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的无限旅程-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在船上的这些日子,这个里海海盗王巴博斯的亲女儿,也即将成为母亲了。
对于帝国的皇帝来说,哪怕再多一些子女也没有任何问题,成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后,不管是李南自己,还是百官和万千国民,都真心的希望皇帝陛下能够多子多孙,继续让国家更为强大。
李南带着众多老婆回到帝都之后,暂时哪里都不想去了,只想好好的陪陪她们,陪陪自己的几个儿女。
可惜他皇帝的独特身份,也不允许其整日沉溺于私事之中,否则不会皇帝宠爱一位嫔妃,温存个几天,就有白居易这样的诗人,写出‘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诗句了。
安享了几天天伦之乐后,李南就只好临朝处理政务了。
虽然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李南组建了内阁,不过这个国家国民的凝聚力,各种政见的大方向,以及对待其他国家的态度,还是要他这个皇帝亲自决断。
当然了,李南现在的日子还是比那些事必躬亲的皇帝好多了,既不用像《史记》中描写秦始皇的那样,“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也不需要像雍正皇帝那样,在位十三年,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为了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因为这样长年累月的工作强度,最终活活被累死在了任上,继位仅13年便已去世。而且如此的勤勤恳恳,处理政事,死后居然还落了个“暴君”的名声,被人罗列十大罪状。
在最新一次的大朝会上,帝国的百官云集,不仅内阁大臣,以及各部的官吏悉数到达,就连很多行省的太守都赶了过来。
帝国的太守就相当于后世管理一省的最高长官,如今帝国的疆域越发的辽阔,到了现在已经拥有了数十个行省和太守,而且这个数字随着对外战争的胜利,还会继续增加下去。
一般来说,因为各地的太守距离较远,不可能每月都来参加大朝会,所以他们大约半年左右会回到帝都聆听一次圣喻,当然也会有监督部门负责考核他们的政绩和声誉,审核他们在任时的所作所为等一干事宜。
李南来自后世,并不喜欢古代这种自己高高在上,底下人诚惶诚恐立于两边的议事模式,因此这次众臣来到金銮殿后,都被里面的布置惊吓到了。
在这个商议帝国大事的宽广大殿内,多出了四排桌椅,而李南所坐的龙椅也被搬下了高台,居于中间的位置。
简单的说来,这其实就是后世开会常用的会议室的标准配备,所不同的是李南的位置还是比其他人高了一些,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挺让文武百官们难以接受的了。
见到众人呆呆的站在桌椅前不敢就坐,李南只好无奈的命令道:“就是个桌椅而已,全都坐下吧!”
有了皇帝陛下的旨意,这些臣子们才有些战战兢兢的坐下,不过大多数人都只坐了半个屁股,身体笔直,看起来比站着还要累。
这些大臣们受到了多年的传统思想教育,有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扳过来的,李南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让他们适应,只能开个头,然后慢慢来了。
经过李南的强制命令之后,大殿内的所有官员这才全部坐了下来。
里圈的两排会议桌旁,坐满了帝国各部的高官,外侧的两派则是各行省的太守,李南坐在中间的龙椅上跟诸位臣子们商议政事。
今天的事情比较多,按照重要程度来说的话,首先要商议的就是南海五个行省的太守人选。
因为这五个行省都位于海外,所以在忠诚度上有着很高的要求,李南的追随者大多各司其职,抽不出来,所以只能由官吏的审查监督部门,按照各省太守的副职官员的表现和政绩,提出人选,再由君臣们共同讨论。
帝国由于建立的时间并不算长,李南这个声望正隆的皇帝还健在,因此叛乱牟逆之事绝对没有。
而且有着官员的审核部门,以及反贪污、内务部、帝国情报局等多个机构的交叉监管,还真没有官吏敢做出什么太大的恶事。
尤其是李南对贪污受贿者,一经发现就永世不用的零容忍态度,所以这方面各级官吏的名声还算不错。
这次审查部门提出的几个人选,在任上的表现都很不错,每个人的其他情况也都没有问题,所以此时商议的还算顺利。
在商议太守人选的时候,李南并没有太多发言,而是在静静倾听,最后才给出了同意的答复。
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帝国各部按照标准的流程正常的运作起来,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形成了习惯,以后也就不必他这个皇帝多费心力了,只需要掌握大事的决断权就可以。
交通部门汇报的事情很多,除了藏地的公路建设,还有贯穿帝国全境的火车,打算将牛马大象等牲畜撤下,换上蒸汽机车,以及各地车站储煤和改建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李南考虑了一番,对宗泽说道:“此事不可太急,因为现在研发出的蒸汽火车只是第一代的产品,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朕相信在帝国工业部门的大匠们,很快就能大幅度的对其进行改造,所以暂时少量更换一批火车车头,其余的先等等再说。”
