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N道贩子康采恩-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仪式。其实我也没有想到,小范相公竟然不计前嫌,派你来迎接我,早知道这样的话,等你来了再举行这个仪式,岂不是更有说服力?”
赵明听康采恩这么说,立刻就兴奋的不知,所以原来这位小郎君竟然还有这方面的爱好,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他身份特殊,他也想着能够像侠客一番,在庆州城里处理一些地痞流氓。
如果说和新疆人打仗,算是正餐的话,那么狂扁地痞无疑就是风味小吃了。
很多时候小吃的味道都比正餐来得让人难以回味。所以赵明还是很能理解康采恩的心态的。
甚至他拍着自己的胸脯像康采恩,雄浑而又有力的宣誓道:“小郎君要是下次还来这庆州城里收拾地痞,别忘了系上俺赵明,俺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一群欺软怕硬的杂碎,依着俺的脾气,早就把他们剁碎了喂狼,可惜阿汉家的文冠儿讲究这个讲究那个就是不肯为老实人出气。我看他们说什么教化地方纯粹就是扯淡,分明就是欺负老实人。”
这话说康采恩不禁抚掌大笑,即便到了后世的21世纪,类似的现象也是不绝如缕。
或许自从类似国家的概念形成以后,那现象就已经出现了,老实人在国家机器面前总是会畏手畏脚,只有胆子大的人才会觅得更多生存的机会,某种程度上国家的存在已经严重限制了人民的自由或许就是西方无政府主义兴起的原因吧,不过对于东方文明来说,被统治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习惯,这是一种惯性,来自于历史的滔滔洪水,但这也是一种奴性,就像堤坝一直在忍受着洪水的冲刷,只等着自己夸他的那一刻,才会将坚守的底线让给那些无耻的统治者。
可惜现在的抗战根本无力改变,这一点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改变,不过有件事情他很快就可以弄懂了,那就是那名刺客的身份。
在经过一连串的激烈争斗之后,关羽终于成功的将那人打倒在地,不过用的并不是自己的长刀,而是冲上去踹了一脚,那个家伙或许已经习惯了两人配合的模式,在李铎的一连串攻击结束之后,他会本能的举刀去防御关羽从高空中劈下的长刀。然而这一次关羽并没有故伎重施,而是冲上去杀了对方一个大脚板,结果这个家伙横着飞了出去,一下子撞在了身后的大树上,就此去了知觉。
不过它只是短暂的昏迷而已,按照中位武将们的经验,这种状况只需要一桶凉水就可以唤醒,审问工作可以就地开展,于是庆州城里的衙役们便被康才命令取来了各种杂七杂八的刑具,但就在他准备大神神威的时候,却有一名赵明的部下疑似认出了此人的身份。
“这人确实长得像泾原路的刘贺,我去泾原路送信的时候,好像见过一次。他的官位并不比海外小多少,在泾原路也算小有名气。如果用刑的话恐怕会闹出矛盾来,如今我们陕西丝路携手抗击西夏,恐怕这种事还是不要有的好。”
听到自家部下趴在耳朵旁的窃窃私语,赵明也立刻紧张起来,他知道宋朝为人们的臭毛病,如果下边的人出现了什么龃龉,不管是不是受了人家的欺负,总爱拿下边的人出气,所以他可不希望成为范仲淹的出气筒。
因此他立刻凑到康采恩的声音,将刚刚听了那一番话原封不动的转述给了他,结果康采恩便迅速的知道了此人的身份,原来这家伙极有可能是金源路上的一名小将,名字叫做刘贺,虽然地位并不算高但恰巧和他康采恩差不多。
要是他再不知道的情况之下,说不得还可以将此人咔嚓了,但如今既然有人向他反映,那就不好直接下手了。
不过受到自杀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就此罢了,说不定他要到那几位文官面前去好好折腾一番只不过这样的笔墨官司,对于他这样的武将来说,往往是比较不利的。
这样一考虑,康采恩的想法便立刻有了改变,反正赵明那边掌握的情况也不是很确切,再怎么说环庆路和金园路的将领之间,并不见得会有多么密切的交流,甚至赵明都没有认出此人来,若非那名手下曾经到金源路去送信,远远的见过一次,恐怕还没有人能够说出这家伙的疑似身份。
