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第一祸害-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知各地的反弹,朱寿笑得欢畅。得意的笑声在东宫上空回荡,让人猜不透他的想法。

    为了赚取恶念值,他特意拖了三天时间。看着已经涨到5000点的恶念值,他觉得火候已到。

    再拖下去,他得换老师了。

    这三天里,杨廷和说《春秋》,天天微言大义,让他烦不胜烦。昨日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春秋》有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被中原六国称为蛮夷的秦国,一统六国之后焚书,为什么单独放过《春秋》?

    杨廷和当场晕了过去。接到今日停课一天的通知时,他恶意地猜想,詹事府的侍读官们肯定在翻书找答案。

    朱寿威风凛凛地站在左顺门。对面站着被裁撤的68名传奉官,‘正巧’来递奏章的诸多官员,以及‘顺路’经过的内侍。

    朱寿清了清嗓子:“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太子爷!”正好路过的萧敬吓得一哆嗦,尖锐的嗓门直冲云霄。

    听到这话的人全部石化,左顺门前鸦雀无声。

    “我说出事实而已。否则历朝历代为何要建元?”朱寿见萧敬抖成筛子,和颜悦色地说,“那本宫换成‘人一走茶就凉’如何?”

    萧敬苦笑着不说话。太子爷说话太不过脑子。皇爷暂时只有太子爷一子,可万一皇后娘娘再诞下皇子,太子爷该如何自处?今日的话都是来日的罪证。现场这么多人,封口是不可能的。

    “人一走茶就凉,你们是李广招纳的传奉官,李公公一死,你们没有后台。这几天大家日子不好过吧?”朱寿笑眯眯地问。

    68人低着头,他们几乎人人脸上带伤。身上的新衣服是面见太子前有位公公送来的。太子和首辅的赌约闹大,他们成为士子们发泄的对象,家和家里的财务被烧,家人跟着一起倒了大霉。

    朱寿当然知道他们的遭遇,戴公公经常拿来东厂的消息。大明士子们的疯狂不亚于后世砸车、打人的愤青。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朱寿头头是道地说,“空谈误国,我喜欢先做事后说话。”

    混在人群中的杨廷和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从太子口中听到‘子曰’,感觉就是对他的讥笑。太子殿下一直在诠释‘最终解释权要掌握在当权者手中’,从这方面来说,太子殿下没有撒谎。

    “现在离过年还有一个半月。你们所有人的家人暂时住在保大坊。如果你们在年前把杜仲胶弄出来,暂住的房子可以永久性居住,每月工钱5两银子。被评级的,工钱还能加倍。”

    68位匠人惊喜的抬起头。

    朱寿朝兴奋的众人泼冷水:“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弄出我要的东西,每人拿上1两银子的辛苦费走人。本宫的内行厂,不留无用之人。”

    朱寿招招手,刘瑾疾步上前躬身听训。

    “先每人发1两银子安置费,每人一身工作服。分给他们住的房子不得小于两进院。还需提供每日三餐工作餐,每月休息4天。若有人生病,所有的药费走内行厂;直系亲属的药费可报销一半。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提供他们需要的一切物品,你弄不到就来找本宫。”朱寿大声嘱咐。

    刘瑾低眉顺眼地回道:“老奴一定不负太子爷重托。”成化朝时他犯错差点被杀,这次又差点被贬入南京净军,能被太子赏识委以重任是他最后翻身的机会。他绝对会全力以赴。

    太子开出的条件,让匠人们内心一片火热。匠人推选出年龄最长的老者出面问:“敢问太子殿下,什么是杜仲胶?”

    “有位骑青牛的白胡子老爷爷托梦给本宫,说:杜仲的树叶、树皮和果皮中含有一种白色丝状物质,把它提炼出来,可以炼制出百变仙器。”朱寿满口跑火车,“等有了成果本宫会传你们仙器炼制方法。”

    老者长大嘴巴,半响说不出一个字。

    萧敬和杨廷和怀疑地望着朱寿,他们无法判断太子的话有多少可信度。

    刘瑾带着匠人们退下,官员和内侍也准备离开。

    “你们等等,”朱寿叫住想离去的官员,“麻烦各位给身边的士子们传个话。元朝时期不缺当官的士子,我朝肯定也不会缺。看不惯本宫的人,将来自可选择‘梅妻鹤子’的隐居生活。”

    说完,朱寿背着手雄赳赳气昂昂地回东宫。

    一阵寒风吹过,在场的官员打了个冷颤。
………………………………

第11章 缺钱

    朱寿屁颠屁颠的来到奉天殿的暖阁请安。刚才在左顺门甩了一番威风,现在需要哄好便宜老爹。不然最大的后台倒了,他找谁遮风挡雨去。

    内侍通传后,朱寿跨入暖阁,“孩儿给爹爹请安!”

