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变身最酷女伯爵-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她早就计划好了要在自家院中修建一座冰窖。马上夏季就到了,她将趁此机会推出一系列冷饮冷食。
最早在周代,当时的人们就开始建冰窖来储藏冬天的冰块以备夏天使用。
古人对于夏日冷饮的喜好一点也不逊于现代人,他们通过制作各式各样的冰柜、冰鉴,储藏冰酒、西瓜、冰饮等夏日冷饮冷食。
唐代已经有了公开制售的冰棍;
宋代市集上的冷饮品种更加琳琅满目,刨冰就是在那个时代出现的;
到了元代,冷饮又有了新突破。据说,元世祖忽必烈最爱喝牛奶,可是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于是,忽必烈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在牛奶中加入冰块,这样牛奶的保存时间就延长了。忽必烈很快发现,这样的“奶冰”口感很好,于是又加入了蜜饯和果酱,这就成了最早的冰激凌原型。
据说为了保护冰激凌制作的流程和配方,忽必烈还颁布了一道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凌的敕令,直到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受到忽必烈的接见,尝到了当时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奶冰”,这才把制作方法带回西方,经过加工改造,慢慢就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冰激凌。
在明代,寻常的夏日冷饮冷食已经充斥街头巷尾。
所以潘文珊要想出新出奇,必须要动脑筋开发新品种才行。
而冰激凌这种发端于元代宫廷,兴盛于西洋的新冷饮,就是潘文珊将要打出的一张王牌。
(本章完)
………………………………
第175章 硝石制冰
现在整个后院都变成了工地,潘文珊正指挥那几名工匠对院子中间的空地开肠破肚,一个深达3米,有5米见方的大坑已经成型,它的四周采用条石垒砌,三和土填充缝隙,冰窟的密封性十分良好。
站在她旁边的刘小洋看着在底下紧张忙碌的师傅,心里感到很纳闷,“我说珊珊姑娘,别人的冰窖里储存的都是头年冬天的冰砖,你这冰窖修好了,哪来的冰砖呢?”
当着众多工匠的面,潘文珊自然不肯告诉他冰砖的来源。只是笑了笑,便不再说话。
在回李府的路上,潘文珊终于告诉了刘小洋这个秘密。
“小洋哥,我的师傅风清玄道长,曾经教授过我一种制作冰块的秘笈。只需要有硝石,就可以不分季节,随时加工出冰块。”
刘小洋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说道,“哦?竟然如此神奇!就连炎炎夏日都可以造出冰块来吗?”
“当然咯!不过,造冰块需要硝石做原料,这个嘛……就要麻烦小洋哥你了。”潘文珊望着刘小洋,看他如何作答。
果然,刘小洋面上露出为难之色,不好意思地解释道,“珊珊啊,想必你也知道,这硝石是水师制作火药的一种重要原料,平时的管控就十分严格。你要得少一点,我还可以给你弄出来,要是多了,事可就难办了。”
对于刘小洋的说法,潘文珊也是心知肚明,她刚才不过是试探一下口风而已。
“呵呵小洋哥,没关系,我可以自己找人用老房子老墙角的墙土来熬制火硝,不耽误事的。”潘文珊反过来安慰他。
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它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热量,导致低温水结冰。这就是硝石制冰的原理。
潘文珊找刘小洋要了一些硝石,她把自己关在在屋里做起实验来。
先取一个大盆,内装半盆水;然后再取一个小盆儿,里面装满水;小盆需放置在大盆中,最后将硝石加入大盆中,半晌工夫,等大盆中的硝石溶解完,小盆中的水也就结成冰了。
在实验中,潘文珊发现,要想只用一点硝石就希望弄一大块冰砖出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潘文珊要想保证自己的餐馆在整个夏天都有足量的冰砖使用,必须得去弄回大量的硝石。
硝石制冰对水温的要求也是很低的,不过这个倒很容易解决。她选中的这个宅院里的那口深井,水温就很低,这也是她看重这套宅院的最主要原因。
天然硝石主要见于碱土地区的干燥土壤中,矿泉和洞穴壁上,由富含硝酸钾的水常年浸润生成。
看来当务之急,是要想法弄到足量的硝石。在古代,熬制硝石通常会选择一些大型的溶洞。
在后世的时候,潘文珊在野外探险的时候,就曾经见过这样的溶洞熬硝遗迹,那里面设施齐全,包括漂硝池、熬硝的灶台等。这么庞大的设施。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建成的。摆在潘文珊面前最现实的一条路就是去买熬制好的硝石。
硝石在古代是制作火药的主要原料,朝廷控制对其控制极严。民间熬硝一般都是偷偷进行的,一旦被发现,那等同于谋反大罪。
但好在有一点,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潘文珊又想到了那位可爱的黄老板。
当黄老板听说她需要大批量的硝石时,嘴张得老大,足以塞下一枚鸡蛋。
“珊珊姑娘,你要那么多硝石干什么?你可知这个硝石是用来做什么的?”
