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第一祸害-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的小孩子。

    好面子是华夏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当官员们意识到他们抱团对付的太子,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时,内心五味杂陈。

    朝政恢复了正常。仿佛之前只是稍微卡顿了一下。天知道远在云南的弘治帝,有多紧张小小的‘卡顿’。

    太子四两拨千斤的手段,令宗人府的诸位王爷叹服。

    “太子或许真能办成田赋改革。届时我朱家江山可保千年不失啊!”晋王泡着辽王从云南带回的普洱茶感慨万千。

    朱寿说服宗室的道理简单粗暴,“只有朱家王朝屹立不倒,宗室藩王才可跟着一起吃香喝辣”。

    “为了保证我们可以吃香喝辣,少插手朝政。我们还是想着如何把普洱茶推广到各地。”辽王从头到脚抗拒朝政。几任辽王都不是玩政治的料,直到跟随太子做生意,辽王府的惨状才得以改善。

    代王敲敲桌子:“怎么没人回答本王朝廷到底缺不缺粮?!本王急忙赴京,一路上都没能休息好。”

    “电话里头不是告诉你了嘛,灾情不断,粮食有备无患,永远都缺啊!”晋王没好气地回道。

    代王懊恼的敲桌子:“真可惜!鞑靼的满都海太后派使者传话,想用居延海的土地换一百万石粮食。”

    “居延海?大明疆域之外。”蜀王挑眉。

    晋王眼神一亮:“宗室可以无所顾忌做生意的地方。”

    “那里有盐池。”鲁王难掩喜色。

    晋王拽着代王往皇宫走:“你不早说!快进宫告诉太子去。”

    “可,可,太子对居延海势在必得。”淮王弱弱地道。

    晋王瞪他:“是太子用海外利益做交换,让我们放弃国内的利益。”


………………………………

第382章 人生全靠演技

    晋王拽着代王入文华殿面见太子殿下。

    “王爷,殿下正在议事,请在外间喝茶等候。”谷大用和气地招呼道。

    两人刚坐下,太子高亢的声音从办公房中传出。

    “马上停了密云水库引水渠。告诉沿岸两旁田地的主人,把水稻全部换成小麦。现在补种还能在秋收收获一点粮食。如果执意种水稻,颗粒无收别怪本宫没提前提醒。”

    晋王无声地笑了笑。这下可有京中勋贵们好看了。

    宗室和勋贵一向看不对眼。宗室明明身上流着皇室血脉,空有超一品的爵位,日子过得连高级武官都不如。反而是靖难出头的勋贵,日子嘚瑟的让人妒忌。

    办公房内,杨慎出言提醒,“寿宁侯离京前把家中的田庄托付给了殿下,若是换了小麦减产,到时不好向皇后娘娘交代;还有被夺去封号的三位长公主,她们哭哭啼啼找到皇太后,说如今只靠田庄出产的粮食养活一家老小;还有保国公在京的田庄全在引水渠两旁。把水稻换成小麦损失极大。保国公素来支持殿下……”

    “用修何时学会了官场人情往来?官场有许多不好的风气,尤其是官官相护这点,非常遭百姓唾弃。别小小年纪不学好。”朱寿敲敲杨慎脑袋,“特殊时期先紧着百姓用水。保国公深明大义定会明白本宫的苦心。”

    杨慎委屈地揉脑袋:“这话可是我爹让我提醒殿下的。殿下若想田赋改革成功,必须拉拢一批人支持。爹爹让殿下不可因小失大!”

    “本宫白纸黑字承诺过,会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怎么能因为顾及勋贵的田地,而让百姓们没水喝?本宫这不是自打脸吗?”朱寿随便扯了一条理由胡说八道。

    他在心里猛翻白眼。大明最顶尖的农业技术掌握在他手中。尤其是高产耐旱小麦种子,简直是未来干旱之年的镇国重器。

    有重器在手,有什么可怕的。况且,勋贵不再是好的合作对象。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曾经在金融行业经营多年的他,深刻理解这句话。昨日站在你身边之人,会因为利益站到你的对立面。

    这次田赋改革,他选择被打压百年的宗室作为同盟。家中田产无数的官绅、勋贵,则成了他整治的重点。

    宗室被打压了百年,强烈渴求自由和地位。他提出用大明疆域之外的利益换取宗室国内的特权,很快便得到宗人府的同意。

    时间会证明很多的东西。

    当年明朝立国时太祖定下宗室、勋贵、文官三足鼎立拱卫大明的局面,又用锦衣卫监察各方。可是一场靖难之役,破坏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历经种种之后,大明皇帝才明白太祖的良苦用心,但那时文官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成型。

