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小人物-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崇简又问道:“十三郎,您可知道,斗茶除了茶本身、水质和火候外,还必须掌握冲泡技巧,只有掌握好水沸的老嫩,才能冲泡出色味俱佳的茶汤来。”

    “这沸水也有讲究?”李隆基觉得自己有些孤陋寡闻了。

    “正是!用水的沸滚程度,是斗茶成败优劣的关键。煮茶讲究三沸水,一沸‘沸如鱼目,微微有声’,二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三沸‘腾波鼓浪’。水在刚三沸时就烹茶,再煮便水老不可食也。”

    “梦里寻芳!”

    加盖半柱香,场上二人打开杯盖细闻香味。

    “韩信点兵”

    二人将茶依次斟入更小的茶杯,由侍者将茶端给坐在案几的各人品尝。李隆基还是头次饮此茶,汤色青,滋味甘鲜,味芳香若有似无,于口中回旋,于舌尖沉淀,苦涩与清香若人间况味,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

    经过场中众人三泡茶品尝后,最终决出了胜负,幽王李守礼略胜一筹压过了固国公王顺开。

    结果一宣布,顿时全场轰动,赞誉声响成一片。

    王顺开颇有涵养,他对李守礼道:“恭喜幽王殿下获得了十万贯花红!”

    李守礼回礼道:“固国公,你我斗茶,只为享受这其中的乐趣,可不是为那花红,若你这么想那可就落了下乘了。”

    李隆基并没有注意场中的李守礼与王顺开,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张宝儿。

    只听见张宝儿笑着向一旁的李成器问道:“宁王殿下,这次我给你的那批‘口香’如何?”

    “不错,岑氏商号的东西的确不错,记得下次给我再送点来!”宁王很是满意。

    李隆基轻声向薛崇简问道:“这‘口香’是怎么回事?”

    薛崇简道:“定国公投宁王所好,让岑氏商号做出了‘口香’这东西,据说是用沉香和麝香混合制成的,宁王每次在与宾客们高谈阔论之时,事先总会咀嚼一块,以此清洁口腔,清新口气,因此每次开口发言之时,香气四溢,满室芬芳,颇有魏晋名士之风。”

    李隆基彻底无语了。

    “我这里也有,十三郎要不要试试?”薛崇简递上一块“口香”。

    李隆基尝了尝,点点头道:“还真不错。”

    “岐王殿下!”张宝儿的声音又传来。

    岐王李范是李隆基的弟弟,他擅长书法,工于诗词,经常与一帮文人雅士赋诗饮酒。

    薛崇简主动向李隆基介绍道:“岐王殿下听了定国公的建议,在王府的竹林中悬挂晶莹透亮的玉片儿,每夜微风拂来,玉片儿随风相触,发出清爽悦耳的叮叮当当之声,即知此夜有风,因而命名为“占风铎”。定国公上次送给岐王玉鞍一面,乃稀世珍宝。据说冬日拿出来享用,不管天气多么严寒酷冷,坐于其上,全身暖洋洋的,异常舒服。”

    李隆基听罢,对薛崇简道:“好了,我们走吧!”

    路上,李隆基问道:“崇简,你为何不参加这斗茶?”

    薛崇简笑道:“这斗茶可不是我的强项。”

    “你的强项是什么?”

    “斗蟋蟀!”

    “斗蟋蟀?我怎么没听过?”李隆基奇怪道。

    薛崇简笑着道:“定国公每隔几日,便会组织风花社活动,捶丸、蹴鞠、投壶、斗蟋蟀、斗鸡、杂耍、听曲、马戏、评书等好些新鲜玩意,大伙儿可都是兴趣盎然!”

    李隆基似乎有些明白了,为何宁王、赵王宁肯被罚银子,也不愿意被开除出风花社了。

    李隆基突然问道:“崇简,何日可以斗蟋蟀?”

    “后日是斗鸡,五日后便会斗蟋蟀。”薛崇简答道。

    “后日还有斗鸡?”李隆基眼睛发亮了。

    “正是!”

    “崇简,后日我与你同去看斗鸡,还与今日一样,千万别露了我的行踪。”

    说罢,李隆基对高力士一挥手:“走!回宫!”

