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丑女种田忙:邪王爆宠美食妃-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562章 又有大收获
〃叶清侧头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外伤药自然是用过了。
不过纪夫人这病等同于妇人生产过一回了,所以气血两亏,要想办法补回来。”
“听说钱夫人是南海神尼的弟子,又如此天资聪慧,老夫真是自叹不如啊。”钟大夫感慨道。
即使心里有些疑惑,但叶清这个年龄就有这样的医术,还是让他十分震惊。
叶清肃然的摇了摇头道:“我并没有说过我师父是南海神尼。
因为当年她老人家教导我医术的时候,并没有表明身份。所以这话,还望钟大夫不要当真。”
钟大夫却十分肯定是说:“南海神尼云游四方,普度众生,在外不表明身份也是常有的事儿。老夫相信钱夫人的医术一定是传自神尼的。”
“……”叶清嘴角微翘,见他不信自己的话,并没在意这些小细节,随便他们吧。
反正话又不是自己说出来去的。
钟大夫抱抱拳施礼,又提出想和钱君宝一起去看望纪夫人。
钱君宝看了眼叶清,见她同意,也就点了头。
那周老爷一直站在旁边听他们说话,也没有阻止钟大夫要去看纪夫人的要求。
虽说叶清救活了自己妹妹,但毕竟妹妹的身体还没有恢复,他也不能保证自己妹妹的身体就一定好了。
多一个大夫去看看,确认一下也是好的。
这钟大夫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又不是他请来的,不花钱看病的事,他也没必要拒绝。
等了两刻钟,钱君宝和钟大夫一起走出来。
钟大夫再一次站在叶清面前,对叶清拱了拱手,无限感慨:“纪夫人已经没有大碍了,恢复的很快。
老夫真是三生有幸,能让老夫得遇钱夫人这样的高人。”
“不敢当,这一切,还多靠我相公的帮忙,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罢了。”
叶清急忙阻止钟大夫的敬佩之情,把功劳尽量往钱君宝身上抬。
“好了,三位也不需再客气来客气去,今天中午就都留在府上,老夫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酒菜。”周老爷这时候走了过来大笑道。
听闻钟大夫和钱君宝也说自己妹妹没什么事了,他一颗老心才算是落地了。
这段时间焦急上火的,折腾的半死,如今他也算安心了。
加上又获得了制冰的一门手艺,这可是大买卖,他还得和钱君宝夫妻搞好关系呢。
“老夫还有事要回医馆,就不再叨扰了,这就告辞。”钟大夫客气的拒绝,周老爷也不勉强。
叶清因为还要等着收周老爷的锦鲤鱼,也就和钱君宝留了下来。
午饭的时候,席间叶清一直微笑着在那里听周老爷变着花样的夸赞。
她不骄不躁,让周老爷心生欢喜,当然,最重要的诊金自然也不会让叶清失望。
除了那两万两之外他居然又给叶清加了五千两银子说是让她多用点师门的神奇药水,让她妹妹彻底恢复健康。
他可是听周莹说过了,叶清有一些她听都没听说过的神奇药水,还是用昂贵的琉璃瓶装着的。
很快,周老爷叫人抬来满满一大箱子的银锭,银光闪闪的简直让人看了就开怀。
又有大收获,叶清自然含笑接下,很好很好,她就喜欢这么实在的大户人家。
饭后,周老爷又让人送来一口瓦缸,里面有五条体格健美、色彩艳丽的锦鲤鱼。
特别是两条红白锦鲤,体色红润新鲜,白色洁白明亮。
鱼体色很纯,浓厚且油润,一看就价值非常高。
“钱夫人,这锦鲤鱼老夫已经按你的要求弄来了,不知你是不是要用这个做药啊?
