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第一祸害-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行厂从民间买船,改装成蒸汽船,绕过西厂给宗谷送货物。西厂用海外淘来的舶来品,从江南换得松江布,再从日本本岛购买奴隶送到宗谷。

    张永不甘示弱,从大明内地高薪招聘拓荒者,直接送往宗谷。刘瑾从国内找来无数亡命之徒,让他们直接登上本州岛找安东家的麻烦。

    张永收买了礼部尚书张升,让他瞒着朝廷派官员和日本天皇交涉。

    朱寿起了个头,两位公公把余下的事都做完了。

    看着物资和奴隶源源不断地送往宗谷,朱寿额头的青筋直跳。送到东北的帐篷和临时板房运到了这,应该去占城运粮的船来回运送奴隶。

    他又看了遍杨慎的书信,深深叹了口气,“再不回去真要出乱子了。”

    突然改变的计划,让他看到了国内的隐患。


………………………………

第291章 虾夷王

    大明太子在虾夷的消息偷偷流传出去。

    虾夷在哪?几乎没人有知道。好不容易从翰林院海量的文稿里查到虾夷岛的位置,引起了众人的议论。

    “虾夷是海外的岛国。太子想要发动侵略战?”

    “如果太子打下虾夷,将来会不会对其他地方动手?”

    “太子收回女真人手里的东北土地,干脆把朝鲜一起拿下。隋朝三征高丽,唐朝历经二十五年的征伐,拿下高丽。”

    “占城都是大明的,安南、老挝还远吗?”

    “殿下利刃所向,即是大明边疆!”茶馆、大街小巷时不时传来的口号声,让居住在会同馆的外国使臣人心惶惶。

    对《论强汉的灭亡》还未表态的文官们,抓住了非常好的借口,纷纷针对近期出现的民间好战口号表达了忧心。宋朝给文官们树立了榜样。打心眼里,文官不希望武官和他们平起平坐。

    华夏是农耕民族,骨子里喜欢安定。儒家的‘仁爱’、墨家的‘非攻’、老子直言反对、兵家主张慎战。

    ‘国虽大,好战必亡’;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先王之道,以和为贵;贵和重人,不尚战也’;

    ‘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卒进而柱乎斗?’;

    ‘五胡乱华’把北方高门驱赶到了南方,元朝统治短暂。华夏族在中原繁华之地繁衍数千年,长时间占据世界第一强国。没经历过后世亡国灭种的危机,没体会过弱国无外交的屈辱。

    相隔时间实在太久。大家忘了华夏文明起源北方,为何子孙占有天南地北广阔土地。子孙为何能理直气壮地大吼‘自古以来那里就是我们的土地’。

    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瞎叨叨,因为他们无须对天下万民负责。可皇帝不行。

    弘治帝脑中浮现了儿子的话:“合格的头狼必须具备侵略性,否则无法带领种族在丛林中生存下去。”他深以为然。

    “查清楚了吗?”弘治帝淡淡地问。

    戴义恭敬地回禀:“安南使者挑起民间的好战情绪,然后找上朝鲜、澜沧王国、暹罗、日本、鞑靼暗中达成协议。一旦太子出兵虾夷,就联名上书。他们要求皇爷下明旨担保大明不会对属国发兵。”

    “安南从来没老实过,也能算大明的属国?还有呢?”弘治帝嘴角微勾,冷冷笑了下。

    从占城大王子提出划入大明版图开始,安南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要不是大明接连打败鞑靼,安南有所顾忌,早就对占城下手了。

    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鼾睡。弘治帝再蠢,也不会容许安南做大。

    戴义垂下头:“项忠出资开了家思贤书院,专门聚集了一批酸儒之辈。他们打算再次揭起首辅大人关于‘穷兵黩武’的舆论。”

    弘治帝揉揉太阳穴:“刘爱卿最近在忙什么?”