    看着李隆基离去,薛崇简不由摇头苦笑。

    “先生,你怎么看?”张宝儿笑着向魏闲云问道。

    李隆基自以为行踪隐秘,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早就落在了张宝儿眼中,他将李隆基今日易容去风花社的一事说于了魏闲云。

    魏闲云笑道:“看来陛下是沉不住气了,不过他还是不大放心你,让他再看几日吧,宝儿,你先别拆穿他。”
………………………………

第七百五十章 斗鸡

    “我知道了!”张宝儿点点头道:“先生,恐怕我们在长安待不了多少时日了,也不知道潞州那边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魏闲云瞥了一眼张宝儿:“你就那么盼着离开长安?”

    “我若不离开,他又怎能放心呢?这不都是我们计划好的吗?”

    魏闲云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了。

    ……

    申王府内,数十个妙龄女子弹着铿锵有力的琵琶,申王李成义与驸马王守一的斗鸡大赛,在雄壮的乐曲声中拉开了帷幕。

    李隆基听着雄壮威武、激情四射的音乐,不由奇怪地问道:“崇简,难道斗鸡还要奏乐吗?这曲子叫什么?怎么从没听过?”

    “这是宁王殿下与梨园的音乐大家共同谱写的斗鸡曲,每次斗鸡前都会奏此乐。那些弹琵琶的,都是定国公梨园中的乐人!”

    李隆基不说话了,现在张宝儿弄出什么稀奇玩艺,他都不会感到奇怪了。

    申王李成义的三只斗鸡起名很是特别:张飞、关羽、马超。

    驸马王守一的斗鸡名倒是中规中矩:青龙、白虎、朱雀。

    第一场是“张飞”挑战“朱雀”。

    “张飞”是一只安南斗鸡,它一出场就显得傲岸神气、耀武扬威,虎视眈眈。

    “朱雀”出场也显得从容不迫,眼光鄙视、展翅抖腿。

    两只斗鸡被抱到了赛场,正如高手比武前一定会先观察对方一样,斗鸡也先是彼此“虎视眈眈”,似乎在寻找对方的破绽。

    “战斗”开始了,两只鸡翎毛直竖、翅翼急拍,或啄、或抓、或拍、或扑、或腾空飞起在空中“交手”,看得观众惊心动魄。

    几个回合下来,“张飞”断趾折臂,歪嘴斜眼,鲜血淋淋,狼狈逃窜。

    首战失利,申王的脸色不由沉了下来。

    第二场由“关羽”挑战“白虎”。

    “关羽”是一只黑色斗鸡,身材高大结实,双目闪闪发光,一副英勇善斗的神态。

    “白虎”毛色纯白,骨架匀称,肌肉结实,颈粗腿长,也是极具英雄本色。

    一黑一白两鸡相遇,“白虎”占尽风,但“关羽”宁死不屈,几个回合下来,双方都已筋疲力尽。“关羽”稍微歇息了片刻,又重振雄风,飞奔过去啄掉“白虎”一身羽毛,白羽飞扬,好似雪花纷飞,飘洒一地。“白虎”小心翼翼地提防着,也不服输,振翅凌空飞向“关羽”,“关羽”也以倔强的神态跳起,在半空中迎战对手,在空中互相厮杀,好似一对雄鹰搏击长空,互不相让。

    申王一脸的紧张,在一旁为“关羽”鼓劲:“关羽加油,关羽加油,杀!杀!杀!”

    “关羽”好似听懂了申王的命令,拼命杀将过去,越战越勇,最后终于转败为胜,迫使“白虎”落荒而逃。

    扳回了一场,双方又回到了原先的起点,申王终于松了一口气。

    最终的王者之争夺战决斗终于要演了。

    众人都紧张的望着场。

    “马超”长相潇洒,羽毛飘逸。

    “青龙”体型高大魁梧,体质健壮,体躯长,体态英俊威武。

    高手过招的话并不在与招数多,有时候是速战速决的,两只鸡进斗鸡场还立地未稳,便已经同时腾空飞起。

    尘土飞扬间,各自向对方身狠命的啄过去,鸡腿旋风般的使劲扫动,传来劈劈啪啪的声音,看得众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

    最终,“青龙”主动进攻的次数明显要多于对方,因而获得了胜利。

    王守一紧紧地抱住了“青龙”,在它鲜血淋漓的鸡冠深情地一吻……

    ……

    斗蟋蟀是在岐王府里举行的。

    岐王李隆范的蟋蟀叫“天王”,他的这个蟋蟀咬起架来不要命,而且特别有劲儿。一旦遇对手,它先将身子紧紧的贴向地面,用腹部和大腿的力量抓住泥土,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鸣叫着向敌手靠近,一旦交手,就会用牙齿将敌手狠狠的掀翻在地。当敌手强大时,它就一边嘶咬一边慢慢后退,当退到罐壁,后腿用力一登常常可以反败为胜。因此,“天王”是风花社蟋蟀中的常胜将军。

