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保卫萝卜1644-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孝陵卫的确是精锐,但也很难说能打的过左良玉军。
南京失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孝陵若是被贼军毁坏,那么在座的各位,都准备把脖子洗干净把,无论是左良玉,还是圣上都不会放过他们。
谢芳有点犹豫,似乎还真不能这般表明态度,他发现自己好像被文臣们坑了,虽然客客气气的让他来拿主意,恐怕准备让他来背黑锅吧。
“哪暂且安抚?”
“如何能安抚?若是安抚,左良玉必定更加持兵自重,谁又能节制?此番叛乱,正是剪除左贼的机会?”
得了,显然,哪怕是谢芳来拿主意,也无法让众臣们信服。
持续的争辩,并没有任何结果。
“那就请示圣上来定夺!”谢芳火了,这是最后的杀手锏,这些文臣们仍然保持着曾经的高傲,也只有圣上才能镇压的住。
“北京离南京遥遥几千里,而左贼却在芜湖,待到一来一回,怕是已经被兵临城下了吧!”
文臣们虽然还保持着对大明的忠诚,无论新旧皇帝,但是……现在远水解不了近渴!
谢芳又被怼了。
………………………………
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京内外
南京还在就关于左良玉的处理问题争执不下。
……
与此同时,左良玉也已经得知了南京的变故。
对于左良玉来说,在北伐军覆灭之后,南京的处境就很尴尬了。
当初,因为北京形式非常的危急,农民军,鞑清军连续入寇,凡是有见识的人,基本上都会觉得北京完全守不住。
这个时候南京和北京撕破脸皮了!
并不敢自立的左良玉,不得不在南京和北京之间选择自己的立场。
一切都是为了长远投资,同时在东林中有关系的左良玉最终决定站在南京一方。
不过现在看来,显然选择错了。
整个南京到现在也只剩下他独树一帜的支持。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既然已经反叛,那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但是没有料到的是,南京却被从内部平定。
左良玉彻底失去了政治上的依靠。
南京凉了的话,他继续坚持下去,实在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
第一,想办法接触北京朝廷,如果北京愿意重新接纳,继续让他在南边逍遥快活,也是能够接受的。
第二,重新找一个宗室,奉为帝王。
左良玉想了很多,为自己的未来设想。
现在就等着南京的态度,实在不行,他手里的二十万大军也不是吃素。
直接占据一方,割据为王,也不是不可以。
“梦庚。”左良玉看着面前瑟瑟发抖的逃出的几个东林漏网之鱼,面沉如水,并没有任何态度。
他呼唤了自己的儿子,在这段时间,左梦庚一直带在身边,现在是将其当做大军的继承人一般培养。
“儿在。”
“准备好兵马,战船,随时准备北上。”
“是。”
左良玉唯一的凭借便是他的武力,也应该依靠武力来保证他想要保证的东西。
……
南京被肃清,但这远远还没有结束。
和外敌相比,南京内部的争执,更令谢芳头疼。
现在他离开也不是,不离开也不是。
一个小小的决定,竟然能扯上好几天。
并且,本来应该是兵部尚书拍板的事情,史可法并没有应该拥有的魄力,他的虽然忠心朝廷。
但是能力上还是很欠缺的,这一点谢芳都能感觉的到,他的思维和决定,太容易被别人影响,以至于犹豫不决。
本来提出招抚左良玉的是史可法,他也是一开始的主和派,但随着主战派占了上风,他又偏向于支持主战派。
甚至于说,两派互相之间开始揭短,爆黑幕,来打击不同意见的同僚。
什么某某某纵奴行凶啊,什么某某某侵占民田啊,都开始扯了出来。
先不论这些龌龊事情,是不是属实。
但眼下,左良玉的威胁确实迫在眉睫,关于最终的决策没有定论,实在是致命的。
谢芳感觉,这样下去,哪怕是派人去北京请示圣上一个来回,他们都无法做出实质性的决定,急死宝宝了。
这样的状态下,若是左良玉大军一来,窝里斗的南京,恐怕连一战之力都没有。
谢芳很头疼。
但是……他的救星来了。
被平复的南京,最缺的实际上上能够拍板定案的人。
谢芳,并不是朱慈派来唯一的力量。
为了妥善解决南京的问题,朱慈还留了些后手。
黄得功和李岩一武一文在江北待命,随时准备支援南京的谢芳。
当听说,谢芳已经从内部光复了南京之后。
江北的黄得功和李岩紧随其后的渡江,入主南京。
李岩同时带来的还有朱慈的任命文书和尚方宝剑。
在尚方宝剑,和北京圣上的圣旨之下,原本吵闹的南京不得不屈服于李岩之下。
对于李岩,众臣虽然貌服,但心里肯定不服气。
那个有着为农民军卖命的黑历史,实在让正直的人都感觉到羞耻。
这一点,李岩心知肚明。
但现在的李岩早已习惯,习惯于别人如何看待他的为人,习惯于圣上把他当做了一块万能砖头,那里需要,便往哪里砸。
山东基本没事了,在那边肯定高枕无忧,但圣上还真是爱折腾人。
南京局面如此的混乱,所以……理所应当的被派来救急。
“从现在开始,一切以应对左良玉为先!其余再又肆意垢恶造谣者斩!”