老夫做药材买卖也有十几年了,还从未听说过用这个鱼做药材的。”
叶清并不打算告诉周耀祖,她要鱼不是用来做药的。
但她还是淡笑着解释道:“周老爷,其实这鱼确实可以做药材的,除食用外,还可以入药。
有开脾健胃、消水肿、止咳镇喘及发乳之功效;还有治疗产妇缺奶、或血崩等症;鱼血可治口眼歪斜;胆汁能治赤眼痛肿等等……”
周老爷愕然,旋即笑道:“居然真有这么多功效,果然是神医啊,老夫受教了。”
“神医之名不敢当,您以后还是叫我钱夫人吧。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叶清起身告辞。
“我送送你们。”周老爷跟着起身。
从纪府出来,他们没有急着回钱府,叶清又去集市上买了一筐子猪板油和生石灰回来,她想试着做一做肥皂。
让冬云帮着把猪油都熬出来之后,她自己研究了一个时辰。
其实任何动植物油都能做肥皂。
包括菜油、麻油、豆油、棉籽油、猪油、羊油、牛油、椰子油等等。
任何油脂做肥皂都是同样原理,就是烧碱跟脂肪酸的皂化反应。
至于为什么叶清选猪油,也有她的考量。
水猪油烧碱经过溶解、加热、沸煮,然后分离甘油,凝固皂基,成型再搁置上十几天完成皂化就能得到肥皂了。
不过最值钱的其实不是肥皂,而是甘油。
甘油不但可以用来做美容护肤品,做甜酒,还可以做炸药。
其实古人也很早就知道利用草木灰和天然碱洗涤衣服,人们还把猪胰、猪油与天然戌混合,制成块,称“胰子”。
现在外面卖的那种香胰子是奢侈品,直至1791年法国化学家卢布兰用电解食盐方法廉价制取火碱成功,从此结束了从草木灰中制取碱的古老方法。
而现在叶清当然没有办法做出电解的火碱,所以她就要用土法做烧碱。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生石灰加水,然后再加入一些盐就可以得到烧碱了。
但盐巴在古代也不便宜,建州还是前段时间才突然降价到每斤三十文钱的,在北方一些地方盐还是要上百文一斤,甚至二三百文一斤。
也因为这事,听说朝廷里有很多官员对建州的盐价有意见。
觉得这样让朝廷少收了很多盐税,于是官府就限制了建州销往民间的盐的数量。
规定建州这一带每个人一个月只能买半斤盐,而且还要凭官府发的盐票购买。
甚至朝廷很快就会颁布新的盐令,不让盐商再用海水晒盐,盐价会再上升到以前的百文一斤。
〃
………………………………
第563章 只是试验品
〃叶清想一想比后世贵上几十上百倍的盐价,只能皱皱鼻子。
用空间里兑换出来的火碱,那成本太不划算了。
不过烧碱由于其碱性特质,它可以用于煮和漂白纸。
也能在纺织业中用于纤维的处理和染色,且用于对棉纤维进行丝光处理。
所以如果能用海水自己做出来的盐巴生产烧碱,成本便宜,利润就大。
只是这崇安离着海边还是有距离的,若是在建州就方便了。
想来想去,她只能想一种暂时不用盐巴的办法。
用石灰和便宜的芒硝做出烧碱来,只是产量会少一些,但算起来成本还是比用盐巴便宜许多的。
想好这些之后,叶清决定到了崇阳镇的时候就用石灰和芒硝做烧碱。
现在嘛,只是做试验品,所以直接用食盐就可以了。
叶清把熬好的猪油还有生石灰都拿进了自己屋里,关上门不让别人进来。
她先用水和生石灰放在一个准备好的盆中,加入食盐一直搅拌,到时候沉淀下来直接用上面的一层水就可以了。
待烧碱水做出来以后,再用另外一个盆将烧碱水和猪油逐渐地放进去。
再搅拌一刻钟左右,稠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倒入一个个小碗里了。
因为时间仓促,她也没做什么模具,就直接用碗了。
弄好这一切之后,叶清把几个小碗放到空间里,加速皂化。
剩下的几个小碗放在通风处,肥皂的制造过程需要十几天,不是凝固了就可以用的,不然一碰水就成了像是豆腐渣一样的东西了。
这只是试验品,等肥皂做好了,她自然会在空间里大量制作,到时候就可以拿到外面去卖了。