    见到首辅刘阁老也在,朱寿拱手行礼,“见过刘公。”

    “太子殿下。”刘健还礼,迫不及待地问,“殿下真的梦见过仙君?”

    朱寿神色自如:“本宫被天外飞石砸晕醒来,初时没发觉有何不同。温习书本时发现头脑思路清晰,记忆力所有提高。老师教授的知识一点即通,还能举一反三。或许受到仙君点拨,可本宫不记得了。”

    弘治帝急急问:“那为何照儿说杜仲胶能炼制仙器?”

    朱寿大笑着从衣袖里拿出一本有些年代的书籍。封面上印有《锦绣万花谷》的字样。这是他用10点恶念值定制的书籍,里面写有杜仲胶的制造和自行车的介绍。

    弘治帝身边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宽,恭敬地从朱寿手中接过书。

    “阁爱卿,《锦绣万花谷》中这一册吗?”弘治帝随手翻阅几章,见上面所述之物神奇至极。可宋代的百科全书《锦绣万花谷》文渊阁有全册,并没有见过这本。

    刘健大为吃惊。他翻来覆去查看:“纸张是宋时的澄心堂纸,这书有200多年。殿下是从何处所得?”

    “前几日从文渊阁中找出的。”他去了趟文渊阁,把偏僻的角落钻了一遍,出来时带着这本书。虽然他关照黄伟保密,但肯定有人知道这事。

    刘健详细看了杜仲胶的描述,沉下脸问,“原来殿下挖了坑就等老臣往下跳。既然如此,殿下为何不把杜仲胶提炼方法直接告诉匠人们?还要借用仙君、仙器的名头引起关注。”

    朱寿挑挑眉:“御人而已。《论语》传授做人的道理,反向思考就是御人的手段。‘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匠人要用利益,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照着古法提取杜仲胶只是小利。前人能研究出来的东西,为何我们做不到?

    本宫是太子,要考虑的是天下苍生,提取杜仲胶只是蝇头小利,本宫要的是人才,是无数像杜仲胶这种有利于民生的物品诞生。”

    “至于借用仙君、仙器的名头,”朱寿摇头叹息,“本宫也是没办法。士子们连烧68户匠人家宅。本宫若不这么说,只怕保大坊中的内行厂不保。刘公驳回调太仓银入内承运库,父皇可没多余的银子让本宫折腾。”

    朱寿的一席话唬住两人。便宜老爹摸着胡子连声说好。刘阁老像打了鸡血一样,用热切的眼神瞅他。

    “老臣拭目以待。”听到朱寿的话,刘健全身的血液在激烈地奔流,眼中不断跳跃着精光。

    官海沉浮几十年,大明危机四伏,陛下守成有余,但无革除弊政的胆气。太子殿下或许真的是大明中兴之主。更有甚者,他若把太子培养成千古一帝,足以留名青史。

    朱寿见到两人的反应,为自己的机智点赞。

    旁听早朝的优点能及时获知消息。便宜老爹沉迷于修道,内承运库库银所剩无几。他是弘治帝的太子和唯一的皇子,天下最大的富二代,却没有大笔的银钱可供挥霍。

    作为现代人,追求金钱和房产已经深入骨髓。他不但没钱,连房产也不多。便宜老爹想给他添加皇庄,被大臣们驳回。

    身为大明太子,购买保大坊的地产竟然要用太监贪污得来的赃款!这是对他的侮辱,这是对太子身份的贬低,这是穿越者的耻辱!

    因此,除了想要自行车解放双脚,他更想要杜仲胶带来的利益。把‘内行厂’吹嘘到为国为民的高度,短时间内大臣们不会找他麻烦。等到‘内行厂’羽翼丰满,嘿嘿嘿,他还会怕他们不成?