………………………………
第1049章 治理黄河和国债
李南说的很有道理,众臣颔首表示赞同,因此全国的火车更换车头计划就暂时延缓。
宗泽现在负责的交通部门,其实管辖的事物很多,不只是帝国各地的道路修建运输,还有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重要的就是水利。
长江和黄河都是养育了华夏人民的江河,其中长江还好,算是让人省心,可是黄河就不同了。
黄河水患一直都是北宋政府非常棘手的问题。从汉代起,黄河在几次比较大的泛滥和改道后,经过治理后,在以后近80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相对温缓的局面。
而到了北宋时期,据不完全统计,黄河及其支流共泛溢154次,平均每年约0。92次。仅黄河主干长时间大范围泛滥甚至改道有近80次,范围波及到淮河和御河流域的许多地区,对北宋的经济、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如今帝国接受了全部的宋国疆域,自然也将这条频繁制造灾难的黄河收入怀中,也要继续治理这条大河。
宋代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科学技术尚不发达,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还不够强大,人类给自然界造成的破坏,还不足以让自然在相对短的周期里对人类进行报复。
而当汉朝以后享受了八百年的平静之后,这种对自然无节制地破坏性开发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达到了极限的时候,它就会以灾害的形式对人类进行报复,而北宋恰恰处在这一阶段。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宋朝有些倒霉的恰巧承担了前人和先辈们种下的恶果。
从春秋战国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再到五代十国,军阀割据的斗争造成的影响,带来了两方面的后果。其一,是导致了黄河周围地区植被与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引起了灾害频繁发生。其二,它又再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自然所带来的伤害,自然灾害极有可能在“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原则的指导下,被述史者轻描淡写地一笔代过。即使有所记载,也早已被无情的战火所吞噬。
宗泽是宋国的旧臣,因此为了治理黄河的水患,他从原宋国的工部,调集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相关资料。
经过宗泽和交通部其他官吏的研究,发现目前黄河的水患,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黄河流域的受灾面积广,水灾爆发次数频繁,而且几乎涵盖了黄河中下游河南、山东,北至河北中部海河流域,南到淮河流域江苏、安徽的许多地区。
其次就是黄河的改道和分流频繁,单单在北宋时期,黄河造成改道的决溢就有七次。
每一次的黄河改道,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比如宋朝熙宁十年爆发的最严重的一次改道,共计造成了三十八万户流离失所,三十万顷良田被淹没,四十五个州县受灾。
还有一点就是受灾地点集中,河北地区尤罹重患。造成这种原因,也是因为当年河北路与辽国接壤,两国都不会关心这段地区,而且黄河下游还成为了北宋政府对辽采取消极防守的屏障。
宗泽对李南和其他人介绍了这么多,一是让大家知道黄河水患非常严重,二是希望帝国皇帝和群臣都能重视此事,尽快的调集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加大力度治理黄河。
李南回忆着关于后世如何治理黄河的办法,可惜一般人都不会对这方面了解太多,所以考虑了半响,也没有什么好主意。
帝国现在的财政状况并不算太好,估计还要三五年才能缓和过来,国内的赋税除了要支持各大军团的军资之外,其他都放在藏地,以及国内的学校和道路建设上。
见到皇帝陛下为了钱而发愁,财政大臣卡琳娜建议道:“如今帝国百姓的赋税太低了,臣认为可以稍稍上调一些。”
“不行!”对于调整赋税之事,李南当即表示了反对。
帝国建立了没有多少年,如今对外还有战争,而国内的百姓来自各个国家和种族,稳定安乐了并没有多久,目前还没有达到调整赋税的程度。
“学校的建设不能停,藏地的道路修建上也不能缓。”
李南犹豫了一下,对财政大臣卡琳娜和内政大臣提利昂说道:“你们拟定个章程,咱们发行一批国债,先把治理黄河的钱凑出来。”
“国债?”听到皇帝说出的新名词,在场的众多臣子都露出了疑惑之色。
“嗯。”李南知道大家都不知道国债的意思,因此解释道:“国债,又称国家公债。这是用帝国的信用为基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出售国债向百姓们筹集资金,会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
众臣消化了一下李南所说的国债,当他们理解了之后,商业能源大臣阿舒尔不禁说道:“由帝国发行国债,这会不会让百姓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啊?”