李岩在众臣面前,抽出了尚方宝剑,同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有些时候,是战还是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做出鲜明的决定。
犹豫不决,有些时候远比做出错误的决定更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李经略,如此独断专行,就不怕下官向圣上参你一道跋扈之罪?”
但是,向来自由惯了的大臣们,显然还不太适应北京的行为模式。
对于李岩的主宰还完全无法接受。
李岩只想笑,和那位相比,他的独断专行还真不算个事情。
如此果断的接管南京,也实在是效仿圣上罢了。
“想参便参,本官无意阻拦,但在此之前,本官可曾说过,肆意构恶造谣者斩!”
说到此,李岩提着尚方宝剑,走向了那个想参他的文臣。
“你……敢!”
李岩停了下来,把他逼的跌倒在了地上,说起来,他真的不太敢。
有尚方宝剑,理论上可以杀死任何抵触的人而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但是……这还真不一定,农民军里有个人的爹,就是因为仗着有尚方宝剑,乱砍人,最后被凌迟处死了。
“将其下狱!”
李岩最终没能敢于当场杀人。
但这似乎已经够了,原本文臣中的反抗声音也顿时平静了下来。
李岩看到这一切,也终究意识到了一点,所谓的文臣们,就应该如此的对待。
只有面对着刀子,他们才会乖乖的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吃饱了撑的到处乱咬人。
“那么,李经略觉得,该如何应对左良玉。”
“左良玉可招抚,但必须卸甲归田,将兵权归还大明,否则别无可谈。”这是最基本的,似乎也是最好的办法。
只要左良玉把兵权让出来,在将其阴死,实在是最为环保的科学方案。
但……这样做的可行性并不高。。
………………………………
第二百八十九章 剑拔弩张
李岩觉得,要想解决左良玉的问题,并不是能靠妥协来解决。
左良玉在崇祯皇帝还在的时候,便已经是听旨不听调,眼中完全没有了朝廷。
而当时由于害怕左良玉反叛,朝廷一直采取的是容忍的态度。
以至于左良玉越发的娇纵,难以控制。
李岩既然接了朱慈的旨意,平定南方的叛乱,私下里也是揣摩的出,圣上也是和他一般的态度。
左良玉的威胁必须排除,将大明内部的力量彻底统一,只要内部一统,上命下奉,无论是内部的农民军割据势力,还是辽东的彻底平定,都不是问题。
现在面对左良玉或许艰难了些。
但为了帝国长远的利益,这波必须挺过去。
用孝陵卫来防守南京还是远远不够的。
江北的路振飞,以及黄得功,还有山东带来的兵力被随后调入南京城中,加强南京城的防守,以及更好的控制整个南京城的防备
同时坚壁清野,准备随时可能发生的南京攻防战。
按理说,谢芳得任务基本完成,这个时候本应该押送着东林乱党,返回北京述职。
不过,如今南京的形势有些紧张,不得不留下来继续去帮李岩做情报方面的工作。
左良玉也基本完成了备战的准备工作,为自己的名分进行最后的挣扎。
但大军的行不行行动,取决于朝廷的态度。
所以在可能出现的战争之前。
双方实在有必要沟通一下,如果可以私了,还是不要走法律程序的好。
左良玉的意思是,他愿意重新统归大明节制,同时将逃到他求保护的东林残党交出。
但是,有附加条件。
第一,不再追究他之前的过失。
第二,让他永镇湖北,子孙世袭。
第三,军中粮草不济,南京应负责他手下大军的兵马给养,以及军饷。
李岩看到左良玉的要求,真是怒极反笑,当他把左良玉有条件投降的事情,告诉南京城的其他大臣时。
那些原本心里还觉得应该以和为主的大臣再没了声音。
左良玉的要求,实在有些过分。
世代镇守湖北,这是什么概念,表面上看,并没有要求王爵这种非常无礼的请求。
他这是想成为第二个黔国公,但是人家黔国公祖上能够获得如今的待遇,是靠着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他左良玉何德何能?
敢如此狮子大开口?
没人敢于答应左良玉的要求,这无疑会成为大明的罪人。
李岩很快给了左良玉回信。
李岩的态度也很明确,和刚开始决定的一般。
左良玉要想免于一死,必须无条件投降,交出大军的军权。
除此之外。
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
……
“父亲……真的要攻打南京么?”
