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N道贩子康采恩-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说话的这位仁兄可真是够仗义的,他似乎压根就没有耍弄冠子的想法,只是将这其中的猫腻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其实那个五凤楼的账房先生,早就知道掌柜的在暗中有笔小买卖。很多进来的货,他都悄悄地给卖了出去,而从中得到的收入也没有交到酒楼的帐里去。那显然是进了他私人的腰包里,可惜的是,那位账房先生一直都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证据,所以在八大王面前也不好说那掌柜的什么。”
“那是当然,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说不定还会被那个掌柜的反过来诬陷,毕竟她才是管账本的那位。”
有一种人听到了这个故事背景,纷纷为那个账房先生鸣起不平来。
“说的甚是,”那位仁兄一拍桌子,继续说道,“当我听说这个情况之后,也是很为他着急,尤其是他们在前不久才刚刚添了一位新东家,光是和这位新东家周围的人打好交道,就足够他忙活一阵的了。不过也是他运气好,不但遇到了一个办事细致,而且为人和善的小东家,还从她那里意外学到了那个叫什么本福特定律的神仙法子。”
听到这位仁兄,用神仙法子来形容康采恩引来的这个什么定律?在场的众人都笑出声来。
这种说法其实在那天讲课之后就慢慢的流传开来,因为康采恩说这个方法数学验证过程,就连司天监的楚衍也看不懂。
司天监那种地方可是汇集了全国上下的数人才,而那个臭老头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光是徒弟就已经收了好多位了,如果没有真才实学,谁会傻到带他回去呢?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康采恩面前,也不得不收敛锋芒。
这样看来,那个什么笨蛋定律不是谁先发的又是什么?反正他们这些凡人是看不懂的。。
而且这个定律还在北京城里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如果是一般的东西,哪里会出现这样的效果?
可是不得不说的是,就连康采恩也反复强调,这并不是什么神仙的房子,而是所谓的真理。
这个什么本福特定律,这是真理的一部分而已。
而想要活得更加美好,就需要了解更多的真理。
在某种程度上,那位账房先生的事迹也印证了这一点,因为正是他在学到了北部的定律之后,才成功的找到了那位掌柜的篡改早去账本的证据,这才将他的罪行在八大王面前揭发了出来,而康采恩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件事的。
只不过他对这件事的处理态度,却是让人意外的手段狠辣。
………………………………
第202章 明明鬼神有也无—12
卜吉万万没有想到,那个平时老实巴交的账房先生,竟然将自己的老底给揭发了出来。
而且他所使用的罪名,竟然不是自己多年来偷偷倒卖食材以谋私利的恶行,而是他前些年做账房先生时留下的那些老账本。
说起来这也无可厚非,当年自己做账本的时候,可是捞金速度最快的一段时间。就连平时不在乎这边经营状况的八大王都觉察到了某些不妥的地方,所以他才盼来了这个账房先生。不过这个人空有一身算账的本事,但为人处事上却是一点机灵劲儿也没有,所以他到这里多年以来都没有查到自己的证据。
可惜现在时势不同了,在康采恩搞出的那个什么本福特法则的帮助之下,这位老账房成功的从旧账本当中找出了足够置人于死地的证据。
更加可怕的是,八大王在拿到这些铁证之后,立刻派人开始抓捕卜吉,准备将他扭送到开封府去。
然而卜吉早就已经开启了堤防模式,虽然康采恩推广本福特定律的主要用意并不在他身上,但他还是歪打正着的预测到了自己可能会出现的危险。于是这位仁兄竟然奇迹般的躲过了八大王手下的抓捕。
但这却成功的激怒了那位脾气刚烈的宗室王爷,但他的盛怒之下,几乎所有的宗氏家族都派出了相应的人手四处搜寻卜吉的下落。
别看这群都是自己平时被朝廷重臣们管理的极其严格,但他们能发动的力量还是非常可观的。尤其是他们那些亲戚们,大都是汴京城里有名的生意人,这些人手中掌握的人力资源,可是足够羡煞康采恩的庞杂力量。
坐在自家酒楼的二层雅间里,康采恩看着对面的八大王,正在向各路宗室的手下发号施令。
“城北的那几家生药铺子,今天都把事情放一放,派人到你们经常进货的那些地方去,把那厮的画像送给所有的合作伙伴。告诉他们,如果发现此人的线索,一经查实,赏钱30万,如果能够将此人绑缚于我面前,更是可以得到千贯赏钱。”
一千贯,对于那些跑腿贩卖药材的商贩来说,足够让他们忙活上两三年才能赚足。至于他们手下的那些人,恐怕更是会对此趋之若鹜。
看来那位卜吉,要遭遇一场大麻烦了。
这是康采恩不太明白,为什么八大王赵元俨会把追击的方向定在北边呢?