“黄老板,你不要紧张,我知道硝石是做火药的,但是你知不知道它还有一个用途。”
“什么用途?”黄老板感到很疑惑。
“它可以制冰呢!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
黄老板一听楞了一下,“硝石制冰?哦,我倒想起了,是听说过这个法子可以用来制冰,但好像费力不讨好吧!一般大户人家,都是头年冬天三九天,就储存好冰块。等到夏天三伏天启用。”
“黄老板,我也知道应该在冬天建冰窖的,可惜我现在来不及了呀!硝石制冰需要大批量的硝石,所以,就找您帮我想想办法。”
黄老板听完潘文珊的叙说,面露为难之色,“原来这样啊!要说呢找还是能找到的,不过这个……这个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潘文珊也知道这个要求确实有点为难人家黄老板,不过她必须要做成这件事。于是她抛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一个解决方案,
“只要黄老板帮我办成这事,我打算以百分之五的股份相赠。”
“百分之五的股份!?仅仅为了硝石,你就愿意给我?”黄老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确认了一遍。
看到潘文珊肯定的点点头,他陷入了沉思。老实说,这个条件确实非常有诱惑力,不过一想得到巨大的风险他又有些退缩了。
潘文珊看黄老板还有顾虑,她不得不打出最后的底牌。
“黄老板,实话告诉您吧,总兵大人和李将军,他们都有股份在里面。您完全不用担心,即便是,运输硝石的时候被地方官府查到了,我也可以找李将军出面,就说是水师匠作坊订购的,保证没事儿的。”
“这样啊,你不会骗我吧?”黄老板还是有点不放心。
“您若还是不信,我可以陪您去问李将军本人,如何?”
黄老板不置可否,他又道:“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找李将军出具证明,我们也好正大光明的运进来。”
“黄老板,李将军他们虽然不怕地方官府,但是他们肯定不愿授人以柄,要是被御史言官弹劾那就划不来了。”
“嗯,那倒也是。好吧,我答应你,咱们可说好了,就运这一次,下不为例!”
“黄老板,放心吧,咱们只做这一次。今年冬天,我就可以自己开采冰砖,不用再这么麻烦了。”
半个月后,在离月港一百余里路的红崖顶金佛洞,一座规模宏大的制硝工场正在热火朝天的生产中。这里生产的硝石主要供应各地军方。
在满足军方供应量的同时,多余生产出来的火硝,会被工场主事偷偷储藏起来,再联系好买家私下销售出去。这些就是他们捞外快的手段。
(本章完)
………………………………
第176章 偷运硝石
此时黄老板正和一名陈姓主事商量交货的数量和时间。这年头,只要你肯出得起价,什么违禁品都可以买到。
黄老板也是托了不少关系,才和此人搭上线的。临来之前,潘文珊特意向他交代,硝石这东西是多多益善,反正用不完,她还可以找到李将军,把硝石转卖给月港水师。
心里有数后,黄老板来到金佛洞工场,张口就要2000斤硝石。陈主事着实吓了一跳,惊道:“要这么多,你们想造反啊?”