    “首辅大人在家养病,有精神时教导两位孙儿。”戴义嘴唇抖了抖,“刘府关门谢客,除了瓦剌王子不放任何人进门。”

    听到瓦剌王子,弘治帝一个脑袋两个大。

    太皇太后、周太淑妃听英宗说起过瓦剌的事。当时王贵妃同英宗一起被关在瓦剌。皇家玉牒记载,王贵妃有位在瓦剌出生、但早夭的儿子。其实是……

    英宗在瓦剌和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成为莫逆之交。在伯颜帖木儿的照顾下,英宗的日子过得很滋润。英宗回国重新登基,伯颜帖木儿死在瓦剌内斗中。英宗妥善安置了伯颜帖木儿的妻儿。弘治帝偷偷派人询问他们。他们的说法印证此事。

    也先怕英宗事后报复关闭马市,扣押了英宗出生在瓦剌的孩子,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孙子抚养。后来瓦剌内乱,孩子不知所踪。

    戴义用余光偷瞄弘治帝,又提到了另一件事。

    “也不知道内行厂和西厂最近在搞什么,拼命从江南收购松江布。江南的布商们心思又活络了。秦尚书和他们商谈租借织布机时,他们推翻原来的条件,狮子大开口想要买下织机。内行厂的张公公一口回绝。好好的谈判终止。同时,西厂暂停了从占城国运粮,原本答应给户部的粮食没了踪影。秦尚书快急疯了。”

    弘治帝着实怔了一下,脸色瞬间变得非常不悦。他改变了帮儿子一把的主意,冷冷地道,“这些事让照儿回来亲自处理。”

    戴义躬身退下。

    “御膳房做好了小爷送来的海鲜。娘娘派人来问皇爷什么时候去坤宁宫,公主眼巴巴的等着皇爷一起吃。”陈宽笑着问。

    弘治帝轻笑出声。但眼尖的陈宽看出来,皇爷唇边虽然挂着欣慰的笑容,却掩饰不住那抹寥落。

    暂且没有了外敌,太子身边的刘瑾和张永等人提前争夺未来司礼监的排位。他们都忘了,坐在龙椅上的是皇爷,还没轮到太子呢。

    就算太子登基,司礼监还有他陈宽、戴义、萧敬、高凤等人在!

    “李阁老有何良策可解此局?”刘瑾再一次找上了找李东阳。

    首辅不管事,谢迁忙着商税的改制。布商起了心思,谢迁费尽唇舌板正他们,根本没精力管舆论。文官们没有内阁的压制,什么言论都涌了出来。

    “等。”李东阳言简意赅。

    刘瑾没法,按捺住焦急的心情等了几天。等到了推选太子为虾夷王的织锦。

    传消息的卫士说:太子买下虾夷宗谷,接着就被选为虾夷王!

    “土地原来除了抢还能用卖的!”大明上下掉了一地眼睛。

    等着抓住太子把柄开骂的众人哑然。仿佛重拳打在棉花上,用力过猛收不住摔倒。

    很多人表示怀疑:“我们不信!”

    消息传回的第二日,朱寿的船队抵达天津港。船上塞了满满当当人,除了少部分腾骧四卫卫士,大部分都是虾夷人。

    在巍峨的永定门前,面对人山人海,努依等虾夷人紧紧围绕在朱寿身边。

    这里的房子造得比山高,这里的人多得像海里的鱼,衣着华丽的让他们自卑。

    可一想到寿是京师的主人,虾夷人也能过上和大明人一样的生活,矮小的虾夷人挺起胸膛。现在谁敢说朱寿不是虾夷王,虾夷人能把他们活活打死!

    京师百姓看在城门口看热闹。看到虾夷人破破烂烂的打扮,联想虾夷岛的偏远,顿时相信太子买下了虾夷。

    也就对土地狂热的太子,才会花钱买那些没人要的地方。

    “听闻殿下杀了虾夷岛的主人安东家的人,又把战船的炮口对准了安东家。”安南使者一字排开,不怕死地阻拦朱寿进城的脚步。

    朱寿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地无影无踪:“安东奈绪想让本宫当他男宠。本宫为了两国的和平,没有下令屠尽安东家。怎么,安南使者觉得本宫做错了?”

    所有人都傻眼了。

    让太子做男宠?

    “杀光安东家!”人群传出海啸般的呼声。

    群情激奋之下,安南使者打好的腹稿无用武之地。

    “恶念值+1……”

    人群中的官员捂脸。太子殿下,为了土地您都用上了自污,还要不要脸啊!


………………………………

第292章 虾夷是日本的?

