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第一祸害-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天府尹、五府六部的人滞留在奉天门,连个商量的人都没。

    突然主簿灵机一动:“去太医院找刘阁老商量,说不得还能遇到宫里的人,求他们带话。”

    主簿顾不上小节,骑上靠在墙边的自行车返回。

    “闪开!”马路中间的车行道多了许多出城车。骑手们好像背后有人追,脚下生风,把车骑得比马儿快。

    一辆自行车从主簿身边逆向飞驰而过,双方差一点撞上。被惊吓的主簿没握住车头,从车上摔了下来。

    主簿抱着撞伤的膝盖破口大骂:“你们逆向行驶,违反交规!”

    自行车后座上的白衫青年探出头,俊俏的脸上很是愧疚,“钱叔,对不住了。风紧,扯呼!事后小侄到府上谢罪。”

    主簿瞪大双眼:“连家三侄儿?”白衫青年,是鸿胪寺上官连寺丞的三儿子。今日示威游行的一份子。他怎么往城外跑了?

    “棋盘街咋了?”主簿扯着嗓子问。

    一旁的行人好心回他:“棋盘街闹得不成样,宫里出动了一队禁军维持秩序。闹事的士子们作鸟兽散。”

    主簿心提到嗓子眼:“抓人了吗?伤人了吗?”

    “禁军负责保卫皇宫,今天带头闹事的是官家子,禁军才不会傻乎乎的越俎代庖。听说锦衣卫几个头头留在宫内,下头的人没接到命令,今日都没出现场。也算那些士子们命大。”行人啧啧有声,“咱陛下第二次被士子砸了店面,估计暴跳如雷。”

    主簿暂时安下心,也不去太医院劳烦刘阁老,推着自行车一瘸一拐地回到棋盘街。

    宫门已经打开,散朝的官员们聚集在一起。游行示威的士子们退走,禁军撤回皇宫。医官照顾受伤的人。

    棋盘街再次被砸的面目全非。损失最大的当属辣锅店,店铺里完好无损的,唯有水泥墙。

    “谢大人,陛下会不会事后追究我等?”胆小的官员问。

    谢迁泰然自若:“士子的游行事先向五城兵马司报备。手续上没问题。陛下反复强调依法治国,不会无端寻我等麻烦。”

    主簿露出难看的笑容,能被抓住把柄的只有负责传话的他。

    “有百姓混入游行队伍,我就怕陛下会把棋盘街的损失算在士子们头上。”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无人当场被抓。想抓人也要有证据。”

    “就是!”

    “……”

    主簿在人群中见到了连寺丞:“下官见到贤侄被人载着出城。”

    连寺丞点点头,朝抱着双手冷眼旁观的张忠挤挤眼睛。

    主簿明了,低着头混在官员中间。他现在一点也不慌了。大不了被抓问责。到时会有人照拂家里的生意。几个孩子的前途也会有着落。

    胡玢打着饱嗝,笑眯眯地拍拍辣锅店掌柜。“我看别重新装修,干脆重建吧!重建的时候把地下室扩建一下。冰窖太小,装不了多少食材!”

    掌柜放弃清点损失。连厨房的铁锅、碗筷都没了,辣锅店只剩下地下室的备用食材。

    “掌柜的把损失报到皇家商行,十日内会有人把双倍赔偿送来。是重建还是装修,掌柜说了算。”张忠拱手表态。

    同时也让手下人把话带给各家店铺的掌柜。

    胡玢“哟”了一声:“掌柜的,把锅碗瓢盆、惊吓费都算上。某人手头比陛下还宽裕。”

    “胡指挥说笑了。”张忠苦笑。

    胡玢挑挑眉:“你从哪弄钱?问士子索赔吗?人都跑光了,谁会认账!你利用了谁替你出这笔钱?不会又是西厂吧?兄弟们,回去查查账,看看有没有少。”

    “掌柜的,我先带人回皇家商行。”张忠神情落寞离开。

    辣锅店的掌柜说和:“张大人也不容易。皇家商行说穿了只是商家,没权利抓人。在这个紧要关头,冲撞士子们闹出事,无数污水会倒在陛下身上。陛下不在乎,我们总得为陛下想。张大人能想办法弄来钱修缮棋盘街,对大家都好。”

    天天跟在胡玢屁股后头的弗兰克挠挠头:“……拉不拉不温炖。”