“没关系的,我们发行的这期国债定为五年,就叫黄河国债。同时让各家的报纸将这笔钱的用处说明白,告诉国民们这期债券自愿购买,朕相信手中有闲钱的百姓会喜欢这种稳定投资的。”
虽然还是有很多臣子感觉以国家名义发行债券,还是对帝国的声望有些不好的影响,但既然李南心意已决,大家也不便多说什么。
出售国债之后,治理黄河的钱款也就出来了,李南对宗泽嘱咐道:“你们治理黄河,不能再像以前的各朝各代一样,单纯的去封堵,还要考虑其他的治理手段。
例如要在黄河的沿岸种草种树,退耕还林、还牧,让土石不下坡,清水长流;其次要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以减少入河泥沙。”
冥思苦想了好半天,李南最后补充道:“黄河的上中游,也要修建一些水库,这样既可以利用水库蓄水,使用水力,还可以治沙与防洪,调节黄河的径流,而下游就只能加固大堤,确保堤岸万无一失了。”
如果说宗泽以前只是感激李南的知遇之恩的话,那么现在听到这番言语,他真的感觉皇帝陛下真的是天纵之才,竟然连治理水力方面,也能提出这么多高瞻远瞩的好办法。
………………………………
第1050章 大军攻向景洪城
夜幕降临之后,帝国军的战象火炮阵地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红点,湄公河对岸的景陇金殿国防守阵地上立时林木沙石横飞。
在帝国军不计消耗的炮火覆盖下,一颗颗炮弹好像烟花般在敌军的阵地上爆开,看起来璀璨美丽,可实际上那却是死神的召唤。
这场中南半岛最后的大战役,自从拉下序幕之后,已经持续了半个月之久,段家父子面对大举来袭的帝国军队,采取了全民抵抗的策略,顽强的防守着每一寸土地。
也不知道段家兄弟给景陇金殿国的人怎样洗脑了,总之这些还使用弓箭和刀枪等冷兵器的士兵们,还真是悍不畏死,在战争初期给与了帝国两大军团迎头痛击。
幸好张书夜和岳飞都不是泛泛之辈,他们采取的步步紧逼,稳扎稳打的蚕食战术,将景陇军的冲天的攻势打了回去。
如今的段家兄弟收到前线的战报后,也是坐立不安,矛盾不已。
段家兄弟二人也清楚,虽然己方有四十万军队和万头战象,士兵的数量是帝国军两大军团的双倍,但想要击败装备了先进火器的帝国军,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能。
景陇金殿国位置极其尴尬,当蒲甘国被帝国和平拿下之后,在整个中南半岛上就剩下了他们一国,而东西南北四面八方都是帝国的领土,真可谓是逃无可逃,退无可退。
段正明和段正淳都是帝国通缉了很久的要犯,可以说景陇金殿国要是被帝国攻下,那别人还有一线生机,而两人只有死路一条,因此他们才会如此的命令士卒顽强抵抗,希望能将帝国军击退。
“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而让段家兄弟惊讶的是这声音距离景洪城太近了。
段正淳愤怒的冲身边的傣族将领质问道:“你不是说张书夜的军团还被拦截在湄公河对岸么?这边怎么会有炮声?”
