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演义-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座原本繁盛的都会,如今却是风云飘摇了,落日的余辉中显现出一种日薄西山的凄凉感觉。
此时,金国四十余万大军已经将大同府团团包围了,这是一场根本就没有悬念的战斗,吴道虽然有心救援,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就凭他这两千玄甲军根本就不可能力挽狂澜了,他们再勇猛也只是战士,不是神。
吴道试图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可是却感到历史滚滚向前的力量,真不是他一己之力能够抗衡的,这也许就是命运吧。
“上将军,有人上山来了!”杨再兴指着面前的山坡下道。
吴道朝下面的山坡看去,果然看见了十几骑正朝山上奔来,为首的那个正是被他派去大同府做使者的寇炎。
寇炎十几个人奔到吴道面前,抱拳拜见。
吴道欣喜地道:“我正在担心你们呢,好在你们平安脱身了!”
“多谢主公记挂!”
吴道抬头望向大同府,皱眉问道:“你说会有奇迹发生吗?”
寇炎转身望向大同府,摇头道:“不可能,如果大同府的军民能够团结一心,或许还能够一拼,可是人心已经散了,根本不可能会发生奇迹!”
正说话时,连珠号炮的巨响直冲云霄,金军开始总攻了,只见金国大军从北东两路朝大同府汹涌而去,滚滚浪潮不断冲上城头,仅仅一刻钟不到,大同府的防御便土崩瓦解了,金国大军从东北两面汹涌而入。
完颜青凤亲帅金国最精锐的铁甲战骑铁浮屠涌入皇宫,却发现这里早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个耶律淳,也已经投缳自尽了,尸身就挂在正殿的横梁之上。
完颜青凤冷笑一声,下令道:“把他的首级割下来,送给皇兄!”
众亲兵应诺,立刻上前动手。
完颜青凤调转马头离开了大殿,立在台阶上抬头眺望远方。
突然,他看见天边的山巅之上矗立着一个身影,不由的心头一动,瞪眼道:“是他!”
吴道也看见了完颜青凤。
两个人的心中不禁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感觉来:下一次战场上再见吧。
吴道调转马头,率领寇炎等及玄甲军驰下了白登山。
吴道一行人马不停蹄一直奔回居庸关,然后回到了燕京城。
回来后不久,大同府失陷的消息便传来了。
又过了几天,天祚帝在夹山被金军杀死的消息也传来了。
天祚帝在夹山被金军俘获,金军将领完颜晟历数天祚帝罪状,随即处死天祚帝,并且让万马践踏其尸。
至此辽国算是彻底灭亡了。
不过此时,吴道他们并不知道,并非是所有辽人都屈服于金国了,以耶律大石为首的数万辽人不愿做金人的奴隶,一路西迁,数年之后便在西方建立起来了一个颇为强大的西辽帝国。
这是后话,这里就不说了。
辽国灭亡,陈的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威胁,于是便赶往燕云十六州北线边缘处视察,鼓舞士气,查补漏洞。
这天夜晚,吴道在萧咄里和郭药师的陪同下登上了龙山山巅,举目远眺。
吴道思忖片刻,问道:“你们还需要什么吗?”
萧咄里道:“别的倒不需要,不过我听说上将军的军械场中生产了许多火药武器,如果能运一些火药武器过来就更好了!”
“这个好办!”
宋庭听说金国攻灭了辽国,当即派遣大臣赵良嗣前往大同府。
赵良嗣到了到了大同府,见到了完颜青凤、完颜杲和完颜宗弼,首先祝贺金国大胜之喜,随即便道:“之前我国与贵国缔结盟约共同灭辽,如今辽国已灭,还请贵国遵守盟约,将西京道交予我国!”
完颜杲冷笑道:“荒唐,辽国乃是我大金国独立攻灭的,与你宋国有何关系?可笑你宋国接连出兵数十万,居然未得寸土,反而损兵折将,居然还有脸来与我谈盟约!”
“话可不能这么说。若非我大宋牵制了辽国大量兵力,金国也不可能如此容易攻灭了辽国啊,因此金国应当遵守盟约,将西京道交给我大宋!”
完颜杲大怒。
完颜青凤拦住了完颜杲,对赵良嗣道:“我们三人只是统军大将,两国盟约之事非我等可以做主,你还是去找我们的皇帝陛下吧!”
