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的无限旅程-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寂等少数之前心腹前来探望,但很快裴寂就因为妖僧之事被治罪,发配边疆,其中缘由或许也跟此有些关系。
贞观三年四月,李渊终于“主动”提出,愿意从太极宫迁往弘义宫(后改名为大安宫)。
离开太极宫的那天,李渊悄然回望这座生活了十几年的皇宫,想必心中充满了苦涩和感伤。
贞观六年正月,监察御史马周上疏:“臣伏见大安宫在宫城之西,其墙宇宫阙之制,方之紫极,尚为卑小……”
这番话的意思很明显,大安宫的居住条件有些差,而且后来唐太宗李世民也没有予以解决,一直拖了两年,才为太上皇李渊兴建大明宫,可惜宫殿还未建好,李渊便已经因病在大安宫驾崩了。
有了这两位皇帝退位后的前车之鉴,徽宗赵佶心中暗暗决定,自己绝不会像汉献帝和唐高宗一样,屈辱的活下去。
………………………………
第773章 父图谋子下辣手
徽宗赵佶虽然已经有了决定,但前几日刚刚让出皇位,如今又想着夺回来,哪怕是面对这些忠于自己的近臣,他也有些难以启齿。
环视殿中,赵佶忽然看到自己的三子赵楷跪在一边,当即疑惑问道:“楷儿,你今夜至此,莫非赵桓也难为你了不成?”
“正是!”见到赵佶终于问起自己,赵楷连忙语带悲声的说道:“儿臣自提举皇城司以来,一直为父皇尽心尽力办事,皇兄继位之后,儿臣也打算继续辅佐兄长,奈何……”
“呜呜呜……”赵楷突然委屈的哭道:“奈何近日我得到消息,皇兄竟然召集一些朝臣,密议要将儿臣贬至凤翔。”
“什么?”此时赵佶是真的被这个消息惊到了。
要知道相比于童贯和高俅手中的兵权,赵楷掌管的皇城司更是重中之重。
皇城司是宋代禁军官司名。旧名武德司,位于东京左承天门内。实际上就是一个宋代的特务机构,性质类似明代锦衣卫。主要的职责是执掌宫禁、周庐宿卫、刺探情报。
在宋辽西夏等国相对和平的这些年,赵楷执掌的皇城司,将重点放在训练密谍,刺探情报上,就跟其他朝代的谍报组织一样,皇城司的恶名真是威震大宋。
钦宗赵桓要将赵楷贬走,拿走皇城司,这就代表徽宗赵佶将会失去眼睛和耳朵,接下来不管做人和事都会缚手缚脚。
原本赵佶的内心中还有些犹豫,但是他没想到钦宗赵桓下手竟然这么快,这是想要将自己身边的所有人都清楚的节奏啊!
当自己无钱、无兵、无耳目之时,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在等待着自己?说实话赵佶有些不敢想了。
徽宗赵佶再次闭目沉思了片刻,当他睁开眼睛后,直接询问道:“你们认为现在李纲、种师道还会听从朕的旨意么?”
听到这句话,在场诸人都知道大势已定,蔡攸上前说道:“李纲与种师道虽然都是官家提拔的重臣,但微臣以为他们不会偏向陛下。”
接下来其他人上前答话,对于李纲和种师道大家的观感差不多。
这两人都属于性格刚正之人,素来与六贼不和,既然现在钦宗继位,那么这两位领军大将都有极大可能会听从朝廷的调遣,而不会偏向徽宗赵佶。
如今童贯和高俅虽然手中有一些兵马,但是李纲带走了东京大部分禁军,种师道更是率领着征讨西夏大胜而归的精锐大军。
不管徽宗赵佶想要做什么,只要带兵的李纲和种师道回到东京城,那名义上是大宋皇帝的钦宗赵桓就立于不败之地,任何人都无法动摇他的地位。
“兵权乃是重中之重,既然李纲和种师道不能为朕所用,诸卿可有其他良策?”