    安南使者瞪大眼睛不甘愿的让开路,眼中藏不住担忧。太子回京肯定马上着手准备并吞安南。不行,他必须想办法阻止,给国内更多的准备时间。

    使者快速消失在四通八达的巷子中。锦衣卫内最熟悉京师地形的老张紧随其后。

    数万人跟在朱寿身后喝彩,庆贺太子成了虾夷的王。还有不少人叫嚣着要太子灭掉日本出气。

    “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要有宽容的胸襟。安东家只不过是日本二流的大名,没必要因为一个小家族惩罚整个日本。显得本宫心眼比针尖大。”朱寿咧开嘴角豪爽地大笑。

    他在百姓面前总是表现的十分宽容和得体。在没有网络的古代,百姓一生难得见一次大人物。而每一次见面,会让百姓念叨很久。装,也要装出最好的面貌。

    友邦人士也很了解华夏人爱面子的特点。

    朱寿正打算通过正阳门进入内城时,日本使团诸人堵住他的去路。

    “五城兵马司失职了啊。”朱寿瞟了眼大使身后的五位指挥使。

    五位指挥使看到朱寿的眼神,吓得差点打摆子。没最上头的暗示,他们敢让人阻拦太子吗?

    朱寿向正阳门大街两侧的店铺望去,茶楼、酒楼、超市的临街窗口站满了人。起码有一半的客人手持望远镜。望远镜是军需品,能拿到的人群有限。

    朱寿眼珠子一转,低头用日语向努依交代几句。

    努依大步流星地走到日本使臣面前:“使臣想找本国国王有何事?”

    “没有天皇的认可,虾夷岂能自作主张推举国王。不开化的蛮夷就是没规矩。”使臣的个比依努高了不少,抱着双臂四十五度角俯视依努,眉眼和嘴角充斥着满满的鄙夷。虾夷人在和族心里绝对是野蛮人的代称。

    依努跳起来和使臣大骂。王说了,有他在不必怕和族。这里是王的地盘,和族人不敢动手。

    朱寿骑在马上,嘴角止不住的上扬。见两人骂得不可开交,他慢条斯理地开口询问,“虾夷国是日本的分国?”

    熟悉他笑容的官员心里一咯噔,太子在给日本使臣挖坑。

    使臣想也不想,理所当然地回道,“虾夷国自古以来都是我们的分国。只是虾夷人自由散漫,没有把他们的分国建好。”

    “本宫是虾夷人推选的王,”朱寿伸出手制止使臣的反驳,“即便本宫不是虾夷人的王,本宫买下了虾夷宗谷,也是虾夷的部落首领之一。所以……”

    朱寿双目闪耀强烈的喜悦,声音高亢不少,“所以本宫也有资格成为幕府将军!就你们的那些一砍就断的武器,本宫不用火器就能征服整座本州岛。正好可以把日本百姓,从战国纷争的恶劣环境中解救出来!”

    “耶耶耶!”努依用急促的语气给同伴们翻译,虾夷人听懂后,围困住使团。

    使团的武士们想要拔武士刀,五城兵马司的衙役们立刻抽出白晃晃的钢刀。武士们憋屈地把手从武士刀上挪开,怒视从来不被他们放在眼里的虾夷人。

    武士们的退缩让虾夷人手舞足蹈地欢庆。有王撑腰,他们再也不怕和族人欺负了。谁敢说寿不是他们的王?!

    京师百姓又被太子殿下的豪言壮语惊到了。细细想了想,太子说得有点道理,好似真的可以这么操作。

    十二月的京师很冷,再冷也没有日本使臣的心冷。寒气像针尖,不停往衣服里刺。不值得为了一个小小的虾夷岛招惹大明太子,大明太子也真的有实力成为幕府将军。

    “虾夷不是日本的。”使臣在脑海迅速做出了抉择。

    大明太子手中有打退鞑靼铁骑的军队。大明宝船和宫殿一般大,可上了宝船的一万大内氏武士还能被打败,至今下落不明。可想而知,大明水师的恐怖。

    日本根本不是大明的对手。放弃本就不被国内重视的虾夷,把大明太子这位瘟神送走,一定会获得天皇和将军的支持。

    “呵呵,”朱寿带着嘲弄的微笑居高临下地俯视使臣,“你只是一个臣子,虾夷不属于大明的话你说了没用,幕府将军说了也没用,只有你们的天皇白纸黑字、盖国印的诏书有用。”

    使臣挤挤眼睛,擦去从额头滴到眼角的冷汗。“外……外臣这就给国内去信。”

    朱寿邪气地笑了笑,挥挥手,虾夷人退开了。日本使团狼狈地离去。

    “王,王,王!”虾夷人大笑着欢呼。

    朱寿摆摆手,虾夷人乖乖的重新站到他身后。耽搁了很久,他得快点进宫,不能让便宜老爹等急了。

    秦纮爱上了棋盘街开的这家辣锅店,特意自掏腰包邀请兵部尚书刘大夏吃饭。小二绘声绘色描绘永乐门、正阳门前发生的一幕。

    “不战而屈人之兵。太子的嘴可比礼部那群人厉害多了。”刘大夏一点也不意外。

    秦纮朗声大笑:“太子从不打无把握的仗,出手前早已经想好对策。江南那群蠢材,放走了最后自救的机会,老夫不打算管他们。”

