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汉重生-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邯黄铁路过境建站,大广高速擦境而过。

    全境东南部和西北部稍高,东北部较低,海拔高度为21。5至26。5米,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质地适中,土层深厚。市区北郊有北方稀有的平原淡水湖,总面积75平方公里,已被河北省批准为省级湿地保护区。

    冀州市处于北半球暖温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暖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寒旱同期,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宜于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12。7℃,最冷月为一月份,平均气温…4。2℃,最热月为7月份,平均气温27。1℃,年降水量平均510。3毫米,历年平均光照时数为2571。2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92天。

    春秋时期北方戎狄纵横河北,现冀州市境曾属白狄的鲜虞国。

    公元前489年,鲜虞国为晋所灭。现冀州市境为晋国的东阳地区。

    战国时期,公元前295年,现冀州市境改属赵国。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两级制,划天下为三十六郡。现冀州市境属巨鹿郡。

    西汉至宋代,冀州的治所大多设在信都(即后世的冀州市旧城)。

    高帝六年(公元201年),设置信都郡,治所设在信都,即冀州市的旧城。信都郡下设信都县等诸县,其中现冀州市境内设置了四个县,即:信都县、扶柳县、昌成县、辟阳县。信都郡和信都县两级治所都在冀州市旧城。

    高后六年(公元前一百八十二年),将信都郡改为信都国,治所仍在信都(即后世的冀州市旧城)。

    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广川国改称信都国。信都国仍属于冀州,信都国所辖区域与原广川国相比没有变化,且现冀州市境内设置的四县也没有变动,信都国和信都县的治所仍在信都(即后世的冀州市旧城)。

    东汉东汉王朝,实行州、郡(国)、县三级制,东汉初,州仍没有固定治所,东汉后期,州的治所才开始固定下来。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全国分为冀州等诸州(相当于后世的省级,东汉初无固定治所)。


………………………………

第五百三十四章 邺城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全国分为冀州等诸州(相当于后世的省级,东汉初无固定治所)。

    冀州下设信都、常山、中山、河间、清河、赵国、巨鹿、渤海、魏九个郡(国)。

    永平15年(公元72年),明帝封自己的六儿子刘党为乐成王,改信都郡为乐成国。乐成国仍属于冀州,乐成国的治所仍在信都(即后世的冀州市旧城),在现冀州市境内设置了三个县:信都县(即后世的冀州市旧城)、扶柳县(即后世的冀州市扶柳城)、辟阳县(即后世的冀州市安兴一带)没有变动。

    延光元年(公元122年),安帝封章帝之孙刘得为安平王,改乐成国为安平国。安平国仍属于冀州,冀州市境内设置三县,即:信都县、扶柳县、阜城县。

    延光年间,州的治所开始固定下来,冀州治所在高邑(即后世的河北柏乡县北),冀州的下辖区域没有变化。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安帝将安平国改为安平郡。安平郡仍属冀州,安平郡治所仍在信都(即后世的冀州市旧城)。中平年间,冀州州治迁于邺(即后世的河北临漳县邺镇)。

    三国冀州属曹魏,魏国实行州、郡(国)、县三级制。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魏国划分为冀州等诸州(相当于后世的省级),冀州下辖安平、赵国、巨鹿、平原、渤海、章武、河间、高阳、博陵、清河、中山、常山、乐陵等十三个郡(国)。

    晋朝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全国分为冀州等诸州(相当于后世的省级),实行州、郡(国)、县三级制,安平郡改为安平国。冀州下辖包括安平国在内的诸郡。

    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安平国改为长乐国。长乐国的治所仍在信都(即后世的冀州市旧城),辖区和现冀州市境内设置的两个县都没有变化。

    晋惠帝之后(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鲜卑、氐族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冀州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和后燕,随所属国家的变换,冀州的治所经常变动。

    南北朝北魏时(公元396年)将全国分为冀州等诸州(相当于后世的省级),冀州辖长乐、武邑、渤海三郡,冀州治所在信都(即后世的冀州旧城)。

    隋朝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掉郡一级,实行州、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冀州等诸州(地区级),