    他和便宜老爹苦心经营多年,好不容易鞑靼进攻的机会拉起了军机处和宗室,让文官独大局面有了裂缝。

    文官感受到手中的权利被夺走,放弃党争抱团抵抗皇权。

    与此同时,依靠军机处成功翻身的勋贵,不再和他完全一条心。和被皇帝猜忌的宗室不一样,勋贵们利用姻亲关系,和文官之间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李东阳的既是,他未来的丈母娘就是成国公府的小姐。

    勋贵的权利来源于皇帝,同时也能遏制皇权。别看他表面顺风顺水,最近受到了不少的阻力。如今除了河套的那一帮和他利益绑在一起的勋贵,其他人明里暗里给他下绊脚石。武定侯只是最先跳出来的。

    他无奈之下用‘年龄小’卖惨,先撑过这次举国大灾。要不然以古人的迷信,利用大灾变做手脚,他会非常头疼的。

    杨慎说服不了太子,心不甘情不愿离去。身为太子伴读,见不到太子殿下本尊的人,都来找他递话。可太子决定做的事,除了陛下还真没人能拦得住。

    晋王和代王安静的站在办公房门口,就像没有听到办公房内的只字片语。

    “两位王爷请进。”谷大用恭请两人入内。

    朱寿收起桌上拟定的救灾计划,笑呵呵的问,“两位王叔有何事?”

    “鞑靼派使者接触本王,他们说大宁城限制粮食买卖,他们只能用居延海附近的土地换购百万石粮食。”代王回禀。

    朱寿眉头一挑:“鞑靼作为我们的老对头,理应非常了解我们。大明疆域辽阔。即便有一半的土地遭灾,拿出百万石粮食并不难。居延海的盐池可是鞑靼手上最值钱的,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财富。”

    “满都海东施效颦本宫的游商部落,结果玩脱了。她做出的承诺无法兑现,很容易给鞑靼添加不必要的敌人。没有了达延汗的鞑靼今非昔比。满都海咬着牙也要把先前承诺的条件兑现。如果没有了盐池,鞑靼用什么利益补偿游商部落成员应得的奖赏?”

    晋王满意的笑了:“大明有太子殿下在,一定能让万国来朝。”太子的能力让宗室信服。

    他刚听到鞑靼的交换条件很是激动,头脑一热便把代王拉进了宫。冷静下来思考一番,就觉得此事背后没那么简单。鞑靼把居延海当做眼珠子一样宝贝,太子几次欲插手居延海,都被鞑靼挡了回来。

    太子虽然年幼,面对利益诱惑时,头脑可比他清醒多了。

    “鞑靼使者说,他们在草原深处找到了金矿。”代王不爽的道,“鞑靼也是气数未尽。若没有找到金矿,没了达延汗的鞑靼早被瓦剌吞了。”

    朱寿无奈抚额:“代王叔你能长点心吗?”提高嗓门朝外喊:“来人,联络温良改,询问瓦剌最近的动向。”

    “这和瓦剌有什么关系?”代王没反应过来。

    朱寿斜眼睨他:“当年本宫用哈伦告鲁的金矿引诱鞑靼分兵,用大宁城安抚朵颜三卫。代王叔不觉得鞑靼抛出居延海和金矿的消息,和本宫当年用的计谋有异曲同工之妙吗?差点统一漠南的鞑靼怎么甘心落败。就怕他们示弱,让瓦剌失去戒心,打起大明的主意。”

    代王失笑:“殿下想过了吧?”

    一两个时辰过去了,没有收到温良改的回音。朱寿脸色不好看,让军机处特别关注北方的消息。

    军机处和代王一样,也认为太子殿下瞎操心温良改远离大明,不能及时回消息也属正常。

    “正常?天下人都能说正常,你们军机处不能。动动脑子,别一天到晚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朱寿指着保国公的鼻子骂:“温良改在瓦剌和鞑靼的交界处。是最先能收到风吹草动的地方。如果瓦剌、鞑靼要对大明动手,他们首先会对付温良改。”