她已经想过了,暂时只在镇子上和崇安两地销售,做太大了,怕以钱家的背景扛不住有心人的觊觎。
另外,周莹和纪晓云想拜自己为师,这事她会考虑的。
多周家和纪家的势力,对她以后经商也是有好处的。
接下来的两天,叶清利用空间水救活了那盆兰花。
闲暇无事,她在空间里用芒硝和生石灰做了一百斤的烧碱。
还琢磨出了用石灰做水泥的事儿,只是原材料暂时还没有齐全,所以只处于想法当中。
不过她通过做冰块又想出了做土制冰箱。
这还是叶清想到以前看过的一则新闻,就是非洲有一位小伙,叫做穆罕穆德・巴・阿巴。
他利用简单的陶瓷导热的原理发明了一种“陶罐冰箱”,也叫“沙漠冰箱”。
这种“陶罐冰箱”的结构非常简单,制作方法也很简单,最主要的是成本非常低廉,其实就是“罐中罐”。
它是由一个内罐和一个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
使用时将食物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并经常在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因为水蒸发会带走一些热量。
这样就可以使里面的罐子保持低温,可以让食物保存时间较久。
而且造价便宜,即使是普通百姓家也能用的起,毕竟冰块在这里还算奢侈品,还容易化成水。
想到这里,叶清遂走到屋里问钱君宝:“相公,我想开一个陶罐作坊。”
“你开陶罐作坊做什么?”
“当然是有用了,而且以后我还想做各种酱,也需要大量用到陶罐。
去买陶罐,不如自己有一家陶罐作坊。
不过,我不准备把陶罐作坊开在崇安,而是要开在崇阳镇那边,所以我要找会做陶罐的师傅,能和我们一起去崇阳的。”
钱君宝想了想说道:“我记得钱来福的岳家就是制作陶罐的,这些年了,不知道还做不做。
我让多多帮你去问问吧,看他们家有没有人跟咱们去崇阳镇,钱来福是要跟我们一起走的,或许他们家也有人愿意一起去吧。”
“好。”叶清点头。
其实过几天在崇阳镇找做陶罐的师傅也可以的,不过叶清有点急,就想早点做出“沙漠冰箱”看看。
而且这种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东西,也不需要什么技术保密了。
估计会做陶罐的人不用看太久都会做,所以她也没想着靠这个赚钱,就当方便百姓了。
钱多多很快就跑去问钱来福了。
“来福叔,听说你岳母家是制作陶罐的,不知道还在做吗?”
“做陶罐啊……我岳母家现在就剩下一个侄子还会做。
不过去年他的媳妇儿难产死了,陶罐铺子就没开了,不知道他现在还做不做。”
“那你去把他喊来,问问愿不愿跟着咱们一起去崇阳镇,少夫人想在那开个陶罐作坊,以后他就是管事的了。
他媳妇去了,等过个一年半载赚钱了再娶一个嘛。”
钱来福一想高兴坏了,一连声的说道:“没错,我晚上的时候,就回去给我婆娘说,让她去找她侄子说这事。”
“行……那等你消息。”
……
崇安城上官府。
一身疲惫的上官达给老爷和老太爷见礼之后,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亲手呈给上官楷。
“辛苦你了,下去休息吧。”上官楷点点头说道。
“不辛苦老爷,小的下去了。”
上官达出去后,上官楷才打开书信看起来,看完之后一脸怒色。
对站立一旁的大儿子上官文林说道:“你母亲的书信,你也看看吧。”
上官文林接过书信,很快看完,脸上也满是讶色。
“常儿,居然找母亲要了一万两银子,他想做什么?”
他的母亲回越州看望外祖去了,没想到自己儿子居然还瞒着他们写信去要一万两银子?
上官楷把茶杯往桌上重重一顿,张口骂道:“我也是刚知道的,他和别人打赌,要救活欧阳丰的那盆墨兰。
真是不知所谓,居然敢赌一万两,还不让咱们知道,现在他肯定成了全崇安城的笑柄。”
上官文林想了想道:“父亲,您不是说那盆墨兰必死无疑了吗?前日常儿,也找回来一盆差不多模样的墨兰。
他和人赌一万两,说不定能赢回来?”
