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保卫萝卜1644-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此之外,便是对军权的改革。

    一个小小的参将,能够调动军队,也暴露出了,当前的皇卫营,实在没有太多制约的力量。

    对于军权的控制,也没必要那么麻烦,完全可以参照后来的政委制度,通过逐级领导。

    保证皇家对于军队的绝对领导力。

    这一次的军会,也主要是讨论实施政委制度的可行性,和对于军权领导的改革。

    当然,政委这个名词,在大明显然太违和。

    在这里,改名叫了大明皇家将军。

    简称皇将,实际上和政委并没有太大区别。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三百零四章 理工男的冬天

    在拥有京营军籍中挑选表现良好,军功卓著的军户,充当军队的皇将,皇将平时负责把控军队的建设事务,战时负责鼓舞士气带头冲锋等等,和军队的主将平级,直接对上级皇将负责。

    一个晚上,基本将军队的问题商定完毕。

    朱慈很晚才休息。

    第二天的时候。

    朱慈翘了班,一大早的通知取消当天的朝会。

    昨天加班到了半夜,朱慈显然不会去学弘治皇帝那个皇帝界的异类一般不要命的工作。

    三十多岁就挂了,基本和他通宵达旦的处理工作,而不去和宫女们嘿嘿嘿有关。

    实在不值得提倡。

    许多早早到来的文臣,得知圣上消息后,在皇极殿外和阁臣们交换了一些政事上的意见后,便返回家中。

    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当今的圣上,勤政的程度虽然比不过弘治和崇祯。

    但至少没有像嘉靖和万历一样,根本不见人影。

    方以智的心情却很复杂。

    他是想面圣的,那个突然赐给他的女人,在没搞清楚由头前,实在是忐忑不安。

    “圣上昨日劳累,如今还在安歇。”

    方以智在其他大臣离开后,找到王德化,想要问清楚柳如是的事情。

    “王太监可知圣上因何赐下官姬妾?”

    “这个咱家也说不清楚,圣上的心思很难猜透,但方侍郎被圣上看重,大家伙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咱家估摸着,这是圣上对你的恩宠。”

    王德化给的答案,还是模棱两可。

    并没有让方以智满意。

    没能见到圣上,方以智还是很失落。

    不过也只能回去。

    “对了方侍郎,怎么看你气色不太好呢?”

    “啊?”

    “莫非是昨晚太过于劳累了?”王德化别有意味的问道。

    “是啊。”方以智叹一声。“昨晚是没睡好。”

    “那你可要注意了,身体重要。”

    ……

    “为什么方相公不找些下人。”

    方家之中除了方以智外,便只有一个姓徐的阿婆,看起来颇为清苦。

    这和工部侍郎的身份完全不匹配,即使方以智不贪,即使官员的俸禄不多,也不可能过成这个样子。

    最起码,租一间更大的院子,肯定可以办到的。

    这一点让柳如是很奇怪。

    徐阿婆正在洗衣服,擦了擦额头,也是禁不住的吐槽。“如果少爷不去把银子去买那些破书,或许能请的几个下人。”

    显然对于方以智的古怪喜好,徐阿婆也很有抱怨,虽然她已经在方家伺候的几十年,但对于这么一个古怪的主子,徐阿婆也毫不掩饰的表现出了不爽。

    “方相公的俸禄都用来买书了?”

    方家虽小,但堆积起来的书还真不少,林林总总的基本成了小型的图书馆。

    书到处都是,有的甚至被老鼠啃了。

    还有几本用来垫桌子腿了。

    甚至于徐阿婆,随手就摸出两本,送给柳如是。“以后去茅房用这个,比树叶干净的多。”

    “……”

    “要说少爷有功名在身,买书做学问也就罢了,但除此之外,他竟买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老婆子都看不懂用什么用,还老贵老贵。”

    “就说这玩意吧,少爷说能把光分成七色。”

    徐阿婆指的是一个三个棱器物。“专门托外面的琉璃厂烧制的,花了好几两银子呢,你说,就是能变出七色光有有什么用,是能吃还是能喝,这少爷也真是的,让人想不明白。”

    柳如是想起了昨晚方以智所说的那些完全听不懂的东西,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物理?