“这。。。我也不知道啊?”傣族将领望着炮声传来的方向,同样一脸茫然。
“报!”就在此时,一名丢盔弃甲,身上还有伤的士兵飞速跑了过来,见到段正淳后,连忙悲戚的说道:“圣上,负责防守澜沧江的帕雅真率领他本族的军队向帝国军投降了,如今敌军已经渡过了澜沧江,正在向景洪城逼近!”
“什么?帕雅真投降了?”这个消息震惊了段正淳和段正明兄弟二人。
此时虽然初听起来让他们非常惊讶,其实当他们仔细思索之后,发现这也是必然之事。
帕雅真一直都是名义上的景陇金殿国国主,只不过这是段家兄弟生怕暴露了自己,会引来帝国军的攻击,所以才用他来迷惑中华帝国。
作为一个景陇金殿国表面上的傀儡国主,帕雅真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傣族诸部的首领,可以说他跟段家兄弟掌控的白族之间,算是一种合作关系。
以往景陇金殿国四面攻伐,占据了蒲甘国和真腊国大量领土之时,这种联盟关系还算稳固,可是如今帝国军带着誓要灭掉景陇金殿国的气势大举来袭,顿时就让双方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就像段家兄弟所想的那样,帝国可以放过景陇金殿国的任何人,但唯独不会放过他们两个,所以为了自己族人着想的帕雅真见到大势已去,也只能选择投降帝国了。
“轰,轰,轰……”外面的火炮一刻没停,听声音却越来越近了,就算待在这座景陇金殿国的国都景洪城内,也感觉到大地都开始颤抖了起来。
“敌人来了!敌人来了!”城内的守军开始高呼示警,大量士兵爬上了城墙准备防守。
对于帝国军的炮兵为何能保持持续的炮火,还能不断接近都城,段正淳和景陇金殿国的军民,都感觉非常的讶异。
其实这种战术也很简单,收降了帕雅真的傣族军队后,岳飞率领部队迅速的渡过了澜沧江,随后步兵依靠着战象炮兵,炮火不断的递进式向前推进。
很快一发发炮弹就落在了景洪城的城墙上,感觉到近在咫尺的威胁,段正淳等人立刻转移到了城中预先造好的地下建筑中。
熟悉帝国军的段家兄弟,为了预防发生类似的事情,所以才建造了这里,只是他们没想到这么快就用到了。
如今帝国军的火炮,射程更远,威力也更为强大。
放在两轮跑车上的火炮,总重达到了两百多公斤,射程两到三里,射速稍慢一些,而且超过了两千米之后就保证不了准头了,不过帝国军的覆盖式攻击,其实也不需要太高的准确度,只要能打过去就好。
可拆卸轻型山地炮的诞生,进一步促进了帝国山地兵种的发展,令叶昭欣慰的是,该火炮的雏形是几名初级军官给鼓捣出来的,这也是帝国全民发明创造的一个缩影。
“轰!轰!轰!砰砰砰……”
在枪声和炮火声的轰鸣下,来自帝国第七军团的士兵们,借助凶猛火力的掩护,不断的向景陇金殿国的都城逼近着。
一块块巨石从城内飞射出来,数百颗巨石给不断冲锋的帝国军带来了巨大的伤亡,甚至还有三四头拉着火炮的战象被当场砸死。
敌人的这波反击,让帝国军上下都感觉非常的意外,毕竟谁也没想到这座中南半岛上的小国,竟然建造了这么多的投石机。
作为第七军团的侦察营营长,王平在每场战斗中,都会率领麾下的战士冲在对敌的第一线上,此次也不例外。
眼见得不少自己的兄弟被巨石砸成肉饼,王平恨的是双眼通红,不过他知道自己的职责,所以四下扫视了一番后,带着部队来到了距离景洪城还有两里左右的树林中。
由于这片树林中的树木可能已经有上百年了,所以树木都比较高大粗壮,完全可以抵挡住投石车的攻击,所以王平连忙命令炮车向这里聚集。