    刘大夏奇道:“那秦兄今日找小弟所谓何事?”他还以为秦纮想他给商人施压。

    “哎,别看大明歌舞升平,其实缺粮十分严重。不说去年北方旱灾,今年各地水灾不断。辽东的粮仓早就空了,山东大的情况略微好点。若苏州没有三十万的百姓移民琼州,江南也悬。”秦纮灌下一大口啤酒。自个儿掏腰包,实惠的啤酒是不错的选择。

    “朝廷无粮,粮食都是内行厂筹集的。可如今内行厂和西厂内斗,连固定往占城运粮的大事都停了。老夫想让水师从占城运粮,已备有可能发生的兵事。”秦纮想要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刘大夏愣了下:“秦兄为何不在廷议上提出此事?户部被你弄得铁桶一般,外头根本不知道国内缺粮的情况如此严重!”

    “说出去让粮商给老夫找事?布商说惨,其实最惨的还是粮商。太子用内行厂的巨大财力,定下粮食最低收购价和最高售价。粮商们无利可图,叫苦不迭。都说太子为了土地不要皇室的脸面,老夫听了心疼!”秦纮冲着太子这股子干实事的劲,才愿意再次出仕。

    刘大夏欣慰一笑:“粮食最低收购价的事我也听说了。太子保护了数不清的农户。只是派水师去占城,容易刺激安南的情绪。黔国公上报边界有异动。军机处得好好思量。”


………………………………

第293章 姜还是老的辣

    回京之后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拍马屁。

    “父皇的腾骧四卫实在太厉害了。不愧是禁军中的禁军!”朱寿在乾清宫夸了宁瑾和腾骧四卫足足一个时辰。

    不管在古代封建皇权,还是后世的公司,‘功高盖主’绝对是大忌。朱寿恨不得整个天下人都知道:拿下虾夷岛的最大功劳是腾骧四卫,是皇帝陛下。

    瞧着喋喋不休的儿子没有停下来的趋势,弘治帝无奈地揉揉太阳穴出言制止,“照儿,海鲜不错,多送些回京。”

    朱寿的眼神徒然变得亮闪闪。

    “父皇,宗谷附近有一个渔场。那里的海鲜无须从海上打捞,海水会把它们冲上岸!那里的冬天银装素裹景色怡人,每天能换一个温泉泡澡,能挖煤取暖。最重要的是,有一大片可以种粮食的土地……”

    朱寿像一个得到心爱玩具的小孩,不停地在便宜老爹面前炫耀。

    “父皇,孩儿想把那宣传成世外桃源,有数不尽的鱼虾,吃不完的粮食。会吸引很多百姓移民吧?”

    “父皇,能借点户部的官员给孩儿吗?孩儿想要给虾夷人办身份证和户籍。”

    “父皇,听说等待吏部选官的人有点多,均几位给孩儿吧。”

    “父皇……”

    弘治帝心底微微的小情绪,烟消云散!

    儿子就这么一个,权利早晚是儿子的,早给晚给都一样。

    “照儿放心大胆地干,父皇全力支持。”弘治帝亲自给儿子倒了杯祁门红茶:“就像祁门红茶,自从推出后深受大明上下喜欢。连大宁城的商人也喜欢贩卖祁门红。而徽州府靠着祁门红,收上的税银赶上了松江府。”

    朱寿扯扯嘴角,他还是不告诉便宜老爹真实原因。

    内行厂研制出祁门红,他以百分之百的技术垄断,和当地茶叶商人‘达成协议’。茶商向朝廷缴纳五分之一的税银,他负责打通商路。

    大宁城商人贩卖祁门红的原因更简单,国内少数几位大商人捐粮取得‘义商’的称号。没多少竞争对手、货量充足的祁门红自然会受到欢迎。

    在大明,只有手中有权,银子会长腿般跑上门。

    陈宽和戴义对视一眼,小爷又一次轻松搞定了皇爷。李阁老真没说错,小爷善于把握人心。

    父子俩在乾清宫聊了大半天,在清宁宫等得不耐烦的太皇太后找了来。

    “重孙见过太皇太后。”朱寿下拜。

    太皇太后马上把朱寿拉到怀里,面有戚容,“才几个月不见,照儿已经比哀家高了。哀家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能不能抱得上玄孙。”