    “十三郎,你别看我的这蟋蟀儿个儿小,可它遇强则强,好勇斗狠,不死不休。它的长相怪异特殊,我管它叫金刚钻。”显然薛崇简对“金刚钻”颇有信心。

    当“天王”放进蟋蟀罐儿的时候,它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将身体紧贴罐底,警惕的摇动着触须前进,慢慢的寻找对手。而是直起身子,毫无警惕,示威似的嘟嘟嘟、嘟嘟嘟的鸣叫起来。

    “金刚钻”刚好相反,虽然个子较小,却毫不示弱。摇动着身子直冲前,在双方触须稍一碰触后,略一停顿,张开一双黄褐色的牙齿,紧紧钳住对方的牙齿,使劲一翻,把毫无防备的“天王”掀翻在地。

    这一下,可把从无败绩的“天王”打了个冷不防。

    很快,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互有胜负,“天王”逐渐慎重起来,摆出一副戒备的姿态,慢慢的寻找战机,“金刚钻”则开始趾高气扬的高声鸣叫起来。

    紧接着,是两个对手不顾生死的几番恶战。时而牙齿交错,两个身体像滚轮一样在罐里滚来滚去。时而使劲一甩,将对方的身体摔向罐壁。更多的时候,双方像顶牛一样,将对方的身体拱的像一张弓似的直立起来。

    纠缠中,众人紧张得像罐里的两只蟋蟀,摒住呼吸一声不吭,直到战斗结束。结果大出众人的意料之外,看似弱小,样子丑陋的“金刚钻”竟把个子庞大,行动沉稳老练,保持不败的“天王”攻击的四处逃窜。

    最后,“天王”竟采取了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逃之夭夭,跳出了罐儿外。

    就在薛崇简欢呼雀跃的时候,李隆基突然觉得有人在拽自己的衣襟,他回头一看,张宝儿正笑眯眯望着自己。

    “宝儿……”李隆基不知说什么好。

    张宝儿做了个手势,示意李隆基跟着自己走。
………………………………

第七百五十一章 无处下手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唐小人物最新章节!

    张宝儿引着李隆基与高力士来到宁王府,到了宁王的书屋外,张宝儿对高力士道:“高公公,烦劳您在外面瞅着,我与陛下谈正事,莫让外人打搅。”

    高力士点点头。

    张宝儿与李隆基走进了屋里,宁王李成器早已在等候了。

    “陛下请坐!”张宝儿倒像是宁王府的主人一般。

    李隆基坐定,刚要开口,张宝儿笑道:“陛下,您还是将脸上的易容药膏洗去吧,不然臣与宁王殿下都觉得别扭。”

    李隆基点点头。

    待净过面之后,三人重新坐定。

    “陛下是来找微臣的吗?”张宝儿开门见山问道。

    李隆基叹了口气道:“朕的日子不好过,可你也不来帮朕,无奈之下,朕只好出此下策,以这种方式来寻你了。”

    张宝儿怎会不知李隆基的心思,他肯定还是对自己有些不放心,张宝儿也不揭破,而是故作委曲道:“陛下如此说那可是冤枉臣了,臣一直在帮陛下!”

    “一直在帮朕?”李隆基有些不满道:“天天玩乐,而且花样百出,这也算帮朕?”

    李成器在一旁替张宝儿解围道:“三郎你还真是冤枉宝儿了,宝儿真的在不遗余力地帮你,这点我可以作证。”

    李隆基很尊重自己的这位大哥,李成器如此说来恐怕此中定有玄机,他不解地问道:“皇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三郎,你想想,咱们大唐建立以来,皇亲国戚给朝廷添了多少乱子。远的不说,高宗皇帝时候的则天皇帝,中宗皇帝时候的韦氏乱党,还有不久前才平定的太平一系,哪个不是皇亲国戚?宝儿怕皇族之人再给你添麻烦,故而才找到我,成立了风花社,为的就是让他们在这里玩乐,让你好好整治朝纲,你怎不理解他的一片苦心呢?”