这件事确实很重要,只要李纲和种师道带兵回京,那恐怕就是众人的末日,所以听到赵佶的问话,所有人都认真的思考起来。
“臣有一个办法。”很快,在场之中,算是最知兵事的童贯开口说道。
赵佶望着童贯,挥手忙道:“速速讲来。”
“李纲和种师道奉旨带兵围堵南国军队,臣听闻两人都有放弃追敌,带兵返回东京,继而前往太原城进攻金兵西路军的想法。如若两人带兵回京,那形势将会恶劣至极,所以臣以为应该让他们继续追击南国军,直至全歼为止。”
“嗯。”赵佶点点头,他明白童贯的意思,那就是尽量的迟滞李纲和种师道回京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改变处境。
思索了一下现在的形势,徽宗赵佶说道:“军报上说南国军队不过三万人,在黄河岸边跟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率领的东路军激战之后,如今只剩下两万余人。而李纲和种师道麾下几有二十多万大军,恐怕他们不会耗费多少时间便会回京,到时又该如何呢?”
“此事倒也好办。”
检校太傅梁师成开口说道:“老臣保举一人,乃是西军大将刘延庆。此人对官家忠心耿耿,只需官家下旨让其在各处州府收拢兵马,那他手中很快就会聚起数万大军。万一李纲和种师道两人带兵回京,那只需让刘延庆牵制他们即可。”
“不错,此谋甚好!”赵佶听罢梁师成的话,顿时露出笑容,当即对赵楷吩咐道:“事不宜迟,快取笔墨来!”
当夜龙德宫中灯火通明,次日凌晨,数个信使便快马加鞭冲出了东京城。
接下来东京城更是波澜起伏,对于处置六贼的呼声越来越高,殿前司太尉高俅很快也被牵连起来,紧接着郓王赵楷探知的消息也变成了现实,在钦宗的授意下,已经有朝臣开始弹劾起他了。
就在赵佶等人还在谋划复辟之时,钦宗赵桓却等不及了,所以很快就有人倒霉了。
梁师成虽然号称‘隐相’,官居检校太傅,但他毕竟是个太监,不但无兵马护卫,平时还在宫中行走办事,所以钦宗赵桓最先对付的就是他。
钦宗赵桓派人将梁师成招到宫中,等他到来后便直接将之拿下,并下诏历数他的罪状,直接将梁师成缢杀,对外却说他是因病暴毙,顺便还抄了他的家。
第二个倒霉的就是曾经的少宰,也就是右宰相王黼。
钦宗赵桓对付已经罢相的王黼,倒并不全是因为他是徽宗赵佶的宠臣心腹,而是因为另一件事。
在诸多皇子之中,徽宗赵佶最喜欢的儿子不是长子赵桓,毕竟这个太子不喜音律,不善诗文绘画,跟赵佶格格不入。
赵佶最喜欢的儿子是三子赵楷,此子他性极嗜画,颇多储积。善画花鸟,极为精致。又善墨花。
赵楷还是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他曾经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其后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
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榜眼王昂提为状元。
赵佶曾经有数次想要改立三子赵楷为太子,但此事有违祖训,这才按下未提,但他身边的宠臣早就看出了其中的苗头。
王黼就是因为投靠了赵楷,因此他才与钦宗赵桓积怨颇深,所以这次他就成为了钦宗首批要对付的目标。
………………………………
第774章 孤军深入的金军
王黼,原名王甫,字将明,开封祥符人,此人口绝伦才,才智出众但无学识,善于巧言献媚,崇宁年间进士。
初因何执中推荐而任校书郎,迁左司谏。因助蔡京复相,骤升至御史中丞。宣和元年,任特进、少宰,他由通议大夫超升八阶,被任命为宰相,是大宋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
郓王赵楷受徽宗赵佶喜爱,因此王黼暗中替他筹划夺太子位。皇孙赵谌为节度使、崇国公,王黼认为赵谌只能任观察使,召宫臣耿南仲讲明自己的意图,让他代替太子起草辞去赵谌官职的奏书,赵谌竟被罢官,王黼想以辞赵谌官职来动摇太子的地位。
王黼跟刚刚登基为帝的钦宗有仇,所以这个老狐狸早就知道自己的处境堪忧,因此梁师成被暗中缢杀后,钦宗赵桓正打算对其下手时,感觉到风向不对的王黼当即逃到了龙德宫。
这下事情就不好办了,钦宗赵桓先收拾并没有实权的梁师成和王黼,很显然是有所考虑的,也是一种政治策略,实际上就是为了测试一下徽宗赵佶的反应。
钦宗赵桓走了这步棋,就是为了测试一下太上皇赵佶的态度,如果对方的反应并不算强烈,还在接受范围之内,那他就打算采用逐步加深的方法来继续执行计划,最终达到清除所有隐患的目的。
不得不说,缺谋少智的钦宗赵桓能使用这种高明的政治策略,这说明他的身边还是有一些能人智士的。
如今王黼逃进了龙德宫,这就给钦宗赵桓出了一个难题,他既不想跟太上皇正式撕破脸,也不想放弃既定的计划。
