,直接丢到城外,让多尔衮去收尸。

    屠杀的事情。基本不玩朱慈去吩咐,下面的人,早已经驾轻就熟,业务熟练。

    该杀的杀,该剐的剐的。

    没有任何应该说的废话。

    多尔衮见过了,实际上有些失望,传说中为鞑清定鼎天下的多尔衮,竟然只是一个一米五的小矮子,就好像和倭寇杂交的品种一样。

    朱慈不是以貌取人的人,但多尔衮的外貌实在太过于惊人。

    实难和某部剧的多尔衮对应起来。

    ……

    城内,杀戮还在继续,朱慈带着毛龙儿亲自接见毛承训和刘兴义,对他们的义举表示赞赏。

    刘兴义也因为着他的反正,家室得以保全,这一点让刘兴义终于放下了心。

    虽然朱慈对于曾为鞑子效力的刘兴义,并不怎么喜欢,但是……有时候对于立了功的降将还是应该拿捏好轻重,该给的好处,还是要有的,比如给他些金银赏赐,无关紧要的闲职,随便赏点,给天下人做个表率。

    要不然,没人投降,见人就死磕,朱慈的头都得磕破。

    以后不重用就行了,翻不起来什么浪花。

    毛承训见到朱慈本人后,那是老泪纵横,想想有生之年,竟然能面见皇帝,这也是难得的鸿光。

    尤其是看到毛龙儿随侍左右,更是安心了许多,他们家也是出皇妃的人了,要是被钱塘老家的人知道,他们又会怎么羡慕。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二百二十一章 干他丫的棒子

    “毛公要留在辽东?”

    听说毛承训不打算跟随大军撤退,朱慈惊愕之余,也有所心理准备。

    在来此地之前,就得知毛承训的身体状况不佳,估计是因为晕船的原因,根本无力坐船长途远航。这也是毛家人大多跑回了浙江,而只有他们留在此地的原因。

    朱慈想的是如果毛承训实在坐不了海船,最起码将其安置在朝鲜中,被扫平后的朝鲜至少应该比辽东安全的多,不过毛承训似乎连朝鲜也不愿意去。

    在他决定充当内应,为朱慈献上镇江的时候,便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低垂着头无不感伤的道。“草民身体不便远行,十余年来苟延残喘于鞑子之下,实在于心有愧。”

    “与其在颠簸中困苦而亡,不如留于辽地,战死沙场……还望圣上成全。”

    朱慈听后,看了眼身边的毛龙儿,见她也是望了过来,四目相对下,饶是朱慈做事向来果决,也难以下决定。

    以至于默默地不知道该如何恢回复毛承训。

    毛承训继续道。“家父含冤而死!如今承蒙圣上隆恩,沉冤得雪,承训图求见得家父,将此喜信报于忠魂!”

    “只求圣上照料草民家人,则草民死亦足矣。”

    十几年来,被病痛折磨的毛承训,也想开了,人总是要死,而他的念想都已经完成,现在基本没有任何的留恋。

    毛承训潸然泪下,被朱慈亲自扶了起来。

    即使是铁石心肠般的人物,也不禁被毛承训的执着所感动。

    毛龙儿已经忍不住和自己的爹跪在一起相扶而哭。

    至于朱慈,总感觉不那么好受,走出将军府,出门透气。

    外面,有人来报。

    “圣上,在城内的牢房里发现三个人。”

    “三个人?”朱慈皱眉,如果只是三个普通的罪犯,都不用朱慈过问,手下的人直接帮他们超度升天。

    显然是三个特别的人。

    三个人很快被带了上来,两男一女,女的穿都穿着一身囚服,不过看起来都遭到过严刑拷打,遍体鳞伤。

    被抬上来的时候,连话都说不出来。

    “圣上……圣上……”红娘子,袁枢和戚宗明在见到朱慈后,哭成了泪人。

    连日以来的折磨早已让他们对死都是一种渴望,先是被棒子俘虏,而后听说沈阳被破后,棒子不敢去沈阳,便将多余的水手杀害,只剩下他们三个有些身份的人,回交给佟六十手里。

    本来都以为死定了的他们,如今在看到了明军将他们解救出来,那种激动的情绪,远不是其他人能够理解的。

    “你们是李岩派来的?只剩你们三个了么?”朱慈看着被其他士兵架着抬不起身子的三个问道。

    这么一问,三个老大人哭的更厉害了,原原本本的将他们率船队而来后,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哭诉给了朱慈。

    朱慈默默的听着,大致上了解了目前的状况。

    “圣上,臣等失船,陷于贼手,罪该万死。”

    如今没了船,他们已经没有能力接应朱慈返回山东,虽然被救,三个人亦是惶恐不安。

    不过对于朱慈来说,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船是死的,人是活的,还能被困死不成?