    “这里谁听得懂西班牙语!说大明官话”胡玢骂道,“我把你从牢里带出来,是让你好好学官话。学会官话,教我们说西班牙语。老子早晚要去西班牙逛逛。”

    弗兰克用蹩脚的官话说:“有问题。张,很坏,狡猾狡猾的。”

    “哈哈哈!这话说对了。走,今个儿心情好,带你去游乐场玩玩。”胡玢哼着小曲带人离开。

    谢迁一直在暗中观察张忠的反应。没发现半分不妥。也是,陛下不在京,手下的人哪有魄力得罪满朝文武。

    等了半宿没见陛下的人有其他动作,官员们四散离去。士子们的长辈,纷纷派人出城找他们。

    太阳落山前,陆陆续续跑出城的士子被找到。

    一切看起来很挺正常。

    除了消极怠工的张忠、锦衣卫、东厂等。

    第二日,连寺丞慌慌张张找到主簿。

    “你亲眼看到我儿出城?”

    主簿愣了愣:“贤侄撞了我一下。还和我道歉来着。”

    “家人出城找了一夜,没瞧见三儿。”连寺丞急得不行。

    有同僚笑道:“连兄,去花柳巷找了没?我家那没出息的东西,被人从青楼寻回。美其名曰:青楼安全。可把我气坏了。”

    “找了,能找的地方都找了!”

    连寺丞四下询问,得知参加示威游行的2000士子,还有五百多人没音讯。

    三天后,部分士子让西厂送信回京。游行出现打砸抢,他们胆小,当日出城直接回老家。

    十天后,棋盘街的商家拿到了店铺的双倍赔偿金。

    仍有156名士子音讯全无,其中包括连寺丞的三儿子。

    而朱寿,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从旅顺口登宝船出海,前往山东威海。

    “陛下,京师急件。”上船前,京师快马加鞭送来请罪奏折。

    “京师失踪人,找到朕这儿来了!”朱寿大怒,“谢阁老真以为朕当了皇帝,要顾忌名声,束手束脚得好欺负是吧?”


………………………………

第491章 别拉低朕的档次

    皇帝这个职业最痛苦的,首当其冲便是看奏折。

    尤其对于曾利用系统填鸭式学习的朱寿。就算脑子里塞了很多知识,但让他看古文,就像看英文原著,中间会多一道翻译。除了翻译,还得想想这个词出自哪个典故,暗喻什么。

    朱寿多次三申五令强调奏折理应简明、扼要,可架不住官员们喜欢炫耀文采。至今没被人识破他的文学素养,得感谢太祖开创了白话文圣旨,感谢内阁的票拟制度,感谢后世的海量数据库。

    谢迁递上的是请罪奏折,中书舍人、汪鋐、司礼监没人经手。

    朱寿亲阅,然后,脸色越来越难看。

    没能请成假的中书舍人刘鈗暗道不好!陛下额头青筋直跳。谢阁老在请罪折子写了些什么?

    朱寿脸色铁青。谢迁把奏折写成骈文,词藻华丽、典故僻生词无数。欺负他看古文吃力?!

    最后一句:“俯首帖耳来请罪,惟愿平安此所求。”

    “谢于乔是什么意思?!”朱寿把奏折丢给刘鈗,“朕是大明皇帝,行的是堂堂正正的王道。就算派人绑架,至少也得是达延汗那个级别的。回复谢于乔:别拉低朕的档次。”

    不管别人信不信,他自己是坚信不疑的。

    朱寿气呼呼登上宝船。

    皇帝陛下冒然提起达延汗,引得随行人群一阵骚动。

    达延汗是蒙元分裂后出现的雄主。把瓦剌各部打的丢盔弃甲,差一点点统一漠南。可惜遇上了还是皇太子的陛下。

    鞑靼好儿趁部首领阿儿脱歹,心大地高声询问刘鈗发生何事。瓦剌忠顺王、花当等人竖起耳朵倾听。得知京师丢了一百多位士子,官员们找陛下要人。

    阿儿脱歹等人付之一笑,跟随朱寿登上十丈高的宝船。

    权倾天下、富有四海的皇帝陛下,需要用绑架官员后代、威胁官员以达成目的吗?虽说达延汗被陛下阴过很多回,但那依靠的是大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货物。

    这群新大明蒙古族,上了宝船东摸摸西逛逛,好像得到新玩具的孩童。长一百多米、宽60多米、上下四层的宝船,他们都是第一次看到。谢迁的请罪奏折。被他们当成笑话,乐了乐,并不往心里去。