    开皇六年分信都县,设置长乐县(即后世的冀州市旧城);开皇十六年分长乐县,设置泽城县(即后世的冀州市扶柳城)。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行郡、县两级制,冀州改为信都郡,辖域未变,郡治在信都(即后世的冀州市旧城)。同时,信都县和泽城县均并入长乐县。

    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冀州为魏州,州治仍在信都(即后世的冀州市旧城)。

    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复名冀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信都郡。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罢郡复为冀州,所领县由九个改为六个,即信都、南宫、堂阳、枣强、武邑、衡水等六县。

    唐哀帝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改信都县为尧都县。

    五代将辖域分为河北道等诸道,河北道下辖冀州等诸州。

    宋朝河北东路下辖冀州等诸州,冀州治所在信都。现冀州市境内只设信都一县。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冀州归属金国。

    金太宗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仍设置冀州。冀州治所仍在信都。冀州属河间府,隶河北东路。

    贞佑元年(公元1213年)蒙古兵攻占冀州。

    元朝冀州直属真定路,隶属燕南河北道(省级)。

    明朝冀州(地区级)属真定府。

    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废除信都县,归冀州直辖。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冀州升为直隶州,直属朝延布政司所辖。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裁撤直隶州冀州,设立冀县,属直隶省的冀南道(地区级),

    民国三年(公元1915年)改属大名道(地区级)。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废道一级,冀县隶属河北省。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属南宫行政区,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属河北省第十四督察区。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4月15日,冀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冀县设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2月9日,日军侵占冀县。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民国冀县政府自行消亡。

    公元1941年8月15日,冀县属华夏GC党晋冀鲁豫边区的冀南区十四专区。

    1942年“四?二九“后,归冀南六分区领导。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冀县改属冀南区五专区。

    1946年2月,各边区及交叉村分归原属,恢复旧县治,冀南行署正式命名“冀县人民政府“,并归五专署领导。

    1948年9月26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冀县属华北行政区冀南五专区。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冀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

    1952年11月7日,冀县改属石家庄专区,

    1958年12月20日,撤销冀县并入衡水县(亦属石家庄专区)。

    1961年7月9日,衡水大县分开,冀县、枣强划出,合为冀县。

    1962年1月1日析冀县为冀县、枣强两县,冀县仍为原建制。同年6月27日复置衡水专区,冀县仍属衡水专区。

    1970年衡水专区改为衡水地区,冀州县依然属之。

    1993年9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冀州县撤县建市。

    2016年7月6日国务院批准冀州市撤市建冀州区。

    之所以要说这么多,是因为冀州历史悠久,在东汉时期,他就是仅次于洛阳和长安之外,在大汉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个州。

    我们书归正文,半个月后,公孙续率领平定豫州的,大胜之师回到了冀州的邺城。

    邺城是华夏八大古都之一。古邺城漳水之北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三台村迤东一带。漳水之南在后世的河南安阳县境内。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

    魏王曹操、后赵、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在此建都。邺原为东汉末年冀州治所,河北平原统治中心。

    韩馥、袁绍前后为州牧居地。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破据有邺城的袁氏残馀势力,领冀州牧,即以邺为根据地经营河北。继而为丞相,封魏公,晋爵魏王。此后,东汉名义上的都城在许(即后世的河南许昌东),实际政治中心是魏都邺城。

    古邺城遗址主体在后世的河北省临漳县境内,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的香菜营乡邺镇村、习文乡一带,南距安阳市中心18公里,北距邯郸市40余公里。

    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以此为都。邺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

    邺本有二城。邺北城为曹魏在旧城基础上扩建,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三台,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三台村以东邺城遗址。


………………………………

第五百三十五章 风云再起

    邺本有二城。邺北城为曹魏在旧城基础上扩建,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三台,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三台村以东邺城遗址。

    邺南城兴建於东魏初年,东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较北城大,在今漳河南北两岸(即后世的临漳县境内,右侧地图虚线范围为邺北城与邺南城遗址均在临漳县)。

    曹丕代汉建魏后定都洛阳,魏以洛阳为京师,长安、谯、许昌、邺城、洛阳为“五都“,足见邺之重要。

    邺城作为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堪称华夏城市建筑的典范。全城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布局方式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特别是它对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兴建乃至日本的宫廷建筑,都有着很大借鉴和参考价值。