“不不,别误会!”黄老板连忙向对方解释,“我们只是用来制作冰砖,夏天眼看着要到了,我们从海上打来的各种鲜鱼,需要用冰块来保鲜,不然很快就会臭的。”
本来黄老板也是信口胡诌的,没想到还真让他给说着了。后来,随着潘文珊的生意越做越大,她真的用硝石制冰来为远海渔船打上来的海货保鲜。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黄老板怕对方不信,就拿来几块硝石,当场做了一个硝石制冰的演示。
硝石能制冰,本来就是熬硝工人在生产实践时无意中发现的,所以陈主事看过后也就放心了。
“呵呵,你们想拿这个东西制冰啊,说老实话,有点得不偿失哦。为什么不在头年冬天多储备点冰块儿呢?”
黄老板还得耐心地向其解释,自己确实是急需大量冰块才会出此下策的。
“你们要的量也太大了,我建议,还是走海上运进目的地吧!只要伪装得好,是可以蒙混过关的。”
在谢过陈主事的一番好意后,黄老板命人把硝石装上车,朝月港方向走去。
黄老板带着车队在回去的路上意外的碰到了陈富根他们。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潘文珊喊他们来的,负责押运这批硝石从海上运走。
黄老板原来的运输方案是直接通过陆路进入海澄县城,在过关卡的时候,他会上下打点好一切的。
潘文珊在黄老板走后,她思前想后,始终觉得这个方案不太稳妥。贿赂了地方官吏,硝石固然可以运进城来,但是人多嘴杂,难免会走漏风声。
潘文珊最怕其他的餐饮业同行知道了这件事,一旦走漏消息,他们肯定会群起效仿的。自己一个外来户,怎么去和那些树大根深的老商户竞争呢?
恰巧这个时候陈富根带着手下的人赶了回来。
原来陈富根和几个老弟兄赶到福州渔港后,瞅准机会绑架了渔栏主黄金贵那个喜爱好出外游玩的大儿子,只是把随行的仆人放了回去,让他告诉黄金贵,就说贺三爷对他上次的表现很不满意,要他带上一万两白银的赎金到指定地点赎人,不然的话就撕票。
那黄金贵自从上次吃了一个大亏后,就一直耿耿于怀。现在听完放回来的仆人转述的海贼口信,顿时怒不可遏,一脚就把仆人踹翻在地,然后立即召集家丁,气势汹汹地前去找陈富根他们算账。
他到没有被海贼气糊涂,还知道派人推着几车伪装的银箱前去赎人,自己暗中却带人悄悄包围了对方。
陈富根当了多年海盗,早就做了万全的准备,赎人的地点也是精心选择过的,他一见情形不妙,立刻押着黄金贵大儿子沿着事先探查好的退路撤到了海边。在打伤了几个前来围捕的家丁后,故意丢下黄金贵的大儿子从海上安然撤退。
他们演这出戏的目的,无非就是告诉对方,自己真的是贺三爷手下的海贼,这样潘文珊的嫌疑就被洗脱了。
潘文珊向陈富根表达了内心的谢意,然后又将自己要大量购买硝石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陈富根。,希望他能带着手下人前去接应黄老板,然后把硝石从海上偷偷运进城里。这才有了开始的一幕。
陈富根如实向黄老板转述了潘文珊的建议,黄老板听后暗暗赞叹珊珊心思缜密,做事滴水不漏。
于是,车队立刻转道来到海边一处偏僻的港湾,那里早就停着一艘货船。2000斤硝石被顺利搬上船后,陈富根扬帆起航向着月港进发。
他当然不敢大白天的就驶进喧闹的月港,而是停在外海静静的等待天黑。
当夜幕降临之时,货船悄悄的摸进月港,他们有意避开船只密集的码头,偷偷停靠在一处无人滩头上。
陈富根站在船头警惕的观察着四周情况,这时他看见不远处有人手里举着一盏气死风灯,接着在半空中晃了三圈;随即他也举起一盏气死风灯,同样的晃了三圈,这是他和潘文珊约定的接头暗号。
然后货船直接朝潘文珊所站的位置冲上了滩涂。
两块宽厚的船板被迅速搭上滩头,陈富根指挥伙计挑着装满硝石的担子走下船。
潘文珊和刘小洋、司洪波三人迎上前去,冲着黄老板和陈富根打着招呼。
“黄老板、富根大叔,这一趟你们辛苦了,府上已经备好酒菜,就等着你们完事后,我们好好喝上一盅。”
随着2000斤硝石被安全地运抵新宅院,潘文珊心里的那块大石头也终于放下了。
晚上的接风宴,是由未来的老板娘潘文珊出面款待众人。由于新家还没有正式入住,所有的酒菜都是他她从望海楼订回来的,冷盘、热菜还有小吃加起来摆了整整两大桌。
潘文珊和黄老板、刘小洋、陈富根他们几个人坐一桌,黄老板手下的伙计坐另外一桌。席间大家猜拳行酒,气氛非常热烈。
后世的时候,潘文珊的酒量很好的,一般的男生都奈何不了她。可现在还是个16岁的小姑娘,在座的大部分可以说是她的长辈,对她也是照顾有加,没有一个人劝她的酒。
“后面一个月里,主要是完成冰窖的工程。这个由我和杨老板负责把关就可以了。富根大叔,你们暂时会无事可做。
我的意思是,你们可以试着租几条渔船,出海打打鱼。反正你们一直在海上讨生活,这打鱼的本领也并没有荒废掉。我只要你们捕捞那些名贵的鱼种,这些鱼以后专门我餐馆使用。觉得我这个建议如何?”