赵良嗣觉得她说的也对,便同意了。
于是完颜青凤便命人带赵良嗣下去休息,待明日再派人送他前往中京。
赵良嗣一离开,完颜杲就嚷嚷起来:“就凭这些窝囊废也敢来和我们谈盟约,惹恼了我,连他宋国也一同灭了!”
完颜宗弼眯着眼睛道:“从之前出使宋国看到的情况,以及宋国在北伐辽国时的表现来看,宋国应该比辽国更容易攻灭!”
完颜杲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完颜青凤思忖道:“不过暂时还不是时候,我军刚刚经历了连场征伐,已经非常疲惫,粮草辎重消耗巨大,而且新晋纳入版图的这些地方民心还不稳,我们需要一些时间休整,并且消化胜利果实!”
两人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完颜宗弼阴险地笑道:“既然如此,不如索性把南边的应州、朔州、武州三州许给宋国,我们借机狠狠地敲他一杠子!”
宋使赵良嗣兼程赶到了中京城,见到了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行礼过后,便提出按照之前双方的盟约请金国将西京道全部让出来。
立在完颜阿骨打旁边的大将军沾没喝瞪眼喝道:“西京道是我军勇士力战获得,凭什么给你宋国?”
………………………………
第六百九十七章荒谬
赵良嗣连忙道:“这话好没道理,我军虽未攻入西京道,却出兵牵制了辽国大量兵力,也算履行盟约了,奈何金国却不履行盟约?”
沾没喝还要反驳,却被完颜阿骨打抬手阻止了,对赵良嗣道:“既然有盟约在先,虽然你等未建寸功,我也不愿背弃盟约,这样吧,西京道南边的武州、朔州、应州三州划给你们!”
“区区三州怎么够啊!”
完颜阿骨打换怒容,站起来道:“三州之外寸土不让!”
语落便径自入内。
赵良嗣无法,只能将金国的话转复皇帝。
皇帝却还痴心妄想,让赵良嗣在这三州之外,还要蔚州和东胜州。
赵良嗣再与完颜阿骨打磋商。
奈何完颜阿骨打寸土不让。
赵良嗣回报皇帝,皇帝也只好接受了。
接下来便是具体的谈判事宜,要金国让出三州之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金国提出了四条:一是宋国将先前给辽国的四十万岁币转移到金国的身。
二是每年宋国还要将三州的代税钱一百万缗交给金国,三是彼此贺正旦生辰,并且在边界开榷场交易,四是应州、武州、朔州三州交给宋国。
赵良嗣哪敢应承这样的条约,连忙派人回报皇帝。
皇帝本来还想要赵良嗣继续与经过磋商,不过却禁不住王辅、梁师成的怂恿,勉强同意了金国的意见。
于是两国条约签订。
随即宋国命令童贯蔡攸前出雁门关去与金国交割。
这个时候,童贯和蔡攸已经官复原职了。
童贯和蔡攸率领大军大摇大摆招摇过市进入三州,却发现三州全都变成了空城,所有的府库储备,金银珠宝,以及人口全都被金人掳走了。
宋国花了老大的代价赔了无数的面皮,只不过换来了三座空城而已。
不过童贯和蔡攸在回复皇帝的书中却称:“三州老幼,伏道迎谒,焚香称寿!”
皇帝龙颜大悦,特下恩诏,免除武州、应州、朔州三州三年赋税,封童贯徐豫国公,封蔡攸为少师,赵良嗣为延康殿学士,封王辅为太傅。
吴道在榆关得到了面的消息,感到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宋庭从皇帝到大臣,真是一群愚蠢而又可笑的跳梁小丑。
林冲皱眉道:“难道朝廷就一点不担心金国南侵吗?”
吴道嘲弄似的道:“他们以为有合约保护,可以高枕无忧!”
林冲叹了口气,“如此下去,迟早会尝到恶果的!”
吴道扭头朝榆关外看去,只见数十里外的海州城内一片忙碌的景象,金国大军和粮草辎重正不断运入海州城,金人正在积极备战。
吴道皱了皱眉头,收回了目光,问林冲:“我听说金人的水军已经来到了海州?”
林冲点了点头,“金人本来没有水军,他们的水军都是接收的辽国的水军,总兵力有五万余人,大型战船千条,兵力是我军的十倍,我最担心的就是金人的水军!如果我军水军没能抵挡住金军的攻势,那么我军的腹部就门户洞开了!”
吴道皱眉道:“所以你们这里最关键的就是水战!”