    李成器的一番话,让李隆基顿时茅塞顿开,原来张宝儿成立风花社竟然还有如此深意。细想想,这些日子自己虽然过得不如意,但皇族中人还真未给自己找过麻烦添过堵。

    李成器继续道:“三郎你也清楚,这些皇亲国戚哪个是好惹的?宝儿把他们聚拢在一起,得花多大的心思?不说别的,仅仅这数月,宝儿就往风花社里贴了几十万两银子,若不是为了帮你,他何苦如此?”

    李隆基朝着张宝儿感激地看了一眼。

    “三郎,你听听这名字,为何叫风花社,取风花雪月之意,你还不明白其中的寓意吗?”李成器意犹未尽道:“三郎你再看看风花社定的规矩,不得议论朝政,不得结识朝臣,不得欺压百姓,哪一条不是为了让你免去后顾之忧?”

    张宝儿接过话来:“这事可不是臣一个人就能做成的,宁王、申王、岐王、赵王几位殿下都在帮陛下呢!”

    “哦?”

    张宝儿笑道:“第一次宁王殿下犯错,还有这一次赵王殿下犯错,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不然,臣怎么能镇得住这帮子鬼见愁?”

    李隆基恍然大悟:“杀一儆百?”

    “正是!宁王殿下说了,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他们兄弟几个给陛下帮不上什么忙,但也绝不能给陛下添乱。”

    李隆基有些哽咽了,他握住李成器的手:“皇兄,朕……”

    李成器叹了口气道:“你的心思我清楚,你肯定是对宝儿有所猜忌。不是大哥说你,对谁不放心,也不能对宝儿不放心,大哥敢用性命替宝儿担保。你与宝儿结识的比大哥早,你心中比大哥更清楚,宝儿是真心帮助你的,你怎么会……”

    李隆基一脸的羞愧:“皇兄,朕错了,父皇已经和朕说过这些了。”

    说罢,李隆基真挚看向张宝儿:“宝儿,朕……”

    张宝儿笑道:“陛下,这事已经过去了。不过,有一点臣得说在前面。”

    “什么事,宝儿你尽管说。”李隆基拍着胸脯道。

    张宝儿一本正经道:“眼下陛下用银子的地方多,风花社所用臣就先垫银子了,待将来陛下宽裕了,可要还给臣,这些银子都是臣辛辛苦苦赚来的!”

    李隆基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道:“好,好,将来朕宽裕了,一定加倍还你!”

    笑罢,李隆基又想到了自己的烦心事,他叹道:“宝儿,你不知道,这朝中……”

    张宝儿笑着接过话道:“陛下先莫说,让臣猜猜陛下现在遇到的麻烦,看臣猜的准不准,如何?”

    李隆基点头道:“宝儿,你说!”

    “陛下已经大权在握,朝廷中大臣都是陛下一手安排的,陛下本想好好整治朝纲,可结果却是事事都不如意,既无处着力,也无处下手,是这样吗?”

    李隆基点头道:“宝儿,你说的太对了,朕实在搞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很简单,陛下安排的那些人,表面上都是陛下的人,可事实上却又不是陛下的人!”

    李隆基怔怔地望着张宝儿:“宝儿,这话如何说?”

    “陛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扭转现在的局面,必须要搞清楚朝中的状况。按现在的情形,朝中的势力分为了四派。”

    “哪四派?”

    “第一派便是皇亲国戚,臣之所以要成立风花社稳住他们,就是因为他们的能量太大了,若让他们与朝臣串通起来,陛下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李隆基点点头。

    “第二派是功臣派,这些人当中有很早便跟随陛下的,有在诛灭韦氏过程中立过功的,也有与太平公主对抗中立过功的,譬如刘幽求、张说、钟绍京等人。”

    李隆基继续倾听。

    “第三派是旧臣派,这些人是中宗、睿宗甚至是则天皇帝时的老臣,譬如郭元振、王琚等人。”

    李隆基问道:“第四派又是哪些人?”

    张宝儿笑道:“这第四派是些观望骑墙之人,历朝历代都有,大可不必理会。”

    “陛下,您说说,这四派当中哪派是您的人?”张宝儿问道。

    “功臣派应该算是吧?”李隆基猜测道。

    张宝儿摇摇头。
………………………………

第七百五十二章 走上正轨

    “那你的意思是旧臣派?”

    李依然摇头。

    “莫不是那些皇亲国戚?”