    临漳和安阳均古属邺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邺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于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使临漳享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

    据史料记载,安阳早期的另一个称谓是“邺“或“邺下“,“邺“或“邺下“出现的时间比“安阳“之名还早。安阳与邺城,是安阳不同时期的两个称谓,实指同一处地方。

    自公元前十一世纪商王国灭亡之后,公元一千五百年前,这里再度崛起,成为华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从东汉末年算起,历经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后赵皇帝石虎让名都邺城奢侈发展到空前的高峰。公元580年,旧邺城(即后世的河北省临漳县境内)被毁,当时的相州、魏郡、邺县包括当地居民南迁至安阳城,安阳亦称邺。

    邺城初建于春秋时期,相传为齐桓公所筑。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邺,把邺城当作魏国的陪都。此后,邺城一步步成为侯都、王都、国都。

    战国时,西门豹为邺令。他治河投巫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曹魏时建北邺城(即后世的临漳县邺北城),东西长七里,南北长五里,外城有七个门,内城有四个门。曹操还以城墙为基础,建筑了著名的三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

    曹操和他的儿子们在这里宴饮赋诗,造就了著名的三曹七子,为后世留下了“建安风骨“的美誉,是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一次,公孙续的出兵目的,也算是圆满达到了,等他回到邺城之后,自然有人迎接,而李儒,陈宫,赵云,高览等文武,也都出城迎接。

    白天,公孙续自然是要给大家,摆酒庆功,而酒宴之上,公孙续和众人也都是宾主尽欢。

    等到晚上之后,公孙续,自然有甄宓,白语嫣,胭脂,蔡妍,等等女眷迎接。

    这些虽然都是东汉的规矩,但是也不得不说,公孙续很喜欢这样,而公孙续的目前,侯氏的身体也错,公孙倩最近也不错,公孙续的这些女人女眷也是过的很好。

    现在公孙续回来了,大家自然是笑语欢声,公孙续自然也是陪着家人,吃了一个团圆饭,等到夜幕建林的时候,公孙续的开心事情,自然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而第二天,公孙续自然也要过问一下,自己治下的民事军事,等等事情,晚上也是开心无线。

    不管怎么说,公孙续也算是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但是在这个东汉的乱世,怎么可能有真正的太平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公孙续率领得胜之师,回到邺城半个月之后,一个从函谷关传来的消息让公孙续,就不得不走出温柔乡。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冀州邺城,将军府的书房之中,公孙续知道,有重要消息,他就把斥候叫到了书房。

    只见,典韦把斥候叫进书房之后,斥候来到公孙续的近前,就立即行礼道:‘小的参见主公,有洛阳急报,曹操派大将曹仁,军师司马朗,统兵十五万,兵发洛阳,恐怕此时,曹操和他的大军,已经到了洛阳了,请主公定夺?’

    公孙续知道消息后,虽然没有惊慌,但是也很意外,因为,现在曹操不管是从时机,还是从实力上,都不是自己的对手,公孙续他不相信,曹操会干这种蠢事。

    所以,公孙续听到斥候说完之后,他一摆手,把斥候打发走了之后,就跟典韦说道:“恶来,去把,文忧,文和都找来,我有事情跟他们商议!”

    “诺!”典韦行礼后,就下去找人去了。

    文忧自然指的就是李儒,而文和指的是贾诩,两个人,都是公孙续的左膀右臂,当然从个人感情来说,李儒跟公孙续时间长一些,又是,想从公孙续于危难之中。

    所以,李儒算是公孙续手下第一谋主,而贾诩算第二,而陈宫只能算第三,虽然三个人,都是各有能力,但是非要排一下座位的话,就是这样。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时间不大,典韦就带着李儒和贾诩赶到了这里,至于陈宫目前正在洛阳主持大局,虽然洛阳落在了公孙续的手里,有些时日已经平定了,但是,公孙续在那里的根基必定还比较浅薄,所以,公孙续不得不在洛阳和函谷关留下重兵和能人干将。

    李儒和贾诩来到公孙续的近前,就立即行礼道:“属下参见主公!”“属下参见主公!”