钦宗现在感觉为难,而龙德宫中的太上皇徽宗赵佶,则是满腔怒火。
自从赵佶成为大宋的皇帝之后,除了开始的几年有太后滞碍之外,此后的日子可以说过的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自由生活。
如今才刚刚退位几天,自己的儿子竟然就开始对身边的人下手,这根本是一点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联想到以后的生活,赵佶的心中真是忧怒交加。
东京城这对皇帝父子,钦宗赵桓占据着正统大义,他现在是宋国的合法皇帝,获得了大部分臣子和百姓的承认。
而徽宗赵佶虽然失去了帝位,但依附在他身边的童贯和高俅两人,却掌管着东京城内仅有的一些军队。
东京城的形势比较复杂,徽宗赵佶不想背上出尔反尔,舍不得皇位的骂名,因此迟迟不敢动手。
钦宗赵桓是想动手,但他手中无兵,只能等待李纲和种师道回京,所以父子二人陷入了僵局之中。
当梁师成被杀,王黼逃到龙德宫后,感觉到危险的徽宗赵佶,终于被恐惧驱使着做出了改变,他马上招来了童贯和高俅,准备使用强力的手段来复辟。
就在这对父子为了皇位即将相残,东京城马上就要出现血雨腥风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震惊了所有人。
金国西路军统帅完颜宗望,兵分两路,留一半人马与大将银术可继续围困太原,自己则亲率人马袭向东京城。
此时,不管是徽宗赵佶,还是钦宗赵桓,乃至于大宋的朝臣百姓,这才想起来金国是兵分两路南下攻宋的。
徽宗赵佶为什么会被吓得中风偏瘫,然后禅让出皇位,就是因为金国东路军速度极快,在宋国还没有准备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黄河边。
如果不是李南带着帝国远征军,在黄河岸边击败了由金国二太子完颜宗翰率领的东路军,恐怕现在东京城下已经满是金兵,而徽宗赵佶也早就逃亡他处了。
金国东路军的危机解除后,宋国君臣上下似乎忘记了还在被金兵包围的太原城,而赵佶为了怕李纲和种师道回京,还特意让他们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围剿帝国远征军。
如今金国西路军来袭,而李纲、种师道和奉旨征召厢军的刘延庆,以及他们的大军都还在京东东路的登州城外作战。
金兵来袭这个巨大的危机,终于让徽宗和钦宗这对父子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心思,马上商讨对敌之策。
完颜宗翰在进攻太原城的时候,是用的是困城法。
他命人在太原城外矢石不到、数里的范围内遍植鹿角木,中间仅留了小路供人行走,还纵犬警之。完颜宗翰自己坐镇指挥,其余金军则分批去附近州府掠食,搜集给养。
按道理来说,完颜宗翰率领了一支没有粮草给养的孤军闯入宋国腹地作战,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也是任何兵书上都没有记载的战术。
换做其他的时间或地点,完颜宗翰的西路军不是被群殴尔灭,就是被饥饿所打败,但徽宗赵佶统治了几十年的大宋拯救了他。
完颜宗翰是金国女真完颜部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之一,无论是辅助完颜阿骨打灭辽,还是主张侵宋,都立有赫赫战功。其后还被《大金国志》列为开国功臣第一人。
完颜宗翰在太原城用兵有方,采用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先后击败了带兵前来的孙翊与折可求。
就在金兵围困太原城久攻不下之际,驻扎在附近州府的大宋将领,不但没有带兵前来救援,反而还起了内讧。
金国西路军为何能够长驱直入,直接突破石岭关兵临太原城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儿的叛附。
这里说的汉儿,当然不是汉人男儿的意思,而是指那些后来加入到宋国的边民,他们本就对大宋的归属感不强,再加上金兵来袭,所以就有部分人投降了。
汉儿投降之事引起了宋人的警觉,他们不得不考虑对策。随后愤怒与猜忌便让一些宋人官吏将领失去了理智,甚至有人喊出了‘欲尽杀投附人’的口号。
只因为忻、代这些地区的义胜军叛降了金军,不少宋人便将愤怒转向了其他地区的义胜军,消息传出去之后,屯扎在平阳府的四千名义胜军当即感觉到了不安。
河东路兵马钤辖李嗣初也是“汉儿”,听说这个消息后,立即去见知府处打探究竟,质问道:先祖陷入契丹二百年,嗣初倾覆其家遂得归朝,如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嗣初欲率部效死于阵前,今闻欲尽杀投附人,不知何故?