    “朝鲜无恩,数犯天颜,若不惩戒,大明颜面何在?传朕军令,聚集大小船只,不够伐木造筏,准备渡江,干他妈的棒子!”

    顺便攻打朝鲜的想法,朱慈早就有了,只不过现在才正式的提了出来。

    红娘子等人亲耳听到朱慈的话后,竟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不过话说回来,圣上最后一句话有点……怪啊。

    不但爆了粗口,并且还有一个陌生的名词,棒子?

    棒子是什么意思?完全母鸡,不过阅读理解能力很强的袁枢,还是能够通过上下文间的语境得出,棒子肯定指的是朝鲜人。

    但是为什么圣上会叫朝鲜人棒子?又是从什么样的典故里得来的,翻阅了脑海中各大典籍的袁枢,实在没有找到相应的出处。

    圣上大才啊!懂的典故连他都不知道。

    此时的朱慈,果决霸气,那浑身上下,都好似冒着璀璨的星光。

    三个人都不得不倾服在这种光芒之下。

    抬手灭闯贼,覆手破鞑寇,这才是真正能够拯救大明于危厄的帝王啊!

    简直就是救世主的存在。

    不服不行。

    镇江城内,明军的粮草还算充足,所谓的充足,指的是,只要粮食够吃三天以上,那就不算事情。

    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镇江城南是水门,直通鸭绿江,能够渡海的大船都已经被佟六十毁掉,只剩下一些吃水较浅经不起风浪的小船,渡海做不到,但渡过并不算太宽的鸭绿江还是轻而易举。

    加上明军将城内的木质房子都拆了造船,经过三天的时间,在江边已经聚集了数百艘小船。

    五月二十一日,伤员先行,分批次渡江而去,主力军殿后,将剩余的木材,城中的火药,聚集在城中的要道之处,纵开一道道火墙,掩护最后的撤离。

    当多尔衮闻讯赶来的时候,面对的是火光冲天的镇江城,大火之下,急忙扑灭,当他的人越过了火墙,却只看到明军已经是渡江而去,远远的似乎还能看到辽宁皇帝的身影。

    多尔衮眼光微闪,辽宁皇帝果真是去了朝鲜,那么接下来……已经没了追击下去的必要,万一朝鲜人真的倒向明军,他的人无脑去追,无疑等于送菜。

    在朝鲜内,辽宁皇帝会有怎么样的命运,已经不是多尔衮能够预料的了。

    现在必须要做最坏的打算。

    那就是在辽宁皇帝在朝鲜人的帮助下,通过海陆返回京城。

    在此之前,多尔衮要得到更多的筹码,就比如说,既然盛京被辽宁破了,那么……北京城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必须拿下!然后……活捉崇祯老皇帝!

    ……

    镇江城已经原来越远,朝鲜越来越近,朱慈收了目光,看向他所在船舱之内。

    最后还是没能忍心把毛承训留给多尔衮,强行将其带走。

    只不过上了船的毛承训就已经呕吐不止,吊着半条命,气色全无,毛龙儿在小心的照料着。

    明军已经离家一个多月,实际上已经疲惫不堪,等到着朱慈的朝鲜半岛到底会遇到什么样的阻碍。

    已经不是朱慈能考虑的了,现在想要脱身,除了血祭朝鲜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出路。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平推

    五月二十一。

    在度过鸭绿江之后,明军开始向朝鲜发动进攻。

    朝鲜人很有意思,明明自诩小中华,竟然相当的低俗,在进入朝鲜境内后,朱慈发现这里的妇女竟然一个个都是袒胸露乳,极为败坏风化。

    当然,朱慈并不奇怪,这种习俗他在后世也听说过。

    但是其他的明军士兵就不知道,那些女人简直就是赤果的勾引,差点让朱慈都有些难以控制住军纪。

    杀人是没问题的,在辽东杀的人,都快可以把t海峡填平了,但是到了朝鲜之后,本来想见人就砍的朱慈,却暂时收了手。

    朱慈没想到的是,在拿下义州的过程中,完全没有任何阻力。

    所有的朝鲜守军,在听说明军入境后,毫不犹豫的投降。

    在和那些带头投降的守将,以及当地的士绅会面之下,朱慈大约了解如今朝鲜的状况。

    政权掌握在李倧手里,他是十足的软骨头,降清派,为了自身的安危,毫不犹豫的肃清了朝廷中的明粉们。

    以至于朝鲜的高层基本都是倒向鞑清的亲清派。

    这也是为何朱慈的大明船队会被朝鲜毫不犹豫攻击的原因。

    但实际上,朝鲜内部亲明的力量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由于鞑清和李倧的双重打击下,抬不起头而已。