这样一来只需要审讯一番并能够知道他的身份,甚至还能顺便问出他的动机,如此以来即便是事后打上一场笔墨官司,刚才也在知情方面占据了巨大的主动。
于是他立刻挥手,命令不像开始审问,甚至压根儿就不在乎赵明在旁边拉他的胳膊,不过徐世绩在审问的过程当中也非常注意方式方法,这家伙并不准备运行,他只是淡淡的问了几个小小的问题,便迅速的将一张审问出来的结果递送了过来。
刚才大致看了一遍,便将它塞到了赵明的手中,可是赵明认字不多,最终也只好讪笑着问起了康采恩。
康采恩答道:“你那位部下没有看错人,这个家伙的确就是刘贺,他也交代了,为什么会出现在环庆路。他家的那位主帅似乎已经得到了来自边境的某些消息,知道有些人认为他不应该担当如此重任,所以便想着让我过去帮帮他。因此才派了这个刘贺过来,想要跟我接洽一下,至少也是观察一下我的座位,但没想到的是我们两个人竟然在集市上因为口角而大打出手,甚至险些演变成了一场刺杀。这就是事情的本末了,你感觉好不好笑呢?。”
赵明当然不可能笑得出来当初,可是他雄赳赳气昂昂的跑到对方面前,并且把自己的弯刀架在了对方的脖子上,如果没有这个夸张的举动的话,恐怕就不会有接下来的刺杀,但是他哪里会知道这个人的身份竟然比自己还高,甚至已经接近了康采恩这个小小传奇的地位。所以他现在虽然懊悔,但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总之让他道歉是不可能的,可这件事情好像的确是他们不对在先唉。
于是他又讪讪的看向了刚才,可是刚才这次却好像没有体会他的意思一般,只见这位十一二岁的少年,就那么静静地看着面前发生的一切,然后在微微刮起的春风之中思考着接下来的布局。
良久之后,这个家伙终于回过神来,缓缓的走向了刘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家伙竟然亲自为他解开了捆绑复杂的绳索——这期间甚至还有个小插曲,由于此人的刀法实在过于精湛,因此捆绳子的时候大家几乎是好几个人一起动的手,所以绳子被捆得像是粽子一般,如果想要轻易的找到神结病慢慢打开,恐怕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一开始康采恩也是这样做的,但他很快就不耐烦的掏出了匕首,将所有的绳子都给切断了。
中国人在观察这一幕的时候,往往会感觉非常好笑,但是当事人刘贺却只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位心胸宽广的好人。
至少这个家伙看来是不准备和他打一场笔墨官司了。要是这件事传辉泾原路去,那个叫做王沿的主帅,还不知道会把他怎么样呢?
如果能这样顺利的冰释前嫌的话,那对于他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好消息。
而康采恩显然也是在转悠着这样的想法,这个家伙竟然能够逼的一代武圣与当代高手联手,才能险险取胜,可见她的刀法在这个时代也算得上是当时一绝,如果能够将他招致麾下的话,那么对于康采恩的羽翼必然有着巨大的帮助。
更何况他也只不过是一时激愤,才和自己犟了几句嘴,然后大打出手的而已,既然主观动机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原则问题,自己的人也没有因此而受伤,那么康采恩就索性不和他斤斤计较了。
人才这种东西,不管是21世纪还是11世纪,都会变得极其重要的,因此,康采恩便笑呵呵的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我要给你一个近距离观察本座的机会!你可愿意和我一同去北边修筑城寨?”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608章 彼得堡:彼若有种,可得此堡—10
刘贺没有想到,这个显示被自己杀死的人,竟然大度的准备帮他完成自己的使命。
这让他有些惊喜,若狂甚至忍不住紧张的问道:“海外,您真的不怨恨我吗?刚才小的现实出口不逊,然后又妄图出手伤人,幸亏海外身边有这几位高手保护,否则小的说不定都要闯下大祸,逃亡西夏了。”