………………………………
第775章 难以改变的历史
这种事知府听了自然是极力否认,而且马上公开辟谣。虽然如此,但感觉到危险的李嗣初,不得不有所提防。
义胜军原来在城外驻扎的,李嗣初开始暗中打造军器铠甲。结果走露风声,被人告发。事情非但没有引起当地官员的关注,为了安抚李嗣初和这四千义胜军,反而判告发者脊配。
平阳地方官此举并没有让李嗣初有所收敛,反而让他加快了叛乱的脚步。恰在此时,又传来折可求入援太原兵败的消息,李嗣初更加坚定了叛乱的决心。
不久后,李嗣初率领手下乔装打扮成商旅模样,混入平阳城中四处放火,制造混乱。叛军纵掠金帛,次驱虏子女,次驱奔牛马,次取驴猪羊,尽杀为脯腊,科磨户破麦为干粮。
就在李嗣初率乱军在平阳府中大肆虏掠的第二天,消息传到了平阳府之南的绛州,绛州也有四千义胜军屯驻。
通判徐昌言担心会步平阳府后尘,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以教阅为名,开甲仗库,令官军带甲,整葺军器,黎明时分,宋军悄无声息的斩关而入,义胜军首领牛清还在醉卧当中,闻听有变,急忙起身取兵器已然来不及,受伤被擒。
自从绛州的四千义胜军全部被杀之后,河东路其余州县闻讯,也开始疯狂杀戮义胜军。
这些或被动或主动背叛了宋国的义胜军,既然不容于大宋,那他们也只剩下一条路了,那就是前往太原城归降于完颜宗翰。
东路军的完颜宗望,在路上收了郭药师和他的数万常胜军,这次西路军的完颜宗翰也收降了李嗣初等人率领的义胜军。
有了这些对河北路防御和兵事都知之甚详的兵马在手,再加上听说完颜宗望已经在黄河岸边被击退,所以完颜宗翰才决定兵分两路,亲自率兵攻向大宋的首都东京城。
在李嗣初等人的帮助下,金兵顺利通过了南北关,在过关之际,完颜宗翰跟完颜宗望当初渡过黄河一样,仰而叹曰:‘关险如此,而使我过之,南朝为无人也哉!’