    方以智并非穷,甚至他在枞阳老家还有许多良田家产,足够吃的好穿的好。

    只是把钱用在完全不能理解的地方而已。

    西式的怀表,望远镜,还有镜子,玻璃,这是似乎只是冰山一角,还有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材料,也堆积在屋角。

    这还真是一个很特别的人。

    特别到柳如是都不知道该怎么想,完全没有任何生活的格调。

    “要不是老身看着他长大,早想着换个人伺候了,信不信他第二天就饿死。”徐阿婆絮叨着,不断地抱怨着方以智。

    被抱怨的方以智回来了,徐阿婆的吐槽仍然不会终止,方以智早已习惯,无痛无觉。

    “昨天睡的可还习惯?”

    昨天天人交战之后,方以智还是选择让柳如是睡床上。

    自己随便爬了会,便去早朝面圣了,现在还有些困乏。

    “还好……”

    在学问方面,方以智简直到了某种新的高度,但在某些方面,柳如是又觉得他蠢的不行。

    这似乎很矛盾,然而却是现实。

    “就是一个人睡有些冷。”

    就比如说,方以智在抓重点的思维就和别人不一样,一个人和冷两个点上,满脑子都是科学的方以智对冷这个字还是更敏感一些。

    “是啊,最近这些年,冬天总是早了些。”

    “也应该上炉子了。”

    “不过这炉子却不能直接放屋子里,你可知道,这炉子烧的碳火会冒出很多不好的气,如果这些气被人吸进去,会伤及心肺。”

    “许多人家,睡头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就醒不来了,就是因为吸了这些炉气。”

    “不过……这没关系,只要在这炉子上装上管子,把那些炉气排出去,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方以智说着就开始行动起来,亲自动手,按照他的想法在房子里安装套上了管子的炉子。

    那种认真的样子,让柳如是感觉有些好笑。

    但不知为何,虽然觉得方以智有些木的可怕,但这样的一个男人,还是挺可爱的。

    装好了的炉子内,煤火熊熊燃烧,而从那其中所释放的温度,透过了柳如是的手掌。

    在方以智那灰尘土脸的笑容下,似乎还夹杂着其他的温暖。

    “相公何故怜惜贱妾,贱妾蒲柳之姿,自愧难当。”

    柳没有任何情话,但方以智的行动派的所作所为,让她觉得远比那些油嘴滑舌的公子哥更令她觉得感动。

    这么好的接盘侠,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如果说昨天还只是听天由命的进了方家,现在柳如是真的心甘情愿的做为方以智的妾室。

    “你是圣上亲赐的人,若是怠慢了,怕不是要被圣上怪罪。”

    原本积累的感动瞬间熄灭了下来。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三百零五章 左良玉和李岩的对峙

    美丽的女人,让方以智左右为难。

    只得又在忐忑中度过一天。

    ……

    寒冷已经席卷的北方的大地。

    虽说如此,北方的百姓们却享受到了难得的安宁,没有战乱,甚至连曾经横行的瘟疫也自然的消弭。

    崇祯十七年,不仅仅是历史的节点。

    也是气候人文的节点,在十七年以前,大明的土地多灾多难。

    天灾之中夹杂着人祸,将大明一步步推向深渊。

    而在十七年之后,却突然变了。

    曾经的灾害,自然的消失,干旱没了,瘟疫也没了。

    入关的鞑清简直运气好到爆炸,捡了漏般的进入中原。

    不过,在这里,就变成了朱慈朱慈登基为帝的大吉之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崇祯时期的灾害,在新皇登基后烟消云散。

    虽然气候的转好,和朱慈本人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扛不住大臣们很多还是很迷信的,大臣们很迷信,下面的百姓更迷信了。