他这番话一出口,康采恩便更坚信了自己的判断,这个家伙也是出于一时愤怒,所以才有了这次矛盾的,不过这个家伙好像也太容易被激怒了要是在战场上,说不定就会中了敌人的激将之法。
这倒是让刚才无意之间想起了北宋的另外一名名将来,或许是这几天收集各路泳将的做法让他上了瘾,所以,他现在倒是突然记起了那个很容易被敌人设伏包围的刘昌祚。
不过那位悍勇之夫即便被敌人包围,即便身中埋伏,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无有杀出一条回归的血路来。
每当康采恩读到刘昌祚的传记之时,都忍不住为他的骁勇而拍案叫绝,不过他的鲁莽在西夏边境上也是出了名的,就好比面前这个家伙,竟然因为一句话而导致了如此危险重重的冲突。
话说他们两个人说不定还是什么亲戚关系呢,或许他们的这种共同特征是建立在遗传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有了这样的猜测之后,康采恩不禁有些恶趣味的问道:“感谢的话就不必说了,忏悔的话也是无用的,不过我倒是有一个人想要向你打听一下,你的亲属之中,可有一个叫做刘昌祚在后生,我听说那次也是鲁莽至极,但也像你一样骁勇善战,就是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这个问题被抛出来之后,刘贺的脸上立刻出现了精彩的深情,但他没能在第一时间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反而是支支吾吾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周亮刚才多少有些郁闷起来,老子好不容易说服自己原谅了你,你tmd竟然在这里吱吱呜呜的不肯实话实说,这怎么着都看上去像是肉包子喂了狗啊。
但刚才很快就打消了这样的念头,因为他注意到刘贺脸上的表情,并不是刻意隐瞒或者是什么难为情的地方,而是一脸羞愧,话说他刚才的那个问题实在是不知道有什么值得让人羞愧的地方啊,于是康采恩便变的加好奇起来。
他饶有兴趣的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你为什么支支吾吾的?难道是觉得本座放过你是件错误的事情吗?”
“在下当然不是那个意思。”没有喝,虽然不在乎康采恩的官衔和在皇帝心中的位置,但是他这种敞亮人物可不习惯被人误解,于是他立刻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俺可不是个不知好歹的人物,只是还问的这个问题,实在让人难以启齿。”
“又没问你家私事,哪里有什么难以启齿的?难道老子问你家夫人**大不大了吗?”
这话惹得周围众人一阵好笑,不过关羽却是暗暗握紧了手中长刀,话说康采恩这几天嘴里真是越来越不干不净了,前不久才刚刚因为口出狂言而和人大打一架,现在竟然又开始骂骂咧咧了。
然而关羽很快发现,这个大宋王朝的边境将领们似乎特别喜欢这种骂骂咧咧的说话方式,只听见刘贺不但不生气,反而大笑着说道:“海外你可真是猜对了,俺浑家做衣服的时候,光是胸膛上那两块肉就得多好去半尺布,要不是刘昌祚那兔崽子太能喝,估计……”
刘贺心里非常想骂上一句,估计给你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在端上两碗呢,也还是有富裕的。可这话她终究没骂出口,省得刚才那一顿教训再次上演。
不过康采恩倒是没有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变化,反而听到了他话语当中的隐藏意味,这家伙没有刻意介绍自己的儿子刘昌祚,却把这三个字加在自己的叙述当中,显然是有几分卖弄和自豪的意味。
不过康采恩可不在乎这一点左右,他听到了这位一代猛将的名字,便立刻兴奋的拍手说道:“原来你就是刘昌祚他爹呀,真是失敬失敬,怪不得和她是一模一样的,哈哈哈哈哈……”
刘贺的脸上又郁闷了,这个一模一样,说的不就是她无有过剩却容易被人激怒吗?话说这毛病也的确应该改一改了,他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得到什么更好的晋升机会,还不就是因为这一点吗?