吴道扭头看向一旁的张横等水军统领,“你们有把握对付他们吗?”
众水军统领互望了一眼,都不敢说大话。
张横抱拳道:“只要敌军敢来,我水军将士必誓死与战,不成功便成仁!”
总统领齐声道:“不成功便成仁!”
吴道皱眉道:“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千万不可以硬拼,要多用脑子!”
众头领思忖着点了点头。
吴道问道:“你们水军还需要什么东西吗?”
王蓉立刻道:“我们需要火药,越多越好!”
众头领点了点头。
吴道笑了笑,“这个好办,我让凌振优先供应你们水军!”
众水军统领非常高兴。
当天晚,吴道在处理完公务之后,便吹灭了油灯睡下了。
……
第二天吴道来到了书房,这时侯准奔了进来,抱拳道:“将军,方金芝求见!”
吴道颇有些意外,顿了顿,说道:“请她进来!”
侯准奔了出去,没一会儿吴道在书房里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金芝公主。
方金芝身着一身红底嵌金凤的束腰宫装,秀发叠成云髻,一支金步摇横插在云髻之。
五官精致完美无瑕,找不到任何缺点,气质温柔婉约,柔情似水,真可称得是天生丽质,国色天香。
吴道对于方金芝的倾国美貌感到非常意外,不过见惯了绝色的他并没有露出哪怕一丝惊艳之色。
“方金芝拜见将军。!方金芝盈盈拜道,语气柔到了极点,把人撩拨得晕晕乎乎。
吴道微笑道:“我可不敢受公主如此大礼,公主请坐!”
“谢将军!”方金芝站了起来,走到左边的椅子轻柔地坐了下来,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柔美的韵味。
方金芝自嘲似的道:“在将军眼里,我这个公主身份只怕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吴道正色道:“公主自谦了,在我的心中,方腊是一个英雄,可惜的是,他虽然有英雄之志,可惜却少了一点英雄的手段!”
方金芝非常激动,连忙站起,盈盈拜道:“多谢将军!”
吴道呵呵一笑,“你是公主啊,别动不动就拜,我怕折寿啊!”
方金芝微微一笑,坐了回去。
吴道歉意地道:“这段时间实在是忙得焦头烂额,都没能顾得公主。”
方金芝道:“将军言重了,将军乃是一代英豪,正值天下多事之秋,自然有忙不完的事情!”
方金芝顿了顿,“我这一次来,其实是有一件事情想要与将军商议!”
吴道点了点头,洗耳恭听。
方金芝继续道:“我们所有人都认为只有将军能够实现圣主的理想,因此,我们愿意投效将军,赴汤踏火在所不辞!”
吴道犹豫起来,问道:“不知你们圣主的理想究竟是什么?”
方金芝的娇颜立刻放射出圣洁的光辉来,吴道不由的一愣。
………………………………
第六百九十八章群英汇聚
方金芝用激动的语气道:“圣主要建立一个大同社会,没有官府,没有压迫,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没有父母的孤儿依然能够享受到父母的疼爱,失去孩子的老人也能有人为他们披麻戴孝!”
方金芝看向吴道,“这就是我们明教的理想!”
吴道思忖着点了点头,抬起头来对方金芝道:“恕我直言,你们的理想虽然伟大,不过想要实现只怕非常艰难!”
方金芝竟然斩钉截铁地道:“只要我们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就总有一天能够实现,不怕艰难,就怕没人去做,我们这一代完成不了,就交给下一代继续去做,一代一代延续下去,总有理想实现的那一天!”
听了方金芝的言语,吴道的心中不由的升起敬佩的情绪来,微笑道“公主这样的思想实在是难得!”
方金芝看向吴道,“有理想又有何用,只有上将军这样的人才能实现这样的理想!”
吴道笑着摆了摆手,“过奖了过奖了,按照儒生的说法我不是个好人又贪财又好色,又不拿儒家那一套当回事,对于朝廷呢阳奉阴违,等等,所以按照儒生的标准来说,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坏蛋!”
方金芝嗤之以鼻,“那些腐儒的言论又何必放在心上我华夏一族弄得如此懦弱腐朽,还不都是拜那些儒生所赐哼,君权神授,实在是恬不知耻同样是苍天下的子民,怎会有贵贱之分这个世上,最无耻的就是那些读书人。
他们没有怜爱,没有仁义,只知道一味地奉承皇帝而换取高官厚禄没有他们,天下会更安宁,百姓会更好!”