左梦庚看着眉头深皱的父亲,有些担心的问道,左梦庚也不小了,对于局势也有自己的看法。
除了农民军外,大明内部基本没有其他反抗的力量了,只剩下他父亲这一支大军而已。
看起来……二十万很强大,但大明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辽宁皇帝的战绩实在有些骇人。
他不觉得,继续反叛下去会有好结果,到时候家破人亡,诛灭九族可如何是好。
但是,这事情他做不了主,战与不战,完全看他父亲左良玉的意思。
“不然呢?”左良玉随口道。
李岩态度让他实在有些骑虎难下。
左良玉毕竟见过的世面多了,不像左梦庚那样天真。
所谓的世代镇守湖北,看起来很张狂不要脸,但却是他不得不争取的条件。
军权是他的依仗,如果松手,全家的性命都讲被掌握在朝廷手中任人揉捏。
只要辽宁皇帝事后清算,二十万的大军平白成了送给朝廷的嫁妆。
这是为了活路,必须要求的投降条件,如果明廷不同意,他绝对不可能束手就擒!
显然……希望破灭了。
李岩的所代表的辽宁皇帝的朝廷,完全和崇祯时期变了样子,再没有向他妥协的意思。
他们现在很漂啊,完全是一幅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样子。
那样子很欠揍。
左良玉就很想揍李岩一顿。
手中的回信被撕成了碎片,左良玉一拍桌子,吓了左梦庚一跳。“本帅本不欲操动兵戈,奈何李岩欺人太甚,不得不为之!”
……
南京闹的正凶,结局还不得而知。
北京的朱慈完全没有闲着。
接连几天,一直收到南京的奏报,陈述南京局势的进展。
最值得关注的有三个方面的汇报。
第一个来自于谢芳。
谢芳得奏报中整理在南京所抓获的叛臣名单,包括钱谦益,张慎言,孙之獬,以及捕获的家人,现在已经和永定二王一起正在被送来北京的路上。
还有更多的叛臣,因为人手不足,以及有反抗情节,被当场诛杀。
朱慈还是很欣慰的。
由于上台以后把大臣清理了便,而明末这个时候有能力的人基本都嗝屁了。
所以许多关键的事情,担心出了纰漏,都是朱慈亲力亲为。
包括对李自成和鞑清的战争。
南京的事情,说大也大,钱谦益和张慎言的东林势力在南方还是很有根基的,又有左良玉为羽翼,实在不能小看。
说小也小,无论是东林党,还是白板级别的左良玉实际上都是渣渣罢了。
于是派手下的人练练手,也能更好的了解他们的能力。
总的来说,做的不错。
谢芳作为锦衣卫最起码还是称职的。
朱慈可算是龙颜大悦,当即批复,同时给谢芳和孝陵卫的冯达他们应该得到的封赏。
第二封奏报来自于李岩。
将南京当时的局面,详细的阐述了出来。
同时说明了不接受左良玉投降的原因乃是他那过于无礼的要求。
对左良玉为人还是比较了解的朱慈,并没有否定李岩的决定。
即使左良玉没有任何无礼的要求。
像他这种野心已经生出来的军阀,不可能获得朱慈的原谅。
那么对此,朱慈和李岩的态度是一样的,不需要怂,直接干。
最后一份奏报就很有意思了……竟然是左良玉着人派来的奏报。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二百九十章 双管齐下
左良玉竟然也装模做样的给他上奏章,让朱慈刷新了三观。
奏章中声称,他本来是打算倾心复归朝廷的,奈何李岩奸臣从中作祟。
他准备起兵攻打南京,实在是为了替他朱慈诛杀奸臣李岩。
左良玉这一招,借口倒是找的不错。
不过,管他呢。
朱慈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方学士这数字可通识?”