    从奉天殿出来,他先到仁寿宫给太皇太后、太后两位长辈请安。收获一堆嘘寒问暖后,再到坤宁宫见张皇后要恶念值。

    坤宁宫内待了半天收到10点上限,朱寿带着东宫内侍返回。

    “为何我的东宫没有娇俏可人的宫女呢?”朱寿穿越至今一个月,刚发现这让人蛋疼的事实。主要是这具身体太小没有作案工具,让他没往这方面想。

    如果身边围上一群可爱的小侍女,喂个葡萄、捏个腿的,日子得有多欢乐。

    黄伟直白地说:“小爷没受伤之前常偷跑回清宁宫居住。清宁宫内有专门伺候小爷的宫女。皇后娘娘很生气,因此并没有在东宫给小爷配制宫女。需要奴才把清宁宫的宫女带过来吗?”

    “不用,我怎么能和太皇太后抢侍女。”朱寿牙疼地看着黄伟。难怪这位和原主一同读书的小内侍最后被调到南京,没机会成为‘八虎’之一。太不会说话了。

    野史说原主的生母是太皇太后宫里的宫女,原主小时候在清宁宫长大。难怪他去太皇太后那受到的待遇很不寻常。以后还是少停留为妙,从小照顾的人很容易发现他不是原主。

    没走多远,有一人急匆匆往坤宁宫走来。朱寿高兴地笑了,便宜大舅来了,又有10点恶念值送上门。

    “舅舅!您怎么又来宫里了?”朱寿远远挥手和寿宁侯张鹤龄打招呼,“外甥开办内行厂,手边正缺银子。听闻舅舅前日晚间一夜暴富,可否支援外甥几两银子?”

    “恶念值1。”

    张鹤龄心中不喜,首辅问太子对贿赂李广的官员上寿宁侯府求情的看法。太子当时回答‘为亲者讳疾’,变相的指责他的不是。不是姐姐亲生的就是不贴心。

    张鹤龄绷紧着脸躬身行礼:“见过太子爷。”

    “舅舅是自家人,客气什么。外甥从来不和您客气。”朱寿亲热的上前。

    “恶念值1。”

    张鹤龄急着找皇后求救,从衣袖里掏出两个五十两的金花银递给朱寿。“拿去玩吧。”

    不等朱寿回答,绕开他跑向坤宁宫。

    “这是打发叫花子吗?”朱寿嘴角一勾自嘲道。难怪何鼎要拿金瓜砸张氏兄弟。寿宁侯心里压根没有对封建皇权的重视。

    从张鹤龄对他敷衍的态度上,朱寿猜测张皇后一直抱着继续生孩子的念头。

    “黄伟,二弟出生后,母后是不是都没有关心过我?”朱寿问。

    黄伟想了想说:“听老内侍们说,二皇子出生时身体就不好,皇后娘娘全身心照顾二皇子。而太子殿下住在清宁宫,由太皇太后抚养。”

    “呵呵。”朱寿露出灿烂的笑容。他把100两银子塞在衣袖中:“苍蝇肉也是肉,100两能买不少东西。”

    这一幕很快传到宫里的各个角落。
………………………………

第12章 书写笔

    朱寿像个没事人一样溜达回了东宫。关上书房门,他马上把腰间的金花银摔在地上。

    “什么东西!靠女人的玩意儿竟然看不起老子。”朱寿握紧的双拳青筋暴起,张鹤龄对他的态度让他想到很多心酸的往事。

    往事不堪回首,‘屡战屡败’的标签一直贴在他的额头。这些年他开淘宝店、做微商;种过地、建过蔬果合作社;搬过砖、当过包工头,可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唯一看到成功希望的‘金融’行业,被坑货系统破坏。

    他曾把一切归咎于出生,没有牛逼的父母。每次见有人脉、有经济基础的二代们混的风生水起,他总会泛酸水。不就是投个好胎嘛!

    现在他是天下最牛的二代,如果在这种高起点、高配置的前提条件下他还能玩脱,只能印证别人骂他‘烂泥扶不上墙’是对的。

    把大明比作一张白纸,他有极大的可能执笔勾画江山。

    朱寿眼中迸发火一样的热情。

    他把100两金花银放在书桌醒目的位置,用于提醒自己危机无刻不在。摊开宣纸、拿起毛笔准备罗列计划,发现砚台的墨汁干涸。

    火一样的热情遇到冰雹,直接萎了一半。

    朱寿一拍桌子大喝:“他大爷的,先从毛笔革命开始。”

    打开系统,选择一款适合大明国情的便携式书法笔。书法笔和后世的水笔类似。它的笔尖偏硬、笔杆中空,笔杆中的墨水用完可添加,书写非常方便。

    “宿主确定用1000恶念值购买书写笔吗?”系统交易中。

    朱寿眼角抽了抽:“初级模仿力1000点,一只书写笔也要1000的。你这是宰客行为!”