仅仅用了数日,就在大宋朝廷上下还在研究跟金人是该战,还是该和之际,完颜宗翰带着三万金国骑兵已经来到了东京城外。
历史确实不好改写,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到来的应该是金国东路军的完颜宗望,虽然在半途被李南横加干涉,但金国的西路大军还是到了。
金兵还未至时,徽宗赵佶,也就是大宋的太上皇,也不跟儿子赵桓抢皇位了,直接连夜逃跑了。
由于走时太仓猝,没来得及准备食物,经过这番颠簸劳顿,宋徽宗开始感到饥饿难耐。行宫使蔡攸急忙派内侍在船上寻找食物,后来只从舟人处得到一张饼。
逃命的时候人不会感觉到疲累,据说徽宗赵佶等人夜行百里,这简直比受过严格训练的军人还要厉害了。
到达泗州后,宋徽宗这才停住匆忙的脚步稍微休憩。泗州城地处淮河下游,淮河在此处与汴河相连,这里是南北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在这时候,行宫副使宇文粹中以及童贯、高俅等其他一些从东京城逃出来的大臣,都相继从后面追赶了上来。
童贯本来已被宋钦宗任命为东京留守,但童贯闻听徽宗赵佶已经东幸,其实就是逃了,他当即打着护卫太上皇的旗号,率胜三千捷军亲兵倾巢而出。
其实像童贯这样擅自离开京城,逃离东京城,前往较为安全地区的官员还有很多。
据说从侍从自尚书而下逃遁者,如张权、卫仲达、何大圭等五十六人。以至于出现了去朝廷者十已三四,班缀空然,众目骇视的局面。最狠的就是蔡京、蔡攸与宋焕家族,家族中外千余人,无一在京师者。而蔡京蔡攸门下之士,弃官而逃者甚众。
童贯和高俅都是手握兵权的重臣,他们都领兵而来,童贯领着三千胜捷兵,高俅领着三千禁卫兵,名义上他们都是来给宋徽宗护驾的,都要保护宋徽宗过淮河,去扬州。其实,他们也是来跟着宋徽宗保命的。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金人兵临城下,而东京城中根本没有多少兵马,所有人都感觉留在京城里凶多吉少。
东京,是宋朝首都,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也是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的世界大都会。
完颜宗翰率领的西路军总共有六万人南下攻宋,在太原城鏖战了月余,击败了数股宋国援军,就算士兵再精锐,也有许多损失。
这次完颜宗翰兵分两路,留下了一半的人马继续围攻太原城,自己亲自率领两万骑兵来到大宋的京城东京。
虽说李纲率领着东京城内大部分的禁军前往追击帝国远征军,仅剩的一些兵马也被高俅和童贯带走,但这个一百五十万人口的大城,也绝对不是区区两万人可以攻打下来的。
完颜宗翰先是猛攻东京城,但是这座大宋的都城真算的上是墙高门坚,仅凭城内的少量禁军,捕快,宫卫就足以防守住这座坚城。
面对金兵来袭,城中还有大量的青壮可以征召,随时都可以聚集出上万人去守城,所以只要钦宗不乱,指派一名有真才实学的将领,那就算金兵人数增加几倍,也奈何不了这座都城。
可惜的是钦宗的身边并无这样的将领,李纲和种师道还带兵在外,城中有的只是李邦彦和张邦昌这样的软骨头。
身为六贼之一的李邦彦,在钦宗继位之后,几位擅长阿谀顺承谄媚的他,便全心全意的投靠了这位新皇帝,因此他才能在梁师成被杀之后,还能保住宰相的官职。
就在东京城军民合力守城之际,宰相李邦彦和白时中、张邦昌、赵野、王孝迪、蔡懋、李棁等人,数次劝说钦宗赵桓于金军谈判议和。
钦宗赵桓性格软弱,早有议和退兵之意,只是如今金军正在猛烈攻城,他找不到太好的时机,而且他还有一个希望,那就是正迅速回师救援的李纲、种师道和刘延庆,以及他们率领的数十万大军。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776章 水利改造和修路
李纲、种师道和刘延庆,在得到金兵西路军攻向大宋的消息之时,正好帝国军也从海上突围而走,他们当即率领二十五万大军火速勤王。
不到半月的时间,大量的宋国援军已到达东京附近,其中不但有李纲等人率领的军队,还有从其他州府赶来的小股军队,见到大批宋兵云集,孤军深入的金兵开始感到恐惧和惊慌。
按理说将近三十万的宋军到来,而对手只是不到两万的金兵。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战是和,宋国都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完颜宗翰也知道自己的两万人打不下东京城,而且恐怕也很难从宋境离开,因此双方开始了谈判。
但是谁也没想到,金国提出的退兵条件竟然是:“宋朝尊金国皇帝为伯父,凡燕,云之人在宋者全部归还,金一千万两、银一千万两、绢一千万匹,马驴骡各一千万头,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土地,以亲王、宰相为人质。”
钦宗即便是再软弱,他也不可能答应这么离谱的条件,何况李纲和种师道等人也极力阻止此事。
李纲上书钦宗,建议派兵镇守关津,绝金兵粮道,以重兵合围敌营,坚壁不战,待金兵粮尽力疲,然后聚而歼之,必大获全胜。
钦宗赵桓的耳根软,心思善变,前几日被议和派围绕之时,还担心惹怒金国,从而引来金国的大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