“你糊涂啊,这是银子的事儿了吗?你到底是怎么管教他的?”
〃
………………………………
第564章 让他学个乖
〃上官文林想了想,说道:“父亲,这事未必那欧阳丰就知道常儿赌的是他那盆花啊。”
上官楷听大儿子这么说,却摇了摇头。
“他拿欧阳丰的墨兰去赌,这事已经搞得许多人都知道了。
如此儿戏,就算他能够赢回来那一万两,还不是徒惹笑话。
最重要的是本来咱们换一盆墨兰的事还能瞒天过海,到那以后想遮掩都遮掩不过去。
若是那盆墨兰被治死了,就算得到一万两银子,也得罪了欧阳丰啊。
若是治活了,不但亏了一万两银子,成了笑话,还有可能被欧阳丰知道这事。
你想啊,什么墨兰值得赌一万两银子去救活,这事闹得这么大,别人或许不会起什么疑心,但那欧阳丰却能想到。
只要稍作打听,描述的仔细一些。那花和花盆都是欧阳丰的旧物,他岂能不明白。
而且,他都快要大考了,还和人赌这玩意儿,给人印象就不好。
不过,明日不管是输还是赢,那盆墨兰都要回来,这两个月,让你媳妇管严他,也省的再出去胡闹。”
上官楷说完,喝了一口茶,又对大儿子说道:“文林,你回头把他的月钱都扣了。
再给你母亲去一封信,以后没有我的同意,一个铜钱都不准给他。”
上官文林,站起身微微弯腰,“是,父亲。”
想到那不争气的孙子,上官楷只能暗叹一口气。
自己这大儿子,就是太恭顺,太过木讷,不善交际。
要不然也不会进了官场,不好立足,只三年就被人给弄下来了。
上官永常倒是在学业上有所成,但没有好好管束,被自己妻子和他母亲从小溺爱,成了一个十足的纨绔。
想到这里,心中不免发堵。
上官楷对上官文林疲惫的挥挥手,“为父累了,你先下去吧。”
“是,父亲。”
第二日上午,叶清带着那盆墨兰,就到了上次那家酒家。
这次来,她没让钱君宝作陪,只带了钱多多。
一些等着看热闹的百姓,一早就在酒家里等着了。
见到叶清手里的墨兰,生机旺盛,青翠欲滴,都惊讶不已。
“真的救活了啊!”
“看着像是刚从土里挖出来的一样的新鲜啊,不会是换了花了吧?”
“怎么会,都做着记号呢,再说这世上其实很少有相同的兰花的,就算她想作假,到哪里去弄一模一样二十年生的墨兰。
何况,是不是原来那盆,行家一掌眼就知道。”
“那可是一万两银子呢,你就知道花大钱弄不出一样的东西来啊?”
“瞧你……你还不知道人叶清是什么人吧?那可是南海神尼的弟子。
人纪夫人都快要死了,城里的大夫可都下了必死的结论,还不是叶清救活的。
听说现在纪府和周府都对她感激不尽,当菩萨一样对待呢。”
“真的啊……我刚来城里的,也是第一次听说呢。”
“千真万确,我大姑的姐夫的侄女就在纪府当丫鬟呢。那纪夫人听说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每天还能四顿粥呢。”
“那可真是神医啊。”
“我看这叶清真真确确是南海神尼的弟子,听说了吗?
南海神尼还能起死回生呢,不但能生死人肉白骨,前年南州永安观的一棵仙桃树连根拔起都要死了,听说都被她救活了呢。”
“这事,我也听说过了……听说那仙桃树,三十年开花,三十年结果呢。
一甲子才能吃上一百二十个仙桃,那观主可是当宝贝一样呢。就连皇帝想吃,他都不舍得进贡呢。”
“你们说,我大姨家的一个姑娘也得了怪病,不知道可不可求她救命啊?”
“那你叫你大姨来,求求她看看啊。”
“可我听说这叶清治病,诊金是天价啊。咱们穷人可请不起她救命啊。”
“是啊,听说那周老爷可是给了她好几万两银子,她才出手的呢?”