吴道呵呵一笑。
方金芝诚恳地道“明晚我将在家中宴请上将军,还请上将军一定赏光!”
吴道笑道“既然是公主相邀,我一定准时赴会!”
方金芝流露出欣喜之色,站起来,盈盈拜道“那我就不打扰上将军了,告辞!”
吴道站了起来,“我送你!”
吴道将方金芝送出了大门,望着缓缓驶去的马车,面露思忖之色。
金国中京。
高丽国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前来拜谒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我国陛下派我来恭贺大金国皇帝陛下大胜之喜!”
完颜阿骨打微笑道:“高丽国王有心了,赐座!”
一个带刀侍卫当即搬了一个绣墩,来到右首处放下。高丽使者抱拳拜谢,然后走到绣墩前坐了下来。
高丽使者抱拳道:“我高丽愿奉大金国为兄,愿贵我两国世代交好,为表我国的诚意,特献上千年雪参五十对,金银各十箱,美女五十名,还有我国的汉江公主,若皇帝陛下不嫌我国公主姿色平庸,就请让我国公主侍奉枕席!”
完颜阿骨打登时来了兴趣,“哦,不知公主现在何处!”
“就在殿外等候宣召呢!”
完颜阿骨打立刻扬声道“快请高丽公主!”
门外的卫士立刻唱诺:“有请高丽公主觐见!”
片刻之后,花影摇动,只见一位身着唐代宫廷服饰浓妆艳抹的绝代佳人款款走了进来,眉似春山,眸似星辰,肌肤胜雪,发髻如云,好似一曲悠远的,好像花雨漫天飞舞从来都视女色如无物的完颜阿骨打彻底惊呆了。
傍晚时分,吴道来到了方金芝他们居住的府邸。
一进大门,居然看见所有人都齐聚大厅前正在等候着他,一见到他进来便在方金芝的带领下一起拜道:“拜见上将军!”
吴道笑了笑,“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众人站了起来,随即簇拥着吴道走进灯火通明的大厅。
方金芝请吴道上座,吴道走到上首坐了下来。
方金芝等明教众人随即分别在堂下左右两侧落座。
方金芝端起酒杯来,“这一杯酒,为感谢上将军愿意收留我们这些无家可归之人!”
明教众人都端起酒杯,一起道:“多谢上将军!”
吴道端起酒杯,“在我心里,明教的人都是好汉,所以我愿意收留你们!”
众人不由的流露出激动之色。
方金芝把酒干了,很难想像,她那样柔情似水的美女,竟然也有如此豪迈的一面,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呢明教众人也都把酒干了。
吴道便一仰头干了杯中酒。
大家放下酒杯,感到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进了很多。
方金芝道:“我来为上将军介绍我明教的兄弟!”
方金芝指着她身边的那个英姿飒飒的女子,“这位是庞秋霞,是我明教的一员女将,也是我的好姐妹!”
庞秋霞站了起来,朝吴道一抱拳,吴道微微一颔首,庞秋霞坐了回去。
方金芝继续介绍下去,有庞秋霞的哥哥,绰号小养由基的庞万春,这是一个神情严肃一丝不苟的中年男子。
四大元帅之一的和尚邓元觉,形象和鲁智深何其相似,简直就像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同样四大元帅中的厉天闰和司行方,前者是一个英武精悍的年轻人,好似一柄出鞘的钢刀,后者则是一个体格雄伟、气质凶猛的大汉,胡须头发都是金黄色的。
最后两人,一个叫娄敏中,一个叫历天佑,娄敏中是一个颇有些仙风道骨味道的文士,历天佑是厉天闰的弟弟,模样与厉天闰有几分相似,不过气质就差太远了。
吴道对每一个人都点头示意了。
方金芝介绍完了众人,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想当初我明教何其繁盛,头领超过百人,如今却只剩下这一点人了!”
司行方怒声道:“还不是宋江那个狗贼害得!”
厉天闰冷声道:“他们也没讨得便宜,近百个头领才回去了几个就是侥幸逃得性命的又如何,他宋江和卢俊义还不是被宋庭给害死了这就是做走狗的下场!”
厉天闰,明教之悍将,曾经阵斩了董平和张青,随后又与卢俊义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吴道不解地问道:“明教上上下下都悍不畏死,而且我听说你们也赢得当地的民心,却为何会最终大败亏输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