    保国公憋红了脸,强忍着不满没有回嘴。他是弘治帝的第一心腹,从未被如此下过脸。

    温良改的消息没到,吐鲁番先回了电。谢迁带着温良改的一万多牧民逃到了吐鲁番,带回了最新的消息。瓦剌打退鞑靼,有向大明攻击的意图。

    刹那间,保国公羞愧地抬不起头。

    “殿下虽年幼,能力可比我们强多了。”军机处的官员窃窃私语。

    朱寿不动声色地扳回了一城。

    皇宫是个巨大的舞台,敞开门便开始演戏。想要日子过的顺畅,必须具备影帝的能力。演技加上厚脸皮,是坐稳皇太子之位必备的生存技能。

    他知道鞑靼使者和代王说的每一句话,代王进京后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中。他提前让龙卫打探北方的消息,知道了瓦剌和鞑靼的最新动向。

    东风压不倒西风,便会被西风压倒。关键时刻绝对不能怂,怂了也要找借口维持人设。这就是兵家的上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

    保国公等勋贵们要巩固军机处的地位,必定会全力以赴应对瓦剌有可能的攻击。

    朱寿摸着下巴坏笑。呵呵,有精力管国内事情的人,一定没把大明放在心上。这场天灾,说不定能帮他一把。


………………………………

第383章 吃瘪

    同样的招数用多了会失效。

    能混到朝廷中枢的,都是老狐狸。还没等朱寿利用天灾动手,老狐狸们已经出招。

    正当朱寿一边忙着组织人力物力救灾,一边利用瓦剌进攻的消息频繁调兵布局时,河南、山西、北直隶几府粮食告急。

    “殿下,当地官府上报,百姓家有了粮也不愿意吃自家的,全都赖上了官府。所以官仓里的粮食才坚持不了半个月。”行走户部的状元郎康海苦笑连连。

    朱寿掏掏耳朵:“百姓们对官府敬畏不已,敢跑到官衙吃白食?本宫没收到当地卫所和锦衣卫的上报。当地官府把本宫当傻瓜吗?”

    “殿下不该提前把田赋改革说出来。”从虾夷回国的这几个月里,康海等新科状元面临巨大的压力。他们从信心满满,到如今的忐忑,对田赋改革的成功,越来越不抱希望。

    无论朱寿怎么问,知道内情的康海没有说实话。

    康海不把话说清楚,朱寿便派东厂深入调查。结果发现官府暗地里发动百姓,把粮食高价卖到了赤岭。若不是大宁城严禁商人买卖粮食,少的粮食会更多。

    朱寿在大明国内控制粮价,让粮商没了炒作的空间。反而助长了国外粮价的飞涨。行商从民间高价收购粮食,百姓们用一石一两卖粮,在用二石一两的价格从皇家粮铺购粮。

    如今没粮了,官府撺掇当地百姓们叫嚷,要朝廷拨粮救济。

    消息传到朱寿耳朵里,差点气吐血。他从没做过亏本生意,这次是真栽了。

    钦天监从去年开始宣扬会出现旱灾。各地官府装满粮仓,以防天祸。朝廷粮仓存粮塞得满满的。

    原来这一切只是账面上的景象。实际并非如此。

    原来钦天监的话信的官员压根不多。原来官员们支持赤岭马市,是为了让商人缓一口气。原来被他搞得半残的粮商转到国外发展了。

    ‘让天下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是他提出的口号。百姓们没粮吃,他不能不救。

    朱寿吃了这么一个哑巴亏,很是消沉了几天。还没等他缓过气来,又出了一场风波没气死他。

    前去保卫密云水库的府军前卫,和附近的佃农们起了冲突。他实在是对勋贵们领兵的军队不放心,才派亲卫保护水库。没想到反而惹了一身骚。

    等他收到消息快马加鞭赶到密云,江彬已经和佃农们动起了手。

    “住手!”朱寿扣响了霰弹枪。

    ‘砰’的巨响让两方人停下了手。

    朱寿眼睛一抽一抽。在皇宫威风八面的府军前卫指挥使江彬,衣服破烂、浑身湿漉漉,灰头土脸的像个乞丐。在河套把鞑靼碾成狗的兵将,在三五成群的佃农围攻下,各个身上挂彩。

    “为什么打起来?”朱寿不能偏帮亲卫,召来江彬和佃农中年纪最大的老人上前问话。

    老人见到朱寿猛然下跪,抱着朱寿的腿嚎啕大哭。“殿下啊,断水了让我们怎么活啊!你明明承诺给我们好日子,老头子信了。家中拿出所有的钱送孙子们读书,还欠了主家不少银子。如果把田里的水稻换成小麦,让老头子拿什么还钱!”