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那位账房先生的解答,因为卜吉这个人的老家,正是在河北路的贝州。
所以他在逃离开封府之后,最有可能去的地方就是自己的老家,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别的地方,不过人生地不熟的,可不方便,他携带那么多的钱财潜逃。
是的,他在这些年里从八大王手指缝里传去的那些钱财,都已经被他悄悄的转移,并且携带出了开封府。
根据康采恩的猜测,他肯定是将那些钱财换成了贵重的经营,这样才好方便携带。虽然宋朝并不把经营当成是交流货币,也没有严格的法律限制,经营与钱币的兑换,甚至在汴京城的界身巷里,每天都在进行着大额的金银钱帛的兑换。
当然出了开封城之后,这样的机构并不怎么常见,至少不可能像路边摊那样普遍。不过一些大型的钱庄,还是能够完成这一业务。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加那些钱财兑换成纸币,不过,目前纸币的使用范围还局限在川蜀地区和开封城。距离大规模的应用还有一段的时间,而且朝廷专门设立了经营纸币兑换的部门,并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用,为了保证纸币的真实,他们一般都需要验看持有者的身份,所以,卜吉应该不会选择使用纸币,因为川蜀地区对他而言有些陌生,而且他也无法轻易的躲过当地有关机构的身份勘验。
那位的账房先生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已经知会了皇氏宗亲当中、在外地有钱装业务的那些人家,希望他们能够在这方面帮上忙,不过这一举动成效恐怕不会让人满意,因为皇家宗室们,在汴京城里呆的时间实在太久了,以至于他们并不忍心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
所以他们在汴京城以外开展的相关业务并不多,因此他们也只能找那些有姻亲关系的商人帮忙。
这些人是汴京城里那些皇室贵胄们结亲的重要目标。毕竟要维持身为宗室的体面生活,就需要他们的资金支持。而那些商人们也愿意敞开自己的腰包,接济帮助这群看上去很高贵,但实际上很有可能已经揭不开锅的穷亲戚,当然,在节庆的时候,他们是会给出大笔彩礼钱的。有些人家甚至可以靠这笔彩礼钱,得到两三年的温饱。
更有些财富颇丰之家,打起来收藏宗室之女的想法,反正这些看起来出身于皇家贵胄的女儿,实际上也只需要用大笔的彩礼就能够弄到手,在某种程度上,这和那些勾栏瓦舍里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他们为了显摆自己的富裕,经常干出一些收藏县主或者宗室之女的事情,而大宋王朝的皇帝们,竟然对此置之不理,毕竟他也不能断了那些宗室们的财路。
不过这个风气在仁宗时期还没有广泛的形成,但要是到了神宗哲宗胜至徽宗时期,那简直就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但宗室子女的数量少,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姻亲关系不够盘根错节,恰恰相反,他们的手头上掌握着大量在汴京城里也很有分量的人物。
其中甚至有不少人都是和康采恩正在进行商业对抗的,开封城各大行团内的顶尖角色。
换而言之,康采恩背后的对手,背后站着大宋朝的皇室贵胄。不过这群人可以不把康采恩放在心上,但绝对不能把八大王的意思视若无物。如果被这网脾气强硬的王爷盯上,那很有可能会倒大霉,尤其是最近这家伙身体好像不太好,要是把他气出个好歹来,那恐怕就要背上不孝的罪名了,所以除了家里几个辈分比较大的宗师之外,其他人都老老实实的开始按照他的意思办事。
可是他们的进展似乎也太过缓慢了。以至于康采恩和八大王等了两天之后,也没有人能够带来像样的消息。
这果然让愤怒的八大王一病不起。而且根据康采恩掌握的历史知识,他的人生大限也的确就要到来了。
但他病倒之后,他的几个儿子一支围拢在床前,脸上清清楚楚的写着数不尽的担忧。