    系统委屈地说:“商店根据对当下社会的冲击进行定价。书写笔的出现,会更改书写的历史。水笔、钢笔都将陆续出现。

    就如杜仲胶出现后,商店会出现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合成橡胶从石油中提炼,连带着石油也会出现。所以购买合成橡胶需要的恶念值非常巨大。当然,你发现了石油又当别论。”

    朱寿不耐烦地点击购买,商店的书写笔图案上出现进度条,时间为三天。

    “东西呢?”朱寿质问。

    系统闷闷地说:“三天后会自动出现。如果商品从天而降,宿主如何说明它的来路呢?本系统出于对宿主安危的考虑,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宿主购买的商品合理地出现在宿主眼前。”

    朱寿抓狂:“那如果我要买西瓜呢!”

    “想要听本系统的意见,需付100恶念值。”系统说。

    朱寿一头黑线,这系统自主性太强。第一次交流时它怎么说的?朱寿回忆着:根据他的知识和理解,系统一词比较接近它。

    这坑货是披着系统外衣的外星人吧?!

    “我付!”朱寿一咬牙。

    系统乐滋滋的收取100恶念值:“西瓜只有夏天有,冬天想要吃西瓜,需要有暖房。根据宿主现在的条件,手中并无温泉庄子。按照前人的办法烧炭升高室温的代价很贵,所以想要西瓜需要500点恶念值。

    除了温泉、烧炭,沼气取暖的方式也可以种反季节蔬果。宿主可先花1000恶念值购买沼气技术。随后买西瓜只需10点,草莓、黄瓜、茄子等反季节蔬菜也只要10点。甚至你可以直接让内侍种植,不需要花费恶念值。

    虽然本系统只有一个商店,宿主的玩法不一样,每样商品的价值也不同哦。”

    朱寿翻翻白眼,这世道专门欺负老实人,坑货系统也是!如果他没多嘴问一句,决定会被系统牵着鼻子走!

    “我花1点从度娘查询沼气技术。可以省下999恶念值吧?”朱寿语气冷冷地问。

    系统嘿嘿一笑:“是可以。但是宿主如何解释沼气技术的由来?相信我,省下999点恶念值,你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宿主缺银子。您名下有皇庄,正好可以用沼气技术种植反季节蔬菜捞一笔。”

    朱寿背着手在书房踱步,权衡再三后花去2000恶念值,从商店购买书写笔和沼气技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坑货系统太不靠谱,他不能全部依靠系统。

    举起手摇铃一摇,黄伟推门而入。

    “笔不好用,宫中十二监何处负责纸笔?”朱寿阴着脸问。

    黄伟躬身回道:“司礼监负责小爷的文房四宝。奴才这就去司礼监挑选上好的毛笔。”

    “不用,本宫亲自去。”朱寿大张旗鼓来到御用监。

    司礼监负责笔墨制作的掌司刘孝,热情地亲自陪同朱寿参观作坊。朱寿向工匠们描述书写笔的特征,留在此处亲自监督制造。

    “不行,笔尖漏墨。”

    “墨水书写不顺畅。”

    “加墨不方便。”

    听到朱寿苛刻的条件,掌司刘孝抽调出最好的工匠。集一千多号工匠的力量,努力完成太子的吩咐。

    弘治帝暂时免了朱寿的早朝。朱寿终于睡了个安稳觉睡。他神清气爽地出现在文华殿时,杨廷和多看了他几眼。

    风平浪静地上完课,朱寿准备恭送侍读官们离开时,杨廷和忍不住问他对寿宁侯不法的看法。

    原来今日早朝,有御史弹劾寿宁侯指使锦衣卫报复得罪他的官员。

    估计这也是弘治帝免他上朝的原因。怕他和皇后的关系闹得更僵。显然弘治帝从朱寿询问内侍的语气中,猜到他对生母是皇后的怀疑。

    “相对于手无寸铁、声色犬马的纨绔子弟,我更在意手握兵器的小儿。”朱寿用惊奇的目光打量杨廷和,“老师胆肥了,竟然敢当面流露出对寿宁侯的不满。若母后或者舅舅来找您麻烦,学生定会全力维护。”

    “恶念值1,1,1……”杨廷和鼓着眼睛立在原地。他气得脸红脖子粗,最后被同僚拉走。

    “介夫,殿下说话直白,别把话放心上和自己过不去。”同僚安慰。

    杨廷和跳脚:“您也以为我胆小?!我明明是识时务!”