    “我家也信了殿下的承诺,借银子买了五亩地。因为买在引水渠附近,生生贵了十两银子。这可都是借的啊!”人群中身强力壮的汉子堆在地上哭泣。

    汉子的哭泣让佃农的情绪爆发,佃农们纷纷往朱寿身边靠,又和保护朱寿安全的禁卫发生冲突。

    没有多大功夫,得到消息的内阁、军机处带着京营全员到场。他们喊着保护太子殿下的口号,让京营把朱寿和佃农隔离开。

    屠滽出面和佃农们解释:“水库少了一半的蓄水,京中井水见底。粮食没了朝廷能想办法弄到,可京师百万人没水喝的事情不好解决。大家体谅一下朝廷,本官出面把你们的困难告诉你们的主家。主家不会为难你们的。”

    “万一旱灾更严重,水库的水没了,不但水稻会干死,人也会渴死。大家说对不对?”

    佃户们交头接耳了,觉得屠阁老这话说的很对。眼看一场纠纷就要被平息时,意外发生了。

    有人大呼:“府军前卫打死人了!”

    被京营士兵阻挡视线的朱寿踮起脚张望,现场一片混乱什么都瞧不见。也因为死了人,朱寿被阳武侯薛伦强行带走。

    “老头子,大娃、二娃、三娃!你们都死了,让老婆子和三个媳妇怎么活下去!老天爷啊,我们老王家做错了什么,要让我们绝户啊!”朱寿离开前,听到一位老妇人悲痛欲绝地悲呼声。

    江彬被请到北镇抚司协助调查,府军前卫很多人被暂扣。朱寿的亲卫少了一半。虽然牟斌和王岳找了身家清白的锦衣卫填补空缺,朱寿的很多布局不得不终止。万一补上的人里有别人的眼线,容易泄露他的计划。

    世人都知道从河套战场调来的府军前卫身手好,一场冲突死掉四个人一点也不意外。往常,民间两个村子为了抢夺水源,也没少械斗。特别是缺水的地方,一场械斗下来会死好几十个青壮。

    可这次,死掉的佃农是齐驸马府上的,还是一家人。家里的顶梁柱都死了,留下的三个女人心生死意,被邻居救下了两次。民间舆论纷纷指责府军前卫下手重。

    朱寿相信手下人下手有轻重,不可能打死这四个人。可经过锦衣卫、东厂、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五方共同验尸,证实4个佃农是被活活打死的。

    府军前卫这下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更糟的事情还在后头。

    便宜老爹和仁和长公主的关系可是很好的。仁和长公主虽然没了公主封号,仗着皇室血脉闹到了宗人府。

    证据确凿,宗人府也无法偏袒朱寿。便宜老爹从云南来电,让朱寿给齐驸马府道歉,支付赔偿费。

    朱寿气闷不已,一时间进退维谷。

    堵塞密云水库取水渠的事,也被耽搁了下来。

    水库是他花银子派人炸出来的,取水渠也是他的人修的。想要关闭取水渠竟然做不了主。

    最气人的是,灾情在官员们卖力的救援下有所缓解。可是,朱寿辛辛苦苦存下的粮食,被消耗一空;他攒下的银子也没了大半。要不是过年期间从海盗们手里捞了一笔补上亏空,他挪用国库金银的事就要穿帮了。

    “他大爷的,你们不仁就别怪本宫不义。”朱寿气得抓狂。


………………………………

第384章 打赌

    朱寿性子执拗,不愿意为手下人没做过的事认错。可府军前卫打死人时,军机处和内阁大佬们都在场,铁证如山。

    有文官和百官之首作证,刑部很快结了案。齐驸马说服了当事者,当事者没有放弃杀人偿命的要求。刑部判罚府军前卫赔偿四位死者1000两银子,此事了结。

    “一千两买四条人命……”杨慎语气怅然,对人命的低贱,感慨良多。

    江彬恨声道:“小杨大人家境富裕,不知民间疾苦。以前一家五口辛辛苦苦干一年,手头也只能节余十余两银子。有千两银子家资,能在乡里说上话。”江彬敢用项上人头发誓,那四人绝对不是死在府军前卫的拳头下。

    “殿下,皇爷恢复了三位长公主的封号。”东厂厂督王岳扯着僵硬的笑容说。

    朱寿冷笑了几声。十指交叉,翘起二郎腿躺在椅子上深思。

    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是三位长公主,还有取水渠两旁的土地所有者。当然也少不了军机处、内阁的份。