这棵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大树就要倒下了。以后的他们,将会像远支宗室那样,慢慢的被朝廷所疏远,能够从朝廷那里得到的米粮,也会迅速的减少到一个让他们难以接受的地步。当然,如果到了他们子孙那一辈儿,恐怕这一局面就会变得更加严重,这还是在他们不知道王安石这个人的情况之下,因为这位仁兄在今年才会来参加秋闱。而他影之国正的时间还在30年之后,只不过30年之后的某项政策,会让这些远支宗室们感到恐惧。
那时候他们能从朝廷里拿到的物资,将会因为王安石的理财政策而受到大幅度的削减,王安石的这项改革措施是极其具有前瞻意义的,因为在几百年之后,会有一个叫做大明王朝的政权,为了养活数目庞大的宗室子弟,而花费巨大的钱财。
这甚至成为了他们的一个亡国诱因。虽然在那些远支宗室当中,不乏十分有才情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悲情的经历就往往诞生在这些有才情的人物身上。
当然,宋朝也是不缺少这种有才情的人物的。比如说那位相传是宋真宗在看到唐后主的画像之后而出生的宋徽宗。他就像是南唐李煜一样才华横溢,怎么看都像是个文艺范儿十足的皇帝,可是他的人生经历也是极其悲苦的。
也就是说,王安石的这项改革政策,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宋朝的命运,因为他无法撬动制度的基石,只要这个朝廷碰到一个昏庸的皇帝,任何看上去具有远见卓识的政策,都敌不过封建愚昧带来的巨大破坏力。
所以康采恩也很能理解宋朝所经受的命运,他是为这个曾经繁华一世的朝代感到惋惜的,这或许是中华历史上最好的朝代,拥有着相对自由的文明风气,几乎达到了文艺复兴的地步,可惜的是,高等知识分子们仍然没有看到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用什么来推进生产力的发展,王安石采取的方式,是用国有资本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但是他对赤字经济的了解还没有达到后人想象的那种地步。
当然在康采恩来到这里之后,这些情况都会遇到改变,他已经做好了准备,等到王安石今年来参加秋闱考试的时候,就会尝试着将此人是乌龙到自己的麾下。
如果那还是大半年之后的事情了现在真有那么一两家人的悲惨命运,等待着自己出手,其中一家正是面前的这位八大王。
这位强硬郡王的几个儿子,由于父亲经常与其他人结怨,而在宗室当中并不受人待见,他们也知道,在赵元俨去世之后,自己能够指望的,或许真的就剩下康采恩这个人了,因为他是那种不需要结清就可以拉拢到身边来的商人。
其实就算结清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根据他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此人好像很受皇帝赵祯的赏识。
只不过这种在政坛上有潜力的新星,大都不会选择与皇家结亲,因为宋朝的士大夫对皇家宗室开房的相当严格,润和与他们结清的人物,都不会再有机会出现政治舞台上。
这是防止外戚干政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这群士大夫们进行内部自治的必要手段。
这一制度指导北宋灭亡也没有出现变化,甚至颇有几位在文学造诣上小有成就的驸马,因此而终结了自己的仕途,虽然他们得到的也是高官厚禄,但都是些荣誉曲线,并没有实质的权力掌握在手中。
所以结亲这种事情,八大王的这几个儿子都是没有去多想的。
那不是他们担心康采恩会拒绝,这种不给人脸面的事情,还不配由他这个十岁的小孩子做出来。
他们所担心的,乃是当今的官家对这个孩子究竟有着怎样的想法。如果他需要扶持这个孩子进入仕途,并最终在知天下的话,那么,他们这群兄弟辈儿的人,当然就没有道理干涉国家大事,给自己的堂兄添堵。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他们的这个觉悟是相当正确的,虽然他们长期与政治无缘,但是某些敏锐的决策,还是能够彰显出他们祖先的智慧的,能够打出这样一片江山来,当然不会是易与之辈。
可是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事,这个孩子竟然为他们想出了一个十分歹毒的主意。
“什么?你要大规模的收购钱庄!”