陈富根心里也清楚,餐馆里并没有适合他们的位子,当厨师不行;当个跑堂的店小二,相信有没有人愿意。他自己也一直在寻思,到底适合做什么?船场订造的大船最快也要两年后才能下水,这段时间总要找点事情做才行。
潘文珊接着又道,“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除了可以制作的冷饮冷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不知道你们想到没有?”
大家都停下手中的筷子,望着潘文珊的期待他的下文。
(本章完)
………………………………
第177章 总兵题字
“你们在远海打捞上来名贵鱼种,然后在船上通过硝石制冰法得到冰块,来为这些名贵鱼保鲜。”
手下人纷纷惊呼,这个办法好啊!以前在远海捕捞的鱼,还怕它坏掉,都是用海盐给掩起来。自然口感上没法和鲜鱼相提并论。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很是讨论了一番,直到二更天,这顿饭才吃完。
回李府的路上,潘文珊突然打了个喷嚏,惹得刘小洋关切地询问,“珊珊,你是不是感冒了?”
潘文珊连忙摆摆手,道:“没关系,没关系。只是海风吹着有点凉,我们快点回去吧!”
……
千里之外的广州城,珠江边的一座客栈的天字一号房里,一个华服青年正站在窗前,凝望着眼前的珠江口。
没错,他就是云南沐王府的公子沐玉宁。这次他先后游历了汕头以及澳门,最后来到了广州城。
“少爷,我们的盘缠所用不多了,还是趁早回云南吧!”
书童潇潇可怜巴巴的望着沐玉宁,希望他能回心转意。可是看少爷那副倔强的神情,他知道自己说了也是枉然。
“唉~”潇潇叹了口气,道,“公子,下一站我们要去哪里?”
半晌,沐玉宁才幽幽的回了一句,“我想回月港。”
此时他的脑海中又浮现出潘文珊那张俏皮的包子脸,可爱的酒窝。海上垂钓、落水遇鲨、海底救人,夜袭洞头水寨一幕幕的场景,不断地闪过,那画面清晰得简直就像刚刚发生过的一样。
离开月港的这段时间,他对这个朋友越发的思念起来。
沐玉宁和他的几个随从在广州终于还是搭上了北上的货船,目的地当然就是福建月港。
海面上一艘满载货物的广船在乘风破浪穿行在广阔的南海上。船首桅杆下,潇潇陪着沐玉宁坐在那儿,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公子,你不要怪我多嘴哈!这次咱们回到月港,还能不能再见到珊珊姑娘还难说呢。如果见到倒罢了,如果没见到呢?”