“那还是算了,神医都是性格古怪的,听说那杜家上次想请一个女神医去治杜老爷,也是被一万两的诊金给吓到的。
后来那杜老爷还是钟大夫救活的,不过说起来钟大夫也一样,那诊金也不便宜。
好在,他每个月还会义诊一天,开药方不用钱。”
“要是,叶清也肯义诊就好了。”
“……”
人群议论纷纷,叶清也不是完全没有听进去。
义诊?
这事,倒是可以做。
但是不是现在。
她要做这个事,自然就要做的好一些,不但要义诊一天,普通药材她还不收钱。
那么这就需要大量的银子,所以现在去做,只会给人有沽名钓誉的嫌疑,还是以后再说吧。
叶清在酒家等了一刻钟,那上官永常才姗姗来迟,其实他在外面已经听说叶清把那墨兰治好了。
原本打算不出现的,可他和叶清对赌的事,也不知道父亲和爷爷怎么知道了。
不但把他打骂一顿,还要罚他。
所以今天,他是憋着一口恶气来的。
但即使上官永常再不想承认,再肉疼,这一万两银子他还是得拿出来。
不然失信是小,只怕影响他的前途。
父亲和他说过了,若是花被治好了,就当是花一万两银子买了他的前途。
也让他学个乖。
不过,上官永常心里却把叶清和钱君宝恨上了,若是他今年中了举,明年春天再金榜题名当了官,他一定要给钱君宝和叶清好看。
拿着一万两银票,上官永常走到叶清面前,也不多话
就是端起叶清面前的那盆墨兰仔细检查了一下,然后咬牙将一万两银银票放下,对身边的一个仆从大喊道:“咱们走。”
上官永常这副做派,让想看热闹的人和叶清这边的人都懵逼了。
没想到这上官永常还挺干脆利落的嘛?!
一万两,就这么给了,也没叽叽歪歪。
有些想看他和叶清吵架或者赖账的人,都很失望的看了一眼上官永常离开的背影,叹了口气就离开了。
钱多多帮着叶清清点收好银票,递到她的面前笑的见牙不见眼的说道:“少夫人,一万两银票呢。
小的还第一次摸到这么多钱,您看您一会儿要去买点什么吗?”
〃
………………………………
第565章 收两个弟子
叶清摇了摇头,从身上摸出一锭十两的银子,笑道:“这个给你,大热天的也不能白跑一趟。
至于这一万两银子,我已经想好要用在什么地方,就不买什么了,咱们回去吧。”
“谢谢,少夫人。您说得太对了,钱就要用在刀刃上。”
钱多多收起那锭银子,笑着走在前面给叶清去叫马车了。
第二天一早,叶清和钱君宝又赶着去了纪府那边,这次过去是给纪夫人拆线,然后再开些药给她就行。
再过一个时辰,叶清和钱君宝就打算离开崇安了。
到了地方后,周耀祖和李周氏她们几个都在纪夫人屋里等着了,看到叶清后非常热情的把她迎进屋里。
纪夫人的情况已经好了不少,可以下地走动和坐着了。
不过叶清不建议她久坐,还是以静养为主。
只要她好好休养,饮食注意,估计三个月就能和正常人一模一样。
叶清开好药,又让钱君宝再给纪夫人把把脉,确定一切正常,就让他们都出屋去,只留下周莹和纪晓云。
她给纪夫人拆了线,周莹和纪晓云都在一边仔细的看着。
“可能有点疼,忍忍。”叶清一手拿着镊子捏住线头,柔声对纪夫人说。
“嗯。”纪夫人眨着眼,咬着唇,不敢看她。
“嘶……”
见到叶清从纪夫人肚子上抽出一根肉色的线,周莹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纪晓云很快走过来握住自己娘亲的手问道:“疼吗?”
纪夫人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一点点疼,比起以前那种疼可轻了太多了。”
叶清给纪夫人伤口消了毒,包好之后说道:“不可以碰水,这些天都不可以吃发物,饮食继续保持清淡,不可劳神,要静养。”
“什么时候,才可以给我娘洗澡?”纪晓云问。
“这跟坐月子一样,平时用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