    刘鈗可不敢掉以轻心。

    官员们心里门清,减少科举取仕人数是小事,取消免税权才是文官们万众一心的根源。直接补偿财物听上去很多,可怎么比得上那些台面下、说不出口的利益。

    弘治帝两次下旨清理江南田亩失败,不是没缘由的。

    刘鈗从布袋中拿出书写笔,把朱寿的意思附在奏折下方。见东厂的人已经上船,另取纸张,描叙朱寿看奏折的愤怒表情。

    “近日来陛下忙于替蒙古人指婚、与瓦剌使者密谈,未接见其他人等。”至于发电报、打电话,就不是刘鈗能知道的。

    把回折交还给信使,刘鈗匆匆上船。

    “这艘船,比地上的高楼广厦都雄伟。”

    “大同的代王府比这大。”

    “那是你没去过京师!没见过紫禁城。”

    “这么大的船,得多少人开动?”

    “这就是海啊?真漂亮。”

    “原本我们也有海的,现在都成了克里米亚的土地。”

    “……”蒙古人议论纷纷。

    朱寿念念不忘重辟丝绸之路。这次会让辽王带领商队前往欧洲,正是因为前来附庸的瓦剌部落中有金帐汗国的遗民。提醒他必须出国试一试。

    金帐汗国是蒙元四大汗国之一。于两年前,也就是公元1502年、弘治十五年,在克里米亚和莫斯科公国的夹击下彻底灭亡了。克里米亚成为金帐汗国的继承人。

    克里米亚占有黑海入海口。想要从草原走到欧洲,必须渡过黑海。

    克里米亚附庸奥斯曼帝国。如今世界,能与大明抗衡的,唯有奥斯曼帝国。两国距离遥远,历史上并没有发生冲突。

    朱寿拿不准奥斯曼帝国对大明前往欧洲的态度。想来是不欢迎的。

    东方商品深受西方社会欢迎。在东西方之间往来的中间商,阿拉伯商人、威尼斯商人,赚取差价赚的不亦乐乎。如果大明的商队能直达欧洲,中间商赚不了差价,冲突必定难免。

    因为宗教等原因,西方和阿拉伯人战争不断。可宗教阻挡不了商人的‘友情’。也正是因为中间商之间牢固的‘友情’,逼得欧洲冒险者开启大航海时代。

    如今,克里米亚正在和莫斯科公国争夺金帐汗国的遗产。那片地区由于失去了金帐汗国的威慑,相互征伐不断。

    朱寿认为,这是大明插入的最好时机。

    “真是个好时代啊~”朱寿张开双臂,狠狠吸了口海上的新鲜空气。

    不提十万八千里之外的意大利战争、中亚混战,隔海相望的日本正处战国时代。虽然朱寿助足利义稙夺回幕府将军,但他可不会好心地帮忙稳固幕府政权。

    大明缺少金银等贵金属,需要日本源源不断地输入金银。大明外患已解,内忧一直存在。对日本暂且只有笼络。

    如何笼络?

    联姻是最好的方式。

    便宜老爹不给力,朱寿只有福泰一位妹妹。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宗室的任务是进击美洲。

    综上所述,联姻的事,只能交给臣子。

    赐婚的效果并不好。听闻很多官家小姐闹得要上吊。便宜老爹让他悠着点。

    华夏民族有容乃大,只要认同华夏文脉的都是华夏人。

    官员们自认高人一等,对于外族联姻的事闹起了脾气!

    非逼着他来硬的是吧?

    谢迁找他要人。他怎么知道人到哪去了,他把事情全权交付给0张忠负责。

    “开船!”

    宝船带着巨大的轰鸣声前进。

    在底部蒸汽机组的驱策下,壮如小山的宝船缓缓驶出旅顺口。

    “汪爱卿,朕想建一艘海上行宫。让皇家研究院出图纸。”朱寿想到未来的蓝图,豪气干云天。

    汪鋐很无奈:“陛下,内承运库没钱了。辽王的西行花销,还是从皇家商行预支的。”

    朱寿双眼一瞪:“汪洋,带上水师的兄弟们去海上找找‘海盗’。”

    汪洋可怜巴巴地瞅着他:“陛下,水师把从马六甲到旅顺口的海盗清剿干净。”