    只要有一根导火索,足以让着被压制的平衡,彻底失衡。

    义州的投降,一部分是因为西人党残余的帮助,一部分是因为朱慈血洗沈阳的事情,让思密达们裤子都要吓尿了。

    在深思熟虑之后,朱慈现在调整了对朝鲜的战略方针。

    在无法占领朝鲜的前提下,目前的目标是干掉李倧,扶植西人党重新上台。

    重新树立大明权威。

    以义州为起点,向王京进军,同时放出话来,只要有任何人敢于抵抗,便血洗屠城。

    你还别说,棒子就是棒子,给自己人打工的时候,软弱无力,毫无动力,但只要一投降就干劲十足,那些原本属于义州的守军,被朱慈编为大明协助军。

    被当做炮灰,先锋,平推而去。

    似乎是感觉到有了靠山,投降的棒子军,一个个胆子大的很,这当然是指他们对待自己族人的时候。

    所过之处,对于抵抗者残忍的虐杀,来朱慈都有些看不过去。

    不过毕竟不是自己的族人,朱慈倒是毫不心疼。

    朱慈的放话,起到了很大的效果。

    一路之上,基本没有像样的抵抗,铁山,宣州在听说明军抵近后都是望风而降,唯一抵抗的是昌城,在牺牲了无数棒子炮灰之后,朱慈还是拿下了昌城。

    为了兑现承诺,朱慈纵兵屠城,作为大明协助军的棒子们,甚至比明军更高兴。

    杀人,抢劫,对于原本兵饷就不高的他们,简直是赚取外块的捷径。

    四天的时间,打到了平壤。

    大明协助军的人数,不减反增,基本都不需要明军亲自动手,只要在后方充当监军,并且享受着棒子们的孝敬,这就是明军们唯一要做的事情。

    顺利的,让朱慈都有些咋舌。

    ……

    朝鲜的土崩瓦解,让身处王京'首尔'之中李倧大王记得团团转,李倧吓尿了,现在急需一包七度空间,不知道哪里有卖。

    “怎么办?!”李倧遍问跪在地上的大臣。

    原本听说大明天子亲率大军攻克沈阳的事情,他还是有些怕的,生怕那鞑清倒台,大明腾出手来秋后算账。

    不过,怕归怕,那也要等鞑清真的被干翻了再说,但现在……明军直接入朝,大有直捣王京的念头,李倧的心彻底凉了半截。

    现在的问题是,明军来了,是战还是降?

    说起来自从他光荣的反正,干掉光海君之后,他的朝鲜经历了数次变迁,先是被鞑清撸出了血,不得不奉蛮夷为宗主国。

    现在原宗主国又来了。

    那么他们又该如何面对?

    下面的大臣像往常一样分为两派。

    主战派认为,既然已经与大明决裂,降之无功,徒被宰割,况且朝鲜左水使拿下了明人,并且屠杀后遣送给了女真人,大明这是兴师问罪,如果降了,大王也落不得好。

    李倧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实际上李倧的得位并不正,是通过造反得来的王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大明曾数次斥责于他的不义之举,一直没有承认他的王位。

    这一点,让李倧耿耿于怀,也是他成为亲清派的原因之一。

    主降派则觉得,大明毕竟是天朝上国,若是与之交恶,实在是忘恩负义之举,况且左水使杀明人,乃是有错在先,只要将罪臣朴格昌交给大明天子,定可平其怒火。

    不然,以明军的威势,朝鲜势必难挡。

    这么一说,其实也有道理,李倧从不是那种,无脑亲明,或者过度亲清的人,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想要保证自己的统治罢了。

    明清两大国的交手,并不是他想插手就能插的,安稳的做个墙头草才是王道。

    或许……投降也不是不能容忍的事情,毕竟朝鲜本就是大明的藩属国,如今归正,或许也是美谈。

    “大王!不可啊!”但是……降清党的势力还是占据了主流,在看到李倧的犹豫之后,又一个大臣,哭哭啼啼的爬出来磕头道。“明军不过几千人,旦夕而去,若是我等降明,明廷又无力援助我朝,则鞑清大军再至,则又如何却之?!”

    又是很有道理的话,李倧听了,再次犹豫起来,想到明清两大国之间将朝鲜任意揉捏,这大王真的不好当啊。

    朝堂之上的争论愈演愈烈,却不知道,下面有个大臣则眼色微闪。

    左议政沈器远,本来就想着推翻李倧的他……现在突然看到一丝曙光。

    ……

    朱慈的大军仍然在向朝鲜王京行进,红娘子三人基本在几日的休养下恢复了过来。

    袁枢和戚宗明,都是人才。

    这一点了解明末历史的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