    停了一次早朝,损失数百恶念值,有10点补偿也是好的。左顺门前的话让士子们暴跳如雷。他们不是官员,没能给他提供恶念值。太没劲!

    朱寿摇着头离开文华殿,直奔御用监。

    太子在司礼监呆了两天,刘孝被弘治帝、皇后、太皇太后分别传去问话。他回来后拿着鞭子在工匠身后盘桓,许诺弄出太子要的书写笔每人赏金十两。

    一两黄金等于十两银子。召集来制作书写笔的工匠共25人,需要刘孝私人拿出250两。

    朱寿浮现淡淡的忧伤,他手上只有100两能用,还是寿宁侯‘赏’的。

    第三天,司礼监工坊在重压之下,终于找到适合的笔杆、墨水,制作出和系统商店一模一样的书法笔。

    “爹爹,可否把司礼监制笔的工匠送给孩儿。掌司刘孝很不错,可否一起调过来?”朱寿捧着新做出的书写笔,找便宜老爹要人充内行厂。
………………………………

第13章 东厂的正确使用方式1

    弘治帝接过书写笔,笑盈盈地听着儿子讲解书写笔的好处。

    朱寿眉飞色舞地说:“爹爹,孩儿打算让工匠继续改进书写笔。同时生产适合书写笔的纸张。一旦大规模投产可以大幅降低笔墨的耗费。将会在士林间引起巨大的变动。吃人嘴短,希望士子们不会再猛烈的抨击孩儿。”

    “伴伴你瞧,照儿的这张嘴真是厉害。”弘治帝大笑着对身边的大太监陈宽说。

    陈宽打趣朱寿:“太子爷尽可放心,听了您在左顺门的一席话,士子们可不敢得罪您。”

    太子爷的话传了出去,士子们马上成了哑巴。连带奏章都少了一大半。在事态刚爆发,皇爷焦急万分时,首辅刘阁老就说‘太子爷善于掌握局面,定有下文’。

    果然如此。

    朱寿诚惶诚恐跪在地上请罪:“父皇,那日孩儿说话口无遮拦。还请父皇恕罪。”

    弘治帝赶忙从御座上下来,把朱寿扶起,“我们父子之间无须猜忌。‘父皇’与‘爹爹’,更喜欢‘爹爹’的称呼。照儿的话没错,本来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朱寿热泪盈眶:“爹爹是开天辟地至今最好的父皇。”

    他的这句话绝对是肺腑之言。换一位皇帝老爹,绝对不敢说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话。

    弘治帝哈哈大笑:“照儿嘴巴抹了蜜。”

    半晌后,弘治拉着朱寿的手叹气,“爹爹不是好父皇,怕是要把千疮百孔的江山交给照儿了。”

    从弘治八年跟随李广修道养生开始,弘治帝已经有四年没认真打理过朝政。朝堂中的暗涌比四年前更加诡秘。

    太皇太后的清宁宫烧毁1月有余,至今没有落实重建的所需的二十万两银子。他想调太仓银,阁臣一致反对。内承运库的金花银在四年的求仙问道中早已见底。

    他继位后天灾**不断,让李广开坛设法、保佑大明国泰民安,实属无奈之举。李广的道场,加上丘濬提出‘以工代赈’的方法,使得大灾未造成农民起义。

    李广的事情余波未平,今日国舅爷又被弹劾。让弘治帝心力憔悴。

    “爹爹是好皇帝。创业容易守业难,大明建国一百多年,历代积累的弊政到了集体爆发的时刻。怕是太祖在世,也会焦头烂额。”朱寿拍拍胸脯,“孩儿已经是大人,会帮爹爹分担。”

    今日早朝除了弹劾寿宁侯外没有其它大事,便宜老爹一定是怕张皇后闹腾。

    朱寿眼珠子一转说:“外戚一直是御史刷声望的好对象。我朝外戚无实权,欺负起来更没有后顾之忧。”

    “刷声望?”弘治帝乍一听到这词忍俊不住,“难怪照儿上朝半个月,已经让满朝文武怕了你这张嘴。”

    弘治帝想起上朝时的情形就想笑。他一坐定,所有人的眼光移到他的身边。见到照儿没上朝,几乎同时“呼”了一声,整齐划一的声音让朝上顿时安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