两千米已经达到了火炮的有效攻击距离,估计段正淳等人也没有想到帝国的火炮可以打到这么远,所以才会留着这里的树木没有砍伐。
幸好投石车的发射速度比较慢,而且景洪城内的石头储备也并不富裕,所以很快就没有了那种飞石如蝗的景象了。
趁着这个空档,第七军团的所有跑车都向树林处聚集而去。
当所有炮车都冲着景洪城固定完毕之后,岳飞也带着景陇金殿国名义上的国主帕雅真来到了这片树林中。
………………………………
第1051章 景陇国也有火器
帕雅真想的比较透彻,既然已经投降了帝国,那么戴罪立功多获取一些功劳,只有这样才能保得住全族的安危。
因此帕雅真也算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他当即指着景洪城说道:“据我说知,城内的投石车主要布置在了南面和西面,而段正淳兄弟俩和其他的官员和将领,此时应该躲在位于城中心的地下帅部之中。”
“好!”岳飞听到这话抚掌大喜,冲着火炮师的旅长说道:“你都听清楚了吧?知道该怎么办吧?”
自家的火炮以及炮兵,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被敌方的投石车砸坏砸死不少,这位旅长心中也满是愤怒之意。
如今既然已经知道了敌军投石车,以及指挥部的准确位置,他立刻高声应道:“明白!将军您就看我们炮兵的吧!”
所有的火炮都瞄准了两里外的景洪城,看到麾下的炮兵都准备好了,旅长用力的挥下了手臂,高呼道:“开炮!”
“轰!轰!轰……”
树林中瞬间有无数火光冒起,最后炮声竟然连成一片,一颗颗触爆式新型炮弹疯狂的倾泻向了景洪城内。
如今的帝国火炮确实精准度不算太高,但此时正是黑夜,原本就无法瞄准,只要将炮弹打到那片区域也就可以了。
转瞬间城中就到处爆炸开来,尤其是那两片作为主要攻击目标的投石车阵地,这种大型的木质机械根本无法移动,所以只有挨炸的份。
经过半个小时的炮击之后,城内再无巨石投掷出来,见到这种情况,岳飞没有耽搁,当即命令全军突击!
中南半岛因为气候和温度的关系建城不易,而眼前这座景陇金殿国的都城景洪,无论从城市的规模,还是城墙的高度和厚度,都远远无法跟中原地区的相比。
帝国军驾轻就熟的安置炸药包,随着几声巨大的爆炸声,景洪城的城墙就塌陷了数处,帝国步兵便从缺口中蜂拥而入。
进城之后双方迅速展开了巷战,由于城内建筑众多,所以地形有些复杂,这也让景陇士兵有了反击的能力。
眼见得自己的麾下的士兵被黑暗中的冷箭射倒不少,王平杀意大起,双眼都变得血红。
“先隐蔽起来,手榴弹开路!”
听到王平的命令,侦查营的副营长有些顾忌的说道:“王营长,这样做的话,恐怕会伤到那些平民啊!”
王平怒道:“怕什么?再说现在是战时,这里又是敌国的都城,都给我杀,出了事算我的!”
帝国军的军纪中确实有不伤及敌方百姓的规定,不过就像王平所说的那样,在战时这条军纪用处不大,因为在交战的时候很难会辨别出对方的士兵还是平民百姓。
有了王平的命令,士兵们也放开了手脚,凡是有可能藏着弓箭手的小楼,都被投掷进了一两颗手榴弹。
其实不只是王平下达了这样的命令,第七军团的其他将领们见到黑暗中冷箭横飞,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依靠手榴弹和火枪的威力,帝国军终于开始向内推进。
越往城内进攻,遇到的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