“对,我要开始大规模的收购钱庄,把我们能弄到手的钱庄全部握在手里。”
“就算是为了打听卜吉那厮的消息,也没必要做这种事情吧。”
“不,你不明白,我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彰显我们的决心。尤其是那些不愿意配合我们行动的钱庄,我们更是要大笔大笔的砸出银子,收购他们合伙人的份子。”
“可是这样能表达什么决心?”
“就表达我为你父亲打抱不平的决心。恶奴欺主,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姑息。我这样做也是让他们好好想一想,自己的手底下是不是也会出现这样的人呢?倘若是同病相怜的话,大概也会给我们一点帮助吧。就算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要制造出足够的声势,让卜吉那个家伙变成人人喊打的……”
“我明白了,这是要让他无路可逃,只能乖乖的前来负荆请罪。”
“不,他即便来负荆请罪,我也不会放过他,而且我坚信,他是不会来的,因为这种人的心中有着很强的侥幸心理,他竟然敢冒着被发现的风险,贪污挪用那么多的钱财,就不会相信天地之间会有什么神明来对这种恶行是以惩戒。所以他是不会来负荆请罪的,因为他的心中并不害怕,不过我们可以利用盘根错节的势力,让他根本没有容身之地,每时每刻都处在惊恐之中。”
“每时每刻,这恐怕有些困难吧。”
“没有关系,我收购钱庄并不仅仅是为了打探他的消息,也是为了将来的某些生意做打算,如果这些生意赚了钱,那我们便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更新刚刚发出的悬赏令,如果一千贯不知道别人漫山遍野的寻找这家伙,那么我可以把价格提高到一万贯,甚至10万贯。”
听到这里的众人都小小的吃了一惊,没想到康采恩的决心竟然如此强烈。
但是康采恩的表数据还没有完成,只听他最后斩钉截铁的说道:“那家伙不是喜欢钱嘛,那我就要用钱来砸死他,让他知道钱这种东西究竟是怎么用的!”
………………………………
第203章 明明鬼神有也无—13
康采恩知道,卜吉这个人是很难抓到的。
底层的百姓,一般都有几条让那些高官厚禄的人们难以察觉的逃生通道。更何况街头上已经有人散播出消息,说这个叫做卜吉的人,就是那位江湖混混卜庆的兄长。
卜庆这个名字,康采恩当然不会陌生。毕竟上次他和邱无双以及山猫遇险就是拜此人所赐。
然而此人逃命的本事,更是让他记忆犹新,就连开封知府吴尊路,也没能在事先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将其抓捕归案。
这说明他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方法或者途径,而如果他将这个方法和途径,传授给他的兄长的话,那么此时的卜吉肯定已经躲到了相当安全的地方。
不过听说他们兄弟两人的感情并不好,甚至因为多年前的一桩旧事而分道扬镳。所以这些年来,他们一直没有什么联系,要不然有卜吉这么个钉子在身边,卜庆早就找到爱海康采恩的办法了。
其实单就这一点而言,康采恩也是十分后怕的。
若是他们两个没有早年间的龃龉,恐怕自己的脑袋早就已经搬家了,话说像他们这样稀有的姓氏,其实他早就应该拍到两人之间有什么联系的,更何况他们的名字还非常的吉庆。
是的,一个叫吉,一个叫庆,能不吉庆吗?