    灾害的消失,简直就像是老天在告诉大家,新皇帝才是真正让老天认可的天子。

    原本朱慈的威信,在北方的百姓中已经到了顶峰,现在又在这种不可质疑的事实下面。

    更没有人敢于质疑朱慈作为天子的合法性。

    当然,朱慈对于京城以及附近的州县,已经统治的十分牢固,所谓的天象只不过是在他统治的基础上锦上添花罢了。

    不过,还在冷宫里崇祯心里可真不是滋味,在后宫里,听说了钦天监奏报的事实后。

    崇祯只能叹息……莫非大明那十几年的灾祸,真的是因为老天不喜欢他这个皇帝?

    凭什么啊?他哪里不好了啊!

    北方是平静的,只要经过几年的修养生息,很快便会恢复战争的创伤。

    但南方,还并没有安稳。

    李岩和左良玉之间的战争,基本拉开了序幕。

    无论是李岩和左良玉都打着大明的旗号,将北京的朱慈奉为正统,李岩效忠北京,那是当然。

    但左良玉也搞这么一出,实在让人觉得可笑。

    当然李岩知道,左良玉这么做也只是为自己留后路罢了。

    关键还是在这一次战争的胜负。

    这一战可是大明的国运之战!

    若胜,平定左良玉的祸根,内部稳定了大明的形势,无论是继续打击伪顺,还是伪西,都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若败,南京落在左良玉手中,这之前的努力都将彻底白费。

    在兵力上,左军占有绝对的优势。

    李岩依靠的是,南京那高到令人窒息的城墙。

    在左军行动之前,李岩已经做好了备战工作。

    从北边带来的兵力并不多,加上南京本地的守备力量,满打满算,不过四五万人。

    这四五万人,战斗力参差不齐。

    一部分是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事的乡间兵练,还有一部分是南京京营那些不怎么靠谱的混蛋们。

    作战能力比较强的乃是从北京调来的三千皇卫营部曲,由黄得功统领,他们基本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思想和觉悟性比较高,能够活下来,这就足以说明他们已经配的上精兵的称号。

    这样的阵容,看起来只是马马虎虎,要是对方是鞑清的精锐,或许还真有的打。

    被干掉,被碾压都不足为奇。

    但是……左良玉,那也只能呵呵。

    “左良玉只是徒有虚名而已。”黄得功在战场上混了这么些年,对大明的许多将领的能力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周遇吉,曹文诏那样的人,才当的上名将的称号。

    左良玉……还真让黄得功看不上眼。

    首先我们列举一下,左良玉在成为总兵的这十几年里那些骄傲的战绩吧。

    好了,列举完了。

    所以说,当黄得功对左良玉表现的不屑,也是有事实根据的。“左良玉号称百万,实则二十万,而其部精锐,在朱仙镇一役损失殆尽,能战者不过二三万,其余不过乌合之众而已。”

    李岩也深表赞同,他曾经是李自成的人,和左良玉还是大眼瞪过小眼的。

    他们农民军已经算是乌合之众了,被明朝一些强势的将领以少打多追着揍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是……左良玉的乌合之众,比农民军还要乌一些。