    勋贵和文官的抱团程度,远超过他原先的预想。这大出朱寿意外。以他对人性的把握,怎么会判断失误?勋贵们跟着他瓜分河套的金矿、盐池、煤场等诸多矿藏和商贸利益,按理说不会明着站在他的对立面。

    杨廷和借杨慎的口隐晦地提醒过他,是他没有听出来。朱寿放低身段求教李东阳。未来老丈人李东阳很快回了电:一朝天子一朝臣。

    朱寿瞬间醒悟。

    无论是勋贵还是官员,和皇帝的亲疏远近决定了手中的权力。最大的例子便是保国公朱晖。

    朱晖原先继承了祖上抚宁伯的爵位,因为在便宜老爹登基初有从龙之功,被便宜老爹提拔为国公,制衡英国公,统管三大营。保国公之前,大明的公爵爵位只有五个。太祖封的魏国公、黔国公;永乐帝封靖难功臣定国公、成国公、英国公。与之相比,保国公的爵位来得太容易。

    历史上此刻的便宜老爹身体时好时坏,权贵们肯定想好了太子继位的可能性,已经安排好后手。按照原来的历史,原主对保国公依旧极为信任。

    如今的便宜老爹身体健康正值壮年,但在出宫之前,透露想要让位当太上皇的心思。实际上也确有权利移交的迹象。

    太上皇,是对退位皇帝的称呼。翻遍史书,除了赵武灵王、北齐武成帝、北周宣帝、宋高宗等少数几位,哪位皇帝是心甘情愿让位的。

    弘治帝任性了一把,乱了许多人的方寸。

    朱寿叹了口气:“本宫天真了。”

    谁说对外战争最残酷,华夏的内斗才是最残酷的。

    “谷大用,给龙卫传令……”朱寿在谷大用耳边小声交代。连王岳、江彬、杨慎之类的心腹都没有透露只言片语。

    半个月后的文华殿廷议。

    总督温良改的谢迁,终于把奏折送到了京师。

    “瓦剌卷土重来的原因有三。”

    “第一,源自于瓦剌王子的炫耀行为。自从奴儿干都司搬到金上京之后,瓦剌王子的日子过得无比潇洒。王子给曾经的敌对部落写信,大赞我朝的强盛。并把丝绸、茶叶、细盐、白糖、玉酿春、京布、塑料用品、保温瓶、橡胶轮胎、虾夷海鲜等物品分送各部落。让在中亚受挫的瓦剌其他部落对大明心生向往。”

    “第二,赤岭马市的兴起。印尼为你赤岭马市的存在,我朝商品流入亦力把里、叶尔羌等中亚各国。瓦剌对赤岭的商贸利益眼馋不已。”

    “第三,鞑靼不安好心。达延汗死后鞑靼示弱,满都海派使者给瓦剌各部进贡。进贡的货物来自大宁城的我朝商品。前不久,鞑靼使者向瓦剌夸大大明遭灾的消息,又故意透露居延海的盐池。瓦剌各部停止内斗,组成联军向居延海进发。”

    众人憋着笑。

    英国公笑道:“瓦剌还是老样子,一如既往的秉承祖先的抢夺习惯。只不过他们连中亚的小国都对付不了,还想回过头挑衅大明?谁给他们的勇气?”

    “干脆发兵把温良改夺回来,顺便用马蹄踏出一条通往温良改的路。温良改孤悬草原,多不方便啊。”阳武侯薛伦高声提议。

    新宁伯谭祐笑骂道:“你想把拱卫京师的五军营,全给弄成工程兵团?光去温良改太浪费,不如一路奔往漠北,把元蒙的岭北行省拿下。到时让陛下封你个国公爷。”

    “哈哈哈~”文华殿廷臣们爆笑如雷。

    榆林卫正面击败鞑靼,给大明军队重新树立起自信心。大明上下有十足的信心对抗瓦剌。军机处大臣们忙完了九边防御工作,便松懈了下来。瓦剌的进攻,于大明来说,就像蚍蜉撼树一样可笑。

    朱寿没有跟着一起笑。

    “诸位高兴的太早!谢公从未领兵,不懂得行军打仗。温良改在瓦剌、鞑靼双重戒备下,他知道的都是别人想要他知道的。盲人摸象弄到手的消息,值得你们高兴吗?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