倘若早泄有几样拿手的战绩能够摆上台面,恐怕他儿子刘昌祚也早就可以获得一个荫补的官身了。
可是现在呢,儿子都已经20岁了,却在家里无所事事,过来看面前这个十一二岁的黄毛崽子,竟然可以在自己面前吆三喝四。
如此强烈的对比之下,刘贺只觉得人与人那可真是要气死人了。
可是刘昌祚有什么资格能和康采恩相提并论呢?这个家伙几岁的时候就游历海外,不但有着丰富的见识,还有一番奇遇,光是这几点没有操作就是比不了的,而且人家老爹更厉害,听说是一代鸿儒掌握的各种知识,让汴京城里的新贵们都望尘莫及。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谁还敢和他唧唧歪歪啊。
于是刘贺最终也只能在康采恩的惊呼之中,低调而又淡定的答道:“没错,那小兔崽子正是杯子的儿子只是不知海外是从哪里听到了他的名字和事迹。那小兔崽子从小就晚了也不看,实在犹如海外的清听啊。”
康采恩闻言之后,呵呵的笑了笑,刘昌祚那个小兔崽子的确有很多不像话的故事,但现在都还没能流传起来,至于他慷慨恩是怎么知道的,当然不能直接告诉刘贺,说是从历史书上看来的,所以他只是淡淡的说道:“本座和河北李昭述关系甚好,你家不也是河北的吗?虽然她家是大名的,你家是真定的。但毕竟同朝为官所以她对你有些了解也不足为奇吧。”
刘贺心道,原来是这样,那就的确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了。反正这位小老爹对他儿子刘昌祚是一脸的欣赏模样,有了这层小小的好感他便也可以更加放心的跟随在康泰恩生病了,至少不需要担心他,借助这个机会公报私仇打击报复自己。
既如此,康采恩关于北上修筑堡垒的邀请,也就再也没有拒绝的道理了,
因此一些人终于可以回到节外生枝之前的程序当中,组织召集来的民夫们北上了。
………………………………
第609章 彼得堡:彼若有种,可得此堡—11
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康采恩便招呼着周围的人,重新敲起锣鼓。
那些被地痞们召集而来的匠人们,刚才可是吓的狼奔豕突,现在有好几个都找不回来了,但刚才可不管那么多,毕竟那几个地痞无赖可都是青州城里的本地人,既然他们可以把这几个工匠忽悠到自己面前来,那么就算他们逃得过今天,也不可能躲得过后天。
于是刚才便和那几个假扮成衙内纨绔的公子哥好好交代了一番,当然其中少不了威逼利诱,几个回合之后,那群人便点头哈腰的表示,一定把贱人们全都找回来于是康采恩便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踏上北方之路了。
说起来庆州村好像距离修筑城堡的地方挺远,但实际上不用走多久就可以到达那里,这一路上只有几个险关隘口而已l那处要修建城垒的地方,也是在太过平坦,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形耽搁行程。
倒是他们这一行浩浩荡荡的队伍,立刻惊动了荆州城里的各方势力,就连西夏的间谍们也都用最快的速度把康采恩北上,协助范仲淹的消息传递到了西夏国内自从在河东路附近临风击退李元昊之后,康采恩的威名便在西夏境内迅速的传播开来。
如今下人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这个十来岁的毛头小子,一旦发现他出现在边境附近,几乎就要拉响一级战斗警报了,当然西夏是没有这个制度的,他们甚至连枪弹分离都没有。
不过没有这样的制度也不见得是件坏事,至少在得到消息之后的边境部族美丽课,挥舞着手中现成的武器冲向了边境地带,他们倒是很想见识一番康采恩,这个能击败他们国主的少年,究竟有着怎样的三头六臂?