    朱寿扳手指算了算。近期也只有古里战场能捞外快了。

    葡萄牙人有黄金,就抢他们的。

    “科林神父,给朕说说葡萄牙呗。”朱寿热络地找上前。


………………………………

第492章 朕要微服私访

    面对大明皇帝的热情,度日如年的科林神父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还悬着的另一半,是因为大明皇帝对金帐汗国遗民的热情。

    科林神父最担心的便是大明皇帝的信仰问题。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对欧洲虎视眈眈。他来大明,就是想获得大明的支持。

    “相比大明的富庶,葡萄牙没有值得夸耀的地方。教廷以及葡萄牙想和大明交好的心情,上帝可鉴。”科林神父卯足劲拍马屁。

    朱寿哈哈大笑:“我们两国不打不相识。为了深化两国的交往,朕提议让大明水师跟随贵国的海军前往欧洲。”

    “这……”科林神父神情犹豫。

    在西方教廷的势力强大。他是教皇任命前往东方传教的红衣大主教。可全权处理与东方的往来。

    来了大明后,见识了停靠在旅顺口的民船,他心中越来越不安。大明若是对西方起了心思,会是比奥斯曼帝国更可怕的敌人。科林神父便不敢轻易答应。

    毕竟,葡萄牙海军在大明水师面前不堪一击。

    朱寿坦然地说:“当然,也可以先请葡萄牙海军来大明。”

    “贵国知道前往大明的航线吗?”朱寿不经意地问。

    几年前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达到了印度。西方人打开了东方世界的神秘大门。

    科林神父遗憾地摇摇头:“东西方的通道被阿拉伯商人垄断。我当初花大价钱买通古里商人,才到达的满剌加国。”

    朱寿眼珠子一转:“这样吧,神父先与贵国海军联系,在满剌加国碰头。让水师带他们来大明。大明把货物送到满剌加国,由满剌加国的阿拉伯商人带往欧洲。你们把船开到大明,还能直接与大明做生意。”

    “大明和谁做生意不是做?”

    科林神父笑得阳光灿烂:“陛下说的极是。”

    朱寿露出了一口大白牙。得警告水师别把‘海盗’清剿干净。他对外走的是王道,人设不能绷。没背锅侠,这戏不好演。

    朱寿不敢保证一百年后的大明会如何,但此刻的大明,绝对不惧怕西方的炮火。

    南京水师指挥同知汪洋,搓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神父捐出15万金时,陛下露出狼一般的眼神。现在一副哥俩好的样子!

    “呕~”刚刚还笑语欢腾的甲板上,传来恶心反胃的味道。

    蒙古人待惯了草原,第一次坐船出海,晕船了。

    “陛下,蒸汽机很神奇。”花当捂住嘴,“大船也很神奇,可臣……呕……臣和它们八字不合。”

    阿儿脱歹急得跳脚:“我倒是没晕船,可我的马晕船!”

    蒙古人和战马形影不离,他们要求带马上船。朱寿同意了,反正宝船能承载三四千石。这反而提醒了他,可以弄一支海陆两栖作战军队。

    朱寿摊开双手耸耸肩:“没事,吐啊吐就吐习惯了。”

    听说当年元朝没打成日本,正是因为蒙古人晕船导致的。

    宝船离港不消半日,花当已经吐出了黄水。靖江王的女婿塔布巴图,脸色苍白,看样子也坚持不了多久。

    “陛下,臣……臣若死了,您册封……册封我三弟为都督吧。”花当可怜巴巴地拉着朱寿的织锦衣摆。

    朱寿揉揉发胀的太阳穴:“最近的港口在哪?”

    汪洋之前前方若隐若现的小岛:“前方有蓬莱三岛。水师曾在其中最大的一座长岛上,剿灭过一支人数众多海商。当地豪富不顾朝廷海禁,在海岛上设置了据点。因长岛的地理位置特殊,提督曾命威海卫留人守岛。我等可以在长岛登陆。”

    随行的船只除了载人的宝船,还有多艘福船、铁甲船,守卫力量充足。又在近海,不会有危及陛下的事情发生。

    “就去长岛。花当都督在船上多待几个时辰,真会活活吐死。”朱寿一脸无奈。

    宝船改变了原定航线,朝长岛方向驶去。

    朱寿成了大明皇帝,出行的线路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山东在年前就做好了迎接他的准备。旅顺口在宝船出港后,及时向京师通报。京师通过电台通知山东。布政司雍泰提前在威海卫等着。

    让雍泰头疼的是,跟着他来的,还有山东的大儒名士。山东是孔孟之乡,书香门第无数。他们对陛下提出的‘减少取仕人数’颇有微词。陛下将从威海卫登陆的消息瞒不过他们。

    得益于电台、电话等通讯技术的发展,雍泰获知京师的士子失踪案。虽然没有一丝一毫的证据指向陛下,可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认定是陛下的手笔。

    陛下连鞑靼人都不怕,还会怕读书人?多少位御史的铁嘴辩不过陛下的毒舌?