    弘治帝讪讪一笑:“皇祖母,崇王的孙儿已能口齿伶俐的叫人,您早就是有玄孙的人。”

    太皇太后对善妒无子的张皇后极为看不上眼,不然也不会把清宁宫伶俐的宫女塞给弘治帝。太皇太后没料到,宫女生下的健康皇子被弘治帝弄成了张皇后的嫡子,反而稳固了张皇后的后位。

    至此之后,太皇太后和皇后之间的矛盾摆上明面。太皇太后见一次弘治帝,就要拿孩子说事。弘治帝习以为常。

    只是这次,弘治帝误会了。

    “崇王啊,”太皇太后瞬间泪如雨下,不满皱纹的眼角泪痕斑斑,一下子把弘治帝父子俩搞蒙。“崇王犯了那么大的错,皇帝仁慈饶恕了崇王府,可他们还像只惊弓之鸟。督办军机处这么好的差事,也能看成皇帝故意把他们软禁在京师。”

    “皇帝干脆把他们打发到奴儿干去。奴儿干不毛之地,相当于变相惩罚。他们的愧疚之心,只有在冰天雪地的苦寒之地才能舒缓一二。”

    朱寿目瞪口呆,感情没杀了意图造反的崇王全家还是他们父子的错?

    “皇爷,太皇太后,皇太后、淑太妃来了。”陈宽启禀。

    相互行礼后,一向装成透明人皇太后亲切地招招手,把朱寿叫到身边嘘寒问暖。“太子回来了啊,快让哀家瞧瞧有没有瘦了。”

    兴王生母淑太妃捂着嘴笑:“太子个头蹿的快,通体散发英武之气,看着都有十七八岁了。”

    朱寿小嘴抹上蜜,把这群长辈们哄得开开心心。

    太皇太后嘴唇紧抿,把不悦的情绪明晃晃地摆在脸上。

    几十年来围着太皇太后打转的皇太后和淑太妃,这次同时选择性失明,没瞧见老人家的脸色。太皇太后想让崇王去奴儿干镇守的事,生生被两人打断。

    恭送走几位长辈,朱寿摸向额头,“父皇,靖难之后藩王守边成为禁忌,为何他们争相想去呢?”

    皇太后态度不明,淑太妃话里话外都是兴王。朱寿想破脑袋也没想通,这和设想的不太一样。

    ‘哒哒’弘治帝手指敲敲儿子的头顶:“谁让你说东北事关国运,都在传去奴儿干的将来就是镇国王爷,宗室里的第一人。谁不想去!”

    更何况有大宁城的例子在,宗亲们都相信太子能把未开化的奴儿干打造成另一座大宁。

    朱寿抱着脑袋可怜巴巴地瞅着弘治帝:“东北有猛火油能造威力巨大的火器,有黑土地能种植粮食,有武器和米粮在手,确实事关国运。”

    弘治帝狠狠瞪他:“你对镇守藩王有什么想法?”

    “此等大事当然是父皇决定。”朱寿笑嘻嘻地回道。

    弘治帝冷冷一笑:“真的?”

    “呵呵,父皇有没有想过,为何黔国公镇守云南世代忠良?”朱寿自顾自地答道,“因为沐家受过太祖的教养之恩,是异姓封王。沐家想要自立,无论从法理还是民心,都不会有人簇拥他们。如果当年发动靖难的燕王不是太祖亲子,也不会受到无数人明里暗里的支持。”

    “所以,镇守奴儿干的藩王即要和皇室紧密相连,血脉又不能和我们太近。无论是崇王堂叔,还是兴王叔,都不符合。”

    ‘哒哒’弘治帝又敲了两下:“臭小子说的有道理。不如让瓦剌王子镇守奴儿干,让跑到河套投靠你的朱俊杭镇守温良改。”

    朱寿石化:“……”便宜老爹怎么知道他想把朱俊杭派到东北的?

    “既然东北很重要,就不能交给任何宗室。朱俊杭毕竟是姓朱的,也是太祖的子孙。你能保证他对你忠心,无法保证他后代的想法。血脉不纯的瓦剌王子不一样,他的子孙永远不会有问鼎大明皇位的机会。”

    “把瓦剌王子和部落分开,只让他带少数护卫迁移到奴儿干。也能方便朱俊杭控制留下的瓦剌人。温良改是一块飞地,也是牵制瓦剌和鞑靼的桥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