然而到达边境之后,他们才惊讶的发现三头练味道是不一定长在康采恩身上,反倒是数万大军紧紧的簇拥在他的周围,让一众冲过来的部族军伟只好悻悻然的打道回府,近五年前些天冲到范仲淹面前,阻挠他们修筑城池的那部分士兵,如今也只好在宋朝援兵的到来之下老老实实的鸣金收兵。
如此庞大的队伍当然立刻引起了范仲淹的注意,只是她没有想到康采恩竟然带来了数万大军,要知道在宋夏战争时的早期阶段,宋朝出动的主力战兵基本上也只有几千人而已,即便是几个月之后打响的定川砦一战,总人数也才堪堪九千左右,
后世的研究学者们对这一现象的猜测是,西北过于干旱的气候严重阻碍了宋朝的军事后勤运输,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很难在边境地区调集足够充分的兵力。
不过在几十年之后,宋神宗五路伐夏的时候,他能够调用的兵力民夫就已经多达20万之巨。而那个时候宋夏之间的连年战争,早就已经把这片地域的生态环境破坏得更加不像样子,若说是恶劣的气候生态,导致后勤补给不足的话,断然不可能在更加恶劣的条件之下,反而能够支撑更多的军队。
这也就意味着宋朝之所以无法在前三次大战当中调集主力的原因之一,肯定是他们的军事组织能力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出现在以下各个方面,一个是防守的策略有问题,他们采取的是分散防守、修筑营寨、寸土必争的策略。这样导致防守力量比较分散,在敌人进攻的优势兵力面前,基本上就是被人各个击破的命运,这比长城防线还让人感到好笑。另外一个就是他们的军事后勤调动问题,太宗真宗时期的大臣们显然不会想到身上竟然会崛起到这种地步,因此,陕西前线的军事后勤根本准备不足,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在第一时间向前线运输足够数量的军用物资,在没有后勤保障的情况之下,胜利离他们未免就显得远了一些。
而康婷如今所看到的事实也基本上符合这一猜测,不过中央以来他身后的数万大军给现有的后勤保障能力就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至少在城头上的饭中间看到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之后,立刻就意识到了什么不妥之处。
不过康采恩既然是来支援他的,有些话当然就要表达得含蓄一下,更何况这些军队的出现也并非全无作用,至少那些原本还准备给城池修建天捣乱的西夏士兵们,此时在这浩浩荡荡的大军面前早就已经跑得无影无踪。
既然这样,那范仲淹的开场白首先就应该是感谢,其次才应该是提醒,于是康采恩便听到了这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人文主义大师的别开场白:“哎哟,小郎君来的可真及时啊,我等可是久旱逢甘霖啊,这些小人真是太讨厌了,竟然也不让我们安安生生的修城若非小郎君出现,恐怕我们就要半途而废了呢。不过小郎君可能有所不知,我辈虽然其中的不少人守在这里修筑城池,但筹备的粮草可不多呀,您手下这数万人的士兵对我来说可不太好安置啊,不知道小郎君有何指教啊。”
康采恩闻言之后就立刻皱起了眉毛,范仲淹前些天还在埋怨自己为什么不能及时到来,为什么现在态度转变的如此之快,前倨而后恭一向不是什么好事情,或许他是准备趁着这个机会给自己下个绊子之类的,亦或者……
他回头看了看身后那些士兵们,忽然想到了一个概率更大的可能,或许范仲淹的确没有能力供给这么多的士兵,而他又不好公然赶走这群刚刚帮助了他的人,所以才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夸张至极的感谢之意,当然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
不过这种无能实际上怪不得他,范仲淹因为原本的计划当中就不包括康采恩带来的这些士兵,某种程度上是他们沟通不畅才导致的这个问题,但刚才可从来不会在乎这一点,只听他淡淡的答道:“我只是来修建两三座龙宝而已,用不了十几二十几天的时间,而且粮食和建材我都是自备好的。经略玩城这座主城的修建之后,便可以带着你的人回庆洲去了,边境上的事情由我来处理,谅他李元昊也耍不出什么花招来。不知范经略意下如何呢?”
………………………………
第610章 彼得堡:彼若有种,可得此堡—12
范仲淹听康采恩你这么说,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可是他却很想知道,这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究竟有怎样的能耐能够保障自己的后勤,不给陕西路带来过的负荷。
因为那将牵扯到陕西四路的防御能力,要知道在康采恩与河东路取得大胜之后,朝廷对于陕西路的期待也提高了许多。
说的是康采恩的那场胜仗,是在请了外援的基础之下打出来的,这让朝廷上下都觉得脸上无光,因此他们迫切的需要在自己的子民面前展现一番自己的作战实力,否则的话内部说不定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这方面的细节康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