    这样的废物,竟然能做到总兵官,其手下二十万大军,还真是不敢想象,简直就是大明的悲哀。

    “还不是多亏东林人的保举。”黄得功不屑道。

    左良玉是东林党的军事代言人,东林党首脑侯恂亲自py起来的大将,他能不能做大,和他有没有能力,关系不大。

    只要亲近东林党,一个废物,都能推上大将的宝座,仅此而已。

    “左良玉,要么不敢进敌,要么遇敌则退。但有胜者,若非虚报功劳,便是拾人残羹罢了,实在不足为惧。”黄得功说道。

    李岩也深以为然。

    这也是圣上在安排对左良玉的军事事务时,并没太过于重视,似乎只当做跳梁小丑一般。

    除了派来三千皇卫营的将士充当中坚力量外,连援军似乎也并没有准备。

    左良玉所谓的二十万大军,也只是在数字上吓唬人而已,在某种程度上,左军的战争实力,比当初的二刘还要差上一线。

    但是,这并不代表李岩可以高枕无忧,随意的应对。

    在没有取得胜利前,李岩还是十分小心谨慎的。

    在左军抵达南京之前,不仅仅将兵力收缩起来,同时坚壁清野,储存好粮草,以防万一。

    九月中旬。

    左军浩浩荡荡的杀奔南京而去。

    二十万大军,水路并进,看起来还真有些壮观。

    这是孤注一掷的做法,只要能够干掉李岩,实际上也是给新朝廷一个下马威。

    当初因为自己实力强大,连崇祯都不敢动他,小皇帝竟然不把他放在眼里,也必将后悔。

    拿下南京,然后顺理成章的接受朝廷的招抚,为自己能够继续拥兵自重赢得政治资本,保证自己的利益和性命,这就是左良玉的想法。

    芜湖和南京相距并不远,前后三百余里,前锋兵势即将抵达南京。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三百零六章 黄得功的野望

    黄得功的人送外号黄闯子。

    之所以叫黄闯子,并不是说他是闯王的儿子。

    而是在赞扬黄得功为人敢打敢拼。

    打起仗来,都是不怂,见面久干。

    乃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勇将。

    面对左良玉的二十万大军。

    或可以固守,毕竟南京城高,那可不是一群乌合之众可以打进来的。

    但黄得功觉得,完全没必要困守城池。

    守城战,在某些程度上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困守城池,代表着和外界的联系彻底被切断,同时城墙遭受猛烈的攻击,百姓营造基本都会有所损失,即使守住了。

    事后还要花费巨额的人力物力修补战争的创伤。

    若非被逼入绝境,或者敌人的实力太过于强大,一般的主帅,是不会选择放弃城外的一切事物,完全将胜利托付在守城战上。

    死守南京,是李岩最后的保证,防守战,实际上只是最后底牌,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实在没必要自缚手脚的将自己关在城里。

    “黄将军可有什么想法?”

    “末将,可引皇卫营的精锐,痛击左良玉部,挫其兵锋。”

    想法,还能有什么想法?打仗对黄得功来说,诀窍只在于一个字,干。

    “行,就依将军之意。”

    既然圣上派来南京的武将是善于进攻的黄得功,而不是防御力bug级别的阎应元,也足以说明了一点,圣上恐怕也觉得完全没必要怕了左良玉。

    九月末。

    黄得功部,清点了人马,一马当先的作为先锋向西方索敌。

    干打干拼的黄得功,在刚开始的战斗中,还是取得一定的成果。

    在太平县击溃了左良玉部将马士秀部,追击三十里,斩敌千余人。

    又连战三部五粮,极为悍勇。

    不过,左军的后续部队及时支援,黄得功只得收敛部众。

    等到路振飞的援军抵达,在太平县郊,进行了双方的第一次会站。

    左良玉的陆上部曲,实打实的十万人,而黄得功和路振飞,不过两万不到。

    人数上的压倒性优势并没有太大的卵用。

    左良玉似乎对于指挥大规模集团作战完全没有太多的经验。

    在他试图利用兵力优势,统筹各部对黄得功部进行分割包围时,左良玉发发现,自己的这些杂牌军,在调动起来十分的吃力,各部之间完全没有本来就应该有的军事素质。

    所谓的的数十万大军,根本就无法形成一个战略整体,相互之间根本没有配合,遵从统一的军令可言。

    在各部开始运动的时候,这些没有怎么训练过的部队很快便暴露出了乌合之众的特性,阵型很快就崩乱了。

    军队素质纪律如此之差,阵容如此散乱,欺负欺负平民百姓。

    那是绰绰有余,但这样的军队,在一些能打硬仗的将领面前就是个笑话。

    黄得功再次率部冲阵,并没有耗费多大力气,再次击溃左军其中一部,粉碎了其原本的战略意图。

    不过,在试图扩大战果的时候,黄得功还是架不住对方接应的人多,深陷入阵。

    所谓的围困也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可言,黄得功是很勇敢,皇卫营战斗力也是合格的,但左良玉就依靠着人数,在黄得功深入其中后,硬是用人数上的优势,将其围死。