“一定会见到的,你要相信我。她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姑娘,别看她年纪小,但是很有见地,她的学识之渊博为我平生仅见。”沐玉宁望着前方,脑海中又浮现出他和潘文珊、刘小洋相聚镇海楼交谈甚欢的情景。
潇潇看着沐玉宁陷入沉思,心里只能是一声叹息。唉~公子,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
从王府跑出来时携带的盘缠,眼看着越来越少,他心里也十分着急。可是公子执意要前往月港,那有什么办法呢?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咯。实在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只有亮明身份求助于当地官府了。
同一时间,福建月港豆巷。
潘文珊这段时间一直在店铺和新家之间来回跑。陈富根他们都已经出海打鱼了。她身边只有一个刚刚离开水师的司洪波。
这个小厨师,以前在舅舅家打工多年,对餐馆的装饰还是颇有些心得的。他已经替潘文珊出了很多主意。
潘文珊自己虽然在后世没有过相关从业经验,但是俗话说,没有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她早就决定了要利用这个夏天,推出独具特色的冰激凌系列。在推广宣传期,采用买一送一的方式,迅速扩大自己餐馆的影响力。
自家后院的冰窖已经接近完工,再过几天就可以大量生产冰砖了。而制作冰激凌除了需要冰砖外,还要果汁、果酱和牛奶。
说到牛奶,那时候国人普遍没有喝牛奶的习惯。幸好月港是个国际化的外贸港口,在这里定居的中东和欧洲商人有很多。为了满足自己的饮食需求,他们从离大明最近的西方殖民地,辗转运来了几头奶牛,建起了奶牛场,生产牛奶、奶酪等乳制品。
潘文珊带着司洪波前去阿拉伯商人开办的奶牛场订购乳制品。她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唬得那个阿拉伯商人一愣一愣的。站在旁边的司洪波眼睛都直了,没想到珊珊姑娘还懂外国话。
在回来的路上,他一脸崇拜的对潘文珊说道,“珊珊,你好厉害呀!竟然会说番鬼的话,虽然我一句也听不懂,不过看着就觉得好厉害的样子。”
“呵呵,你想不想学嘛?想学的话,我可以教你啊!”潘文珊因为又办成一桩重要的事情,心情非常自然十分爽利。
司洪波一听顿时喜出望外,不确定道,“真的?你愿意教我?”
“嗯嗯,只要你肯学,我什么都愿意教你。”
至于选择的果汁果酱,为了让自己的果味冰激凌与众不同。潘文珊特意托人从大元岛(当时的台湾)当地土著人手里购买了特产水果香蕉和菠萝。
她之所以看中了菠萝,是因为菠萝这种水果原产于南美洲的葡萄牙殖民地巴西,16世纪才被引入大明。换句话说,潘文珊穿越来的这个时代,菠萝才刚刚在大明的土地上种植出来,许多人连见都没见过,更不要说品尝了。
而香蕉则是用来制作冰激凌的经典品种香蕉船,相信一定会受到大明人士喜爱的。
新餐馆的店招牌已经做好了,漆黑的木制牌匾上写着四个大字“玥来玥好”。这几个字还是潘文珊向海澄镇总兵刘存良刘大人那里求来的,可见她在公共关系方面做得很到位。
各位一看就知道店名其实是越来越好的谐音。这种取名的方式放在后世那是司空见惯了的,可是在大明却是件很新奇的事。
总兵刘存良虽是一员武将,但也算饱读诗书。他知道,这个“玥”字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珠。
珊珊姑娘是因为在海底采得一颗极品珍珠,才有了今天这家店铺的,所以招牌中带玥字也很有寓意,只是利用谐音取了这么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却让人感到非常新奇。
题完字之后,刘存良笑着用笔杆敲敲潘文珊的脑袋,好奇地问道,“我说珊珊啊!你这个小脑瓜,到底是怎么长的呀?总有这些个稀奇古怪的想法。”
潘文珊这次来,给他送了两成干股,这令他非常满意,觉得这个小姑娘别看年纪不大,但非常懂事,还知道孝敬自己。像这样上道的后生晚辈,想不关照都难哦!
(本章完)
………………………………
第178章 本店空调开放
制作冰淇淋的各种食材备齐后,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摸索出它的做法来。尽管后世曾经无数次品尝冰淇淋,可要亲自制作一件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种工作潘文珊可不敢假与他人,只有自己躲在冰窖中反复琢磨了。
李夫人身边的贴身大丫鬟阿莲最近都成了她的小白鼠,每天都在试吃各种口味的冰淇淋。
潘文珊之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