话说这么明显的隐患都没有被提前发觉,也只能说他还是太过大意了。
不过这既是潜在的危险,也是错过的机会,倘若宝剑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或许他能够根据卜吉的行动,找到卜庆的隐秘之地。
可惜如今的他们,恐怕都已经开始躲避风声了,如今的局面也变得对康采恩更加不利起来,敌暗我明,他能够做出的选择,也就只剩下全面的展现自己的实力,银行让他们找不到落脚之地,倘若有一两个愿意收留他们的家伙,然后将他们转换为技能,用来对付自己,那问题可就大发了。
所以,康采恩必须像眼镜蛇一样,张开自己的颈膨,哪怕身体里怀揣着足够致命的毒液,他也要拉开足够的架势。
因为毒液是用来决一死战的,现在还不是让它们出手的时候。
更何况,他也的确如同之前所说的那样,要借助钱庄的力量,做一件大事。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件大事占据了他太多的时间,以至于某些人的最新动态并没有引起他的足够重视。
这个人叫做赵宗朴,汝南郡王赵允让的儿子。
在卜庆的家里,吉庆兄弟正对坐在一盘围棋之前。卜吉是这方面的高手,在成为了汴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之后,他也学会了附庸风雅。卜庆却只懂得一些基础的规则而已,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下棋的套路十分让人难以琢磨,所以自从这盘棋开始以来,双方就一直在厮杀。虽然乍看上去没有什么成型的布局,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每一个角落里都有他们相互厮杀的细节流露出来。
所以当赵宗朴这个人出现的时候,这批看上去像一团被随意丢弃的石头根本看不出任何规律,甚至赵宗朴都没能在第一时间看出,究竟谁占据着其面上的优势。
不过他这次来到这里,可不是为了欣赏一盘对弈,而是带来了他向着两个人提供的建议。
“招惹康采恩,目前看来的确是个错误的决定,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当今官家也非常看好这个人。”
一声清脆的声音从棋盘上传了过来,赵宗朴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枚棋子落在了上面,不过从蹦跳的那两项来看,这显然不是什么正常的落子。
这让他的观察重点迅速的变化成了坐在面前故作镇定的两个人,果然,他从卜吉颤抖的右手上看出了不少端倪。
“害怕了吗?那你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赵宗朴是少爷脾气,说话本来就毫无避忌,更不会踢这些看不上的泥腿子着想,故而说话也就直接了一些。
可是这样直接的话语,并没有引来对方的不满,反而引来了另外一旁卜庆的调侃。
“我兄长不是害怕,而是后怕。小王爷有所不知,在您来之前,我们正在商量着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计划着如何将康采恩除掉。”
这下轮到赵宗朴胆战心惊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个人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不过说来也难怪,因为之前自己家的安排,就是希望通过宝庆来给康采恩制造一点麻烦,说不定这家伙在下手之后还会躲到自己那边去,是一首报上一份功劳,外带领上几万贯的酬劳。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康采恩身上还有做久的皇帝,必定会下令大肆追查,而另外一个更糟糕的假设是,这些个泥腿子事情做的不干净,留下了足够致命的线索。倘若当今圣上顺藤摸瓜,刚好查到他们汝南郡王府的话,说不定正好可以借此时机,铲除他们这群仍然可能对儿子王伟造成威胁的近亲宗室。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家恐怕就要冒上很大的风险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卜庆刚才使用的是后怕一词,如果自己来得再晚一些,以至于他们已经展开行动,那恐怕他所能选择的,也就只有断尾求生一途了。
想到这里的他,不禁语气严厉起来:“还好你们两个人没有行动,要不然我给你们准备的最后一条活路,也派不上用场了。”
卜庆闻言之后,立刻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只不过他并没有将这丝庆幸,太过放纵的表现在脸上,反而是装出一副疑惑的神情问道:“不知小王爷为我们兄弟二人带来了怎样的生路?”
赵宗朴不疑有他,直接大咧咧的说道:“如今能够从当今官家的震怒之下,将你们二人互助的,恐怕也就只有我们汝南郡王府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