    一时之间难以得脱,幸亏路振飞的后部及时接应,给黄得功找到了突围的缺口。

    不然这三千皇卫营,或许可以干掉比他们人数更多的敌人,但最后还是要交代在这里。

    死里逃生的黄得功还是学乖了一些。

    这基本上是他和左良玉的第一次交手,虽然说左良玉的部曲战斗力其差,素质低下。

    但在某种程度上左良玉作为一军之将。还是有一种过人之处的。

    一般的将领,基本上都很会打胜仗,赢了之后该如何,如何高歌猛进继续赢下去。

    但是一旦兵败如山倒,基本就慌了,被败的他们很难再次形成有效的战斗力重整旗鼓,也就是说,许多将领会打胜仗,但会打败仗的将领却并不多。

    左良玉就和正常人不太一样,他不会打胜仗,他却十分会打败仗……

    大概是这十几年来,左良玉的败仗打的多了。整理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统军经验出来。

    失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之后,再也无法站起来。

    曹文诏,孙传廷,卢象升那些人很猛,但毫无例外的凉透了,左良玉是废了些,但能够挺到这个时候,并且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藩镇的首领,自然有他自己的生存之道。

    进攻的部曲被击溃,被打散,手下的士兵被杀,被屠戮,对左良玉来说并不是什么出乎意料的事情。

    在他征战沙场的几十年来,也早已司空见惯。

    但是,这还不足以彻底将他的大军击败。

    二十万的大军,就算是站着让对方砍,也不是对手能够轻易的砍动的。

    双方在第一次的尖锋之中,左军虽然伤亡更大一些,但却在左良玉的统领之下,维持在可控的范围内,并没有完全崩溃。

    黄得功在返回军阵之后,脸色还是很难看,左良玉并没有如同想象的那般脆弱不堪。

    “黄将军带的皇卫营的将士是很勇武,但毕竟人少,双拳难敌四手,难竟全功也是理所当然。”路振飞算是安慰黄得功。

    “是啊,倒还真是小看左良玉了。”黄得功把身上带血的盔甲交给侍从之后,无不感叹道。

    “如今我军人少,若是能将左良玉,阻挡在太平一线,亦是足矣,待到左良玉粮草尽绝,则必回原路折返。”

    “左贼悖主谋逆,若不剪除,又如何向圣上交代?”黄得功不过是粗人,没啥好说的,一心只想着干死左良玉。

    对朝廷的忠心自然没的说,但是黄得功却是亲眼看到圣上的强势,逢战必胜简直就是战神一般。

    这在黄得功心中不仅仅产生的是崇拜感,还有一种想要追逐的想法,虽说根本不可能功劳压过圣上。

    但这一次对黄得功来说,却是他扬名立万最好的机会。

    所以黄得功的心思绝不是像路振飞一样求稳,所谓的富贵,便是经历过生死,才能得到,仅此而已。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并进

    左良玉的大军被阻挡在了太平一线,虽然有着人数上的优势。

    但连左良玉也发现了一个点,那便是黄得功手下的皇卫营,战斗力,十分的强悍。

    据说,那三千人是从京城那边带过来的部队,经历过年初的两次大战的洗礼。

    已经从lv2升到了lv20的级别。

    左良玉估摸着,哪怕是他的嫡系部队,也难以在相同人数的情况下将其击败。

    这三千人似乎只是北京军系的冰山一角,据说新组建的皇卫营主力大部跟本没有来到南方。

    那些才是新皇真正的力量。

    一个黄得功带领的三千人,已经表现的如此强势,这也让左良玉直观的感受到,新皇帝为什么可以接二连三的取得一连串的大胜。

    有这般的军队为其效命,何愁国内匪乱不平?

    假如新皇御驾亲征,左良玉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