    “都免礼吧!坐!”公孙续一摆手后,让两个人都坐下,接着公孙续就说道:‘刚刚接到斥候和陈宫的急报,曹操已经派大将曹仁和军师司马朗,统兵十五万,攻打函谷关而来,公孙续这会时间,函谷关已经遭受到曹仁的攻击了。两位我们该怎么办?’

    贾诩看了看李儒,李儒看了看贾诩,贾诩毕竟是新来之人,他没有李儒的根基稳固,所以,贾诩自然让李儒先说话。

    李儒也没有客气,只见李儒先是向着公孙续行礼后,就立即说道:“主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什么说的,虽然洛阳和函谷关有陈宫和赵云主持大局,还有李傕,郭汜,樊稠和张济,张绣等武将,还有五万大军守卫两处。

    但是,这一次曹操毕竟是大军来犯,所以,主公,我们目前最先要做的,就是立即驰援洛阳,特别是函谷关,函谷关乃是洛阳西面的门户,所以,函谷关绝对不能有失。属下见礼,立即给陈宫和赵云派去援兵,防卫上策,至于怎么击败曹操的人马,那也是后话。”


………………………………

第五百三十六章 帝王之都

    但是,这一次曹操毕竟是大军来犯,所以,主公,我们目前最先要做的,就是立即驰援洛阳,特别是函谷关,函谷关乃是洛阳西面的门户,所以,函谷关绝对不能有失。属下见礼,立即给陈宫和赵云派去援兵,防卫上策,至于怎么击败曹操的人马,那也是后话。”

    等李儒说完,公孙续就点了点头,他觉得李儒说的很对,但是,旁边还有一个贾诩,贾诩号称毒士,公孙续自然也需要问一问贾诩。

    所以,公孙续就扭头问道:“文和,你有什么妙计吗?”

    等公孙续问道贾诩之后,贾诩这是不卑不亢的行礼道:“启禀主公,属下觉得,别驾大人说的很对。

    不过,属下觉得,这一次曹操派出十五万人马,曹操几乎也是倾巢而出了,所以,如果主公能够派一名,得力干将,率领数万精锐从并州出发,直捣黄龙,攻取曹操的治所武威郡。

    而曹仁这边,一旦得知曹操有失,他一定会率领兵马,会就曹操,到时候,主公您就可以统领三军,一举消灭曹操,攻取西凉。

    等主公平定西凉,一统北方之后,就可以厉兵秣马挥军南下,一统天下!”

    啪!

    “哈哈哈!”等贾诩说完,公孙续也是拍案而起,兴奋的大笑道:“很好,文和你不亏是毒士,就这么办!传我的命令,整军五万,让张郃,高顺,马超和马岱等人随军出发,文忧坐镇后方,文和随我出征!”

    “诺!”“诺!”“诺!”李儒,贾诩和典韦等人,同时行礼道。

    公孙续这边商议好了,就立即下达了军令,第二天,公孙续在典韦和亲卫的保护下,统领五万精锐,赶奔洛阳而去。

    而贾诩所说的计策,公孙续虽然采纳了,但是他还需要多多的算计一下,更需要准备,精锐兵马好弄,但是这个武勇智谋兼备的将才就需要好好的考虑一下了。

    洛阳古称雒阳、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华夏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洛阳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年的建城史和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一百零五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阳先后荣膺华夏优秀旅游城市、华夏文明城市、华夏十大最佳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二零一四年,洛阳市入选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截至二零一五年洛阳拥有三项世界文化遗产,沿洛河两岸分布着夏都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

    华夏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帝喾都亳邑,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

    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

    周武王甫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兹华夏”;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大都城,“四方入贡,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勋卓异、光耀千秋。

    “崤函帝宅,河洛王国”,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西周初期,在华夏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

    隋大业元年(公元六百零五年),隋炀帝在洛阳建东都,下令开凿大运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辐射总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南北水运网;东汉时期以洛阳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

    洛阳是华夏文化的读本。史学考证知,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圣贤云集,人文荟萃。洛阳还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

    华夏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华夏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

    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