    “陛下,这四派都不是您的人,也就是说,现在的朝臣当中没有一个是您的人!”

    “啊?”不仅是李隆基,就连一旁的李成器也是大吃一惊。

    “宝儿,你且细细说来。”李隆基皱眉道。

    “皇亲派与骑墙派咱就不说了,就说说这功臣派与旧臣派。功臣派有从龙有功,难免恃功自傲,他们的心思在攫取权力上,如何能明白陛下现在想做什么?就算他们明白,也没有这个能力帮陛下去实现,这样的人能算作您的人吗?”

    “宝儿说的是!”李隆基点头道。

    “旧臣派大多是守旧之人,而陛下却是要除旧布新,这本身就格格不入。加之,旧臣派整日陷入与功臣派的争斗中,哪有心思帮陛下整顿朝纲?功臣派与旧臣派都不能与陛下一个心思,陛下自然会觉得孤掌难鸣处处掣肘了?”

    李隆基叹了口气道:“那你说该如何是好?”

    “皇亲派陛下不用担心,臣与宁王殿下已经在帮你安顿了。骑墙派也不用去理会,陛下只须将功臣派与旧臣派解决了便可。功臣们可以给较高礼遇但不能让他们参与朝廷决策,旧臣们让他们慢慢离开朝廷。陛下要尽快把能坚决执行您意图的人放在宰相的位置上,这些关系理顺了,陛下的想法才能实现。”

    李隆基思忖片刻,又问道:“宝儿,你说的简单,可功臣与老臣们都不愿意妥协,朕总不能强行把他们赶出朝廷吧?”

    “此事不能操之过急,陛下得先找到做首辅宰相的人选,这个人必须与陛下的关系非同一般,要能够理解陛下的想法,而且会无条件执行陛下的想法。并且这个人要与功臣与老臣都能说上话,陛下再通过这个人,将功臣与老臣慢慢边缘化,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李隆基愣住了,好一会才道:“宝儿,你说的这个人不会是你自己吧,我看只有你才符合这些条件。”

    “当然不是臣,臣不会入朝,也希望陛下不要让皇族之人参与朝政,这样朝廷才会更稳定!”

    李隆基听罢,不禁感慨万千:“宝儿,你真是字字珠玑呀。”

    张宝儿笑道:“皇族之人陛下花银子把他们养起来便是了。”

    “朕知道,不过朕把话说在前面,这可不包括你,你还得替朕分忧。”

    “陛下得要一视同仁呀!”张宝儿赶忙道。

    “这事朕主意已定,就不用再说了!”李隆基迫不急待地问道:“赶紧告诉朕,你刚才说的人究竟是谁?”

    “其实,陛下早已经有人选了,还用问臣吗?”

    李隆基点点头道:“是的,我想过,姚崇最合适了。”

    张宝儿笑着对李成器道:“宁王殿下,怎么样,你输了吧?”

    “好了,我认输!”李成器无奈道。

    李隆基奇怪地问道:“皇兄,这是怎么回事?”

    “宝儿志我打赌,说你心目中首辅宰相的人选非姚崇莫属,果然让他猜中了。”李成器毫不隐瞒道。

    “宝儿,你为何认定朕会选姚崇?”

    张宝儿笑道:“对付旧臣陛下自有办法,陛下主要担心的是功臣。要想让朝政走上正轨,必须做到上下同心。功臣们身上的血腥气太重,容易让人产生畏惧之感,不利于团结朝中大臣。这些功臣同生死,共患难,彼此之间关系过于亲密,难免结党营私。另外,功臣大多是靠奇谋密计骤然崛起,随机应变的能力强,但治国理政能力弱。他们是功臣,但不是能臣,让功臣当宰相自然不妥。”

    说到这里,张宝儿顿了顿又道:“姚崇当过宰相,做过刺史,经验比功臣可丰富。陛下当太子时,和太平公主争斗,也是姚崇提出让太平公主离开长安的。姚崇没有参加政变,没那么重的血腥气,容易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所以他是宰相的最佳人选。”

    大唐建元之初,宰相只有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五人。后来,宰相的人选就不再仅以官品高下为准绳了,而是以处理政务的需要为目的。于是,尚书省的六部尚书、侍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侍郎,甚至秘书监、卫尉卿等职位上的官员也会被任命为宰相,只要在他们的官衔上加上“参知政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便可。如果没有加这种衔名,即使是三省的长官也不能算是宰相。当朝共有五名宰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