    雍泰非常担心宿老们得罪陛下。

    仔细打量前来的人。孔孟两府来的是旁支。也是,两府的嫡系子孙前往东北开设学堂、教化女真族去了。

    雍泰想了想,只要陛下不和孔孟两府冲突,其他的事应该都能搞定。

    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海边的落日很美,西天缀满鲜艳的云霞,如仙女色彩斑斓的天衣。换个场面,雍泰一定当场吟诗一首。可此刻,他全无心情。

    最坏的打算不是发生冲突,而是见不到陛下。

    “可曾见到陛下的龙船?”雍泰不知是第几次询问威海卫千户。

    千户时不时用望远镜眺望,随着天色渐暗,他的脸色越发的焦急。“未曾。陛下乘坐的是蒸汽宝船,速度极快。早该在一个时辰前抵达。”

    雍泰原地来回踱步:“派出你们卫所最快的船,沿旅顺口的方向寻找。遇到陛下的龙船令他们立刻发电报。”

    虽然文武不相统,可已经慌了神的千户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暮色降临,威海卫点燃了火把、煤油灯、火堆等所有能照明的东西。前往寻找的船只未曾见到龙船的身影。

    “雍大人,陛下不会,不会又开溜了吧?”威海卫千户小心翼翼地猜测。

    没办法,谁让他们的陛下是惯犯。

    雍泰遣散了宿老,头大地回道,“你我分别向京师回禀吧。”

    军机处、内阁同时收到威海的急电。

    “陛下又去哪了?”大家很无奈。能怎么办?他们还能把陛下锁在皇宫不成?

    在长岛打捞海货狂吃的朱寿,正和恢复精神的塔布巴图、花当、阿儿脱歹等人拼酒。

    朱寿的酒被谷大用兑了大量的水。陛下要喝酒,他们跪死了也拦不住啊!

    “陛下,真不给山东和京师去电报平安吗?”负责朱寿安全的东厂厂督王岳心中打着颤。

    朱寿打了个酒咯:“朕要微服私访。”

    阅读网址:m。


………………………………

第493章 打晕

    喝了酒的朱寿思维特别发散。

    开始时,只是和阿儿脱歹、花当等人畅想打通草原丝绸之路、让草原百姓安居乐业。

    接着,分析起了草原生存之道的优劣。

    “草原最大的问题是种不了粮食。光靠牛羊养不活所有人。为了生存,必须选出强大的头狼,没粮的时候南下掠劫养活大家。如果换做是我,也只能这么办!”

    “可一旦头狼死了,底下便会群龙无首陷入内乱。五十年前的瓦剌多么强大,也先一死四分五裂。达延汗的确有当中兴之主的才能。他在的时候,鞑靼铁骑狂扫漠南。达延汗一死……”

    谷大用的大手盖住酒杯:“陛下,你不能再喝了。”当着鞑靼人的谈论达延汗,陛下也太戳人心肝。

    “朕命你把手挪开。”朱寿不满的推开谷大用,“朕的话头刚起,别打岔。”

    这才刚起?可不能让陛下畅所欲言。陛下每每说醉话,必会得罪一大堆人。年夜宴上提及的‘征服感’,气坏了大片官员。

    王岳、刘鈗、汪鋐等人纷纷上前劝谏。原属于鞑靼的几个部落归顺不久,若是因为陛下的酒后之言让他们离心,那就得不偿失。朱寿彻底把大明当成了家。想到原历史明末的浩荡,不由得悲从心来。

    王守仁随大流上前劝谏:“陛下,别喝了。”

    朱寿睁大眼睛盯着王守仁猛瞧。王守仁吓得后退一步。陛下怎么了?

    “伯安啊!!!”朱寿猝不及防上前抱住王守仁,对着他嚎啕大哭。

    朱寿眼泪像瀑布一样狂泄:“哇哇哇哇哇~”

    所有人都懵了。

    “哇哇哇~”朱寿边哭,边用王守仁的衣袍擦眼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