朱慈最近很宠幸一个一个叫做方以智的男人,竟然约其密谈。
尤其是方以智作为明末四公子之一,颜值还是很高的。
许多人知道安厘王,和汉哀帝故事的大臣,知道了这个事情后,心里头颇为古怪。
朱慈倒没察觉到什么,他只是在和方以智非常纯洁的探讨学术上的问题。
探讨学术,并不是朱慈的目的,朱慈的目的……是想要汇编出接近于现代教育的首批教材。
最起码,数学,物理应当加入到大明豪华午餐之中。
人选,自然是从方以智为开始。
别看他现在只有三十三岁。
但作为能够考上进士的高材生,智商还是够的,同时他不像大明的大部分文臣一样,偏科严重。
方以智,还真特么的全才,经史子集自不必说,律数,琴乐,文字,医药,甚至连剑道,搏击,都极为精通。
这样的学神,让朱慈这个野鸡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感觉压力十分巨大。
人和人还是有差距的。
朱慈很佩服方以智,方以智何尝又不对朱慈惊为天人。
当初因为他而起的超擢案,牵连了许多人,以至于现在虽然为工部侍郎,但却很难融入大臣的圈子里。
甚至于说,这些天,其他人总是向他投来诡异和莫名其妙的眼神。
方以智觉得浑身不舒服。
整个京城,算的上熟识的也只有那个被下狱折磨的侯方域,当初一起打过炮,也是有几个交情了。
但现在……对于侯方域,他显然只能装作不认识,那谋害圣上的过失,可是不敢随意被牵连的。
对于圣上的恩宠,方以智也不知道祖上烧了几辈子的高香,才换来如今的地位。
哪怕不习惯阿谀奉承,现在的方以智也不得不抱紧圣上的大腿。
可以想象,只要一失宠,那些原本对他怀有敌意的大臣,肯定乐于落井下石。
另一方面,方以智原本只觉得,圣上在武功方面可以媲美成祖。
但是在这几天的密谈中,方以智发现,圣上的学识广博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仅仅那个阿拉伯数字的运算……就已经让方以智彻底佩服。
圣上不但知道阿拉伯数字!竟然还能用阿拉伯数字去做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
好厉害啊!
阿拉伯数字,博学的方以智还是知道的,但也只是浅显的了解。
因为本土有着算筹的缘故,阿拉伯数字虽然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进入中国,但实在难以竞争的过,本土书写更加方便的算筹计数法。
一直都没能在华夏内部推广开来。
之所以在二十世纪初,改用了阿拉伯数字,实在是,想要发展现代数学,阿拉伯数字还是比算筹更加方便一些。
并且……在今后和西方之间在科学上的取长补短,使用阿拉伯数字,显然为的是更加长远的打算。
朱慈虽然不如方以智博学,但在阿拉伯数字的造诣上完全碾压后者,毫无疑问。
方以智学东西还是快的,虽然不经常接触阿拉伯数字,但也在朱慈的授意之下,在短短的时间内将其大体上的精通。
数学,是科学的基础,也是从实践科学,到理论科学转变的必要工具。
朱慈算不上数学家,更不是物理学家,甚至在大学还挂过科,不过这并不算事情。
只要给汉族一个科学发展的氛围,将发展的道路扶正,想要避免几百年后可能出现的列强入侵并不是难事。
况且……即使朱慈什么也不做,只要汉人江山,还是汉人江山……肯定不会想鞑子一样,受尽屈辱。
不过……稳妥起见,还是去干一些穿越者应该去做的事情。
“圣上,这天方数和算筹难分优劣。”
这是方以智的感想,他并不觉得阿拉伯数字比算筹好在哪里,还是说,圣上只是对西学感兴趣?
“他日自见分晓。”朱慈很神秘的道。“你且编辑成书,待日后留用,但又不明之处,可与朕商议敲定。”
“臣遵旨。”
……
折腾方以智去研究数学物理,并且编书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则是对军事力量的提升。
当初,面对李自成和鞑清,完全没有准备时间,所有的战役完全是刀口上舔血一般的赌命。
现在有时间了。
则必定要强大军队的硬实力。
硬实力的提升,一方面是军容,一方面便是武器装备和兵种。
军容方面,在逐渐完备的京营和皇卫营编制的升降制度下,以及从严执行的军法之下,有着很大的保证。
武器装备,就比较惨了。
火器基本还是那些火器,大炮的质量和数量,甚至连鞑清都不如。
实在是汗颜。
必须发展军工!
从辽东调过来的工匠,开始在京城附近安家落户。
以王恭厂为中心,隶属于军部的军事科研研发中心,正在扩建和填充人手。
汤若望那可怜的家伙在兵乱中迷了路,辗转返回了北京后,被朱慈召见问他会不会造自生火铳。
汤若望是懵逼的,他是个传教士,虽然懂的些火器知识,但这只是他的为了在大明生存的副业。
在外面受到了那么多惊吓,也不知道安慰下人家,就让他去造一个还没搞清楚是什么东西的玩意。
这上哪说理去。
“臣……或可一试。”汤若望说的很虚,完全没信心,但是在这种时候,面对明朝皇帝的要求,就没法拒绝。
拒绝了会被当成废物,在这种族歧视盛行的汉人王朝中,被当成废物哪可不是好事。
大不了,放大招……一个拖字决,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不过……这已经让朱慈很失望了。
所谓的歪果仁,看起来……被过分夸大了许多。
“那铁套环会制么?”朱慈指的是燧发枪中的关键一环,弹簧,小小的弹簧,正是目前无法批量生产燧发枪的原因。
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玩意,还真的成为了阻碍。
不过此时的汤若望,仍然老脸懵逼。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二百九十一章 军备发展
汤若望并没有理解朱慈所说的是什么东西。?随?梦?。lā
古代对于西欧的那些事物的称呼,也并非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